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牛頓對英國貨幣有什麼影響

牛頓對英國貨幣有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2022-11-27 18:26:41

⑴ 牛頓與貨幣戰爭....

出任皇家鑄幣局局長,是大科學家牛頓一生中最重要的分水嶺,也引發了英國乃至世界貨幣發展進程中一場意義深遠的改革。
在二戰時期由於德國的轟炸致使英鎊貶值二戰結束後戰後形成以美國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其內容包括: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關貿總協定成為支撐世界經貿關系的三大支柱。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義大利已經投降,德國在東線轉為戰略防禦,日本已經失去了在太平洋地區進行大規模戰役的能力,它們的國內經濟更是接近崩潰;而英國和法國的經濟實力在戰爭中也遭受嚴重破壞;蘇聯的狀況也同英法一樣,第三個五年計劃還未完成就遭到法西斯納粹德國的侵略;唯有美國在戰爭中發了財,經濟得到空前發展。黃金源源不斷流入美國,1945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佔全部資本主義國國民生產總值的60%,美國的黃金儲備從1938年的145.1億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億美元,約佔世界黃金儲備的59%,相當於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黃金儲備的3/4,這使它登上了資本主義世界盟主地位。在這種形勢下,二戰後形成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他在英國皇家鑄幣局搞「金融工作」,也達30年之久。正是在這一期間,英國由銀本位制轉向了事實上的金本位制1717年,牛頓將黃金價格定為每金衡盎司(純度為0.9)3英鎊17先令10又1/2便士,並且評價道:「1717年,英鎊按黃金固定了價格,這個價格一直延續到1931年。

⑵ 牛頓的生平及貢獻

少年時代

1648年,牛頓被送去讀書。少年時的牛頓並不是神童,他成績一般,但他喜歡讀書,喜歡看一些介紹各種簡單機械模型製作方法的讀物,並從中受到啟發,自己動手製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風車、木鍾、折疊式提燈等等。

學生時代

1654年,牛頓進了離家有十幾公里九龍的金格斯皇家中學讀書。牛頓的母親原希望他成為一個農民,但牛頓本人卻無意於此,而酷愛讀書。隨著年歲的增大,牛頓越發愛好讀書,做科學小實驗。他在金格斯皇家中學讀書時,曾經寄宿在一位葯劑師家裡,使他受到了化學試驗的熏陶。

政治生涯

1669年,被授予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1689年,他當選為國會議員。牛頓在1689年到1690年和1701年是皇家科學院的成員,在1703年成為皇家學會會長,並任職24年之久,在歷任會長中僅次於約瑟夫·班克斯,同時也是法國科學院的會員。

1696年,牛頓通過了當時的財政大臣查爾斯·孟塔古的提攜遷到了倫敦作皇家鑄幣廠的監管,一直到去世。他主持了英國最大的貨幣重鑄工作,此職位一般都是閑職,但牛頓卻非常認真的對待。1705年,牛頓被安妮女王封為爵士。

貢獻

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恆的原理,提出牛頓運動定律[1]。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並基於對三棱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展出了顏色理論。他還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並研究了音速。

在數學上,牛頓與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並為冪級數的研究做出了貢獻。在經濟學上,牛頓提出金本位制度。

(2)牛頓對英國貨幣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哲學成就

牛頓的哲學思想基本屬於自發的唯物主義,他承認時間、空間的客觀存在。如同歷史上一切偉大人物一樣,牛頓雖然對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他也不能不受時代的限制。

例如,他把時間、空間看作是同運動著的物質相脫離的東西,提出了所謂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的概念;他對那些暫時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歸結為上帝的安排,提出一切行星都是在某種外來的「第一推動力」作用下才開始運動的說法。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牛頓最重要的著作,1687年出版。該書總結了他一生中許多重要發現和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上述關於物體運動的定律。他說,該書「所研究的主要是關於重、輕流體抵抗力及其他吸引運動的力的狀況,所以我們研究的是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該書傳入中國後,中國數學家李善蘭曾譯出一部分,但未出版,譯稿也遺失了。現有的中譯本是數學家鄭太朴翻譯的,書名為《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1931年商務印書館初版,1957、1958、2006年三次重印。

⑶ 牛頓的生平簡介

1643年1月4日,艾薩克·牛頓出生於英格蘭林肯郡鄉下的一個小村落伍爾索普村的伍爾索普(Woolsthorpe)庄園。在牛頓出生之時,英格蘭並沒有採用教皇的最新歷法,因此他的生日被記載為1642年的聖誕節。

1648年,牛頓被送去讀書。少年時的牛頓並不是神童,他成績一般,但他喜歡讀書,喜歡看一些介紹各種簡單機械模型製作方法的讀物,並從中受到啟發,自己動手製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風車、木鍾、折疊式提燈等等。

1654年,牛頓進了離家有十幾公里九龍的金格斯皇家中學讀書。牛頓的母親原希望他成為一個農民,但牛頓本人卻無意於此,而酷愛讀書。

後來迫於生活困難,母親讓牛頓停學在家務農,贍養家庭。但牛頓一有機會便埋首書卷,以至經常忘了幹活。

1661年6月3日,他進入了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在那時,該學院的教學基於亞里士多德的學說,但牛頓更喜歡閱讀一些笛卡爾等現代哲學家以及伽利略、哥白尼和開普勒等天文學家更先進的思想。

1665年,他發現了廣義二項式定理,並開始發展一套新的數學理論,也就是後來為世人所熟知的微積分學。1665年,牛頓獲得了學位,而大學為了預防倫敦大瘟疫而關閉了。

在此後兩年裡,牛頓在家中繼續研究微積分學、光學和萬有引力定律。

1669年,被授予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

1689年,他當選為國會議員。牛頓在1689年到1690年和1701年是皇家科學院的成員,在1703年成為皇家學會會長,並任職24年之久,在歷任會長中僅次於約瑟夫·班克斯,同時也是法國科學院的會員。

1696年,牛頓通過了當時的財政大臣查爾斯·孟塔古的提攜遷到了倫敦作皇家鑄幣廠的監管,一直到去世。

1705年,牛頓被安妮女王封為爵士。

1727年3月31日(格蘭歷),偉大的艾薩克·牛頓逝世,與很多傑出的英國人一樣被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他的墓碑上鐫刻著:讓人們歡呼這樣一位多麼偉大的人類榮耀曾經在世界上存在。

(3)牛頓對英國貨幣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不管牛頓的生平有過多少謎團和爭議,但這都不足以降低牛頓的影響力。1726年,伏爾泰曾說過牛頓是最偉大的人,因為「他用真理的力量統治我們的頭腦,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們」。

事實上,如果你查閱一部科學網路全書的索引,你會發現有關牛頓和他的定律及發現的材料要比任何一位科學家都多二到三倍。

萊布尼茨並不是牛頓的朋友,他們之間曾有過非常激烈的爭論。但他寫道:「從世界的開始直到牛頓生活的時代為止,對數學發展的貢獻絕大部分是牛頓做出的。」

偉大的法國科學家拉普拉斯寫到:「《原理》是人類智慧的產物中最卓越的傑作。」拉格朗日經常說牛頓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天才。

在美國學者麥克·哈特所著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牛頓名列第2位,僅次於穆罕默德。書中指出:在牛頓誕生後的數百年裡,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大都是基於牛頓的理論和發現。

在過去500年裡,隨著現代科學的興起,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同1500年前的人相比,我們穿著不同,飲食不同,工作不同,更與他們不同的是我們還有大量的閑暇時間。

科學發現不僅帶來技術上和經濟上的革命,它還完全改變了政治、宗教思想、藝術和哲學。

⑷ 牛頓的資料

牛頓簡介

牛頓(Isacc Newton,1642—1727)是英國數學家、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

1642年12月25日出生於英國北部林肯郡的偏僻農村——伍爾索朴的一個農民家裡,出生前2個月,牛頓的父親就去世了。他的父親名叫伊薩克,可他的母親仍把兒子的名字叫做伊薩克,牛頓出生時才3磅,接生婆甚至沒料到他能活下來,更沒有料到他竟活到85歲高齡,而且是世界上出類拔萃的科學家。

牛頓兩歲時,母親改嫁給一個名叫巴頓的牧師,從此牛頓就由外祖母撫養。到了學齡期,牛頓被送到公立學校讀書,12歲時進中學,寄宿在一家葯鋪里。在學校里,他讀書成績開始並不突出。他沉思默想,喜歡動手製作小玩具。例如讀小學時,就製成了令人驚訝的精巧的小水車,在讀中學時,自製了一個小水鍾。黎明,水會自動滴到他臉上,催他起床。後來,巴頓病故,母親領了兩個妹妹、一個弟弟回到了家。母親希望牛頓放牧耕種,14歲的牛頓就輟學在家。

牛頓充滿理想,雖停學在家,還是一心想著各種學習問題。他在自家石牆上雕刻了一個太陽鍾,爭分奪秒地學習,母親要他放牧,他牽馬上山,邊走邊想著天上的太陽,待走到山頂想騎馬,可是馬跑得不見了,自己手裡只剩下一條韁繩。叫他放羊,他獨自在樹下看書,以致羊群走散,糟塌了莊稼。舅父叫傭人陪他一道上市場熟悉熟悉做交易的生意經,可是牛頓卻懇求傭人一個人上街,自己躲在樹叢後看書。有一次,他在暴風雨中測風速,渾身濕透。母親簡直驚呆了,怕他發瘋,只好讓他回到中學讀書。牛頓如痴似瘋地學習,一生鬧了許多笑話。一次,他邊讀書邊煮雞蛋,待他揭開鍋子想吃蛋時,鍋子里竟是一塊懷表,還有一次,他請一位朋友吃飯,菜已擺在桌上,可是牛頓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獨自進了內室,很久還不出來。朋友等得不耐煩了,就自己動手把那份雞吃了,骨頭留在盤里,不告而別。隔一會兒,牛頓走了出來,看到盤子里的骨頭,自言自語地說:「我還以為自己沒有吃飯呢!原來已經吃過了。」傳說牛頓在其重要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後的一天,強迫自己到劍橋大學附近的一個幽靜的旅館里去休息一下,但他怎麼也靜不下來。他見到人家洗衣盆里肥皂泡薄膜在陽光下呈現美麗的色彩,尋思著這里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光學道理。於是就用麥稈吹起肥皂泡來,一本正經地吹著吹著。店主看了,頗為他惋惜:「一位快50歲的挺體面的先生,竟瘋成這樣子,整天吹肥皂泡。「

1661年,牛頓考上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院的巴羅教授發現牛頓是個人才,推薦他當研究生。1665年,畢業後牛頓留在大學研究室。這年6月間,鼠疫流行,學校關門,牛頓只好回到家鄉。這期間,他把主要精力集中於科學研究。他系統地整理了大學里學習過的功課,潛心研究了開普勒、笛卡爾、阿基米德和伽利略等前輩科學家和主要論著,還進行了許多科學試驗。

牛頓在家鄉避疫的兩年間,幾乎考慮了一生中所研究的各個方面。特別是他一生中的幾項主要貢獻:萬有引力定律、經典力學、流數學(微積分)和光學等基本上都萌發於1665——1666年間。瘟疫過後,1667年3月,牛頓又回到大學里當研究生。1668年,獲碩士學位。1669年,由巴羅教授推薦,27歲的牛頓當了數學教授。他擔任此職務,前後共26年。

牛頓不善於教學,在講課方面,並不太受學生的歡迎,但在解決疑難問題方面,卻遠遠超過眾人。

牛頓在科學史上的崇高地位是舉世公認的。恩格斯曾指出:「牛頓由於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而創立了科學的天文學,由於進行了光的分解而創立了科學的光學,由於建立了二項式定理和無限理論而創立了科學的數學,由於認識了力的本性而創立了科學的力學。」的確,牛頓在自然科學領域里作了奠基性的貢獻。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是他在自然科學中最輝煌的成就。在同一時期,其他一些科學家如雷恩、哈雷和胡克等都在探索天體運動的奧秘。1679年,皇家學會幹事胡克意識到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但沒法證明。因為他缺乏牛頓的數學才能,也沒有能俯開普勒的等面積定律。胡克為此事還寫信給牛頓,探詢牛頓在研究引力問題方面的進展情況。牛頓沒有給他滿意的回答。其實,牛頓這時候對於引力問題也還沒有搞得很清楚。因為第一,他曾想根據平方反比關系對月球的軌道運動的向心加速度和地面上物體的重力加速度作比較,但當時所知的地球半徑之值不精確,計算誤差較大。第二,牛頓尚沒能精確地證明,在計算距離時,可以把月球和地球看它們的質量都集中在它們各自的球心。這個問題直到牛頓發明了流數術(微積分)以後才得到解決。1684年,雷恩、哈雷和胡克等人又提出要推動這一問題的研究,也就是要從天體間引力的平方反比關系得到橢圓軌道的結果。同年8月,哈雷專程來到劍橋大學,登門拜訪了牛頓,發覺牛頓已解決了這個難題。牛頓一時未打到手稿,答應再寫一篇寄給他。同年11月,牛頓便把重新計算的稿紙連同有關的材料都寄給了哈雷,哈雷極其興奮而又激動地看完了牛頓的計算底稿,又趕到劍橋大學,竭力勸說牛頓發表。牛頓起先寫成了《關於運動》的論文,在皇家學會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後來又是在哈雷的熱心勸說下,牛頓在1685年春完成了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初稿。依舊還是哈雷奔波調停,聯系出版,可是皇家學會卻推說經費不足,暫緩出版。這時,熱心的哈雷慨然解囊,資助了全部出版費用,這樣才使這部劃時代的巨著得以在1687年問世。牛頓為此激動地對哈雷說:「哈雷!為了這部書的出版,你費了不少心啊!沒有你的努力,也許就沒有這部書。幸虧沒有給你帶來什麼麻煩,總算放心了。」

麻煩的事畢竟發生了。早先,堅持波動說的胡克與堅持微粒說的牛頓為了說明光的本性問題,曾有過不愉快的爭論。這回,為了誰最先發現萬有引力的問題,發生了又一次的不愉快的爭論。最後牛頓還是作了讓步,把胡克作過研究的那部分作了說明,歸功於他。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分為二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導論部分,包括定義、注釋和運動的基本定理或定律,第二部分是這些基本定律的應用,共分為三編。

導論部分雖然篇幅不大,內容卻極為重要,對一些重要概念:如物質的量、運動的量、物質固有的力(慣性)、外力、向心力以及牛頓的絕對時間、絕對空間和絕對運動等都下了定義或是作了說明。關於運動的基本定理或定律主要敘述了機械運動的三個基本定律,接著又給出了六個推論,包括力的合成與分解、運動的疊加原理和動量守恆定律、經典力學的相對性原理及虛位移原理等。第二部分中,標題為「物體的運動」的第一編討論了萬有引力, 題名為「物體(在介質中)的運動」的第二編,證明了笛卡爾的漩渦模型不能說明觀測到的行星運動,還論述了有關流體性質的若干定理和推測。第三編解釋了行星的運動和潮汐之類的引力現象。在本編的開始還闡述了「哲學中的推理法則」。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出版,標志著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所謂經典力學體系,簡單地說來,是以四個絕對化的概念:空間、時間、質量和力為基礎,以三個基本定律為核心,以萬有引力定律為它的最高綜合,並用微積分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因果律。這是一個立足於實驗和觀察的基礎上的,結構嚴謹、邏輯嚴密的科學體系。《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使是這個體系的集中表現。

要指出的是運動基本三定律的研究和發現,經過了許多科學家和思想家的長期探索的過程,明顯地呈現知識發展的繼承性。例如,慣性定律最初是由伽利略提出,後來由笛卡爾完善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是由活利斯、雷恩和惠更斯發現和驗證的。運動第二定律才是牛頓在1684年發現的。這三個定律從孤立地個別地被發現到作為一個整體,成為「基本」定律,是有一個過程的。1684年10月左右的牛頓手稿中還曾經提出過運動基本六定律,至1685年《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初稿完成時,把「基本六定律」改為「基本三定律」,而把其餘的定律作為三定律的推論。因此,把運動三定律作為一個整體,並把它們確認為動力學的基本定律和經典力學的基石之一,這個功績應當歸於牛頓。

牛頓確立基本三定律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牛頓只有道德認識了運動的變化和力的關系之後,才可能建立萬有引力定律。同時,在太陽系中,兩個天體相互作用的引力計算的檢驗,嚴格地說,應綜合考慮各個天體相互作用的因素。因此,第三定律就成了萬有引力定律的重要前提。而且,如前面所指出的。微積分也可以說是應建立萬有引力定律的需要而創立的。由此可見,構成經典力學的幾個主要基石——運動三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和微積分這個有力的工具等多項重大成就,可以說牛頓是作了綜合考慮,一並完成的。

牛頓在光學方面的成就也是極其偉大的。早在1664年,牛頓還在學生時代,就作了關於日冕的觀察,1666年,牛頓打到了一塊三角玻璃棱鏡,用它試驗了用白光分解為有顏色的光。在牛頓之前,已有一些人使用棱鏡對光的折射現象作過研究。但都認為是棱鏡產生了色,而不是僅僅把已經存在的色分離開來。

牛頓在進行棱鏡折射現象研究的同時,對改進折射望遠鏡發生了興趣。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了球面像差和色差現象。同時代人盧卡斯採用了跟牛頓所用的不同品種的玻璃棱鏡做實驗時,得到的光譜的長度和寬度跟牛頓的實驗結果有很大的分岐。由於牛頓那時碰巧使用了具有相等色散率的一個玻璃棱鏡和水,他重復過多次測量,豎信自己沒有弄錯,沒有考慮為什麼人家會得出跟自己不同的結果。正因為他在這點上沒有採用通常的謹慎態度,錯過了一個重要的發現——根據不同物質具有不同的色散率的特性,正可以製成消色差透鏡。

牛頓雖然沒有在改進折射望遠鏡方面取得成就,但是他成功地研製了反射望遠鏡,成為反射望遠鏡的發明人之一。早先羅馬人祖基法國的默森的蘇格蘭的格里戈里都進行過有關反射望遠鏡的設計,但都沒有成功,牛頓是第一個製造反射望遠鏡的人。1668年,他造的第一個反射望遠鏡有六寸長,直徑一寸,放大30到40倍。1672年,他送給皇家學會一個更大的反射望遠鏡,上面的題詞是:伊薩克·牛頓發明並於1671年親手製造的。就在這一年,牛頓被選為皇家學會會員。他提交給學會的一篇《光的顏色的新理論》的論文,提出了光的粒子性,這是牛頓的第一篇論文。不料,他的論點同皇家學會創始人之一、大科學家胡克的波動說沖突,於是引起了一場大論戰(此場論戰後來一直持續了近三百年,直到20世紀初才以光的波粒二象性為結論而告一段落)。牛頓從消極方面吸取那篇論文引起爭論的教訓,他給朋友的信上說:「¼¼我失去了平靜而有意義的幸福生活,而被這無聊的爭吵弄得心緒煩亂。這真是無聊透頂。我越來越後悔,不該輕率地發表那篇論文。「從此牛頓對自己著作的出版不再熱心了,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手稿鎖在箱子里,算是完成了任務。正如前面說過的,要是沒有哈雷的積極鼓勵,後來甚至像《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也許就不會出版了。

牛頓在光學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除了前面所說的關於光的折射、像差和色差外,還發現了牛頓環,描寫了光的衍射現象以及光的振動理論,提出了光的「猝發間隔」。這跟後來波動說中的波長相似。有人甚至說,牛頓實際上是測定光的波長的第一個物理學家(盡管他堅持光的粒子說)。牛頓在光學方面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以致有人說,只憑牛頓在光學方面的貢獻,就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牛頓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後,就投入了政治活動。1688年,他被選為議員,可是他沒有辯才。在一次關於憲政辯論會上,牛頓只發過一次言——要求會場中的招待員關一關窗戶。後來,英國因貨幣制度混亂,在國內外已失去信用,1696年,當時任財政大臣的牛頓的同學蒙特洛請他當了造幣局督辦,牛頓極其守職,工作很有成效。1699年,牛頓任造幣局局長。

1692年,發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件。某晚,牛頓外出未熄滅蠟燭,可能是貓兒闖的禍——打翻了燭台,把他多年積存的論文和著作化為灰燼。

1703年,即胡克逝世的這一年,60歲的牛頓被推為皇家學會會長。1704年,牛頓的《光學》一書問世。同年,又出版了《三次曲線枚舉》、《利用無空級數求曲線的面積和長度》、《流數學(微積分)》等數學著作。

說起微積分的創始,牛頓和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之爭曾引起一場爭論。牛頓早在1665年5月20日手寫的一頁書稿中就有「流數術」的記載,由於牛頓一直把書稿鎖在箱子里,以致流數術直到1687年才首次公開出現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而萊布尼茲的微積分是在1684年(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前三年)在雜志上就公開發表了。牛頓和萊布尼茲是各自獨立地創建微積分學的。牛頓在世時,萊布尼茲和他曾有過友好書信交往,切磋學術。只是由於1699年瑞士人丟利埃硬說是萊布尼茲剽竊了牛頓的成果,1700年萊布尼茲才著文反駁。爾後出於民族偏見,在牛頓和萊布尼茲的門徒之間,才展開了一場綿延100多年的無謂爭論。

1705年,英國女王授給牛頓爵士頭銜。1711年,牛頓發表了《使用級數、流數等等的分析》。1727年3月,84歲的牛頓出席了皇家學會的例會後突然病倒,於當月20日逝世。牛頓終生未娶。他作為有功於國家的偉人,葬於威斯敏斯特教堂。

牛頓在自然科學領域內作了奠基有貢獻。他繼承了英國唯物主義的始祖培根重視歸納法有傳統,主張科學研究要通過實驗發現現象,然後運用歸納法總結為定律,再用數學推演建立理論體系。《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正是這樣寫成的,這無疑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方法,對後來的科學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牛頓的哲學思想基本上屬於自發的唯物主義,由於他否定哲學的指導作用,虔誠地相信上帝,特別是到了晚年,埋頭於寫以神學為題材的著作,在唯心主義道路上越走越遠,以致墮落為一個宗教狂。當他無法解釋行星的切向運動,竟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動」的謬論。對此,恩格斯曾指出:「哥白尼在這一時期的開端給神學寫了挑戰書,牛頓卻以關於神的第一次推動的假設結束了這一時期。」

牛頓對自己的科學成就是怎樣認識的呢?他說:「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對我怎麼評價。我卻這樣認為:我好象是站在海濱上玩耍的孩子,時而拾到幾塊瑩潔的石子,時而拾到幾片美麗的貝殼並為之對欣。那浩瀚的真理的海洋仍然在我的前面未被發現。」「如果我所見的比笛卡兒要遠一點,因為我是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的緣故。」牛頓的這種謙虛精神永遠值得後人敬仰和學習。

⑸ 大英帝國是怎樣崛起並漸漸衰落的

大英帝國的崛起,表現為黃金英鎊霸權體系的建立

大英帝國崛起的歷史邏輯是這樣:

1. 1696 年,牛頓擔任英格蘭造幣廠廠長,黃金本位貨幣體系確立。

波斯拜火教以煉金術聞名。

波斯煉金術發達,是因為波斯有足夠的原始石油燃料,從岩石直接滲透出來的石油,就足夠煉金。

牛頓從小信仰波斯拜火教(明教),牛頓試圖通過煉金術,將廉價普通金屬冶煉為黃金。從現代物理學角度,牛頓物理學主要是神學,翻譯自波斯拜火教和中西亞其他宗教教義,如果去掉波斯的譯文,牛頓思想自身原創性的不多。

牛頓擔任造幣廠廠長達 27 年,原因是造幣廠職位是個閑職,工資又高。造幣跟煉金相關,牛頓可以專心研究煉金術。牛頓死前,留下大量的煉金術手稿。

牛頓痛恨造假幣者,因為牛頓是一個狂熱的拜火教信徒,拜火教不容許煉金術旁落他人,偽造假幣,也是相當於煉金術。偽造貨幣在牛頓時代是死刑,因此,在對造假幣者行刑時,牛頓經常親自監斬。

雖然煉金失敗,但是牛頓卻為英國樹立了黃金本位貨幣體系,並在百年後取得成功。黃金本位的歷史意義,在於挑戰了白銀本位的世界貨幣體系,尤其是白銀本位的中國清政府。世界白銀本位貨幣體系解體,間接造成清政府的解體。

2. 1816 年,英國頒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開始實行「金本位制」,規定黃金為唯一的價值尺度,黃金開始轉變為世界貨幣。

3. 1901 年,波斯(伊朗)國王阿爾丁,為了鐵路建設資金,同澳大利亞族裔的英國人達西,簽訂了一份王家土地使用權協議。

該協議的土地使用權年限為 60 年,在 60 年期限內,達西可以在波斯的任何土地上,不受任何限制的進行石油勘探,獲得的一切石油資產,均歸達西所有。

為此,達西支付了 2 萬美元現金,並同意在未來石油銷售收入中支付 16% 給國王。

達西是一名地質勘探工程師,也信仰波斯的拜火教,對波斯神廟的火柱傳說深信不疑。實際上,波斯的這些神廟火柱,就是石油的燃燒引起。本質上可以說,拜火教,就是拜石油教。對於達西而言,找到這些神廟,就能找到波斯的石油,他的這一思路,最終取得成功,波斯的第一口油井開始出油。波斯油井出油後,達西只希望賣掉這份合同,回到澳大利亞老家,過上好日子。

這個時候,對世界上大多數人而言,石油僅僅是作為煤油燈的燃料,石油的戰略價值,只有少數幾個人意識到。

其中,英國政府控股的盎格魯波斯石油公司,和法國控制的羅斯柴爾德銀行,率先聞風而動,兩家都覬覦達西的合同。英國人技高一籌,他們派出英國王牌間諜賴利接近達西。賴利化裝成波斯拜火教信徒,取得了達西的信任,購買到達西的波斯土地六十年使用權合同。

正是這份合同,使英國繼續維持著黃金英鎊世界霸權體系,一直到 1961 年;也因為這份合同結束,英國的世界霸權地位才徹底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美利堅帝國的石油美元霸權體系。

大英帝國衰落
第一.英國是世界資本主義的先驅,但是並不意味著永遠領先,因此就制度來說,其他國家效仿英國建立新興的資本主義制度,並根據本國實際情況發展自己的經濟,如果方法得當,趕超英國是可能的。
第二.國際形勢的改變,資本主義早期,資本主義國際市場尚未形成,也很不發達,因此,尚未完善的市場就只能通過擴大消費者的所在土地面積、掠奪原料來維持和發展。當德、美、日等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興起和像法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趕上後,國際市場基本完善,已經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原料供應和消費群體。此時各國之間的競爭就要看各國工業體系的技術、資金等的實力了。在這個時候,英國的資本家們已經不怎麼看好對國家強盛起著重要作用的工業了,而是更看中獲利更容易的海外貿易,大量的資金外流到殖民地導致國內的工業普遍缺少資金,也就無法更新技術,其工業體系逐漸趨於老化。與此同時,德、美、日等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由於沒有那麼多的殖民地,所以正在努力的更新技術,以達到更多的佔有市場,獲取收入。此消彼長,英國沒有更強反而開始落後,而其他國家在興起。
第三.兩次世界大戰的打擊。兩次世界大戰基本都是以歐洲為主戰場,長期的戰爭極大地消耗了英國的國力,而在戰爭中他的很多原有的勢力范圍和經濟政治影響被美國所取代,這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第四,殖民地的獨立運動。殖民地的紛紛獨立也給正在衰落的大英帝國以沉重的打擊,他喪失了大量以往的原料產地和海外市場。
自身的衰退和外來的打擊導致了大英帝國的衰落。

⑹ 牛頓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啊

一個偶然的事件往往能引發一位科學家思想的閃光。這是1666年夏末一個溫暖的傍晚,在英格蘭林肯州烏爾斯索普,一個腋下夾著一本書的年輕人走進他母親家的花園里,坐在一棵樹下,開始埋頭讀他的書。當他翻動書頁時,他頭頂的樹枝中有樣東西晃動起來。一隻歷史上最著名的蘋果落了下來,打在23歲的牛頓的頭上恰巧在那天,牛頓正苦苦思索著一個問題:是什麼力量使月球保持在環繞地球運行的軌道上,以及使行星保持在其環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上?為什麼這只打中他腦袋的蘋果會墜落到地上?正是從思考這一問題開始,他找到了這些的答案——萬有引力理論。由於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用的是歐幾里德幾何學的表述方式,它是一個嚴密的、完美的體系,書中沒有敘述蘋果落地的故事,致使許多人對蘋果落地一說持保留意見。實際上,牛頓的親戚和朋友多次證實蘋果落地的故事。法國文學家、科學家伏爾泰曾追憶過,他在牛頓去世前一年,即1726年去英國時,聽牛頓的繼姊妹說過,一天,牛頓躺在蘋果樹下,忽然看到一個蘋果 被稱為牛頓蘋果樹後代的一顆蘋果樹
落地,引起了他的思考。牛頓靈機一動,腦中突然形成一種觀點:蘋果落地和行星繞日會不會由同一宇宙規律所支配的?悟出了萬有引力定律。牛頓晚年的一位密友斯多克雷也明確提到,在1742年4月的一天,和牛頓共進午餐後,一起來到牛頓家後園,並在蘋果樹下飲茶。在談話中「他(指牛頓)告訴我正是在過去同樣情況下,注意引力的思想出現在他的腦海里,那是在一棵蘋果樹下偶然發生的,當時他處於沉思冥想之中。」
還有牛頓晚年的另一位密友潘伯頓在有關追憶牛頓的著作中,也談及因蘋果落地而引起驗證引力平方反比關系的故事。牛頓在晚年再次講述當時蘋果的故事,那是離蘋果落地時已經是60年過去了,為什麼一個老人對此事記憶那麼深刻,我認為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因為萬有引力定律是一項舉世矚目的輝煌的成果,當事人對觸發靈感的事件當然是深深的激動和懷念的;其次是與胡克的爭執也留下深深的記憶,牛頓就從一個側面澄清事實真相,應該認為蘋果落地一說的事實是成立的。 牛頓與偽幣 作為英國皇家鑄幣廠的主管官員,牛頓估計大約有20%的硬幣是偽造的。偽造貨幣在英國是大逆罪,會被處以車裂的極刑。盡管這樣,為那些惡名昭著的罪犯定罪是異常困難的;不過,事實證明牛頓勝任這項任務。 他通過掩飾自己的身份而搜集了許多證據,並公之於酒吧和客棧里。英國的法律保留了古老且麻煩的習慣,以給起訴設置必要的障礙,並將政府部門從司法中分離開來。牛頓為此當上了太平紳士,並在1698年6月到到1699年聖誕節間引導了對200名證人、告密者和嫌疑犯的交叉訊問。牛頓最後得以勝訴,並在1699年2月執行了10名罪犯的死刑。後來,他下令將所有的訊問記錄予以銷毀。 也許牛頓最偉大的勝利是以國王法律代理人的身份與威廉·查洛納(William Chaloner)對質。查洛納密謀策動一起假的天主教陰謀活動,然後檢舉那些不幸被他誘騙來共謀者。在向國會的請願中,查洛納控告鑄幣廠有償地將工具提供給了造偽幣者,並請求國會允許他檢查鑄幣廠的生產過程以證明他的控告。他還請求國會採納他所謂的「無法偽造的造幣過程」,以及同時打擊假幣的計劃。牛頓被激怒了,並開始著手調查,以查出查洛納做過的其他事。在調查中,牛頓發現查洛納參與了偽幣製造。他立即起訴了查洛納,但查洛納先生在高層有一些朋友,因此他被無罪釋放了,這讓牛頓感到不滿。在第二次起訴中,牛頓提供了確鑿的證據,並成功地使查洛納被判處大逆罪。1699年3月23日,查洛納在泰伯恩行刑場被車裂。 科學研究的痴情 牛頓對於科學研究專心到痴情的地步。據說有一次牛頓煮雞蛋,他一邊看書一邊幹活,糊里糊塗地把一塊懷表扔進了鍋里,等水煮開後,揭蓋一看,才知道錯把懷表當雞蛋煮了。還有一次,一位來訪的客人請他估價一具棱鏡。牛頓一下就被這具可以用作科學研究的棱鏡吸引住了,毫不遲疑地回答說:「它是一件無價之寶!」客人看到牛頓對棱鏡垂涎三尺,表示願意賣給他,還故意要了一個高價。牛頓立即欣喜地把它買了下來,管家老太太知道了這件事,生氣地說:「咳,你這個笨蛋,你只要照玻璃的重量折一個價就行了!」 有一次牛頓請朋友吃飯,准備好飯菜後,自己卻鑽進了研究室,朋友見狀吃完後便不辭而別了,牛頓出來時發現桌上只剩下殘羹冷飯,以為自己已經吃過了,就回去繼續進行研究實驗。牛頓用心之專注被傳佳話。

⑺ 牛頓對世界歷史的影響

牛頓對於歷史有兩點貢獻:
1、牛頓力學,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礎。不誇張的說,因為有了艾薩克·牛頓,才有物理學。牛頓在世的時候,經典物理學幾乎已經完美。有人說物理學在20世紀初只剩下兩朵烏雲。正是這所謂的完美,激發了人們探索兩片烏雲的決心,自此,世界有了量子物理。我們現在探索宇宙,大部分問題,都需要量子物理的知識。而最近在量子物理的基礎上,人們又發現了暗物質和暗能量,簡單的說,就是宇宙中的空氣。這絕對是以後重點研發的課題。這就是物理對我們現在以及未來的意義。也正是艾薩克·牛頓,把人類帶進了這個物理的殿堂。
2、牛頓三定律有著廣泛的社會意義。一般歷史學家認為,英國最終能成為世界強國,主要靠得就是三個人,瓦特、艾薩克·牛頓和亞當·斯密。另外兩個人的名氣也不小,不用我過多介紹。艾薩克·牛頓為工業革命打下了理論基礎,瓦特走出了實踐的第一步,而亞當·斯密則創造了一個社會規范,號稱資本主義的老師。

⑻ 工業革命中 牛頓對英國起了什麼作用

給物理學及整個自然科學的發展,給18世紀的工業革命、社會經濟變革及機械唯物論思潮的發展以巨大影響
特別是自然科學的發展及其成就,特別是牛頓的力學和數學,為機器的產生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

⑼ 提出金幣本位制的牛頓是物理學家的牛頓嗎

真的是他!
提到牛頓,相信多數人都對他在數學、物理學以及天文學上做出的貢獻耳熟能詳。但是對於他在鑄幣史上的貢獻人們似乎很少提及。即便是牛頓的傳記也對這一歷史一筆帶過。經濟學家談到牛頓的時候似乎總是把他和1696年英格蘭的貨幣重鑄以及英國金本位的形成聯系起來。
事實上,牛頓在貨幣史上佔有一席之地是從他到皇家鑄幣局工作開始的。1696年牛頓進入英格蘭皇家鑄幣局,成為鑄幣局的總監(Warden of Royal Mint ),1699年他又被任命為鑄幣局局長(Master of Royal Mint)。總監只是國王在鑄幣局的代表,但是1666年英格蘭取消鑄幣稅之後總監的職位實際上已經幾乎沒有事情可做,純粹是個閑職。但是牛頓卻很負責,他大力打擊造假者,有時候還親自去刑場處觀看處決罪犯。成為鑄幣局局長之後,牛頓正式參與到政策討論和決策當中,並作為具體執行者負責實施議會通過的關於整頓貨幣的法案。1705年,由於牛頓的科學成就和在鑄幣局任職期間的功勞,英國女王授予他貴族稱號,牛頓因此被褒獎為伊薩克爵士。這樣直到牛頓去世的1727年,牛頓前後在皇家鑄幣局工作了三十多年,當了27年的鑄幣局局長。正是在這一期間,英國由銀本位制轉向了事實上的金本位制。《貨幣史:從公元800年起》的作者喬恩認為,「在牛頓改革之後,聯合王國轉向了事實上的金本位制,並且在1816年被正式確定下來」。(直到19世紀後期),「金銀兌換率自從牛頓1696年貨幣重鑄以來一直保持相當穩定」。實際上,金本位制在1815年英國霸權確立之後幾乎運行了兩百年。

⑽ 牛頓對英國經濟的貢獻

人們對於艾薩克�6�1牛頓的認識主要集中在他在數學和物理上所做出的傑出貢獻,事實上他曾花費更多的時間研究煉金術和科學、歷史、宗教的相互關系以及這種關系對於經濟的影響。

當牛頓在17、18世紀研究煉金術的時候,煉金術是研究化學物質及其變化過程這些實質問題的,主要研究物質從一種形態到另一種形態的變化。牛頓和其他人在努力解開自然宇宙奧秘的過程中不僅做了試驗,而且還得出了統一的哲學思想。

「牛頓在宇宙歷史(它將人類歷史展現為一種連貫的整體並被某種永恆的規則統治著)上所作的大量工作為他聯系17世紀90年代關於煉金術工作以及為英格蘭造幣廠的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基礎。」喬治亞州大學文學、通信和文化學院主席兼技術教授肯尼思�6�1克諾斯培說,「將歷史想像成一種能夠創造財富和價值的煉金術過程並不是牽強附會的。」

克諾斯培將於美國西部標准時間9月11日早上9點在美國舊金山化學協會第232次國家會議上做題為「牛頓的煉金術工作以及經濟價值創造」的特邀演講。這次演講是基於牛頓未出版的手稿設立獎學金會議的一部分,大多數手稿收藏在劍橋大學和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艾德斯坦中心。過去的15年,克諾斯培研究了這兩個收藏——有一部分收藏直到20世紀70年代才對外開放。

通過研究整理這些手稿,克諾斯培確定牛頓的煉金術實踐「將一種新的經濟語言翻譯代碼功能轉化為通過經濟能被理解的社會價值的系統結構。其中用這種新的經濟語言進行了一份『物質—精神』價值的調查」。

當牛頓被任命負責英格蘭造幣廠的時候,也就是他發表了描述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規律並且為經典力學奠定基礎的「基本原理」 的1687年後的幾年,他開始將他在煉金術上的價值觀念轉化為一種經濟框架。

「牛頓從一種學術研究的位置走到本國內相當可觀的位置,」 克諾斯培表示,「他成為那個時代英國經濟穩定的象徵。將這種變化看成從私人研究到將幾十年私人研究得到的成果進行廣泛應用的一種轉變並不誇大。」

牛頓對待新的工作非常認真,在貨幣的歷史以及將貨幣歷史和他在數學、煉金術、冶金上的工作結合在一起方面開展新的研究。他將硬幣的邊緣改進成更像今天美幣的形狀,從而阻止人們剪下硬幣的邊緣部分。牛頓還化驗了歐洲使用的硬幣,確定黃金和銀的比例。他的新工作還包括幫助建立英格蘭的經濟基礎。

在牛頓以後的幾十年,資本主義的經濟體系開始在歐洲形成制度化,許多「認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的貨幣或價值正在以就像在煉金術轉變中的黃金一樣的相同方式迷惑著我們。」 克諾斯培說。

此外,克諾斯培稱:我堅信牛頓想改進英國經濟體系,他正在致力於將英國轉變為地球上上帝的王國。一個信仰牛頓學說的人會將這種轉變看作救世主的力量,這種力量最後奠定了它本身包括人類和自然歷史解釋的自然哲學基礎。

「牛頓從未將經濟價值看作唯一決定歷史的動力。相反,推動經濟發展的實踐至少有兩部分,包括貨幣系統實踐和及時領會經濟體系和上帝勞動方式的基本概念實踐。」他補充道。

將牛頓已出版的作為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的作品與未出版的作為煉金術士、歷史學家、宗教哲學家的作品聯系起來,我們將深刻地了解到他所留給我們的遺產,克諾斯培說。

「科學的歷史經常將牛頓的數學家身份同牛頓學說信仰人的牛頓身份相分離,」他解釋道。「純化論者認為『牛頓是一個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不要將他同宗教還有煉金術相混淆,因為這樣你將把他變成一個惡魔。』」

正是因為純化論者的信仰,直到20世紀中期牛頓未出版的關於煉金術的作品被查禁了200年,克諾斯培說。「我並不是對將牛頓變成神秘人物感興趣,」他補充道。「牛頓對物理和宗教的關系很感興趣。這就是他,但是這並不能將他變為一個魔術師。」

閱讀全文

與牛頓對英國貨幣有什麼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62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72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50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86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4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1002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22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30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812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24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8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5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28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8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9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9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9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42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73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