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林徽因與徐志摩在英國哪裡遇見

林徽因與徐志摩在英國哪裡遇見

發布時間:2022-02-07 08:08:33

❶ 林徽因與徐志摩的關系

林徽因與徐志摩是戀愛關系,兩人十分欣賞對方,但是並沒有結婚。

1921年,16歲的林徽因游歷歐洲,在英倫期間,結識了當時正在英國留學的徐志摩。當時徐志摩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林徽因被徐志摩淵博的知識,風雅的談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眾的才華與美麗所吸引,對她評價甚高,為林徽因寫過很多情詩。

(1)林徽因與徐志摩在英國哪裡遇見擴展閱讀:

林徽因主要貢獻:

同梁思成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

20世紀20年代末期,時任東北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的林徽因參加了由張學良出資發起的徵集東北大學校徽圖案大獎賽,林徽因設計的「白山黑水」圖案一舉奪魁,拿下本次比賽的最高獎金。

徐志摩主要貢獻:

他的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像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亞於詩歌的成就。

❷ 徐志摩於林徽因在劍橋的故事

徐志摩與林徽因相識在1920年的倫敦。 

林徽因那年16歲,卻已是風姿綽約的純情少女,一雙彎彎的笑眼,秋水盈盈,神動能語。她的美麗,已為許多青年男子所傾倒。然而,卻沒有誰能像他那樣,以一個詩人獨到的慧眼,從她謎一樣的眼睛中,讀出她與生俱來的憂郁。         

他,便是24歲的徐志摩。 

那時候,徐志摩是林家的常客,與徽因的父親是忘年之交,他們常常聊到深夜,有時林父也會讓徽因代自己送志摩一段路。他們沿著石板路緩緩的走著,濃重的霧氣悄悄的從四周彌漫上來。她總是默默的聽他說話,看著他玳瑁鏡片後面那雙深不可測的眼睛。

她覺得,他笑的時候很沉鬱。「我想,我以後要做詩人了。徽因,你知道嗎?我的最高理想,是做一個中國的漢密爾頓。可是現在做不成了,和你在一起的時候,我總是想寫詩。」他娓娓地說著,眼睛定定的看著她,彷彿滿腹心事已經交付給了少女那雙澄澈的眼睛。 

徐志摩和林徽因相處的那段日子是愜意的,他們在康河的柔波里談詩歌,談濟慈,談雪萊;他們在劍橋浪漫和古典的懷抱里,談藝術,談美學;他們恣意地暢游在文學和音樂的海洋里,海闊天空的談人生,談理想。

徐志摩深深地迷醉在了那雙充滿靈性的眼睛裡,他知道,她是懂他的,懂他的理想和抱負,懂他的一往情深。他恨不能拋開一切,只為被她的餘光一掃。 

「那一天我初次望到你,你閃亮得如同一顆星,我只是人叢中的一點,一撮沙土,但一望到你,我就感到異樣的震動,猛襲到我生命的全部……紛亂占據了我的靈府,但當時我一點不明白,不知這就是陷入了愛!」 

是啊,這是愛,或許你會說是爛漫的英倫情調在作祟,或許你會說是康河的海藻在牽絆,不,絕不僅僅是受了那柔風軟泥的影響,這愛,將伴他一生。  

林父從兩人頻繁的通信和女兒含情脈脈的眼中看出了端倪,一邊維護他與志摩的友情,一邊做到與女兒真誠的溝通。但是障礙橫亘在眼前:徐志摩是有家室的人----他出國前奉父母之命與張幼儀結婚,小兒子也已經兩歲了。         

但是愛即已萌芽,又豈能生生將它扼殺。         

「我再不能躊躇:我愛你!         

從此起,我的一瓣瓣的         

思想都染著你,在醒時, 

在夢里,想躲也躲不去,         

我抬頭望,藍天里有你,         

我開口唱,悠揚里有你,         

我要遺忘,我向遠處跑,         

另走一道,又碰到了你!」 

志摩的愛那麼猛烈,那麼純粹,像正午的陽光,直射心底,純潔的少女想躲也躲不掉。 無奈,林父帶著徽因不辭而別。 

志摩繼續在劍橋完成學業,但是心卻早已遠行。當他一個人躺在茵茵的綠草上時,他總是在刺眼的陽光中用力勾勒出那張清秀的面龐和靜謐的神態;當他一個人在寂靜的晚上在康河上撐篙,他總是聽到從遠處傳來徽因郎朗的讀書聲,他忍不住要與那飄忽的聲音痴痴地對起詩來。

一年以後,他這被愛折磨得幾乎要掏空的軀殼終於登上了歸國的行船。他是為了一個夢想,中斷學業踏上歸途的。 

幾個月前,徐志摩與張幼儀簽署了離婚協議,他,終於擺脫了封建禮數的約束,爭取到了他的自由,可貴的自由。此時的徐志摩,已經為它的所愛,清掃了心靈深處那片最聖潔的土地,該去的都去了,該來的能如期而來嗎?  

回國之後的徐志摩一心只有林徽因,他現在再沒什麼顧及,他要把他熾熱的心獻給她!然而,一條驚天霹靂正在等著他。

(2)林徽因與徐志摩在英國哪裡遇見擴展閱讀

與林徽因

1921年秋天,他認識了才女林徽因,徐志摩與她交往甚密,並有談論婚嫁之意。於是,徐志摩在1922年3月向張幼儀提出離婚,認為他們不應該繼續沒有愛情、沒有自由的結婚生活了。

自由離婚,止絕苦痛,始兆幸福,這是徐志摩的單純的理想主義,他在追求著一種理想的人生,因此他為林徽因寫了諸多像《月夜聽琴》、《青年雜詠》、《清風吹斷春朝夢》等表現愛情和人生理想的詩歌,也就構成了他這期詩歌的重要內容。

徐志摩對在英國康橋這段生活分外留戀,他因為與林徽因的戀愛不無感慨,異常興奮,大量作詩,他這時詩情洶涌暴發的情景,在他的題為《草上的露珠兒》一首長詩中有所反映。這是迄今為止我們見到的他的最早的一首詩。

英國康橋的生活固然使他迷醉,後來林徽因經過理智的思索,和父親一起提前回國了,而且是與志摩不辭而別。徐志摩寫給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詩,體現了徐志摩對林徽因感情的最好直白,一見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這就是世俗所難理解的一種純情。

之後,他們一起組織新月社活動,一起演戲,並常有書信來往。1924年泰戈爾訪華期間,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擔任翻譯,之後徐志摩陪同泰戈爾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當徐志摩與林徽因再次見面的時候,已是四年之後。這期間,林徽因已嫁給梁思成。1931年11月19日准備參加林徽因演講會的徐志摩遭遇墜機事故遇難。

多年以後,林徽因也曾對自己的兒女說:「徐志摩當初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像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那樣的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徐志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林徽因

❸ 徐志摩和林徽因有在一起過嗎

徐志摩和林徽因有過感情經歷。

1921年,16歲的林徽因游歷歐洲結識了當時在英國留學的徐志摩。林徽因被徐志摩淵博的知識,風雅的談吐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眾的才華與美麗所吸引,兩人也都是以書信往來。徐志摩為林徽因寫過很多情詩。

(3)林徽因與徐志摩在英國哪裡遇見擴展閱讀

《猛虎集序》中有提到,他在二十四歲以前,與詩「完全沒有相干」,是與林徽因的相遇,激發了他的新詩創作。同年3月與發妻張幼儀提出離婚。

徐志摩和林徽因一起組織活動和演戲,並常有書信來往。1924年泰戈爾訪華期間,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擔任翻譯,之後徐志摩陪同泰戈爾去了日本,林徽因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當徐志摩與林徽因再次見面的時候,已是四年之後。

這期間,徐志摩已與陸小曼完婚,林徽因也嫁給了梁思成。

徐志摩對林徽因的影響也很大。他是林徽因文學道路上的引路人。多年以後,林徽因也曾對自己的兒女說:「徐志摩當初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像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那樣的人。」

參考資料

網路-林徽因

❹ 徐志摩與林徽因

16歲的林徽因游歷歐洲,在英倫期間,結識了當時正在英國游學的徐志摩。當時徐志摩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徐志摩被林徽因出眾的才華與美麗所吸引,苦苦地追求林徽因,並不惜與發妻張幼儀離婚。但林徽因經過理智的思索,和父親一起提前回國了,而且是與志摩不辭而別……

徐志摩寫給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詩是這樣寫的: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

這是徐志摩對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見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這就是世俗所難理解的一種純情。

據說是林徽因答徐志摩詩《那一晚》

那一晚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藍的天上拖著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牽著我的手

迷惘里星夜封鎖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兩人各認取個生活的模樣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飄

細弱的桅桿常在風濤里搖

到如今太陽只在我背後徘徊

層層的陰影留守在我周圍

到如今我還記得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淚、白茫茫的江邊

到如今我還想念你岸上的耕種

紅花兒黃花兒朵朵的生動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頂層

蜜一般釀出那記憶的滋潤

那一天我要跨上帶羽翼的箭

望著你花園里射一個滿弦

那一天你要聽到鳥般的歌唱

那便是我靜候你的贊賞

那一天你要看到凌亂的花影

那便是我私闖入當年的邊境

話說這首詩可是我一個字一個字打上去的啊……

(圖片左為林徽因,中為印度詩人泰戈爾右為徐志摩)

❺ 徐志摩和林徽因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志摩的這首詩不像是對康橋的離別,倒更像是對林徽因的苦楚。也許倫敦的相遇本就是一個美麗的錯誤,佳人才子的前世今生註定要做個了結。
1920年秋天,24歲的徐志摩在英國倫敦邂逅了16歲的林徽因,一個是才氣漸成,風華正茂的有志青年,一個是年方二八,情竇初開的千金小姐。這彷彿又是一出西廂記,但一這場愛情要遠比張生和鶯鶯的愛情來的撕心裂肺,和西廂記最大的區別就是這對羨煞旁人的才子佳人最終沒有成配。這也引來了後人無限的惋惜與感嘆。

徽因說,彼此各認個生活的模樣,志摩道,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世界上最長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你在我身邊卻不能愛著你,無論是蘇軾與王弗的十年生死,還是陸游與唐婉的梁園凄苦,都沒有徐志摩與林徽因更加惹人心傷。
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一位愛國有識之士,與大名鼎鼎梁啟超有著深厚的交往,兩人早就承諾結為親家,把林徽因許配給梁啟超的長子梁思成為妻,而梁啟超也早就把林徽因當做自己的女兒對待。

和與徽因門當戶對的梁思成相比,徐志摩倒更像是一個外來人。生命本是一場漂泊,追求浪漫的詩人不可避免的遇見了生命中的唯一。這一場萍水相逢,換來了志摩的狂熱、激情、勇敢,也換來了徽因的惶恐與失措,她只不過是16歲的少女,面對著這個大她8歲的男人,她感到的只有壓力和受寵若驚。

1924年6月,林徽因隨梁思成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傷心之餘的徐志摩寫下了這樣的詩篇:我是天空里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詫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

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徐志摩還是回到了現實中,悔恨交加的他顯得有點消極和低沉。他不斷回想著徽因的美、徽因的才,而兩個月前,志摩還是幸福的,但短短的兩個月,一切都不一樣了,幸福和自己插肩而過,隨即飄向了遠方。

兩個月前,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一路由徐志摩和林徽因陪同,那段時間,兩個人的心靈彷彿走在了一起,志摩像換了個人似的,青春煥發,詩意盎然。「林小姐人艷如花,和老詩人挾臂而行,加上長袍白面,郊荒島瘦的徐志摩,猶如蒼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圖。」——三人同行的畫面被傳為佳話。其間泰戈爾還為徐志摩拉紅線,但最終也無甚結果。泰戈爾的一首詩記錄下了這段纏綿不盡之情:天空的蔚藍,愛上了大地的碧綠,他們之間的微風嘆了聲,唉!
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加拿大溫哥華結婚。

多年以後,經歷歲月沖洗的林徽因,也漸漸懂得了志摩的那份純情,想起了那一年16歲的她與徐志摩相遇的美麗: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藍的天上托著密密的星,那一晚你的手牽著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鎖起重愁……

1931

年11月19日徐志摩不幸遇難,這天早上8點徐志摩搭飛機趕往北平聽林徽因的演講會,途中飛機墜毀,一代才子喪身谷底。

雖然徐志摩與林徽因最終沒有成為眷屬,但他們之間的故事卻一直被人傳揚。
徐志摩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林徽因的出現點綴了他那浪漫的詩意世界,因為追林徽因這件事本身就很浪漫,當初有人勸他讓他放棄,他卻說,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這段宿命意味的愛情讓人感到更真實,更刻骨銘心。

徐志摩就這樣走了,輕輕地走了,去了另一個世界,正如他輕輕來到林徽因的世界一樣。
倫敦的那個晚上,一個16歲少女和一個24歲青年詩人。
你的手牽著我的手。

記憶永恆的定格在這里,

多好!
http://wenku..com/view/a1249eeee009581b6bd9eb6d.html

❻ 簡述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愛情故事

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愛情故事:

1921年秋天,他認識了才女林徽因,徐志摩與她交往甚密,並有談論婚嫁之意。於是,徐志摩在1922年3月向張幼儀提出離婚,認為他們不應該繼續沒有愛情、沒有自由的結婚生活了。

自由離婚,止絕苦痛,始兆幸福,這是徐志摩的單純的理想主義,他在追求著一種理想的人生,因此他為林徽因寫了諸多像《月夜聽琴》、《青年雜詠》、《清風吹斷春朝夢》等表現愛情和人生理想的詩歌,也就構成了他這期詩歌的重要內容。

這期間,林徽因已嫁給梁思成。1931年11月19日准備參加林徽因演講會的徐志摩遭遇墜機事故遇難。

多年以後,林徽因也曾對自己的兒女說:「徐志摩當初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像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那樣的人。」

❼ 林微因與徐志摩

林徽因幼年隨父遷居北京,入培華女中讀書,16歲又隨父到倫敦。「良好的家庭修養,東西方文化的共同滋養,使林徽因的身上有著一種超乎平常人的非凡氣質和聰明才智」,「她既具有大家閨秀那種幽嫻貞靜的傳統風韻,又有現代女性那種活潑、大方的氣質,言談舉止之間,透著一股濃濃的書卷氣」——可以說,這樣的林徽因正是徐志摩心目中的理想女子、完美女子!因此,徐志摩自1920年在倫敦結識林徽因便一下子為她所傾倒。他覺得:是林徽因,喚起了他沉睡的激情,讓他感到了靈魂的震顫,感到了生命的美好(而這種感覺,此前他在張幼儀身上從來沒有體會過)。於是,他把對她的禮贊寫成了詩,其中幾句是:「你是高高在上的雲雀天鷚,縱橫四海不問今古春秋,散布著稀世的音樂錦綉。」
在徐志摩來倫敦的半年之前,即1920年春天,時任段琪瑞內閣司法部長的林長民以「中國國際聯盟同志會」駐歐代表的身份,攜女兒林徽因入住倫敦。其時,林長民44歲。林小姐正值16芳齡,書香門第養就了一身高雅氣質,既接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又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在愛丁堡大學讀書。這年10月,徐志摩來到劍橋大學,才24歲,年輕氣盛,倜儻風流,渾身充溢著才子之氣。半年以後,在國際聯盟協會的一次演講會上,徐志摩認識了林長民。這一天演講,徐志摩做主席,林長民演講,以後,林長民與徐志摩便成為莫逆之交。林小姐則是在徐志摩初次與英國作家狄更生的會見中認識徐志摩的。一個是才華橫溢的英俊青年,一個是貌若嬋娟、才思飄逸的女孩,兩人相見恨晚。
徐志摩向林小姐發起了求愛攻勢,而且用情激烈,這些都逃不過林長民的眼睛。幸好,林長民豁達大度,既不責怪徐志摩所為,又沒有禁止女兒與他往來。恰在此時,徐志摩的夫人張幼儀從國內來到倫教伴讀。這大約是徐父的旨意,徐志摩不敢違抗。張幼儀以夫唱婦隨為滿足,整天在家裡清理房間、買菜燒飯。徐志摩大部分時間泡在學校,回家來,也很少與張幼儀說話。徐志摩每天早上都要急急忙忙趕到附近的理發室整理頭發。張幼儀很納悶:家裡用度很多,經濟也不很寬裕,完全可以自己把頭發梳理一番再到學校去。後來,張幼儀從別人口中得知,徐志摩每天去理發室是因為理發室對面有一間雜貨鋪,那是他與一位女朋友的聯絡地址。他們每天都有書信往返,而且信是用英文寫的,這位女朋友就是林徽因。徐志摩把林徽因的來信和自己的日記都牢牢地鎖在一個箱子里(這個箱子又稱八寶箱,在徐志摩身後引出了許多故事)。

❽ 林徽因和徐志摩初次相遇在哪裡

歐洲。

1921年,16歲的林徽因游歷歐洲,在英倫期間,結識了當時正在英國留學的徐志摩。也許是初次社交性見面的拘謹,徐志摩沒很在意旁邊十六歲的大女孩。林徽因望著二十三歲的徐志摩,看他比自己高出許多,並架著襯大了年齡的眼鏡,竟脫口叫他"叔叔"。

直到徐志摩登門正式拜訪林長民,他才驚喜異常地發現,林家姑娘那般聰慧伶俐,楚楚動人。徐志摩慢慢成為來林寓的常客,顯然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了。平常即使不來登門,也是書信頻頻,沙士頓小鎮的一家雜貨鋪是徐志摩的信件收發點,他每天一吃完早飯便奔向雜貨鋪。

林徽因與徐志摩有理由很快地親切交往。林徽因出生杭州,祖父在浙江杭州不遠的徐志摩家鄉浙江海寧做過父母官,母親又是浙江嘉興人,毗鄰海寧。如今在倫敦邂逅徐志摩恰似他鄉遇故人,彼此的間共同話題自然無窮無盡。

(8)林徽因與徐志摩在英國哪裡遇見擴展閱讀:

林徽因和徐志摩的愛情結局:

徐志摩是可愛的,而於林徽因來說,這不過是朋友式的可愛。她沒有料到,他們的親切交往在徐志摩那方急速超越了友誼的界線,於是她惶恐起來,不得不求助父親來守住這條情感防線。所以就有了林長民給徐志摩這一封信:

志摩足下:長函敬悉,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為答,並無絲豪(毫)mockery(嘲笑),想足下悞(誤)解耳。星期日(十二月三日)午飯,盼君來談,並約博生夫婦。友誼長葆,此意幸亮察。敬頌文安。

不知徐志摩是如何答復的,他的回信沒有保存下來。從第二天林長民再致徐志摩信看,大體能夠推測到,徐志摩暫時收起了灼熱情感。

❾ 林微因與徐志摩的故事

先從年齡上說,徐志摩是1897年出生,按陰歷是1896年。林徽因多大呢,她是1904年出生,按陰歷算比徐志摩小八歲,按陽歷是七歲。徐志摩1918年北大肄業以後去美國留學,後來因為他非常崇拜西方的哲學家羅素,便來到英國留學。到了英國以後,才知道羅素去中國講學去了,這樣他就在倫敦住下來,就在這個時候,認識了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並在林長民家裡認識了林徽因。林徽因當年只有16歲,還是個中學生。這是1920年秋天的事,同年年底,徐志摩就把張幼儀接到英國了,在劍橋大學旁邊一個叫沙士頓的地方住下。當時他們的感情是不太好,可也沒到離婚的程度。一個是已經結婚生子的男人,24歲了;一個是情竇未開的少女,只有16歲,怎麼可能一下子就到了那種程度呢!這期間,徐志摩曾對林徽因表示了一點感情,林徽因見了信驚慌失措,自己不敢給徐志摩回信,由林長民給徐志摩回了封信。現在已經發現了當年林長民給徐志摩的信,信上說:「閣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惑不知何以為答,並無絲毫嘲笑之意,想足下誤解了。」林長民的這種態度,是我們現在的人無法想像的。想想吧,這是八十多年前的事,就是給了現在有點封建意識的家長,那也是要動刀子的。我對你這么好,讓你到我家裡來吃飯,喝茶,你居然打起我女兒的主意來了,這還了得!可林長民沒有這么做。他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是留日的,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又是研究憲法的,他表示能夠理解,信上的意思是說,我的女兒年少,不知該怎樣給你寫信,她沒有不滿意的意思,你別誤解,她讓我代問你好。可見,他們當時實際上沒有到那個程度,就是後來稍有發展,也不過是兩情相悅而已。對這一段朦朦朧朧的感情,林徽因長大以後,也是很懷念的,甚至多少有點覺得對不起徐志摩。現在要探究的是,16歲的林徽因當時有沒有要和男子談戀愛的意思,我的看法是有的。1937年抗戰初期,林徽因到了長沙,心情很是不好,給沈從文寫了封信。因為當時正下著連陰雨,便想到了當年在倫敦時的心境。信上說,那時候爸爸到瑞士國聯開會去了,她一個人住在一個大屋子裡,外面下著雨,白天獨自一人在大房間里看書,晚上一個人坐在一個大飯廳里吃飯,垂著兩條不著地的腿,還有兩條垂肩的發辮。一面吃飯,一面用嘴咬著手指頭哭。這時候,總希望生活中有浪漫的事情發生,或是有個人叩門進來坐在對面同她談話,或是同坐在樓上的火爐邊給她講故事,最要緊的還是有個人來愛她。而實際情況卻是天天在下雨,竟沒有一個浪漫聰明的人走來同她玩。徐志摩是愛過她的,她也感覺到了,只可惜沒有發展下去。後來她多少是有點後悔的。1927年在美國留學時,正好胡適來美國,林徽因給胡適的信上說:請你回國後告訴志摩,我這三年來寂寞受夠了,失望也遇多了。告訴他我絕對不怪他,只有盼他原諒我從前的種種不了解。昨天我把他的舊信一一翻閱了,舊時的志摩現在真真透徹地明白了。過去的就過去了,現在不必提了,我只求永遠紀念著。事實上,在1924年春夏間,他倆的感情是發展到相戀的地步了。真正達到論婚嫁的地步,則是1931年春天,徐志摩到北平教書之後。也就是說,林徽因和徐志摩確實是相戀過的,只是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曲折的,不是那種乾柴烈火,一見面就燒起來的愛情。這樣一說,就知道《人間四月天》里的處理,是多麼荒唐可笑了。 轉自新浪

❿ 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間有著怎樣的故事

林徽因對徐志摩動過心,而徐志摩,也喜歡過林徽因。徐志摩在英國留學期間,他便是遇到了一位奇女子林徽音,他對她更是一見鍾情,他忘記了自己是人家的丈夫與父親。

當徐志摩回到家中,更是提出了與張幼儀的離婚,這在徐志摩父母的眼中看起來是一件非常荒唐的事情,可是徐志摩依舊堅持。但徐志摩離婚後,林徽因卻是回國了,與梁思成成婚。這在徐志摩心中,無疑留下了泡影。

在徐志摩的一首《偶然》詩中,或許就是印證他們之間的感情。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或許在林徽因心中,她想要一份更穩定的生活,對於與徐志摩之間的故事,友情也好,愛情也罷,至少是真摯過的。

閱讀全文

與林徽因與徐志摩在英國哪裡遇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奶粉是如何進入中國的 瀏覽:733
呼吸機中國有多少 瀏覽:590
怎麼樣去英國讀研 瀏覽:621
中國有多少名焦健 瀏覽:1000
如何讀中國等溫線 瀏覽:395
合肥萬象城中國李寧在哪裡 瀏覽:448
印度步行街在哪個國家 瀏覽:706
義大利什麼材料好 瀏覽:212
伊朗為什麼不讓露胳膊大腿 瀏覽:733
英國人怎麼樣注冊微信 瀏覽:545
印度有多少聯邦 瀏覽:223
英國老師怎麼相處 瀏覽:267
如何熬過飢荒的英國人 瀏覽:82
打越南兵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363
黑椒菌菇義大利面怎麼做好吃嗎 瀏覽:103
圃美多義大利面用的什麼保鮮技術 瀏覽:157
印尼當地的電話怎麼收費的 瀏覽:232
哪些國家並入中國了 瀏覽:333
中國有多少人感染過病毒 瀏覽:378
印尼能保存多少年 瀏覽: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