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國為什麼會被稱為「殖民帝國主義」
01 在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時期,英國經濟雖然在繼續發展,但與美國和德國相比,就相對落後了,喪失了它19世紀中期以來在世界工業中的壟斷地位。雖然如此,英國還是很繁榮,其繁榮是建立在對殖民地的榨取上,殖民地對英國的興衰具有極大的意義。因此,英國被稱為“殖民帝國主義”。
英國是最早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和實現產業革命的國家,在自由資本主義階段,它是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和“世界工廠”。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以後,英國的經濟發展相對地緩慢下來,工業生產集中的速度和程度,壟斷組織的數量和對經濟的統治程度,都落後於美國和德國。英國壟斷組織較大發展是在19世紀90年代,到20世紀初,雖在多數部門都出現了不同形式的壟斷組織,但紡織、煤炭、冶鐵等一些舊工業部門還處於分散經營的狀態。不過,在資本輸出和領土瓜分方面,英國卻表現得非常突出。
從17世紀初起到19世紀中葉,英國逐步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殖民體系。到1914年第一次大戰爆發之前 ,英國擁有的殖民地面積達3350萬平方公里,佔全球面積的1/4,相當於英國本土面積的100多倍;擁有的殖民地人口近4億萬人,是英國人口的9倍。在大量侵佔國外領土的同時,英國又進行了大量資本輸出。到1913年,英國的國外投資總額已達40億英鎊,相當於英國國民財富的1/4。
英國資本的輸出,一半以上是投放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英國最大的壟斷組織也是產生在壟斷殖民地原料生產和銷售的領域。如在南非創立的大壟斷公司德比爾斯采礦公司、1907年英國資本與荷蘭資本共同創立的英荷殼牌石油公司和1909年創立的英伊石油公司等。雖然英國的工業生產在資本主義世界的地位下降了,但還是很繁榮的,其繁榮是建立在對殖民地的榨取上,殖民地對英國的興衰具有極大的意義。因此,英國被稱為“殖民帝國主義”。
B. 求20世紀初各帝國主義國家在世界的勢力范圍(殖民地分布)
英國 歐洲 直布羅陀、馬爾他
美洲 加拿大、紐芬蘭、牙買加島、百慕大群島、巴拿馬群島、英屬宏都拉斯、英屬蓋亞那、巴貝多島、格瑞那達島、特立尼達島
非洲 南非、埃及、蘇丹、甘比亞、塞拉里昂、奈及利亞、迦納、英屬東非、烏干達、英屬索馬里、羅得西亞、貝專納、史瓦濟蘭、巴蘇陀蘭、聖赫勒拿、塞席爾群島、模里西斯、桑給巴爾
亞洲 科威特、哈達拉毛、阿曼、阿富汗、印度、錫蘭、馬爾地夫群島、馬來亞、香港
大洋洲 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布亞、索羅門群島、萊恩群島、皮特凱恩群島……
法國 美洲 密克隆群島、馬提尼克島、瓜德羅普島、法屬蓋亞那
非洲 法屬西非洲、法屬赤道非洲、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馬達加斯加、留尼旺島、法屬索馬里
亞洲 法屬印度支那
大洋洲 新喀里多尼亞群島、新赫布里底群島、法屬波利尼西亞……
德國 非洲 喀麥隆、西南非洲、多哥、德屬東非
大洋洲 新幾內亞、馬里亞納群島、馬紹爾群島、加洛林群島
義大利 非洲 利比亞、意屬索馬里、厄利垂亞
荷蘭 美洲 荷屬蓋亞那
亞洲 荷屬東印度
葡萄牙 非洲 安哥拉、莫三比克、聖多美島、普林西比島、卡賓達、葡屬幾內亞、維德角群島、亞速爾群島、馬德拉群島
亞洲 東帝汶、澳門
西班牙 非洲 西屬摩洛哥、伊夫尼、迦納利群島、西屬撒哈拉、西屬幾內亞
美國 美洲 波多黎各
亞洲 菲律賓
大洋洲 關島、威克島、東薩摩亞
比利時 非洲 比屬剛果
丹麥 歐洲 法羅群島、冰島
美洲 格陵蘭
地圖要費些事了,我手上有一份被我塗得差不多得了,你如果要就把郵箱留下,我給你發過去
C. 帝國主義國家有哪些
美國:托拉斯帝國主義
德國:容克資產階級帝國主義
英國:殖民帝國主義
法國:高利貸帝國主義
俄國:軍事封建帝國主義
日本:軍事封建帝國主義
美國的帝國主義特徵——「托拉斯帝國主義」
19世紀末,美國的工業生產已由世界第四位躍居第一位,產品佔世界的1/3。生產和資本急劇集中,出現了鋼鐵大王摩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鐵路大王范得比爾得、汽車大王福特等。全國鐵路、石油、鋼鐵、汽車等生產的 80%-50%被一小撮金融寡頭所壟斷。美國壟斷組織的主要形成是托拉斯(所謂「托拉斯」,是指由許多生產同類商品的企業或產品有密切關系的企業合並組成,參加的企業在生產上、商業上和法律上都失去獨立性)。在1909年,只佔全國企業總數1%的托拉斯,卻掌握了全國產值的一半。因此,列寧稱美國是「托拉斯帝國主義」。
德國的帝國主義特徵——「容克資產階級帝國主義」
德國統一後,容克地主階級同資產階級的利益漸趨一致。在政治上他們獨佔了德國的軍政要職,在國家政權中起著重要作用。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壟斷資產階級進一步依靠容克地主階級專政,以便對內鎮壓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對外爭奪市場和世界霸權。列寧指出,德國是個「軍閥的、容克的、資產階級的帝國主義國家」。
英國的帝國主義特徵——殖民帝國主義
英國是世界上強占殖民地最多的國家。20世紀初,英國殖民地面積達3350餘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本國領土的100多倍。殖民地人口近4億,等於本國人口的9倍。對殖民地的殘酷壓榨與剝削是英國壟斷資本發展的重要條件。對英國的興衰具有極大的意義。因此,列寧把它叫做「殖民帝國主義」。
法國的帝國主義特徵——「高利貸帝國主義」
法國也是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普法戰爭後,它的工業生產走下坡路。在生產得不到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壟斷資產階級把大量資本投向信貸,投向國外,以攫取高額利潤。1910年,法國在國外投資為309800萬法郎,1914年則猛增到600億法郎。1909——1913年,僅高利貸收入,每年高達170500萬法郎至180500法郎。列寧指出,法國是「高利貸帝國主義」。
俄國的帝國主義特徵——「軍事封建帝國主義」
雖然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落後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但在20世紀初,也繼其他國家之後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由於改革不徹底,貴族地主仍把持中央到地方的政權。在向帝國主義的過渡中,壟斷資本同封建殘余緊密結合。由於經濟薄弱,工業生產落後,難於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競爭,只有依靠軍事侵略的手段,力圖通過殖民掠奪來彌補其財政資本的不足,以便推行霸權政治,參加瓜分世界的斗爭。因此,列寧稱之為「軍事封建帝國主義」。
日本的帝國主義特徵——「帶軍事封建性的帝國主義」
講解:明治維新的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在向帝國主義過渡時期,壟斷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緊密結合,不少壟斷資本家就是由舊式封建特權商人轉變而來。由於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水平和工業生產都遠不及歐美列強,實力不足的壟斷資本便與擁有極大權力的軍閥集團勾結起來,大力推行侵略擴張政策,發動侵略戰爭,藉以加速壟斷資本的發展。因此,日本被稱之為「帶軍事封建性的帝國主義」。
D. 帝國主義國家是指哪幾個
1、英國:英國的殖民地在19世紀猛烈擴張,它在1801年合並愛爾蘭,從此英國的正式名稱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對亞洲的侵略繼續擴大。
2、日本: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政治權力從武家重回天皇手中,並開始實施一系列現代化措施,在政治、經濟與社會各領域全面仿效西方,使其國力逐漸壯大。
3、德國:德意志帝國在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因戰敗而宣告崩潰,德皇威廉二世退位。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瑪共和國。
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所有概念中,帝國主義這個概念在使用上也許是最富有折衷主義的性質,同時也是最少照顧到它所依據的理論基礎的一個概念。這個術語的最通常的用法,是狹義地指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和落後的國家之間的經濟和政治關系。
(4)英國帝國主義在哪裡擴展閱讀
帝國主義有如下的經濟特徵:
(1)在生產和資本集中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壟斷統治,是它的基本特徵;
(2)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融合為一,形成金融資本,並在此基礎上產生金融寡頭;
(3)和商品輸出不同的資本輸出具有特別重要意義;
(4)世界的國際同盟業已形成;
(5)世界領土分割完畢。
E. 英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在什麼地方
英國的勢力范圍遍及長江流域地區和香港,包括西藏、雲南、貴州、四川、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等省區,在列強中位居首位
F. 英國帝國主義背後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英國帝國主義背後主要是資本主義對海外市場和資源的需求。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是由資本階級新貴族組建議會掌權的國家。英國在對海外殖民期間獲得了大量的資源,資本主義得以快速發展,工業也迅速崛起,與此同時也需要巨大的海外市場來傾銷他的商品,因此英國的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需要資源和市場。
G. 請問19世紀末期各帝國主義國家分別在中國瓜分了什麼地方
德國 膠州灣 山東
俄國 旅順、大連 長城以北和新疆
法國 廣州灣 廣東、廣西、雲南
英國 新界、威海衛 長江流域
日本 割佔台灣和澎湖 福建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H. 請問英國是第幾個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的
實際上是第二個。第一個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的是荷蘭,但是荷蘭艦隊號稱無敵艦隊,橫行大西洋,並開始實行海外殖民政策。後被英國打敗,英國成為第二個帝國主義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