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留學生快速融入到英國生活中的四大技巧
在英國留學,我們除了學習還有生活,留學生活需要幾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你是怎麼打入英國土著內部的呢?下面隨著我一起來了解吧!
剛來英國的孩紙可能會對一群群聚首在酒吧外街道上手握各種酒瓶的英國人表示不解,你說酒吧里好好的幹嘛不坐,硬是要跑到外面風中站著聊天!
如果你和英國人去過酒吧,就知道他們其實聊的都是bullsh*t!可能剛開始會被他們殺傷力爆表的英腔給迷惑了,但如果你稍微仔細聽個10分鍾,你就懂他們的聊天是有多沒內容。
英國人在社交場合都不太聊心事(personal),而且特別不喜歡表現出自己脆弱的一面,他們都比較重視自尊心這種東西。
就比如說,如果有個英國小哥和他女票分手了,基本上他們都會說是女票太粘人,女票是另一個世界的人blahblah blah的~女生也是這個招數~他們非常在意自己一定要表現為強勢的那一方。
但!是!逗逼的是,這樣一個特別驕傲的民族,一旦喝多了,卻也從不在意表現出奇葩的一面,而且下次聚會還會各種自嘲自己上一次喝得爛醉時做了神馬二逼事兒,在臉書上也是可以互相調侃好幾天的節奏。
剛來英國的孩紙可能會對一群群聚首在酒吧外街道上手握各種酒瓶的英國人表示不解,你說酒吧里好好的幹嘛不坐,硬是要跑到外面風中站著聊天!
如果你和英國人去過酒吧,就知道他們其實聊的都是bullsh*t!可能剛開始會被他們殺傷力爆表的英腔給迷惑了,但如果你稍微仔細聽個10分鍾,你就懂他們的聊天是有多沒內容。
英國人在社交場合都不太聊心事(personal),而且特別不喜歡表現出自己脆弱的一面,他們都比較重視自尊心這種東西。
就比如說,如果有個英國小哥和他女票分手了,基本上他們都會說是女票太粘人,女票是另一個世界的人blahblah blah的~女生也是這個招數~他們非常在意自己一定要表現為強勢的那一方。
但!是!逗逼的是,這樣一個特別驕傲的民族,一旦喝多了,卻也從不在意表現出奇葩的一面,而且下次聚會還會各種自嘲自己上一次喝得爛醉時做了神馬二逼事兒,在臉書上也是可以互相調侃好幾天的節奏。
估計喝酒游戲這個東西在亞洲國家比較普遍,英國好像是沒有這個東西的,他們基本是音樂High起來邊跳舞邊喝,跟朋友邊瞎聊邊喝,就是想喝,不太需要游戲來推動!
有一個跟牌沒有關系的游戲,我倒是印象很深,這個游戲就是每個人輪流說一個自己重來沒有嘗試過的事情(一般都是超大尺度節操盡碎的事兒),如果在場有誰做過這件事就扣一分,每個人5分或10分,誰的分先被扣完(也就是誰做過沒節操的事情最多)誰就要喝下一整瓶!
這個游戲的樂趣就在於你可以聽到來自各國的孩紙認為奇葩無下限的事兒,而且還能知道他們裡面誰真的干過!有的孩紙喝多了,還會分享一下他當時美妙經歷~!這種游戲真心可以多多益善!
你來到英國後就會發現現實是這樣的:
How can I help you, love ?
How can I help you, sweetheart ?
How can I help you, darling ?
這個貌似也有地域差異,一般小的城市和城鎮里出現的比較多,而且越是小地方,他們喊 love sweetheart 喊得越大聲越激烈~大城市裡出現這種情況的不多,
另外,除了口頭的親昵稱呼,英國人在發信息或社交媒體留言啥的都喜歡在語句的末尾加上 xx 這樣的東東,字面上的意思就跟我們的 么么噠 是一樣的,也是一種禮貌,不需要想太多。貌似這個形式男人之間也會用
⑵ 比較中英國人的性格特點
大部分英國人具有與他人格格不入的孤傲特質。孤傲(exclusiveness)是英國人最明顯的性格特徵,他們不願意和別人多說話,從來不談論自己,感情不外露,更不會喜形於色。其它國家的人很難了解英國人的內心世界。英國人為什麼具有孤傲的性格特徵呢?原因有二。第一,英國是一個島國,英吉利海峽(English Channel)割斷了它和外部世界的聯系,英國人甚至不把自己看作是歐洲人。第二,英國人對本民族的歷史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其中,詹姆斯欽定本聖經(King James Authorized Version of the Bible)和莎士比亞的戲劇對西方及世界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英國議會(Parliament)是歐洲最古老的議會,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Instrial Revolution)的國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與眾不同的祖國文明史使得英國人形成了現在的性格特點。
2.大部分英國人有守舊而又不願接受新生事物的保守思想。英國人的保守(conservativeness)為世人所知,英國人卻認為他們的做事方式是最好的,最合理的。有人說,英國人需要20至40年的時間才能接受
⑶ 你們覺得英國人和美國人的性格有什麼不同
本質其實都差不多,但性格表現或者呈現出來方式是英國人屬於比較偏向高冷悶騷,美國人屬於比較偏於熱烈激動。當然,也不是絕對,也是因人而異,一個國家裡,什麼性格的人都有。
⑷ 英國人表達感情都很直接嗎
英國人很著名的一點是British Cold Nature,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高冷。英國人不是很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尤其是當我們對你還不夠了解到一定程度的時候。 這不僅僅體現在日常的打交道中,也體現在談戀愛的時候。很多英國人甚至不喜歡在公共場所和他們的伴侶有牽手,接吻等親密行為,因為他們覺得在只有兩個人的時候做這些事情才是禮貌的。而且許多的情侶也拒絕同居。調查顯示五分之一的英國情侶(年齡在25-34歲)不是同居狀態,甚至包括一些已經結婚了的。
但另一方面來講的話,英國人在某一些方面又是特別開放的。比如一夜情one night stand 在英國年輕人看來就是很平常的事情。你經常可以在夜店看到白天很正經的男生女生喝了幾杯之後就變得很輕浮的(Flirty),然後可能當晚就和別人回家了。但我覺得這又正好反映了英國人在感情方面的壓抑狀態,需要在酒精的作用下才能放鬆。這畢竟只是在生理需要方面來說,當遇到真正喜歡的人的時候,我認為英國人普遍還是偏保守的。
⑸ 法國人,德國人,英國人,那個更驕傲,狂妄
你好!
英國人的性格都比較冷漠生疏,而且較為傳統有禮。德國人普遍比較穩重,講秩序。
最狂妄的應該是法國人,法國雖然是被許多女孩子嚮往的國度,而且人們多認為法語應對情人講,因為法語也應與法國名義上的浪漫相吻合。但是對法國人的評論卻不見的好,法國人普遍是比較粗魯的。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⑹ 英國人是什麼樣的性格或者說是什麼氣質
憑我長期在英國的經驗。英國人基本分為兩種
1 做事比較保守,說話很注意分寸,比較注重禮節,這種人不會過分親近,但是也不會冷漠。各年齡段都有這種人,和家庭教育有關。
2 比較瘋狂 滿口臟話,覺得自己很酷,就是小混混,我見過很多這種
英國現在年輕人很多都是第2種,中學生特別可怕。有的沒滿16歲會打人還不能還手。總之不喜歡這種小孩。
但是人的性格都是多面化的,有的人上班的時候就是第一種,晚上去夜店又很瘋狂,也不能說這個人不是好人。
老年人大部分比較沉穩,喜歡織毛衣,和看書,還有做填字游戲。
全用紳士概括英國人其實不準確,但是英國人要比法國人義大利人有禮貌的多,男士不會和女士搶座
⑺ 知道這英美民族性格的對比
1.民族特性與語言特點
1.1.英國人的民族特性與英語特點
作為一個民族,英國人的性格特性是:安靜、害羞、保守、高雅、矜持。英國作為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的文化、禮儀、習慣等的傳統。再加上英帝國曾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大民族的自豪感使得英國人形成了自以為是的封閉的、守舊的性格。英國人只有在自己所熟悉的人群中才能完全放鬆,而當他們遇到陌生人或外國人時他們會感到不安甚至窘迫。英國人的這種性格反映在他們的語言中,表現為用詞、發音和語法等各方面的比較守舊和低調(understatement)。
1.2.美國人的民族特性與美語的特點
美國人作為一個民族,具有眾多民族性格特徵的綜合特徵,更具開放性、包容性和創新性。自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始,各個國家的人們帶著對美洲這塊神秘土地的美好嚮往與憧憬紛紛踏上這塊土地,自然不同的語言也隨之進入了這片國土,進入了美語當中,成為該語言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時,美國獨立至今,歷史比較短暫,沒有太多的陳規可守,因此美國人更具開放性和創新性,其語言也更是如此。
2.民族特性差異在語言上的反映
2.1. 語法上,英語墨守陳規,美語形式簡潔
美國人喜歡簡單、快捷,正如他們的生活節奏,因此在語言上現代美語對於確立已久的語法規則,一旦有必要就進行大膽改革創新。句型結構盡量簡化,遣詞造句避繁就簡,名詞定語的大量出現,介詞、冠詞、連詞的省略等諸多現象是美語句法結構更趨緊湊,言簡意賅。試比較下列句子:
例1:(1) I suggested that we go to the theater.(《現代高級英漢雙解辭典》1103頁)
(2) They moved that the amendment should be sent in for discussion at the House of Commons.(葉海燕《從美語、英語差異看美語固有的活力》)。句(2)言辭間練,語意扼要。上面的兩個句(1)是美國英語,第一個(1)句不用 should 來表示虛擬語氣,簡化了繁瑣多餘,表達效果一樣。第二個句(1)中的out the window短語中,out 溯其源則是away from ,因而美語很多也只是在英語的基礎上把原意更簡化的表達出來,絲毫不偏離原意。而英語卻受英國人的性格限制,一直墨守著原來的句法格式。
2.2.詞彙上,英語堅守「陣地」,美語開拓進取,勇於革新。
英國比美國歷史悠久,所以英國人喜歡使用能表示自己身份或地位的詞語,而美語中卻沒有。如king(國王) queen(皇後,女王)prince (王子) ke(公爵) knight(騎士)等。
英美民族特性上的差異也表現在英語和美語詞彙的其他方面:
(1) 美語的拼寫更近於讀音規則,如:
英: center, theatre, modernise, realise
美: center, theater, modernize, realize
也就是把英語里的-re改為-er, -ise改為-ize。
(2)美語省略英語中拼寫重復的字母,如:
英: programme, travell
美: program, travel
(3) 美語省略不發音的字母,如:
英:axe, storey
美:ax,story
(4)美語拼寫從簡,如:
英:colour, humour,
美:color,humor
(5)美語借用了大量的外來詞,創造新詞彙,豐富了美語的表現力。美國是一個由各個國家的移民組成的國家(美國又被稱為melting-pot即大熔爐),不同國家的不同民族能在一起和平共處,共同發展,充分表現出了美國人性格的包容性和開放性,在語言上就表現為吸收大量的不同民族語言的詞彙(外來詞), 這些詞彙都是英語中所不具有的,因此這些外來詞大大豐富了美語的語言詞彙。
2.3.情感表達上,英語內斂,美語外化
美國人的性格外向,他們很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常常是言語誇張,手舞足蹈,眉飛色舞。而英國人性格內斂、害羞,在表達同樣情感,同樣感受時,選詞造句遠遠不及美國人。例如,當遇到一個非常漂亮的年輕姑娘時,美國人會情不自禁地說:「a priceless jewel」 「divine」 或 「 precious」;而英國人會很平淡地說: 「Um, she is all right」。
3.結束語
以上文中所講的民族,是從「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民族是一個歷史形成的――具有共同的歷史文化傳統和民族認同感的社會群體」這個角度出發的,因此把英國人和美國人稱為不同的民族。
學習和掌握不同的語言時,我們應該首先了解和掌握使用這一語言的民族的性格特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學到地道的語言,也才能准確的理解這一民族的真正情感。
參考文獻:
1.侯維瑞.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
2.鄭立信.美國英語和美國文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3.胡明揚.語言學概論[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
4.楊惠中,張彥斌,鄭樹棠.大學核心英語(修訂版)第三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5.孫東等.英美語言中詞彙差異初探[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6.葉海燕.從美語、英語差異看美語固有的活力[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⑻ 英國人的性格
英國人給世界的印象似乎總是溫文爾雅、彬彬有禮的紳士形象,然而在和英國人加深接觸後,你會發現他們其實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群。例如:英國人以保守著稱於世,但英國未成年少女懷孕率竟然是世界最高的;英國人白天沉默內斂,可每當入夜,各地的英式酒吧間間爆滿,充斥著歡聲笑語……不和英國人交往一段時間,是很難發現他們掩藏在紳士外表下的真正性格特點的。另一方面,"英國人的民族性格"這一提法,本身也有以偏概全的問題。眾所周知,英國並不是一個單一民族國家。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威爾士人和北愛爾蘭人各有自己的傳統和民族文化認同。從這個層面上講,似乎根本就不存在同一的"英國性格";或者說,所謂的"英國性格",其實主要指的就是"英格蘭性格"。不過,在整個英國范圍內,不同民族的人群也表現出相當多的相似性,因此筆者採取簡單化的做法,以英格蘭的情況為主,結合蘇格蘭和威爾士,將英國人的性格總結為五點。這五點比較充分地概括了英國人性格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希望對廣大計劃赴英國深造的留學生有所幫助。
特點一:友善
許多外國人抱怨英國人冷漠無情,難以接近。顯然,英國人不如美國人隨和率真、不如法國人溫情浪漫、不如義大利人熱情奔放、也不如中國人體貼入微。英國人性格中的保守內斂,是和英國的島國地理特點密不可分的。
但是,絕不能因此就認為英國人不友善。一方面,英國人注重隱私和個人空間。有一句英國諺語這樣說:"An Englishman's house is his castle"。英國人從不去打探別人的私事,不侵犯其他人的空間,不將自己的觀念和價值強加在別人身上。整個英國社會的構成基礎,就是對個人的體諒和尊重。英國人並不隨隨便便亂交朋友,但一旦和他們成為朋友,就會得到他們的真心相待和忠誠友誼。另一方面,英國人對他們不認識的人也都表現得彬彬有禮,親切友好。在生活節奏不太快的中小城鎮里,走在外面,迎面過來的路人總會和你打招呼;在公車上和店鋪里,不認識的人也會和你聊上幾句。當然,談話照例是從談論天氣開始的。筆者在英國留學期間,經常乘坐長途汽車到各地觀光。每當長途客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只要對面有長途客車開過,不論年齡大小,每位司機都無一例外地伸出手來做手勢和對方打招呼。雖然僅僅是幾秒鍾時間,卻讓人倍感溫馨。在英國,向公車上的人問路而得到全車人的指點,這樣的經歷是很多的。
英國人的友善還表現在他們熱衷慈善事業的愛心上。英國各地大大小小的慈善商店通過售賣捐贈物品來為各種慈善工作籌款。每間商店都會源源不斷受到各種物品。僅以牛津英國救濟委員會(Oxfam)為例,這一英國最大的慈善機構2002年總共從金錢和實物捐贈中獲得2200萬英鎊善款,並有 23760名志願者無私奉獻時間,參與工作。
對於中國留學生來說,初到英國時因為對環境不熟悉、語言表達不自如,很難和英國人交上朋友。實際上,英國人對中國人普遍懷有善意,但覺得東方人很神秘、不願和西方人交往。因此,中國留學生首先要打破自身顧慮,主動大膽地去贏得英國人的友好,消除雙方的隔閡。按筆者的經驗,中國學生憑他們的誠摯,是一定可以交到英國朋友的。
特點二:文明
英國是歐洲公認的"君子國",社會文明有序,井井有條。英國有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現代公共管理體系,在幾個世紀優良風尚的積淀下,英國人不論男女老幼,都表現出溫文爾雅的紳士風度。
英國人的秩序舉世公認。在公車站、商店、銀行,只要有排隊,一定是整整齊齊的一條線,前後兩個人拉開一點距離,緩緩向前移動,絕不擁擠和混亂。更可貴的是,無論隊列多麼長,時間多麼久,所有人仍然安安靜靜,毫無怨言,這在中國是不可想像的。在英國,人們自我解嘲地打趣說,只要在街上看到兩個人一前一後站在一起,就肯定有人會跟著排上去。
在英國,路上行人互相讓路司空見慣,"Thank you"和"Sorry"更是掛在嘴邊的用語;一旦有身體或行李的接觸,被撞的人往往還搶在對方之前道歉;進出建築時,走在前面的人永遠會扶住門,等待後面的人經過;有交通燈的路口,無論有沒有車,人們都等綠燈才過馬路;在沒有交通燈的路口,永遠是小車司機微笑著揮手讓行人先過;上公共汽車時,在門口買完票後,你盡可以向司機問路,時間再長,全車人也會靜靜地等待;再擁擠的汽車、商店,也聽不到嘈雜,每個人都壓低聲音和別人說話……這樣的社會,你也許可以說它沉悶,說它效率低下,然而生活在這樣的社會中,人的尊嚴和生活水準會得到最大的體現。
英國還是個講求誠信的社會。人與人之間極少有坑蒙拐騙的事。商店售出的商品,只要顧客不喜歡,隨時可以不問任何理由地退回。一些家庭經營的有兩層樓的書店或雜貨店,往往只有一個人在店堂里,而地下一層沒有任何看護措施,就算是顧客拿些東西,店主也根本不會知道。英國的火車車廂兩頭和雙層巴士的門口都設有擺放大件行李的架子,筆者留意到每次人們把東西一放,就到自己的位置上或是到雙層巴士的上層去坐,根本不擔心停站時行李會被別人拿走。久而久之,筆者自己出門坐車,也放心地扔下行李不管了。
特點三:幽默
英國人給世人的感覺經常是不苟言笑,表情僵硬的。其實,英國人個個都是頂尖的幽默大師。英國人的幽默和美國人不同,他們從來不以誇張的表情和粗俗的語言來賺取別人的笑,他們的幽默,是一種語言的藝術,乍聽上去似乎平淡無奇,但在有點英國文化背景的人聽起來卻忍俊不禁,回味無窮。
英國人是語言高手,反應之迅速、言辭之俏皮令大部分民族自愧不如。一個經典的例子是關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學生的。這兩所大學一向有點互相比拼,學生也就經常借機"攻擊"一下對方,長自己志氣。有一次兩個學校的一些學生一起參加一個活動,在洗手間,劍橋學生發現牛津學生小便後沒有洗手,於是按捺興奮,不動聲色地說:"難道牛津大學的教授沒有教您方便後要洗手嗎?"牛津學生本已處於絕對劣勢,但是他毫不慌亂,平靜地反擊道:"難道劍橋大學的教授沒有教您方便的時候不要弄臟自己的手嗎?"一來一往,還是打成平手。
英國人的幽默感最常用在自我解嘲上,他們習慣將一件本來很壞的事情用反語說成好事,充分顯示他們的樂觀主義精神。英國人經常用的兩句話是"It could be worse"和"I've seen worse",輕描淡寫,何必和生活計較太多?今年夏天,筆者重訪英國,適逢英國有天氣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氣溫達到39℃。當我向英國朋友抱怨天氣太熱時,他卻說:"恭喜你,以後你可以和你孫子說,爺爺見證了英國有史以來最熱的那一天。"說完後又補充一句,"這無論如何總比下雨好"。(英國人最喜歡拿下雨來開玩笑)
當然,真理往前一小步就是謬誤。英國人的幽默,有時也顯得刻薄。例如,有一次筆者和英國朋友在火車上,正好車廂里有一群美國遊客在大聲說話。車廂里的英國人不免微微皺起眉頭。朋友聳聳肩說:"也不能怪他們,他們是美國人。"
特點四:自大
不可否認,英國人禮貌的表面下,有著一顆自大的心。雖然他們自己不一定承認自己的自大,但據筆者的觀察,英國人普遍有一種深層次的優越感。不過,用英國人自己的話來說,也不能怪他們,他們是英國人。
英國曾經有過稱霸世界的輝煌歷史,這種君臨天下的感覺已經成為他們性格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50年代的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曾經這樣評價英國的尷尬局面:"英國失掉了一個帝國,卻沒有找到一個角色"。而這種政治和國際地位上的今不如昔,卻在英國人的言談舉止中找到平衡。比如,很多英國人喜歡和筆者談論香港,他們先問筆者是香港人還是中國人(他們似乎總是把香港和中國單列開來)。當筆者告訴他們自己來自中國大陸時,他們就會問香港現在的情形。言語間的那種關切口吻,總是會透露出一些淡淡的遺憾和不甘。就好像"自己家"的一間屋子現在別人住進去,問別人"那屋子還好吧?"的感覺。
英國人大多數對中國缺乏基本的了解,這也是為什麼他們總是把中國內地留學生當成日本人、韓國人、新加坡人、香港人。令筆者不滿的是,英國普通民眾對於發生在世界另一半的事情完全是漠然的。電視新聞和報紙甚至連報道本地一個老人的狗走失了,也不報道世界各國的大事;即使有報道,也都是和英國利益相關的美國、歐洲各國或是英國前殖民地。這也體現出英國人不屑去理會其它"低等"國家的自大心態。
更可氣的是,英語是國際語言,全世界的學生都在學習英語,這無疑更加增添英國人的優越感和惰性(其實英語的通行大部分是美國的功勞)。不少英國人甚至在心裡還是覺得世界都是大英帝國的領地。就這方面有一個經典的例子。一位英國貴婦在一艘地中海上的西班牙豪華游輪上抱怨為什麼身邊的人不講英語。有人向她指出,這是一艘西班牙船,她是個外國人。貴婦頓時勃然大怒,厲聲說道:"告訴他們,我可不是什麼外國人,我是英國人!"
特點五:刻板
英國人尊重法制、遵守秩序、有條不紊,這本是一件好事,不過如果走極端的話就難免顯得不夠靈活。英國人的象徵動物是"約翰牛(John Bull)",因為約翰是最常見的英國人名,而牛的特徵就是固執笨拙。英國人食古不化,保守刻板體現在許多方面。比如不久前英國的全民公決否決了政府加入歐元區的提議,就說明英國人的戀舊和不願變革。在歷史上,從國家體制到王室地位,英國的革新都是慢於其它歐洲國家的。而維系整個英國社會的,恰恰是深厚的傳統和刻板的風格。
今年夏天,筆者在牛津大學工作和研修時,和一些代表一起參觀牛津大學出版社。當時,大家從牛津大學基督堂學院出發,其實走路去只要15分鍾。但是由於上午下雨,組織者怕下午還有雨,為穩妥起見,就找計程車公司訂了兩輛計程車接大家去。為了使兩輛計程車有時間來回接人,組織者特意將代表們分成兩批,前後共半個小時出發。然而,第一批人出發後,因為路上交通問題,車遲遲回不到基督堂學院。第二批人就和組織者一起在大門口左等右等。這事情如果給中國人辦,是很容易解決的:要麼打電話馬上再叫兩部計程車來;要麼大家就走過去,本來雨也停了。結果刻板的英國組織者完全不會轉圜,一邊不斷道歉,一邊安排大家一直等下去,最後遲到了近半個小時。 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一樣,英國人的性格有優點也有缺點。不過,筆者認為英國人仍然不失為一個優秀而可愛的民族。
參考資料:http://tieba..com/f?kz=1345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