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國國力什麼時候開始衰落的這期間發了哪些事情
英國是世界近代歷史上一個有著特殊影響的國家。作為世界第一殖民帝國,英國稱霸長達一個多世紀,鼎盛時期的英國占據了世界陸地面積和人口的四分之一,掌握著世界貿易的22%,壟斷著世界的金融和海上航線,是名副其實的世界老大。英國如此強盛,勢力如此龐大,但在二戰結束後出現斷崖式衰落,殖民體系土崩瓦解,在全球勢力急劇收縮,從世界霸主變成了二流國家,逐漸淪為美國的小跟班。那麼為何二戰後英國衰落的如此快?
第三,二戰後,世界獨立浪潮興起,世界殖民體系崩潰。英國人已經無法維持其在全球各地的殖民勢力,英國也沒有必要再捍衛自己全球第一的位置,他們把社會發展和資源整合放在了第一位。現在的英國福利制度不是全球最高的,但卻是最好的最完善的,這和二戰後英國的政策轉向有關。二戰後英國人一腳踢開了主戰的丘吉爾,丘吉爾連會都沒開完就被趕下了台,這是一種政治和思想極其成熟的表現,是一種非常理性的表現。英國人雖然放棄了世界霸主地位,但換來了國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也為英國的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否則那些慧眼如炬的商業巨子為何要賣了資產都往英國跑?盡管英國的霸主地位不在,但英國在世界各地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英國的文化和英國的制度以及英國人的很多理念已經深入人心,英語早已成為世界第一國際語言,英國人仍然領導著英聯邦。
❷ 大英帝國衰落的原因是什麼
大英帝國因何衰落:
一、經濟危機
從1825年到1900年,英國差不多每過十年就要進行一次經濟危機。作為工業革命母國,雖有龐大的殖民地,但不能緩解經濟危機造成的大量失業問題,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受到質疑。
這產生的三種後果:
1、工業折舊率高,經濟包袱重,再加上自身資源的匱乏,經濟恢復速度慢。
2、資本的逐利性將註定資本家更願意將國內的資本轉向更為廉價的殖民地而不是致力於本國經濟的發展。
3、經濟復甦的主要辦法是對商品傾銷地的爭奪,尤其是亞洲和北美市場。
二、德國強勢崛起
1、一方面經濟的發展已然由自由競爭時代發展到壟斷競爭時代,其兇猛的競爭者是大陸霸者,法蘭西,主要的競爭地由原來的亞洲轉變成北美。另一方面,德意志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領導下在1871年完成統一,開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並法蘭西展開大陸霸權的爭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2、德國工業用了差不過40年的世間就走完了英國百年的道路。19世紀90年代,德國魯爾區已成為歐洲最大的重工業區。此外,德國教育的全面興起。20世紀初柏林已經成為歐洲乃至世界的學術中心。1914年,德國已經成為僅次於英國的世界第二強國。
3、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爆發崛起的不僅僅有德國,還有後來影響世界格局的俄國。
三、第一次世界大戰
經濟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以國家的形式展開競爭,由此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也隱含著德國對英國王權的挑戰。從參戰雙方看,一方為英國、法國、俄國、美國,另一方:德意志、奧匈、奧斯曼、保加利亞。
產生後果:
1、英國自身實力的衰退,尤其是對海外殖民地控制的弱化,失去了市場和原料產地。
2、一方面,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牽制德國發展的威脅被解除。另一方面,奧匈帝國的解體和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強化了德國在東歐、北非事務上的國際話語權。
3、美國的迅速崛起,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都對英國的舊王權發起挑戰。
四、第二次世界大戰
如果把美國當做英國世界王權的繼任者,二戰依然是德國對世界第一王者的挑戰。看參戰方:德國、義大利、日本、保加利亞、匈牙利(奧匈),另一方:美國、英國、法國、蘇聯(俄國)。對比一戰參戰國,雙方陣營沒有多大區別。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39年二戰全面爆發,只過了20年。而1900年至1920年,英國的經濟是停滯的,本以為一戰戰後經濟能夠迅速恢復,可1929年至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讓這一切化為泡影。而這次危機帶來的後果不僅僅於此:
1、國家干預經濟主義的興起。大蕭條給資本主義國家造成前所未有的災難,不得不說和一戰的損耗有極其重要的關聯,尤其是身處戰爭漩渦中心的英國和法國。
2、蘇聯在完成兩個五年計劃,完成了經濟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成績。經濟快速發展。
3、德國法西斯的上台也採取了經濟干預政策,經濟迅速恢復。一戰後的國際格局也促發了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強勢報復性反彈。
❸ 【熊爸爸講歷史】英國是從什麼時候走向衰落的
英國軍隊的衰落,
跟英國國家實力的衰落息息相關。
英國衰落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首先我們要看一下英國是怎麼強大的。
英國的強大源於第一次工業革命,
因為技術發明領先,英國獲得了先機。
在這種先機條件下,
英國通過對全世界殖民地的強占和控制,
迅速成為 世界第一強國,號稱日不落帝國。
但是, 英國對於全世界殖民地的控制模式,
存在很大問題。
它並不是把殖民地佔領成為自己的領土,
而是以 一種 聯邦的形式進行管理 。
英國海軍通過控制全世界的航線和海洋,
來確保殖民地的財富和資源
能夠源源不斷地輸往英倫三島。
這種管理模式, 存在著極大的隱患 ,
並且 成本巨高 。
英國的沒落,
最早可以追溯到北美殖民地的獨立。
北美13個殖民地獨立脫離英國統治,
並且美國利用自己的各種優勢條件,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迅速崛起。
這個時候,英國還沉浸在
對海外殖民地的財富掠奪享受中,
因為海外殖民地供應的財富
實在太龐大太豐厚,
導致英國人的精力和資本,
都沒有放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上。
這就給了後發國家,
如美國,德國,日本巨大的機會。
經過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
雖然英國在GDP和國際地位上依然是老大,
但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
已經開始威脅到它的地位。
尤其是以強軍崛起的德國,
希望重新劃分世界格局,
德國通過布爾戰爭,
看清楚了英國軍隊的虛弱,
對貌似強大的大英帝國不再害怕。
最終,德國發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英國在一戰中損失慘重,
而美國卻通過大賣軍火,
並且在歐洲各國消耗殆盡之後出來收拾殘局,
迅速的提升了自己的國家實力和國際地位。
一戰之後,
英國的綜合國力已經遜色於美國,
國際地位也大幅下滑。
沒過多久, 第二次世界大戰 爆發,
英國再次捲入其中,
並且把自己的戰線拉的非常長。
因為英國有全世界的殖民地需要保護,
但是自己的軍隊實力卻遠遠無法
在如此漫長的戰線上對抗德國和日本。
在歐洲大陸,英法聯軍被德軍擊敗,
在敦刻爾克才逃回生天。
在北非戰場,
英軍被德軍統帥隆美爾打的落花流水。
在亞洲太平洋上,
英國的遠東艦隊被日本人全殲,
香港、新加坡全部淪陷。
二戰之後,
英國的海外殖民地幾乎全部獨立,
大英帝國徹底坍塌,
在國際政治舞台上,
英國也徹底淪為了美蘇爭霸的附庸。
英國衰落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就是對於海外殖民地,
沒有建立起一個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我們拿 印度 來做例子。
印度被稱為英國女王皇冠上的明珠,
意思是印度為英國帶來的財富貢獻是最多的。
但是英國在印度所耗費的精力、投入的資源
和消耗的成本也是無窮無盡的。
因為印度國家很大,民族和宗教非常復雜,
印度文化非常堅韌,
英國統治了很長時間依然沒能在印度
形成一個有效運行的政府。
相反,
印度在追求獨立的過程中
不斷地消耗英國的資源,
當英國投入的成本和獲得的產出
不成正比的時候,
英國人必然要放棄印度。
同樣的情況,
也發生在北美、南非、
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地。
可以說,
大英帝國成也因為殖民地,
敗也因為殖民地。
❹ 英國什麼時候衰落的
1960年以後,隨著德意志第一帝國,日本帝國以及美國的崛起英國在世界的絕對霸主地位就受到了動搖。在19世紀末德美日意等國海軍實力大升,特別是德國憑借著歐洲第一的經濟實力與英國展開了海軍的軍備競賽。一戰英國雖然戰勝但是欠下巨債,同時美國憑借著《九國公約》等新條約開始與英國分廷抗禮。二戰時期英國在德國及日本的進攻下損失大量戰艦飛機,還損失了東南亞的殖民地,英國的地位就大幅下降了。後來隨著鐵幕降下以及英國在中東和印尼與美國的暗鬥失敗英國就逐漸成為美國的附庸。
鴉片戰爭英國的目的是打開中國市場,扭轉中英之間的貿易逆差,掠奪原料,傾銷商品。
時間: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184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
領導人:第一次英女王維多利亞,第二次英女王維多利亞和法皇拿破崙三世
❺ 英國的霸主地位從什麼時候開始衰落的
我覺得應該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也就是19世紀60,70年代。因為在二次工業革命時,英國已經不願學習先進技術,而是單純的依靠殖民地擴張。
而在二戰後,美國制定了馬歇爾計劃和布雷頓森林體系,可以說是鞏固了美國的霸主地位。英國對美國俯首稱臣,曾經的霸主地位也衰落了。
❻ 英國什麼時候衰落的
1960年以後,隨著德意志第一帝國,日本帝國以及美國的崛起英國在世界的絕對霸主地位就受到了動搖。在19世紀末德美日意等國海軍實力大升,特別是德國憑借著歐洲第一的經濟實力與英國展開了海軍的軍備競賽。一戰英國雖然戰勝但是欠下巨債,同時美國憑借著《九國公約》等新條約開始與英國分廷抗禮。二戰時期英國在德國及日本的進攻下損失大量戰艦飛機,還損失了東南亞的殖民地,英國的地位就大幅下降了。後來隨著鐵幕降下以及英國在中東和印尼與美國的暗鬥失敗英國就逐漸成為美國的附庸。
鴉片戰爭英國的目的是打開中國市場,扭轉中英之間的貿易逆差,掠奪原料,傾銷商品。
時間: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184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
領導人:第一次英女王維多利亞,第二次英女王維多利亞和法皇拿破崙三世
❼ 英國哪年開始衰落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讓英國開始走向衰落,特別是在二戰期間,德國幾乎摧毀了英國本土的一切,英國為了戰勝德國,不惜和美國大量借債。等到二戰結束,英國已經是千瘡百孔,一片廢墟。而印度的獨立更是讓英國失去了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可以說,一戰是英國衰退的開始,而二戰則是英國徹底地離開了歷史的舞台。
❽ 英國是什麼時候開始衰落的,為什麼衰落
英國衰落的根源是沒有抓住第二次工業革命,影響了英國的科技和經濟。隨著殖民地帶來的財富不斷增加,英國的財閥不再重視科技的發展,世界科技中心轉移到統一後的德國。
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就開始走下坡路了。1894年,美國經濟躍居世界第一,英國被美國趕超。不久又被德國趕超,30年代又被蘇聯趕超。
國土因素:
本土面積太小是英國的最大劣勢。國土面積小,就缺乏相應的自力更生能力。無法供養太多人口,提供太多資源。英國無法形成大規模的國內市場,依賴海外3000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也意味著英國的國運時刻面臨其他大國的挑戰。
人口因素:
英國只有幾千萬的人口,想要管理面人口達4億的廣闊殖民地,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因為人口少,英國對殖民地只能採取以夷制夷的「羈縻政策」。這並不是一種很牢固的管理模式。
地緣因素:
英國作為一個島國,孤懸海外。由於英吉利海峽的阻隔,在歐洲大陸幾乎沒有領土擴張的空間。
英吉利海峽為英國提供了絕佳保護的同時,也使得英國與眾不同。
❾ 從稱霸全球到四分五裂,強盛一時的英國為何會衰落到如此地步
在2013年英國政府決定「脫離歐洲」後,包括蘇格蘭在內的「脫英」運動也在不斷興起。如果這一趨勢繼續下去,英國很可能會分崩離析,其第二梯隊強國的地位也處於岌岌可危的情況。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英國衰落的原因吧。
1965年底,英國國遭受了所謂的「英國病」,整個國民經濟呈現出下崗失業、國際經濟收支不平衡等狀態。不僅英國對經濟衰退感到擔憂,許多周邊國家也開始關注英國經濟的趨勢。1970年後,世界主要的經濟中心從英國轉向美國。而且德國、美國、法國和其他國家正在積極發展新的工業生產,但英國仍然堅持舊的經濟政策。造成了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