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俄羅斯為什麼不攻打英國

俄羅斯為什麼不攻打英國

發布時間:2022-11-26 05:19:50

『壹』 俄羅斯和英國的關系

對於英國而言,最尷尬的國情莫過於:秦檜都有仨朋友,而英國卻沒有。作為國際社會的「共享宿敵」,英國和中俄德法等國都常年保持著敵對關系,是很多國家都咬牙切齒的存在。


而在這些國家中,俄羅斯對英國的仇恨尤其「熱烈」,是名副其實的「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

話說雖然凜冬將至,但東南亞卻依然是一派熱鬧的景象。在柬埔寨承辦了「一屆更比兩屆強」的東盟第40屆和第41屆峰會後,印度尼西亞舉辦的20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又緊隨其後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作為「七國集團」、「金磚五國」、7個重要經濟體及歐盟組成的國際經濟合作論壇,二十國集團幾乎囊括了世界所有強國,其人口多達40億,GDP總量更是佔到了全世界的90%,其影響力可想而知。

而因為所有大國都位列其中,所以英國和它的宿敵們自然免不了在峰會上狹路相逢。對此,已經「登基」達21天的蘇納克,雖然理論上早已過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年紀,卻總想著再接再厲,冒著睡覺尿床的風險在20國集團峰會上繼續煽風點火,具體來說就是糾集自己的狐朋狗友們一擁而上地「圈踢」俄羅斯,讓俄羅斯在熱鬧的峰會中體會到形單影只的孤寂。


作為美國昔日的大爺今日的大孫子,蘇納克政府深知美俄勢不兩立,想要給美國排憂解難,不讓拜登勞心費力,英國必須前赴後繼,讓美國看到英國馬前卒的強悍實力。

事實證明,英國的努力,美國大爺都看在眼裡,心裡早已忍不住要給英國數不清的口頭獎勵。但安撫了蘇納克以後,拜登轉身就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同框」,讓英國的努力前功盡棄。

面對美國和俄羅斯的「逢場作戲」,英國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努力。不過它沒有檢討自己,也沒有和美國置氣,反而認定俄羅斯使用了陰謀詭計,於是與俄羅斯更加勢不兩立。

那麼,很多人就奇了怪了,世界這么大?為何非要和俄羅斯過不去?難道俄羅斯偷喝了你們家的威士忌?

這似乎是一個說來話長的問題,但在靜夜史看來,英國之所以總是和俄羅斯過不去,根本原因在於以下三個原因,即:


1、海權陸權的天然對立

英國與俄羅斯的最大區別在於:英國是海權國家,而俄羅斯是陸權國家。

不同的國情,導致的是南轅北轍的發展路線。在輸掉英法百年戰爭後,英國失去了在歐洲大陸上的所有勢力范圍,徹底成為名副其實的島國。

相比於大陸國家,島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四面環水。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的古代,海洋不僅是保護島國的天然屏障,更提供了比土地更豐富的資源。

對於英國而言,雖然淺淺的英吉利海峽根本擋不住羅馬人及日耳曼人的入侵,事實上作為今日英國人主體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就是日耳曼人的分支。

但相比於其它歐洲大陸國家,英吉利海峽很多時候是難以逾越的天塹,甚至拿破崙帝國和納粹德國都無法逾越,這讓英國大部分時間里,無需像法國等歐洲大陸國家一樣,為國土安全「無年不戰」。


而騰出來的精力,則可以「猥瑣發育」,比如率先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及工業革命,在世界范圍內建立其面積達3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闊殖民地,成為如假包換的「日不落帝國」。

空前廣闊的「國土」,不僅令英國具備了國際視野,更在得失方面表現得相當「豁達」,比如英聯邦的解散,與美國關系的換位,這在客觀上保存了英國的國際影響力。

相比之下,俄羅斯作為陸權國家,因為東歐平原深居內陸且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所以當俄羅斯在1480年掙脫金帳汗國統治自立門戶,就開始了瘋狂的領土擴張。

因為繼承了蒙古「噬土成性」的基因,所以俄羅斯的領土擴張一旦開始就一發不可收拾,在領土面積足夠國土安全需要之後,俄羅斯又在彼得大帝遺囑的指引下,開始了「走向四大洋」的前赴後繼,領土在400多年時間里猛增400多倍,從東歐平原一隅的小國一躍成為地跨亞歐美三大洲的大帝國。


由於領土的擴張伴隨的是對周邊國家和民族的生吞活剝,所以除了被消滅的國家和民族,倖存的周邊國家無不對沙俄深惡痛絕。

理論上說,英國這個海權帝國和俄羅斯這個陸權帝國應該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但問題是,歷史上的英國作為超級大國,想要的是稱霸全世界。而沙俄志在「走向四大洋」,大行其道的「大俄羅斯」主義又試圖凌駕於所有國家和民族之上,所以英俄狹路相逢是歷史的必然。

除了殖民擴張時,兩國在北美洲和中亞分別遭遇,最終分別以沙俄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和阿富汗被迫在沙俄和英屬印度間保持「中立」結束。英俄兩國也在其它方向展開了慘烈廝殺,比如1853年英國糾集法國等歐洲國家圍毆沙俄,1902年英國與日本結盟並在1904年支持日本挑戰沙俄,將沙俄逐出東北,迫使其臭名昭著的「黃俄羅斯」計劃徹底破產。

可以說,因為同樣有著稱霸全球的目的,所以英國與俄羅斯天然對立。

時至今日,雖然英國殖民地早已喪失殆盡,俄羅斯也經歷了蘇聯解體的猛烈沖擊,但「老子當年」的共同記憶,讓兩國總能情不自禁地扭打在一起。


2、離岸平衡的現實考慮

英國深知,英吉利海峽雖然能阻擋拿破崙和希特勒,但卻無法迴避歐洲大陸各國對英倫三島虎視眈眈的眼神。所以在幾百年的日子裡,英國除了縱橫五大洲四大洋瘋狂擴張殖民地,就是充分發揚「離岸平衡手,大陸攪屎棍」的精神,讓歐洲大陸各國彼此「內耗」,然後當治療它們內耗的「二舅」。簡稱調停。

為了實現這一目的,英國從來沒有所謂的底線,唯一的要求就是誰強揍誰,不分對手是誰。

而很遺憾,沙俄就是個很強大的存在。相比於法國普魯士等歐洲國家,沙俄最大的特點就是領土面積特別廣闊。

得益於陸權國家的區位,沙俄的殖民地與本土緊密相連,再加上沙俄自古以來「留地不留人」的殖民政策,以及蘇聯在二戰後一躍成為超級大國的歷史機遇,俄羅斯得以在英國等西方國家殖民體系分崩離析時,基本保留了殖民體系的主體。


雖然俄羅斯的領土大部分都在烏拉爾山脈以東的亞洲,但沙俄卻始終以歐洲國家自居。從沙俄與瑞典展開大北方戰爭開始,俄羅斯就開始了一發不可收拾的「一路向西」,並深度參與歐洲事務,尤其是消滅拿破崙帝國捍衛歐洲的傳統秩序。

因為拿破崙帝國極盛一時,所以在組建一次次的反法同盟時,早已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的英國不惜與農奴制為支撐的沙俄並肩作戰。

不僅如此,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因為德國第二帝國和第三帝國的極盛一時,英國與俄羅斯又先後選擇了勠力同心。

但英國做夢也沒有想到,當年克里米亞戰爭的酣暢淋漓,會讓一敗塗地的沙俄開始了廢除農奴制並發展資本主義的努力;想不到日俄戰爭的暴擊,客觀上加劇了沙俄社會的矛盾並導致沙俄帝國在一戰期間分崩離析;更想不到蘇聯。在經歷了蘇德戰爭的殘酷洗禮,以及美英聯軍的大力支持後,會在短短數年時間里脫胎換骨,並在二戰後一躍成為超級大國並與美國並駕齊驅。


所以當俄羅斯鶴立雞群,完全打破了歐洲大陸的所謂均勢時,就註定成了英國的一生之敵。

3、國際環境的身不由己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的後果之一,就是讓作為昔日國際政治舞台中心的歐洲徹底被邊緣化,不得不在美蘇爭霸的夾縫中艱難求存。

為避免被美蘇撕扯到衣不蔽體,法德兩國在收了美國「馬歇爾計劃」的紅利,並不得不團結在以美國為核心的「北約」周圍後,決心放下歷史恩怨走向合體,並聯袂領導西歐一體化的復興大計。

對此,英國表示不屑一顧並堅信跟著美國有肉吃。但奈何美國最喜歡敲打小弟尤其是越親近卻不見外,所以戰後的英國被美國算計得完全沒了脾氣,不得不在1973年低三下四地加入了歐共體。


而這樣的「權宜之計」也註定了英國不可能成為西歐一體化的主力。所以當1991年蘇聯解體,國際關系發生劇烈變化,尤其是歐盟和美國矛盾日益激化的情況下,英國在美國挑逗下與歐盟「割袍斷義」並最終與歐盟分道揚鑣也就不足為奇。

而當英國脫歐,也就失去了所有的退路,不得不為了美國的利益至死不渝。而美國不僅看不慣俄羅斯,更看不慣歐盟,所以脫歐後的日子裡,英國除了應對國內紛繁蕪雜的事務尤其是首相的走馬輪換,更要「對付歐盟」和「對抗俄羅斯」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可以說,美國和俄羅斯哥倆好可以,哪怕同床共枕也沒事,但作為美國「親狗腿子」的英國不行,反俄反歐盟的立場一定要堅定。所以無論是破壞克里米亞大橋還是在北溪管道上使壞,英國都已經放下了所有「矜持」,誓要和俄羅斯打得地覆天翻。

可以說,英國與俄羅斯的不共戴天絕非偶然,而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這種難解難分的矛盾,也在導致兩敗俱傷的同時,更讓英國的衰落一發不可收拾。

『貳』 俄羅斯和英國有仇嗎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仇恨,沒有永恆的友誼,只有永恆的利益。
英國和沙皇俄國在近東和克里米亞地區有長期的爭奪。在遠東--東亞地區也有利益的沖突。
反而在歐洲,現有拿破崙法國,後有德國,夾在中間的強勢存在,更多的體現出聯合對德——因為畢竟英國和俄國不接壤。
現代社會,英國其實在歐洲事務中的話語權越來越小,更多的體現出美國意志。所以它現在和俄國的關系,要麼是狐假虎威,要麼就是酸溜溜地插一腿。
原因很簡單:俄羅斯壓根就沒把英國當成勢均力敵的對手。

『叄』 希特勒為何不先把英國打下來,而去打比英國還強的蘇聯

簡單來說就是一時半會兒打不下來了,所以只能去打蘇聯了。如果當時希特勒可以有足夠的實力把英國攻打下來,他一定會去的。本來希特勒確實沒有打算攻打蘇聯的,但是英國總是一直攻打不下來,並且自己也是節節敗退了。

德國現在還不想對美國有什麼樣的歹念,所以德國也沒有攻打美國的那些艦船。英國現在有了美國物資的幫助,也可以在長時間的跟德國耗戰下去了。德國可以說現在也是沒有什麼辦法了。但是想到蘇聯的國家物產資源也是挺不錯的,所以就堅持攻打蘇聯了。

剛開始也確實在蘇聯上攻打的挺順利的。不過後來英國也對蘇聯發起了一些援助。總之,希特勒當時沒有直接攻打英國是因為打不下來。攻打蘇聯也是不在計劃之內卻不得不做的事。歡迎大家一起來探討。

『肆』 拿破崙為什麼打俄羅斯而不打英國

拿破崙是很想打英國的。最開始的計劃:有鑒於英國皇家海軍實力較強,拿破崙派維爾納夫率領主力艦隊和西班牙艦隊組成聯軍,引誘英國海軍主動出擊。然後甩掉追擊的英國艦隊,搭載法國陸軍登陸英格蘭,依靠法國歐陸第一的陸軍可以輕易讓英國屈服。然而沒想到英國皇家海軍攻擊意志太強,一直咬著法西聯合艦隊不放,最後在西班牙塔拉法爾加全殲法西聯合艦隊。
失去了主力艦隊的拿破崙,無論陸戰多麼無敵,也不可能橫跨英吉利海峽,自然只能進攻俄羅斯了。

『伍』 十九世紀俄國能打贏英國嗎

在十九世紀,英國作為日不落帝國,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海軍全球第一,無人能敵!陸軍主要是在各個殖民地東征西討,也算是強大!

如果是陸上作戰,沙俄軍隊可能會在能發揮其人數優勢的狀態下取得優勢;在海戰中就完全不夠看!英國皇家艦隊分分鍾教沙俄海軍做人!

『陸』 拿破崙和希特勒2個戰爭狂人,為什麼都打不下英國和俄國(蘇聯)打了俄國就由盛轉衰

英國和俄國都是佔有其地利的,英國是一個島國,所以要想拿下它,或者發動登陸戰,或者奪取制空權,也就是說只能靠海軍和空軍來進行戰斗,而陸軍則無法參加戰斗,再加上英國當時本身的科技實力,所以英國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國家。而俄國則是地大物博,有著龐大的後方陣地,再加上西伯利亞的寒流,就算俄國本身不反抗,軍隊的物資也很難及時運送到前線,更何況俄國人心齊,所以俄國也不是一個輕易就能攻佔的國家。

『柒』 二戰後,英法放棄了海外領土,俄國為什麼不放棄任何領土

因為像英國,法國,他們的殖民地都是在很遠的地方,隔了汪洋大海,一旦自己衰落了以後,因為離得太遠,所以根本沒法控制他們獨立,但是俄羅斯就不一樣了,俄羅斯是一路上打過去的,並且很多俄羅斯都在當地設立了軍隊,將這些地方牢牢的控制住,不讓它獨立出來,哪怕這些地方想獨立,也是沒有機會的。
並且在一戰的時候,有一些國家曾經想報復俄羅斯,想辦法將俄羅斯的領土分裂出來,但最後俄羅斯還是挺過了這一段時間,最後還是將自己的領土全部捍衛下來,到了二戰以後,因為當時的蘇聯也是戰勝國,所以他們也沒有理由讓蘇聯立馬分裂,並且當時蘇聯相當的強大,軍事實力和美國是可以並列的,直到最後因為冷戰的原因慢慢被美國拖垮,才開始真的出現了經濟衰落和領土分裂出來。

『捌』 英國挑釁俄羅斯,勝算幾何

大英帝國早已沒落,以如今的大英帝國整體的綜合國力來說,如果英國去單挑俄羅斯,基本上沒有任何勝算可言。

一、英國早已不復當年日不落帝國之勇。

經濟發展上,這些年感覺英國始終在原地踏步,似乎有吃老本之嫌。現在又退出歐盟,與歐盟的嫌隙不斷加深。近期圍繞「北愛爾蘭議定書」問題,更是惹出許多麻煩,鬧得連美國老大都有可能出面干涉。

加上國內經濟發展缺乏動力,老百姓生活水平不進反退。此前英國首相約翰遜不顧國內經濟民生問題,一心一意幫助烏克蘭對付俄羅斯,最後造成他不得民心,眾叛親離,從而狼狽下台。

最後一點,感覺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方世界,近些年來的所謂新生一代政治精英們,怎麼會越來越顯得是那麼幼稚可笑呢?俄羅斯雖然各方面也很困難,但對付英國的挑釁還是綽綽有餘的,所以英國還是老實本分一些吧。

『玖』 二戰中,蘇聯為什麼拒絕幫助德國打英國17:31 2011-5-20

打下
英國
好處都是
德國
的,
俄國
人才不幹這賠本的買賣呢。
而且
蘇德
也有仇,早晚必有一戰。英國雖與
蘇聯
有仇,但對蘇聯尚不構成嚴重威脅,但德國的強大,嚴重威脅蘇聯的安全。蘇聯還需要英國
在背後
牽制德國呢。

『拾』 為什麼拿破崙和希特勒當年都與俄蘇開戰,而不進攻英國

當時法國已經統一了歐洲的很多國家,一度想要成為歐洲的霸主,卻在特拉法加海戰輸掉,意味著拿破崙無法突破英國對他的海上封鎖,而法國當時主要的工業是紡織業,原料是棉花。法國恰好需要從海外大量進口棉花來支撐自己的紡織業。英國人把法國人的原料斷了,法國的工業馬上停擺,通貨膨脹,物價飛漲,普遍失業。法國國內已經醞釀著很嚴重的經濟危機了。如果拿破崙不能採取果斷措施,他自己很快也會被憤怒的老百姓送上斷頭台。只好全面封鎖大陸,斷絕與英國的貿易往來,但是俄國並沒有聽從號令,依然和英國進行貿易往來,因此俄國成為了拿破崙的肉中刺,並且俄國和英國想要達成結盟,這對法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危險,所以拿破崙覺得應該對俄國進行制裁。

而希特勒在戰爭期間,向英國倫敦投擲了成千上萬枚V2導彈,又動用上千架飛機爭奪制空權,即使受到如此狠烈的攻擊,英國政府依舊不求和,硬是與德國死磕,況且德國缺乏足夠的遠洋海軍,即便是登陸成功,消滅了英國,也沒有能力接收英國遍布全球的海外殖民地,只能是為他國做嫁衣。希特勒曾無奈地感嘆:即使「遍布世界的英帝國土崩瓦解,而德國卻從中得不到好處。我們以德國人的鮮血所換取的,只是對日、美等國有利的東西」。因此,德國認為只有進攻蘇聯才能實實在在獲得豐厚利益。德國法西斯一向垂涎於蘇聯的遼闊領土和豐富資源,特別是高加索的石油和烏克蘭的糧食,有了這些,英國也將不得不投降

所以,拿破崙和希特勒的主要對手都是英國,而為了打敗英國,他們都將目光投向了俄國,可憐的俄國當了兩次工具人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為什麼不攻打英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有什麼文化建築 瀏覽:749
如何英語介紹中國傳統節日 瀏覽:692
彩葉印度榕怎麼養 瀏覽:31
如何注冊中國外交部郵件 瀏覽:57
非典為什麼會發生在印度 瀏覽:581
英國的上院與下院分別管什麼 瀏覽:184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62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72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52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88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4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1002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22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3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814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26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8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5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28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