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出國游快了我國突然上線「國際健康碼」,央視吹風「疫苗護照」
這幾天, 幾則好消息振奮人心 要告訴大家:
一、最重磅: 中國版「國際旅行 健康 證明」 微信小程序,已正式上線...
什麼是中國版「國際旅行 健康 證明」?
中國版「國際旅行 健康 證明」是一種綜合性證明, 展示持有人的核酸、血清IgG抗體檢測結果及疫苗接種情況等 。 健康 證明內含加密二維碼,以供各國相關部門驗真並讀取個人相關信息。除電子化展示外,還可以列印生成紙質版。
那麼如何獲取我的國際旅行 健康 證明?
如需獲取國際旅行 健康 證明,可通過以下兩種方式:
(1)打開微信, 通過掃描官方渠道推出的二維碼進入小程序 ,選擇「查看及出示國際旅行 健康 證明」進行操作。
(2) 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防疫 健康 碼國際版」獲得小程序入口 ,選擇「查看及出示國際旅行 健康 證明」進行操作。首次登錄前,需根據程序提示進行個人身份認證及護照等旅行證件認證。
(「防疫 健康 碼國際版」小程序界面)
疫情常態化乃至後疫情時代, 健康 因素在國際人員往來中的重要性將更為凸顯。在不久的將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與中國達成 健康 證明互認安排,中國版「國際旅行 健康 證明」將在推動跨國人員 健康 、安全、有序往來中發揮更大作用,為中國公民「行走天下」提供堅實保障。
看到沒?行走天下~
二、專家發話:中美或於今年8-9月相互解除旅行限制
3月1日,在清華和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舉辦的雲論壇上,中美專家就疫情合作、疫苗開發分配、疫情下的跨境旅行和貿易等議題展開討論
吳尊友提出: 中美應共同努力,或能在8月或9月互相解除旅行限制, 成為全球最先採取這一措施的國家!
他表示,在新冠預防方面,中國是最安全的國家,目前沒有社區傳播的報告,美國則有可能在今年6月為80%左右的人口接種疫苗,到8月這一數字或達到90%,從而實現群體免疫
「如果是這樣的話,且如果我們能夠消除所有政治障礙,只著眼科學,中美兩國可能成為最先取消彼此之間旅行限制的國家。」
3月2日,吳尊友在《環球時報》英文版進一步解釋說,中美之間實現自由旅行應該分三步進行:
1、 兩國要互相承認對方的疫苗接種, 開放自由旅行限於接種過新冠疫苗的人
2、 在此基礎上,對公務、商務旅行以及出國留學的公民開放自由旅行
3、 涵蓋所有類型的旅行
出席論壇的,還有鍾南山、高福、張文宏等多位專家。
張文宏認為:現在是全球合作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機,長期來看,如果沒有開展全球范圍內的疫苗廣泛接種,則沒有辦法實現疫情的絕對管控的
除了這場論壇之外,鍾南山院士本周還出席了愛丁堡大學辦的研討會,在會上與美國福奇博士進行連線對話,探討全球抗疫合作等話題
福奇表示: 「之前全球合作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比如麻疹和脊髓灰質炎,無論是大范圍還是小范圍,都有各方面的例子,所以具體到新冠,我覺得沒什麼理由不產生成功的例子。」
感覺上,總體基調都是, 強調合作!
那中美旅行真的有可能在8-9月開通嗎?
首先,我國目前疫情控制的很好
美國方面呢,據CDC的數據,截至3月3日晚美國已接種超8千萬劑次新冠疫苗,目前15.9%的人口已至少接種一劑疫苗
拜登3月3日發推特說,由於新冠疫苗產能不斷擴大, 截至今年5月底,所有美國人都可以打上新冠疫苗, 比他之前承諾的「7月底」提前了2個月
那如果拉大到全球范圍來看呢?
有另外一組數據:截至3月1日早上,已有103個國家和地區啟動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全球接種總量超過2.41億劑次
但世衛組織總幹事表示,全球新增新冠病例數量在連續六周下降後,上周出現了七周來的首次增長, 潛在原因包括「公共衛生措施的放鬆」
所以譚德塞認為,對於全球來說, 完全依賴疫苗接種計劃而放棄其他防護措施還為時過早, 基本的公共衛生措施仍然是應對疫情的基礎
同一場發布會上,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也表示, 年底前結束疫情的想法是不現實的, 現在還為 時尚 早,聰明的做法是盡可能減少住院病例數量
OK,憑以上信息來總結一下
1、 單就中美之間,下半年恢復真是有可能的
2、 全球范圍來說,大概率還不行
中美這條應該也可以類推到其他疫情控制的好,或疫苗接種快的國家,就類似之前的一些 旅遊 泡泡, 加上即將出爐的疫苗護照,也會有助力
近期, 海航和廈航都提交了美國航線計劃
根據海航提交的計劃表,申請2021年4月1日-10月31日期間,執飛每周2班紐約肯尼迪-重慶江北,每周2班洛杉磯-重慶江北,每天1班波士頓-北京首都,每天1班西雅圖-北京首都,均採用787-9客機執飛
廈航提交的計劃,申請在2021年3月28日-10月28日期間,繼續執飛每周2班的廈門-洛杉磯往返航班
結合民航局最新熔斷的幾條航班:
南航:內羅畢-長沙
阿爾及利亞航空:阿爾及爾-成都
阿聯酋航空:迪拜-廣州
很明顯,直接恢復全球通行還不太現實,但根據疫苗接種情況實施部分恢復,還是很有可能的!
連官方都在吹風了...
歐盟: 將在3月17日推出「綠色數字通行證」
裡麵包括已接種疫苗證明、尚未接種疫苗者的病毒檢測結果,還有既往感染者的康復信息
什麼叫「疫苗護照」呢 ?
並不是真正的護照, 只是用來說明持有者是否已經注射疫苗, 從而讓出行更加便利的一個證明,類似我們的「 健康 碼」!
就是在接種了新冠疫苗後,會生成一個獨一無二的電子二維碼,之後可以在手機APP上查看這個二維碼
這個會跟個人身份信息和出行信息綁在一起, 此外,還能包含病毒檢測結果證明,無論是出入境,還是出入公共場合都方便許多!
歐盟表示:此舉是為了逐步恢復跨境工作和 旅遊
其實這事兒也說了挺久了,這次算是有了正式的時間安排, 目前歐盟內部, 旅遊 業發達的國家對此都很支持!
希臘 ,2月就開始發放疫苗接種數字證書了
西班牙 ,將積極推動這個項目
丹麥 ,正在開發電子疫苗護照
奧地利 ,需要疫苗護照來恢復正常生活
這些國家,主要是希望這個計劃能方便歐盟和申根區的流動,爭取在今年夏天逐步開放 旅遊 !
相反, 德國和法國 ,還比較猶豫
他們擔心的是: 區別對待, 如果對接種過疫苗的人放寬旅行限制,那就對還沒接種仍在等待的人造成了歧視
具體操作和細節,還有待確定!
不過其他歐洲國家,也有早就開始行動的
冰島 ,1月就簽發了首批「疫苗護照」
英國 ,也在制定「疫苗護照」計劃
歐洲以外開始行動的有:
美國 ,部分航司參與「疫苗接種證書」測試計劃
包括美聯航、維珍航、捷藍航參與的這個CommonPass的測試計劃,主要用於記錄和追溯病毒檢測結果,同時也可用於存儲疫苗接種信息,保存在iPhone和安卓等手機的數字錢包內,供第三方查驗
以色列 ,打完疫苗後可以獲得「疫苗護照」,持有者不受「封禁」限制,允許自由出入健身房、游泳池、劇場、酒店等場所
紐西蘭 ,4月開始試點數字「旅行通行證」
馬來西亞 ,為疫苗接種者推出電子和實體認證
並且,和隔壁新加坡已經就「疫苗護照」一事進行接洽,商討接種人員出國免隔離的事宜
反正, 為了重啟 旅遊 、恢復經濟, 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考慮或已經在籌劃這個事情:
新加坡 ,正同有意願的國家商討相互承認疫苗接種證明,並稱這是恢復國際 旅遊 的一個必要步驟
韓國 ,政府已開始商議此事,內容包括外籍人員持「疫苗護照」和相關證明書入境時該如何將其隔離,以及疫苗效果等
泰國 ,將考慮對持有他國簽發「疫苗護照」的旅客,免除強制隔離入境限制
菲律賓 ,眾議員倡議為接種者頒發「疫苗護照」
不過, 世衛組織目前仍暫不建議開通
他們的解釋是:就新冠疫苗在減少病毒傳播方面的有效性而言,仍然有太多未知數,就算接種完新冠疫苗,仍然應該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此外,還考慮到疫苗供應有限,對旅行者優先接種疫苗可能導致重症高風險人群疫苗供應不足,因此,暫不建議各國將其作為出入境的必要條件
這個意思也都能理解哈
歸根結底還是: 疫苗不夠普及、沒有統一標准
最突出的幾個意見:
1、目前還不能證明注射疫苗不會再發生感染
2、疫苗接種主要是富裕國家開始,推行將加劇不平等
3、涉及侵犯隱私或歧視等道德問題
但總的來說,推出通用認證, 還是大勢所趨!
現在不少組織也在為此努力,國際航協發布的IATA Travel Pass,目前已經和阿聯酋航空、衣索比亞航空合作進行了試驗,計劃3月份啟動!
微軟、甲骨文等機構也宣布組建「疫苗接種憑證倡議」, 計劃為全球提供電子接種憑證,沒智能手機的人也可以收到紙質二維碼
結合人民文旅之前給的時間點:入出境 旅遊 市場有望下半年啟動!看來出國游真的快來了?
最後放張圖片, 你能猜到是哪不? 或者評論來說說,如果國門打開,你第一個想去的是哪裡?
1.疫情 總 會 過 ,疫苗 護照 大概率 今年 會 逐步 推出 ,老胡 我國 認為 會 優先 跟 東南亞 各國家展開 合作 ,因為 不管 旅遊 還是 經貿 ,東南亞 與 我國 太 近 太 密切 。
2.至於 能否 跟 美國 一起 合作 成功 推廣 疫苗 護照 ,那 估計 我國 要 做 比較 大 的 決心 ,畢竟 美國 的感染率也 不是 吹 出來 的 。
3.最後 ,希望 疫苗 護照 盡快 商量 出 一個 好 結果 。
B. 美國為何不接受健康碼
美國不接受健康碼是因為他們倡導自由。
美國是不需要健康碼的,畢竟連口罩都不戴,要追求所謂「自由」的美國人,肯定也不願意因為健康碼而被很多公共場合拒之門外,所以健康碼,並不是他們急需的東西。
再說說美國能不能搞出健康碼,說真的,健康碼這個東西,並沒有太多的科技含量,主要是通信、定位、雲計算、基礎設施數字化結合後的產物。
健康碼與美國的數據問題
但是由於美國的法律,類似的個人數據是沒辦法提供給公眾的,即使政府也不可以,所以直到現在美國人也沒有一個類似健康碼的東西。這一點也是反映了國家之間的不同,在美國個人權益和隱私是要高於國家利益和社會安全的,所以即使天崩地裂,美國也不會像我們國家之前那樣實行嚴格的管控。
C. 為什麼說美英同根同源
幾個核心原因:1.經濟互補及互利,畢竟是西方兩個做慣了大哥的國家。但就江湖規矩而言,英國還是前輩,反同宗前輩,多少會置自己於孤立境地,老牌大哥也不是一朝一夕練成的,裡面太多經濟紐帶的關系了。2.同宗同源。嚴格來說,真正的美國人其實是土著,澳洲也一樣。在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列強殖民美國和澳洲之後,留下了大量歐洲人口種子,加上軟硬手段兼施,美國和澳洲的本地人「土著們」慢慢地讓出了沿海地區,走到了深山幽谷中繼續生活。如澳洲,早期的土著占據著現今的悉尼、黃金海岸等沿海地區,新歐洲人到達後,有過驅趕行動,後期歐洲人站穩腳跟後開始用稍微文明的做法,就是金錢補償,讓土著們就算不幹活也有豐厚的政府補貼過生活。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到澳洲的outback地帶群居,不得騷擾現代城市居民。所以澳洲的outback地帶,至今都是冒險家和探險家的樂園,但卻是澳洲政府不推薦的旅遊勝地,畢竟之前的澳洲土著確實存在吃人的喜歡,所以部分outback還是被澳洲政府用鐵網圍起來並在外標註:內有猛獸,禁止接近。嚴格來說,美國情況也是類似的,早年的土著如印第安人和愛斯基摩人目前都在亞馬遜熱帶雨林周邊生活,也有部分是在美國中部的outback生活,他們才是最早期的美國人。英國殖民時期留給美國和澳洲的遠不止經濟模式和政治系統,更多的是人種,幾乎現在的美國人身上有大量的歐洲血統、特別是英國人血統,等於美國土地上活著的人大部分的祖宗都在歐洲特別是英國,這讓美國怎麼可能和英國不親近?區別僅僅是英國講究的東西更傳統一點和正統一點,在美國生下的後代更奔放、更外露、野心更大一點而已。說白一點,一家親而已,關系不好才怪。
D. 為何只有美國,中國,德國,英國,法國等幾個國家稱國別的都不稱
其實是和翻譯以及簡稱有關系,比如美國,全稱是美立堅合眾國,簡稱美國,也不會和其他的國名重復。
有些國家的名字簡稱過加「國」字不舒服啊,那你覺得埃及國聽起來好聽么?
那我就不清楚了
應該是中國最早一批翻譯人員~大多是和尚開始的,因為最早的對外交流就是宗教交流~
後來可能會有些變化,大概是清朝一次,民國一次,現在我們用的大多都是新中國統一修訂的了~
E. 從美國回來,美國手機上面可以看健康碼嗎
可以的,只要你的手機能登陸微信,就能查看健康碼。和是不是美國手機沒關系
F. 為什麼英國和美國會形成特殊的關系
英國與美國的特殊關系的原因:
1、美國早期移民主要是從英國過去的。
2、從哲學來說,英國的經驗主義哲學在美國發揚光大。3、美國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
4、從法學體系來講,英國與美國比較一致。
英國與歐洲、與美國都有緊密關系。
但是,從國家利益看來,英國與美國更近;從地緣政治和文化傳統來看,英國與歐洲更近。
G. 英國和美國這兩個國家的真實留學體驗有什麼區別呢
在美國,許多大學全是民辦的,培訓費會更高。一般一年學費5萬美金,再加上一年生活費,總成本估計在50萬元左右。英國大多數都是公辦院校的花費相對較低,一年學費約1萬,再加上一年的生活費,成本費約30萬。
英國:英國入學門坎不論在推薦函、學術背景等多個方面都會比美國更靈活一些。因此對於硬體條件但是的同學,能選進到大部分英國學校都是會所提供的各種各樣形式的大學預科先開展學習,念一年再升本科。英國的研究生入學非常看重學生們的大學平均分,也有中國大學的等級,有部分大學對中國國內大學會有自己的肯定明細,如愛丁堡等大學。
美國:美國大學不論是本科生或是研究生錄取更綜合評定學生們的各個方面標准。美國大學大學本科如今非常少一部分大學也開始給予大學預科,可是極其極少數。因此學員假如別的考試成績不合格,進到美國大學的機會就迷茫。
美國綜合排行前30的本科錄取規定很高,難度比較大,前50的申請基本上也要SAT或SAT。綜合排行50以後的本科錄取相對性規定也會降低。研究生錄用更看重綜合的,假如你的綜合硬體配置GPA,托福考試或雅思考試,GRE或GMAT,手機軟體等方面的公文和個人背景也非常重要,美國的公文所起的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
H. 印度疫情大爆發,為何會讓美國和英國恐慌
如果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恐慌的不僅僅是美國,而是全世界。WHO已經特別發出警示,對印度新冠肺炎疫情表示了擔憂。那麼,從何全世界都會擔憂印度的新冠肺炎疫情?第一,印度人口眾多, 醫療資源不足,一旦爆發新冠肺炎疫情,會產生災難性後果。第二,在英美等國,有大量的印度裔國民,一旦印度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英美也無法獨善其身。第三,印度是全世界第5大經濟,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失控,經濟受到沖擊,也會對世界經濟造成負面影響。第四,英美等西方國家一直對印度“另眼相看”,新冠新冠肺炎疫情失控,英美等西方國家不能袖手旁觀。最後,英美等西方國家新冠肺炎疫情都已經失控,恐怕對印度新冠肺炎疫情關注度大幅度下降。
不過,英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接近30000例,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了21萬例,英美對本國疫情大爆發更恐慌,恐怕已經沒有多少精力關注印度疫情了。
I. 為什麼美國比英國強
LZ您好。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都在歐洲,所以英國為此在戰爭中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相比之下,老美遠離戰場,前後靠著販賣軍火,資源賺了大錢,更兼猶太人大量移民美國,帶來了不輸給歐洲的文化,科技。如若不是日軍偷襲珍珠港,老美只會進一步大發戰爭財。
所以世界大戰結束後,窮了歐洲,富了美洲。
而二戰結束後,各殖民地獨立運動,更讓日不落帝國日薄西山,最後勉強從阿根廷手裡保了馬島,還是乖乖地把香港還給了我國,殖民地失去同時就意味著英國其實丟失了大量資源的開采來源。而老美坐擁大半北美洲資源,更兼優渥的地緣優勢(北方加拿大沒有野心,南方沒有強敵),最終在蘇聯解體後成功暫時形成了一家獨大。
J. 為什麼英國和美國英文寫法前面都是united,還有英國和美國關系為什麼這么密切
united的意思是聯合的,英國的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美國是美利堅合眾國,聯合王國、合眾國的英文里要有表示聯合的詞,所以都用了united。關系密切是因為利益需要,要知道英國是唯一派軍隊打過美國本土的國家,還燒過白宮,要說沒仇誰都不信,所以說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盟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