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戈登系源自英國哪裡

戈登系源自英國哪裡

發布時間:2022-02-07 02:09:42

① 誰是戈登.弗里曼

戈登·弗里曼博士(Dr. Gordon Freeman)是第一人稱射擊類型《半條命1》(Half-life)系列游戲的主角。他是一個理論物理學家,但是突然而來的變故讓他不得不拿起武器對抗那些充滿敵意的外星人,以及一些危險試驗出錯後產生的變異生物。 戈登博士還是一個典型的電子游戲中的「靜寂主角」,也就是從來不和其他人物進行口頭交流的主角。 在美國著名游戲網站gamespot上的「游戲史上最偉大的50位角色」的選舉中,弗里曼博士力壓群雄,排名第一!
在半條命1的時代,玩家已經了解到弗里曼的年齡是27歲。不可考證的、具有共識的一點就是弗里曼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理論物理系,並且拿到了哲學博士頭銜。他的畢業論文名叫《經來自鎖定模式的來源隊列中的極長波脈沖通過非線性超鈾晶體的現象來觀察在超量子結構的愛因斯坦·波多利克斯·羅森纏結》(Observation of Einstein-Podolsky-Rosen Entanglement on Supraquantum Structures by Inction Through Nonlinear Transuranic Crystal of Extremely Long Wavelength (ELW) Pulse from Mode-Locked Source Array)。弗里曼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華盛頓州西雅圖人,他早年就對理論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比如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在觀察了一系列實驗物理學院的傳送試驗後,如何真正實現傳送成為了困擾弗里曼的難題。 最終,弗里曼對原子在空間中慢騰騰的傳送速度無法忍受,轉而研究一些更加私人的問題。同時,弗里曼在麻省理工的導師艾薩克·克萊納已經在黑山研究所的頂級保密計劃中取得了一大步的進展,而且急需一些助手來完成剩下的工作。弗里曼毫無疑問地被選中了。他同意到黑山研究所去工作,因為他希望在那裡的工作能把他在天體物理和量子物理上的各種問題和疑惑解釋清楚。 游戲最初的開始,弗里曼正在那個位於新墨西哥州某處的研究所內研究那些機密的問題。他被分配到了位於研究所最深處的反常材料部門,做一些核子和亞原子的研究。有些滑稽的是,雖然弗里曼拿到的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哲學博士頭銜,但是游戲中對這些理論什麼的一點也用不到。巴尼·科爾霍恩在半條命2的開頭部分還拿這個事情開了一個玩笑,當時弗里曼正在做一些類似於「技術性質」的工作。 弗里曼帶一副黑邊眼鏡,留著一撮山羊鬍,非常擅長運動。盡管看上去弗里曼是一個玩槍的專家,但是在黑山事件之前他從沒有動過槍械(除了他在6歲的時候他製作的一個能發射網球的加農炮)。弗里曼和其他游戲中的英雄最大的不同點就是他是一個科學家。其他的英雄,或者如毀滅公爵中的Duke Nukem那種傳統英雄形象,或者如其他游戲裡面的戰士形象。 游戲中的主角也開玩笑地說:「不管怎麼說……讓人討厭的游戲主角一般都用撬棍。」 戈登弗里曼(Gordon Freeman)名字的來源 :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美國著名物理學家,1965年,因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的成就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35年進入麻省理工學院(MIT),先學數學,後學物理。1939年本科畢業,畢業論文發表在《物理評論》(Phys.Rev.)上,內有一個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量子力學公式。戈登弗里曼在1代設定是27歲的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生 還有在半條命2為了紀念查理德·費曼創造出了重力槍
編輯本段半條命1中的戈登
2000年5月5日,弗里曼和他的工作小組正在進行的試驗出現了可怕的錯誤(可能有人故意引起)。結果時空的連續統一體發生了破裂,外星人進入了研究所內,殺死了它們發現的所有人類。弗里曼發現自己腹背受敵:兇殘的外星人和奉命執行清理(殺死一切外星人和類似人的生物)任務的政府軍隊讓他陷入兩難境地。為了能夠活下來,這個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訓練的理論物理學家決定拯救人類於混亂之中,他的英雄舉動感動了一些倖存下來的科學家,結果他們一同成為軍方最主要的消滅目標。 在經過了一系列冒險、殺死了無數外星人和士兵之後,弗里曼最終從試驗室經過時空傳送到了外星人的老家:Xen,他決定先消滅外星人的頭領Nihilanth。從最後的遭遇戰中恢復知覺後,弗里曼發現自己面對是謎一般的人物——G-Man,這個神秘的科學家自始至終都在觀察弗里曼的一舉一動,或者說他一直在操縱弗里曼的命運。G-Man使用他的能力讓弗里曼在地球和Xen之間傳送了數次。擺在弗里曼面前的有兩條路:同意為G-Man和他的「神秘雇員」工作,或者在沒有武器的情況下死在那些兇殘的外星人手下。半條命2中已經說明,弗里曼接受了G-Man提供給他的工作。 游戲中屏幕上顯示的信息可以讓玩家了解游戲的進度和下一步的行動。愛好者們在通關後猜想是那個神秘的G-Man導演了這次事故,因為有人在試驗前看到他和一些科學家在耳語,還有就是這次事故被描述成「某日早晨的傳送」。盡管游戲中沒有明確指出這一點,但是游戲的最終結局就是Nihilanth的老窩中的水晶被同樣的事故產因所摧毀。
編輯本段半條命2中的戈登
半條命2一開始,G-Man正在對Gordon說話,當時的場景有些迷幻的感覺,G-Man的臉在屏幕上忽前忽後的閃動,這和他在半條命1中的出場場景及其類似。G-Man用他那具有特色的神秘的語調告訴弗里曼要「醒來,聞到骨灰的味道」。弗里曼醒來了,他和兩個市民一切被「轉移」到了17號城。他馬上意識到地球已經被傳送的多維空間帝國所控制。後來他碰到了巴尼·科爾霍恩和愛麗克斯·萬斯,他們三個人與愛麗克斯的機器人-----阿狗一起對抗聯合軍團。 在半條命2中,弗里曼要對抗聯合軍團(Combine),為了把人類從控制中解脫出來。黑山事件讓弗里曼名聲大躁,這次解救人類的事件更讓他的經歷抹上了一筆傳奇色彩,人們都開始把他當成救世主,叫他「那個自由人」(The One Free Man)。幹掉了成百上千個聯合軍士兵之後,弗里曼要面對的是所有的17號城的士兵。他最後找到了聯合軍的大本營,並且用反物質反應器清除這個據點並且消滅了聯合部隊在地球的管理者------黑山基地的管理人華萊士·布林。盡管他和愛麗克斯·萬斯一起也被困在了爆炸中,G-Man及時出現停止了時間,並且告訴他自己對他的表現非常深刻。他最後告訴弗里曼,他不再給他出什麼選擇題了,而是要奪走弗里曼的自由,把弗里曼囚禁起來直到自己再次需要。至此,半條命2的結局和前作一樣,在告訴玩家一些答案的同時帶來了更多的問題。

② 介紹一下蘇格蘭國門戈登。

戈登·班克斯
Gordon Banks
綽號:英國鐵閘、英國銀行
出生:1937.12.30
國籍:英國
場上位置: 門將
曾效力球隊:切斯塔弗爾多(55-59)皇馬(59-67)斯托克港(67-75)
曾參加世界盃:1966.1970

個人資料:
足球人生的開始就像電影中描述的那樣有趣,一天結束工作回家的路上,因幾個朋友的邀請客串守門員,而以前他從來就沒有嘗試當有守門員,但是他的表現使對方球隊在賽後極力希望他加盟,就這樣班克斯開始了他的足球生涯。1955年18歲的班克斯與切斯塔弗爾多隊簽約,成為職業球員。1959年轉會到皇馬此時的他已經成為歐洲最佳守門員,;因為他的名字BANKS而被人稱作"英國銀行",由此可見他當時的實力。
1937年出生於謝菲爾德的班克斯被認為是英格蘭足球史上最優秀的門將之一,他的成就令許多後來人望塵莫及。1963年4月6日首次代表英格蘭出賽,比賽地點是溫布利大球場,對手是蘇格蘭隊。蘇格蘭隊一點也沒給班克斯留情面,吉姆·巴克斯特一人包攬了兩粒進球,戰勝了英格蘭隊。他曾隨英格蘭隊奪取過1966年世界盃的冠軍,創造過代表國家隊參賽73場,連續參賽23場和連續7場比賽不失球等項紀錄。
在1970年世界盃上,他還以一次精彩的撲救擋出了球王貝利一次勢在必進的頭槌射門。他因傷病退役後,英格蘭隊蒙受了巨大損失。在四年後的世界盃賽上,英格蘭隊在西德世界盃四分之一決賽中,被西德隊淘汰。
他在職業生涯中曾效力過切斯特菲爾德、萊斯特城和斯托克城隊,曾幫助萊斯特隊兩次打入英格蘭足總杯決賽。他轉會至斯托克隊時的78000歐元的身價曾創下了當時的一項紀錄。
1971年10月22日,班克斯剛在醫院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後不久,自恃駕車技術高速,越線超車。因而與一輛小貨車相撞,擋風玻璃碎片奪去他右眼視力,靠醫生的精心治療,才防止對左眼造成損害。
3年後,班克斯靠自己的努力和鍛煉,克服單眼的視覺錯覺,重返球場,加盟美國羅納多爾罷工者隊,他被球迷稱為「偉大的獨眼門將」。

姓名:班克斯 Gordon Banks
生日:1937年12月30日
曾效力球隊:英格蘭國家隊/切斯特菲爾德/萊切斯特/斯托克
場上位置:門將
出生地:謝菲爾德

在現代足球的鼻祖英格蘭,戈登·班克斯是家喻戶曉的足球明星,他司職守門員,與雅辛和佐夫齊名,所不同的是他的起步非常艱難。他在約克郡隊出場兩次就被對方進了15個球,被迫離開了球隊。後來的成功當然是苦練的結果。
戈登·班克斯1937年12月30日生於英格蘭的謝菲爾德。他從小喜歡踢球,尤其喜歡守門,站在門前用手接住小夥伴射過來的球使他很有成就感。
有一次他去米爾斯堡看業余球隊踢球,由於球隊的守門員在開賽時沒到場,米爾斯堡隊的領隊請他客串一下幫忙守門。如果不是這次機會,1966年英國世界盃的結果可能會大不相同。那位守門員的缺席為班克斯的出山提供了千載難逢的良機。
1955年班克斯被切斯特菲爾德隊的教練發現,請他加入了球隊,但不是請他當職業球員,而是利用業余時間到球隊訓練和比賽。第二年,切斯特菲爾德青年隊進入了足協青年杯決賽,迎戰博比·查爾頓領銜的曼切斯特聯隊。在老特拉福德球場3.2萬名球迷的助威聲中,班克斯高擊低擋,最後以4∶3戰勝對手。
1963年4月班克斯第一次代表國家隊出場,比賽地點是溫布利大球場,對手是蘇格蘭隊。蘇格蘭隊一點也沒給班克斯留情面,吉姆·巴克斯特一人包攬了兩粒進球,戰勝了英格蘭隊。剛剛執教國家隊的拉姆齊沒有怪罪班克斯,幾周後迎戰南美勁旅巴西隊時再次讓他上場。比賽中,班克斯發揮神勇,但還是被對方逼成了1∶1。他受到了教練與老闆的嚴厲批評。班克斯覺得很冤,因為巴西隊是在30米外罰任意球破門得分的,球開出後直奔班克斯的左邊,他魚躍救球,結果這個球又像被人遙控的一樣轉了個彎奔向他的右邊,已經失去重心的班克斯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足球入網。他說這是他一生中最難忘的一個進球,世界上沒有一個守門員能守住那個球。
事不過三,班克斯代表國家隊第三次出場迎戰勢力不俗的捷克隊,以4∶2取勝。從此,班克斯把守的大門不容易攻破了。他代表國家隊出場73次,只失9球,包括前4場丟掉的5個球。
1966年的世界盃在英格蘭本土舉行。在查爾頓、貝斯特等人的強大攻勢面前,對手疲於防守,偶爾有幾次進球機會也被班克斯瓦解,英格蘭隊一球未失進入了半決賽。在對葡萄牙的半決賽中,班克斯失掉了一個球,這個球是尤西比奧罰點球攻入的。事後,班克斯非常懊悔。他在自傳中寫道:"如果要我從為英格蘭踢的73場球中選擇一場經典之作的話,我選這場與葡萄牙的比賽。在我的腦海中這場球賽永遠揮之不去。"雖然英格蘭隊靠著查爾頓的兩粒進球進入決賽,但班克斯對這個點球耿耿於懷:"在那個階段,每粒進球都像插在我肋間的刀子。"
在對西德隊的決賽中,班克斯表現沉穩,幾次化險為夷,撲住了西德隊必進之球,但他沒有料到西德隊會在90分鍾的比賽快結束時將比分扳成2∶2平。在加時賽中,英格蘭隊的赫斯特靠著裁判的幫助贏得了"第三球",後來赫斯特再發神威,攻入第四球,英格蘭捧走了雷米特杯。
1970年的墨西哥世界盃賽上英格蘭隊與巴西隊交鋒。賽前人們將這場比賽稱為貝利與摩爾的較量,但賽後人們改稱為貝利與班克斯的爭斗。
開賽前,拉姆齊主教練把班克斯叫到一邊,告訴他說白金漢宮想授予他英格蘭帝國勛章,希望他在這場對巴西隊的比賽中能出色發揮。班克斯不負眾望,上演了足球史上最精彩的撲救。比賽當中,巴西隊的一名邊鋒將球高高挑起,傳到班克斯的遠門柱。貝利飛身殺到,高高躍起猛甩獅子頭,球路極刁,直奔網窩。貝利信心十足地大叫:"進了"。說時遲那時快,班克斯魚躍撲向右邊,就在足球要越過球門線的一剎那,他伸出雙手,將球擋在了門外,球飛出橫梁。
貝利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後來,貝利承認這是他一生中見到的最漂亮的一個救球動作。從體育記者們拍的照片上看,班克斯當時的魚躍動作十分漂亮,全身舒展與地面呈平行狀態,雙手像雄鷹的利爪伸向足球,穩穩地將其擋了出去。這張照片成了國際足聯的無價之寶,在各種宣傳冊上都能見到。它代表了足球的智慧與勇敢、美麗與技巧。
比賽結束時,鮑比·摩爾與貝利互換球衣,相互擁抱,而班克斯悄悄地回到了更衣室,還在回味著那個救球。
英格蘭隊以1∶0戰勝捷克隊後進入1/4決賽,迎戰西德隊。由於賽前的頭一天晚上班克斯嘔吐惡心,教練拉姆齊只好讓彼特·波內蒂出場。在2∶0領先後,教練換下了查爾頓,想讓他休息保持體力,備戰半決賽。沒想到西德隊頑強地組織起了進攻,將比分扳平,最後戰勝英格蘭隊。人們開始指責班克斯,有人甚至說他受賄。班克斯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負擔。
1972年班克斯幫助斯托克俱樂部贏得了歷史上的第一個聯賽冠軍,同年他被選為英格蘭最佳球員。但不幸的事情發生了。5個月後的一天,一場車禍結束了班克斯的足球生涯。
班克斯共參加過510場聯賽,其中為斯托克俱樂部踢了194場。在斯托克俱樂部踢球期間,他代表國家隊出場36次,比在萊切斯特隊時少一場。
班克斯對現在的足球比賽頗有微辭。他踢球的時候,誰都不願意丟球,但丟球之後全隊會想方設法把比分追回來。現在的風氣變了,上場之前先看出場費多少,贏球要看給多少獎金,足球圍著金錢轉。
班克斯知道他踢球的時代,足球是一項運動,而現在足球已經變成了一項商業氣息很濃的體育項目。

③ 英國人怎麼看戈登

查理·喬治·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1833年1月28日—1885年1月26日)
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工兵上將。由於在殖民時代異常活躍,被稱為中國的戈登和喀土穆的戈登。

在英國人眼中,他還是一個比較有紀念意義的將軍。因為他有著不錯的管理能力,為大英帝國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他同時是個狂熱的基督徒,並且在外時,將庄園捐了出去做學校。

在英國人眼中,太平軍是叛軍,並且是襲擊英國僑民的叛軍。所以戈登是「護僑英雄」。

同樣在擔任蘇丹總督期間,他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總督,各方面都管理得很好。需要注意的是,英語里「殖民」與「移民」是同一個詞,colonial。也就是說,英國人自始至終都覺得自己是在移民和經營。所以戈登是個合格的總督。
恰恰相反,蘇丹馬赫迪起義軍則是濫殺的暴民。戈登陣亡後,喀土穆有一萬多英國人被殺。所以英國人相當仇視馬赫迪起義軍,所以同情戈登,認為戈登是個英勇的將軍。

在英國,許多傳記也把他描繪成一個完美的將軍。

戈登死後,教會發起了紀念活動——因為戈登是個狂熱的宗教徒,一個慈善家。

至今在戈登大道仍然有戈登的銅像。

在小說In Khartoum—The Ultimate Imperial Adventure里,作者 Asher這句話,可以基本表達了英國人對他的看法: "He did not save the country from invasion or disaster, but among the British heroes of all ages, there is perhaps no other who stands out so prominently as an indivialist, a man ready to die for his principles. Here was one man among men who did not do what he was told, but what he believed to be right. In a world moving inexorably towards conformity, it would be well to remember Gordon of Khartoum."

④ 本戈登是哪個國家的人

英國人。
本·戈登(1983年4月4日—)出生於英國倫敦(London, England),英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得分後衛,效力於美國NBA底特律活塞隊。

⑤ 戈登(Gorden)的"Chinese"的綽號是怎麼來的

阿拉伯的勞倫斯,
同理,戈登的 源於他在中國建立了所謂『功勛』

⑥ 英國的查理·喬治·戈登為何成了大清國的提督

這位英國的查理•喬治•戈登,在太平天國時期力挽狂瀾幫助大清朝打敗了太平軍。因此同治皇帝才給予了他清朝軍隊的最高級別,成為了軍中的提督。

這位英國的戈登大有來頭,他是英國皇家炮隊將軍的兒子,正是因為出身於將門之家,從小戈登就表現出了在軍事方面非凡的領悟能力和強烈的興趣。

果然大師傅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戈登和中國軍隊的相配合之下,一路從蘇州攻到南京,太平軍節節敗退。

也正是因為戈登,太平軍才能如此迅速的被解決掉,戰爭結束後,同治皇帝才為了獎勵他所做出的貢獻給予了他最高的榮譽,提督身份。

⑦ 戈登·摩爾的基本信息

摩爾1929年出生在美國加州的舊金山。曾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化學學士學位,並且在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獲得物理化學(physical chemistry)博士學位 。50年代中期他和集成電路的發明者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yce)一起,在威廉·肖克利半導體公司工作。後來,諾伊斯和摩爾等8人集體辭職創辦了半導體工業史上有名的仙童半導體公司(Fairchild Semiconctor)。仙童成為Intel和AMD之父。
1968年,摩爾和諾伊斯一起退出仙童公司,創辦了Intel。Intel致力於開發當時計算機工業尚未開發的數據存儲領域,公司生產的第一個重要產品Intel 1103存儲晶元於70年代初上市。1972年,Intel銷售額就達2340萬美元。從1982年起的過去10年間,微電子技術共有22項重大突破,其中由Intel公司開發的就有16項之多。
在摩爾主導Intel的十幾年時間里(1974~1987年),以PC為代表的個人計算機工業萌芽並獲得了飛速的發展。摩爾以其敏銳的眼光,准確地預測到了PC的成功。他果斷地做出決定,Intel進行戰略轉移,專攻微型計算機的「心臟」部件--CPU。戈登·摩爾正是這場變革和進步的最大推動者和勝利者。在高科技的IT領域,奮斗過十年的人物就可以被人稱為老兵了。那麼閃耀了40多年光芒的摩爾又該被稱為什麼呢?戈登·摩爾不但是一個老兵,他更是一位信息產業的偶像。今天,雖然擔任Intel榮譽董事主席的摩爾已經淡出了日常的管理事務,但是他還是一周數日出現在Intel總部的大樓里
1998年,摩爾和美國AAA國際合作創辦了AAAInt-l。Intel公司以「智能」產業為主,「AAA」以「智慧」產業為主,合作後「AAAInt-l」以「智能+智慧」的「智創未來,鏈動世界」為經營理念,以「服務國際戰略,履行全球責任」為使命,全力滿足未來智能化社會從「互聯網---物聯網---智聯網」鏈動發展市場需求!
他是信息產業的偶像,他的定律不僅把英特爾帶到了產業的頂峰,也指引著40年來IT產業的發展。他,戈登·摩爾,在盛名之下,把自己謙和地封藏起來,在退出江湖多年之後,他的出場依然如超級巨星一樣,引來技術天才們的如雷掌聲。
沒有哪個工程師的出場能像戈登·摩爾(Gordon·Moore)那樣,猶如一個超級巨星。為了紀念IDF成功舉辦10周年,這位極少露面的摩爾定律之父,在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的第一天掀起了一個高潮,現場所有觀眾站起來用熱烈的掌聲向他致敬。
第二次見到摩爾,是他忽然出現在安靜的媒體室里,幾乎所有的記者都扔下手裡的筆記本電腦,抓起相機一擁而上。國外記者說,摩爾的每一次出場都是這樣,他會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時刻出現在你面前。
摩爾很高,有一米八,年近八旬的他身著黑色西裝仍然挺拔。不管周圍人如何手忙腳亂,這位白發老者總是氣定神閑、悠然自得。
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是什麼,當然是電腦和網路,哪個行業最賺錢,當然是在風口浪尖上的IT行業,那麼這個行業的龍頭老大是誰,也許會有一些猶豫,不過看看自己的電腦,瞅瞅無處不在的廣告,這個答案就一目瞭然,當然就是全球最大的CPU製造商「英特爾」,它是計算機行業的領軍人物,生產著電腦的「心臟」——CPU,是真正的晶元巨人,任何一個計算機製造商,沒有誰敢拒絕英特爾的產品,沒有誰敢不使用著名的奔騰系列,雖然計算機戰場硝煙四起,但幾十年來,它永遠處於不敗之地,幾乎成為完美的化身。
而這個完美的化身是由三駕馬車所駕御的。羅伯特·諾伊斯,戈登·摩爾,安迪·格魯夫,每一個都是那麼赫赫有名,功勛蓋世,他們是完美的最佳組合,諾伊斯被尊稱為「聖人」,引領著企業發展方向,安迪被稱為「偏執狂」,用鐵腕管理著公司,摩爾則是出類拔萃的技術天才,計算機產業發展第一定律的發明人,尤其擅長技術趨勢的分析與謀略的策劃,是英特爾的哲學家、思想家,也是它的「心臟」。 1929年1月3日,戈登·摩爾出生在加州舊金山的佩斯卡迪諾。父親沒有上過多少學,17歲就開始養家,做一個小官員,母親只有中學畢業,但一家人日子過得也溫馨和樂。
11歲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年幼的摩爾對化學產生了興趣。當時鄰居的孩子有一個獨特的聖誕禮物,那是一個化學裝置,裡面有許多真正的化學試劑,可以製成許多稀奇古怪的東西,甚至可以製造炸葯,摩爾簡直完全著了迷,整天跑到鄰居家裡去,研究這些小東西,他開始想成為一個化學家!
在學校里,摩爾不是最用功的那個人,但卻是最會學習的那個,他整天跑出去做運動,搞發明,但學習成績一直還不錯。高中畢業後他進入了著名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化學專業,實現了自己的少年夢想。1950年,摩爾獲得了學士學位,接著他繼續深造,於1954年獲得物理化學博士學位。
畢業後,摩爾來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應用物理實驗室工作。當時他的研究方向是觀察紅外線吸收性狀和火焰分光光度分析。但不久研究小組因兩個上司的離去而名存實亡。而摩爾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方向,他說:「我開始計算自己發表的文章,結果是每個單詞5美元,對基礎研究來說這相當不錯。但我不知道誰會讀這些文章,政府能否從中獲得相應的價值。」
幾年之後,在諾貝爾獎獲得者、晶體管的合作發明者威廉·肖克利的邀請下,1956年,摩爾回到加利福尼亞,作為一名化學專家加入了肖克利半導體公司,他想放棄以前那種太過於虛無縹緲的理論研究,做點事情,讓自己的研究得到應用。
事實證明,摩爾加入肖克利半導體公司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因為在這里,他遇到了自己一生最好的合作夥伴,成就了一番最偉大的事業。羅伯特·諾伊斯、布蘭克、拉斯特都是後來鼎鼎大名的人物。但也有缺憾存在,因為肖克利是天才的科學家,卻缺乏經營能力。他雄心勃勃,但對管理一竅不通。斯坦福大學教授特曼曾評論說:「肖克利在才華橫溢的年輕人眼裡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人物,但他們又很難跟他共事。」一年之中,實驗室沒有研製出任何像樣的產品。
於是,公司里意氣相通的8個人決定「叛逃」,帶頭人是諾伊斯,他是摩爾最好的朋友。他們向肖克利遞交了辭職書。肖克利怒不可遏地罵他們是「八叛逆」。但青年人還是義無反顧離開了他們的「伯樂」。不過,後來就連肖克利本人也改口把他們稱為「八個天才的叛逆」。在矽谷許多傳說中,「八叛逆」的照片與矽谷第一位創業者惠普的車庫照片,具有同樣的歷史價值。 1957年9月,「八叛逆」手拿《華爾街日報》,按紐約股票欄目挨家挨戶尋找合作夥伴,他們找了35家公司,但被拒絕了35次。最後,他們找到了一家地處美國紐約的攝影器材公司,這家公司名稱為Fairchild,音譯「費爾柴爾德」,意思就是「仙童」。已經60多歲的費爾柴爾德先生已經沒有多少心情和動力了,他只提供了3600美元的種子基金,要求他們開發和生產商業半導體器件,並享有兩年的購買特權。於是,「八叛逆」創辦的企業被正式命名為仙童半導體公司。、
「仙童」們商議要製造一種雙擴散基型晶體管,以便用硅來取代傳統的鍺材料,這是他們在肖克利實驗室尚未完成卻又不受肖克利重視的項目。費爾柴爾德攝影器材公司答應提供財力,總額為150萬美元。諾依斯給夥伴們分了工,由摩爾負責研究新的擴散工藝,而他自己則與拉斯特一起專攻平面照相技術。
1958年1月,IBM公司給了他們第一張訂單,訂購100個硅晶體管,用於該公司電腦的存儲器。到1958年底,「八叛逆」的小小公司已經擁有50萬銷售額和100名員工,依靠技術創新優勢,一舉成為矽谷成長最快的公司,別人稱它是「淘氣孩子們創造的奇跡」。
60年代的仙童半導體公司進入了它的黃金時期。到1967年,公司營業額已接近2億美元,在當時可以說是天文數字。人們說:「進入仙童公司,就等於跨進了矽谷半導體工業的大門。」
1965年的一個無意的瞬間,摩爾發現出一個對後來計算機行業極為重大的定律,它發表在當年第35期《電子》雜志上,雖然只有3頁紙的篇幅,但卻是迄今為止半導體歷史上最具意義的論文。在文章里,摩爾天才地預言說道,集成電路上能被集成的晶體管數目,將會以每18個月翻一番的速度穩定增長,並在今後數十年內保持著這種勢頭。摩爾所做的這個預言,因後來集成電路的發展而得以證明,並在較長時期保持了它的有效性,被人譽為「摩爾定律」,成為新興電子電腦產業的「第一定律」。
但在當時,摩爾和其他人都沒有想到它的作用。因為這時的仙童已經在孕育著危機,隨著分公司的壯大,母公司總經理不斷把利潤轉移到東海岸,去支持費爾柴爾德總公司的盈利水平。目睹這種現狀,仙童的大批人才精英,紛紛出走自行創業。
1968年,「八叛逆」中的最後兩位諾伊斯和摩爾,帶著當時還不出名的葛羅夫脫離仙童公司自立門戶,在加州維爾山的一幢舊樓中,英特爾成立了,新公司最初起的名字叫「摩爾——諾伊斯電子公司」。但是英文里Moore Noyce聽起來與more noise(吵吵嚷嚷)非常相似,所以又改成了「英特爾」。「英特爾」(Intel)本來源自於英文單詞「智慧」(Intelligence的頭部。同時又與英文的「集成電子」(Integrated Electronics)很相似,於是,這個簡單卻響亮的名字就這樣誕生了!雖然是個小公司,沒有資金,沒有地方。但他們卻雄心萬丈,要闖一番偉大事業。
創業之初,三人一致認為,半導體最具潛力的市場是存儲器晶元,這一市場完全依賴於高科技。1969年,英特爾推出自己的第一批產品——雙極處理64位存儲器晶元,代號為3101。第二年,又推出第一個大容量(256位)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存儲器1101。1972年,又乘勝推出第一個容量為1KB的動態隨機存儲器1103,這種價廉物美的產品深受歡迎,供不應求,它的誕生正式宣告了磁芯存儲器的滅亡,並最終成全了個人電腦革命。達到 在英特爾公司,摩爾定律開始得到徹底的發揮和實踐。從70年代起,英特爾就構築了其賴以成功的商業模式——不斷改進晶元的設計,以技術創新滿足計算機製造商及軟硬體產品公司更新換代、提高性能的需要。摩爾提出,計算機的性能每18個月翻一番,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贏得高額利潤並將獲得的資金再投入到下一輪的技術開發中去,才會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生存下來。而摩爾的口頭禪就是「改變是我們終身的熱愛」。
在摩爾定律的指導下,英特爾公司好戲連台,1971年對外公布了世界第一個微處理器4004,宣告了「一個集成電子新紀元已經來臨」。1974年,又推出了微處理器8080。「8080」被專家們稱贊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微處理器之一,也正是從8088開始,個人電腦開始在全世界范圍內發展起來。
1974年在諾伊斯卸任之後,時任副總裁的摩爾正式登上了總裁和首席執行官的寶座,開始了英特爾騰飛的路程。作為技術出身的企業家,摩爾從不認為自己是公司的總裁,高高在上,並且他十分注重技術的轉化,消除英特爾研究實驗室和製造部門之間的瓶頸,加快了新產品從實驗室向工廠、向市場的轉化。
由於經營策略的正確,技術上的創新,這時的英特爾已經逐步確立了自己的巨人地位,環顧四周,無一人是對手,不由得洋洋得意,但他們沒有想到,在遙遠的東方,一股新生的勢力正在成長。
1976年3月,日本最大的5家電氣公司的科研力量聯合起來,組建起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究所,不到4年時間,他們取得了巨大成就!1980年3月,惠普公司總經理安德森在華盛頓的一次會議上發表了一份日美兩國晶元質量的比較報告,美國最好的產品的次品率,竟要比日本最差的產品高出5倍。這份報告引起矽谷的震驚。
然而真正的較量是1981年。這年12月,英特爾公司推出8087晶元,日本松下公司毫不示弱地拿出3200晶元。當時64K動態隨機存儲晶元是電腦界一致看好的重頭戲,它包含65536個元件,不僅能讀,而且能夠像黑板一樣擦寫。但日本的64K晶元是半路里殺出來的一匹黑馬,以它低成本和高可靠性,迅速佔有美國,使英特爾的單個晶元價格在一年內就從28美元慘跌至6美元,英特爾這個新生的巨人被狠狠地教訓了,矽谷為之嘩然,美國為之嘩然。
摩爾痛定思痛,決心放棄存儲晶元市場,轉向了微處理器(控制晶元)市場,因為以其敏銳的眼光,摩爾已經准確地預測到了個人電腦以後的成功。他果斷地做出決定,Intel進行戰略轉移,專攻微型計算機的「心臟」部件—CPU,正是這一決策,最終確立了英特爾今日在全球微處理器市場上的霸主地位。
從1985年起,英特爾開始同康柏聯合研製以80386微處理器為基礎的新型計算機,並於1987年成功地推出運算速度比IBM個人計算機快三倍的台式386計算機。1991年,英特爾又與IBM公司達成一項為期10年的微處理器協議,研製能用一塊晶元代替許多計算機芯址,並且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處理器。
技術上的創新使英特爾不斷領先於同行,始終占據著微處理器市場的極大市場份額,利潤連年上升,但摩爾並沒有滿足於現狀,他相信自己的摩爾定律,清楚市場的淘汰是多麼快速,依然以極大的頻率「自己淘汰自己」。1993年3月,英特爾又推出微處理器的第五代CPU產品——Pentium(奔騰)。
在摩爾主導Intel的十幾年時間里,以PC為代表的個人計算機工業萌芽並獲得了飛速的發展。隨著PC在全球范圍獲得的巨大成功,提供PC核心部件的Intel從一個存儲器製造商長成為一個更加輝煌的Intel。戈登·摩爾正是這場偉大變革的最大推動者和勝利者。
1989年,摩爾從主席職位上光榮退休。
成功秘訣
深厚的專業知識為基礎。
技術為支點,研發為杠桿。
不斷「淘汰自己」的勇氣。

⑧ 幫忙介紹一下英國首相,戈登·布朗

56歲的布朗出身於蘇格蘭格的一個牧師家庭,從小對政治興趣濃厚,17歲正式加入工黨。1983年,在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後,布朗當選為國會議員。1997年,做為布萊爾的政治搭檔,布朗出任英國財政大臣,十年任期內政績顯著,使英國經濟走出低迷狀態,年經濟增長率更是高於歐元區的平均水平。這也為他競選工黨領袖和出任首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布朗愛好廣泛,喜歡網球、足球、閱讀和寫作。不幸的是,在高中的一次橄欖球賽中,布朗的左眼受到猛烈撞擊,視網膜脫落導致失明。2000年,布朗與薩拉·麥考利結婚,現在有兩個兒子。

成功的財政大臣

戈登·布朗,1951年2月20日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的一個牧師家庭,1968年加入工黨。1982年獲得愛丁堡大學博士學位。曾擔任愛丁堡大學、格拉斯哥技術學院講師及記者和電視台編輯等職。1977年至1983年任蘇格蘭工黨執委會委員。1983年當選為下議院議員,任工黨蘇格蘭委員會主席。1992年擔任工黨影子內閣財政大臣。1997年5月,登上財政大臣寶座。2001年6月連任財政大臣。2005年5月再次連任財政大臣。

布朗被稱為「英國史上最成功的財政大臣」,因為其在任期間,英國的經濟持續出現繁榮景象,無論是朋友和敵人,都對他在繁榮英國經濟方面的能力表示佩服。 「經濟成就」正是布朗競逐工黨領袖和首相的最大資本。在布朗領導下,英國央行在貨幣政策上的獨立性大增,從而使英國經濟走出繁榮——泡沫——破碎的怪圈,通貨膨脹率多年保持較低水準;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報告顯示:1997年至2006年,英國年經濟增長率達2.7%,高於歐元區2.1%的平均增長率, 2007年度更是接近3%;英鎊則呈10年來最堅挺之勢;失業率從1997年的7%下降到5.5%(歐元區的平均失業率則為8.1%);教育預算倍增;公共醫療系統基金增加近兩倍。

也許正是因為自身能力的超凡脫俗,使得布朗在被國內媒體形容為「陰沉」時,很自信地說:「我認為,我們正在邁離那個明星政客主事的時代。在未來幾年內,人們評判一個政治人物時,將主要看他的個人品格和他是否有處理大事的能力。」

生活坎坷歷經磨難

布朗在10歲時玩橄欖球受傷,左眼失明,致使他發表演講時,必須用大字型大小講稿。不過,眼疾反而增加了他奮斗的決心。對工作的狂熱也耽誤了他的婚姻大事。直到2000年8月,近50 歲的布朗才結束單身貴族的生活,和一名比他小13歲的公關經理薩拉·麥考利喜結良緣。

2001年12月28日,布朗夫婦喜得千金,但由於早產的緣故,這個孩子在次年1月死亡。喪女事件對布朗打擊很大,每每談到愛女,一貫以木訥形象示人的布朗就會顯出柔情的一面。他聲音哽咽,眼中閃著淚光說:「沒有什麼比喪失一個幼小而珍貴的生命更殘忍的事情了,一個人永遠都難以承受這樣的事,因為總覺得生命中丟失了一些東西……」

2003年,他們的第一個兒子約翰出生了,為他們帶來了一絲安慰。這才緩解了兩人的喪女之痛。布朗後來說,女兒死後,自己近一年不忍聽音樂,幸而約翰的出生彌補了這一切。他還忍不住講述起初為人父的欣喜:「盡管有些夜晚難以入眠,但每天清晨,我的腳步就像裝了彈簧一樣帶勁。」

2006年夏,他們的第二個兒子詹姆士·弗雷澤降生,但患有囊性纖維變性疾病——一種威脅生命的遺傳病。女兒夭折,次子患病,令布朗更加珍惜生活。

據布朗的傳記作者保羅·勞特利奇記述,布朗很小的時候就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12歲時,布朗就和哥哥約翰說服工黨,允許他們在自己創辦的報紙上刊登當時工黨領袖哈羅德·威爾遜的一篇文章;16歲時,布朗不負眾望考入蘇格蘭著名學府愛丁堡大學,攻讀歷史專業,並獲得了獎學金,成為當時年齡最小的大學生;大學期間,布朗各科成績名列前茅,並於1982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愛丁堡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但他從來都不是一個死讀書的人,在愛丁堡大學,布朗就牛刀小試了他的政治才能。他經過一番激烈競選,成功當上學生會主席,並被選為愛丁堡大學「學生校長」和大學法庭的主席;24歲時,布朗發表了自己所謂的「蘇格蘭紅皮書」,儼然以英國首相的口氣對蘇格蘭的狀況進行分析,顯露出了政治才幹。

與布萊爾關系神秘

布萊爾與布朗都屬於英國政壇耀眼的明星,他們一直被認為是政壇的金童搭檔。然而,從共用一個辦公室到幾乎不說話,兩人之間的關系也是英國政府里最難解的謎之一。

1983年6月,進入英國議會下院的布萊爾和布朗首次相遇,兩人還共用一個辦公室。1991年與布萊爾一起帶領工黨贏得英國大選。之後,布萊爾出任首相,主管外交和教育;布朗擔任財政大臣,主管經濟和國內事務。1994年,工黨領袖約翰·史密斯去世是兩人關系的轉折點。當年5月31日,布萊爾和布朗在伊斯林頓區的格拉尼塔飯店舉行了著名的會晤,據說布朗同意放棄競爭,給布萊爾繼任工黨領袖讓路。作為回報,布萊爾同意在適當的時候退位,支持布朗出任工黨領袖。

布萊爾遲遲不兌現諾言,布朗難免心急如焚。2003年時,雖然外界認定的首相布萊爾和財相布朗之間的較量大多是在幕後進行,但兩人在重要問題上的分歧逐漸擴大。2004年5月,布朗利用布萊爾伊拉克戰爭政策不受歡迎的機會,聯手黨內重要人物、副首相約翰·普雷斯科特對布萊爾展開「逼宮」,布萊爾依仗「群臣保駕」、自己立場堅定才過關。兩人的矛盾開始公開化。2006年9月,兩人的不和達到高潮。有報道稱,布萊爾和布朗在一次會議上就繼任問題「發生爭吵」。結果,要求布萊爾辭職的一名年輕大臣和七名政府助手一起辭職。直到2007年5月1日,布萊爾表示將宣布辭職時間表時,終於明確對布朗接班的支持。

對於布朗來說,比他小兩歲的布萊爾已經在首相位置上待了整整10年,現在也是輪到他一展身手的時候了。

事實上,這些年來,布朗一直是首相府的「房客」。有一段時間,唐寧街10號首相府的主人居然是財政大臣布朗,而「正牌首相」布萊爾則住在隔壁的唐寧街11號。按照慣例,布萊爾領導工黨贏得1997年大選之後被安排入住充滿榮光的唐寧街10號,他的繼任者、財政大臣布朗則入住隔壁11號。但由於布萊爾家庭成員眾多,而布朗當時還是單身漢。於是布萊爾和布朗為了資源優化配置,達成「換房協議」,布萊爾一家住進較為寬敞的11號,而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的布朗搬進10號。

作風頗似「鐵娘子」

布萊爾執政10年已經將一種親切健談、幽默風趣的個人風格深深地烙到了首相職位上。布朗在性格上卻完全是另一種風格。

民眾平日在電視上和各種場合看到的布朗,經常是穿著一件熨燙得筆挺的西裝,演講中只有枯燥的事實和數字,給人的感覺是保守持重,嚴肅得有些沉悶。

而這種剛毅木訥給別人帶來了不少口實:有人說布朗冷漠、機智,表面強硬而內心怯懦;有人說他是「心理有缺陷」的人;有人說他是操縱政黨活動的政客;也有人說他是反對國家機器的知識分子;還有人說他是帶有蘇格蘭民族主義思想的天才政治家……更多的時候,布朗乾脆被冠以「穿褲子的撒切爾夫人」綽號,因為他和著名的「鐵娘子」一樣勤奮、聰明、孤傲、令人敬畏。他總是在最後一刻才亮出自己的觀點,而且不會馬上付諸文字,即使非常重大的決策也只在公布前幾天才會正式付印,從而使一些喜歡向外泄露消息的工作人員無從下手。

但布朗的朋友認為,他在實際生活中其實更熱情並富有智慧。朋友強烈建議布朗在公眾場合更多微笑,袒露自己的個人感情,加強與公眾的溝通。於是布朗有時也會在公眾面前講一些笑話,可他有些拙劣的表述根本讓人笑不出來,於是弄巧成拙地又被貼上了一張「沒有性格魅力的人」的負面標簽。布朗感到自己幽默感不足,特別請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笑話撰稿人為他寫些笑話,增加個人魅力,以便樹立起像布萊爾那樣幽默、輕松、有活力的公眾形象。

⑨ 戈登·弗里曼的戈登簡介

在半條命1的時代,玩家已經了解到弗里曼的年齡是27歲。不可考證的、具有共識的一點就是弗里曼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理論物理系,並且拿到了哲學博士頭銜。他的畢業論文名叫《經來自鎖定模式的來源隊列中的極長波脈沖通過非線性超鈾晶體的現象來觀察在超量子結構的愛因斯坦·波多利克斯·羅森纏結》(Observation of Einstein-Podolsky-Rosen Entanglement on Supraquantum Structures by Inction Through Nonlinear Transuranic Crystal of Extremely Long Wavelength (ELW) Pulse from Mode-Locked Source Array)。弗里曼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華盛頓州西雅圖人,他早年就對理論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比如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在觀察了一系列實驗物理學院的傳送試驗後,如何真正實現傳送成為了困擾弗里曼的難題。
最終,弗里曼對原子在空間中慢騰騰的傳送速度無法忍受,轉而研究一些更加私人的問題。同時,弗里曼在麻省理工的導師艾薩克·克萊納已經在黑山研究所的頂級保密計劃中取得了一大步的進展,而且急需一些助手來完成剩下的工作。弗里曼毫無疑問地被選中了。他同意到黑山研究所去工作,因為他希望在那裡的工作能把他在天體物理和量子物理上的各種問題和疑惑解釋清楚。
游戲最初的開始,弗里曼正在那個位於新墨西哥州某處的研究所內研究那些機密的問題。他被分配到了位於研究所最深處的反常材料部門,做一些核子和亞原子的研究。有些滑稽的是,雖然弗里曼拿到的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哲學博士頭銜,但是游戲中對這些理論什麼的一點也用不到。巴尼·科爾霍恩在半條命2的開頭部分還拿這個事情開了一個玩笑,當時弗里曼正在做一些類似於「技術性質」的工作。
弗里曼帶一副黑邊眼鏡,留著一撮山羊鬍,非常擅長運動。盡管看上去弗里曼是一個玩槍的專家,但是在黑山事件之前他從沒有動過槍械(除了他在6歲的時候他製作的一個能發射網球的加農炮)。弗里曼和其他游戲中的英雄最大的不同點就是他是一個科學家。其他的英雄,或者如毀滅公爵中的Duke Nukem那種傳統英雄形象,或者如其他游戲裡面的戰士形象。 游戲中的主角也開玩笑地說:「不管怎麼說……讓人討厭的游戲主角一般都用撬棍。」
戈登弗里曼(Gordon Freeman)名字的來源 :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美國著名物理學家,1965年,因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的成就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5年進入麻省理工學院(MIT),先學數學,後學物理。1999年本科畢業,畢業論文發表在《物理評論》(Phys.Rev.)上,內有一個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量子力學公式。戈登弗里曼在1代設定是27歲的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生 還有在半條命2為了紀念理查德·費曼創造出了重力槍 2001年3月16日,弗里曼和他的工作小組正在進行的試驗出現了可怕的錯誤(可能有人故意引起)。結果時空的連續統一體發生了破裂,外星人進入了研究所內,殺死了它們發現的所有人類。弗里曼發現自己腹背受敵:兇殘的外星人和奉命執行清理(殺死一切外星人和類似人的生物)任務的政府軍隊讓他陷入兩難境地。為了能夠活下來,這個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訓練的理論物理學家決定拯救人類於混亂之中,他的英雄舉動感動了一些倖存下來的科學家,結果他們一同成為軍方最主要的消滅目標。
在經過了一系列冒險、殺死了無數外星人和士兵之後,弗里曼最終從試驗室經過時空傳送到了外星人的老家:Xen,他決定先消滅外星人的頭領Nihilanth。從最後的遭遇戰中恢復知覺後,弗里曼發現自己面對是謎一般的人物——G-Man,這個神秘的科學家自始至終都在觀察弗里曼的一舉一動,或者說他一直在操縱弗里曼的命運。G-Man使用他的能力讓弗里曼在地球和Xen之間傳送了數次。擺在弗里曼面前的有兩條路:同意為G-Man和他的「神秘雇員」工作,或者在沒有武器的情況下死在那些兇殘的外星人手下。半條命2中已經說明,弗里曼接受了G-Man提供給他的工作。
游戲中屏幕上顯示的信息可以讓玩家了解游戲的進度和下一步的行動。愛好者們在通關後猜想是那個神秘的G-Man導演了這次事故,因為有人在試驗前看到他和一些科學家在耳語,還有就是這次事故被描述成「某日早晨的傳送」。盡管游戲中沒有明確指出這一點,但是游戲的最終結局就是Nihilanth的老窩中的水晶被同樣的事故產因所摧毀。 半條命2一開始,G-Man正在對Gordon說話,當時的場景有些迷幻的感覺,G-Man的臉在屏幕上忽前忽後的閃動,這和他在半條命1中的出場場景及其類似。G-Man用他那具有特色的神秘的語調告訴弗里曼要「醒來,聞到骨灰的味道」。弗里曼醒來了,他和兩個市民一起被「轉移」到了17號城。他馬上意識到地球已經被傳送的多維空間帝國所控制。後來他碰到了巴尼·科爾霍恩和愛麗克斯·萬斯,他們三個人與愛麗克斯的機器人-----阿狗一起對抗聯合軍團。
在半條命2中,弗里曼要對抗聯合軍團(Combine),為了把人類從控制中解脫出來。黑山事件讓弗里曼名聲大躁,這次解救人類的事件更讓他的經歷抹上了一筆傳奇色彩,人們都開始把他當成救世主,叫他「救世主弗里曼」(The One Freeman)。幹掉了成百上千個聯合軍士兵之後,弗里曼要面對的是所有的17號城的士兵。他最後找到了聯合軍的大本營,並且用反物質反應器清除這個據點並且消滅了聯合部隊在地球的管理者------黑山基地的管理人華萊士·布林。盡管他和愛麗克斯·凡斯一起也被困在了爆炸中,G-Man及時出現停止了時間,並且告訴他自己對他的表現非常深刻。他最後告訴弗里曼,他不再給他出什麼選擇題了,而是要奪走弗里曼的自由,把弗里曼囚禁起來直到自己再次需要。至此,半條命2的結局和前作一樣,在告訴玩家一些答案的同時帶來了更多的問題。
半條命2第一章
第一章的開始,接著上部的故事,一群紫色弗地岡人阻止了停止時間的G-man,將其推進了一座門里,把戈登與愛麗克斯'凡斯從爆炸中解救出來。戈登要與愛麗克斯一起從即將來臨的大爆炸中逃出生天,當戈登醒來時,看到阿狗正在把自己從廢墟里拉出來,之後愛麗克斯用殘存的電腦聯繫上了父親伊萊,當得知城堡即將爆炸,將摧毀整個17號城,緩解的方法就是進入城堡,干涉堆心,於是戈登與愛麗克斯坐進了一輛舊車,被阿狗扔進了城堡,一路上又解決的大量怪物,進入堆芯,掩護愛麗克斯進入控制室操作,復制了聯合軍的資料。之後原路反回。踏上了逃離17號城的冒險,一路砍瓜切菜,期間與巴尼以及部分反抗軍匯合一起掩護平民撤退,平民最後進入火車站,掩護被救出的平民成功登上火車離開,而戈登與愛麗克斯最後擊毀一架三角機甲成功上火車使離17號城時,聯合軍城堡發生了巨大爆炸,爆炸的沖擊波把2人乘坐的火車卷了進去。。。至此,第一章結束,揭開了hl2結尾的懸念,又給玩家帶來了另一個懸念。
半條命2第二章
第二章再一次揭示了第一章的結局,爆炸的沖擊波使火車被炸翻了。戈登與愛麗克斯逃了出來。繼續向前,在一座有電腦的木屋裡與愛麗克斯的父親以來聯系,被告知此時被毀的城堡已經開始形成一個巨大的傳送門,一旦傳送門形成,聯合軍將會再次進入地球,全人類都將毀滅!阻止的辦法只有發射一枚火箭阻止傳送門形成,必須將愛麗克斯在城堡里拷貝到的資料帶來。將資料里傳送門的代碼輸入火箭,才能抵消傳送門,於是,兩人再次上路,在途中,愛麗克斯被一種新怪物:聯合軍捕獵者襲擊,重傷,戈登也陷入困境,在危急時刻被一個弗地港人解救,但愛麗克斯重傷必須馬上治療,於是弗地崗人召喚同伴,將愛麗克斯帶到地下礦洞的一個反抗軍據點治療,而治療中又需要獅蟻幼蟲的萃取物才行,於是一名弗地崗人與戈登深入地下溶洞,一路披荊斬棘,得到了萃取物,救活了愛麗克斯,而在搶救期間,G-man又出現了,與戈登交談,說:以前『他們』不在乎愛麗克斯,是GMAN堅持把愛麗克斯拉進來的,他的投資不能沒有回報,他認為愛麗克斯比他預期的更有價值。並讓戈登護送A愛麗克斯安全到達白森林,他已經同意遵守某項約定,讓愛麗克斯轉告伊萊,「准備迎接出科意料的結果」;說完這些又消失了。此時愛麗克斯痊癒了,與一名弗地崗人一起出發,路上看到了向白森林進發的聯合軍裝甲核心部隊。為加快速度戈登二人在弗地崗的協助下找到了一輛改裝車。與弗地崗告別,驅車前往白森林,路上在一個無線電台想和白森林聯系,但遭到干擾,只能繼續前進。路上,在一座屋子裡發現一個新怪物,聯合軍探員,在戈登即將被探員殺掉時,探員的維生器爆炸,探員逃跑了。二人再次被聯合軍襲擊,在擊敗聯合軍後一直前進。期間遇到了反抗軍,又遇到了埋伏,一路闖關終於到達白森林,在火箭基地,愛麗克斯將資料交給了一那個新人物:麥格森博士。期間打退了襲擊的聯合軍,又與伊萊,克萊納碰面,與朱蒂斯博士聯繫上,發現其已經乘坐光圈科技的一艘考察船「北極光」前往了北極。但聯系時朱蒂斯遭到了聯合軍襲擊。聯系中斷。之後愛麗克斯向伊萊托出了G-man的話,伊萊老人悲憤至極。忽然聯合軍來襲了。為保護火箭。戈登一人與大量反抗軍阻擊了十幾架三角機甲,最終火箭發射,抵消了傳送門,而最後伊萊在送愛麗克斯與戈登上直升機去追朱蒂斯博士時遭到聯合軍探員襲擊死亡。戈登與愛麗克斯也險些殞命,幸虧機器人阿狗及時出現,最終愛麗克斯抱著父親的屍體悲痛欲絕。。。至此,第二章結束,再次留下新懸念,戈登弗里曼又經歷了一次不亞於之前的驚險冒險。解決了一個威脅人類的巨大的危機。但故事還沒有結束,那艘神秘的光圈科技考察船,與朱蒂斯博士離開的原因。和如何徹底擊敗聯合軍。戈登弗里曼的傳奇仍將繼續!

閱讀全文

與戈登系源自英國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的神人有哪些 瀏覽:447
在中國怎麼購買英國禮品卡 瀏覽:361
印尼10月有什麼節日 瀏覽:446
如何購買印度股市 瀏覽:769
中國核電堆有多少種 瀏覽:47
義大利的雕塑有什麼吸引人 瀏覽:733
越南保衛戰怎麼打起來的 瀏覽:317
伊朗共和國人口有多少 瀏覽:971
印尼有多少人回國 瀏覽:26
apex英雄怎麼設置中國版 瀏覽:976
印度邁蘭替諾二代怎麼樣 瀏覽:23
中國近代史的起點是什麼 瀏覽:499
印尼留學的英語怎麼說 瀏覽:795
英國小姐姐為什麼被困 瀏覽:990
歐洲為什麼這么重視伊朗 瀏覽:722
越南話少一點怎麼讀 瀏覽:97
義大利語scrive是什麼意思 瀏覽:756
印度為什麼會歧視女 瀏覽:525
中國最好玩的是什麼 瀏覽:855
越南人生活什麼樣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