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國國旗標志是什麼
英國國旗標志:
簡介:
英國國旗為長方形,長寬之比為2:1的「米」字旗,由深藍底色和紅、白三色組成。旗中帶白邊的紅色正十字代表英格蘭守護神聖喬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蘇格蘭守護神聖安德魯,紅色交叉十字代表愛爾蘭守護神聖帕特里克。此旗產生於1801年,是由原英格蘭的白底紅色正十旗、蘇格蘭的藍底白色交叉十字旗和愛爾蘭的白底紅色交叉十字旗重疊而成。
詳細資料見網路:http://ke..com/view/27339.htm
㈡ 英國國旗有什麼寓意
英國國旗,俗稱「米字旗」,正式稱呼是「the Union Flag",也常常稱為「the Union Jack"。Jack是海軍用語,指懸掛在艦首的旗幟,英國軍艦艦首都懸掛國旗,因而得名。Union Flag是意為「聯合旗幟」。它是深藍底色的紅白米字旗。這面旗幟由英格蘭的白底紅色正十字旗,蘇格蘭的藍底白色斜十字旗和愛爾蘭的白底紅色斜十字旗合一而成。後來愛爾蘭島的一部分脫離了英國,國旗也未再改變。國旗上沒有代表威爾士地區的形象,因為設計時,威爾士早已與英格蘭合並了。英國國旗上的十字分別代表英格蘭守護神聖喬治、蘇格蘭守護神聖安德魯以及愛爾蘭守護神聖帕特里克。
英格蘭聖喬治的白地紅十字旗產生於1200年, 隨後被英格蘭採納為國旗。蘇格蘭的聖安德魯的藍地白色「X」型十字旗,最早於8世紀時出現,但直至13世紀時才被蘇格蘭正式用作國旗。1606年,詹姆斯一世統一英格蘭和蘇格蘭時,將這兩面旗幟圖案重疊起來,作為大不列顛的國旗。愛爾蘭的聖帕特里克的白地紅色「x"型十字旗,最早是愛爾蘭菲茨諾德家族的旗幟;1801年,愛爾蘭與大不 列顛聯合組成王國後,這面旗幟又與大不列顛國旗重疊,最後形成 了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這面構圖奇特的「米字旗」。
㈢ 有人知道香港、澳門回歸的資料嗎
1997年6月30日23時59分,在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上,英國國旗和香港旗緩緩降落。它標志著英國在香港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治宣告結束。這時,距7月1日0時只差幾秒,全場一片肅穆。0時整,激動人心的神聖時刻到來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隊奏響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區的區旗徐徐升起,全場沸騰了!
:①香港問題、澳門問題和台灣問題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②解決這些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強烈願望。③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綜合國力增強 。
㈣ 英國國旗的含義和象徵是什麼
英國國旗的含義和象徵是:
英國國旗由藍色背景、紅色「米」字構成,因此也稱為「米字旗」。
英國國旗(米字旗),正式稱呼是「the Union Flag",也常常稱為「the Union Jack"。Union Flag是意為「聯合旗幟」;Jack是海軍用語,指懸掛在艦首的旗幟。
英國國旗上的十字綜合了原英格蘭(白地紅色正十字旗)、蘇格蘭(藍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和北愛爾蘭(白地紅色交叉十字旗)的旗幟標志。現國旗的白邊紅色正十字代表英格蘭守護神聖喬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蘇格蘭守護神聖安德魯,紅色交叉十字代表愛爾蘭守護神聖帕特里克。
「米字旗」是英國海軍的象徵,也是英國的國旗,有因為英屬殖民地的旗幟都包含「米」字,「米字旗」也象徵世界各地的英屬殖民地。
英國國旗的起源:
最早的米字旗於1606年4月12日英格蘭詹姆士一世統一英格蘭和蘇格蘭時誕生。它是由英格蘭聖喬治的十字和蘇格蘭聖安德魯的交叉合並而成。
不過,這面旗幟的旗面不是今天的深藍色而是淺藍色。威爾士由於早期已經被英格蘭愛德華一世征服並被認為是英格蘭的一部分,因此並沒有出現在當時的英國國旗上。
今天的米字旗誕生於1801年1月1日,當時愛爾蘭島與不列顛組成了聯合王國。愛爾蘭聖帕特里克的白地紅色交叉型旗再度與米字旗合並,從而形成了今天的米字旗。
㈤ 英國國旗的含義 是什麼
旗中帶白邊的紅色正十字代表英格蘭守護神聖喬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蘇格蘭守護神聖安德魯,紅色交叉十字代表愛爾蘭守護神聖帕特里克。
英國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為「米」字旗,由深藍底色和紅、白色「米」字組成。旗中帶白邊的紅色正十字代表英格蘭守護神聖喬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蘇格蘭守護神聖安德魯,紅色交叉十字代表愛爾蘭守護神聖帕特里克。此旗產生於1801年,是由原英格蘭的白地紅色正十旗、蘇格蘭的藍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和愛爾蘭的白地紅色交叉十字旗重疊而成。
發展歷史
1277年,英格蘭設計了白底紅十字的國旗。
1707年,大不列顛王國將重迭組成正紅十字和白色交叉十字的圖案作為國旗。
1801年1月1日,愛爾蘭的白底紅X字並入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旗中。
1933年,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正式確立米字旗為國旗。
㈥ 英國國旗的含義和象徵是什麼
英國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為「米」字旗,由深藍底色和紅、白色「米」字組成。旗中帶白邊的紅色正十字代表英格蘭守護神聖喬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蘇格蘭守護神聖安德魯,紅色交叉十字代表愛爾蘭守護神聖帕特里克。此旗產生於1801年,是由原英格蘭的白地紅色正十旗、蘇格蘭的藍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和愛爾蘭的白地紅色交叉十字旗重疊而成。
紅白藍三色組成的英國"米字旗"也叫"聯合傑克"(Union Jack),"聯合旗"(Union Flag)。
1606年4月12日制定的國旗,是由英格蘭的聖喬治十字旗和蘇格蘭的聖安德魯旗交叉合並而成。不過,這面旗幟的旗面不是今天的深藍色而是淺藍色。威爾士由於早期已經被英格蘭愛德華一世征服並被認為是英格蘭的一部分,因此並沒有出現在當時的英國國旗上。1801年,當時愛爾蘭加入大不列顛,成為聯合王國,愛爾蘭聖帕特里克的白底紅色交叉型旗再度與米字旗合並,從而形成了今天的米字旗,長寬比為1:2。
米字旗最早其實是王室的旗幟,即使到今天,英國也沒有法律確認米字旗為英國的國旗,不過它在功能上與國旗已經沒有差別。1908年英國議會宣布「米字旗應該被認為是英國的國旗」。1933年英國內政大臣則宣布「米字旗就是英國國旗」。
㈦ 圓明園的毀滅 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香港回歸的資料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以士兵失蹤為借口,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從此,中國人民走上了艱難的抗戰征程;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使中國從一個泱泱大國變成了一隻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讓這座世界上最輝煌壯麗的建築頃刻間變成一片焦土和瓦礫。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輩拋頭顱,撒熱血,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氣概,以頑強不屈的精神和眾志成城的力量戰勝了帝國主義。
滄海桑田,風雨坎坷,偉大的祖國歷盡磨難。我們肩負著跨世紀的歷史使命,我們不甘心落後於前人,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先行者留給我們不怕困難,開括前進的大無畏精神。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與未來,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祖國的領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
歷史的書面仍在不倦地翻動,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呼籲在古老版圖上回盪不息,那雄渾的聲音使每顆灼熱的心為之震撼。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熱血譜寫出前不負於古人,後無愧於千秋萬代的歷史新篇章!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就有拚命硬乾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一切探索救國救民的先輩們是中國的脊樑,偉大的抗戰英雄是中國的脊樑,而我們,必將成為新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脊樑,就是因為有這么多的脊樑,中國才會有振興的一日!
【】
歲月的長河淌過浸透血淚和屈辱的近代史,歷史的渺渺塵煙,掩蓋不住世紀的風雨。近半個世紀的求索與攀爬,滄桑印證著我們前進的步伐。那段艱苦的歲月已漸行漸遠。但12月13日這個飽蘸鮮血的日子,我們怎能忘記,我們的孩子更不可忘記。12月12日下午,小學部五年級全體師生在校學術報告廳舉行了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活動。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里,孩子們又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12月的天氣已令人戰栗,在幾天的演講准備過程中,每個孩子都忙得熱火朝天,從收集資料,到撰寫演講稿,到班級選拔。他們一次次走進了凄慘的歲月,那不堪回首的一幕幕令他們痛恨了無數次。演講中選手們慷慨激昂,從萬曆帝到努爾哈赤的銘文明亡清興,從康乾盛世到咸豐帝火燒圓明園,歷史的光輝與慘淡印在他們沸騰的愛國之心。近代的屈辱歷史,南京大屠殺血琳琳的慘案令每一名同學痛徹心扉,回首那段充滿血光的歷史,那段漲滿血淚的國仇家恨,胸中燃起無限的尊嚴與責任。同學們情動於衷,情不自禁的唱起《我的中國心》。「凄涼讀盡支那史,幾個男兒非馬牛?」「落後就要挨打。」「災難唯有進步來補償,尊嚴唯有奮發來捍衛!」 「牢記歷史,不忘過去,奮力拚搏,振興中華」在孩子們的誓言中我們看到了他們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看到了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沉重的歷史責任感。雖然活動只有短短的一個小時,但對於同學們的是無限的鼓舞,他們暗下決心:「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以史為鑒,努力學習,振興中華」。
【】
同學們,處在21世紀富強的新中國,我們不會忘記,幾十年前日寇對我們中國的大舉侵略,使多少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使中華人民蒙受了巨大的恥辱,使一條條英勇的生命消逝在黃沙戰場,使無數大好河山在幾年時間就全部淪喪……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震驚中外的「7·7盧溝橋事變」。從此,中國人民走上了艱難的抗戰征程。抗日戰爭長達8年之久,革命先輩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氣概,以頑強不屈和眾志成城的力量戰勝了日本帝國主義。可是,中國人民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趙尚志、劉胡蘭等一大批優秀的中國共產黨員為此獻出了生命。抗日戰爭成為我國痛苦的歷史回憶,把仇恨和恥辱刻在了中國人民的心中。
中華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歷史上長達8年的抗日戰爭;不會忘記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不會忘記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殺;不會忘記中國政府被迫簽訂的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條約,讓中國從一個泱泱大國變成的一文不值;更不會忘記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奪走了許多奇珍異寶,搶走了中國的名人書畫等。1860年10月18和19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使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最美麗的建築變成一片灰燼。
60年前的戰火硝煙雖已散盡。但歷史不能忘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所鑄就的愛國主義精神依然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珍貴的財富。
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希望。只有我們努力學習,奮發圖強,祖國才會越來越富強,越來越發達。
【】
親愛的同學,敬愛的老師,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曾經有一段屈辱的歷史。外國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肆意妄為,犯下了不可磨滅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殺,拖著沉重的步伐經過了70年。我們又怎能忘卻,70年前的那一天,可惡的日本人,在中國燒殺搶掠。三十五萬無辜的南京老百姓們,在短短一周內,成為了瘋狂的刺刀下的犧牲品,他們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任憑侵略者在他們身上殘暴地發泄著。圓明園,一個當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就這樣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又被一把大火燒毀,付之一炬。那其中凝聚著我們中華兒女多少的心血與智慧啊。那些猙獰的表情,猖狂的笑容,無一不揭示著他們那沒有人性的軀殼!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被迫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8年浴血奮戰,洗涮了一百年來被挨打的恥辱,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挽回了我們中華兒女的民族尊嚴,中華民族由一個背負著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重壓,被稱為「東亞病夫」的民族,成為傲然屹立於世界東方,令世人矚目的民族。亂翻的烏雲掃清了,祖國迎來了一個黎明。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望著每天與朝霞一道升起的五星紅旗,誰又能忘記在70年前,為了打倒日本法西斯,中國所做出的巨大民族犧牲呢?為了祖國領土完事,為了民族的尊嚴,戰士們前仆後繼,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用鮮血換來了今天的和平,我們怎能可以忘記呢?
今天,我們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會中,但我們不能忘記以前落後就要挨打的局面,忘記了國恥。古人雲:「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青少年只有將國恥銘記在心中,以此為動力,奮發圖強,學習更加精益求精,不怕吃苦,肯下苦功夫,報著「為中華之掘起而讀書」的信念,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中國人的苦難與抗爭,求索與奮進,創業與搏擊,無不可歌可泣,激勵今人,昭告後世,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對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與弘揚,對先輩業績的追思與興大,必將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流入強大的動力。
我們是21世紀的接班人,我們會經受一次又一次的鍛煉,邁開沉著而堅定的步伐,向光輝的未來繼續前進。最後,讓我們高呼「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㈧ 英國國旗代表的是什麼意思是怎樣形成的
國旗的白邊紅色正十字代表英格蘭主保聖人聖喬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蘇格蘭主保聖人聖安德烈,紅色交叉十字代表愛爾蘭主保聖人聖帕特里克。
英國國旗上的十字綜合了原英格蘭(白地紅色正十字旗)、蘇格蘭(藍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和北愛爾蘭(白地紅色交叉十字旗)的旗幟標志。
1801年,愛爾蘭與大不 列顛聯合組成王國後,這面旗幟又與大不列顛國旗重疊,最後形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這面構圖奇特的米字旗。
(8)英國國旗的緩緩降落標志著什麼擴展閱讀:
在世界范圍最流行的國旗(世界各國國旗大全),是英國的米字旗。
這是因為大英帝國在維多利亞時代。曾經英國控制的領土佔到全世界總領土的24%,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飄揚著米字旗。
二戰後,英屬殖民地雖然紛紛獨立,不過國旗上很多仍然保留著米字旗,比如二戰時期的加拿大,直到今天,仍然有四個國家國旗上面有米字旗。
㈨ 英國國旗的含義是什麼
英國,全稱為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想在此詳細的介紹一下英國國旗的含義。英國國旗稱為「the Union Flag」,俗稱「the Union Jack」,現有的設計從1801年開始使用,一直延續至今沒被改變。
旗子包括了三種顏色:紅,藍,白,象徵著英國不同的「國家」,之所以英國叫做United Kingdoms,也就是因為它是由不同的Kingdoms組成的,國旗中包含了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沒錯,是愛爾蘭,不是北愛爾蘭。
因為英國國旗Union Jack是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在1800年根據聯合法案Act of Union聯合組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以後出現的,聖帕特里克旗是愛爾蘭國旗而不是北愛爾蘭國旗,自從南北愛分裂以後,北愛不再以聖帕特里克旗為象徵,而是以阿爾斯特旗(紅手旗)為象徵。
南愛也停止使用聖帕特里克旗而改用橙白綠三色旗,但是聖帕特里克節作為愛爾蘭國慶日在南北愛都保留了下來。雖然南愛獨立但是北愛作為愛爾蘭的一部分仍然留在聯合王國,所以作為愛爾蘭象徵的聖帕特里克旗並沒有從米字旗中除去。
㈩ 香港回歸日是什麼時候
藍天白雲陽光明媚,歡歌笑語和風柔美,和平鴿哨一起奏響,美酒飄香百花怒放,激動的一天永記心間,祝願祖國繁榮富強。香港回歸祖國的懷抱已經十多年了,你知道香港是什麼時候回歸的嗎?現在,我來告訴你香港回歸日是什麼時候?
一、香港回歸的日期香港回歸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在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將香港交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事件。香港回歸,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佔的百年國恥,開創了香港和祖國內地共同發展的新紀元;標志著我們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標志著中國人民為世界和平、發展與進步事業做出了新的貢獻。
香港回歸中國的時間是1997年7月1日
二、香港回歸的過程英國開始對香港的殖民統治,時間是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當時清政府戰敗於1842年8月29日與英國簽訂的《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及鴨脷洲割讓給英國。1860年10月,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清政府再次戰敗,被迫簽訂《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時稱九龍司地方一區)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給英國管治。1898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塊大小島嶼總計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給英國,並將租借地稱為「新界」,租期為99年。從1898年7月1日開始,至1997年6月30日期滿。從而佔領香港全境。
1982年9月,英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開始就香港前途問題展開談判。雖然《南京條約》與《北京條約》皆指香港島及鴨脷洲與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國,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拒絕承認《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等所有相關不平等條約,只承認香港受英國管理,而非英國屬地,並要求英國將香港島和九龍連同新界一並交還。1997年,英國政府決定將香港的主權交還給中國,但同時爭取維持英國在香港的利益。
中英雙方經過兩年多達22輪的談判,最終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簽署了《中英聯合聲明》,決定從1997年7月1日起,中國在香港成立特別行政區,開始對香港島、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權和治權。
三、香港回歸的儀式流程1997年7月1日零點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在香港升起,經歷了百年滄桑的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中國政府開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燈火輝煌,舉世矚目的中英兩國政府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這里的五樓大會堂隆重舉行。
歷史的時鍾指在1997年7月1日零點那一刻,大會堂全場肅立,幾千雙眼睛向鮮艷的五星紅旗和紫荊花區旗行注目禮。這是中華民族長久期盼的一個瞬間,這是永載世界史冊的一個瞬間!零時4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在這里庄嚴宣告:根據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兩國政府如期舉行了香港交接儀式,宣告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經歷了百年滄桑的香港回歸祖國,標志著香港同胞從此成為祖國這塊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發展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於1997年6月30日午夜舉行。23時42分,交接儀式正式開始。
23時56分,中英雙方護旗手入場,象徵兩國政府香港政權交接的降旗、升旗儀式開始。出席儀式的中外來賓全體起立。全場的目光都集中到豎立在主席台主禮台前東西兩側的旗桿上。
23時59分,英國國旗和香港旗在英國國歌樂曲聲中緩緩降落。隨著「米字旗」的徐徐降下,英國在香港一個世紀的殖民統治宣告結束。
1997年7月1日零點整,激動人心的神聖時刻到來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奏起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一起徐徐升起。
全場沸騰了,許多人眼睛裡噙滿激動的淚花,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照相機、攝像機的鏡頭不停地閃動,記錄下這一庄嚴的歷史時刻。
接著,江澤民同志走到鑲嵌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講台前發表講話。他說,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這是中華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與正義事業的勝利。1997年7月1日這一天,將作為值得人們永遠紀念的日子載入史冊。
江澤民說,歷史將會記住提出「一國兩制」創造性構想的鄧小平先生。我們正是按照「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指明的方向,通過外交談判成功地解決了香港問題,終於實現了香港回歸祖國。江澤民向中英兩國所有為解決香港問題作出貢獻的人士,向世界上所有關心和支持香港回歸的人們表示感謝。向回到祖國懷抱的600多萬香港同胞表示親切問候和良好祝願。
香港回歸後,中國政府將堅定不移地執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針,保持香港原有的社會、經濟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法律基本不變。
香港回歸後,中央人民政府負責管理香港的外交事務和防務。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據基本法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各項權利和自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將循序漸進地發展適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制度。
香港回歸後,將繼續保持自由港的地位,繼續發揮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作用,繼續同各國各地區及有關國際組織發展經濟 文化 關系。所有國家和地區在香港的正當經濟利益將受到法律保護。他希望世界上一切在香港有投資與貿易利益的國家和地區,繼續為促進香港的繁榮穩定作出努力。
江澤民隨後指出,香港今日的繁榮歸根到底是香港同胞創造的,也是同祖國內地的發展和支持分不開的。他表示相信,有全國人民作堅強後盾,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香港同胞一定能夠管理和建設好香港,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創造香港美好的未來。
凌晨0時12分,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結束。中國代表團王漢斌、費孝通、雷潔瓊、程思遠、吳階平、羅干、吳學謙、董寅初、何魯麗、在港澳的全國政協副主席安子介、霍英東、馬萬祺、成思危、方榮欣、蔡子民、經叔平、姬鵬飛、卓琳等成員出席了交接儀式並在主席台上就座。出席交接儀式的還有觀禮團成員。
出席交接儀式的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30個國際和地區組織的負責人以及國際知名政界人士,90多個國家駐香港領事機構的代表和一些國家的民間組織、地區與國際組織駐港辦事處的代表。
香港各界人士,澳門、台灣同胞,以及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也出席了交接儀式。
來自世界各國700多家新聞媒體的8000多名記者采訪報道了這歷史性的一幕。
四、香港回歸祖國的慶典活動香港慶祝回歸祖國
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1時30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暨特區政府宣誓就職儀式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七樓隆重舉行。
江澤民同志、李鵬和錢其琛、王漢斌、張萬年等中央代表團成員在主席台就座。國務院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錢其琛主持儀式。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第一個宣誓就職,國務院李鵬監誓。
接著,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23名主要官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行政會議14名成員,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 會59名議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常設法官、高等法院法官36人,分批走上主席台宣誓就職。隨後,李鵬講話,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成立表示 熱烈祝賀,並且宣布:從今天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開始實施。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也發表了講話,他提出「我將以忠誠的心志,堅決執行法律賦予香港高度自治的神聖責任,帶領650萬富於創業精神的香港市民,堅定地按照「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路向前進」,並堅信香港回歸祖國,實行一國兩制,前途必定更加輝煌。
當日上午,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慶典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舉行。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慶典上發表講話,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回到祖國大家庭的600多萬香港同胞表示親切問候,並鄭重重申:「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50年不變,是中央政府一項長期的基本方針。同時董建華發表標題為《追求卓越 共享繁榮》的講話。隨後進行了盛大的文藝演出。
首都慶回歸
當日下午,國務院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慶祝香港回歸盛大招待會,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全國56個民族的代表及首都各界人士等共四千多人出席。當日晚,中共中央、全國人大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在北京工人體育場舉行「首都各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大會」。江澤民在大會上講話指出:香港回歸,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佔的百年國恥,開創了香港和祖國內地共同發展的新紀元;標志著我們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標志著中國人民為世界和平、發展與進步事業做出了新的貢獻。
香港回歸的相關 文章 :
1. 香港回歸日是哪天
2. 香港回歸日期是哪天
3. 香港回歸是哪年哪日
4. 香港回歸日是什麼時候
5. 香港回歸的日期是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