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阿曼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國名】 阿曼蘇丹國 The Sultanate of Oman 【面積】30.95萬平方公里。 【人口】280萬(2005年),絕大多數是阿拉伯人,另有印度、巴基斯坦等外籍人。本國居民絕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90%屬遜尼派伊巴德教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 【首都】 馬斯喀特(Muscat),人口72萬。 【貨幣】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通用英語。 【首都】阿曼里亞爾 【國家元首】 蘇丹兼首相卡布斯·本·賽義德(Qaboos Bin Said),1970年7月23日即位。 【國慶日】11月18日(蘇丹生日) 【國家代碼】968 【與北京的時差】 -4:00 阿曼是阿拉伯半島最古老的國家之一。公元前2000年已廣泛進行海上和陸路貿易活動,並成為阿拉伯半島的造船中心。公元7世紀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1624年,建立亞里巴王朝,其勢力曾擴張到東非部分海岸和桑給巴爾島。18世紀中葉,建立賽義德王朝,定國名為「馬斯喀特蘇丹國」。1507年起,先後遭葡萄牙、波斯和英國的入侵與佔領。1920年,阿曼被分為「馬斯喀特蘇丹國」和「阿曼伊斯蘭教長國」。1967年,統一為「馬斯喀特和阿曼蘇丹國」。1970年7月23日,卡布斯發動宮廷政變,廢父登基,宣布改國名為「阿曼蘇丹國」並沿用至今。1973年,英國軍隊撤出阿曼。 阿曼是君主制國家,禁止一切政黨活動。由蘇丹頒布法律、法令和批准締結國際條約、協定。1996年12月,成立以卡布斯蘇丹為首的9人國防委員會,該委員會的職能是:負責審議有關保衛國家安全的事宜;要求王室委員會召開會議,確定國家統治者。如王室委員會在法定時間內未能就挑選蘇丹(國王)達成一致,則由國防委員會根據蘇丹致王室委員會的信件指定人選,確定蘇丹,並就此採取必要措施。1997年12月,卡布斯宣布成立國家委員會,負責審查有關法律、社會、經濟等問題。此外,阿於1991年11月成立協商會議,由各州差額選舉產生,其前身是1981年成立的國家咨詢委員會,主要功能是咨詢和監督。兩會委員任期均為3年,可連任但不得相互兼任。國家委員會與協商會議一起組成阿曼委員會(1997年正式成立),主要任務是召集兩會聯席會議,討論蘇丹提出的問題。2003年10月,協商會議首次實行自由選舉,卡塔比連任第5屆主席。同月,卡布斯任命了第3屆國家委員會成員,哈爾希連任主席。2004年3月8日,哈爾希病逝後,葉海亞·蒙澤里被任命為新主席。 阿實行自由和開放的經濟政策,以繁榮民族文化和改善人民生活為目標;對外一貫奉行睦鄰、不幹涉內政、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平衡溫和、全方位友好及以對話解決爭端等頗有特色的外交政策。 外交遵循中立、不結盟、睦鄰友好和不幹涉別國內政的原則,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事務,致力於維護海灣地區的安全與穩定,主張通過對話與和平方式解決國家之間的分歧。阿迄今已同135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對重大問題的立場 關於聯合國改革問題:支持安理會擴大。強調應審查擔任理事國的條件,以保證公平代表性。主張阿拉伯國家應進入安理會。認為短期內不可能就安理會改革達成一致。 關於伊拉克問題:支持伊拉克新政府為實現伊各族各派平等團結而付出的努力,支持通過政治對話早日恢復伊局勢的穩定。呼籲聯合國在伊問題上發揮更大作用,使伊早日恢復和平、發展與穩定。 關於中東和平進程:譴責針對以色列、巴勒斯坦平民的暴力行徑,支持巴勒斯坦爭取民族權利的斗爭,反對以色列對巴領土的佔領。主張在聯合國有關決議和「土地換和平」原則基礎上實現中東持久和平。 關於蘇丹達爾富爾問題:歡迎蘇丹政府和解放蘇丹人民運動簽署和平協定。認為聯合國有義務為實現達爾富爾地區的和平提供經濟和技術援助。 關於反恐問題:譴責恐怖主義行為。呼籲國際社會團結一致打擊恐怖主義,主張召開國際反恐會議。
B. 阿曼的歷史
阿曼是阿拉伯半島最古老的國家之一,公元前2000年已經廣泛進行海上和陸路貿易活動,並成為阿拉伯半島的造船中心。公元7世紀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1507年葡萄牙入侵。1649年當地人推翻葡萄牙人統治,建立亞里巴王朝。1742年波斯人侵入。18世紀中葉,阿拉伯人趕走波斯人,建立了賽義德王朝,使其成為印度洋上最強的國家之一。1871年英國入侵阿曼,迫使阿曼接受不平等條約。19世紀中葉,桑給巴爾等島另立國家。20世紀初,山區部落起義,成立了阿曼伊斯蘭教長國,並向馬斯喀特進攻。1920年英國在馬斯喀特同阿曼教長國簽訂了「西卜條約」,承認教長國獨立,阿曼就分為馬斯喀特蘇丹國和阿曼伊斯蘭教長國兩部分。1957年7月加利布教長領導的反英起義失敗。1967年前蘇丹泰穆爾統一阿曼全境,建立了馬斯喀特和阿曼蘇丹國。1970年7月23日泰穆爾蘇丹被佐法爾省省長領導的一批人推翻,擁戴其子、29歲的合法繼承人卡布斯接管政權,同年8月9日宣布國名為阿曼蘇丹國。從此,阿曼發生巨大變化。1973年英軍撤出阿曼。阿曼為君主制國家,無憲法和議會,禁止政黨活動。由蘇丹(即國王)卡布斯·本·賽義德頒布法律、法令和批准締結國際條約或協定。國家管理機構由內閣、內閣秘書處、各專門委員會、首都省政府及國家協商委員會構成,以蘇丹為首。內閣為蘇丹授權的國家最高執行機構,其成員由蘇丹任命並集體對蘇丹負責,卡布斯蘇丹兼任內閣首相和國防、外交、財政大臣。國家協商委員會根據卡布斯諭令於1981年10月成立,為咨詢機構,無立法權。委員55人,由卡布斯任命,包括主席1人,政府各部門代表18人,私營企業代表11人,各地區代表25人。每屆2年。其任務是對現行經濟政策和社會法令、政府方針政策、私營企業問題及卡布斯交辦的事務等提出咨詢性意見和建議。1990年1月第五屆協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出經濟、法律、公共服務、文化教育和社會與衛生5個委員會。1991年改組的政府由蘇丹卡布斯兼任首相。
C. 有關阿曼
阿曼
國名:阿曼蘇丹國(The Sultanate of Oman)
獨立日:12月20日(1951年)
國慶日:11月18日(1940年,蘇丹卡布斯誕辰,始自1970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3∶2。由紅、白、綠三色組成。紅色部分在旗面上構成橫的「T」字形圖案,右側上方為白色,下方為綠色。旗面左上角繪有黃色的阿曼國徽。紅色象徵吉祥,是阿曼人民喜愛的傳統顏色;白色象徵和平與純潔;綠色代表大地。
國徽:圖案由一把阿拉伯飾刀,兩把彎刀和一條佩帶組成,表示阿曼人民保衛國家主權和獨立的決心與力量。
國家政要:蘇丹卡布斯·本·賽義德 (Qabus Bin Said) ,1970年7月即位。
自然地理:面積30.95萬平方公里。位於阿拉伯半島東南部,西北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西連沙烏地阿拉伯,西南鄰葉門共和國。東北與東南瀕臨阿曼灣和阿拉伯海。海岸線長1700公里。境內大部分是海拔200—500米的高原。東北部為哈賈爾山脈,其主峰沙姆山海拔3352米,為全國最高峰。中部是平原,多沙漠。西南部為佐法爾高原。除東北部山地外,均屬熱帶沙漠氣候。全年分兩季,5月至10月為熱季,氣溫高達40℃以上;11月至翌年4月為涼季,氣溫約為24℃。年平均降水量130毫米。
人口:250萬(2001年)。絕大多數是阿拉伯人,在馬斯喀特及馬特拉赫,另有印度、巴基斯坦等外籍人。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本國居民絕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其中90%屬伊巴德教派。
首都:馬斯喀特(Muscat),人口72萬(2000年)。馬斯喀特東南瀕阿拉伯海,東北臨阿曼灣,據守印度洋通往波斯灣的門戶,戰略位置重要。「馬斯喀特」一詞在阿拉伯語中意為「東西降落的地方」。該城在歷史上曾屢遭入侵。
簡史:阿曼是阿拉伯半島最古老的國家之一。古代稱馬肯,意為礦產之國。公元前2000年已廣泛進行海上和陸路貿易活動,並成為阿拉伯半島的造船中心。公元7世紀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1507-1649年曾被葡萄牙統治。1742年波斯人侵入。1749年,艾哈邁德·伊本·賽義德趕走波斯人,建立了賽義德王朝。19世紀初英迫使阿曼接受奴役性條約,控制阿貿易。20世紀初,山區部落起義,成立了阿曼伊斯蘭教長國,並向馬斯喀特進攻。1920年英國和馬斯喀特同阿曼教長國簽訂了「西卜條約」,承認教長國獨立。阿曼分為馬斯喀特蘇丹國和阿曼伊斯蘭教長國兩部分。1949年英國控制了布賴米綠洲地區石油勘探和開采權,加利布教長發動了反英武裝斗爭。1967年前蘇丹泰木爾統一阿全境,建立馬斯喀特和阿曼蘇丹國。1970年7月23日卡布斯執政,同年8月9日宣布改國名為阿曼蘇丹國。
政治:阿曼是君主制國家。無憲法和議會,禁止一切政黨活動。由蘇丹頒布法律、法令和批准締結國際條約、協定。阿曼國家管理機構以卡布斯為首,由內閣秘書處、各專門委員會、首都省政府和國家協商委員會構成。1996年11月,卡布斯蘇丹頒布詔書,公布了《國家基本法》(相當於憲法)。該法對國家體制、政治指導原則、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內閣及其成員的職責、公民權利與義務等方面作出了規定。1996年12月,卡布斯蘇丹宣布成立由其本人為首的9人國防委員會。該委員會的職能是:負責審議有關保衛國家安全的事宜;要求王室委員會召開會議,確定國家統治者。如王室委員會在法定時間內未能就挑選蘇丹(國王)達成一致,則由國防委員會根據蘇丹致王室委員會的信件指定人選,確定蘇丹,並就此採取必要措施。1991年11月成立協商會議,是在原國家咨詢委員會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審議監督機構,無立法權,但可向蘇丹及政府提出建議。協商會議下設法律、經濟、衛生和社會事務、教育和文化、服務和地方社會發展5個常設小組委員會。每三年換屆一次,委員可以連任。1997年12月,卡布斯任命了由41名成員組成的國家委員會。國家委員會與協商會議一起組成阿曼委員會。內閣是蘇丹授權的國家最高執行機構,成員由蘇丹任命。
行政區劃:按行政區域劃分為3個省(馬斯喀特省、佐法爾省、穆桑達姆省)和5個地區(巴推奈地區、達希萊地區、內地地區、東部地區、中部地區),省區之下設有59個州。
經濟:20世紀60年代始開採石油,現已探明石油儲量近7.2億噸,天然氣儲量33.4萬億立方英尺。煤儲量約3600萬噸,金礦儲量約1182萬噸,銅儲量約2000萬噸,鉻100萬噸。還有銀及優質石灰石等,水產資源豐富。工業起步較晚,基礎薄弱。目前仍以石油開采為主,油氣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南部的戈壁、沙漠地區。工業項目主要為石油化工、煉鐵、化肥等。約40%以上人口從事農、牧、漁業。全國可耕地101350公頃,已耕地61500公頃,主要種植椰棗、檸檬、香蕉等水果和蔬菜。糧食作物以小麥、大麥、高粱為主,不能自給。漁業是阿曼的傳統產業,是阿曼非石油產品出口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自給有餘。
新聞出版:全國現有報刊30餘種,主要有:《阿曼報》,發行量約2萬份;《觀察家報》,發行量1萬份;《祖國報》,私營,阿拉伯文日報;《阿曼時報》,私營,英文周刊。阿曼通訊社:1986年5月成立,總社在馬斯喀特,是官方新聞機構。阿曼廣播電台:1970年始建於首都馬斯喀特。1974年薩拉拉電台建成。現兩個電台通過人造衛星並聯廣播,每天用阿拉伯語播音19.5小時,用英語播音15個小時。1982年開始調頻廣播,日播12小時。1979年建造人造衛星地面站。馬斯喀特和薩拉拉兩座電視台分別建於1974和1975年,兩台統一節目,每天播放17小時。
外交:奉行中立、不結盟、睦鄰友好和不幹涉別國內政的原則,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原則和宗旨,恪守阿曼加入的國際和地區性條約。在和平共處,互相尊重主權、獨立、不幹涉別國內政基礎上同所有國家建立友好關系,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事務,致力於維護海灣地區的安全與穩定,主張通過對話和和平方式解決國家之間的分歧。
D. 與國足同組的阿曼,歷史很牛,地理位置太重要
在世界盃亞洲12強抽簽前,國足希望能抽到相對較弱的偏技術型的阿曼隊與越南隊,但這兩隊也希望和他們認為實力較弱的國足分在一起。現在,各自的希望都變成了現實。
有些球迷認為應該雙殺阿曼和越南,拿足12分,但這個目標很難實現。不過,對於平時很少能有資格進入宴會的阿曼和越南來說,他們顯得更加狂妄。越南聲稱10:0擊敗國足,實際上,這只不過是越南在四十多年前因犯賤被正義暴打而留下的 歷史 怨氣。阿曼有的球員也認為自己很難進入世界盃,但擊敗國足是可能的。
越南,大家都熟悉,山水相連,千年恩怨,一言難盡。而阿曼,大家對這個國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20年的2001年,國足在沈陽五里河球場1:0擊敗阿曼隊,挺進韓日世界盃。
阿曼在哪呢?咱們打開一張西亞地圖,這里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阿拉伯半島,居半島中間位置的是亞洲阿拉伯國家的老大哥——沙烏地阿拉伯。沙特雖大,但其南部並不到阿拉伯半島的海邊,也就是阿拉伯海與亞丁灣。阿拉伯半島的西南部,是扼守紅海與印度洋本洋的曼德海峽的葉門,阿拉伯半島的東南部,就是阿曼。
有這么一個地理名詞——海灣六國,就是六個靠賣石油和天然氣發財的阿拉伯國家。在六國,實力最強、影響力最大的自然就是沙特,卡達和阿聯酋比較高調,巴林因為太小(700 平方公里)比較沉默,科威特和阿曼則比較低調,不過科威特遠比阿曼有錢。
在中東地區,衡量一個國家有沒有錢的最重要標准,差不多就是看你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多少。科威特面積只有1.78萬平方公里,卻擁有已探明的石油儲量140億噸。阿曼是海灣六國面積僅次於沙特的國家,30.95萬平方公里,但已探明的石油儲量也就是科威特的一個零頭,多少呢?也就7億噸。不過這已經不錯了,阿曼西邊的阿拉伯兄弟葉門,堪稱是阿拉伯世界的最窮國之一,無他,缺油耳。
阿曼有三個陸地鄰國,西南有葉門,西有沙特,西北有阿聯酋,東北瀕臨阿曼灣,東南瀕臨阿拉伯海。
和大多數乾旱的阿拉伯國家一樣,阿曼也是一個沙漠國,雖然平原面積較大。阿曼的東部沿岸有西哈傑爾山與東哈傑爾山(或稱哈賈爾),然後,就是無盡的沙漠。由於氣候乾旱少雨,阿曼460多萬的人口(其中57%是阿曼人),絕大多數居住在少數幾個城市。比如首都馬斯喀特就有約148萬人。其他的重要城市還有沿海的蘇哈爾,奈茲瓦、蘇爾、魯斯塔格、伊卜里等。
不過,阿曼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海上鄰國,就是美國必欲除之而後快的伊朗。咱們都知道霍爾木茲海峽是世界能源倉庫——波斯灣的唯一海上通道。如果不放大地圖,大家可能會覺得霍爾木茲海峽以北是伊朗,以南是阿聯酋。其實不是,阿聯酋並不是霍爾木茲海峽的南岸國,阿曼才是。阿曼有一塊飛地,正好位於霍爾木茲海峽的南岸,也就是阿拉伯半島最尖的那個角上,是阿曼的穆桑代姆省。所以,不要看阿曼處事低調,人家手上可是握著王炸,誰都知道霍爾木茲海峽對整個世界來說意味著什麼。
阿曼石油不多,但阿曼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阿曼在某些角度要比卡達、科威特這些內海的石油國更重要,阿曼除了扼守霍爾木茲海峽之外,東北隔海就是咱們的巴鐵——巴基斯坦。說一句,對東方大國非常重要的巴鐵港口——瓜德爾,曾經就屬於阿曼。隔著阿拉伯海,阿曼的對面較遠處,就是那個自信滿滿的印度三哥,包括印度人最引以為傲的孟買,有些印度人把上海稱為小孟買。阿曼最西南角,距離亞丁灣和曼德海峽也不遠。這樣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阿曼必然是兵家必爭之地。
阿曼吸引歐洲殖民地的注意,大約是明武宗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喜歡冒險的葡萄牙人「發現」了阿曼,開始侵略並占據阿曼。
一百多年後,公元1649年,葡萄牙鬼子被阿曼人亂棍打跑,成立了一個名叫亞里巴的王朝。在清乾隆時期(1736--1795年),阿曼在打跑了第二個侵略者——波斯(今伊朗)之後,反而發展壯大,成為一個海上強國。早在清初的公元1652年,阿曼就攻佔了現在非洲東海岸坦尚尼亞的桑給巴爾島,坦尚尼亞是由大陸的坦葛尼喀和桑給巴爾島組成的。阿曼最強盛時,非洲東海岸大多數地區都被阿曼控制。
阿曼在十九世紀(公元1801--1900年)中葉衰落,作為日不落帝國的英國入侵阿曼,於1871年據而有之。1920年,英國承認分為兩個部分的阿曼獨立,一個稱為馬斯喀特蘇丹國,還有一個教長國。1967年,馬斯喀特蘇丹國統一阿曼全境,並於1973將英國軍隊請出阿曼。
阿曼在沒有開採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之前,是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而且全民受教育率極低,只有幾百戶家境較好的家庭識字。因為落後,阿曼的兒童死亡率居高不下,全民綜合壽命也非常短。
依靠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阿曼不再像運氣不好的葉門那樣過窮日子,阿曼的人均GDP達到1.6萬美元。有了錢,阿曼就可以推動產業的多元化,而不再單純依賴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同時,富起來的阿曼有條件實行全民免費的教育制度,醫療也是全民免費。綜合來說,阿曼的生活水準,在阿拉伯世界,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阿曼隊的實力也不算強,但並不好啃。穩妥一些來看,國足主場對阿曼、越南的這6分必須拿下,客場的6分保4爭6。
先不要考慮對日澳沙的比賽,把對阿、越4場比賽的至少10分拿下來。主場爭取勝沙特,13分;客場爭平,14分。對日本和澳大利亞,能拿3分最好。17分,應該是可以直接出線的。如果拿到15分,差不多也可以參加附加賽了。
E. 阿曼是哪個國家
阿曼蘇丹國(阿拉伯語:سلطنة عُمان,英語:Sultanate of Oman),簡稱阿曼。
是位於西亞,阿拉伯半島東南沿海的一個國家,西北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接壤,西面毗鄰沙烏地阿拉伯,西南靠近葉門。
阿曼的海岸南方和東方臨阿拉伯海,東北方則抵阿曼灣。它扼守著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輸出通道——波斯灣和阿曼灣之間的霍爾木茲海峽。
阿曼蘇丹國的對外關系:
阿曼奉行中立、不結盟、睦鄰友好、不幹涉別國內政和平衡溫和、全方位友好等頗有特色的外交政策。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事務,致力於維護海灣地區的安全與穩定,主張通過對話與和平方式解決國家之間的分歧。同美、英關系密切,同時開展多元化外交。
阿曼同英國有著傳統的密切關系。2000年4月和11月,英國防大臣兩次訪阿,卡布斯予以會見,阿國防事務主管大臣與之會談,雙方簽署了英向阿出售運兵車協議,2001年6月,英負責中東事務的國務大臣訪阿並與阿外交事務主管大臣阿拉維會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阿曼
F. 阿曼是哪個國家的
阿曼是阿拉伯半島一個獨立的國家。
阿曼是阿拉伯半島最古老的國家之一。公元前2000年已廣泛進行海上和陸路貿易活動,並成為阿拉伯半島的造船中心。公元7世紀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11世紀末獨立。1871年,英國入侵阿曼本土,迫使其接受不平等條約。
1913年,阿曼山區部落舉行反英起義,建立「阿曼伊斯蘭教長國」。1920 年,英國殖民者同「教長國」簽訂《錫卜條約》,承認其獨立,阿曼就此分為「馬斯喀特蘇丹國」和「阿曼伊斯蘭教長國」兩部分。
1967年,「馬斯喀特蘇丹國」蘇丹賽義德·本·泰穆爾在英國支持下最終統一阿曼全境,改國名為「馬斯喀特和阿曼蘇丹國」。1970年7月23日,泰穆爾蘇丹被迫遜位,其獨子卡布斯登基,改國名為「阿曼蘇丹國」並沿用至今。1973年,英國軍隊撤出阿曼。
(6)英國如何評價阿曼擴展閱讀
阿曼蘇丹國的對外關系:
1978年5月25日中國、阿曼建交。建交後,兩國關系發展順利,各領域合作不斷拓寬。阿方始終在涉我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予中國支持。
2008年4月,北京奧運會火炬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成功傳遞,馬斯喀特成為北京奧運火炬境外傳遞中唯一的阿拉伯國家城市。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後,阿曼政府向我提供大量物資援助並在四川廣元市建設「阿曼援建村」。
2009年6月起,中國在索馬裏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的海軍護航編隊多次在阿曼薩拉拉港實施綜合補給、人員休整,阿方提供了大力協助。
兩國文化交流活躍。1981年7月,為紀念公元6世紀連接阿曼北部城市蘇哈爾和中國廣州之間的「海上絲綢之路」,阿曼「蘇哈爾號」仿古友誼船抵達廣州。1995年12月,阿方出資在廣州建成「蘇哈爾號」古船紀念碑。2000年12月,阿方資助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興建伊斯蘭阿拉伯文化陳列室。
G. 阿曼戰爭是正義之戰還是石油掠奪戰
不知道你說得是那一次,如果是16世紀和19世紀反抗葡萄牙人的戰爭的話,基本上是正義的衛國戰爭,但其後也有英國人的影子;如果是1955年那場戰爭的話,就絕對是石油戰爭,因為1949年,在阿曼邊界地區發現石油,屬於馬斯喀特蘇丹國的部分,英國人很快得手,但屬於阿曼教長國的部分,人家不答應,英國人就開始消滅之了。
H. 阿曼皇室到底多牛呢
在腕錶界中一提到阿曼王室定製的腕錶都知道價值非凡,特別是曾經的阿曼古董勞力士在二手市場相當搶手,阿曼王室向來有定製大牌表作為禮物送給有功者、高官、外國友人的的習慣。下面我們看看阿曼王室定製腕錶的歷史。
阿曼腕錶的高端定製歷史
積家常春藤阿曼皇室定製款「雙天秤錘水晶三問」腕錶24支限量,這一次定製單只腕錶的金額就達到了460W,並且這一次的定製並沒有阿曼皇室圖標,換成了阿曼國度風景。來適應現在的交際場合。
這款腕錶古典的圓形表殼以pt950鉑金材質打造而成,表徑為39毫米,圓熟優雅、尺寸合度,線條柔和圓潤,低調之中盡顯奢華搭載,全新研製的 942A 型自動上鏈機械機芯,精準可靠,每小時振頻 28,800 次,動力儲存長達 43 小時。這是一枚三問飛行陀飛輪超薄大師系列腕錶。
三問報時腕錶在製表文化中一直占據獨特的地位。積家工坊把三問報時融入各類時計,不斷探索,並將這項精密復雜功能發揮到極致。這枚全新腕錶呈現最有規律的旋律、精準可靠的性能以及最為純粹的報時樂音。
I. 為什麼葉門窮阿曼富
資源匱乏。
石油資源。葉門雖然地處中東,經濟發展依賴石油出口,不過不盛產石油。中東富裕國家主要是盛產石油、天然氣的波斯灣沿岸國家,像沙特、阿聯酋、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等國,都位於波斯灣沿岸。
阿曼蘇丹國(阿拉伯語:سلطنةعُمان,英語:Sultanate of Oman),簡稱阿曼,是位於西亞,阿拉伯半島東南沿海的一個國家,西北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接壤,西面毗鄰沙烏地阿拉伯,西南靠近葉門。阿曼的海岸南方和東方臨阿拉伯海,東北方則抵阿曼灣。
它扼守著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輸出通道——波斯灣和阿曼灣之間的霍爾木茲海峽。阿曼是阿拉伯半島最古老的國家之一,公元前2000年已經廣泛進行海上和陸路貿易活動,並成為阿拉伯半島的造船中心。
阿曼社會屬於傳統的農業社會,阿曼居民約40%從事農魚牧業,多數人民自給自足。主要產物為大麥、椰棗、金、石油、銅、鐵等。阿曼在20世紀60年代已經開始開採石油,雖自然資源豐富,但因經濟起步較晚,經濟基礎十分薄弱,發展相對也較緩慢,但仍算是一個較富裕的阿拉伯國家。
J. 阿曼是哪個國家的地區
阿曼是阿拉伯半島東南沿海的一個國家。
阿曼位於西亞,西北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接壤,西面毗鄰沙烏地阿拉伯,西南靠近葉門。阿曼的海岸南方和東方臨阿拉伯海,東北方則抵阿曼灣。它扼守著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輸出通道—波斯灣和阿曼灣之間的霍爾木茲海峽。
1913年,阿曼山區部落舉行反英起義,建立「阿曼伊斯蘭教長國」。1967年,「馬斯喀特蘇丹國」蘇丹賽義德·本·泰穆爾在英國支持下最終統一阿曼全境,改國名為「馬斯喀特和阿曼蘇丹國」。
1970年7月23日,泰穆爾蘇丹被迫遜位,其獨子卡布斯登基,改國名為「阿曼蘇丹國」並沿用至今。阿曼社會屬於傳統的農業社會,阿曼居民約40%從事農魚牧業,多數人民自給自足。主要產物為大麥、椰棗、金、石油、銅、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