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最早的期貨交易所
1、最早的期貨交易所:期貨市場最早萌芽於歐洲。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就出現過中央交易場所、大宗易貨交易,以及帶有期貨貿易性質的交易活動。
2、當時的羅馬議會大廈廣場、雅典的大交易市場就曾是這樣的中心交易場所。到12世紀,這種交易方式在英、法等國的發展規模很大,專業化程度也很高。 1251年,英國大憲章正式允許外國商人到英國參加季節性交易會。
拓展資料:
期貨交易簡介:
1、是以現貨交易為基礎,以遠期合同交易為雛形而發展起來的一種高級的交易方式。它是指為轉移市場價格波動風險,而對那些大批量均質商品所採取的,通過經紀人在商品交易所內,以公開競爭的形式進行期貨合約的買賣形式。
2、期貨,通常指的是期貨合約,是一份合約。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在將來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標准化合約。這個標的物,又叫基礎資產,對期貨合約所對應的現貨,可以是某種商品,如銅或原油,也可以是某個金融工具,如外匯、債券,還可以是某個金融指標,如三個月同業拆借利率或股票指數。期貨交易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3、期貨交易,是期貨合約買賣交換的活動或行為。注意區分,期貨交割是另外一個概念,期貨交割,是期貨合約內容里規定的標的物(基礎資產)在到期日的交換活動或行為。
4、期貨交易(Futures Transaction),是一種活動或買賣行為過程。期貨交易特有的套期保值功能、防止市場過度波動功能、節約商品流通費用功能以及促進公平競爭功能,對於發展中國日益活躍的商品流通體制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的期貨交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由於缺乏相應的立法,各地各行其是,使得期貨交易處於無法可依的狀態,且過度投機行為盛行。加強期貨交易的專門立法極為必要。
B. 全球期貨交易所英文簡稱(代碼)
全球期貨交易所英文簡稱(代碼)地區交易所名稱代碼英文名稱
中國上海期貨交易所 SHFE ShanghaiFuturesExchange
大連商品交易所 DCE 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
鄭州商品交易所 CZCE Zhengzhou Commodity Exchange
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CBOT The Chicago Board of Trade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CME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國際期貨市場 IMM -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 CBOE 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
紐約商業交易所 NYMEX 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
紐約期貨交易所 NYBOT New York Board of Trade
美國(紐約)金屬交易所 COMEX Commerce Exchange
美中商品交易所 MIDAM Midamerica commodity exchange
堪薩斯商品交易所 KCBT Kansas City Board of Trade
加拿大加拿大蒙特利爾交易所 ME Montreal Exchange Markets
英國倫敦國際金融期貨及選擇權交易所 LIFFE Lond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utures and Options Exchange
倫敦商品交易所 LCE London Commerce Exchange
英國國際石油交易所 IPE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xchange
倫敦金屬交易所 LME London Metal Exchange
法國法國期貨交易所 MATIF -
德國德國期貨交易所 DTB Deutsche Boerse
瑞士 瑞士選擇權與金融期貨交易所 SOFFEX Swiss Exchange
瑞典 瑞典斯德哥爾摩選擇權交易所 OM OM Stockholm
西班牙西班牙固定利得金融期貨交易所 MEFFRF MEFF Renta Fija
西班牙不定利得金融期貨交易所 MEFFRV MEFF Renta Variable
日本日本東京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 TIFFE The Tokyo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
日本東京工業品交易所 TOCOM The Tokyo CommodityExchange
日本東京穀物交易所 TGE The Tokyo Grain Exchange
日本大阪纖維交易所 OTE -
日本前橋干繭交易所 MDCE -
新加坡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 SIMEX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Exchange
新加坡商品交易所 SICOM Singapore Commodity Exchange
澳洲澳洲悉尼期貨交易所 SFE Sydney Futures Exchange
紐西蘭 紐西蘭期貨與選擇權交易所 NZFOE New Zealand Futures & Options
香港香港期貨交易所 HKFE Hong Kong Futures Exchange
台灣台灣期貨交易所 TAIFEX Taiwan Futures Exchange
南非南非期貨交易所 SAFEX SouthAfrican Futures Exchange
C. 世界上主要的期貨交易所及交易品種有哪些
現代有組織的商品期貨交易,以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和英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之成立為開端。除了這兩家交易所外、在世界上影響較大的期貨交易所還有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LIFFE)等。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當前世界上交易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農產品交易所,19
世紀初期,芝加哥是美國最大的穀物集散地,隨著穀物交易的不斷集中和遠期交易方
式的發展,1848年,由82位穀物交易商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該交易所成立
後,對交易規則不斷加以完善,於1865年用標準的期貨合約取代了遠期合同,並實行
了保證金制度。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除了提供玉米,大豆、小麥等農產品期貨交易外,
還為中、長期美國政府債券、股票指數、市政債券指數、黃金和白銀等商品提供期貨
交易市場,並提供農產品、金融及金屬的期權交易。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玉米、大豆、
小麥等品種的期貨價格,不僅成為美國農業生產、貿易的重要參考價格,而且成為國
際農產品貿易中的權威價格。
倫敦金屬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屬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的價格和庫存
對世界范圍的有色金屬生產和銷售有著重要的影響。在19世紀中期,英國曾是世界上
最大的錫和銅的生產國,隨著時間的推移,工業需求不斷增長,英國又迫切地需要從
國外的礦山大量進口工業原料。在當時的條件下,由於穿越大洋運送礦砂的貨輪抵達
時間沒有規律,所以金屬的價格起伏波動很大,金屬商人和消費者要面對巨大的風險,
1877年,一些金屬交易商人成立了倫敦金屬交易所並建立了規范化的交易方式。從本
世紀初起,倫敦金屬交易所開始公開發布其成交價格並被廣泛作為世界金屬貿易的標
准價格。世界上全部銅生產量的70%是按照倫敦金屬交易所公布的正式牌價為基準進
行貿易的。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前身為農產品交易所,由一批農業經銷商於1874年創建。當時
在該交易所上市的主要商品為黃油、雞蛋、家禽和其他非耐儲藏農產品,1898年,黃
油和雞蛋經銷進出農產品交易所,組建了芝加哥黃油和雞蛋交易所、重新調整機構並
擴大上市商品范圍,後於1919年將黃油和雞蛋交易所易名為芝加哥商業交易所,1972
年,該交易所為進行外匯期貨交易而組建了國際貨幣市場部分(IMM),推出世界上
第一張金融期貨合約。此後,在外匯期貨基礎上又增加了90天短期美國國庫券期貨,
和3個月期歐洲美元定期存款期貨合約交易。該交易所的指數和期權市場部分成立於
1982年,主要進行股票指數期貨和期權交易。該部分最有名的指數合約為標准·普爾
500種股票指數(S&P500)期貨及期權合約。1984年,芝加哥商業交易所與新加坡國
際金融交易所率先在世界上進行了交易所之間的聯網交易、交易者可在兩個交易所之
間進行歐洲美元、日元、英鎊和德國馬克的跨交易所期貨交易。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成立於1982年,1992年與倫敦期權交易市場合並,
1996年收購倫敦商品交易所。交易品種主要有英鎊、德國馬克、美元、日元、瑞士法
郎、歐洲貨幣單位、義大利里拉的期貨和期權合約,70種英國股票期權、金融時報100
種股票指數期貨和期權以及金融時報250種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等。該交易所雖然成立
時間較晚、但發展速度驚人,截至1996年,已成為歐洲最大、世界第三的期貨期權交
易所。
繼美、英之後,日本、法國、德國等主要工業發達國家都相繼建立了期貨市場,
並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期貨交易中心地位的角逐,新加坡、巴西、南非、菲律賓等新興
國家和中國香港也先後建立了自己的期貨交易所,韓國、泰國、印度和我國的台灣省
等也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建期貨交易所。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996年底,全世界從事期
貨交易的交易所共77家,其中,綜合性期貨交易所11家。從事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期
權交易;商品期貨交易所32家專門從事商品期貨期權交易;金融期貨交易所34家,從
事金融期貨期權交易,1996年交易量列世界前十位的期貨交易所分別是:美國芝加哥
期貨交易所、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英國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巴西商業
期貨交易所,美國紐約商業交易所、法國國際期貨交易所、英國倫敦金屬交易所、德
國期貨交易所,日本東京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和西班牙股票交易所。
D.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的發展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是英國最主要的金融期貨市場,該所成立於1982年,1992年與倫敦期權交易市場合並,1996年收購倫敦商品交易所。該交易所買賣的產品包括貨幣、債券、短期利率、股票和商品的期貨和期權合約,交易品種主要有英鎊、德國馬克、美元、日元、瑞士法郎、歐洲貨幣單位、義大利里拉的期貨和期權合約,70種英國股票期權、金融時報100種股票指數期貨和期權以及金融時報250種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等。該交易所雖然成立時間鉸晚、但發展速度驚人,截止1996年,已成為歐洲最大、世界第三的期貨期權交易所。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LIFFE)於1982年9月正式開業,是歐洲建立最早、交易最活躍的金融期貨交易所。雖然該交易所的建立較美國最早的金融交易市場晚了十年之久,但對於維護倫敦這一傳統金融中心的地位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該交易所交易的貨幣期貨有以美元結算的英鎊、瑞士法郎、德國馬克和日元期貨以及以德國馬克結算的美元期貨;利率期貨包括英國的各種國庫券期貨、美國長期國庫券期貨、日本長期國庫券期貨、3個月期歐洲美元定期存款期貨以及 3個月期英鎊利率期貨等;股票指數期貨有金融時報100種股票指數期貨。此外,該交易所的結算與國際貨幣市場等不同,是依靠獨立的結算公司——國際商品結算公司(ICCH)進行的。國際商品結算公司作為獨立的專業性結算公司,與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沒有行政隸屬關系,僅負責該交易所的日常結算。
1982年9月30日,由於受美國金融期貨市場繁榮的刺激,英國在倫敦也設立了金融期貨市場,即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位於倫敦金融區皇家交易所建築物之內,與英格蘭銀行相毗鄰。經營品種主要以本地金融期貨為主,如長期政府債券,英鎊利率期貨等。但為了成為國際性期貨交易所,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逐步和美國、日本等市場建立了聯系,開設美國財政部債券和日本政府債券等業務。LIFFE交易的對象是3月期的英鎊定期存款,英鎊 長期庫券,3月期的歐洲美元存款的利率期貨,以及英鎊、瑞士法郎、德國馬克、日元的外匯期貨。
與美國相比,英國的LIFFE不是按實際需要而設立的,而是人為設立的。美國金融期貨市場的迅速發展,引起了人們對倫敦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未來前景感到擔 憂,因此,倫敦主要的商品經紀人、商業銀行、外匯經紀人和證券公司一致要求英格蘭銀行設立金融期貨市場。起初,英格蘭銀行採取消極態度,後來考慮到美國以外設立金融期貨市場以及資金大量流向美國,終於決定設立倫敦國際金融期貨市場。其特點是市場參加者中個人投資者較少,因此,交易的目的主要是套期保值而不 是投機。這主要是因為英國的個人所得稅,即一個期貨買賣利益如果超過6250英鎊,超出部分將要收15%的投資稅。
在1982成立之初,它的交易合約僅限於金融期貨,1985年開始引入了期貨交易。成立至今,交易的合約種類不斷擴展,由最初的7種發展到1988年底的 21種(包括金屬期貨和期權交易在內)。與此同時,交易量也快速上升,交易所開始營業的第一年,每日成交量約為6500個合約,1984年5月平均每天交 易量開始超過1萬個合約,到1987年10月更高達7萬個契約以上。隨著交易合約種類的增多和交易量的顯著增長,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所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也越 來越引人注目。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是依據1986年金融服務法設立登記的交易所,交易所的組織採取會員制形式。截止1987年底,共有會員261位。會員包括銀行、股票及商品經紀人、自營商、貼現商號、歐元證券商品以及個人會員等。
董事會是最高理事機構,董事由會員選舉產生,新申請的會員須得到董事會核准才能成為正式會員。交易所大廳內設有373個座位,只有交易所會員才有權擁有交 易廳內的席位。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規定,所有交易均須在場內交易。交易所會員分兩種,一種是場內交易商,為自己或公司之利益而交易,另一種是場內經紀 商,專門替場外經紀商進行交易。
交易的清算工作由國際商品結算所負責。結算所採用會員制,通常結算所會員也是交易所會員,但交易所會員不一定是清算會員。如屬後者,應委託結算所的會員辦理結算工作。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以公開喊價的方式進行交易,即交易所會員們聚集在交易廳內,主動買賣的一方應將要買或者賣的合約、價格及數量公開表示,經場內任何 一個交易員同意後即成交。交易必須在大廳內進行。交易廳分兩大部分,一是交易池,位於交易廳的中央,只有經交易所認可的交易員才可以在交易池內進行交易。 另一部分是席位,環繞在交易所的四周,每席位內裝有電話、資訊熒幕等通訊設備,每個交易所會員至少擁有一個席位才能從事交易。一般客戶在做金融期貨交易 時,需要在交易所會員那兒開戶,委託會員進行買賣。會員接受委託之後,立即用直線電話通知席位上的場內人員。場內人員依據離交易池的遠近,以口頭或手勢告 知其交易員在交易池內進行交易。成交之後,交易員同樣用口頭或手勢通知場內人員,再轉告其辦公室,向客戶確認。
E. COMEX,LME,CBOT,NYMEX,ICE都是哪的交易所
COMEX是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是紐約商品交易所,LME是倫敦金屬交易所,CBOT是芝加哥期貨交易所,ICE是美國洲際交易所。
CBOT(Chicago Board of Trade)成立於1848年,是一個具有領導地位的期貨與期權交易所。通過交易所的公開喊價和電子交易系統,超過3600個CBOT會員交易50種不同的期貨與期權產品。在2003年,交易所成交量達到創紀錄的4.54億張合約。
在nymex原油交易所上市的還有e-miNY能源期貨、部分輕質低硫原油、和天然氣期貨合約,在能源市場中作為一種有效的參與手段為小投資者和商人提供了機遇。合約通過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GLOBEX電子貿易系統進行交易,通過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的票據交換所清算。
(5)英國潤豐期貨交易所是什麼擴展閱讀:
世界上第一個證券交易所:
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Amsterdam Stock Exchange,AEX) 於1609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誕生,成為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阿姆斯特丹銀行也是在這一年誕生,大約比英國銀行早一百年。
第一隻可上市交易股份公司是是荷蘭的東印度聯合公司。1602年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聯合股份公司。通過向全社會融資的方式,東印度公司成功地將社會分散的財富,變成了自己對外擴張的資本。
建立東印度公司的目的是為了派遣商船前往南洋,通過買賣交易換回當時歐洲沒有的貨物,如瓷器、香料、紡織品等等,這些物品在當時的歐洲可以賣到很高的價錢,但是沒有人能單獨提供大筆巨資為船隊准備航海和貿易。
所以人們通過發行股票來籌集所需的資金,對於買了東印度公司股票的人來說,所獲得的利潤既可以以黃金、貨幣或者貨款的形式支付。
F. 期貨交易所的英文簡稱都有哪些
全球期貨交易所的英文簡稱
國家及交易所 簡稱 全稱
【中國】
上海期貨交易所 SHFE ShanghaiFuturesExchange
大連商品交易所 DCE DalianCommodity Exchange
鄭州商品交易所 CZCE ZhengzhouCommodity Exchange
【美國】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CBOT The Chicago Board of Trade (soybean,corn, wheat, Heating Oil)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CME ChicagoMercantile Exchange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 CBOE ChicagoBoard Options Exchange
紐約商業交易所 NYMEX New York MercantileExchange (usoil)
紐約期貨交易所 NYBOT New YorkBoard of Trade
美國(紐約)金屬交易所 COMEX Commerce Exchange
美中商品交易所 MIDAM Midamericacommodity exchange
堪薩斯商品交易所 KCBT KansasCity Board of Trade
【加拿大】
加拿大蒙特利爾交易所 ME MontrealExchange Markets
【英國】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及選擇權交易所 LIFFELond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utures and OptionsExchange
倫敦商品交易所 LCE London Commerce Exchange
英國國際石油交易所 IPE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xchange—— ICE (brent crude oil)
倫敦金屬交易所 LMELondon Metal Exchange (XAUUSD,copper)
【法國】
法國期貨交易所 MATIF -
【德國】
德國期貨交易所 DTB DeutscheBoerse
【瑞士】
瑞士選擇權與金融期貨交易所 SOFFEXSwiss Exchange
【瑞典】
瑞典斯德哥爾摩選擇權交易所 OM OMStockholm
【西班牙】
西班牙固定利得金融期貨交易所MEFFRF MEFF Renta Fija
西班牙不定利得金融期貨交易所MEFFRV MEFF Renta Variable
【日本】
日本東京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 TIFFE TheTokyo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
東京工業品交易所 TOCOM The TokyoCommodity Exchange
日本東京穀物交易所 TGE The TokyoGrain Exchange
日本大阪纖維交易所 OTE -
日本前橋干繭交易所 MDCE -
【新加坡】
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 SIMEXSingapor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Exchange
新加坡商品交易所 SICOM SingaporeCommodity Exchange
【澳洲】
澳洲悉尼期貨交易所 SFE SydneyFutures Exchange
【紐西蘭】
紐西蘭期貨與選擇權交易所 NZFOE NewZealand Futures & Options
【香港】
香港期貨交易所 HKFE Hong KongFutures Exchange
【台灣】
台灣期貨交易所 TAIFEX TaiwanFutures Exchange
【南非】
南非期貨交易所 SAFEX South AfricanFutures Exchange
G. 國際期貨交易所有哪些為什麼廣東沒有期貨交易所{這問詳細回答,是論述題來的}
國際期貨交易所有很多——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國際貨幣市場(IMM)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
紐約期貨交易所(NYBOT)
紐約金屬交易所(COMEX)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
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
東京工業品交易所(TOCOM)
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SIMEX)
韓國期貨交易所(KOFEX)
香港期貨交易所(HKFE)
迪拜黃金和商品交易所(DGCX)
台灣期貨交易所(TAIMEX)
英國國際石油交易所(IPE)
美國紐約棉花交易所(NYCE)
美國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
美國咖啡,糖及可可交易所(CSCE)
英國倫敦商品交易所(LCE)
美國美中商品交易所(MIDAM)
美國堪薩斯商品交易所(KCBT)
法國期貨交易所(MATIF)
新加坡商品交易所(SICOM)
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SIMEX)
日本東京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TIFFE)
日本東京穀物交易所(TGE)
澳州悉尼期貨交易所(SFE)
德國期貨交易所(DTB)
日本前橋干繭交易所(MDCE)
日本大阪纖維交易所(OTE)
英國倫敦國際金融期貨及選擇權交易所(LIFFE)
瑞典斯德哥爾摩選擇權交易所(OM)
瑞士選擇權與金融期貨所(SOFFEX)
西班牙固定利得金融期貨交易所(MEFFRF)
為什麼廣東沒有期貨交易所,這個問題,得交由國家相關部委專家來論證了,呵呵,就好像問除了上海鄭州大連之外其他地方為什麼沒有交易所一樣。
在中國的期貨歷史上,90年代全國有50多家期貨交易所,國家根據情況關掉一批,扶持幾個。這事有國家來度量。
上海交易所肯定是要保留的,國家著力打造上海金融中心地位,鄭州,大連是靠近農產品生產基地,有其歷史原因。
其他地方沒有大概是時機等還沒成熟到可以單獨設立交易所的地步
H. 全球期貨交易所英文簡稱(代碼)
全球期貨交易所
英文簡稱(代碼)地區交易所名稱代碼英文名稱
中國上海期貨交易所 SHFE ShanghaiFuturesExchange
大連商品交易所 DCE 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
鄭州商品交易所 CZCE Zhengzhou Commodity Exchange
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CBOT The Chicago Board of Trade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CME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國際期貨市場 IMM -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 CBOE 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
紐約商業交易所 NYMEX 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
紐約期貨交易所 NYBOT New York Board of Trade
美國(紐約)金屬交易所 COMEX Commerce Exchange
美中商品交易所 MIDAM Midamerica commodity exchange
堪薩斯商品交易所 KCBT Kansas City Board of Trade
加拿大加拿大蒙特利爾交易所 ME Montreal Exchange Markets
英國倫敦國際金融期貨及選擇權交易所 LIFFE Lond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utures and Options Exchange
倫敦商品交易所 LCE London Commerce Exchange
英國國際石油交易所 IPE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xchange
倫敦金屬交易所 LME London Metal Exchange
法國法國期貨交易所 MATIF -
德國德國期貨交易所 DTB Deutsche Boerse
瑞士 瑞士選擇權與金融期貨交易所 SOFFEX Swiss Exchange
瑞典 瑞典斯德哥爾摩選擇權交易所 OM OM Stockholm
西班牙西班牙固定利得金融期貨交易所 MEFFRF MEFF Renta Fija
西班牙不定利得金融期貨交易所 MEFFRV MEFF Renta Variable
日本日本東京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 TIFFE The Tokyo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
日本東京工業品交易所 TOCOM The Tokyo CommodityExchange
日本東京穀物交易所 TGE The Tokyo Grain Exchange
日本大阪纖維交易所 OTE -
日本前橋干繭交易所 MDCE -
新加坡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 SIMEX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Exchange
新加坡商品交易所 SICOM Singapore Commodity Exchange
澳洲澳洲悉尼期貨交易所 SFE Sydney Futures Exchange
紐西蘭 紐西蘭期貨與選擇權交易所 NZFOE New Zealand Futures & Options
香港香港期貨交易所 HKFE Hong Kong Futures Exchange
台灣台灣期貨交易所 TAIFEX Taiwan Futures Exchange
南非南非期貨交易所 SAFEX SouthAfrican Futures Exchange
I. 世界期貨交易所和中國期貨交易所介紹
期貨交易所是買賣期貨合約的場所,是期貨市場的核心。它是一種非營利機構,但是它的非營利性僅指交易所本身不進行交易活動,不以盈利為目的不等於不講利益核算。在這個意義上,交易所還是一個財務獨立的營利組織,它在為交易者提供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場所和有效監督服務基礎上實現合理的經濟利益,包括會員會費收入、交易手續費收入、信息服務收入及其它收入。它所制定的一套制度規則為整個期貨市場提供了一種自我管理機制,使得期貨交易的「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得以實現。( 中國:
上海期貨交易所
中國第一家期貨交易所深圳有色金屬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11月26日,上市交易的有銅、鋁、天然橡膠、燃料油、黃金、白銀、鋅、鉛、螺紋鋼、線材。
大連商品交易所
大連商品交易所成立於1993年2月28日,並於同年11月18日正式開業,是經國務院批准並由中國證監會監督管理的四家期貨交易所之一,也是中國東北地區唯一一家期貨交易所。經中國證監會批准,上市交易的有玉米、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豆油、棕櫚油、雞蛋、線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焦炭和焦煤共計11個期貨品種。
鄭州商品交易所
鄭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鄭商所)是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我國首家期貨市場試點單位、全國四家期貨交易所之一,隸屬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垂直管理。成立於1990年10月12日,交易的品種有強筋小麥、普通小麥、PTA、一號棉花、白糖、菜籽油、早秈稻、玻璃、菜籽、菜粕、甲醇等期貨品種。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China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縮寫CFFE) ,是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批准, 由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共同發起設立的交易所,於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成立。交易品種:股指期貨,國債期貨。
香港期貨交易所(HKFE)
香港期貨交易所於1976年成立,是亞太區內主要的衍生產品交易所。期交所提供一個高效率且多元化的市場,讓投資者可透過逾130家交易所參與者(許多為國際金融機構的聯系機構)買賣期貨及期權合約,包括股票指數、股票及預期年化利率期貨及期權產品。 2000年3月6日,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與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實行股份化並與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香港結算)合並成為香港交易所(HKEX)擁有。
亞太地區:以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亞、中國的內地以及香港和台灣地區為主。
東京工業品交易所(TOCOM)
京工業品交易所又稱東京商品交易所,於1984年11月1日在東京建立。其前身為成立於1951年的東京紡織品交易所、成立於1952年的東京橡膠交易所和成立於1982年的東京黃金交易所,上述三家交易所於1984年11月1日合並後改為現名。 該所是日本唯一的一家綜合商品交易所,主要進行期貨交易,並負責管理在日本進行的所有商品的期貨及期權交易。該所經營的期貨合約的范圍很廣,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交易多種貴金屬的期貨交易所。交易所對棉紗、毛線和橡膠等商品採用集體拍板定價制進行交易,對貴金屬則採用電腦系統進行交易。該所以貴金屬交易為中心,大力發展石油,汽油,氣石油等能源類商品,1985年後,即成立後的第二年就成為日本最大的商品交易所,當年的交易量占日本全國的商品交易所交易總量的45%以上。東京工業品交易所是按照1950年頒布的《日本商品交易所法》建立起來的一個非贏利性會員制組織。東京工業品交易所已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期貨交易所之一,作為一個品種完善的綜合性商品交易所,東京工業品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鉑金和橡膠交易所,且其黃金和汽油的交易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的紐約商品交易所。
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SIMEX)
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成立於1984年,是亞洲第一家金融期貨交易所。SIMEX是一家國際性的交易所,SIMEX的交易品種涉及期貨和期權合約、預期年化利率、貨幣、股指、能源和黃金等交易。 1986年,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搶在日本之前日經225指數期貨,成為國際金融機構進行日經225股指交易的主要場所,開創了以別國股指為期貨交易標的物的先例。1989年,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成為亞洲第一家能源期貨交易市場。它還與包括東京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在內的世界有影響的交易所建立了合作關系。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80%的交易客戶來自美國、歐洲、日本和其他國家。從產品和業務范圍的角度看,它已涵蓋北美及歐洲市場。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有35個清算會員(Clearing member,即SIMEX的股東),一個清算會員應擁有1股股票和3個交易席位。除了這35個清算會員之外,SIMEX還有472個非清算會員機構交易席位和147個非清算會員個人交易席位。
韓國期貨交易所(KOFEX)
韓國期貨交易所於1999年2月在釜山成立,當年就了美元期貨及期權、CD預期年化利率期貨、國債期貨、黃金期貨。但是,早在1996年5月3日,韓國證券交易所就了KOSPI200指數期貨交易,1997年6月又了KOSPI200指數期權交易。於是,股指期貨、期權與其它金融期貨品種的上市地點分隔開來。在經歷了一番股指期貨、期權合約到底應放在證券交易所還是期貨交易所的爭論之後,KOSPI200指數期貨、期權交易終於從證券交易所轉移到KOFEX。KOSPI200股指期權合約是整個韓國期貨、期權市場的核心產品。2000年,憑借著KOSPI200合約142%的交易量增長,韓國交易所首次擠入前五強,也就是這個合約一直蟬聯交易量第一名,使得韓國交易所在全球交易所排名中也連續四年位居首位。2005年1月19日韓國已有的三家交易所——韓國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市場(Kosdaq)以及期貨交易所合並成為一個韓國證券期貨交易所(KRX),總部設在期貨交易所所在地釜山。KRX是一個綜合性金融市場。交易品種包括股票、債券(國債、企業債、可轉換債券等)、股指期貨、股指期權、單個股票期權、各種基金及投資信託、外匯期貨、預期年化利率期貨和黃金期貨等。
美洲:以芝加哥和紐約為主: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以農產品和國債期貨見長)、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以畜產品、短期預期年化利率歐洲美元產品以及股指期貨出名)、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以指數期權和個股期權最為成功);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以石油和貴金屬最為出名)、國際證券交易所(ISE:新興的股票期權交易所)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是美國最大的期貨交易所,也是世界上第二大買賣期貨和期貨期權合約的交易所。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向投資者提供多項金融和農產品交易。自1898年成
立以來,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持續提供了一個擁有風險管理工具的市場,以保護投資者避免金融產品和有形商品價格變化所帶來的風險,並使他們有機會從交易中獲利。2002年12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控股公司正式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芝加哥商業交易所也由此從會員制的非營利組織轉變為營利公司。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當前世界上交易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農產品交易所,19世紀初期,芝加哥是美國最大的穀物集散地,隨著穀物交易的不斷集中和遠期交易方式的發展,1848年,由82位穀物交易商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該交易所成立後,對交易規則不斷加以完善,於1865年用標準的期貨合約取代了遠期合同,並實行了保證金制度。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除廠提供玉米,大豆、小麥等農產品期貨交易外,還為中、長期美國政府債券、股票指數、市政債券指數、黃金和白銀等商品提供期貨交易市場,並提供農產品、金融及金屬的期權交易。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玉米、大豆、小麥等品種的期貨價格,不僅成為美國農業生產、加上的重要參考價格,而且成為國際農產品貿易中的權威價格。2006年10月17日,美國芝加哥城內的兩大交易所——芝加哥商業交易所與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正式合並成為芝加哥交易所集團,總市值達到250億美元。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
紐約商業交易所是美國第三大期貨交易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實物商品交易所。該交易所成立於 1872年,坐落於曼哈頓市中心,為能源和金屬提供期貨和期權交易,其中以能源產品和金屬為主,產生的價格是全球市場上的基準價格。合約通過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GLOBEX電子貿易系統進行交易,通過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的票據交換所清算。1994年NYMEX和COMEX合並。根據紐約商品交易所的界定,它的期貨交易分為NYMEX及COMEX兩大分部。 NYMEX負責能源、鉑金及鈀金交易,在NYMEX分部,通過公開競價來進行交易的期貨和期權合約有原油、汽油、燃油、天然氣、電力,有煤、丙烷、鈀的期貨合約,該交易所的歐洲布倫特原油和汽油也是通過公開競價的方式來交易的。在該交易所上市的還有e-miNY能源期貨、部分輕質低硫原油、和天然氣期貨合約。 其餘的金屬(包括黃金)歸COMEX負責有金、銀、銅、鋁的期貨和期權合約。COMEX的黃金期貨交易市場為全球最大,它的黃金交易往往可以主導全球金價的走向,買賣以期貨及期權為主,實際黃金實物的交收占很少的比例;參與COMEX黃金買賣以大型的對沖基金及機構投資者為主,他們的買賣對金市產生極大的交易動力;龐大的交易量吸引了眾多投機者加入,整個黃金期貨交易市場有很高的市場流動性。黃金交收成色標准與倫敦相同。COMEX的黃金買賣早期只有公開喊價,後來雖然引進了電子交易系統,但COMEX並沒有取消公開喊價,而是把兩種模式混合使用,兩者相加使參與買賣者差不多可以24小時在COMEX交易。倫敦與紐約黃金交易市場有密切的互動關系,並衍生出如倫敦現貨金與紐約期貨黃金的掉期交易。 在交易場地關閉的18個小時里,NYMEX分部和COMEX分部的能源和金屬合約可以通過建立在互聯網上的NYMEX ACCESS電子交易系統來進行交易。
紐約期貨交易所(NYBOT)
紐約期貨交易所成立於1998年,是由紐約棉花交易所(New York Cotton Exchange)和咖啡、糖、可可交易所(Coffee Sugar Cocoa Exchange)合並而來的。新成立的紐約期貨交易所實行會員制,其會員也都是原來兩家交易所的會員,其中棉花會員450家,咖啡、糖、可可會員500家。紐約期貨交易所是世界上惟一一家交易棉花期貨和期權的交易所。紐約期貨交易所的450家棉花會員分別來自於五種公司:自營商、經紀商、棉商、棉紡廠和棉花合作社。參與棉花期貨交易的涉棉企業很多,套期保值的比例較高,一般在35%——40%左右。
歐洲:主要是歐洲期貨交易所(EUREX:主要交易德國國債和歐元區股指期貨)和泛歐交易所(Euronext:主要交易歐元區短期預期年化利率期貨和股指期貨等),另外還有兩家倫敦的商品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主要交易基礎金屬)、國際石油交易所(IPE:主要交易布倫特原油等能源產品)。
歐洲期貨交易所(EUREX)
歐洲期貨交易所為一全面電子化交易所,其電子交易平台可以提供廣泛的國際基準產品的訪問。該平台是由Deutsche Borse AG和瑞士交易所創建的。全球的銀行、專業貿易公司和金融機構投資者等成員公司都可以使用Eurex系統。EUREX 標准化、分權式的交易系統,使其市場參與者在全球各地都能下單交易該交易所的產品。EUREX 已具備世界級衍生性產品交易所應具備的條件:包括流動性高的國際性產品、現代化的結算架構、便捷且具成本低的交易信道、全球性通路以及先進的高科技設施。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
倫敦金屬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屬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的價格和庫存對世界范圍的有色金屬生產和銷售有著重要的影響。在19世紀中期,英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錫和銅的生產國,同隨著時間的推移,工業需求不斷增長,英國又迫切地需要從國外的礦山大量進口工業原料。在當時的條件下,由於穿越大洋運送礦砂的貨輪抵達時間沒有規律,所以金屬的價格起伏波動很大,金屬商人和消費者要面對巨大的風險,1877年、一些金屬交易商人成立了倫敦金屬交易所並建立了規范化的交易方式。從本世紀初起,倫敦金屬交易所開始公開發布其成交價格並被廣泛作為世界金屬貿易的基準價格。世界上全部銅生產量的70%是按照倫敦金屬交易所公布的正式牌價為基準進行貿易的。
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
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是歐洲最重要的能源期貨和期權的交易場所。它成立於1980年,最初是非營利性機構。1981年4月,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重柴油(gasoil)期貨交易,合約規格為每手100噸,最小變動價位為25美分/噸。重柴油在質量標准上與美國取暖油十分相似。該合約是歐洲第一個能源期貨合約,上市後比較成功,交易量一直保持穩步上升的走勢。1988年6月23日,IPE國際三種基準原油之一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IPE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特別設計用以滿足石油工業對於國際原油期貨合約的需求,是一個高度靈活的規避風險及進行交易的工具。IPE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上市後取得了巨大成功,迅速超過重柴油(gas oil)期貨成為該交易所最活躍的合約,從而成為國際原油期貨交易中心之一,而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也成為了國際油價的基準之一。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是布倫特原油定價體系的一部分,包括現貨及遠期合約市場。該價格體系涵蓋了世界原油交易量的65%。2000年4月,IPE完成了改制,成為了一家營利性公司。2001年6月,IPE被洲際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收購,成為這家按照美國東部特拉華州(Delaware)法律成立的公司的全資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