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最早提出了什麼概念

英國最早提出了什麼概念

發布時間:2022-11-06 05:48:11

⑴ 最早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是英國

義務教育起源於德國。

宗教領袖馬丁·路德是最早提出義務教育概念的人。改革勝利後,為使人們都有學習《聖經》的能力,路德頒布了義務教育法。1619年,德國魏瑪公國公布的學校法令規定:父母應送其6~12歲的子女入學,這是最早的義務教育。在1763年到1819年,德國基本完善了義務教育法規。

相關內容:

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對所有適齡兒童少年統一實施的具有普及性、強制性、免費性的學校教育,是提升國民素質的基礎,實現社會公平的起點。接受義務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實施義務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職責,支持義務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任務。

義務教育一直是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中之重。本世紀初,中國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首先解決法律規定的適齡兒童少年「有學上」的問題。在義務教育實現全面普及和免費之後,國家明確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義務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努力實現讓所有的適齡兒童少年都「上好學」的目標。

⑵ 「食物纖維」的概念最早是由哪個國家的科學家在哪一年提出的

20世紀60年代,英國科學家就推測,膳食中纖維含量不足或缺乏是導致發達國家「現代文明症」(肥胖症、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惡性腫瘤等)的主要原因之一。自此,食物纖維(Dietary Fiber,DF)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受到了各國研究者的高度重視,醫學界、營養學界、食品工業界都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公元前430年,西醫之父希波克拉底就已經描述了全麥和精製麥在改善便秘作用上的差別。西方最早亦有記載高纖食品通便作用人體試驗的文獻。20世紀的20年代中期,Kellogg提出了麥麩在改善腸道疾病方面的作用。1953年,Hipsley首先提出了粗纖維(crude fiber)的概念——「食物纖維是指食物中一種不被消化吸收的物質」。1956年,英國的軍醫上蔚Cleave提出了一個假說,即西方的「現代文明病」與攝入過量糖和過低的膳食纖維有關;該假說引起了2位博士Trowell和Burkitt的注意,他們確信食物纖維在:對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憩室病、腸道癌症等疾病的發生起到積極的預防與保健作用。1972~1976年,Trowell&Burkitt等人在測定食品中各種營養成分時,提出並修改了食物纖維的定義——「食物纖維是指不能被人體內源消化道酶消化吸收的所有植物細胞及相關物質的總和」;從1977年美國參議院在「美國的膳食目標」中,開始建議「增加復雜碳水化合物的消費」起,在科學家的多項研究成果支持下,各國的政府部門和學術團體紛紛推出了引導和教育消費者增加食物纖維攝入量的膳食指南。從20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世界糧農組織和美國穀物化學家學會在統一全世界范圍內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給出了「膳食纖維」(DF)的定義。1979年第93屆AOAC年會上,Prosky和Harland提出希望能統一纖維的定義和分類方法;1981年第95屆AOAC年會上,逾百位學者提出了他們對食物纖維定義的理解和分類方法,其中廣為認同的定義還是由Trowell於1974年提出的。從1994年開始,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局(FDA)強制要求在食品的營養標簽上標示「膳食纖維DF」。

⑶ 英國是否是最早提出動員概念的國家

不是,「動員」一詞迄今最早見於18世紀末的法國。

1789年法國發生的資產階級革命,引起了國內外敵對勢力的恐懼和反抗,歐洲君主國家結成同盟,對法國革命進行武裝干涉。

法國資產階級為了保衛革命成果,國民公會於1793年8月23日頒布《全國總動員法令》,宣布「從現在起到一切敵人被逐出共和國領土為止,全法國人民始終處於征發狀態」。

動員是軍事術語,即戰爭動員,也有的稱國防動員,指把國家或政治集團的武裝力量從平時狀態轉入戰時狀態,以及把所有的經濟部門轉入供應戰爭需要的工作。

(3)英國最早提出了什麼概念擴展閱讀

動員概念的現代意義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建議》集中了全黨全社會智慧,明確了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目標方向、重要理念、戰略重點和政策舉措,勾畫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

把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關鍵是要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建議》指出,「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動員人民群眾團結奮斗」。這充分體現了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是順利實施「十三五」規劃、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的根本依靠。

一、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

鄧小平同志指出,「調動積極性是最大的民主」。要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調動和保護人民的積極性,最廣泛地把人民群眾動員起來、團結起來、組織起來,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事業建立在億萬人民群眾共同創造、不懈奮斗的基礎之上。

二、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和重要政治優勢。把群眾的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並合理地發揮出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也是檢驗思想政治工作好壞的標准。《建議》從動員人民群眾團結奮斗的高度,強調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為「十三五」規劃實施提供有力的精神力量和思想保證。

⑷ 在西方最早提出 課程這一概念的是

在西方最早提出課程這一概念的是斯賓塞。

在西方英語世界裡,課程一詞最早見於英國教育家斯賓塞(H.Spencer)《什麼知識最有價值?》(1859)一文中。它是從拉丁語「Currere」一詞派生出來的,意為「跑道」(Race-course)。

根據這個詞源,最常見的課程定義是「學習的進程」(Course of study),簡稱學程。這一解釋在各種英文詞典中很普遍,英國牛津字典、美國韋伯字典、《國際教育字典》(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cation)都是這樣解釋的。

「Currere」 一詞的名詞形式意為「跑道」,由此課程就是為不同學生設計的不同軌道,從而引出了一種傳統的課程體系;而「Currere」的動詞形式是指「奔跑」,這樣理解課程的著眼點就會放在個體認識的獨特性和經驗的自我建構上,就會得出一種完全不同的課程理論和實踐。

(4)英國最早提出了什麼概念擴展閱讀:

斯賓塞的影響力

1、著作

他一生的著作吸引很多讀者。1869年,他更可以依靠著作的收入維生。他的著作被翻譯了多國語言的版本,譬如:德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法語、俄羅斯語、日語、中文,並在歐洲北美等地得了很多榮譽。

2、理論

他的哲學證明了對政治保守派是有用的,不單是對社會階級架構的應用,也包括社會公義概念,當中強調對本性及行為的個體責任。斯賓塞支持「平等自由定律」,這是自由意志論的基本的原則。在不侵犯別人的權利下,每個個體可以根據自己的選擇而做事。

很多美國高等法庭的裁判官面對政府勞資慣例出現限制的時候都根據這個原則來下定論。但是不只保守派利用斯賓塞的理論來宣揚自己的觀點。很多社會學家都套用他的理論來解釋階級戰爭。無政府主義者把它應用在個體自主的信念上。

⑸ 1803年,英國的道爾頓首先提出了科學意義上的第一個原子概念。1897年英國科學家湯姆生提出了太陽系果仁…

葡萄乾布丁、原子太陽系、電子雲。

⑹ 依戀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國的精神病學家誰提出的

英國兒童精神病學家John Bowlby[1]最早提出「依戀」這個術語,

依戀形成於嬰幼時期,並貫穿人的一生。自從英國精神病學家J.Bowlby最早提出了依戀這一
概念以來,依戀一直是發展心理學乃至整個心理學領域的研究重點,文章從不同理論學派對依戀如何形成所持的觀點開始,從時間緯度分別介紹了「依戀」研究在幼兒期、青少年期以至成年期的主要理論以及與依戀行為有關的研究發現。

⑺ 最早使用課程概念且有確定含義的國家是。

英國。
在西方最早提出課程這一概念的是斯賓塞(英國哲學家、教育家、社會學家)。在西方英語世界裡,課程(Curriculum)一詞最早見於英國教育家斯賓塞(H.Spencer)。

⑻ 英國在全球最早提出了什麼的概念

英國在全球最早提出了低碳經濟概念。

「低碳經濟」最早見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先驅和資源並不豐富的島國,英國充分意識到了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的威脅。

英國正從自給自足的能源供應走向主要依靠進口的時代,按2003年的消費模式,預計2020年英國80%的能源都必須進口。並且,氣候變化的影響已經迫在眉睫。

低碳經濟的發展背景:

伴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世界經濟獲得迅猛發展的同時,世界人口的數量及世界經濟的發展規模也在不斷擴張,從而導致大量的不可再生的能源資源被過度地開采、消耗和浪費,該現象直接造成的嚴重後果便是全球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污染和破壞,以及全球氣候變暖。

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已逐漸影響到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所以在此情形下人類社會逐漸開始高度關注這一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為緩解這一全球性的環境問題,世界各國都為此做出了貢獻與努力。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低碳經濟

⑼ 英國物理學家最早引入了電場概念並提出用電場表示

A、1837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電場的概念,並提出電場線來表示電場;故A正確;
B、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通過油滴實驗比較准確地測定了電子的電荷量;故B正確;
C、庫侖總結出了真空中兩個靜止點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故C正確;
D、關系式Q=I 2 Rt最初是焦耳用實驗直接得到的,故D錯誤;
故選:ABC.

⑽ 創意產業最早由哪個國家提出

創意產業最早由英國提出。
「創意產業」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1998年《英國創意產業路徑文件》中。1997年英國大選後工黨政府上台,新上任的首相布萊爾成立了「創意產業特別工作組」,並親自擔任主席,意在大力推進英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他認為英國的創意產業對經濟發展非常重要,提出要通過「英國引以為豪的高度革命性、創造性和創意性來證明英國的實力」,使英國從一個多世紀以前的「世界工廠」,蛻變為當代的「世界創意中心」,從而全方位地增強英國的國家核心競爭力。
創意產業包括廣告、建築、美術和古董交易、手工藝、設計、時尚、電影、互動休閑軟體、音樂、表演藝術、出版、軟體,以及電視、廣播等諸多部門。

閱讀全文

與英國最早提出了什麼概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伊朗不能付款 瀏覽:108
義大利和韓國哪個更適合居住 瀏覽:663
出口伊朗需要什麼 瀏覽:553
中國有多少低收入人 瀏覽:827
中國李寧的鞋子一般可以穿多久 瀏覽:122
印尼每月出口鎳礦石多少噸 瀏覽:923
剃刀黨殺了哪個義大利人 瀏覽:212
中國貧民如何翻身 瀏覽:120
義大利藝術服裝哪裡好 瀏覽:393
中國如何更新外國的游戲 瀏覽:231
伊朗幣怎麼轉到迪拜 瀏覽:623
印尼實木傢具怎麼樣 瀏覽:447
印尼支持什麼手機卡 瀏覽:663
fica義大利語什麼意思 瀏覽:732
印尼的工作簽證有什麼要求 瀏覽:674
越南人一天消費多少錢 瀏覽:650
伊朗油價漲多少 瀏覽:12
中國哪個省市手機賣得最多 瀏覽:251
沙特與伊朗哪個國家大 瀏覽:756
中國移動如何辦理不限流 瀏覽: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