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為什麼要扣押四行倉庫守軍

英國為什麼要扣押四行倉庫守軍

發布時間:2022-11-12 23:57:04

㈠ 為什麼說四行倉庫保衛戰是為了掩護大部隊撤離

四行倉庫是鋼筋水泥築建的,上下好幾層,火力威猛,並且倉庫里儲備了大量的槍支彈葯,食物,醫葯品,還有自來水,日軍要是繞過去的話,這數百名中國軍隊守在這堅固的倉庫里進可攻退可守,這些有生力量會成為日軍後方的很大威脅,所以日軍不惜一切代價要將其消滅。還有,掩護上海守軍撤退的還有一場松江阻擊戰,比四行倉庫保衛戰還晚幾天。日軍第六、第十八、第一一四等三個師團及第五師團之國崎登旅團大批精銳從金山衛登陸向北推進,目的是攔住正在撤退的數十萬中國守軍,王公與的保安軍,郭汝棟的川軍40軍,吳克仁的東北軍67軍死守松江三日,完成任務之後,67軍幾乎全軍覆沒,軍長吳克仁陣亡,松江阻擊戰的規模和慘烈程度都遠遠超過四行倉庫保衛戰。

㈡ 四行倉庫孤軍勇士撤退的歷史真實情況真如《八佰》反映的那樣嗎

電影《八佰》已經從院線轉到網路上播映了,這部票房成功卻也爭議頗多的電影終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出我們的視野,而它帶不走的是:通過這部電影帶入我們腦海的那段歷史。更多的中國人願意了解那段特殊的歷史。

謝晉元戎裝像

這四年裡面,謝晉元將軍,他每天都是按照部隊裡面的習慣來要求他的士兵。早晨四點半起床,五點鍾開始訓練,八點鍾接受白俄的點名,九點鍾用膳,然後開始整體的訓練。包括武術,格鬥,文化學習啊等等等等,並且生產自救。下午四點鍾吃晚飯,一天就兩頓,晚上九點就寢。謝晉元就是這樣有條不紊地非常嚴格地要求自己,也要求他的士兵。

我們看《八佰》可能非常感人的一段就是那位小姑娘往倉庫送了一面旗幟。士兵們為了保護那面旗幟前赴後繼。因為當旗幟在四行倉庫的樓頂升起的時候,我們中國人就知道,我們依然在,我們的士兵依然在,中國依然在。也要讓日本人看到,也要讓全世界看到。在俘虜營里,其實,謝晉元也升起了一面旗幟。他說,盡管在英租界,我們依然要有我們的尊嚴,我們依然要有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覺。

㈢ 電影《八佰》里為什麼值班英國士兵不讓送電話線到四行倉庫

導演不讓,為了劇情故意安排的。
歷史上,送軍旗,送電話都是英國士兵放行的,不是什麼游水,也不是一個人送。

㈣ 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結局

故事的結局是八百將士,在經歷了了4天5夜的戰斗後,順利安全地退回了東面的租界,在撤退過程中也沒有收到傷亡,但是在進到租界後,遭到了英軍的繳械,四行守軍以軍人武器不能離手為由,謝絕繳械,一度與英軍形成了對峙,後來在國民政府的斡旋勸說下,八百將士才決定放下武器。

於是將士們被羈押到了一個地方,並且被嚴密看管,這個時候將士們才感覺到了不對勁,這個地方和戰俘營沒有任何區別,甚至環境更差,但是已經為時已晚,沒有了任何迴旋的餘地。

就這樣,八百將士被一直關押在這里,簡陋的環境沒有打敗將士們的士氣,在謝晉元的指揮下,將領們例行做早操,鍛煉。 關押期間,多虧了上海民眾的支持,才讓將士們稍微提高一點生活條件。

將士們還在謝晉元的帶領下開辦肥皂、毛巾的小作坊,除了補貼將士們的生活外,還捐出一部分作為抗戰經費。但是自由還有被嚴格限制。

隨著抗日形勢的日漸嚴峻,上海成立了汪偽政府,陳公博被汪偽政府委任為上海市市長,陳公博為了提升自己在上海的威望,多次派人前去游說謝晉元,讓他早日投靠日本人,結果被嚴詞拒絕。

後來不久,陳公博就派人前去殺害謝晉元,並且還收買了一部分將士,最後導致謝晉元被殺害,後來四行孤軍依舊被關押在此。

直到後來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和英國關系破裂,日軍直接強行進入租界,並將四行孤軍押往淪陷區做苦力,四行孤軍備受摧殘,直到最後存活下來的不足百人。

㈤ 守四行倉庫的戰士僅有四百多人,為何稱為八百壯士呢

中國到了任何時候都不缺乏有血性的軍人,上海四行倉庫的血戰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因為淞滬會戰中國的失利,國軍為保存有生力量,陸續進行了戰略撤退。謝晉元主動承擔了斷後的任務。



這些壯士們守衛四行倉庫堅守五天,僅僅四百人,號稱八百人,但是擊斃日軍不計其數。讓日軍妄圖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宣言徹底流產。並且他們用行動告知了世人,中國軍人不可戰勝,中華民族不可戰勝。

㈥ 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戰斗經過

10月27日.當晚各連分批穿過前線,楊瑞符命令一連去四行倉庫自己帶領二連前進。而三連、機槍連和一連第三排的士兵無法聯絡。直到第二日上午9時他們才到達四行倉庫,他們是在隨大部隊撤退途中得到有關一營留守四行倉庫的消息的。之後他們的這種志願參加「自殺行動」的精神被蔣介石稱為英勇行為的典範。
早上有關中國軍隊仍在四行倉庫保衛閘北的消息在上海傳開。這引起了女童子軍楊惠敏的關注,而她將在整個保衛戰中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凌晨4點左右她聽到槍聲便沿蘇州河行走,他發現英國士兵向倉庫丟了一袋香煙,她問新垃圾橋頭的英國士兵對岸發生了什麼,英軍回答四行倉庫中有中國守軍。於是她要求附上她自己的紙條,不久後倉庫傳回紙條,說明他們需要彈葯與食物。楊惠敏向上海商會求助,不過對方並不相信。
自四行倉庫房頂就戰斗位置的中國守軍謝晉元將一連沿西藏路部署在四行倉庫右翼,三連在左翼交通銀行大樓對面,二連在在中央擔任四行倉庫外圍之守備。機槍連除以兩挺布置在樓頂擔任防空其餘分配一、三兩連完成全營火力網的編成。蘇州河北路有原為防禦租界內歐美軍隊的防禦工事,但工事的槍眼是向現在中國守軍方向開的。為了防止日軍利用,中國守軍便在其中埋下炸葯,後日軍進入其中,中國守軍引爆炸葯而對日軍造成傷亡。
守軍用倉庫內的沙袋、裝玉米、大豆和其他貨物的麻袋構築工事。並將樓內電燈全部破壞以便隱蔽,焚燒四行倉庫周圍房屋。
上午7時日軍第三師團開至上海北站,到午後1時開至四行倉庫附近。約十名日軍接近防禦工事進行偵查,很快被擊斃。午後2點由排長尹求成帶領的一隊中國偵察兵與約50名日軍交火。之後不久一個連的日軍從西側發動進攻,三連連長石美豪面部中彈但繼續指揮戰斗直到腿部再次中彈。大約七十名日軍進入倉庫西南牆根中國軍隊火力死角,中國守軍便爬上樓頂向其投擲迫擊炮彈及手榴彈,炸死日軍七名,傷約二三十名。在第一波攻擊失敗後,日軍向儲有燃料及木材的倉庫西區放火。下午5時大火被撲滅。同時日軍在閘北進行搶掠縱火。
晚9時營長楊瑞符判斷當日日軍不會再發動進攻,便下令做飯並加固防禦工事。當天有兩名守軍陣亡,四人受傷。
10月28日.英軍軍官在觀看四行倉庫的戰斗中國守軍連夜搶築工事,沒有人睡覺。早上謝晉元用從楊惠敏處得到的上海商會的電話號碼與上海商會聯系。
四行倉庫的位置及建築結構對守軍相當有利。四行倉庫臨近公共租界,日軍不敢用海軍炮火攻擊。他們怕炮彈落入公共租界內,因為日本此時尚不願意同歐美開戰。日軍也不敢像在上海其他地方那樣使用芥子毒氣,因為這將暴露在全世界面前。
早7時一架日軍轟炸機在倉庫上方盤旋,但因為害怕誤中公共租界並未投彈。在遭到守軍防空火力攻擊後日軍轟炸機離去。
上午8時營長楊瑞符召集全營官長及班長講話鼓舞士氣。10時謝晉元與楊瑞符共同視察工事並觀察日軍動向。當他們在樓頂上時謝晉元發現一隊日軍沿蘇州河北路移動,據楊瑞符回憶大約在一千米外。謝晉元拿起一支槍向其射擊,當場擊斃日軍憲兵一名。
下午3時開始下雨,四行倉庫周圍的火逐漸熄滅。日軍在西側發動另一次主攻,他們佔領了交通銀行大樓,並在四行倉庫北面部署加農炮進行攻擊。加農炮對四行倉庫厚重的牆壁無法造成致命傷害,而在交通銀行大樓內的日軍又很容易被佔領制高點的中國守軍壓制住。兩小時後日軍放棄進攻,但得以切斷四行倉庫的供電及供水。
當日由一連上官志標連長、營部軍官湯聘梓和機槍連楊排長帶領的一小隊中國士兵加入了戰斗。
這期間上海商會得到了中國守軍仍在閘北的消息後相當激動,這個消息很快通過電台傳遍全城。人們在雨中聚集在蘇州河南岸,為守軍助威。上海市民向守軍捐獻了十多卡車給養。卡車於夜間抵達四行倉庫附近,守軍用沙袋築牆到卡車旁,將給養拖至倉庫。搬運給養用了四個小時,在此期間三名守軍陣亡。守軍收到了食物、水果、衣物、器具和來自市民的慰問信。一隊記者也來到了四行倉庫,但由於謝晉元與楊瑞符因事繁忙,由機槍連雷連長代為接見。
楊惠敏與謝晉元通過上海商會向美軍要求送十名重傷員離開戰場。美軍同意了此項要求,因此傷員趁夜幕掩護被抬離戰場。
同晚上海商會決定向守軍送一面中國國旗。中國整編部隊當時沒有攜帶國旗和軍旗,當楊惠敏將國旗送入四行倉庫時由最高指揮官謝晉元親自接旗。當楊惠敏問及守軍的作戰計劃時,守軍回答誓死保衛四行倉庫。楊惠敏十分感動並向謝晉元索取所有守軍的名冊,並將其通告全國。但為了迷惑日軍同時又不使楊惠敏失望,謝晉元讓人根據原524團的名冊偽造了一份800人的名單,其實共423人。另據楊瑞符回憶,之前送出就醫的傷員也被告知,若外界問起倉庫中有多少守軍時要回答有800人。這就是「八百壯士」的由來。

㈦ 「四行倉庫」在哪裡,「四行倉庫」經歷過什麼

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原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在上海爆發。中國國民黨與日軍激烈抗戰,持續了兩個多月之久。兩個多月之後,中國國民黨宣布從上海撤離到蘇州,面對眾多的日軍,為了保護這最後一塊陣地,需要留下一支部隊在這里進行抵抗以掩護大部隊的撤離。而這個掩護的位置就選在了四行倉庫——四行儲蓄會所為堆放貨物而買的一塊地建立的倉庫。這場戰爭就是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

而當時我們軍隊裝備短缺,武器落後,且人數比日軍少,在種種都劣勢的情況下,面對裝備精良的日軍,臨時提升為團長的謝晉元帶領大家頑強抗戰,憑借著大家的愛國熱情和頑強的鬥志,抵禦了日軍的多番進攻,在這里堅守了4天5夜,成功地掩護了國民革命軍的撤離。

四行倉庫保衛戰使因淞滬會戰挫敗而士氣低下的中國軍隊重新振奮,它的結束標志著淞滬會戰的結束。

㈧ 八佰這部電影究竟講了怎樣的劇情

《八佰》主要故事講述了在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八百名壯士在四行倉庫奮力對抗三十萬日軍,並斗爭四天四夜的故事

《八佰》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0z2zJUynrdcMDo0UnJNR_w?pwd=1234 提取碼:1234

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電影《八佰》由管虎導演,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將於2020年8月21日全國影院上映。

㈨ 四行倉庫的事件起因

從1937年7月7日開始日本以盧溝橋事變為借口進行全面侵華。當日軍在中國北方橫行的同時又於同年8月13日發動了對上海的進攻。盡管面對著後勤保障不利、士兵訓練不足及缺乏空中及重炮支援等困難,國民革命軍仍固守著幾近成廢墟的上海。但日軍並沒有攻擊位於上海的外國租借地,表面上仍與其他國家保持友好關系,盡管事實上與其關系十分緊張。直到四年後日本決定向同盟國宣戰,日軍才佔領上海的外國租借區。
到1937年10月26日國民革命軍在上海閘北區的抵抗日漸艱難。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命令該區所有軍隊撤出,以防衛上海西部郊區,同時命令第三戰區代理司令長官顧祝同讓精銳的第八十八師單獨留守。這樣做一是為了拖延日軍進攻速度,二是為了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在抵抗日本侵略戰爭上的堅決態度,並以此贏得國際社會的支持。此時九國公約簽字國正好將於當年11月6日召開會議。顧祝同本人出於個人感情並不願意讓第八十八師留守,因為他曾是第二師(第八十八師整編前的番號)的指揮官。顧打電話向第八十八師師長孫元良傳達命令,而孫強烈反對這一計劃。之後孫又將自己的參謀長張柏亭派到離前線20公里的顧祝同的司令部反復協商。
無論是顧祝同、孫元良還是張柏亭都不會違抗蔣介石的命令,但孫經張向顧建議,既然是出於政治的目的,那麼留守閘北的部隊,兵力多是犧牲,兵力少也是犧牲。同時,守多數據點是守,守一二個據點也是守。顧祝同最後同意第八十八師留出一團兵力,留守地點則自行處置。張柏亭回到第八十八師師部四行倉庫後,孫元良決定,就以四行倉庫作為固守據點,但覺得一團兵力仍然過多,在最後撤離之前,又決定只留一個加強營就夠了。於是就以第524團第1營為基幹,配屬必要的特種部隊,組成了一個四百多人的加強營。由中校團副謝晉元、少校團副上官志標,和少校營長楊瑞符率領。
10月26日晚10點駐扎與上海北站的第524團接到命令要求撤回位於四行倉庫的師部。第一營營長楊瑞符面對這條要求其撤出已堅守兩個多月的陣地的命令一開始難以接受,但在得知孫元良是讓第一營防守四行倉庫後便同意撤退。 27日早晨,天色還灰濛蒙時,日軍大搖大擺地在重炮與坦克的掩護下,向四行倉庫進行了首次進攻。日軍雖然全麵包圍了四行倉庫,卻也明白了這不是一塊好啃的骨頭。面對這座六層樓的鋼筋混凝土建築物,日軍的坦克沖不垮堅固的工事,雖然有飛機,但是不敢胡亂投彈轟炸,惟恐誤炸了公共租界的地面,引起國際爭端,甚至連遠程大炮都不敢施放,這里東、南面都是租界地盤,日軍只好用輕型炮火亂轟了。四行倉庫內的中國守軍任憑日軍的炮火亂轟亂炸,該修工事的修工事,該睡覺的就睡覺,全然沒有把外面的小日本鬼子放在眼裡面。
二小時後日軍無奈地結束了第一次的攻擊。 下午二點,日軍派來了大批援軍,直抵蘇州河邊。謝晉元在在樓上窗口觀察敵情,當日軍接近到四、五十米時,謝晉元當即下令開火,在倉庫外面的敢死隊也忽然投彈、掃射,與樓上形式交叉火力,頓時撂倒了一片日軍。激戰二小時時,敢死隊撤回了倉庫,幾十名日軍企圖偷偷跟進,倉庫內的守軍放過了自己人後,立即用機槍,集索手榴彈朝日軍狂打了一頓,這幾十個日軍大部留屍當場。
第一天的戰斗,日軍死亡200多人,大敗而歸。我軍無一陣亡,只有幾個輕傷,可說是大獲全勝了。 28日,惱羞成怒的日軍這天豁出老本,非要撥掉四行倉庫這顆眼中釘,戰斗的激烈巳無法述說,當日軍突破四行倉庫外圍陣地後,有一小隊十幾個日軍,潛至倉庫底層,企圖用成包的烈性炸葯,炸毀底層牆體,藉以打開一個突破口。這里恰是一個射擊死角,這要是讓日軍炸開一個大口子出來,四行倉庫就算是完了。
在這緊急關頭,忽然一名叫陳樹生的敢死隊員,身上捆滿了手榴彈,拉響導火索後,從六樓跳進了這一小隊日軍是中,一聲巨響後,敢死隊員陳樹生與十幾個日軍同歸而盡,後面的日軍全驚呆了。
謝晉元看著樓下的濃濃煙火,他流淚了,他為手下有這樣的勇士流淚,他為勇士的捨生取義之英雄氣概流淚。他相信,有這樣的勇士在,陣地不會丟,國家不會亡。
這一天的殘酷戰斗中,謝晉元親手擊斃日軍官佐兩名。
四行守衛戰,真正是一場空前絕後戰場奇景,一場有成千上萬人親眼觀戰的敵我廝殺。每當日軍要進攻時,蘇州河對岸的「觀眾」,就舉起大黑板,告訴中國守軍敵軍的主攻方向,並集合起來高唱《八百壯士之歌》(*注),於以聲援。
四行倉庫隔著蘇州河的英租界里的一位武官,也深為中國軍人堅守死地而敬佩,曾多次託人婉勸孤軍放下武裝,特許他們退入英租界內,保障他們的生命安全。謝晉元婉拒了英國軍人的好意說;「我們是中國軍人,寧願戰死在閘北這塊死地之內,也決不放棄殺敵的責任,沒有命令,死也不退!」 28日夜,一名14歲的童子軍楊惠敏(女),她在目睹了中國守軍與日軍的浴血奮戰後發現,四行倉庫四面被重疊的『太陽旗』,『米字旗』包圍著,她突發奇想,假如在四行倉庫頂上插上一面中國的國旗,這該是多麼地鼓舞人心,而表現出我中華民族的凜然正氣不可侵犯。於是,在這天夜色深濃之時,楊惠敏在內衣上包裹著一面大大的國旗,穿上童子軍制服後,便靜靜地各四行倉庫爬去。
半路上忽然槍炮聲大響,她以為是敵人發現了她,於是急忙趴在地上,稍後仔細一看,原來是日軍在向四行倉庫進行夜間攻擊。過了一些時間,炮火聲慢慢地停了下來,於是,她又開始爬行,終於爬到了四行倉庫東側的樓下。
謝晉元團長(中坐者)與堅守四行倉庫的第一營四位連長
謝晉元與營長楊瑞符白天巳從河對面的大黑板上知道了有人要來送國旗,但是萬萬想不到的是由一個14歲的女孩子送過來的,面對著楊惠敏遞上來的一面被汗水浸透了的國旗,四行倉庫內的勇士們都流下了激動的熱淚。
29日拂曉,曙色微明之中,四行倉庫的頂樓平台上,站著二十來人,莊重地舉手向緩緩上升的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敬禮。
這一天,在蘇州河南岸的大樓頂上、堤岸邊、街道上,數不清的人群忽然看見了四行倉庫平台上升起了一面中國國旗,在四周日軍的『太陽旗』包圍中獵獵飄揚,顯得是如此地醒目,如此地光彩奪目,人們脫帽、揮手致意,高喊「中華民族萬歲!萬歲!萬萬歲! 謝晉元帶領中國軍的勇士們,打退了日軍一次又一次的瘋狂攻擊,擊斃日軍數百人,直至到11月1日,謝晉元接到最高統帥部的撤退命令後,才率部退過蘇州河,一向瞧不起中國軍人的大英帝國軍人,在目睹了這場置於死地而後生的四行保衛戰後,對中國軍人表示出了由衷的敬意與友好。英軍駐上海總司令史摩萊少將,親自來到蘇州河新垃圾橋邊,指揮英軍壓制日軍火力,掩護勇士們撤退。
謝晉元率部退出後,南京國民政府發令;所有參加四行倉庫守衛戰的官佐、士兵一律晉升一級。
謝晉元從中校團副上升為上校團長,並授予青天白日勛章一枚。
這就是在「淞滬戰爭」中的最後一仗 ,也是打出了中國軍人壯烈、英勇奇跡的一仗。

㈩ 為什麼【八佰】進入租界後,謝晉元不想辦法離開

不是不想離開,是因為國際、國內大環境逼得他們不得不待在租界之內,因為戰爭的背後負載的永遠是令人窒息的政治。八百壯士在租界住了四年,這背後一方面是租、日、中三方妥協的結果,另一方面也間接導致了謝晉元的被害。

(一)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戰斗應該說是淞滬會戰雙方打得最不走心的的戰斗,因為這場戰斗的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四行倉庫根本就守不住全世界,人民都知道這一點,那為什麼還要犧牲400多名勇士來防守四行倉庫呢?那就是為了博取國際社會的同情,從而對日本侵華這件事情進行干涉。 當時的情況下,這個四行倉庫就彷彿是日軍汪洋大海里的一葉扁舟,除了背後的蘇州和之外,他的其他幾個方向都已經被日軍佔領,應該說日本人拿下四行倉庫,只是時間問題。

不過四年的羈押生活,對孤軍普通士兵來說實在無聊,而且還不能擅自離開,導致部分士兵對謝晉元怨氣越來越重,結果最終被汪偽所利用收買,殺害了謝晉元將軍。

閱讀全文

與英國為什麼要扣押四行倉庫守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古代印尼叫什麼 瀏覽:737
伊朗新年是什麼時間 瀏覽:466
丹頂鶴在中國哪裡越冬 瀏覽:217
伊朗石油怎麼運輸到中國 瀏覽:431
二戰義大利美國哪個更強 瀏覽:17
建行在越南取錢手續費多少 瀏覽:446
抄底伊朗什麼意思 瀏覽:50
中國移動語音如何設置 瀏覽:13
英國什麼時候實行炮艦政策 瀏覽:941
ems寄到印尼多少錢 瀏覽:591
為什麼要去印尼盾國家打工 瀏覽:98
中國電信怎麼看電視 瀏覽:862
印尼的果凍果是什麼 瀏覽:681
1885年英國什麼報紙停刊了 瀏覽:563
在北京申請英國t4簽證要多久 瀏覽:6
勞森為什麼來中國了 瀏覽:664
伊朗為什麼不把油賣給中國 瀏覽:511
中國為什麼會出現赤腳醫生 瀏覽:92
印度舞腰鏈怎麼用的時間長 瀏覽:578
在越南買一頭牛多少錢 瀏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