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英國人夏天喜歡到地中海去度假呢
地中海沿岸旅遊業發達 愛陽光愛沙灘是人的共性 英國是個島國 不乏陽光與沙灘 英國人去地中海不單單是為了享受日光浴 還可能是被他國獨特的風光、文化、習俗等所吸引!
因為地中海氣候宜人
❷ 為什麼夏季英國人喜歡去地中海度假
1. 英國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夏季最高溫度只有23
4度的樣子,還總有雨,感受不到陽光明媚,而地中海就不是了,它夏季炎熱乾燥,陽光很好。
2.距離近,方便。
3.地中海自然風光美。
❸ 為什麼老外喜歡沙灘曬太陽
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社會原因。西方人喜歡麥色因為表示自己有錢可以度假可以曬黑,而老外度假的最常見方式就是去海灘(這個傳統流行開來應該不超過50年,之前你就看好萊塢明星好了,都是以白為美的)。所以以麥色為美得以在廣大中產階級和不從事日復一日烈日下體力勞動的人群中流傳。中國人開始有點錢也是近20年的事,而且國人旅遊受到傳統文化影響,更喜歡山清水秀,略帶人文關懷的景色(感謝古代所有的文人墨客)這點日韓也是一樣的,開玩笑說大多數國人開始接受陽光海灘還是從《麥兜故事的》」水清沙白「和穿著沙灘短褲的任賢齊開始的。傳統上中國人不喜歡黑和西方過去是一個原因:只有從事烈日下體力勞動的才會黑。另外中日韓有天然海灘的地方都比較少吧,這種東西只存在南方。由於中國農業人口非常多,所以中短期這種從以白為美變成以黑為美,或者開始大規模流行陽光沙灘是不可能的,說白東方西方都一樣,旅遊也是」炫富「啊。題外話:部分外國人對海灘曬太陽有種病態的執著,曬到後來30歲皮膚就老掉,都是雀斑,難看死了,只有他們自己覺得美。說白了,還是社會地位在作崇。
❹ 為什麼英國人夏天喜歡到地中海去度假呢
應為英國很少出太陽而地中海夏天太陽很大
應為英國夏天常常下雨
所以地中海常常出太陽
所以
英國人喜歡到地中海旅遊
❺ 英國人為什麼喜歡到地中海沿岸國家旅遊,享受那裡的陽光沙灘
眾所周知,英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經濟發達環境優美的地方,崇尚的紳士文化使得當地人們也都十分有素質,但是,即使是這樣好的國度,他們仍舊喜歡到地中海沿岸的國家去旅遊,享受那裡的陽光沙灘,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適宜的氣候和優美的自然景色,地中海的建築也十分的漂亮,五彩繽紛的房屋建築,獨特的造型設計,優雅獨特的地中海裝飾風格,都讓這里像是一個遠離喧囂的世外之地,在海面上還能夠看見各色的船隻,熱心的船家還會在你想要出海的時候帶你一程哦,還不去准備嗎?
❻ 為什麼老外那麼喜歡曬太陽
西方人喜歡麥色因為表示自己有錢可以度假可以曬黑,而老外度假的最常見方式就是去海灘(這個傳統流行開來應該不超過50年,之前你就看好萊塢明星好了,都是以白為美的)。 所以以麥色為美得以在廣大中產階級和不從事日復一日烈日下體力勞動的人群中流傳。
中
國人開始有點錢也是近20年的事,而且國人旅遊受到傳統文化影響,更喜歡山清水秀,略帶人文關懷的景色(感謝古代所有的文人墨客)這點日韓也是一樣的,開
玩笑說大多數國人開始接受陽光海灘還是從《麥兜故事的》」水清沙白「和穿著沙灘短褲的任賢齊開始的。傳統上中國人不喜歡黑和西方過去是一個原因:只有從事
烈日下體力勞動的才會黑。另外中日韓有天然海灘的地方都比較少吧,這種東西只存在南方。
由於中國農業人口非常多,所以中短期這種從以白為美變成以黑為美,或者開始大規模流行陽光沙灘是不可能的,說白東方西方都一樣,旅遊也是」炫富「啊。
題外話:部分外國人對海灘曬太陽有種病態的執著,曬到後來30歲皮膚就老掉,都是雀斑,難看死了,只有他們自己覺得美。說白了,還是社會地位在作崇。
❼ 為什麼英國人喜歡強烈日光浴,不怕紫外線嗎
適量的紫外線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 但是過量的紫外線就可以導致癌變 所以英國人也怕過量 且沒有保護措施的 日光浴
❽ 英國人的文化習俗
http://www.21abroad.net/life/uk_life.html
英國生活習俗
現在英國人更加註重生活質量,追求精神享受。重要場合穿著很正規,平時追求簡單、舒適的服飾。飲食式樣簡單,注重營養。英氣候溫和、濕潤,英國人喜愛陽光。平時喜歡自己動手做家務,酷愛運動,喜歡外出旅遊度假。另外英國人非常愛好文化活動,如閱讀書刊、寫文章、聽音樂會、看戲等,還喜歡養寵物。
英倫生活面面觀
一、生活中的數字
在英國,成人平均每周22小時從事全日工作或全日教育,並以相同數量的時間用於家務勞動。而從事家務勞動的人的性別仍以婦女為最高。但婦女參加工作的越來越多。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婦女參加工作的比例45%。在非體力工作部門,婦女佔一半。而在服務行業,婦女則佔一半多,可謂"半邊天"!
英國家庭的消費額1990年至1997年間增長了75%(含通貨膨脹率)。而1998年二季度又比1997年上漲了2.8%。其消費格局也發生了很大變化。1997年,居民用於娛樂和教育支出耐用品的消費增加了10%。其支出內容為購買收音機、電視機、電話、電腦和其它耐用品。這部分消費還用於租錄像機和音樂磁帶,購買文體用品,以及教育投資。1997年一般商品成本價上漲了4.4%,但個別商品如食品、酒精、燃料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比例最高的當屬香煙。
由此可見,現在英國人的生活方式,更加註重生活質量,追求精神享受,並漸漸擺脫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酗酒。
二、追求簡單、舒適的生活
西服仍稱得上是英國的國服,但是,雖然上班族西裝革履,甚至在重要場合,男士著燕尾服,女士著低胸晚禮服,但是,很多老百姓日常喜歡穿休閑服,式樣簡單、舒服合體。
英國人的飲食習慣亦式樣簡單,注重營養。早餐通常是麥片粥沖牛奶或一杯果汁,塗上黃油的烤麵包片,熏鹹肉或煎香腸、雞蛋。中午,孩子們在學校吃午餐,大人的午餐就在工作地點附近買上一份三明治,就一杯咖啡,打發了事。只有到周末,英國人的飯桌上才會豐盛一番。通常主菜是肉類,如烤雞肉、烤牛肉、烤魚等。蔬菜品種繁多,象捲心菜、新鮮豌豆、土豆、胡蘿卜等。蔬菜一般都不再加工,裝在盤里,澆上從超市買回的現成調料便食用。主菜之後總有一道易消化的甜食,如燒煮水果、果料布丁、乳酪、冰激凌等。
三、公園與綠地
英國氣候溫和、濕潤。一年四季適合各種花草樹木的生長。政府在制定市區規劃時,幾乎在每一個生活小區都專門規劃出一大塊綠地或公園,供人們休息或散步,為孩子們嬉戲提供空間。
由於冬季陰雨多霧,使夏天的太陽對英國人來說變的特別寶貴。在陽光燦爛的周末,假日,公園里,沙灘上到處躺滿了享受太陽浴的人們。更有英國人以把自己的皮膚曬成棕色發亮為時髦。
四、自己動手做
英國人喜歡在周末假日里自己動手修繕房屋,製作傢具,裝修房間,修整花園。甚至自己製作陶瓷工藝品,幾乎無所不能。這不僅僅出於經濟考慮,而是把此看作是培養個人技能,陶冶個人情操,也是休閑的生活方式之一。通過自己動手做,能使自己的居室更加舒適,更具個性化。
五、酷愛運動
據英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在1996至1997年間,有占總人口72%的男公民和57%的女公民,在4周之內,至少參加一體育運動。青少年參加校外體育活動的比例更高。
在眾多的體育運動項目中,騎自行車、踢足球、打司諾克球、打網球、游泳和滑旱冰鞋,是眾多男女共同愛好的項目。而每天散步兩英里或更長的距離,一直是流行的運動。
六、豐富多彩的假日
每年外出旅遊度假對大多數英國百姓來說,無論時間長短,國內或國外,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據英國旅遊機構調查,1996年,英國居民度過4夜或4夜以上假期的人共計5,900萬,超過了英國人口的總數,而1997年英國居民離家度假超過一夜的人達7,080萬。
除旅遊外,英國人在周末、銀行節、復活節等五花八門的假日中的娛樂和消遣節目更是豐富多采:環境優雅的電影院、音樂廳、歌劇院和夏季露天音樂會更為不同階層、不同年齡和不同口味的人們准備了各式各樣的節目。數目眾多的博物館、名勝古跡更為人們提供了最佳休閑去處。
七、如飢似渴的讀者
在英國242,500平方公里的國土上,遍布圖書館和閱覽室約5,000所(包括專業圖書館、院校圖書館300多所)。無論白天或晚上,圖書館內常常是座無虛席。借書、查閱資料、瀏覽報紙、寫文章的人有學生、老人、公司雇員,乃至工人。很多圖書館和閱覽室提供IT。
八、"卡"的世界
現代英國人的生活中離不開卡:£信用卡、記帳卡、商店購物卡、汽車加油卡、安全門磁卡、電話卡等等,形形色色、五花八門。
據不完全統計,1997年,英國發行了約3,800萬張信用卡,約3,700萬張記帳卡並設ATM提款機(到1997年底累計達23,200個)。如此驚人的數字表明支票和現金日趨被"卡"所取代。1998年7月,英國主要大銀行宣布,將於1999年開始使用信息更多、功能更齊全且更安全的新卡,並逐步取代現行的信用卡和記帳卡。
除此之外,各大超級自選商場、大百貨公司、專賣店還發行"有獎購物卡",即當顧客消費累計到一定金額後,就可得到商家不同形式的獎勵:如免費提供度假機票、贈送購物券、定期郵寄商品廣告及降價消息。這種有獎促銷方式吸引了居民:通常,居民們手持"有獎購物卡"購買日常用品及流行服裝。日積月累,這種購物卡還真使消費者得到了一些實惠。
九、寵物的天堂
英國人很喜愛在家裡飼養一種甚至多種寵物。據官方最新統計,全英國有一半家庭中飼養著720萬只貓、660萬只狗、140萬只兔子、60萬只豚鼠和3,000萬條觀賞魚。
十、發達的網路
2000年,根據英國貿工部所作的2000年國際基準研究報告(,2000)顯示:到2000年第4季度,英國在線的中小企業數已達170萬家,比1999年的110萬家,增長了54%,提前兩年實現了政府規定的"2002年在線中小企業應達到150萬家"的目標。
如今,在英國共有300多家網路服務供應商(InternetServiceProviders,ISP),其中最大的一家為Freeserver。Freeserver1998年由Dixons公司創立,共有130萬個網路用戶。目前,在全英范圍內,網路用戶達1,300萬個,占人口總數的22%,這一比例大大高出其他歐洲主要國家。1999年,在歐洲主要國家中,英國網際網路的年增長率為280%,丹麥為220%,法國為215%,荷蘭為210%,德國和挪威為200%,西班牙為185%,瑞典為170%,芬蘭160%,義大利145%。英國人常說,英國的經濟已成為以網路為導向的網路經濟。事實上,網路早已滲透到了英國經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與歐美主要國家相比,全英中學在線率為90%,小學在線率為68%。截至到1999年底,英國成人的在線率為45%,其中20%的人因工作關系在單位上網,另有14%的人在家上網。1999年,英國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方面的花費高達7億美元,2000年達8億美元。
目前,在歐洲國家裡中小企業在線率達53%,而英國中小企業的在線率卻高達68%。如今,英國公司的網路連通率已達世界一流水平:與1999年相比,今年英國在線企業總數達81%,年增長率為63%。
在歐盟國家當中,各國IT產品和服務平均占各國GDP的2.26%;而英國IT產品和服務卻占其GDP的3.24%.
===
生活習俗
旅遊娛樂
生活習俗
社會福利
英國打工
英國概況
英國國民體系
英國交通
現在英國人更加註重生活質量,追求精神享受。重要場合穿著很正規,平時追求簡單、舒適的服飾。飲食式樣簡單,注重營養。英國氣候溫和、濕潤,英國人很喜愛陽光。平時喜歡自己動手做家務,酷愛運動,喜歡外出旅遊度假。另外英國人非常愛好文化活動,如閱讀書刊、寫文章、聽音樂會、看戲等,還喜歡養寵物。
一、生活中的改變
在英國,成人平均每周22小時從事全日工作或全日教育,並以相同數量的時間用於家務勞動。而從事家務勞動的人的性別仍以婦女為最高,但婦女參加工作的也越來越多。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婦女參加工作的比例45%。在非體力工作部門,婦女佔一半,而在服務行業,婦女則佔一半多。
近幾年來,英國家庭的消費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居民用於娛樂和教育的消費不斷增加。其支出內容為購買收音機、電視機、電話、電腦和其它耐用品。同時,這部分消費還用於租錄像機和音樂磁帶,購買文體用品,以及教育投資等。也就是說,現在英國人的生活方式,更加註重生活質量,追求精神享受,並漸漸擺脫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酗酒等。
二、追求簡單、舒適的生活
西服可以稱得上是英國的國服,但是,雖然上班族西裝革履,甚至在重要場合,男士身著燕尾服,女士身著低胸晚禮服,但是,很多老百姓日常喜歡穿休閑服,式樣簡單、舒服合體。
英國人的飲食習慣亦式樣簡單,注重營養。早餐通常是麥片粥沖牛奶或一杯果汁,塗上黃油的烤麵包片,熏鹹肉或煎香腸、雞蛋。中午,孩子們在學校吃午餐,大人的午餐就在工作地點附近買上一份三明治,就一杯咖啡,打發了事。只有到周末,英國人的飯桌上才會豐盛一番。通常主菜是肉類,如烤雞肉、烤牛肉、烤魚等。蔬菜品種繁多,像捲心菜、新鮮豌豆、土豆、胡蘿卜等。蔬菜一般都不再加工,裝在盤里,澆上從超市買回的現成調料便食用。主菜之後總有一道易消化的甜食,如燒煮水果、果料布丁、乳酪、冰激凌等。
三、公園與綠地
英國氣候溫和、濕潤,一年四季適合各種花草樹木的生長。政府在制定市區規劃時,幾乎在每一個生活小區都專門規劃出一大塊綠地或公園,供人們休息或散步,為孩子們嬉戲提供空間。由於冬季陰雨多霧,因此夏天的太陽對英國人來說特別寶貴。在陽光燦爛的周末、假日,公園里、沙灘上到處躺滿了享受太陽浴的人們,更有英國人以把自己的皮膚曬成棕色發亮為時髦。
四、自己動手做
英國人喜歡在周末假日里自己動手修繕房屋,製作傢具,裝修房間,修整花園,甚至自己製作陶瓷工藝品,幾乎無所不能。這不僅僅出於經濟考慮,而是把此看作是培養個人技能,陶冶個人情操,及休閑的生活方式之一。通過自己動手做,能使自己的居室更加舒適,更具個性化。
五、酷愛運動
據英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有占總人口72%的男公民和57%的女公民,在4周之內,至少參加一項體育運動。青少年參加校外體育活動的比例更高。在眾多的體育運動項目中,騎自行車、踢足球、打網球、游泳和滑旱冰鞋,是眾多男女共同愛好的項目,而每天散步兩英里或更長的距離,一直是流行的運動。
六、豐富多彩的假日
每年外出旅遊度假對大多數英國百姓來說,無論時間長短,國內或國外,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除旅遊外,英國人在周末、銀行節、復活節等五花八門的假日中的娛樂和消遣節目更是豐富多彩。環境優雅的電影院、音樂廳、歌劇院和夏季露天音樂會更為不同階層、不同年齡和不同口味的人們准備了各式各樣的節目。數目眾多的博物館、名勝古跡更為人們提供了最佳的休閑去處。
七、如飢似渴的讀者
在英國242,500平方公里的國土上,遍布圖書館和閱覽室約5,000所(包括專業圖書館、院校圖書館300多所)。無論白天或晚上,圖書館內常常是座無虛席。借書、查閱資料、瀏覽報紙、寫文章的人有學生、老人、公司雇員,乃至工人。
八、「卡」的世界
現代英國人的生活中離不開卡:信用卡、記賬卡、商店購物卡、汽車加油卡、安全門磁卡、電話卡等等,形形色色、五花八門。
九、發達的網路
如今,在英國共有300多家網路服務供應商,在全英范圍內,網路用戶達1,300萬個,占人口總數的22%,這一比例大大高出其他歐洲主要國家。2003年,在歐洲主要國家中,英國網際網路的年增長率為280%,丹麥為220%,法國為215%,荷蘭為210%,德國和挪威為200%,西班牙為185%,瑞典為170%,芬蘭160%,義大利145%。英國人常說,英國的經濟已成為以網路為導向的網路經濟。事實上,網路早已滲透到了英國經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與歐美主要國家相比,英國中學在線率為90%,小學在線率為68%。目前,在歐洲國家裡中小企業在線率達53%,而英國中小企業的在線率卻高達68%。如今,英國公司的網路連通率已達世界一流水平。
❾ 為什麼老外喜歡沙灘曬太陽
其實這是一種審美上的stereotype。就像我們亞裔普遍認為白富美是女神,就算自己知道自己不是白富美,大家還是要在社交網路上把自己的形象往 白 富 美靠攏。外國人普遍認為一個自信、健康、生活條件優渥的女的是女神。他們的腦迴路是,小麥色肌膚的女的經常曬太陽--->她常健身,身體在一個比較好的狀態--->她有時間健身和經常去海灘,她的生活應該是條件比較好的。所以我們和外國人的區別就是我們對「女神」的定義不一樣,而大家在做的事情是一樣的,就是讓自己(看起來)和女神更靠攏一些。我們美白磨皮美圖秀秀,和外國妹紙去美黑spray tanning從性質上來說是一樣,只是表現形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