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香港高考和內地存在的區別
在香港,中學生參加的「高考」叫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以下簡稱「文憑試」),也就是時常見諸報端的香港DSE(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cation Examination)。
1、香港文憑試科目共分為3個類別,包括24科甲類高中科目(4個核心科目及20個選修科目)、乙類應用學習科目及丙類其他語言類別。
內地高考考試科目:語文,數學,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外語(有外語聽力測試內容的應安排在外語筆試考試開始前進行)。
2、香港文憑試各科目分別考試,因此持續時間較長,從3月開始,一直持續到5月。
內地是每年的6月7日和6月8日,部分省份會連考3天(6月9日)。
3、香港考生順利通過文憑試並取得成績後,可以通過「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申請入讀香港八大院校,包括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也可以憑借文憑試成績申請內地高校,目前有102所內地高校免試招收香港文憑試學生。
內地高考的錄取方式多數採用網上錄取,對考生的錄取是根據考生的分數及所填報的志願來進行的。如今所採用的志願填報方式,將全國的大學分為若干批次。
此外,還有許多高校進行自主招生,但入選考生均須參加全國統考,成績應達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的與試 點學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截止2015年,山東、山西、天津、浙江、福建、四川、廣西等省份取消「三本」批次招生,湖北則宣布將於2016年高考取消「三本」批次招生。
(1)香港為什麼要考英國語文擴展閱讀
為確保成績匯報的方式符合國際水平、透明度高及清晰明確,香港文憑試甲類科目以「水平參照模式」匯報成績,考生成績分為1-5級五個等級,以第5級為最高等級。獲第5級的考生中表現較佳者會獲「5**」,隨後表現較佳的則以「5*」標示;表現低於第1等級的會標示為「不予評級」。
這種考試評分方式不是根據考生在全體考生中的相對成績劃分百分比,因此更能反映考生自身掌握的知識及技能,不受其他考生成績影響。
乙類應用學習科目的評核工作由個別課程提供者負責。成績分別以「達標」、「達標並表現優異(I)」和「達標並表現優異(II)」匯報,表現低於「達標」的水平將被定為「未達標」。
丙類其他語言科目採用劍橋國際的高級補充程度試題,閱卷及成績評級也由劍橋國際處理。成績以a-e五個等級匯報,其中e級為最低,a級為最高,e級以下的成績為「不予評級」。
❷ 香港大學入學條件是什麼
香港大學入學條件有通過高考,香港大學在評核考生時會先參考考生的高考總分及英語單科成績,如考生達到一定的水準,會被邀請參加面試。然而,在決定錄取名單時,港大會綜合考慮考生各方面的成績。
申請人必須符合以下最低入學資格及個別課程的入學要求。
副學士課程/高級文憑課程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五科*(包括英國語文及中國語文#)第二級或以上;
或其他學歷完成基礎專上教育文憑或同等學歷;
或完成毅進文憑;或學院亦會考慮同等學歷 (如:普通教育文憑高級程度考試、國際高級程度考試、學術能力評估測試、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 之申請。
基礎專上教育文憑課程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英國語文及中國語文科#第一級或以上;及 最佳成績的五科*♦最少達六分^或以上;或學院亦會考慮同等學歷之申請。
1、通過高考,香港大學在評核考生時會先參考考生的高考總分及英語單科成績,如考生達到一定的水準,會被邀請參加面試。然而,在決定錄取名單時,港大會綜合考慮考生各方面的成績。
2、參加國內預科班,語言達到標准後赴香港讀香港大學副學士,副學士畢業兩年畢業後可以申請入讀香港大學大二或大三課程(根據副學士期間成績決定入讀年級)。
❸ 香港的會考是怎麼一回事
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大陸內地的高考,不過,會考過後,上的年級為「中7」(初1為中1,高1為中6),實際上可看作「預科」(預科,可理解為為將來打算所選的科目進行預選),預科後,才是大學。
所以,香港准備實行「334」計劃,即3年初中,3年高中,4年大學。
❹ 怎麼進香港的國際學校當老師
若想在港注冊成為中小學中文或英文老師,必須具有本港認可的相關學位(Degree),通過教師語文能力評核(Language Proficiency Assessment for Teachers,簡稱LPAT),持有教育文憑(Postgraate Diploma in Ecation,簡稱PGDE) 。
簡單來說,就是:Degree + LPAT + PGDE,3者理論上缺一不可,就算有學校破格錄用未達標的申請者,申請者也需要在向教育局申請成為准用教員(Permitted Teacher)之後,慢慢滿足上述3個條件,並注冊成為真正的檢定教員(Registered Teacher)。那下面就來講一下上面3個條件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一、香港認可的相關大學學位(Degree)
由於,香港教師的薪酬待遇不錯,因此成為不少香港求學內地學生的求職目標之一。不過,想在香港當老師,可是要「過五關、斬六將」。首先,你要擁有一個包含教PGDE的香港教育學位。但是,這種情況需要大家本科就在香港選讀了教育學士(Bachelor of Ecation,簡稱BEd)。而只就讀了教育碩士(Master of Ecation,簡稱MEd)或其他教育類專業的學生,尚未能馬上在香港注冊成為教師,還需要再補讀一個PGDE課程。如果本科讀的是國內師范專業,請留意下文PGDE豁免事宜。
同時,選擇就讀的專業也很重要,中英文教師最好本科就是學中英文,教其他科目的最好也是就讀和科目,這關系後續入職、未來加薪等問題,這個在後文的教職的區別中會說到。除此之外,香港大部份本地中小學在聘請中英文教師時,對外漢語專業的認可性很低,因為這個專業既不是中文,也是不英文,教育局教師語文基準試的豁免名單也沒有這個專業;小部份認可這個專業的有教育機構如國際學校、補習社等就沒什麽差,但是國際學校入職要求很高,比如有的要求必須要有海外留學/留學生教學經歷、有的要求教學年資要3年以上等等。
二、教師語文能力評核(LPAT)
教師語文能力評核(Language Proficiency Assessment for Teachers),又叫教師語文基準試或者Benchmark。教中英文的老師LPAT成績分別需要在level 3以上,分普通話科和英文科(當然中文老師考普通話的LPAT,英文老師考英文的LPAT),教其他科目的老師一般不需要LPAT成績,除非學校是英中(EMI)或者某些科目以英文授課,會要求授課老師達到LPAT Lv3或者具有其他語言成績證明,例如AL英語運用D級以上、IELTS 6以上等等;或者是以普通話教學的學校要求各科老師用普通話教學,可能會要求老師有普通話水平測試二級乙等以上證書。
需要指出的是,在香港「語文」指的是大陸的「語言」,對應的英文是Language。因此,中文又叫中國語文(Chinese Language),英文又叫英國語文(English Language)。在香港,Chinese的default中文對應其實是指粵語,所以大多數學校的「中文科」其實是廣東話上課,而另設有一個科目叫「普通話科」,一般由本校的中文老師或者圖書館老師負責教,所以一般是不會專門招個老師來教普通話的。但國際學校則是例外,會有專門的普通話老師。
LPAT一般每年9月報名,次年2月考試,5月24日出成績。英文一共5卷Reading, Writing, Listening, Speaking, Classroom Language;中文一共4卷聆聽與辨認、拼音、口語、課堂語言運用;中英文的最後一卷都是入職以後才能考,因為相當於觀課,評核員會對教師的課堂上使用的語言進行評核。分數最高為Level 5,Level 3為合格。
同時,只要滿足一定條件(即擁有認可的相關學位及相關師資培訓資歷),LPAT是可以豁免的,及本地已獲豁免的英文學位名單。一般持有英文的學士學學生以豁免LPAT,成績視為Level 3,但是好的學校一般要求Level 4甚至更高,所以不少滿足豁免條件的人也還是會去考LPAT的。對於還有一些沒有PGDE或PGDE在讀的人士,想入職做中英文老師,建議先考LPAT,因為LPAT合格的人士,學校錄用的機會會大很多。
三、關於教育文憑(Postgraate Diploma in Ecation)
教育文憑 (Postgraate Diploma in Ecation),跟MA/MSc/MEd文憑等一樣,是要申請、要修讀的課程,是為有志加入教育界、已經有學士學位但未受過師資訓練的人士設置的。香港目前有5所大學開辦教育文憑 :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大學和香港公開大學。每年12月左右收生(HKU11月左右收生),也分1年的全日制課程和2年的非全日制的課程,本地生課程和非本地生課程。
教育文憑是有專業方向的:學前教育、小學、中學、高等教育;還有不同科目,如中文、英文、數學、通識等等。一般來說,全日制的教育文憑將會由就讀學校安排本港正規全日制學校進行教學實習(中學方向的全日制文憑競爭非常大,小學和幼兒園方向的反而相對容易申請,更有無面試筆試即給offer的情況。像2012屆教院中學英語方向教育文憑的6個全日制生中只有1個是非本地生,還是保送的);而非全日制的教育文憑必須在入讀之前就已經或即將在本港學校工作(擔任教師、助教、圖書館主任等都行;但報中小學方向的就要在中小學工作,幼稚園方向的就要在幼稚園工作,以此類推),並有校長信證明學校將提供實習機會,滿足不了這一點的話,就算收到conditional offer也會被撤回。
在這里特別說一下中文大學的教育文憑,因為它非全日制的教育文憑項目收生是有兩個stream的,即teaching staff和non-teaching staff。teaching staff的要求跟前文說的一樣,入讀前必須先入職,而non-teaching staff則不需要事先入職,但是這個non-teaching staff的stream非常難進,形同虛設。一位朋友港大MA,英語師范內地本科,雅思8分申請香港中文的非全日制教育文憑課程也沒有成功,申請難度可見一斑。
教育文憑課程的方向和科目雖然有很多,但只有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大學的全日制英語專業學生可以申請香港政府的准英語老師獎學金(8萬港幣一年,申請難度較高)。
❺ 香港中文大學是否有英國語文專業,內地參加高考考生是否可以申請。
有這個專業,文學專業(或者歐洲文學, 英國文學專業屬於 文學專業 或者 歐洲文學 或者 歐洲古典文學等等大方向下面的一個分支, 大陸學生可以申請, 要求要參加 托福或者雅思考試 ( 港中文 要求雅思6.5 或者托福80 ,但是事實上具有競爭力的分數 至少要雅思7.0 托福100分以上。 )其他成績可以參考 高考成績, 或者 SAT 成績等等。 可以直接通過官網操作進行申請,或者找留學機構幫忙操作。
❻ 怎麼進香港cib大陸學生可以考香港cib
說的可是「刑事情報科(CIB)」,這香港警察的一個分支,要成為香港警察才可申請、考核進隊。大陸學生暫不可以考CIB,因要成為香港警務處的督察或警員,必須具備以下要求:
國籍
必須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及在港居留七年或以上。
學歷及語文能力要求
要獲考慮受聘為督察(隊長)/警員(隊員),必須達到以下的學歷資格及語文能力。
督察 | 警員
督察
學歷要求
具備香港的大學學位,或同等學歷;或
持有香港其中一間理工學院/理工大學/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科技學院的高級文憑,或香港高等院校頒發並獲認可的副學士學位,或注冊專上學院注冊後所頒發的文憑,或同等學歷;或
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五科考獲第3級或同等(注1)或以上成績(注2),或具同等學歷;或
在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兩科高級程度科目考獲E級或以上成績,以及在香港中學會考另外三科考獲第3級(注3)/C級或以上成績(注2),或具同等學歷;及
語文能力要求
在綜合招聘考試兩張語文試卷(中文運用及英文運用)取得「一級」成績;或
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或香港中學會考中國語文科和英國語文科考獲第2級(注3)或以上成績,或具同等學歷;或
未能符合上述要求的申請人仍可提出申請,只要他們在遴選督察的筆試中,考獲中文及英文語文測驗合格,便可豁免有關規定;及
能閱讀及書寫中文及操流利粵語
警員
學歷要求
(a) (i) 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五科考獲第2級或同等(注1)或以上成績(注2),或具同等學歷;或
(ii) 在香港中學會考五科考獲第2級(注3)/E級或以上成績(注2),或具同等學歷;及
語文能力要求
(b) (i)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或香港中學會考英國語文科考獲第2級(注3)或以上成績,或具同等學歷 ;
(ii)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或香港中學會考中國語文科考獲第2級(注3)或以上成績,或具同等學歷。 申請人未能符合所需最低中文語文能力要求,仍可申請該職位。然而,申請人將獲安排參加公務員考試組舉辦的政府語文考試並需取得合格;及
(iii) 能閱讀及書寫中文及操流利粵語。
注
政府在聘任公務員時,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應用學習科目(最多計算兩科)「達標並表現優異」成績,以及其他語言科目C級成績,會被視為相等於新高中科目第3級成績;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應用學習科目(最多計算兩科)「達標」成績,以及其他語言科目E級成績,會被視為相等於新高中科目第2級成績。
有關科目可包括中國語文及英國語文科。
政府在聘任公務員時,2007年前的香港中學會考中國語文科和英國語文科(課程乙) C級及E級成績,在行政上會分別被視為等同2007年或之後香港中學會考中國語文科和英國語文科第3級和第2級成績。
體格
你必須具備良好體格,因你要在遴選過程中通過體能測驗。男性投考人身高最少1.63米及體重50公斤。女性投考人身高最少1.52米及體重42公斤。你必須有良好視力,在不配戴矯視工具下,通過初步視力測試
主要的特質
性格成熟
體格良好
有自信心
良好溝通能力
❼ 香港中學會考的科目
2007年香港中學會考提供39個科目,考生最多可報考10科,而大部份日校考生報考6至8科。(1987年或以前,考評局只容許考生最多報考9科。)雖然考試科目眾多,學生於選科時卻受制於個別學校的規定。然而,個別學校容許學生以自修方式報考該校未有提供的科目。
香港中學會考評審嚴格,大部份科目取得甲等成績(A Grade)的比例會限制在5%以下,而各等級以金字塔形式評分,至不合格的等級為止,俗稱「拉曲線」或「拉curve」。所以一般學生在此類考試取得丙等成績(C Grade),已算是有中上的成績。
除了中文、英文、法文、中國歷史、中國文學、英語文學、普通話、英文文書處理及商業通訊及佛學這9科外,所有科目均可以選擇以英文或中文應考。就讀英文中學的考生通常會以英文應考;中文中學考生會以中文應考。不過,應考語言不一定與學生所就讀是中文中學還是英文中學有必然關系。換言之,中文中學和英文中學的學生通常可以自行決定部分科目的應考語言。 膳宿服務
附加數學
生物
佛學
化學
中國歷史
中國語文(新課程於2007年起實施)
中國文學
商業
電腦與資訊科技
設計與科技(舊稱「設計與工藝」)
設計與科技(另選課程)
社會教育
經濟與公共事務
經濟
電子與電學
英國語文(新課程於2007年起實施)
時裝及成衣
法文
地理
政府與公共事務
圖象傳意
歷史
科學與科技
旅遊與旅遊業
視覺藝術
家政(服裝與設計)
家政(膳食、家居與家庭)
綜合人文
英國文學
數學
音樂
體育
物理
會計學原理
普通話
宗教(基督教/天主教)
科技概論
英文文書處理及商業通訊 木工(1992年)
針黹/縫紉(1993年,由同年新設的「家政(服裝與設計)」取代)
縫紉(1993年,由同年新設的「家政(服裝與設計)」取代)
原來的家政科於1993年改名「家政(膳食、家居與家庭)」
設計與工藝(1994年,由同年新設的「設計與科技」代替)
德文(2000年)
英文速記(2001年)
英文打字(2003年,由2002年新設的「英文文書處理及商業通訊」代替)
金工(2004年)
電腦(2005年,與資訊科技科合並為「電腦與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2005年,與電腦科合並為「電腦與資訊科技」)
美術(2005年,由同年新設的「視覺藝術」代替)
陶藝(2007年)
工程科學(2007年)(1983年至1991年本科中文名為「實用科學」,1992年改為現名,英文名則一直不變。)
人類生物學(2007年)
工業繪圖(2007年)
紡織(2007年) 以下為2000年後開設的會考科目:
普通話(2000年)
英文文書處理及商業通訊(2002年)
科技概論(2002年)
圖象傳意(2002年)
資訊科技(2002年)
設計與科技(另選課程)(2002年)
綜合人文(2005年)
科學與科技(2005年)
電腦與資訊科技(2005年)
視覺藝術(2005年) 1937年
成績有優等及格(Honour)、及格(Pass)、不及格(Fail)。
1946年
成績分為及格與不及格。
1949年
成績分為優異(Pass with Distinction)、良好(Pass with Credit)、及格(Pass)、不及格(Fail)。 1962年
英文中學會考成績再細分為九級:1級為優異,2、3級為良好,4至6級為及格,7至9級為不及格。
1965年
中文中學會考亦採用英文中學會考的評級。
1966年
中英文中學會考改用字母等級:英文中學會考A級為優異,B、C級為良好,D、E級為及格,F、G、H級為不及格。中文中學會考亦同,但只到G級。
1967年
中文中學會考加入H級,和英文中學會考完全相同。
1968年
不再把等級分為「優異」至「不及格」四類,等級改為A(1)至H(8)。 1985年
取消G(7)、H(8)兩級,改為不予評級(unclassified)。
1991年
採用一級二等制,每級細分為A(01)、A(02)、B(03)、B(04)等,一直至F(12)的12個小等級。實行這制度,是因為1990年大學聯合招生辦法成立,大專院校欲根據中學會考成績,有條件取錄經聯招報讀學生。次年香港高級程度會考亦由原本一級三等制,改為一級二等制。
1999年
會考法文科開始用英國劍橋大學考試局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考試的試卷,因此根據其制度評級。成績分為A*(a*)、 A(a)、B(b)、C(c)、D(d)、E(e)、F(f)及G(g)級。G級以下成績不予評級。
2002年
取消考試成績一級二等制,等級改為A(a)至F(f)。
2007年
除中國語文、英國語文及法文科外,各科成績共分六級,即A(a)、B(b)、C(c)、D(d)、E(e)及F(f),其中A級為最高,F級為最低。F級以下之成績將不予評級—UNCL(不予評級,Unclassified),而F及UNCL視為不合格。
中國語文及英國語文科成績分為五等,其中1等為最低,5等為最高(為配合中六收生,第5等再分為5及5*(以常模參照評分),而2等則為報考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的最低資格),1等以下之成績將不予評級。(註: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已公布中國語文及英國語文兩科各等級成績與國際標準的關系,詳情請瀏覽 考評局有關的公布。)
大部分會考科目C級或以上成績,等同於英國通用教育證書普通水平考試(GCE O-Level)及格(C級或以上)。E級則被廣泛視為香港中學畢業生求職時需要擁有的最低資格。
❽ 香港現有的教育制度(DSE) 是啥
Diploma of Secondary Ecation
❾ 香港高考和內地高考的區別
香港高考和內地高考的區別主要是考試時間不同、考試科目不同、填報志願方式不同。
1、考試時間:首先在考試時間上,香港的一般是在每年4月和5月舉行,學生都是在讀完初中和高中了才參加。內地是每年的6月7日和6月8日,部分省份會連考3天(6月9日)。
2、考試科目:在科目上,香港的也要相對復雜。包括4門必考科目與兩到三門選修科目。其中,四個必考科目包括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與通識教育;而選修科目,則來自涵蓋了多類知識的20多門科目當中,考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報考。
❿ 香港地區很多人說英語,是因為早期受英國的影響嗎
確實是因為早期受英國的影響,我們都知道香港曾經受到過英國的殖民統治有一段時間,那麼在這段時間里英國對於香港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比如說他們的政治機構,警察的執法態度,老百姓的生活習慣等等等等,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英國方面的影響,既然是當時在英國統治下,那麼英語肯定會成為大部分香港人的主要語種之一,即使在回到祖國懷抱中之後,他們也依然有很多人在說著英語,這也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當然除了這種主要因素以外,香港地區很多人會說英語,還有以下幾種原因:
3、國外遊客較多
從旅遊的角度來講,香港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城市,在國際上也是比較有名的,很多外國人都或多或少的想要去香港旅遊一番,因此在經常接觸外國人的情況下,不會英語會讓人陷入非常尷尬的境地,所以大多數的香港人都會英語也是一個必然存在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