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些男士穿襯衣時,胳膊上會有黑色的帶子纏繞一圈。這是什麼意思
這個叫做臂章。
有的為了好看,有的為了紀念某物。
給你舉個例子吧,mj,他是在西裝的袖子上帶個臂章,
是為了銘記在苦難中的孩子們。
2. 西方穿襯衣時,帶在上臂袖子上的帶子是用來干什麼的
穿襯衣時,帶在上臂袖子上的帶子主要用於固定襯衫袖管來解決衣袖過長的問題,叫做袖箍。
袖箍在19世紀末興起,這個裝飾主要的作用還是用來調節袖子的長度的,袖箍是通過調袖箍扣到合適的尺寸,戴在臂上,把長出的衣袖從袖箍的上方抽出,向下理順,然後再蓋住袖箍,不被發現,使襯衣衣袖可以露出合適的長短。
(2)為什麼英國人穿襯衣手臂上有一圈擴展閱讀:
袖箍的其他用途:
1、在團體組織里,執勤者在執行任務時佩戴的飾物,也稱為臂環、臂章或袖章。
2、在軍隊中,執勤者佩戴的袖箍會有徽章或其它識別物,並延伸至護肩(肩章)的位置有扣子加以固定,以便於在激烈動作時固定位置。
3、在日本文化中,服喪者在葬禮上佩帶的黑色袖箍稱為喪章。
4、黑袖箍:又名黑袖巾、黑袖帶、黑袖紗。用於出席葬禮時佩戴在手臂上。按中國的傳統,死者為男性親屬戴左臂,女性親屬則為右臂。
3. 男士襯衫為什麼要在胳膊上加綁帶
用來給非訂制款的襯衫袖子露出西裝的時候控制長度用的。
這個東西名叫「Sleeve Garters(袖箍)」,它在19世紀末剛興起時,完全不是為了扮酷。當時男士襯衣袖子沒有紐扣,老百姓又買不起定製服裝,經常有衣袖過長的狀況。為了方便幹活,他們就用袖箍把袖子提上去固定住,在熱播英劇《唐頓庄園》也出現過幾次。
袖箍還能保證伸手抬手的時候,袖子露出西服袖的長度是最合適的,在一些運動或其他場合下,用於避免袖子過長而不方便。還有就是那種特別在意形象的人也會用,如今,袖箍往往作為潮流小玩意兒被時尚人士玩轉。
總之袖箍的作用就是保證伸手抬手的時候,袖子露出西服袖的長度是最合適的。同時袖箍也用於運動或其他場合下,免得袖子過長而不方便。
襯衫是一種穿在內外上衣之間、也可單獨穿用的上衣,男襯衫通常胸前有口袋,袖口有袖頭。
中國周代已有襯衫,稱中衣,後稱中單。漢代稱近身的衫為廁牏。宋代已用襯衫之名。現稱之為中式襯衫。公元前16世紀古埃及第18王朝已有襯衫,是無領、袖的束腰衣。14世紀諾曼底人穿的襯衫有領和袖頭。
16世紀歐洲盛行在襯衫的領和前胸綉花,或在領口、袖口、胸前裝飾花邊。18世紀末,英國人穿硬高領襯衫。維多利亞女王時期(1837—1901年間),高領襯衫被淘汰,形成現代的立翻領西式襯衫。
19世紀40年代,西式襯衫傳入中國。襯衫最初多為男用,20世紀50年代漸被女子採用,現成為常用服裝之一。
4. 英國紳士穿襯衫時 手臂上箍一圈是什麼意思
「英文名叫armband,一般叫袖箍" 搬運自 葛巾
5. 胳膊上防袖子脫落的圈叫什麼
襯衣外面在衣袖中間的那個帶子,意叫「袖箍」。
「袖箍」起源於19世紀末,不過當年並不是為了扮酷,而是因為當時的男子襯衫袖口部位沒有設計紐扣,有人買來的襯衫經常出現衣袖過長的情況,為了方便勞動,就用「袖箍」把袖子提上去固定住。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當時經濟條件不允許,定製衣服還沒有普及,很多中下階層老百姓只能選擇固定碼數的成衣,而襯衫基本都是根據領圍來固定碼數,袖長基本都不完全合身,因此才有人發明了能把過長的衣袖縮上去的「袖箍」。所以「袖箍」這玩意一開始是在中下階層們在使用。
袖箍注意事情:
「袖箍」成為一種時尚的配飾,那在佩戴的時候就要在色彩上講究跟衣服的和諧,色彩不能太招搖耀眼,否則就有點喧賓奪主的味道,會有點適得其反的效果。
除了顏色要協調外,還有「袖箍」作為一種時尚配飾,在襯衫外面佩戴的時候,把襯衫袖子的上部稍微挽點,不要拉的很平整,給人的感覺會更協調。
如果您也想嘗試下「袖箍」,不妨向「袖箍控」鄧倫去學習下,多看看他的那些穿著圖片,在他的紳士穿搭中,「袖箍」的出鏡率是最高的。
6. 為什麼歐洲人穿襯衣西服手臂上會套一根橡皮筋
英文名叫arm band,一般叫袖箍 。這是用來給非訂制款的襯衫袖子露出西裝的時候控制長度用的。也就是不太合身的襯衫用這個來控制袖長。
還有就是那種特別在意形象的人也會用,總之就是保證伸手抬手的時候,袖子露出西服袖的長度是最合適的。也用於運動或其他場合下,免得袖子過長而不方便(一般法式袖會有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