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最高畝產大米是多少斤
每畝產量1014.3公斤 中國水稻最高產記錄在浙江誕生
2012年11月27日 20:40:25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浙江在線11月27日訊 (浙江日報記者 楊軍雄 章燕飛 本網記者李利) 眼下,我省晚稻收割已近尾聲,各地不斷傳來好消息。繼不久前杭州、紹興等地晚稻產量刷新浙江農業吉尼斯紀錄之後,寧波鄞州區又傳出好消息,在當地洞橋鎮百梁橋村種糧大戶許躍進的高產創建百畝方里,單季晚稻創下了最高畝產1014.3公斤的新紀錄,同時百畝方平均畝產達到963.65公斤。
據悉,該高產示範方種的都是「甬優12」超級稻品種,由寧波市農科院育成。專家評價說,單產突破一千公斤,是人類稻作史上一次偉大的產量,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作用不可小視。
冷空氣過境,鄞州這兩天迎來了久違的陽光,為晚稻收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今天一早,來自農業部、中國水稻所、揚州大學、湖南農業大學、江西省農業廳等14位省外權威專家組成的驗收小組齊聚收割現場參與驗收觀摩。據介紹,本次驗收採取百畝方抽簽方式,抽出4個田塊,並使用收割機實割驗收。
曾經三年刷新糧食高產吉尼斯記錄的許躍進,還是興奮得幾天沒睡好覺。為了迎接這次大考,老許經常吃在田頭,幾乎所有時間都琢磨著怎樣把「甬優12」品種發揮出最佳水平。今天他又早早帶來著合作社社員一起最後檢查一次收割機等設備。
看著粗壯的稻桿和沉甸甸的稻穗,同樣信心滿滿的鄞州區農業技術服務站站長楊筠文則從技術測產角度說出了自己的估算。他仔細地統計稻田的有效穗,計算每株稻穗的實粒數量和重量後說,從抽樣來看,無論有效穗、結實率,還是千粒重都超過了去年的水平,產量創新高應該沒問題。
「水稻長得很整齊,病蟲害控製得當,顆粒飽滿,產量應該會很高。」來自農業部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專家呂修濤,第一眼看到水稻長勢,就連聲好評。曾參加過多次超級稻驗收的江西省農業廳專家劉寶林也估計,畝產超過900公斤沒有問題。只是對於是否會破千,專家們都不敢預測。
「目標是突破1000公斤!」在專家下令開鐮之後,許躍進大喊一聲,親自駕著收割機,轟、轟、轟……駛向稻田。首塊一畝多驗收田塊很快收割完畢,緊張的稱重環節讓人有點透不過氣。老許則故作輕松的坐在收割機上等待。「一號田塊濕谷總量1442.1公斤!」統計人員喊出首個數據時,現場人們一陣歡呼。就連見多識廣的專家也連聲佩服。最後,本次驗收小組組長、農業部水稻專家組副組長、揚州大學教授張洪程宣布,經實驗室測定含水量,折算後,測得該田塊畝產達1014.3公斤。
2. 回復:求助:中世紀的糧食產量如何
13世紀末14世紀初,歐洲中世紀農業發展的頂峰,小麥畝產量最大時,接近1900年的法國小麥畝產量,每公頃1300—1500kg小麥。換成畝產量約87-100kg/畝
3. 大豆畝產量一般多少斤,大豆產量最多的國家是哪國
回答4. 為什麼很多國家平均畝產糧食才200kg
首先就是當地的環境適不適合種植,都是高原肯定不可能產量高,有的地方氣候也不適合種植,對應產量也就低了。
從糧食播種面積上看,我國走過了一個「U型」發展曲線,2019年的播種面積大致相當於1980年的水平。但與播種面積相對,我國糧食產量卻一直在穩步上升,從1978年的30476.5萬噸增加到2019年的66384.3萬噸,年均增長率約為1.92%。
四十年來,我國糧食總產量節節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科技的進步,如良種與農葯化肥的推廣;二是得益於自2003年起出台的一系列糧食生產扶持政策,如稻穀和小麥最低收購價、玉米和大豆臨時收儲、免除農業稅、發放種糧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直補、農機具購置補貼、產糧大縣獎勵等。經過多方努力,中國糧食單產量不斷提升,已經從1965的平均畝產100kg以上,依此突破了200kg(1982年)、300kg(1998年)大關,2018年更是達到了374.7kg。
5. 世界上哪個國家的水稻畝產量最高
澳大利亞,平均畝產550公斤以上。我國水稻單產僅居世界第七,列澳大利亞、埃及、美國、西班牙、日本、韓國之後。1995年中國水稻平均單產401.6公斤,1998年為424.4公斤,2013年為447.8公斤,年均增幅僅為0.6%。,
6. 糧食畝產量會有多少
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為水稻、玉米和小麥,這三者的單產也是依次遞減的。
袁隆平的超級雜交稻畝產926公斤基本可以說是最高了,一般畝產500公斤以上,東北玉米產量高,畝產500公斤左右,小麥畝產平均達不到500公斤,其他穀物產量更低,紅薯、馬鈴薯單產高,尤其是紅薯畝產可達3000公斤甚至更高,每畝提供的能量比穀物高,馬鈴薯畝產1500公斤左右。
南方氣溫高、雨水多,適合種植水稻,而且一年可以種2-3季;北方水少適合種其他穀物,高粱比較耐旱,東北夏季氣溫也可以,每年可以種植一季,東北大米品質很好。
如果氣候過於寒冷就不適合農業生產了。
7. 糧食產量,一畝小麥能產多少斤
正常情況下,一畝地能產多少斤小麥?大家都知道,小麥的畝產量和種植品種、種植環境、種植技術等都有很大的關系,而國內種植小麥的地區有很多,種植環境大不相同,大家使用的種植技術也大同小異,小麥的種植品種也各式各樣,所以很難有一個具體的答案。就產地籠統的分析,正常情況下,安徽地區的小麥畝產量大概在600斤至800斤左右,河南地區的小麥畝產量大概在700~900斤左右。
那麼怎樣才能讓小麥達到超高產的狀態呢?目前,想要一步實現未來小麥畝產量比現在的畝產量高出十倍八倍,還是一件難以跨越的難題,所以,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先定下一個小目標,讓小麥的畝產量能夠穩定在每畝1300斤左右吧。
實現這個小目標目前還是非常靠譜的,在小麥的種植過程中,盡量選擇增產潛力較大、抗病能力較強的小麥品種,運用現代先進的種植技術,達到增產的目的不算難事,就看你用心不用心。
8. 歐洲古代糧食畝產
古代歐洲不同時期糧畝產相差甚遠,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得益於良好的水利工程,一畝小麥畝產可至150公斤以上。到了中世紀,文明程度大幅衰弱,一畝糧食產量下降到40公斤左右。一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才開始恢復增長。
9. 畝產是多少公斤
普通田地稻穀畝產,低產田一般在300-350公斤,高產田一般在500-600公斤。
中國超級雜交水稻再創紀錄試驗田內畝產1149.0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