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上說的英國全民免疫啥意思
就是讓全國人民都感染病毒 然後不免疫的就死了 剩下的就是免疫得了。俗稱全民免疫。
Ⅱ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 英國群體免疫的影響
英國群體免疫策略推出後,很多人不太懂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意思是打算讓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產生抗體,由此獲得群體免疫。其實就是將感染新冠狀病毒的人自己抵抗,不採取任何救治手段,並表示這是目前最有效的措施。
所謂「群體免疫」策略,就是「完全不防感染,但盡量防死亡」,即不再防傳染方面花成本,只在防「死亡」方面花成本。
把死亡人數真正的當作了一個數字對待,忽略每個普通人的求生的慾望和失去親人的家屬的傷痛,換來所謂的群體免疫和社會安定,資本主義利益至上的原則始終如一。面對未知的病毒,缺少對現代醫學發展的信心,更缺少國家擔當和職責體現,又回到了21世紀初的狀況。感謝奮戰在一線的每一位普通人。
嘗試群體免疫的國家,就是做好了一,英國死0.6%(他們的模型估算,前提為感染大概為60%+死亡率1%+治癒後不再感染+英國的ICU床位充足、醫護人員充足等等樂觀條件)即40萬人的准備。
二,其他國家死高於0.6%甚至更多的准備。因為一個國家去生死有命,追求群體免疫去了,其他國家之前的努力白費,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全球一體化,會一個州一個國家的挨個被點燃。就像今天美國各州以及歐洲各國一樣。
這根本不是「另一種標准方案」,WHO以及英國國內部分流行病學家明確反對的,贊成的到底是什麼人?所有關於這種話題的贊成性討論,都是在把人命當成數字處理,且一部分人的命不如保住更經濟重要。拖拖拖,拖到徹底沒有辦法了,再用現代倫理學的「理性」實施「三賢士計劃」,即拋棄一部分人,只救一部分人,而活著的人到那時不得不放任同意。這就是WHO剛開會指責的「自暴自棄的國家」。
讓大多數人感染以獲得群體免疫, 西方國家面對瘟疫歷史上都這么做的 。我們國家面對瘟疫歷史上也都像現在這樣做的 這就是東西方的區別。 所以國外對待疫情被動消極也是這個原因 。物競天擇,活下來就是篩選的結果 。怕的就是如果西方國家都這么干 ,祖國無法置身事外。防止境外反向輸入。
3月13日,英國新增新冠肺炎感染者208人,確診總數達798人。
目前,英國政府宣布正式進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二階段,不再要求輕症患者聯系醫療部門,而是採取居家隔離的方式。政府要求從周五起,所有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的人居家隔離7天。此外,目前英國並未下達關閉學校的命令,但要求學校取消全部海外旅行計劃。政府還建議有健康狀況的人不要乘坐郵輪出行。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官帕特里克·瓦蘭斯表示,根據現有數據,預計全國已有5000-10000人感染,而英國預計在10到14周後出現疫情爆發高峰。瓦蘭斯還表示,需有60%的人口感染新冠肺炎,才能促生「群體免疫」。
Ⅲ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
群體免疫是指人群或牲畜群體對傳染的抵抗力。群體免疫水平高,表示群體中對傳染具有抵抗力的動物百分比高。
群體免疫的提出,是因為疾病發生流行的可能性不僅取決於動物群體中有抵抗力的個體數,而且與動物群體中個體間接觸的頻率有關。如果群體中有70%—80%的動物有抵抗力,就不會發生大規模的爆發流行。
(3)英國什麼是群體免疫擴展閱讀
群體免疫的相關事件
2020年3月13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表示,將需要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群體免疫力」。他還稱,新冠肺炎很可能「年復一年」卷土重來。對此引發不少人的爭議。
2020年3月14日,229名來自英國各大學的科學家聯名發表公開信,認為政府現行防控策略將對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造成額外壓力,並致「遠超必要數量的生命面臨危險境地。」公開信的聯署者同時對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官帕特里克·瓦蘭斯「讓感染擴散以造成群體免疫」的言論提出批評。
Ⅳ 英國的「群體免疫法」驚動世界,歷史上有成功的案例嗎
新冠疫情目前已經席捲了全球,面對疫情,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採取的都是嚴防嚴控,用經濟損失換取人民的生命。但是也有英國這樣的例外採取的是“群體免疫法”,就是讓大多數國人感染上新冠病毒,用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對抗病毒。當然,到今天為止,英國應該是放棄了這種做法,因為太違反人性。那麼,人類歷史上,有用“群體免疫法”對抗病毒並成功的嗎?
澳洲野兔
對於“群體免疫法”是否科學,英國網路上一位網友是這么說的:如果是科學的話,應該先用狗做實驗,而不是直接用在人類身上。也有網友推測可能是英國政府覺得老百姓太不聽話,用“群體免疫法”的噱頭恐嚇自己的人民,讓他們不要出門、不要聚集。這種恐嚇目前來看還是比較成功的,因為與同在歐洲的法國、義大利等國相比,英國人出門聚集的人明顯較少。
Ⅳ 群體免疫什麼意思
群體免疫是指人群或牲畜群體對傳染的抵抗力。群體免疫水平高,表示群體中對傳染具有抵抗力的動物百分比高,因為疾病發生流行的可能性不僅取決於動物群體中有抵抗力的個體數,且與動物群體中個體間接觸的頻率有關。
群體免疫
2020年3月13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表示將需要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群體免疫力」。
2021年5月19日,中國疾控中心專家邵一鳴表示,在2021年內中國可以實現建立群體免疫屏障的目標。
2021年8月20日,鍾南山表示,2021年年底80%以上的人口接種疫苗之後,中國可以建立有效的群體免疫。
Ⅵ 什麼是群體免疫
群體免疫是指人群或牲畜群體對傳染的抵抗力。群體免疫水平高,表示群體中對傳染具有抵抗力的動物百分比高。
因為,疾病發生流行的可能性不僅取決於動物群體中有抵抗力的個體數,而且與動物群體中個體間接觸的頻率有關。如果群體中有70%—80%的動物有抵抗力,就不會發生大規模的爆發流行。
(6)英國什麼是群體免疫擴展閱讀
相關事件:
2020年3月13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表示,將需要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群體免疫力」。他還稱,新冠肺炎很可能「年復一年」卷土重來。對此引發不少人的爭議。
2020年3月14日,229名來自英國各大學的科學家聯名發表公開信,認為政府現行防控策略將對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造成額外壓力,並致「遠超必要數量的生命面臨危險境地。」公開信的聯署者同時對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官帕特里克·瓦蘭斯「讓感染擴散以造成群體免疫」的言論提出批評。
Ⅶ 英國採用群體免疫策略,有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英國公開宣布採取“群體免疫”的策略來對付新冠病毒,雖然是英國的無賴之舉,但這樣的豪賭未免也太“無能”了,當地時間14日,英國有超過10萬人在請願書上簽字,呼籲Z·F積極採取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
群體免疫:指人群或者其他生物群體對傳染病具有抵抗力,一般來說群體中60%~80%的個體對某種傳染病具有抵抗力,那麼該傳染病就很難大規模爆發,因為每個感染者周圍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具有了抵抗力。
唯一的希望就是研製出疫苗,可是疫苗的研製速度根本趕不上RNA病毒的變異速度,就如季節性流感一樣,最終的結果,就是英國被孤立,同時將在經濟、外交、國際地位上大幅下滑,一代“日不落”帝國將徹底隕落。
英國採用群體免疫策略,本質原因是這樣的富裕國家捨不得拿出資源來對抗病毒,反而想利用病毒優化年齡結構,這個方法本身就是反人類的,一旦失敗英國將付出慘痛代價,即便成功,也可能在其他方面損失重大,既然英國選擇了走這條路,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Ⅷ 什麼是群體免疫
群體免疫是一種用於疫苗接種的概念,即人群中通過接種疫苗、對某種傳染病產生免疫力的群體所佔比例達到閾值,就可以使其他沒有免疫力的個體因此受到保護而不被傳染。群體免疫是通過保護人們不受病毒感染,而不是讓他們暴露於病毒中來實現的。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曾強調,在人類公共衛生史上,所謂「群體免疫」從未被用作應對疫情暴發的一種策略,更不要說大流行病了,通過所謂「群體免疫」抗擊疫情無論從科學和倫理上來講都有問題。
(8)英國什麼是群體免疫擴展閱讀
群體免疫相關事件:
2020年3月13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表示,將需要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群體免疫力」。他還稱,新冠肺炎很可能「年復一年」卷土重來。對此引發不少人的爭議。
2020年3月14日,229名來自英國各大學的科學家聯名發表公開信,認為政府現行防控策略將對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造成額外壓力,並致「遠超必要數量的生命面臨危險境地。」公開信的聯署者同時對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官帕特里克·瓦蘭斯「讓感染擴散以造成群體免疫」的言論提出批評。
Ⅸ 什麼是群體免疫它可以保護我們不受新冠病毒的侵害嗎
2020年疫情爆發時,我們每個人都陷入了恐慌與迷茫。
各國對待新冠病毒的態度和做法都各不相同。
三、恐慌不難發現,當英國提出要進行群體免疫的時候,他們的內心是非常恐慌的。
群體免疫就意味著國家不會採取任何手段來抑制病情,全要靠自身努力。
而一些免疫力稍差的人很有可能會在這次疫情中就喪失寶貴的生命。
所以,群體免疫的概念,是會引起群眾的恐慌。國家是我們生活的精神支柱。出了事若他不負責任,誰還能管我們?終究是介紹還是老百姓居多。
最後,從一開始我國就不會提群體免疫的概念。我們中華民族乃泱泱大國。就要本著負責任的心態去對待每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