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二戰時的英國電話線怎麼拉的

二戰時的英國電話線怎麼拉的

發布時間:2022-12-09 09:44:33

『壹』 二戰期間英美隔著大西洋能直接進行跨洋電話聯系么

二戰中,英美之間的大西洋下只有電報電纜,當時沒有電話線路

直到1956年9月25日,從英國通到北美的第一條跨大西洋電話電纜(TAT-1)才開通。這條電纜長2240英里。

這條跨大西洋電話電纜帶有36條電路的增音機,使電話通話量增加了兩倍。整個工程歷時3年,耗資1250萬英鎊。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後開發的有關技術將電話電纜和增音機放置在距海面兩英里遠的海床上。

在跨大西洋電話電纜開通前,無線電連接的電話通話不太可靠。而在首條跨大西洋電話電纜開通後的第一年,電纜的通話量達到了30萬次,通話費用為每3分鍾3英鎊。

負責電纜鋪設的是「君主號」工作船:

『貳』 telephone的製作者是誰

電話的發明家是英國人亞歷山大·貝爾。 貝爾出生在英國一個聲學世家,後移居美國。在波士頓曾開辦過增益聾啞人教師的學校。由於職業上的原因,他研究過聽和說的生理功能。後受聘為波士頓大學聲音生理學教授,1873年,他辭去教授職務,開始專心研製電話。 要研製成電話,先要把聲音信號變成電信號,再把電信號變成聲信號,在貝爾之前,已經有不少人在研究這個問題。1875年貝爾在工作中看到電報機中應用了能夠把電信號和機械運動互相轉換的電磁鐵,這使他受到了啟發。貝爾開始設計電磁式電話。他最初把音叉放在帶鐵芯的線圈前,音叉振動引起鐵芯相應運動,產生感應電流,電流信號傳到導線另一頭經過轉換,變成聲信號,隨後,貝爾又把音叉換成能夠隨著聲音振動的金屬片,把鐵芯改作磁棒,經過反復實驗,製成了實用的電話裝置。1876年,貝爾又獲得了美國的電話專利,他不僅發明了電話,而且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家電話公司。

還有一種說法是

電話之父」不是貝爾 一直以來被公認的「電話之父」———貝爾。新華/美聯 據《每日電訊報》12月1日報道,眾所周知,祖籍蘇格蘭、後來移民美國的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是世界上第一部電話的發明者,他也因此獲得了「電話之父」的稱號。然而最新解密的文件披露,其實世界上第一部電話的發明者根本不是貝爾,而是一名叫做菲利浦·雷斯的德國科學教師。英國電話公司在50年前就發現了這個秘密,但為了商業利益卻一直守口如瓶。 據倫敦科學博物館館長約翰·利芬稱,這個秘密是他在博物館中的故紙堆中發現的。新發現的文件顯示,早在1947年二戰剛剛結束後不久,為了平息「電話之父」的爭論,英國標准電話電報公司(stc)的工程師們就對一系列古老的電話機進行了測試,其中一些電話機的發明時間遠在「電話之父」貝爾發明第一台電話之前。實驗結果顯示,一部由德國科學教師菲利浦·雷斯發明的電話設備完全可以使用,而這部電話機發明於1863年,比貝爾的第一部電話問世還要早13年。科學家們發現,盡管這部電話傳遞的語音非常微弱,但它能夠工作。 所以,最早的電話發明者不是貝爾,也不是愛迪生!

但是對究竟誰是真正的電話發明人,現在的學術界還有爭論,很多書籍都記載著是這個叫貝爾的人,在1876年的3月10日把用電流傳遞聲音變成了現實,從此,人類有了第一部電話。

『叄』 電話是怎麼來的

「電話」是日本人生造的漢語詞,用來意譯英文的telephone。當初中國人對這個英文詞採取了音譯,譯作「德律風」。在一段時期內,「電話」和「德律風」兩種叫法通用。但後來,「德律風」這種叫法終於湮滅。關於這個譯名,我發現過一點有趣的資料。本世紀初年,一群在日本的紹興籍留學生曾聯名給家鄉寫回一封長信,其中詳細介紹了日本的近代化情形,魯迅也列名其中。信中說到「電話」 時,特意注釋道:「以電氣傳達言語,中國人譯為『德律風』,不如電話之切。」於此亦可見日語輸入中國的途徑之一種。
而「俱樂部」則是日本人對英文Club的音譯。這幾個漢字,音、形、意三方面都是絕佳的選擇,所以在中國沿用至今。

電話發明爭奪戰

「華生,快來幫幫我!」這是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赫赫有名的電話發明者——打給助手的求救電話,時間是1876年3月10日。作為有歷史記載的第一次電話,它改變了世界。
通信的需求自古就有。早年,主要是通過信使傳遞敵人入侵的警報或各國統治者間的信函。但是,這種人工傳遞歷時長,速度慢,因此又出現了信號塔之類加快通信的嘗試。
1667年,最早的可傳遞聲音的「細繩」電話誕生,但這種電話傳送聲音的范圍十分有限。
電磁現象的發現實現了第一套電報系統的發明。雖然這套系統不支持聲音的傳遞,但它證明了長途通信的可能。
迄今為止影響最深遠的電報系統是由美國人塞繆爾·莫爾斯發明的。整個系統只有一條線路,運行成本比較低,又兼具高效性和易於操作的優點。它不僅在美國得到應用,歐洲以及世界其他一些國家也相繼採納。
莫爾斯電報系統的廣泛運用充分說明了通信的重要性,下一步的研究目標是如何通過線路傳輸聲音。為此,許多科學家進行了大量艱苦的研究工作。1861年,一位德國教師菲利普·賴斯製作了一台被他稱作「通話機」的機器。這台機器可以通過一根線路傳輸同一頻率的聲音。
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每當提到電話的發明。一定會聯想到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貝爾是蘇格蘭人,他的母親和妻子都是聾人。1870年,貝爾全家移民到加拿大。在加拿大,貝爾繼承了父親的職業,幫助喪失聽力的人學習說話。同時,他對電學有極大的興趣,這也是日後他得以成功的關鍵因素。
貝爾進行了大量研究,探索語音的組成,並在他發明的精密儀器上分析聲音的振動。在這台儀器上,振動膜上的振動被傳送到用炭塗黑的玻璃片上,振動就可以被「看見」了。
按下來,貝爾開始思考有沒有可能將聲音振動轉化成電子振動。這樣就可以通過線路傳遞聲音了。幾年下來,貝爾嘗試著發明了幾套電報系統。漸漸地,貝爾萌生了一個想法,發明一套能通過一根線路同時傳送幾條信息的機器。他設想通過幾片銜鐵協調不同頻率。在發送端,這些銜鐵會在某一頻率截斷電流,並以特定頻率發送一系列脈沖。在接收端,只有與該脈沖頻率相匹配的銜鐵才能被激活。
實驗中,貝爾偶然發現沿線路傳送電磁波可以傳輸聲音信號。經過幾次實驗,聲音可以穩定地通過線路傳輸了,只是仍然不清晰。
由於繁重的教學任務,很長時間里貝爾的研究都沒有進展。1876年,在貝爾30歲生日前夕,通過電線傳輸聲音的設想意外地得到了專利認證。貝爾重新燃起了研究的熱情。1876年3月10日,貝爾的求救電話宣告了人類歷史的新時代的到來。
貝爾並不是惟一致力於發明電話的人。一個叫伊萊沙·格雷的人就曾與貝爾展開過關於電話專利權的法律訴訟。格雷與貝爾在同一天申報了專利,但由於在具體時間上比貝爾晚一點,最終敗訴。
其實,電話的發明者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義大利人,1845年移居美國的安東尼奧·梅烏奇。
梅烏奇痴迷於電生理學研究,他在不經意間發現電波可以傳輸聲音。1850年至1862年,梅烏奇製作了幾種不同形式的聲音傳送儀器,稱作「遠距離傳話筒」。
可惜的是,梅烏奇生活潦倒,無力保護他的發明。當時申報專利需要交納250美元的申報費用,而長時間的研究工作已經耗盡了他所有的積蓄。梅烏奇的英語水平不高,這也使他無法了解該怎樣保護自己的發明。
隨後,命運又給了梅烏奇一個更大的打擊。1870年,梅烏奇患上了重病,不得不以區區6美元的低價賣掉了自己發明的通話設備。為了保護自己的發明,梅烏奇試圖獲取一份被稱作「保護發明特許權請求書」的文件。為此他每年需要交納10美元的費用,並且每年需要更新一次。3年之後,梅烏奇淪落到靠領取社會救濟金度日,付不起手續費,請求書也隨之失效。
1874年,梅烏奇寄了幾個「遠距離傳話筒」給美國西聯電報公司。希望能將這項發明賣給他們。但是,他並沒有得到答復。當請求歸還原件時,他被告知這些機器不翼而飛了!兩年之後,貝爾的發明面世,並與西聯電報公司簽訂了巨額合同。
梅烏奇為此提起訴訟,最高法院也同意審理這個案件。但是,1889年梅烏奇過世,訴訟也不了了之。2002年6月15日,美國議會通過議案,認定安東尼奧·梅烏奇為電話的發明者。
如今在梅烏奇的出生地佛羅倫薩有一塊紀念碑,上面寫著「這里安息著電話的發明者——安東尼奧·梅烏奇」。

『肆』 早期的電報線和電話線是同一種線嗎

1,早期的電報線十分簡單,只是架掛起來的單根導線。1844年,美國建設的從華盛頓到巴爾的摩的電報線,就是以大地作為迴路的單根導線。1850年,在法國和英國之間的英吉利海峽敷設了一條電報線,這是世界上第一條傳送電報的海底電纜線路。
1876年電話發明以後,最初用來傳送電話信號的也是這種電報線。但後來發現,用這種線路傳送電話,雜訊干擾很大,以致無法使用。這迫使人們去改進通信線路並進行新的開發。
1883年,出現了採用第二根導線作為迴路的線路,使電話通信的雜訊干擾大大減小。
電話的迅速發展,使城市上空的電話線路密布,顯得擁擠不堪。例如1890年,紐約的街上出現了許多高90英尺的電線桿,在它上面裝有30根線擔,架掛了300多條電話線,布滿了街道的空間。為了解決架空電話線路擁擠影響市容的問題,人們開發了一種埋設在地下的電纜。最早使用地下電纜是在1883年,這就是連接布魯克林和波士頓的用油漬絲包的電纜。後來出現了鉛包電纜,這時纜芯改用紙漿和紙絕緣。為了解決電纜心線間相互串音的問題,出現了扭絞線對的纜芯。
2,電報是莫爾斯發明的,他成功地用電流的「通」、「斷」和「長斷」來代替了人類的文字進行傳送,這就是鼎鼎大名的莫爾斯電碼。電報傳送的是符號。發送一份電報,得先將報文譯成電碼,再用電報機發送出去;在收報一方,要經過相反的過程,即將收到的電碼譯成報文,然後,送到收報人的手裡。
電話是亞歷山大•貝爾發明的,他系統地學習了人的語音、發聲機理和聲波振動原理,在為聾啞人設計助聽器的過程中,他發現電流導通和停止的瞬間,螺旋線圈發出了雜訊,就這一發現使貝爾突發奇想——「用電流的強弱來模擬聲音大小的變化,從而用電流傳送聲音。」
3,電報是電信時代的開端

『伍』 全球的網線和電話線是怎麼拉的

呵呵,好樣的,很善於思考觀察。

這個嘛,有海底光纜,而且還有無線網路嘛

費用分擔,移動,聯通什麼的會跟其他公司討論的,嘿嘿

『陸』 二戰時的電話線是怎麼拉的

如果你看過關於狙擊手的電影《兵臨城下》你就會知道了,有一段是蘇聯狙擊手擊殺德軍通訊兵。現在中國部隊中依然保持著人工架線的方式。

『柒』 英國電話號碼的線怎麼讀

這條線是不需要讀出來的,而且英國人在書寫電話號碼時,也不是全部都有這條線,主要是看個人喜好,沒有硬性規定。

希望可以幫到你!

『捌』 二戰時候,外省戰場跟重慶打電話,電話線有那麼長嗎

長距離一般是無線電發報

閱讀全文

與二戰時的英國電話線怎麼拉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4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5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6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7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0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4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2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