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三一巷歷史多久

英國三一巷歷史多久

發布時間:2022-11-26 17:42:08

1. 英國有三一學院嗎怎麼樣

利茲三一大學 Leeds Trinity University

歐洲,英國 | 公立

院校介紹專業詳情申請要求留學費用校園圖片

1、2017年泰晤士報英國大學綜合排名第96名

2、是一所規模巨大(30000人以上)的公立大學教學型綜合大學。

3、該校很注重提供高品質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學校簡介

利茲三一大學(Leeds Trinity University)是位於英國西約克郡霍斯福斯的一所大學,1966年由兩所天主教教師培訓學院合並而成,1991年成為利茲大學下屬學院,2009年獲得大學學院資格,2012年12月獲大學資格。

利茲三一大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初當天主教教師培訓學院開始在利茲三一大學的女子學院和所有聖徒男學院。利茲三一大學開設了一個教師培訓學院,對於利茲三一大學學院而言,教育仍然是一個重要的部分,但同時也有能力在市場營銷和商業媒體,藝術和社會科學等領域發展。

利茲三一大學是第一個英國教育程度法醫心理學和體育新聞上獲得教師學位的學校之一。

專業設置

開設的主要本科專業有:商學、商業和管理、商業與營銷、早年與教育研究、英語、英語和電影研究、英語和歷史、英語和媒體、英語和電視、英語和寫作、影視研究、電影研究、法醫心理學、歷史、新聞、媒體、媒體和營銷、營養與食品、體育教育和體育發展、心理學、宗教研究、神學等;開設的碩士專業主要有:廣播新聞、企業管理、教育、健康和福利、新聞雜志、印刷傳媒業、公眾通信、廣播新聞等;開設的博士專業主要有:英語、歷史、運動和營養、神學、教育領導學、新聞、酒店管理、媒體研究、哲學、公共健康營養學等。利茲三一大學學院同時開設有相關領域的預科課程。

參考費用

本科、研究生:11,250-12,250英鎊/年

MBA:12,250英鎊/年

生活費:約1,015英鎊/月

入學要求

本科:雅思6.0,單項5.5

研究生:雅思6.5,本科畢業

MA新聞項目:雅思7.0,寫作6.0

2. 英國威爾士三一聖大衛大學是野雞大學嗎

英國威爾士三一聖大衛大學不是野雞大學。

威爾士三一聖大衛大學(University of Wales Trinity Saint David),簡稱「UWTSD」,創建於1822年,是一所歷史悠久、不斷革新的大學。大學由原威爾士大學蘭彼得學院(成立於1822年)、卡瑪森三一學院(成立於1848年)以及原斯旺西城市大學(成立於1853年),在蘭彼得學院的1828年皇家憲章下(皇家憲章由喬治四世國王親自授予)合並成立。

大學在計算機、汽車工程、藝術設計、商業學、考古學等領域享有國際聲譽,在教育質量、學術水平、學生滿意度等方面獲得來自如泰晤士報、完全大學指南、衛報、TEF等英國各大權威機構的認可。

3. 紐約三一教堂的前世今生

紐約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位於紐約曼哈頓下城區的華爾街和百老匯的交界處,是一座歷史超過300年的英國國教(聖公會)紐約教區的古老教堂。現在的教堂建築建於1839年至1846年間,祝聖於1846年5月1日基督升天節(Ascension Day)(祝聖是指通過一個宗教儀式宣布此處可以正式用於宗教活動)。

當時三一教堂是曼哈頓下城最高的建築,也是進入紐約港船隻的歡迎燈塔。它被認為是哥特復興式建築的經典實例。三一教堂於1976年被列入美國國家史跡名錄,同時也是美國國家歷史地標。

三一教堂是紐約市300多年歷史進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1696年,殖民地總督本傑明·弗萊徹(Benjamin Fletcher)批准了一群來自英格蘭教會(聖公會)的教徒在曼哈頓下城獲得一處土地用於興建教堂的申請。教區於1697年5月6日收到威廉三世國王的特許狀,規定了土地的租賃以每年60桶(一桶約等於8加侖) 麥子為租金。三一教堂的第一個主教是威廉姆·維希(William Vesey),他在教堂任職了49年,於1746年去世。附近的維西街(Vesey Street)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1705年,安妮女王永久性地捐贈了一塊面積為215英畝的土地給紐約聖公會教區,多年來這片土地一直被用於支持三一教堂和聖公會教堂的傳道和布教工作。

到了1750年,紐約市的人口增加了一倍多。三一教堂的禮拜儀式已經人滿為患,教會決定為其日益增長的交流活動建立第一個禮拜堂。1752年,聖喬治禮拜堂(St. George』s Chapel)在比克曼街和克利夫街的拐角處矗立起來。

1766年,紐約的人口增長至接近2萬,教會又建造了聖保羅禮拜堂(St. Paul's Chapel),就位於維西街(Vesey Street)的街角上。今天,聖保羅禮拜堂是曼哈頓唯一保存下來的殖民時期教堂,也是這個區域不間斷使用的最古老的公共建築。2016年10月聖保羅禮拜堂迎來了250周年紀念。

現在的聖保羅禮拜堂是宗教活動中心、藝術中心、社區和解中心和為所有人提供避難的場所。

三一教堂見證了紐約三個多世紀的風雲變遷。在這三百多年的歷史中總共曾有過三代教堂建築。

第一代三一教堂是一個帶有復折式屋頂和小門廊的質朴的矩形結構建築,它建於1698年,位於華爾街,面向哈德遜河。建造教堂之前,這片土地原本是一個花園,後來被又改建成一個墓地。根據史料記載,傳奇人物威廉·基德(William Kidd)船長為教堂的建造提供了人力和工具。

第一代三一教堂被1776年獨立戰爭引發的紐約大火(Great Fire of New York)徹底燒毀。聖保羅禮拜堂則奇跡般地倖存了下來。一小隊人使用吊桶將哈德遜河的水引到禮拜堂的屋頂從而令它倖免於難。獨立戰爭之後,三一教堂以及前殖民地所有的聖公會教堂,從法律上與英格蘭教會分離,不過它們依然屬於世界聖公會組織的一部分。

第二代三一教堂始建於1788年,祝聖於1790年。這座教堂面向華爾街,比第一個更長,也更寬。新的教堂尖塔上升到200英尺高。當時的華盛頓總統和他的政府成員在紐約短暫的停留期間就在新的三一教堂做禮拜,紐約在這段時期也成為美國的首都。

1838到1839年冬天,紐約的一場暴雪導致教堂的一根支撐梁出現彎曲。一位名叫理查德·厄普約翰(Richard Upjohn)的建築師被雇來修復這座建築,但他建議拆除原受損建築並重建新教堂。厄普約翰是英國哥特式建築的忠實粉絲,他設計了這座全新的教堂,它的風格很像14世紀英國教區的教堂。

第三代三一教堂,也就是現在的三一教堂祝聖於1846年的耶穌升天節(Ascension Day)。這座三一教堂被認為是美國最早和最好的新哥特式(也叫哥特復興式)建築之一,它的尖塔高達281英尺,在1890年之前是紐約市最高的建築。

如今矗立在華爾街西端盡頭處的三一教堂已經成為紐約的地標之一。它位於寸土寸金的曼哈頓島南端的世界金融中心地帶。2011年的一樁訴訟揭露了三一教堂的總資產量,達到20億美元,這是因為它擁有14英畝的曼哈頓房地產,以及哈德遜廣場550萬平方英尺的商業空間。接受土地捐贈使紐約三一教堂成為全世界最富有的教區之一。

這座三一教堂的東、北、南入口的三面青銅大門是整個建築的亮點之一,它們都是由理查德·莫里斯·亨特(Richard Morris Hunt)構思設計,分別由三位當時著名的雕刻家於1893年全部創作完成。正對華爾街的東門是著名奧地利裔雕刻家卡爾·比特(Carl Bitter)的作品。東門和北門上各有六幅栩栩如生的浮雕,上面描述了教堂的歷史和聖經的故事。南門則講述了紐約的歷史,其中有一幅記錄的是第一代三一教堂的祝聖儀式。

三一教堂內部空間非常開闊,穹頂高聳。繪有聖經故事人物的彩繪玻璃長窗使教堂內產生一種濃厚庄嚴的宗教氣氛。花窗玻璃以紅、藍為主色調,藍色象徵天國,紅色象徵基督的鮮血。窗欞的構造工藝也是十分精巧繁復。

z s

這些彩繪玻璃長窗,從入口一直延伸到聖壇兩側,最引人注目的是聖壇上方的聖壇窗。這是個絕妙的哥特式尖拱設計,上面描繪了耶穌、聖彼得、聖馬太、聖馬克、聖路加、聖約翰和聖保羅,色彩令人眼花繚亂。許多其他的宗教人物和主題也在這幅巨型彩窗上被呈現出來,包括三一和聖餐。

三一教堂屬下總共有三個墓地,華爾街和百老匯的三一教堂墓地,第155街的三一教堂陵墓,以及聖保羅教堂的墓地。許多美國著名的歷史人物都葬在這里。三一教堂的墓地里有美國開國元勛之一,憲法起草人之一,以及第一任的美國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蒸汽機先驅羅伯特·富爾頓(Robert Fulton)和紐約大學的創始人阿爾伯特·加勒廷(Albert Gallatin)的墳墓。

墓園中還有一座約翰·瓦茲(John Watts)的青銅雕塑。生於1749年的約翰·瓦茲是紐約著名的律師及政治家。這座雕塑是喬治·埃德溫·比斯爾(George Edwin Bissell)的作品,是由瓦茲的孫子約翰·瓦茲·德佩特(John Watts DePeyster)於1893年委託建造的。

9 / 11恐怖襲擊對僅位於三個街區外的三一教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害,教堂被坍塌的雙子大廈的廢墟和灰燼轟炸。許多紐約人為了躲避外面的混亂,在教堂的圍牆內找到了避難所。來自世貿中心的大量建築殘片推倒了位於聖保羅禮拜堂外的一棵百歲無花果樹。藝術家史蒂夫·托賓(Steve Tobin)將這棵樹的遺體做成了一尊青銅紀念雕塑 - 三一之根(The Trinity Root),它至今仍矗立在三一教堂門前。

在超過300年的歷史中,三一教區屬下總共曾包括了11個不同的禮拜堂。其中一些禮拜堂的作用是為那些在曼哈頓鄰郊普通住宅區里分散的交流者服務,另一些則是為了在那些並不那麼富裕的社區開展傳教工作。大多數的禮拜堂都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獨立出來。例外的是總督島的百夫長聖哥尼利厄斯禮拜堂(the Chapel of St. Cornelius the Centurion)和聖保羅禮拜堂,它們仍然是三一教區的活躍組成部分。此外,三一教堂常常被稱為「教堂之母」,因為在其歷史上它為紐約大都會地區的300多座其他教會的教堂提供了援助。

今天,華爾街的三一教堂已經由創始時的一小群英國聖公會教徒建成的教堂成長為一個擁有1200多名成員,在當地和全球都有悠久歷史的知名教堂。三一教堂陸續將當時從安妮女王那裡獲得的一部分土地贈與其他教堂,以幫助其他教會的建設,並利用剩下的部分來支持政府部門的需要。從1709年成立第一所慈善學校,到支持致力於廢除種族隔離政策的南非聖公會首位非裔大主教,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德斯蒙德·圖圖(Desmond Tutu),到今天運作各種各樣的教會慈善事業的項目,三一教堂已經演變成為順應這個瞬息萬變的互聯化世界,並致力於滿足大眾精神和物質需求的公共社區。

4. 都柏林聖三一學院的介紹

都柏林聖三一學院(英語:Trinity College Dublin,愛爾蘭語:Coláiste na Tríonóide)正式名稱為:College of the Holy and Undivided Trinity of Queen Elizabeth near Dublin (伊麗莎白女王在都柏林附近神聖不可分割的三一學院)位於愛爾蘭首都都柏林,是1592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下令為「教化」愛爾蘭而參照牛津、劍橋大學模式而興建,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是愛爾蘭最古老的大學、亦是不列顛及愛爾蘭七所古典大學之一。學院佔地47英畝,各時期的建築自成方陣,頗具時代特色。 聖三一學院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下設7個分院(Faculty),共有70多個系(Department)。作為歐洲頂尖大學聯盟科英布拉集團成員之一,都柏林聖三一學院科研實力雄厚,是愛爾蘭第一、歐洲著名的高等學府。都柏林大學雖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一樣實行學院制,然而其下只有一所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故都柏林大學通常被稱為都柏林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由於負責創校的都柏林大主教Adam Loftus畢業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故亦將新學院以「三一」為名,現在的都柏林三一學院前庭(Parliament Square)格局與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相當相似。都柏林三一學院亦與牛津大學奧里爾學院(Oriel College, Oxford)和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 Cambridge)三者互相結成姐妹學院。

5. 三一運動的歷史影響

三一運動是朝鮮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的一次聲勢浩大的民族解放運動,也是朝鮮日治時期規模最大的獨立運動。從參與階層來看,三一運動由代表資產階級民族主義上層利益的宗教界人士所組成的「民族代表」和青年學生發起,並且在運動初期也是以學生起先鋒和主體作用,隨即突破了青年學生、知識分子這一范圍,擴展到包括商人、工人、農民在內的社會各階層一致抗爭的局面,其中農民階級成為三一運動後期的主力軍。從運動范圍來看,三一運動首先在京城(首爾)和平壤點燃火焰,在1個月的時間內迅速擴散到全朝鮮各地,乃至海外的朝鮮人聚居區。從斗爭形式來看,三一運動由最開始的和平示威轉化為全民族的反日起義,其中包括了遊行示威、烽火示威、同盟罷課、同盟罷工、罷市、獨立請願以及暴動、起義等。總之,三一運動是朝鮮不分階層的、史無前例的全民性愛國運動,「獨立萬歲」成為三一運動的象徵性口號,它充分展現了朝鮮民族同仇敵愾反對日本殖民統治、追求民族獨立的決心,震撼了日本殖民者乃至全球帝國主義勢力。朝鮮三一運動與中國五四運動、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土耳其凱末爾革命、埃及華夫脫運動構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全球民族解放運動的主要內容。
然而,三一運動在1919年6月以後就基本失敗了,它的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三一運動的發起者、代表資產階級民族主義上層利益的所謂「民族代表」,他們雖然在組織這次運動上起了重要作用,但卻輕信歐美列強的民族自決理論,只想進行和平示威和請願,害怕學生運動和人民革命,最後沒有對這次運動起到推動和領導作用,這充分顯示了朝鮮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這也可以從起草《己未獨立宣言》的崔南善後來妥協、墮落為親日派看出。其次,朝鮮的工人階級雖然在這次運動中以獨立力量登上歷史舞台,但是她並未成長起來,力量還很弱小,沒有形成自己的政黨來領導這次愛國運動。所以,三一運動雖然聲勢浩大,但由於缺乏一個統一的、強有力地領導者或政黨,這次運動自爆發之日起,人民的斗爭就處於無組織、分散和自發的狀態,這也給日本殖民者以各個擊破的機會,致使這次運動的持續不長。當然,日本帝國主義的全力鎮壓也是這次運動失敗的重要原因。而由於日本是一戰的戰勝國,國際地位提高,導致標榜民族自決的美國等列強對朝鮮人民和平示威與日本血腥鎮壓朝鮮人民的無動於衷 ,則是三一運動失敗的一個外部原因。
三一運動雖然沒有實現民族獨立的目標,但影響也是非常顯著和深遠的。正如前面所分析的,日本殖民者看見了朝鮮人民展示的反抗精神和力量,不得不改變統治方式和策略,在三一運動後將「武斷統治」變為「文化政治」,使朝鮮的社會環境相對寬松。在三一運動期間的1919年4月,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中國上海成立,朝鮮資產階級民族主義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時三一運動直接催生的結果。中朝邊境的獨立軍運動也得到發展,進行武裝斗爭,令日本非常頭疼,為此日本在1920年進行了庚申討伐。朝鮮的工人階級在三一運動中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為馬克思主義在朝鮮的傳播開辟了道路。三一運動在國際上也有很大影響,其中最大影響就是中國。中國新文化運動領導人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人在《新青年》《每周評論》等刊物上發表數十篇文章,聲援朝鮮三一運動,揭露和譴責日本鎮壓朝鮮人民的暴行。北京大學等高校的學生團體更是深為朝鮮三一運動所震動,同時也更加看清了日本的侵略本質,因此在《新潮》《國民》等雜志發表了《朝鮮人之血淚》《可敬可佩的朝鮮人》等文章,這說明三一運動對後來中國爆發的五四運動不無影響,比如《朝鮮獨立運動之新教訓》就是五四運動領導人傅斯年所寫的。日本國內的民主勢力如吉野作造等人撰文抨擊日本政府的野蠻行徑,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發表聲明聲援三一運動,英國、法國、美國的部分人士也舉行活動譴責日本殖民者的暴行,支援三一運動。因此三一運動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朝鮮民族獨立爭取了國際輿論的支持。

6. 三一學院的歷史是怎樣的

「三一」(Trinity)是個常見詞,意思是「三位一體」,基督教教義。

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是劍橋大學中規模最大、財力最雄厚、名聲最響亮的學院之一,擁有約600名大學生,300名研究生和180名教授。同時,它也擁有全劍橋大學中最優美的建築與庭院。

三一學院是由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於1546年所建,其前身是1324年建立的邁克爾學院(Michaelhouse)以及1317年建立的國王學堂。也因如此,今天學院中依然保留著的最古老的建築可一直追溯到中世紀時期國王學堂所使用的學院鍾樓,直到今天還在為學院報時。三一學院的教堂是由亨利八世的女兒瑪麗·都鐸於1554年修建的,雖然整個教堂的內部裝璜要到18世紀才能全部完成。教堂前廳擺著從三一學院畢業的著名畢業生的玉石雕像,包括了牛頓、培根、丁尼生等人。

三一學院的巨庭,中間是一個噴泉三一學院的整個建築群在17世紀初時進行過大規模的整修,這是在當時的院長托馬斯·納維爾(Thomas Nevile)的親自設計主持下完成的。整個宏偉的建築設計方案包括將古老的鍾樓移動20碼,以空出足夠的空間來建造巨庭(The Great Court),一個哥特風格的庭院。此外在巨庭和劍河中間還設計了另一個納維爾庭院(Nevile's Court),但是這個庭院的整個風格要到17世紀末由建築大師克里斯托弗·萊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設計的圖書館矗立起來之後才算完整。

這座就以設計師名字命名的圖書館的屋頂上佇立著四座石像,代表的是四門最古老的學科:神學、法學、物理學和數學。館內的書架、桌椅等精緻的傢具也都由萊恩親自設計。圖書館的館藏稱不上豐富,卻都十分有價值,包括聖保羅的「使徒書信」手稿(the Epistles of St. Paul)、牛頓自藏的《自然原理》初版、密爾頓詩作手稿、彌爾納(A. A. Milne)的《小熊維尼》(Winnie the Pooh)手稿、拜倫全身玉石座像,甚至還包括了一具古埃及的木乃伊。

古老的三一學院依然保留著許多繁瑣的傳統習俗,例如每天晚餐前全體師生都必須一起禱告。另一項較為有趣的傳統則是讓入學新生在到校的第一天嘗試在正午鍾樓敲鍾時,圍繞巨庭跑完一圈。學生必須在鍾樓敲完全部鍾聲(大約43秒)的時間內跑完長達367米的庭院,而這即使是對職業田徑運動員而言也是十分高難度的挑戰。 三一學院再暑期的五月舞會是英國第二大的有名舞會。

三一學院在學術成就上是劍橋所有學院中最頂尖的,也因擁有眾多著名的畢業生而聲名顯赫,到目前為止該學院共培養出了31名諾貝爾獎得主,著名的畢業生包括了牛頓、培根、拜倫、懷特海、羅素、維根斯坦等人。

著名校友

弗蘭西斯·培根,哲學家

安德魯·馬維爾,詩人

艾薩克·牛頓,物理學家

拜倫,詩人

愛德華·菲茲傑拉德,詩人

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物理學家

阿爾弗雷德·懷特海,哲學家

G·H·哈代,數學家

A·A·彌爾納,作家

路德維奇·維特根斯坦,哲學家

伯特蘭·羅素,哲學家

尼赫魯,印度首任總理

喬治六世,英國國王

拉吉夫·甘地,印度總理

查爾斯王儲,英國王儲

7. 聖三一排名為什麼越來越低

聖三一排名越來越低的原因如下:

現有蘭彼得、卡瑪森、斯旺西和倫敦四個校區。聖三一大學的世界排名概況如下:2009年QS世界大學排名位列43名;2013年萊頓世界大學排名位列48名,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位列98名。

8. 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為什麼中文名字叫做「三一」

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中的「三一」指基督教教義中的三位一體,即聖父,聖子和聖靈合三為一,所以中文名字叫做「三一學院」。

因為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的英文為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也就是「三一」對應的英文為Trinity,該單詞的中文釋義為三位一體(聖父、聖子及聖靈合為上帝);三人小組;三件一套;三合一。

所以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中文名字翻譯成為「三一學院」。

(8)英國三一巷歷史多久擴展閱讀:

一、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簡介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英文名稱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是劍橋大學中規模最大、財力最雄厚、名聲最響亮的學院之一,擁有約600名大學生,300名研究生和180名教授。同時,它也擁有全劍橋大學中最優美的建築與庭院。

三一學院是由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於1546年所建,其前身是1324年建立的米迦勒學院以及1317年建立的國王學堂。

三一學院的教堂是由亨利八世的女兒瑪麗·都鐸於1554年修建的,雖然整個教堂的內部裝潢要到18世紀才能全部完成。教堂前廳擺著從三一學院畢業的著名畢業生的玉石雕像,包括了牛頓、培根、丁尼生等人。

二、劍橋大學簡介

劍橋大學(英文名稱:University of Cambridge),坐落於英國劍橋,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採用書院聯邦制。其與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同屬「G5超級精英大學」。劍橋大學是英語世界中第二古老的大學,前身是一個於1209年成立的學者協會。

八百多年的校史匯聚了牛頓、開爾文、麥克斯韋、玻爾、玻恩、狄拉克、奧本海默、霍金、達爾文、沃森、克里克、馬爾薩斯、馬歇爾、凱恩斯、圖靈、懷爾斯、華羅庚等科學巨匠,彌爾頓、拜倫、丁尼生、培根、羅素、維特根斯坦等文哲大師,克倫威爾、尼赫魯、李光耀等政治人物及羅伯特·沃波爾(首任)在內的15位英國首相。

9. 聖三一教堂的倫敦聖三一教堂

倫敦百年知名聖三一大教堂:位於倫敦瑪里波恩區的聖三一大教堂,是由英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師- John Soan爵士於公元1825年所設計興建,該建築與John Soan爵士所設計的倫敦知名建築,包括:英國英格蘭銀行(英國的國家銀行)外觀、倫敦Chelsea皇家醫院、達利奇藝廊、英國首相府的宴會廳等齊名,John Soan爵士以其新古典建築特色聞名於世,主張「歷史」對建築的重要性,開啟美國現代主義的建築之風。
位於英格蘭河流埃文河畔,偉大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在此受洗禮,並於1616年被埋葬於此。

閱讀全文

與英國三一巷歷史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最貴的魚叫忘什麼魚 瀏覽:326
義大利有什麼文化建築 瀏覽:749
如何英語介紹中國傳統節日 瀏覽:692
彩葉印度榕怎麼養 瀏覽:31
如何注冊中國外交部郵件 瀏覽:57
非典為什麼會發生在印度 瀏覽:581
英國的上院與下院分別管什麼 瀏覽:184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62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72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52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88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4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1002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22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3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814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26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8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5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