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馬桶(坐的)是誰發明的
最早是由英國貴族約翰·哈靈頓發明了第一個實用的馬桶。
發展簡史:
1596年,英國貴族約翰·哈靈頓發明了第一個實用的馬桶--一個有水箱和沖水閥門的木製座位。
1778年,英國發明家約瑟夫·布拉梅改進了抽水馬桶的設計,採用了如控制水箱里水流量的三球閥,以及U形彎管等。
19世紀,英國政府制定法律,規定每幢房屋都必須安裝適當的污水處理系統,馬桶才開始大幅改善。
1861年,英國一個管道工托馬斯?克萊帕發明了一套先進的節水沖洗系統,廢物排放才開始進入現代化時期。
1885年,托馬斯·土威福在英國取得第一個全陶瓷馬桶的專利,其後每年都有數十項改善的專利授出。
1914年由英國人在唐山開的啟新陶瓷廠(唐山陶瓷廠的前身)製造出中國第一件陶瓷馬桶。
19世紀六十年代抽水馬桶開始在歐美盛行,後來傳到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
80年代初在北京夠點檔次的賓館里才見得到,但現 在連北京的廁所里都用上了它。
Ⅱ 馬桶最早是由哪個國家發明的
1956年,英國約翰·哈靈頓發明的。
一個有水箱和沖水閥門的木製座位。但對於馬桶最先做了詳細文字記載的是北宋時期歐陽修的《歸田錄二》中的「木馬子」,《辭源》中對其解釋為「木製的馬桶」。中國古代民間使用的馬桶是一種帶蓋的圓形木桶,用桐油或上好的防水朱漆加以塗抹。這是關於馬桶最早的文字記載。
含義:
坐便器,其技術特徵在於在現有坐便器S型存水彎上部開口,安裝一個清掃栓,其清掃栓主要由檢查口和清掃栓槍構成,檢查口嵌裝在S型存水彎上部預留口上,清掃栓槍為用來清除淤堵物的工具。坐便器,使用時以人體取坐式為特點的便器,按沖洗方式分為直沖式、虹吸式(虹吸式又分為噴射虹吸式、旋渦虹吸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坐便器
Ⅲ 馬桶裝好後多久能用
馬桶裝好後24小時後才能用。因為馬桶在安裝時,與地面連接處打了玻璃膠,膠干透需要1天的時間,這期間不可隨意移位或晃動馬桶,否則會影響馬桶的牢固度。另外馬桶安裝前,最好檢查一下排污管,確保疏通才行。馬桶安裝通常採用玻璃膠,塗抹後1-2小時初凝,24小時才能完全凝固。
馬桶的優點
從人群需求考慮馬桶更加適合老年或體弱的人群,因為腿部支持人體的所有重量,如果蹲久了再站立,容易造成腦部缺血,對於老年人、體弱者或孕婦而言,情況會更嚴重,所以最好採用馬桶。從外形美觀考慮馬桶的外形時尚美觀,有多種風格可以搭配。相對於蹲坑來說,馬桶更節水,馬桶要比蹲坑安裝更省事方便。
Ⅳ 世界上第一個陶瓷馬桶是什麼時候生產的
第一個現代意義的馬桶是英國貴族約翰·哈靈頓發明的,他於1597年設計出了使用水沖的馬桶,並將這種新發明安裝在了伊麗莎白女王的宮廷里。1775年,英國的鍾表師卡明斯又對哈林頓馬桶的儲水器進行了改進,使儲水器里的水每次用完後,能自動關住閥門,還能讓水自動灌滿水箱。3年後,倫敦工匠布拉默把儲水器改設在馬桶上方,並在上面安裝了一個把手,用來控制儲水器的出水活門,還在便池上裝了蓋。18世紀後期,英國發明家約瑟夫·布拉梅又改進了抽水馬桶的設計,發明了防止污水管逸出臭味的U形彎管等。 馬桶雖然帶來了個人衛生,但由於排泄物是順著管道直接排到河流里,就導致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從而造成了傳染病的流行。直到1858夏天,倫敦泰晤士河爆發了著名的"大惡臭事件",人們才開始進行下水道系統的建立。19世紀後期,歐洲的各大城市都安裝了自來水管道和排污系統,抽水馬桶才真正普及起來。 發展:木質存留病菌,石質難以清洗,陶瓷最為衛生 對早期發明家來說,製造馬桶的一大難題是原材料。 最初的馬桶用木頭製作,但硬度不夠,且容易漏水和不易打造成一定的形狀。時間久了,馬桶上會殘存糞便,滋生細菌,傳播疾病。 後來有人建議使用石頭和鉛來製造馬桶,即把石頭和鉛燒熱,然後用瀝青、松脂和蠟來密封縫隙。這種馬桶解決了滲漏問題,但製造起來十分麻煩,而且十分笨重,使用起來不方便。加上灰塵多,冬天坐在上面冰涼,也帶來不少健康隱患。 中國瓷器進入歐洲後,為馬桶工藝發展揭開了新的一頁。隨著歐洲人掌握了瓷器製作工藝,瓷器從最初的奢侈品逐步發展成製作馬桶的原料。陶瓷馬桶既結實又不會漏水,不會殘存病菌,而且易於清潔,同時有很長的使用壽命,可謂馬桶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1883年,托馬斯·圖里費德讓陶瓷質地的馬桶實現了市場化,成為使用最廣的衛生用具。 在節水方面,馬桶的設計也在不斷改進和提高。新型的兩段式節水馬桶,就很好地解決了水資源的浪費問題。兩段式節水馬桶分為3升、6升兩段式沖水,可根據大小便的不同需要選擇出水量。 未來:馬桶具有醫療功用,人性設計最受青睞 馬桶的發明真可以算得上是人類生活文明中的經典之作,在近幾十年更是不斷地推陳出新。隨著高新科技的應用,現代馬桶的功用已不再僅限於解決人們的內急問題。 日本在這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據報道,日本近期推出了一款號稱世界上頂級的馬桶---"智能馬桶",它可以算是一台迷你醫療站。使用者可以邊上廁所邊做健康檢查,除了量血壓以外,馬桶的高科技配件還可以做尿液分析,旁邊的磅秤也可以測量血脂肪。 日本著名的東陶公司(TOTO)甚至推出了MP3 馬桶。人們只要一坐到上面,輕柔的音樂就會飄出來。不僅如此,該型馬桶還能散發四種不同的香氣,有凈化盥洗室的作用。 盡管馬桶已經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全球仍然有多達25億人缺乏現代廁所設施。馬桶不僅要朝著高科技的方向發展,還應當更加人性化,真正滿足普通大眾的需要。 印度的波塔克博士下面的這段話就告訴我們,馬桶依然肩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我認為馬桶與識字率、貧窮、教育同等重要。馬桶的發展在歐洲與北美仍未結束,在發展中國家發展的空間更大。"
Ⅳ 馬桶流行多久了國外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國外沒有馬桶時候都怎麼上的
馬桶歷史
http://ke..com/subview/7266/5089776.htm
掃盲知識 馬桶進化史
1596年,英國貴族約翰哈靈頓發明了第一個實用的馬桶——一個有水箱和沖水閥門的木製座位。
1778年,英國發明家約瑟夫布拉梅改進了抽水馬桶的設計,採用了如控制水箱里水流量的三球閥,以及U形彎管等。
19世紀,英國政府制定法律,規定每幢房屋都必須安裝適當的污水處理系統,馬桶才開始大幅改善。
1861年,英國一個管道工托馬斯克萊帕發明了一套先進的節水沖洗系統,廢物排放才開始進入現代化時期。
1885年,托馬斯土威福在英國取得第一個全陶瓷馬桶的專利,其後每年都有數十項改善的專利授出。
1914年 由英國人在唐山開的啟新陶瓷廠(唐山陶瓷廠的前身)製造出中國第一件陶瓷馬桶。
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晨光初現,許多人就會揉著睡眼,拎著馬桶,依次走出家門,然後,就在一個公用的自來水龍頭前排起長隊。
20世紀六十年代 抽水馬桶開始在歐美盛行,後來傳到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
80年代初 在北京夠點檔次的賓館里才見得到,但現在連北京的廁所里都用上了它。
Ⅵ 抽水馬桶最早是哪國人發明的
抽水馬桶是誰發明的,這連許多專家也說不清。
一種說法是1596年英國貴族約翰·哈靈頓發明了第一個實用的馬桶———一個有水箱和沖水閥門的木製座位,但由於排污系統不完善而沒能得到廣泛應用。
1861年,英國一個管道工托馬斯·克萊帕發明了一套先進的節水沖洗系統,廢物排放才開始進入現代化時期。
Ⅶ 馬桶的發源國是那一國呀
1596年,英國貴族約翰·哈靈頓發明了第一個實用的馬桶——一個有水箱和沖水閥門的木製座位。
1778年,英國發明家約瑟夫·布拉梅改進了抽水馬桶的設計,採用了如控制水箱里水流量的三球閥,以及U形彎管等。
19世紀,英國政府制定法律,規定每幢房屋都必須安裝適當的污水處理系統,馬桶才開始大幅改善。
1861年,英國一個管道工托馬斯?克萊帕發明了一套先進的節水沖洗系統,廢物排放才開始進入現代化時期。
1885年,托馬斯·土威福在英國取得第一個全陶瓷馬桶的專利,其後每年都有數十項改善的專利授出。1914年由英國人在唐山開的啟新陶瓷廠(唐山陶瓷廠的前身)製造出中國第一件陶瓷馬桶。
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晨光初現,許多人就會揉著睡眼,拎著馬桶,依次走出家門,然後,就在一個公用的自來水龍頭前排起長隊。
19世紀六十年代抽水馬桶開始在歐美盛行,後來傳到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
80年代初在北京夠點檔次的賓館里才見得到,但現 在連北京的廁所里都用上了它。
《西京雜記》上說,漢朝宮廷用玉製成「虎子」,由皇帝的侍從人員拿著,以備皇上隨時方便。這種「虎子」,就是後人稱作便器、便壺的專門用具,也是馬桶的前身。據說這種「虎子」也是受高祖劉邦以儒生之冠當溺器而受到啟發才發明出來的。
關於「虎子」的發明還有另外一種說法,也與皇帝有關。相傳西漢時「飛將軍」李廣射死卧虎,讓人鑄成虎形的銅質溺具,把小便解在裡面,表示對猛虎的蔑視,這就是「虎子「得名的由來。唐朝皇帝因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將這大不敬的名詞改為「獸子」或「馬子」,再往後俗稱「馬桶」和「尿盆」。
對於馬桶最先做了詳細文字記載的是北宋時期歐陽修的《歸田錄二》中的「木馬子」,《辭源》中對其解釋為「木製的馬桶」。中國古代民間使用的馬桶是一種帶蓋的圓形木桶,用桐油或上好的防水朱漆加以塗抹。
Ⅷ 誰發明的坐便器,難用!
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時代,是約翰·哈林頓的教士,他設計出了世界上第一隻抽水,馬桶,好吧我承認外國人和我不是一種動物,他們很高貴我用這缺點:1、浪費水!
2、不衛生
3、每次在上面拉屎,掉進去的屎都會賤起水到屁股上!惡心!
4、只能站在上面蹲馬步拉。
5、不安全,問一些老年人也這樣。萬一摔下來可就慘了!
我坐在拉不出
Ⅸ 馬桶誰發明的
Ⅹ 世界上第一個抽水馬桶是誰發明的
約翰·哈林頓。
在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時代(公元1558年—1603年),英國有一位名叫約翰·哈林頓的爵士,平時愛好文學,曾因傳播一則所謂有傷風化的故事而被判處流放;
1584年—1591年間,他在流放地英國凱爾斯頓蓋了住房,在那裡,他設計出了世界上第一隻抽水馬桶,馬桶與儲水池相連,裝置在這所房子里。
到了1775年,倫敦有個叫亞歷山大·卡明的鍾表匠,改進了哈林頓的設計,發明了一種閥門裝置,研製出沖水型抽水馬桶,並首次獲得了專利權。
馬桶是細菌的培養基
馬桶是清除人體排泄物的必備用品,也是細菌容易存留的地方。有實驗證明,馬桶內壁上的細菌數量明顯多於馬桶上沿與蓄水池,這是因為馬桶的內壁適合於細菌的生長。
這些細菌包括大腸桿菌、產氣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念球菌等。有研究發現,32%的馬桶上沾有痢疾桿菌,其中宋內氏痢疾桿菌在馬桶圈上的存活時間達17天。
馬桶的衛生狀況與衛生間空氣的污染情況密切相關。現代家庭使用的虹吸式馬桶在沖洗時,會產生一股強勁的氣流,將馬桶內的大量細菌擴散到空氣中,對空氣造成污染。
有研究發現,馬桶在沖水時,馬桶內的微生物可以被沖水帶到數米的高空。這些細菌在空中漂浮可達數小時之久,最後沉積在浴室的牆面上,以及牙刷、漱口杯、毛巾等生活用品上,造成污染。這些細菌進入人體後,就可能導致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