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的美術如何

英國的美術如何

發布時間:2022-11-07 16:48:30

Ⅰ 英國風景畫是如何發展的

風景畫的發展是英國美術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它對整個西方美術的進程都發生了影響。英國風景畫的真正奠基者是威爾遜和庚斯博羅。他們在義大利古典主義和荷蘭自然主義風景畫的影響下,一往情深地描繪英國的自然風光,使風景畫由不為人重視的地誌畫和風俗畫地位發展為與肖像畫、歷史畫比肩,代表英國風景畫最高成就的是特納和康斯太勃爾。英國水彩畫幾乎是與英國風景畫同時發展起來的,它以地誌畫為基礎,吸收了歐洲大陸水彩畫的材料和技法,在英國特有的濕潤氣候中得到迅速發展,產生了一批熱愛大自然,直接研究英國自然風光的優秀水彩畫家。

理查德·威爾遜(Richard Wilson,1713—1782)出生於威爾士,1757—1758年到義大利學習。他最初運用義大利古典主義手法描繪羅馬風光,回國後將古典主義傳統與英國本地風光有機地結合起來。在他的畫中已經傳達出自然主義的氣息,但仍受到古典主義結構的局限。代表作品有《河上的荷爾特橋》、《溪谷》等。

托馬斯·格爾丁(Thomas Girtin,1775—1802)雖然只活了27歲,但在英國水彩畫的發展上卻佔有重要地位。他使水彩畫從早期素描淡彩的畫法中解放出來,將其發展成為充分運用色彩並具有豐富色調的畫種,並對特納及以後的畫家都發生了影響。主要作品有《德文郡克塞河上的彩虹》(179)和《北威爾士道爾格里附近的凱因瀑布》等。

特納(Turner,1775—1851)出生於倫敦,父親是一個理發師。他1789年進入皇家美術學院,1790年在美術學院第一次展出了水彩畫。1796年的《海上漁民》引起廣泛注意,這幅畫反映出他運用自然光色表達自己感情的天賦。他在1799年人選皇家美術協會,1802年進入皇家美術院。特納並不是純粹的風景畫家,在他的藝術中貫穿著他的哲學思想:面對著大自然永恆的壯美,人生的歷程是短促而虛幻的。他曾到義大利和法國旅行,深受古典主義影響,大自然在他的筆下具有悲壯雄偉的戲劇性力量,但在表現手法上則充滿浪漫主義激情。特納被認為是英國繪畫史上最傑出的天才之一,他的風景畫是人與自然的史詩,他的技法對以後包括印象派在內的畫家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特納的代表作品有《雪暴:漢尼拔率軍翻越阿爾卑斯山》(1812)、《國會大廈起火》(1835)、《奴隸船》和《蒸汽和速度一大西方鐵路》(1844)等。

約翰·康斯太勃爾(John Constable,1776—1837)的家鄉在薩福克,父親是一個鄉村磨坊主,家鄉美麗的自然景色對他一生的藝術都產生了影響。他在1799年進入皇家美術學院學習。康斯太勃爾強調直接向自然學習,追求人的精神與自然的一致。他在仔細觀察和熱情描繪大自然的過程中發展了油畫技法。在英國畫家中,他是最完整地領會了油畫造型語言的大師之一。但他的成就並不為當時英國美術界所看重,直到1829年他才被選人皇家美術協會。他的畫在法國產生很大影響,德拉克洛瓦把他譽為現代風景畫之父。康斯太勃爾的風景畫是現實主義風景畫的典範,代表作品有《弗萊福特的磨坊》(1817)、《德漢山谷:黎明》(1811)、《躍馬》(1825)、《乾草車》(1820)等。

Ⅱ 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特徵和局限

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進入了工業革命時期,使整個封建體系走形崩潰,手工作坊為主的生活方式基本上被機器生產所代替,個體經濟向社會化的商品經濟形態轉變,從而促精心的生活方式、審美習慣的改變,現代的設計市場環境、文化環境得以產生、工業革命促進社會的發展,表現在設計領域需要一個有別於歐洲封建社會末期中追求繁縟裝飾、矯揉造作的洛可可等形式的創作環境,工業革命的產生與發展,從而形成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產生的根本原因。1851年英國水晶宮博覽會的舉行,暴露出藝術與技術的不和諧,工業產品的裝飾停留在古典裝飾風格中,導致許多工業產品都是用繁瑣雕琢和不和諧的裝飾來掩蓋粗糙醜陋的產品。如何處理技術與藝術之間分離所帶來的缺陷,成為藝術家、設計家、理論家開始考慮的時代問題,因而水晶宮博覽會所展示的成就和暴露的問題成了工業設計理論和實踐形成的起始點——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直接原因。

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由那個時代的兩個「巨人」拉斯金、莫里斯領導的,反對當時過分裝飾、矯揉造作的維多利亞風格以及機械化批量生產所造成的粗陋外形。他們主張「藝術與技術相結合」、「藝術家從事產品設計」、「師自然」等。在設計中呈現出哥特式風格,和從自然,特別是從植物紋樣中汲取營養的風格特徵。運動主要涉及四個領域:傢具設計、建築及室內裝飾設計、日用陶瓷、玻璃及金屬等設計領域,揭開了現代設計的序幕,但他們反對機械化的大批量生產,認為只有手工藝品才是美的,這是當時的局限。

英國工藝美術運動表現在裝飾風格上呈現出兩大特徵,一是崇尚哥特式風格,二是主張從自然,特別是從植物紋樣中汲取營養。風格上呈現出對清新自然,風格的追求。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崇尚哥特式風格,從許多傢具以及教堂用具的造型及風格特徵上可以看出,在某種情況下,特別是哥特式教堂建築給與人們的是一種浮華富麗的感覺,而哥特式教堂內部設計及傢具等設計才正式英國工藝美術運動所追求的,那種簡單、清新的造型和裝飾。中世紀,哥特式時期,基督教追求的是清淡、禁慾的思想教義,追求哥特式建築的豪華裝飾正呈現出對於上帝的崇敬與信仰。歐洲中世紀手工業生產的自然狀態,確定工匠與藝術家是一體的、創作真實的作品,也是工藝美術運動所崇尚的。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反對過分的裝飾以及各種古典、復古主義裝飾風格,而哥特式風格所稱呈現出的設計創作風格,正是符合於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宗旨。對自然的崇拜,從自然中汲取創作的靈感,強調一種自然風格。拉斯金指出建築和裝飾中不應當只從古代汲取營養,只有大自然,才是我們從事創作(或設計)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而不是像洛可可造型和裝飾上那種柔媚、艷麗的風格,裝飾內容脫離了那些古代神話傳說以及艷麗的婦女形象,熱衷於從自然中尋求,脫離維多利亞市的那種矯揉造作、繁縟的裝飾風格,反對粗糙的不美觀的設計,注意產品設計實用與美觀的雙重性設計,反對過分的裝飾、追求及荷花的裝飾風格,清新、簡單的風格。在具體設計中,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呈現出的特徵:強調手工業,反對機械化大批量生產。他們認為只有手工才能產生美的作品。威廉·莫里斯認為「作為一種生活條件,機器生產完全是一種罪惡」,並終生反對機械化批量生產。他們認為只有藝術家與技術家以及工匠相結合,才能創造出真正美好的東西。在裝飾上,提倡哥特式風格和其他的中世紀裝飾風格。注重功能,講究簡單、朴實無華、推崇自然風格、東方裝飾和東方藝術的特點。推崇自然主義的裝飾紋樣,對於自然的風格追求在此不再作更多地解釋。

英國工藝美術美術運動的成果體現在理論和實踐上的雙重效果,威廉·莫里斯和拉斯金作為工藝美術運動的興起者,同樣也是工藝美術運動的集成者,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成果顯示,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成果顯現。拉斯金的成果顯示主要體現於理論上的創見,對以後莫里斯以及以後新藝術運動的影響很大。拉斯金的設計思想主要圍繞著:藝術與工業的結合,設計的社會功能兩大方面。拉斯金的設計思想主要體現於強調藝術以設計的相關性,但又不是不同的概念范疇。他把造型藝術稱為「大藝術」,而設計(建築和工藝美術)稱為「小藝術」。其這一論斷即圍繞著藝術的最後的創作品的不同,以及創作思維的不同,強調設計的社會功能,認為設計應為社會大多數人服務,對「藝術家已經脫離生活,只是沉迷於古希臘和義大利的迷夢之中。」為了建設一個完美的社會,必須要有為大眾服務的美術,他說「以往的美術被貴族利己主義所控制,其范圍從來沒有擴大過,從來不去使群眾得到快樂,去有利於他們。」約翰·拉斯金強調設計的大眾性,反對精英主義的設計,這也是他具有的社會主義思想的一種體現,為現代我們的設計創作圍繞以「人」為本的本位設計思想以及設計產品應用適用於市場大眾消費的需要提供早期的先見。雖然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這種設計的民主性特徵不切實際,但當時的這種思想無疑是先進的:認為設計的發展只有兩條路可走,即「對現實的觀察和具有表現現實的構想和創造」,設計形式強調「回歸自然」,設計是應該「向自然學習」,主張以自然形式代替復古主義的裝飾樣式,強調藝術與工業的結合,反對批量生產的粗糙。真正的成功的設計,應當是實用性與藝術性的結合。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集大成者為威廉莫里斯。在政治建樹上,莫里斯繼承拉斯金的設計思想,並進一步深化工業美術的風格特徵。首先,藝術、設計是為大眾服務,而不是為少數人服務的。雖然這一設計原則比較具有科學的預見性,但其所進一步強調注重設計的產品的手工藝製作。生產效率較機器化大生產低,成為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缺陷;強調手工藝,明確反對機械化批量生產,認為手工製品永遠比機械產品更容易得到藝術化;在產品的裝飾上,反對矯揉造作的維多利亞風格和古典主義復興,主張藝術家和技術家團結協作,設計是藝術家、技術家團結協作的創造活動。在具體實踐創作上,作為威廉·莫里斯的代表作、同韋帕共同設計的新婚住所「紅屋」,在設計上採用非對稱形式,注重功能,完全沒有表面裝飾,採用紅色磚瓦,既是建築材料,又是裝飾,在細節的處理上大量採用哥特式建築手法,「紅屋」的成功建成是威廉·莫里斯設計思想的集中體現。在設計上,不僅僅單純把功能放到第一位,威廉·莫里斯還從統一的設計思想出發,親自設計了市內的傢具擺設,並形成設計環境的和諧。作為「現代裝幀第一書」的《橋沙集》,集中展示了莫里斯的自然主義創作手法,吸收東方裝飾風格及紋樣空間處理,展現了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對自然注意的推崇,呼應了藝術家「向自然學習」的口號。莫里斯設計各種圖案,色調優雅,採用美麗流暢的曲線形花草植物紋樣,形成以優雅、華麗著稱的裝幀藝術風格。由於時代的環境局限性,莫里斯的消極一面隨著時代的發展及新藝術運動的發展更加凸現出來,過分推崇手工及到後期創作過分強調形式美。總之,莫里斯在近代設計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莫里斯、拉斯金設計思想的傳播、承載「協會」、「圖書」等載體,擴大了知識面的傳播層面,積極促進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發展及影響,在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引導下,使整個歐洲工藝美術運動的發展。

Ⅲ 18、19世紀英國美術是如何發展的

18世紀的英國美術是如何發展的?

1534年英國國王亨利八世與羅馬教皇決裂,建立了英國國教會,這標志著英格蘭宗教改革的開始,但也導致了新教徒搗毀宗教形象的運動。這場運動終止了英國燦爛的中世紀文化,世俗肖像畫取代了傳統的宗教雕刻、祭壇畫和手抄本裝幀。英國美術的重新起步是繼承了歐洲大陸的文藝復興的餘波,其中起決定影響的是德國畫家小漢斯·荷爾拜因,正是他把肖像畫的形式帶到了英國。一個世紀以後又有佛蘭德斯畫家凡·代克被聘為英王查理一世的宮廷畫家。由於英國畫家爭相仿效他們的風格,使得肖像畫幾乎成為英國繪畫的唯一題材和樣式,統治英國畫壇達200年之久。其間也產生了如希里歐特(Nichoas Hilliard,1547—1619)這樣的本國的優秀畫家,但他們的影響都沒有超過荷爾拜因和幾·代克。

直到18世紀上半葉才產生了具有英國獨特風格,反映英國現實生活和人民思想感情的畫家。他們無論在風俗畫、肖像畫或風景畫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取代了外國畫家在英國的地位。其中第一個最有影響的畫家是威廉·荷加斯(William Hog.arth,1697—1764)。荷加斯出生於倫敦一個清苦的教師家庭,他從小沒有受過正規的藝術教育10歲時父親把他送到一個銀匠家做學徒。1720年荷加斯作為一個銅版畫家而獨立工作,1726年進入畫家松希爾的畫室學習油畫技法。荷加斯的作品主要是銅版和油畫風俗組畫及肖像畫,有《妓女生涯》(又名《煙花女子哈洛德墮落記》,銅版組畫,1731)、《浪子生涯》(銅版組畫,1735)、《文明婚禮》(油畫組畫,1743)。他把這些作品稱為「社會道德題材」,對當時社會不公正的現象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諷刺。荷加斯的肖像畫不同於當時流行的理想化肖像,他善於突出人的個性和社會特徵,如《卡拉姆肖像》、《畫家之姐安娜》。作於50年代後期的《賣蝦女》最有代表性。他還留下一部重要的理論著作《美的分析》。荷加斯的繪畫與當時英國流行的畫風格格不人,他沒有學生和追隨者,但他的藝術奠定了英國繪畫的進步傳統。

喬舒亞·雷諾茲(Sir Joshua Reynolds,1723—1792)出生於英國德文郡的一個牧師兼教員家庭。18歲到倫敦學畫,後出訪義大利,深受古典主義影響。1752年他回到英國後即成為英國最負盛名的肖像畫家。雷諾茲是典型的上流社會畫家,英國傳統的貴族氣派和新興資產階級的紳士風度被他用義大利的古典主義風格融為一體,引起整個歐洲的注目。他的作品具有巴洛克的氣質,形象真實生動,富貴堂皇,注重心理刻畫。1768年,雷諾茲參與創建英國皇家美術學院,並當選首任院長。他在美術學院年度慶典上的演說,成為他主要的美術理論文獻,收集成《演講錄》,內容包括藝術見解和美學觀點,被當時人稱為「藝術的語錄」。他的代表作品有《凱貝爾海軍上將》(1752)、《蒙哥馬利三姐妹》(1773)等。雷諾茲的追隨者甚多,形成了18世紀後期英國的一代畫風,他的肖像作品成為當時肖像創作的典範。

托馬斯·庚斯博羅(Thomas Gainsborogh,1727—1788)出生於賽德貝利村的一個商人家庭。他的青少年時代是在大自然中度過的,這使他畫了不少風景速寫和素描,後來到倫敦學畫。庚斯博羅是和雷諾茲齊名的肖像畫家,同時又是他的競爭者,個性上的差異造成了他們不同的風格。他是英國畫派在色彩上較有成就的畫家,他尤善用藍色,羅斯金稱他是「魯本斯以來最偉大的色彩家」。庚斯博羅的肖像畫具羅可可藝術的特徵,色彩絢麗精緻,用筆瀟灑流暢。他的風景畫數量不多,但對以後英國風景畫的形成有很大影響。代表作品有《藍衣少年》(1770)、《格蘭漢姆夫人肖像》(1777)《女演員西頓斯》(1784)、《日落》等。

比雷諾茲、庚斯博羅稍後的英國著名肖像畫家有雷伯恩(Raebum,1756—1823)、羅姆尼(Romney,1734—1802)、勞倫斯(1awrence,1769—1830)等。其中勞倫斯的肖像畫技法在英國有很大聲譽,同時他被看作英國肖像畫的最後一位有才能的畫家。

以下我們就風格、畫種和流派等方面分別介紹英國18、19世紀的一些繪畫情況。

Ⅳ 19世紀的英國繪畫是怎樣的

英國的繪畫藝術在18世紀就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出現了一大批像荷加斯、雷諾茲、庚斯博羅和威爾遜那樣具有全歐洲意義的繪畫大師,使英國繪畫在歐洲畫壇上處於僅次於法國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到了19世紀,英國繪畫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已經躋身於世界先進藝術之國的行列。

英國19世紀的繪畫藝術,較之同時期法國繪畫的多變來說相對穩定和緩,從新古典主義到印象主義的整個19世紀繪畫流派的交替出現在英國是不太明顯的。但就其自身的發展情況來說,這段時期繪畫藝術還是很活躍的。在18世紀下半期到19世紀上半期出現過偉大的詩人兼畫家布萊克;而風景畫藝術則在19世紀上半期進入黃金時期,出現了像康斯太勃爾,透納和波寧頓等那樣的優秀的風景畫家;隨後又出現了所謂理想主義的「拉斐爾前派」和「古典主義」的繪畫運動等等。正是這些畫家的努力。使19世紀的英國繪畫藝術在歐洲畫壇上光芒四射,並對歐洲特別是法國的繪畫產生了重大影響。

Ⅳ 18世紀英國的美術是在什麼社會背景

宗教改革導致的新教徒搗毀宗教形象運動後,英國美術的重新起步是繼承了歐洲大陸文藝復興的餘波,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德國畫家小漢斯·荷爾拜因,正是他把肖像畫的形式帶到了英國。一個世紀以後又有佛蘭德斯畫家凡·代克被聘為英王查理一世的宮廷畫家。由於英國畫家爭相效仿生了具有英國獨特風格,反映英國現實生活他們的風格,使得肖像畫幾乎成為英國繪畫的唯一題材和樣式,統治英國畫壇達200年之久。直到18世紀上半葉才產和人民思想感情的畫家。他們無論在風俗畫、肖像畫或風景畫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取代了外國畫家在英國的地位。
第一個最有影響的畫家是荷加斯,主要是銅版和油畫風俗組畫及肖像畫,《妓女生涯》(又名《煙花女子哈洛德墮落記》,銅版組畫,1731)、《浪子生涯》(銅版組畫,1735)、《文明婚禮》(油畫,1743),他把這些作品稱為「社會道德題材」,其肖像畫善於突出人的個性和社會特徵如《卡拉姆肖像》、《畫家之姐安娜》、《賣蝦女》,理論著作《美的分析》。
雷諾茲,用義大利古典主義風格把英國傳統的貴族氣派和新興資產階級的紳士風度融為一體,作品具有巴洛克的氣質,形象真實生動,富貴堂皇,注重心理刻畫。1768年參與創建英國皇家美術學院,並任首任院長。理論文獻《演講錄》在當時被人稱為「藝術的語錄」。《凱貝爾海軍上校》、《蒙哥馬利三姐妹》。
庚斯博羅,在色彩上較有成就尤善用藍色,羅斯金稱他是「魯本斯以來最偉大的色彩家」,肖像畫具有洛可可藝術特徵,《藍衣少年》、《格蘭漢姆夫人肖像》、《女演員西斯頓》。

Ⅵ 英國19世紀的繪畫藝術有哪些變化和發展

英國19世紀的繪畫藝術,較之同時期法國繪畫的多變來說相對穩定和緩,從新古典主義到印象主義的整個19世紀繪畫流派的交替出現在英國是不太明顯的。但就其自身的發展情況來說,這段時期繪畫藝術還是很活躍的。在18世紀下半期到19世紀上半期出現過偉大的詩人兼畫家布萊克;而風景畫藝術則在19世紀上半期進入黃金時期,出現了像康斯太勃爾,透納和波寧頓等那樣的優秀的風景畫家;隨後又出現了所謂理想主義的「拉斐爾前派」和「古典主義」的繪畫運動等等。正是這些畫家的努力。使19世紀的英國繪畫藝術在歐洲畫壇上光芒四射,並對歐洲特別是法國的繪畫產生了重大影響。

Ⅶ 18世紀的英國繪畫是怎樣的

英國在18世紀是歐洲最先進的國家。在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後,從18世紀中葉開始了工業革命,它標志著機器生產的開始,同時也標志著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18世紀以前的英國繪畫主要是接受外來的影響。幾乎沒有形成自己的民族傳統,也沒有出現過具有歐洲意義的大師。18世紀以後,英國繪畫出現了巨大的變化,開始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並出現了大量的藝術作品。

18世紀上半葉,英國出現了第一個獲得世界聲譽的畫家,這就是油畫家、版畫家、藝術理論家荷加斯(1697年—1764年)。18世紀中葉,又出現了兩個著名的肖像畫家:雷諾茲和庚斯博羅,這些畫家的出現使得英國18世紀的繪畫藝術在美術史上佔有了重要的位置。

Ⅷ 去英國學藝術專業怎麼樣推薦院校有哪些

天道教育留學顧問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一起看看英國藝術專業推薦院校:
皇家藝術學院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2019年在QS世界大學藝術與設計專業排名第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藝術學院;英國藝術學院由建築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傳播學院和設計學院組成。設有建築設計、攝影、珠寶設計、雕塑、動畫媒體、時裝設計、產品設計等29門研究生課程,內容較為全面;

申請藝術類專業課程時,通常需要提交相關作品。另外,雅思語言成績要達到6.5分,其中寫作成績要達到6.0分。兩年制碩士課程的學費基本上是28400英鎊/年。

倫敦藝術學院

倫敦藝術學院也是英國著名的藝術院校之一,主要由藝術、設計、傳播、影視、服裝等7個系組成;其中坎伯蘭藝術學院主要學習繪畫相關課程,切爾西藝術學院主要是藝術設計和空間設計相關課程,溫布爾登藝術學院主要是與表演相關的課程,中央聖馬丁學院主要是與藝術和設計相關的跨學科課程,此外還有傳播學院和時裝學院。

為了申請倫敦藝術學院,我們需要獲得榮譽學士學位。雅思考試一般要求總分6.5分,單科成績不低於5.5分。課程費大約是每年20000英鎊。

倫敦大學戈德史密斯學院

去英國留學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它被學生評為英國頂尖創意大學之一,2019年在QS世界大學藝術與設計專業排名第12位。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為您提供藝術、人類文化、音樂、媒體、表演、文化研究等藝術課程。

如果你想申請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的藝術課程,你至少需要一個相關專業的二等學位。語言成績的一般要求是雅思總分為6.5分,其中寫作成績不低於6.5分,其餘3分不低於6.0分。學費大約是每年14000-20000英鎊。

Ⅸ 19世紀歐洲的美術是怎樣的

巴黎公社的建立,把19世紀藝術紛繁的流派顯現出來,藝術家越來越多的為資產階級服務,形成了一種越來越脫離政治而走向藝術自由的趨向。

一、 新古典主義
在題材、形式、風格上以古希臘羅馬藝術為榜樣,特別是以古典雕刻為範本,重素描、講究造型的嚴謹,並注意油畫製作技巧地道,創造了一種古樸、典雅和莊重的風格,以高貴以簡朴和寧靜的雄偉。
代表人物:
1. 達維特
法蘭西近代畫派的復興者
作品《荷拉斯三兄弟的宣誓》主題個人服從國家利益
《馬拉之死》《劫奪薩賓婦女》
《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
2. 格羅
作品《拿坡侖在阿爾柯橋上》
《拿坡侖視察雅法鼠疫病院》

3. 安格爾
女性裸體畫、肖像畫
《泉》《土爾其浴室》

二、 浪漫主義美術
積極:抨擊現實把希望寄託在人民革命上
消極:把自己的希望寄託在往事的回憶和幻想中
重感情和個性,重色彩和色彩對比,主張創作自由,個性解放和藝術獨創
1. 籍里柯《梅杜薩之筏》 金字塔構圖的歷史事件
2.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
3. 呂德 浪漫主義雕刻家《馬賽曲》

三、 現實主義
1. 巴比松畫派
楓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樹
主張走出畫室,對景寫生,通過寫生再回到畫室中製作完成。
2. 米勒、庫爾貝、杜米埃
《拾穗者》《晚鍾》《三等車廂》農民畫家,農民生活題材
3. 現實主義雕刻
羅丹《青銅時代》《神曲-地獄之門》
《思想者》《加萊義民》《巴爾扎克》
四、 印象主義 新印象主義
1. 印象主義 擺脫了繪畫主題的奴役,主張室外寫生,直接描繪,陽光下的印象。
馬奈 《草地上的午餐》《弗里-貝熱爾酒吧間》
莫奈 《日出.印象》
德加 《浴女》
2. 新印象主義
點彩派 修拉《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

五、 後印象主義
特徵:1.後印象主義不滿足於客觀的再現和追求外觀與色彩,強調抒發了作者的自我感受,表現主觀感情和情緒。
2.後印象主義重視形和構成形的線條、色塊和體積
3.表現不因時間而改變的特質的永恆
作品
1. 塞尚《蘋果與橘子》
2. 梵谷《吃土豆的人》《向日葵》《星月夜》
3. 高更《塔希提婦女》

19世紀其他國家的美術
一、 英國美術
英國風景畫
波寧頓 真實的歷史題材《從碼頭看魯昂》
透納 《特米雷勒號戰艦》
康斯泰勃爾《乾草車》
二、 德國
1.浪漫主義繪畫
早期浪漫主義風景畫
代表畫家:弗里德里希 將自然的真實寫照與藝術家內心的主觀感受融為一體,
拿撒勒畫派
希臘文 耶蘇的故鄉 作品以宗教故事、神話為題材,歌德稱之為「病態畫派」,這種藝術來自於基督教
2.現實主義
門采爾《軋鐵工廠》
4. 羅馬派
選擇希臘神話故事為題材,努力把古希臘典雅的理想和永恆的古典形象滲進當時的人物畫中。
5. 象徵主義
用象徵寓言手段表現黑夜、死亡、夢境、畫面追求神秘、怪誕、恐怖效果
珂勒惠支

三、俄羅斯
巡迴展覽畫派
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Ⅹ 18世紀以前和以後的英國繪畫有哪些不同

18世紀以前的英國繪畫主要是接受外來的影響。幾乎沒有形成自己的民族傳統,也沒有出現過具有歐洲意義的大師。18世紀以後,英國繪畫出現了巨大的變化,開始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並出現了大量的藝術作品。

閱讀全文

與英國的美術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沙特與伊朗哪個國家大 瀏覽:752
中國移動如何辦理不限流 瀏覽:65
伊朗後院巨響怎麼回事 瀏覽:863
義大利面的煮法怎麼做 瀏覽:234
中國人口最多是哪個縣城 瀏覽:534
印尼和尼泊爾金剛我什麼區別 瀏覽:25
伊朗人生氣該怎麼安慰 瀏覽:769
印尼語怎麼說口語 瀏覽:662
印度為什麼生產鴉片 瀏覽:617
美國駐伊朗軍隊有多少 瀏覽:427
哪些中國名人人窮志不窮 瀏覽:206
55億印尼盾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88
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在哪裡查看 瀏覽:390
中國科學怎麼樣 瀏覽:89
中國的老年人為什麼愛跳廣場舞 瀏覽:493
英國中國海運什麼線路 瀏覽:492
為什麼美國斬首伊朗將軍 瀏覽:67
去義大利勞工怎麼申請 瀏覽:592
印度血檀木哪裡產的 瀏覽:821
中國中部38師在哪裡 瀏覽: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