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國現在的兩大黨派是那兩個以前是托利和輝格
英國主要有三大政黨,分別是保守黨、工黨、自由民主黨。
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 議會第一大黨。領袖戴維·卡梅倫,2005年12月當選。保守黨前身為1679年成立的托利黨,1833年改稱現名。
工黨(Labour Party):議會第二大黨。1900年成立,原名勞工代表委員會,1906年改用現名。1997年至2010年連續執政13年。
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 Party):議會第三大黨。1988年3月由原自由黨和社會民主黨內多數派組成,領袖尼克·克萊格,2007年12月當選。自民黨政治主張居中偏左,在很多問題上與工黨立場相近。19世紀中葉,輝格黨與其他資產階級政黨合並,改稱自由黨。
(1)英國派是什麼擴展閱讀:
1.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資產階級政黨,並最先確立和實行兩黨制的國家。目前英國屬於議會內閣制下的兩黨制。
2. 英國兩黨制與內閣制相結合,具有以下特點:
①內閣由下院大選中獲得多數席位的政黨單獨組成。
②由下院多數黨領袖擔任首相。
③一黨內閣和閣員只對下院負責,如失去下院信任,內閣全體辭職;或者首相提請國王解散議會,重新大選,組成新的一黨內閣。
④下院最大的反對黨可建立 「 影子內閣 」。
B. 英國的黨派都有哪些
1、保守黨
前身為托利黨,1833年改為現名1912年國家統一黨與之合並,稱保守統一黨,簡稱保守黨。創始人是羅伯特·皮爾(著名英國首相)。
1868年起同自由黨輪流執政,逐漸變為大資產階級、大地主和貴族利益的代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與自由黨聯合組閣。
2、英國工黨
1900年 2月由職工大會(即總工會)發起創立,初稱勞工代表委員會,由隸屬於職工大會的工會組織和費邊社、獨立工黨以及社會民主聯盟組成。1906年改稱工黨。
3、自由民主黨
自由民主黨於1988年,由成立於1859年的自由黨和短暫存在的社會民主黨合並而成(兩黨於合並前就已結為政治同盟數年)。內外政策主要是在原自由黨政策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對內較強調經濟發展與社會正義之間的平衡,重視分配領域的「公平」問題以及環境、生態的保護。
4、社會民主黨
1981年3月26日成立。創立人是從工黨中分裂出來的 4名右翼人士。代表中小資產階級利益。參加者多數是公司經理、職員、企業管理人員、自由職業者和私人開業者。
5、共產黨
1920年 7月31日由不列顛社會黨、社會主義工黨和南威爾士共產主義者委員會合並組成。成立後即加入第三國際,成為第三國際的英國支部。1936年,組織英國支隊赴西班牙參加反對F.佛朗哥的戰爭。隨後,又開展了聲援中國抗日戰爭和反對A.N.張伯倫的「綏靖」政策,要求同蘇聯結成和平同盟的運動。
C. 英國有幾個黨派分別是什麼哪個黨派勢力比較強
英國主要有三大政黨,分別是保守黨、工黨、自由民主黨。
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 議會第一大黨。領袖戴維·卡梅倫,2005年12月當選。保守黨前身為1679年成立的托利黨,1833年改稱現名。1979-1997年間曾4次連續執政18年。2010年5月英國大選後,保守黨重獲執政地位,與自民黨組成聯合政府。支持者一般來自企業界和富裕階層。主張自由市場經濟,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減少公共開支,壓低通貨膨脹,限制工會權利,加強「法律」和「秩序」等。
工黨(Labour Party):議會第二大黨。1900年成立,原名勞工代表委員會,1906年改用現名。1997年至2010年連續執政13年。2010年5月大選失利,成為反對黨。2010年9月,埃德·米利班德當選新領袖。
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 Party):議會第三大黨。1988年3月由原自由黨和社會民主黨內多數派組成,領袖尼克·克萊格,2007年12月當選。自民黨政治主張居中偏左,在很多問題上與工黨立場相近。主張通過減稅還富於民,提高個稅起征點;呼籲限制金融城過度擴張,對銀行家薪酬課以重稅;承諾公平教育,保護公民權利和自由;倡導憲政改革,提出減少議員議席,在選舉制度上採用比例代表制;支持歐洲制憲,主張加入歐元區,反對進行英歐關系公投。2010年5月大選後,與議會第一大黨保守黨達成協議,組建聯合政府,獲得5個內閣位置,首次成為執政黨。
保守黨實力比較強!
D. 英國左翼 是什麼意思
首先,普及簡單的解釋一下左翼和右翼。左翼和右翼是指不同政治派別,或者表現出不同政治傾向的團體。不管左翼還是右翼他們「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前提是一致的。差別在於:左翼表現出了同情社會主義的傾向,右翼表現出反社會主義傾向(二戰後外交政策上左右翼的主要差別,這應該是你想了解的:為什麼左翼是親華的,右翼常常參拜靖國神社?)。
英國左翼:老左派堅持國家控制、高稅賦及生產者利益;中間偏左路線建基於包括民主、自由、正義、相互的義務以及國際主義等導引進步政治的價值。
英國右翼:新右派將公共投資,有時還包括社會與集體奉獻的概念(collectiveEndeavour )視為去之而後快的禍害。
最後,其實政治沒有絕對的左或者右,特別是現代社會中極左或者極右的政治人物越來越少,現在西方當政的絕大多數都是奉行「第三條路」的不左不右,或者中間偏左的政治人物。
E. 英國現在有幾大黨派,分別是什麼
英國現有政黨:
英國保守黨 Conservative Party
英國工黨 Labour Party
英國自由民主黨 Liberal Democrats
輝格黨 Whigs
托利派 Tories
改革黨 Radical Party
英國自由黨 Liberal Party
愛爾蘭議會黨 Irish Parliamentary Party
英國社會民主黨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F. 英國文學的三大派系
感傷主義文學
18世紀後期產生於英國並影響到歐洲其他國家,它由斯泰恩的小說《感傷的旅行》得名。感傷主義文學同情不幸者的遭遇,醉心人物感傷心理的描寫,置感情於「理性」之上,喜用的體裁是哀歌、旅行記和書信體小說。感傷主義文學對後來的意識流小說有較大的影響。
湖畔派
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早期代表是詩人華茲華斯。他與柯爾律治和騷塞曾在英國西北部的昆布蘭湖區居住,並在思想觀點和創作理論上有不少相同之處,因此被稱為「湖畔派」。這些詩人對法國大革命抱著矛盾的態度,對資本主義的工業文明和城市文明表示厭惡,竭力謳歌的是宗法制的農村生活和大自然,喜歡描寫神秘離奇的情景與異國風光。1798年,華茲華斯在他與柯爾律治共同出版的詩集《抒情歌謠集》再版時所寫的序言,成為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宣言。
憲章派文學
出現於19世紀30-40年代,是早期無產階級文學之一。英國產業革命的完成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也激化了勞資矛盾,憲章運動興起。誕生於這一背景下的憲章派文學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和強烈的戰斗性。作者多為產業工人,作品取材現實,內容豐富,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斗爭,主要體裁是詩歌,特別是群眾喜愛的歌謠體和聖詩體詩歌。代表詩人有瓊斯和林頓等。
G. 英國有哪些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