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二戰結束之後,美蘇不像東德西德一樣,將日本分裂成兩個國家
很多人也好奇,為什麼日本作為戰敗國,不像東德與西德一樣,被美蘇分裂為兩個國家呢?實際上,這一切都是當時美蘇兩個大國彼此妥協利益的產物。
實際上,在二戰快結束之後,同盟國商議處理戰敗國日本的雅爾塔會議,也提出了「四國分治」日本的計劃。
在中國一方來說,在二戰勝利之後,由於中國內戰的爆發,本來要中國接管的四國島與東京大阪地區,是由孫立人率領67師去負責,可是67師在內戰中也被打廢了,中國佔領區也只能歇了。以至於今天不少國內網友也有些遺憾,如果當年中國派軍隊去佔領,就有些不一樣了。
因此,中國與英國在二戰之後,都是放棄了對日本的駐軍權,這樣一來戰敗的日本也算是撿了一個大便宜,在合適時間選擇對合適的人,也就是美國投降,由美國一個國家佔領與改造,避免成為二戰之後德國分為東德與西德的命運。
❷ 歷史上有沒有駐日英軍如果有,按照英國現在的實力能不能保存到現在
原本可能是有的。但事實上從未實施過!
可能是有的是因為最早有一個同盟分治日本的方案。其中的分治是這樣子滴。
也即按本圖,英國會在九州和本州島的中國地方駐軍佔領(同時東京都和大阪府也會有兩塊飛地共管駐軍)
但是這個日本分治,因美蘇交惡,以及英國從中挑撥,還有中國內戰(解放戰爭)而擱淺。所以也許歷史上英國確實有按分治方案派遣對日駐軍的打算,甚至開始編制軍隊,但實際根本沒有執行。
那既然不存在駐日英軍,所以你的後半問題沒必要討論了。
另外,按國際公法,現而今使領館可以視為法律地位等同於國土領地的特殊場所,原本駐在國有義務確保外交人員安全,但一國也可以派出本國安全警衛員。但英國我印象從沒用過這個權利。【PS:我國用過一次】
❸ 二戰末期,英國為何沒有參加對日作戰
我們都知道,在日軍偷襲珍珠港之後,當時太平洋戰場上的美軍其實力是不如日軍的。因為此事的美國尚未完成戰爭准備,民用工業轉軍事工業的生產改造也沒有完成,一直到中途島之戰後美軍才漸漸占據了太平洋戰場的主動。即使在美國占據主動之後,日軍也能在戰斗中給與美軍大量的殺傷。因此戰爭後期,美國人一再要求蘇聯出兵中國東北,以緩解美軍的壓力。然而令人費解的是,既然美軍特別希望有人來緩解戰場壓力,為什麼他們拒絕英國也參加對日作戰呢?
英國的作戰體系已經跟不上美國
然而丘吉爾的求戰意願,一直就沒有被美國軍政高官所接納,他們一直就認為丘吉爾是個想要“摘桃子”的小偷。後來還是在羅斯福總統本人的親自斡旋下,才最終勉強同意英國人派遣了一支小部隊參加了對蘇門答臘油田的空襲,以及進攻沖繩的空襲行動。
而羅斯福為什麼會同意讓英國加入太平洋戰場,其一是認為美軍以及占據絕大部分優勢,英軍的小部隊成不了大氣候;其二則是希望繼續做大英國對美國的債務。羅斯福允許英國人參與解放亞洲,但是英國在亞洲所有軍事行動的物資,依然是美國人《租借法案》里的物資。
兄弟們,明白羅斯福打的什麼算盤了嗎?即使英國人重新占據了自己的殖民地,但是英國人重占殖民地用到的軍火,都是借的美國的。所以就算英國人拿回了殖民地,但因為英國需要償還對美國的賬務,所以殖民地的收益依然還在美國人手上。英國看起來像是殖民地的“地主”,但是其實是美國人的“佃戶”。在美國還不能迅速取代英國地位的情況下,羅斯福的這個策略無疑是最有利。這手段,這心機,真是多智近乎妖也。
❹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沒有像德國那樣被盟軍佔領
日本已被盟軍佔領,只不過由於英國國力不濟,沒有派駐軍隊,國民黨忙於內戰,將准備派往沖繩駐扎的三個師加入內戰。而蘇聯根據<雅爾塔協議>,出兵消滅日本關東軍後,既攻佔日本本島,軍隊打到哪裡哪裡就歸蘇聯,直到戰爭結束。當蘇聯紅軍攻下庫頁島時,日本宣布投降。蘇聯不甘心,繼續攻佔了日本的北方四島中的三個島,至今日本以蘇聯違反協議,超期限攻佔三個島嶼為由,向蘇聯索要。
如今,日本仍被美國佔領,雖然政治,外交上獨立,但軍事仍被美國控制。
❺ 二戰之後為什麼蘇聯、中國、英國、法國沒有派兵駐扎日本
主要是當時幾個政治實力博弈的結果,而軍事是當時最重要的因素,美在太平洋地區勢力最大屬於明顯攻勢,蘇在遠東地區實力比美國差太多所以採取守勢。具體表現就是把朝鮮作為緩沖區以抵禦美國的有形或無形攻勢。中國當時已經組建了駐日軍隊,因為蔣忙於發動內戰,不想分散實力所以沒成行。其他就是打醬油的,遠東不是他們的關注重點。
❻ 二戰日本投降後,有沒有歸中國管轄區
有。
當時根據會議的劃分,日本由英國、美國、中國、蘇聯四方佔領。本來的計劃是:美國佔領經濟中心本州,英國佔領工業中心九州,中國佔領農業中心四國島,而蘇聯的就是北海道。
由於1946年蔣介石挑起內戰,內戰全面爆發,作為內戰的惡果,中國失去了在二戰後鞏固戰勝國地位的最好時機。從現有資料看,中國沒有出兵參與佔領日本、琉球群島歸屬等,都與蔣介石急於用兵打內戰有關。
英國由於戰爭破壞嚴重,經濟持續下滑,已經無力在日本駐軍,放棄了對日駐兵。
蘇聯無法執行這一決議,這個原因不能確定。有種說法是美國政府與麥克阿瑟唱了雙簧,麥克阿瑟不同意蘇聯佔領北海道,以戰爭威脅。實際上蘇聯被戰爭破壞更嚴重,也無力再在日本派兵,而且北海道比較貧瘠,無利可圖,加上蘇聯重心在歐洲,因此這樣那樣的原因,蘇聯最後也沒有在日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