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不發行大面額的人民幣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主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副司長李揚回應說,根據國際通行貨幣發行測算方法,中國還沒到發行500元、1000元鈔票的時候。
根據國際通行的貨幣發行的公式:當前在市場上流通的紙幣總量中,最大幣值的紙幣交易量超過70%的時候,才表示發行的紙幣幣值太小,應該發行更大幣值的紙幣。但是目前中國最大幣值的鈔票即100元,在市場流通的紙幣總量中,僅僅是在20%~30%之間,還遠沒有達到這個標准。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8-1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❷ 英國的英鎊有沒有發行的100鎊紙鈔的呀
沒有100鎊的紙鈔,最高的是五十鎊的。你知道,五十英鎊等於750多元人民幣,100鎊可就是1500元了,英國還沒通貨膨脹呢......紀念幣嘛,50便士的紀念幣較多,我最近還發現了一枚紀念韋德大辭典的紀念幣(這說明有很多紀念幣,因為我的運氣並不好)。你去英國買東西的時候換點零錢,說不定就有一枚,最值錢的是紀念二戰的紀念幣,50p面值=£5.00市場價
❸ 人民幣為什麼只有1、2、5、10、20、50、100元的面值
單以面值而論,世界貨幣史上鈔票面額最大的是德國1924年發行的面額為100萬億的馬克鈔票。即便是現在,也有一些南美國家、日本和韓國等仍發行大面值貨幣,動輒成千上萬,甚至十萬百萬。當然,面值高並不等於值錢。據記者所知,世上最昂貴的鈔票,恐怕要算瑞士發行的面值為1000的瑞士法郎,約合822美元。此外,歐元最高的面值是500,約合642美元。
至於面值大小的確定,因素是很復雜的,既要考慮到各國經濟的發展階段、人民的生活水平、購買力情況,還要顧及人民使用貨幣的習慣,商品流通的客觀需要及幣值的穩定情況等。即便是經濟發達國家,情況也不相同。如日本紙幣面值最高的為1萬日元,而英國面值最高的僅為50英鎊。
在歐美,大額鈔票弊處多
拿著值錢的紙幣雖然感覺不錯,但真要花起來,可就太不方便了。西方國家銀行信用系統發達,反洗錢機制也很健全,買車買房等大宗交易,根本不收現金。記者剛來時提了兩萬歐元去買新車,即被車行拒之門外,告之必須要用支票或銀行卡支付。此外,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電話、水電賬單,也大都通過銀行轉賬,很少用現金交易。
當然,非要用現金,也是可以的。以記者所用的歐元為例,人們最常用的大額紙幣是50歐元。如果拿著100歐元、200歐元的紙幣到交款台,收銀小姐恐怕都要驚疑地看你半天,再手忙腳亂地找零錢。雖說500歐元是法定貨幣,各商家無權拒收,但在荷蘭和比利時,許多小商店和加油站都明白地貼著告示:「本店拒收500歐元」。問店家緣由,都明白告訴記者:一是怕不慎收了偽鈔;二是要留著零錢找給其他顧客。
既然大額鈔票如此不受歡迎,歐洲中央銀行為何還要發行高面值的紙幣呢?歐洲央行的解釋是:歐元區有12個國家之多,某些國家的民眾有發行和使用大面額鈔票的傳統。而且,跨國刷卡需要付服務費,現金卻不用,因此必要的大額鈔票可以方便跨國旅行者攜帶。
不過,也有反對者認為,大面值的紙幣雖然便於攜帶,但也為洗黑錢、逃稅等犯罪活動打開了方便之門。設想一下,100萬美元如果都是一張張100美元的紙幣,需要一個非常大的行李箱才能全部裝下,但是如果換成500歐元的鈔票,只要一個稍大一點的手提包就能容納了。英國《金融時報》就曾在今年4月份報道說,在外流通的500歐元面額紙幣數量繼前年增長28%後,去年又增長了22%,恐怕與犯罪活動有關。
發行大額紙幣有待時機成熟
歐美的情況是如此,那麼中國現在需不需要更大面額的貨幣呢?本報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的金融專家鍾偉先生。鍾偉認為,紙幣面額的大小主要看日常貨幣使用數量和使用習慣,簡單地把人民幣與其他貨幣的面額進行比較是沒有意義的。
央行在否認計劃發行500元面額人民幣時,並未說明不發行的原因。專家分析,央行主要出於兩點考慮。首先,一般來說當通貨膨脹嚴重,紙幣價值降低的時候才會考慮發行大面額貨幣。但目前我國物價上漲水平保持在2%左右,非常平穩,因此沒有必要發行大面額貨幣。如果發行,反而可能會喚起居民對通貨膨脹的恐懼。其次,大面額鈔票容易刺激造假鈔、洗黑錢等不法行為。
鍾偉告訴記者,央行表示暫不發行500元面額人民幣,並不表示以後都不會發行。中國現在對於大額貨幣還是存在一定需求的。
我國目前處於快速貨幣化時期,同時電子支付方式的發展不盡如人意,90%以上的日常交易仍採用現金。即便在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電子支付比例也只達到20%。這樣的結果就是,現金需求量很大。
目前在東南沿海地區,可以說大面額鈔票事實上存在需求。在日常支付中,一般人錢包里存放大面額鈔票5—6張,也就是500—600元,這么多錢在很多情況下都不足以應付一次消費。東南沿海的主力消費階層,一般放10—30張,那就是很厚的一疊了,攜帶很不方便。
面額小可能還會帶來其他意想不到的問題。例如自動提款機里的加鈔盒一般可放幾百張最大面額紙幣。在正常營業時間內平均有50-60人提款,那麼一個提款機內的錢只能供應大約半天。如果銀行把現在的一天一加改為半天一加,就無形中增加了銀行的人力、物力投入。面額較小也增加了銀行櫃台點鈔的工作量;在存儲方面,每日的存點工作量也相當大。如果再加上印鈔成本等,按照有的經濟學家的估算,發行500元大額紙幣每年可以節約成本20多億元。
鍾偉認為,從1999年發行第五套人民幣到現在,我國居民貨幣收入已經大幅提高,因此已經具備推出500元面額紙幣的基礎。而且理論上講,紙幣面額的大小與通貨膨脹沒有必然的聯系。為了避免引起居民恐慌,推出大面額紙幣時的投放量可以適當控制,以東南沿海地區為大面額紙幣的主要流通區。據鍾偉預測,3年之內時機就會成熟,500元面額的貨幣就會出現因為用1、2、5組成1、2、3、4、5、6、7、8、9這些數字,是使用組合張數第二少的組合,最少的是1、3、4組合,但是1、3、4不方便記數,所以使用了1、2、5組合
❹ 英國百元大鈔圖片資料
英國沒有百元大鈔,最大面值為50鎊,很多英國本地人一輩子都沒見過50鎊。。。。
❺ 百元大鈔是哪一年發行的
百元大鈔正式發行時間為1987年4月27日。
和百元鈔同時發行的,還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其他8種面額的人民幣,同時還有配套的1角、5角、1元硬幣。與第三套人民幣對比,增加了50元與100元的面額。
另外之後又對50元、100元的人民幣增加了安全線,增加仿製的難度,讓人民幣的安全性大大增加。
【拓展資料】
人民幣最大的額度就停留在100,再也沒有改變過,為什麼會造成這種情況呢?一共有4個原因,尤其是第4個原因才是核心,分析如下:
一、現在是一部手機走天下!尤其是年輕人身上一毛錢的現金都沒有,之前我們坐公交車,我們坐地鐵還要換零錢,現在也不需要了,直接用手機支付就可以了。
可以說是手機移動支付的流行,讓我們的人民幣最大面額停留在了100。你看我們到線下逛超市,逛商場,哪怕在路邊攤去買一瓶礦泉水都可以用手機支付,我們來線上就不用說了,各大網購平台,包括有些人傻錢多的傢伙,看直播的時候,給小姐姐們打賞,也是手機移動支付。
並且手機移動支付它的好處是什麼呢?他可以精確到每角每分,最大的額度你也可以一次支付幾千,支付1萬都可以,所以現金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大額的現金更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二、因為大面額的鈔票不安全。盡管現在手機移動支付很流行,但是還有一部分人在使用現金,其中還有一部分渾水摸魚,使用假鈔。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拿著1000的假鈔去買東西。這個商販的老闆要找他一大堆的零錢,結果回過頭來發現這一張千元大鈔是假的,這個時候怎麼辦呢?說不定他一天兩天都白幹了,損失是非常大的。
盡管我國對假幣的生產和使用者進行了嚴懲,並且我們還要不斷的提高紙幣的防偽技術,但是經常還會聽到一些小商小販說他收到了假鈔。所以百元大鈔可以最低限度的降低這些小商小販,他們的損失。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經常會遇見丟東西的這種情況。如果每月老闆給你發工資,發5000塊錢,給5張千元大鈔,你這個時候你不小心掉了怎麼辦呢?你一個月不是白幹了嗎?如果給你50張百元大鈔呢,即使你掉了一兩張,損失也沒有那麼大。
三、交易很不方便。你拿千萬大鈔去買一迸礦泉水,小商販為了找你給你零錢,他要准備很多很多的鈔票,而且特別麻煩,所以這樣的話流動起來很不方便,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第1套人民幣有5萬面額的之後,就迅速取消的原因。
四、是因為鈔票越大,錢越不值錢,通貨膨脹越嚴重。有一個非洲的國家,就是貨幣超發特別嚴重,好像說買一瓶礦泉水就要用捆鈔票。而且他們的鈔票都是用汽車拉,用麻袋背過去買東西。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鈔票的面額太大。他本來就是一張紙,背後就是有國家的背書,才變成鈔票,鈔票印多了以後,我們的生產總值沒有增加,我們的商品價格必然會上漲,最後的結果就是錢越來越不值錢,通貨膨脹越來越嚴重。
盡管我們的錢每年都在貶值,但是我們最大的面額是100,所以我們的物價是穩中有長,通貨膨脹率都在可控的范圍之內。
再加上我們現在手機移動支付特別先進,特別方便,完全沒有必要再去搞大面額的鈔票。
❻ 人民幣 最大面額 怎麼只有100
幾年前,央行也曾經探討這一問題,後來經過討論認為我國現階段不需要大鈔。國際上有大面額貨幣的國家和地區,往往都是歷史上有過嚴重的通貨膨脹或經濟落後遺留下來的,就連經濟發達的美國,最大面額的貨幣也只有100美元;我國目前經濟穩定,通貨膨脹壓力不大,現有的貨幣面額足以應付支付需要;發行大面額貨幣易造成百姓恐慌,使得他們有通貨膨脹的誤解;建設網路和設施,大力發展銀行卡、個人支票等電子貨幣。
500元大鈔引發的錢事
「要發行500元人民幣了?」這條消息前段時間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最後只好由央行出面辟謠,央行貨幣經營局有關人員說網上的消息是網民編造的假消息,可能出於搞笑。目前可以肯定央行近期沒有此計劃。
關於錢的故事有很多,其中不乏趣事奇聞,中學政治書說現代流通中的貨幣只有使用價值不具價值,於是關於紙幣、硬幣、古幣,倒也展開了一個個有趣的故事。
一張歐元抵50張百元大鈔
人民幣最大面額只有100元,各國紙幣的最大面額,除了英鎊的最高面額低於人民幣只有50英鎊,大部分的最大面額都比人民幣高,而且英鎊本身比較值錢,50英鎊相當於700多元人民幣。可能合成人民幣以後比較高的是加拿大元、瑞士法郎和歐元。加拿大元和瑞士法郎最高面額都是1000元,摺合成人民幣超過5000元,現在加元兌美元走高,甚至可以達到近7000元人民幣。另外歐元的最大面值是500元,相當於人民幣大約5000元,也就是說,出門帶上500歐元,就相當於帶著50張百元大鈔人民幣。
美元最大面額是100元,相當於人民幣800元;日元最大面額是10000元,相當於人民幣720元左右;港幣最大面額1000元,相當於人民幣1060元左右。如此來看人民幣的面額好像真的顯得有點小了。
不過面額加大將可能給假幣製造者更多的可乘之機,這已經是成為困擾歐洲央行的問題,一張500歐元的紙幣對於那些不法之徒來說,帶來的暴利可想而知,這也就是為什麼總有人會鋌而走險的原因。
5千億相當一張廢紙
如果光看面額,那麼加元、歐元就都算不上什麼了,一般來說,最不值錢的紙幣,往往會誕生在通貨膨脹的歲月里,而對於世界上最大面額的貨幣,當數在5後面掛著11個零的前南斯拉夫政府發行的第納爾,一張面額就達5千億,不過這個5千億也只能相當於一張紙,因為當時的兌換價相當於美元的12美分,如果放到現在就一錢不值了。不過還是有不少人願意收藏,因為這樣大的面額也稱得上世界之最了。
英國人「大熔」便士賺錢
雖然有一文不值的5千億紙幣,也有超過身價的英國便士。前段時間銅價飛漲,英國一些投機者竟然熔化1便士和2便士硬幣,把它們當成銅出售。
國際銅價漲至9000美元/噸,銅價猛漲讓一些人盯上了便士,銅制的硬幣已經漲至面值的2倍,投機者對於便士也有所挑揀,必須是1992年9月以前的,因為從1992年9月起,英國的一便士和兩便士硬幣開始使用包銅鋼板製造,iqiande硬幣97%的原料都為銅。不過這個頗具想像力的投機舉動已經被英國皇家造幣廠警告,更讓他們氣餒的不是政府的嚴令,而是來自專家的忠告。因為金融時報的專家說這是一個風險不小的投機生意,因為銅價會漲也會落,更何況這當中還要算上不小的加工費用,所賺並非多麼豐厚。
古幣物以稀為貴
古幣雖說在現代不能再流通,衡量它的價值也有其標准,這個標准已經轉為收藏市場的標准,因此就是物以稀為貴了。
漢代的「五銖錢」,由於兩漢400多年都在發行,存世量很大,價值一般;「乾隆通寶」、唐代的「開元通寶」也是如此。存世少、價格高的古幣通常是那些「短命」朝代、割據政權或是在位時間短的帝王時期的古幣,例如清代順治、宣統兩朝的古幣存世就不多;四川很珍貴的「大蜀通寶」(五代十國)、「廣正通寶」價值近10萬元。
其實仔細想想,如果500元、1000元面額的鈔票誕生,最開心的估計是小朋友們,因為他們春節的紅包這下不用變鼓收獲卻能翻倍,看來對貨幣價值感觸最深的沒準是他們了。
❼ 為什麼人民幣最大面值只有100元,而沒有500元
1、人民幣不發行500、1000面額的鈔票有很多原因,比如,貨幣過多會引起通貨膨脹,發行500元紙幣時機未成熟,現在的中國人民還沒那麼有錢,有錢人畢竟在少數。當前的各種面額鈔票已經足夠構成我國國情的市場流通需求, 沒有必要印那麼大面值的鈔票!這樣可以預防假鈔的盛行,同時也防止破損損失過大,導致市場混亂等等。面值越大,那麼價值就越小,這就是金融行業的定律,在美國,美分至今還可以派上用場,但是在中國,幾分錢就沒有一點用,這就是因為鈔票的通貨價值。
2、貨幣面值大小的確定,因素是很復雜的,既要考慮到各國經濟的發展階段、人民的生活水平、購買力情況,還要顧及人民使用貨幣的習慣,商品流通的客觀需要及幣值的穩定情況等。即便是經濟發達國家,情況也不相同。如日本紙幣面值最高的為1萬日元,而英國面值最高的僅為50英鎊。
關於發行500元或1000元面額的人民幣,前兩年曾有過爭論,上述「第六套人民幣」圖樣在2013年時就在網路中流傳。
此前也曾有多名政協委員提案建議發行大面額人民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降低貨幣流通成本。
在對於人們初始的預期來說,由於大額鈔票的發出可能會被解讀為政策當局是不是會容忍物價更快的上漲,反擊波應該會成為物價重推的力量,老百姓會不斷的用他的觀點和現實對照,如果最終發現政策當局對於物價的控制的態度是很嚴肅的,物價得到了比較好的控制,整體物價是水平比較穩定的,通脹預期會降下來,而不會成為持續加速的因素,關鍵取決於我們通脹控制的實際執行的狀態。
❽ 有沒有朋友去過英國旅遊,50英鎊不好用,甚至還有人沒見過,這是真的嗎
很假,50英鎊從街邊小便利店到各大超市等等任何地方都是隨便用的,我在倫敦這么多年沒見過50英鎊紙幣花不出去的情況。
❾ 為什麼20英鎊對英國人來說是大鈔了
先說一下換算,1人民幣元=0.09915英鎊
1英鎊=10.0853人民幣元
之所以20英鎊對英國人來說是大鈔是因為20英鎊真的可以做很多事,在英國 一頓早餐 便宜的 2-3磅,貴的4-5磅。午餐 便宜的4-5磅, 貴的5-6磅。晚餐 基本上都在5-7磅
20英鎊可以買一張到兩張火車票、看一次電影、買20瓶飲料、一星期的零食、坐20-30次公交車
2-3星期電話費
中國的20和英國的20不一樣主要是由於國家的物價決定的
❿ 100英鎊的紙幣長啥樣
英鎊現在流通的並沒有100面值的,只有5英鎊、10英鎊、20英鎊、50英鎊四種。
歷史上,只有白色英鎊是有100英鎊的面值的,其發行時間為1725年,停用時間為1945年。
樣式如下:
(10)英國為什麼沒有百元大鈔擴展閱讀:
英鎊是英國國家貨幣和貨幣單位名稱。英鎊主要由英格蘭銀行發行,但亦有其他發行機構。最常用於表示英鎊的符號是£。
國際標准化組織為英鎊取的ISO 4217貨幣代碼為GBP (Great Britain Pound)。除了英國,英國海外領地的貨幣也以鎊作為單位,與英鎊的匯率固定為1:1。
由於英國是世界最早實行工業化的國家,曾在國際金融業中占統治地位,英鎊曾是國際結算業務中的計價結算使用最廣泛的貨幣。
一戰和二戰以後,英國經濟地位不斷下降,但由於歷史的原因,英國金融業還很發達,英鎊在外匯交易結算中還佔有非常高的地位。英鎊上印有具有貢獻的人物及皇室。
英鎊的發行機構如下:
1、英格蘭威爾士
根據1844年的「銀行條例」,英格蘭銀行具有獨家在英格蘭和威爾士發行紙幣的權力。
2、蘇格蘭
蘇格蘭銀行(Bank of Scotland)
蘇格蘭皇家銀行(The Royal Bank of Scotland)
克萊斯戴爾銀行(Clydesdale Bank)
3、北愛爾蘭
愛爾蘭銀行(Bank of Ireland)
第一信託銀行(First Trust Bank)
丹斯克銀行(Danske Bank)
阿爾斯特銀行(Ulster Bank)
4、英國王室屬地
根西島政府、澤西島政府、馬恩島政府
參考資料:網路-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