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文官制度為什麼最早在英國建立

文官制度為什麼最早在英國建立

發布時間:2022-11-27 09:29:33

⑴ 世界上第一個確立公務員文官制度改革的國家是哪一個

世界上第一個確立公務員文官制度改革的國家是:英國,
人們通常把 1870年英國政府頒布的關於文官制度的第二號(樞密院令)作為英國近代文官制度正式建立的根本標志。

從總體上看,英國近代文官制度的確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產生政務官與事務官的分野; 第二階段是實現事務官與考試錄用的結合。 1805年,英國財政部開始設立事務官。 1830年,其它各部也相繼設立了這一職務。 從此,英國政府的文職官員就正式分成兩大類:
一類是有任期限制的政務官。一類是常任的事務官。 1832年,第一次議會改革,為文官制度啟動奠定了基礎。
1854年,英國提出了一個《關於建立英國常任文官制度的報告》(又稱為《諾斯科特——屈維廉報告》)。
該報告奠定了英國常任文官制度的基礎,確立了四項重要原則,
即: (1)建立公開競爭考試制度,擇優錄用文官;

(2)根據不同的教育程度,把政府文官分為高級文官和低級文官兩大類,前者從事執行政策的智力工作,後者從事辦理日常事務的例行工作;
(3)建立統一的文官體制,對各部文官實行統一管理,允許各部文官相互轉調; (4)建立考核在職文官的工作的機制。根據其工作成績和勤奮程度加以晉升。 1855年,帕麥斯頓內閣頒布《關於錄用王國政府文官的樞密院令》,決定成立不受黨派干涉,獨立主持文官考試。
1870年,又頒布了關於國家文官制度的第二個樞密院令,補充規定,凡未經考試並持有文官事務委員及格證書者,一律不得從事任何事務官職。

⑵ 英國建立近代文官制度的原因

英國建立近代文官制度的原因。武官 文官制度的建立更有利於統治階級斗爭勝利 更加集權

⑶ 英國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 過程 內容作用

摘要 19世紀中期,由於資本主義發展和國會制度改革的巨大推動力,以及英國官僚制度的腐敗根源和東印度公司職員任命矛盾的產生,英國進行了文官制度改革的-系列探索,最終確立了由法律規定的,以對文官的公開考試、錄用、考核、監督、升降、獎懲、免職等為主要特徵的資產階級文官制度,對英國的現代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方面都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給我們今天的改革也留下了許多值得研究和借鑒的經驗與啟示。

⑷ 英國文官制度是什麼

英國文官制度是英國政府對文職人員進行管理的人事制度。包括文官的分類、考試、任用、薪俸、福利、培訓、考績、晉升、獎懲、退休、撫恤等。

文官制度最早產生於1853年。為了摒除用人徇私、任人唯親、濫施恩寵的舊官吏制度的各種弊端而採取的一種措施。1855年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吏制改革,對文官的任用實行考試錄用制度。1870年建立了公開的競爭考試制度。通過考試,統一各部門錄用文官的標准,建立起一個統一的文官制度。

文官制度的意義

1854年,受財政大臣格拉斯頓授意,諾斯科特和屈維廉二人經過調查提出了 《關於建立英國常任文官制度的報告》,報告中包括錄用文官的四原則:

1、建立公開競爭考試制度,擇優錄用官員;

2、根據不同的受教育程度,把文官分成高低級兩等;

3、統一文官體制;

4、根據文官才乾和表現決定提升。

1870年競爭擇優原則以法令形式正式確立,標志著英國文官制度最終形成。100多年來,英國文官系統經過不斷改革和完善,已形成了一整套由法律、法規組成的制度,涉及文官的分類、考試、錄用、考核、監督、升遷、薪金、獎懲、退休、免職等方面。

英國文官制度的形成的四原則,即政治中立、競爭考試、通才和常任,是現代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發展的一個重要成果,對於保持政治穩定、高效和政策的連續性有重要作用。

⑸ 最早實行文官制度的是哪個國家

中國。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實行文官政治的國家,外國學者認為中國的文官制度比歐洲最早實行文官制度的英國要早六七百年,我則認為早二千多年。


《尚書。舜典》上有「三載考績」的記載。
漢代的鄉舉里選,考選的人才都是文人。


隋唐建立的科舉制度,更是惟文才是舉,唐朝人以詩取士,詩寫得好才能當官。宋朝尤是文官治政最徹底的時代,邊軍隊都靠文人管理。文人管理國家,其思想和審美意識影響就更大,在中國,「儒為席上珍」,文人即使不做官,其言行思想都會在社會上產生重大影響。

⑹ 英國文官制度的歷史與貢獻

19世紀30年代,工業資產階級開始進入議會,並逐步取得統治地位。此前,由於兩黨輪流執政,使官員也經常的發生變動。官員的任用不僅以黨派為基礎,而且存在著許多暗箱操作的手法,以致賣官鬻爵之事也時有發生,使政府的行政即無效率,又不經濟。1853年,英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的慘敗,引發了國內對於政府的腐敗和無能的猛烈抨擊,當政的帕累斯頓內閣被迫允諾改革。1854年,由當時的國會議員諾斯科特(Stanfford Northcote)和杜維廉(Charles Trevelan)根據廣泛的調查,提出了一項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即著名的「諾斯科特-杜維廉報告」。提出了以下四項建議:一將政府中的行政工作分為智力工作和機械工作兩大類,前者由大學生來擔當,後者由低級人員來充任;二初任人員均應在年輕時通過選拔考試;三各部人員實行統一管理,並可在各部之間互相轉調、提升;四官員的提升以上級的考核報告為依據。這些建議後來均以法令的形式逐一採納並加以實施,這樣英國的近現代文官制度開始逐步建立起來。一個相對獨立於各個黨派的職官團體開始逐步形成,成為了英國政治力量中最為穩定的一部分。
文官(Civil Servance[復數],Civil Servant[單數])並不包括組成內閣的大臣,即與內閣共進退的「政務官」,而僅指「事務官」,其職責是執行當時政府的政策,而非對政黨活動的參與。他們構成了政府中所謂的「非政治」的分子,即不參與黨派之爭的人。在內閣發生經常更迭的情況下,他們的存在保證了政策的穩定性與連續性。高級文官還時時准備為大臣提供咨詢,向其提供必要的情報、知識以及實踐的經驗。顯然,服務的年限越長,他們的影響也就越大。這樣,他們不但執行既定的方針、政策和命令,而且對於這些方針、政策和命令的制定還有一定的,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發言權。正是這後一項職能的行使,使文官成為國家機器重要的一部分,成為了「永不更迭的幕後政府」。前台是兩黨輪流秉政,後台則永不更換,這是英國文官制度的重要特徵。
英國文官制度自1855年成立文官事務委員會以來,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作為它的特徵的基本原則,諸如競爭考試的原則、常任的原則、服務的原則、中立的原則等等,早已牢固地建立起來了,而且至今也看不出有什麼變革會使這些原則動搖。正是這些原則,使得這支近百萬人的隊伍促進和實現了國家權力順利的在兩黨之間有秩序的易手,鞏固和不斷加強著國家民主政治的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的文官制度被譽為近代世界文官制度的鼻祖,而中國的科舉制度對英國的文官制度產生了重大影響。

⑺ 英國文官制度是什麼

女王陛下內務文官隊伍是英國政府部門擔任常任事務官的公務員的總稱,是常在的官僚制建制,其職責是協助向英國君主及國會負責的內閣大臣,包括除外務官員以外的所有中央政府文官,以及蘇格蘭和威爾士兩地政府的文官。

英國的文官(Civil servant)是君主法人(Crown)的雇員,包括中央政府系統非選舉產生且非政治任命的事務官,不包括經選舉或者政治任命產生的內閣成員及各部政務次官、政治秘書等政務官,也不包括軍隊、警察、地方政府以及國會設立的企事業單位的官員、國民衛生系統雇員及王室內務官員。

許多英聯邦國家都有類似的政府公務員制度。其特點是:

1、政治中立:文官不會因執政黨的更替而更換。文官主要的工作是執行政策,而非制訂政策;政策失敗,文官亦不用下台,以確保社會穩定。

2、擇優而任:文官由一相對中立的考試制度招聘,以確保文官的才能。

內政部是一個政治中立的機構,其職能是公正地執行民選政府的政策計劃。

像所有的僕人冠,公務員依法從參選的禁止國會議員,因為他們必須秉持政治中立義務。根據 1954 年首次通過並於 1984 年修訂的條例,高級公務員(最高管理級別)成員不得在政黨任職或公開表達有爭議的政治觀點,而中級公務員則不得擔任高級公務員。

(管理)級一般必須徵得許可才能參與政治活動。最初級的公務員可以參與政治活動,但在履行職責時必須保持政治中立。

在大選之前的時期,公務員經歷了深夜,這進一步限制了他們的活動。

歷史沿革

英國有關文官考試、任用、考核、獎懲、培訓、工資、待遇、晉升、調動、離職、退休、職位分類和管理機構等的總稱。是英國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英國文官制度建立於19世紀中葉。19世紀以前,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於國王,官員的任免實行恩賜制。1688年確立了君主立憲制,重要官員的任免由議會多數黨掌握,盛行任用私人。1700年《吏治澄清法》規定,除各部大臣及國務大臣外,其他官員均不得為議會下院議員。

自此,英國官員分政務官與事務官。19世紀初,財政部等機構在大臣之下設政務次官和常務次官。1830年,常務次官在大多數部相繼設立,文官制度有了雛形。

1853年議會組織專門委員會,對政府官制和人事制度進行調查,提出《麥克萊報告》。主張考選標准應注意通才,即一般的教育程度及適應能力,反對以應用技術及專門知識為考選條件;職員任用必須經過公開競爭考試。考核及格後接受訓練兩年,按成績分派工作。

這個報告對英國文官制度產生了極大影響。阿伯丁政府委派S.諾斯科特和C.E.杜威廉全面調查官員任用情況。1854年二人提出了諾斯科特-杜威廉報告即《關於建立英國常任文官制度的報告》。它提出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和4項重要建議。從此奠定了英國文官制度的基礎。

1855年5月政府頒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一個樞密院令,成立由3人組成的、不受黨派干涉、獨立主持考選事務的文官事務委員會。1870年6月4日政府頒布了關於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二個樞密院令,確立了公開競爭的考試制度。

兩個樞密院令確立了英國文官制度的重要原則,通常把1870年樞密院令的頒布作為英國文官制度正式建立的標志。此後,政府在1875~1930年間先後成立各委員會,專門負責調查研究有關人事制度的問題,並頒布一些新的命令和規定。

1944~1945年政府實行了文官新訓練計劃和新考核方法的兩項改革。1968年富爾頓報告對英國文官制度進行了全面設計,政府採用了其中的一些改革措施。這是英國文官制度上的一次最重大改革。

⑻ 西方的文官制度最早形成於什麼時候

1、1882年
2、加拿大和美國在英國的影響下,分別於1882年和1883年建立自己的文官制度。德國、法國、日本長期保留封建官僚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真正確立現代文官制度。在西方發達國家建立文官制度的同時,第三世界一些民族獨立國家,仿效或借鑒資本主義國家的經驗,制定本國的文官制度。

⑼ 分析一八五五年英國實行文官制度的原因,用高中知識解答

1.十九世紀中期的英國已經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制度及其生產方式已經完全確立。
2.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成為近代化資本主義國家的英國,在其生產方式已經發生重大轉變的時候就必然要求一套相應的官僚制度以適應新的社會的需要。英國原本你的官僚制度顯然已經落後於現有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3.文官制度的確立是符合英國當時生產方式和君主立憲國家的需要。

⑽ 英國文官制度是什麼

英國文官制度就是對文官的錄用、分等、提升、考核制度。

1853年格拉斯頓首相派斯坦福諾斯科特爵士和查爾斯杜維廉爵士研究了當時文官任命和使用的情況提出一份報告,這份報告對文官的錄用、分等、提升、考核等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建議。這些建議以後逐步得到實施到1855年建立了由委員三人組成的文官事務委員會,管理對各部低級工作人員的錄用考試。

到了1870年,政府正式以院令宣布,文官的錄用,須一律通過公開競爭性的選優考試,只有考試合格的人,才能得到任命。這樣,英國的文官制度,才正式確立起來。

歷史沿革:

1833年,英國法案正式實施了文官制度,主張公開競爭以確定公職人員的任用,這種人才的選拔十分的像中國的科舉制度,而確實,這種制度的形成必須要鳴謝中國,因為這就是中國科舉制度的改良版,之所以說它是改良版,是因為除了借鑒了中國的科舉制度外,它還借鑒了東印度公司的管理實踐經驗。

1883年,英國正式頒布了《年金法》,這部法律從法理之上正式建立起來了文官的工資標准,而到了七年後,英國政府第一次對文官崗位進行了一個分類,將文官職務進行了一個細化,使得其更加便於管理。

而十年後,文官的考試內容也進行了一個改革,增加了口試的比重,這使得文官不再只是一個紙上談兵」的職位,而真正的落到了實處。

可以說,在19世紀的時候,英國的文官制度就已經基本確立了,而這也正為二戰後英國文官制度的改革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所以說這個時期對於英國整個的文官制度是很重要的。

閱讀全文

與文官制度為什麼最早在英國建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62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72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52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88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4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1002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22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3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814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26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8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5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28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8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9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9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9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44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74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