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最早的美國13個州脫離了英國的殖民
「北美殖民地人民對英國統治者殘酷,霸道的統治極其不滿」,這個好像是誤導的說法。哪有什麼「殘酷的統治」,霸道是有,但是殖民統治本來就是單方面的霸道統治,這沒什麼好說的。就算在200年後的今天,就算是美式民主的政治下,也是偶有「霸道」的做法,那其他的國家就更不用說了。
波士頓傾茶事件(Boston Tea Party) 又稱波士頓茶黨事件。是1773年發生的北美殖民地波士頓人民反對英國東印度公司壟斷茶葉貿易的事件。
這個事件是導致美國獨立的最直接的原因。
1773年,英國政府為傾銷東印度公司的積存茶葉,通過《救濟東印度公司條例》。該條例給予東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銷售積壓茶葉的專利權,免繳高額的進口關稅,只徵收輕微的茶稅。條例明令禁止殖民地販賣"私茶"。東印度公司因此壟斷了北美殖民地的茶葉運銷,其輸入的茶葉價格較"私茶"便宜百分之五十。該條例引起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極大憤怒,人們飲用的走私茶占消費量的十分之九。紐約、費城、查爾斯頓人民拒絕卸運茶葉。
在波士頓,一批青年以韓柯克和薩姆爾·亞當斯為首,組成了波士頓茶黨。
1773年11月,東印度公司裝載342箱茶葉的船隻開進波士頓港。12月16日,波士頓八千群眾集會,要求停泊在那裡的東印度公司茶船開出港口,但遭拒絕。當晚,反英群眾在波士頓茶黨組織下,化裝成印第安人闖入船舶,將東印度公司三隻條船上的342箱茶葉(價值18,000英鎊)全部倒入大海。英國政府採取高壓政策,1774年先後頒布系列法令,封鎖波士頓港口,取消馬薩諸塞州的自治,在殖民地自由駐軍等。這更激起殖民地人民的強烈反抗,使英國政府與北美殖民地之間的矛盾尖銳,公開沖突日益擴大。
波士頓茶葉事件是一場由麻薩諸塞波士頓居民對抗英國國會的政治示威。它是北美人民反對殖民統治暴力行動的開始,是美國革命的關鍵點之一。
由於約翰·漢考克領導抵制英國政府所經營的英屬東印度公司,致使其茶葉銷量一落千丈,1773年,英國國會頒布茶稅法,以幫助本國商人向北美傾銷,並由英屬東印度公司壟斷茶葉貿易。
同年12月16日,一批茶葉被運到波士頓港口,自由之子--由60個當地人組織而成--打扮成印地安人偷偷摸到三艘船上,將船上貨物搗毀,並將342箱茶葉倒入港口內,整個過程相當平和及安靜。
不過此舉被認為是對殖民政府的挑釁,英國政府派兵鎮壓,終於導致1775年4月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聲槍響。
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反傾銷。1774年,來自13州的代表聚集在費城,召開所謂第一次大陸會議,希望能尋出一條合理的途徑,與英國和平解決問題。然而英王卻堅持殖民地必須無條件臣服於英王,並接受處分。
1775年,在馬薩諸塞州萊剋星頓點燃戰火;1776年5月,在費城召開第二次大陸會議,堅定了戰爭與獨立的決心,並發表著名的《獨立宣言》,提出充分的理由來打這場仗。
1777年10月,薩拉托加大捷,扭轉了獨立戰爭初期的不利的態勢。此役使美國人民信心大增,並得到了國際上的支援。
1778年2月法美簽訂軍事同盟條約,法國正式承認美國。法國、西班牙、荷蘭相繼參戰。
1781年,約克城戰役大捷,美軍贏得決定性的勝利。約克敦戰役後,除了海上尚有幾次交戰和陸上的零星戰斗外,北美大陸戰事已基本停止。
1782年11月30日,英美簽署《巴黎和約》草案。
1783年9月3日,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
Ⅱ 美國脫離英國的真相
美國獨立戰爭根本原因是英國的殖民壓迫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導火線是波士頓傾茶事件,1773年,英國政府頒布《茶稅法》企圖壟斷北美的茶葉生意,他們給予東印度公司在北美傾銷茶葉的專賣權。此舉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強烈反對。12月16日夜晚,「自由之子社」的部分成員登上三艘停泊在港口的英國運茶船,將船上343箱茶葉統統倒入大海。這就是有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英軍製造的波士頓慘案激起人民進一步反抗,這一事件成為了獨立戰爭的導火線。
Ⅲ 美國為什麼從英國分離出去
1. 英國政府限制北美殖民地工商業發展政策,引起北美人民不滿,造成民族矛盾
2. 英國建立殖民地目的是為了把殖民地變成榨取和掠奪對象。1763年以前,英國由於忙於英法戰爭,未嚴厲執行限制北美經濟發展,北美經濟繁榮,但當北美經濟發展到其制度阻礙其發展並成為英國經濟發展的對手,故英國便採取種種措施限制,引起了革命爆發。
3. 北美各部落、各民族地域間增強了聯系,擁有了共同的市場、文化、性格;而18世紀中葉美利堅民族形成,英法啟蒙思想在此時得到了推廣和傳播,產生了自己的思想家——富蘭克林、傑弗遜,北美人民民族意識、獨立意識日益提高。
4. 英國企圖通過征稅的方式將英法戰爭耗費的巨額經費轉嫁給殖民地,加重北美人民負擔,從而加速殖民地與宗主國矛盾激化,最終導致獨立戰爭爆發。
Ⅳ 美國都是英國人為什麼要獨立
第一,早在17世紀初英國人就已經在美國東海岸進行殖民,經過上百年的發展,北美十三州已經形成了統一的市場和較強的民族意識,他們和英國的關系已經比較疏遠。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地的英國移民產生了較強的獨立性,有了更多的政治和經濟訴求。但英國人拒絕給予當地土生英國居民更多的自治權力,為保持英國殖民當局在當地的控制,他們反而變相的壓榨美國民眾,阻礙當地經濟發展,試圖讓美國一直作為英國的附庸。
由於美國土生英國居民的訴求得不到滿足,所以獨立慾望越來越強,而英國人則加強了對當地的控制,雙方的矛盾沖突不斷升級,最終一發不可收拾。可以說,美國的獨立是必然的,只是時間的問題。
第二,北美是個形勢比較復雜的地區,除英國人外,法國人、西班牙人等其他歐洲國家在北美的勢力也很大,特別是法國人占據了美國遼闊的中央大平原和加拿大,嚴重威脅著英屬北美殖民地的安全,當地居民迫切需要英國人的保護。
此外,早期英屬北美經濟不發達,嚴重依賴英國的經濟援助,同時也需要英國的工業品和市場,所以最初美國人其實並不想脫離英國。但在1754年至1763年的七年戰爭後,法國丟掉了在北美的大部分殖民地,西班牙也丟掉了佛羅里達,法國和西班牙的威脅已經消失,而美國的經濟已經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所以美國人就有了獨立的想法。
當然,並非所有的美國人都願意獨立,和英國聯系密切的南方地區就不願意獨立,北方也有很多人不支持獨立,美國建國後,這些鐵桿的親英派都逃到了加拿大。
第三,美國獨立和當時的國際局勢密切相關
由於英國人在七年戰爭中擊敗了法國,奪取了加拿大等法國殖民地,為安撫當地的法國人,英國人頒布了《魁北克法案》,承認了法國移民的天主教特權,並把密西西比流域和俄亥俄州都劃給了法國人控制的魁北克省,如此一來激怒了一直試圖西進的美國人,特別是激怒了和天主教不和的美國清教徒,這是當時美國和加拿大分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同時,由於美國境內發生了「波士頓傾茶事件」,英國對美國人進行了一系列嚴厲的懲罰措施,英國人的這些行為徹底激怒了美國民眾,美國獨立戰爭一觸即發。
Ⅳ 為什麼美國本來脫胎於英國,最終取代英國
在歷史上,英國曾號稱日不落帝國,轄下的領土面積最高時,多達3350萬平方公里,佔到世界陸地面積的1/4。連今天的世界超級大國美國,都曾經是它的殖民地。
不過,靠著英國建立的殖民地北美十三州起家,如今的美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擁有近963萬平方公里的遼闊疆域。
而英國在二戰之後,不僅殖民地喪失殆盡,連本土的愛爾蘭也脫離英國獨立建國。英國的領土面積崩塌式縮水,僅剩區區24.41平方公里,綜合實力更是一落千丈。
美國曾經是英國殖民地,沒少受英國壓榨和剝削。本應該發展受到影響,更加落後才對。卻為何在獨立後不到200年光景,就能快速超越英國,成為超級大國呢?
(珍珠港事件)
四、善於抓住機遇。
脫胎於英國的美國,很快威脅到英國的世界地位,按說這時英國必然要對其進行打壓,可還沒等英國動手,德國人在歐洲挑起了兩次世界大戰,成為眾矢之的。
德國戰車所到之處,把當時的歐洲列強無一例外地拉下神壇,雙方兩敗俱傷。而美國遠處偏遠的北美大陸,不僅毫發無損,還傾銷軍火大發戰爭財。
等到歐洲一片哀嚎之際,強弩之末的日本挑起珍珠港事件,美國不再觀望,果斷出兵歐亞,輕而易舉橫掃日本,攻入德國。取得二戰的最後勝利。
由於法國早已投降德國,而老牌世界霸主英國雖心有不甘,但面對無論是領土還是實力,都已遠超自己的美國,不得不低下身段,做起了美國的小弟,共同對抗東歐勁敵蘇聯。
就這樣,美國以極低的戰爭代價,幾乎獲得了參與歐洲戰場全部利益的瓜分,成為新的帶頭大哥,從這一點上來說,是德國挑起的戰爭機遇,成就了美國的強國夢。
Ⅵ 美國是不是英國分出來的
是。
1607年,一個約100人的殖民團體,在乞沙比克海灘建立了詹姆士鎮,這是英國在北美所建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18世紀中葉,13個英國殖民地逐漸形成,它們在英國的最高主權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議會。
18世紀中葉,英國在美洲的殖民地與英國之間,已有了裂痕。隨著殖民地的不斷擴張,逐漸使他們意識到事態發展的嚴重性,從而萌生獨立的念頭。
1776年5月,在費城召開大陸會議,堅定了戰爭與獨立的決心,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由托馬斯·傑斐遜執筆起草的《獨立宣言》,宣告了美國的誕生。《獨立宣言》被認為是美國建立的開端,此日(7月4日)亦被美國作為國慶日。
1778年2月,本傑明·富蘭克林成功說服了波旁王朝,使得法、美簽訂軍事同盟條約,法國正式承認美國。
(6)美國為什麼脫離了英國擴展閱讀:
美國的歷史:
1812~1815年,英國再度入侵剛成立的美國,史稱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戰後美國各州更加團結。
19世紀初期以來,美國的領土擴張吸引了外來移民,向西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不斷地遷移到西海岸,參與交通運輸建設和發展農牧業,開采大量自然資源,促進了美國的工業化進程。
1865年4月9日,南方政府以失敗告終。這項勝利不但使美國恢復了統一,而且從此全國各地不再施行奴隸制度。4月15日,總統林肯在福特劇院遇刺身亡。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7年,美國被捲入大戰漩渦中,並且在世界上嘗試扮演新的角色。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參戰,為太平洋戰場主力軍。
1991年蘇聯解體,美國贏得了冷戰的最終勝利,兩極格局逐漸被一超多強的國際新形勢替代,美國成為超級大國。
Ⅶ 美國為什麼要脫離英國,在什麼情況下建國的
最初到美國的人,都是歐洲的窮人,目的在於尋找更好的生活或者宗教自由。但是英國堅持對美國殖民地的控制,限制了殖民地人民的貿易和自由,而且還收稅,於是殖民地開始反抗英國統治並結成鬆散的聯盟,形成最初的美國。
大體就這么回事。。。
Ⅷ 美國是如何脫離英國控制的
美國是通過從1775年開始的美國獨立戰爭來脫離英國控制的,具體如下:
第一點,美國的獨立戰爭也有工業革命的影響,隨著工業化帶來的影響,美國的無產階級迅速崛起,美國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可以說這是一場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戰爭,其實加拿大以前是英國殖民地,但是當時發展還沒有很快,殖民的好處是帶來文化和技術,拉動當地的發展,不好的地方是影響了當地的文化傳承,同時也限制了當地人的民主和自由。這場革命也是無產階級的農民和傳統手工業者,追求自由民主的革命。
這是自己理解的美國脫離英國控制的三部曲,雖然不是特別詳細,也概括了一下重要事件和關鍵時間節點,望採納~
Ⅸ 美國和英國因為什麼分裂,他們不是一個國家嗎
以上說法,都不懂美國的歷史。美國建立的之前,是一部分英國人,為了抗稅,來到美洲,後來在美洲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美國與英國有淵源,但不是同一個國家,也不是英國的殖民地。看看美國的歷史,便知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