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為什麼英國黃金儲備量低

為什麼英國黃金儲備量低

發布時間:2022-12-15 06:23:53

Ⅰ 法國義大利德國的黃金儲備為什麼那麼高,英國黃金儲備卻那麼低,還沒台灣高啊

第一,在最近500年的世界歷史上,中國和南美是銀本位國家,白銀被當成主要的流通貨幣。因缺少金礦而富含銀礦,特別是南美,全世界大部分銀礦在南美,南美之白銀相當於中東之石油。
而歐洲是反過來的,歐洲是金本位地區,一直一來黃金就是主要貨幣。所以歐洲人從歷史和傳統上更加註重對黃金的儲備,美國在文化和歷史上與歐洲同屬一體。
第二,你看到的基本上只是二戰以後60-80年代公布的各國央行儲備數據,中國央行最後一次更新公布自己的黃金儲備還是90年代了,正如近年西方媒體說的那樣——進入中國的黃金在此後的上百年時間都會不見天日。中國央行近幾年明顯加大了對黃金的儲備以對沖大量美元外匯儲備的風險。但這一切卻是悄無聲息的、不公開的。實際上現在中國的黃金儲備應該在第三、甚至第二,如果按廣義的黃金儲備——算上民間的儲備,那麼肯定早已是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了。因為中國傳統喜歡節氣婚慶消費黃金飾品,近年來中國大媽又紛紛抄底了不少的黃金。
第三,現在已經不是金本位制度,黃金只是一種輔助的重要金融儲備、金融工具,在關鍵時候可以起到穩定金融和調控金融的作用。黃金儲備的多少並不能直接代表一個國家綜合實力。要不然印度的民間黃金儲備率全球第一,那麼印度的國家實力就是全球第一了?
事實上,現在按人民幣算,一噸黃金在2.6億人民幣,約合4.35億美元/噸,中國有超過3萬億美元儲備,要想在黃金儲備上獲得第一的位置,只需要拿出其中的幾千億美元儲備即可,不是很難。如果黃金儲備第一就等於國家實力第一,我想國家早就做了。。

Ⅱ 為什麼當時世界第一強國的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表現那麼差特別是二戰,簡直就是配角

首先,現在的英國已經不是世界第一,現在美國才是世界第一,英國只能說是老牌的過氣的帝國,1914年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就讓英國從輝煌的頂峰開始走下坡路了。在戰爭中,英國人力方面的損失相當慘重,本土陣亡的官兵就有71.5萬,再加上英聯邦其他國家的陣亡官兵,整個大英帝國的陣亡人數高達228.2萬。雖然疆域擴大了,但各個自治領的離心力日益明顯,大英帝國終於改組為英聯邦,印度等殖民地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如火如荼,再也無法平息下去。而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地位早在大戰爆發前的1913年就已經是美國的了,戰爭中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到120億英鎊,戰後英美之間的經濟差距更是進一步被拉大,而且戰爭中英國還向美國借了大約40億美元。到了1918年的時候,國際金融中心已經從倫敦轉到了紐約,英國的黃金儲備量1921年只有8億美元,同一時期美國的儲備則是25億美元,到1930年美國的黃金儲備更是增加到45億,幾乎相當於世界黃金儲備量的40%,美元在世界貨幣中的地位穩步上升,英鎊地位則逐漸開始下降。可以說,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大英帝國已經在各個方面都開始衰退了,世界第一強國的名號已經有些名不符實了。
二戰初期,以英國首相張伯倫為代表的英、法、美等國的綏靖主義者,為了維護既得利益,求得一時苟安,不惜犧牲別國利益,向軸心國妥協,妄圖將禍水引向蘇聯,坐收漁利。1938年9月的慕尼黑會議上,英、法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為代價,來取得所謂「一代人的和平」,更是達到了綏靖主義的頂峰。
1939年9月1日,德軍進攻波蘭;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英法對德宣戰後,卻並未在西線對德軍發動大規模進攻,採取了戰爭史上前所未有的「靜坐戰爭」,擁兵百萬卻按兵不動,聽任德軍放手進攻波蘭,導致華沙於9月底淪陷。這實際上是英法在已經對德宣戰之後仍在繼續延續綏靖政策,希望德國在佔領波蘭後繼續向東,進攻蘇聯。沒想到1940年6月,德國在佔領波蘭後卻立即轉頭進攻法國,6月22日法國淪陷,這也宣告了綏靖政策徹底破產。
綏靖政策沒能讓英國避免戰爭,從1939年9月1日戰爭爆發開始,英國就面對了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更為險惡的形勢。除了派往歐洲大陸的遠征軍一路敗退,在敦刻爾克丟棄了全部重裝備後狼狽地撤回了英倫三島以外,海上的局面更加嚴峻,英國是個島國,海上運輸線可以說是關繫到生死存亡的生命線,德國海軍的潛艇從英國宣戰的第一天起就對英國的海上交通線開始了襲擊——9月3日「雅典娜」號客輪被擊沉,從此以後被稱為大西洋海戰的海上破交和保交作戰就全面展開,並一直持續了整個戰爭。
1940年12月8日,丘吉爾給羅斯福寫了封後來被丘吉爾在回憶錄中稱為一生中最重要的信件,信中介紹了英國所面臨的艱難局面和蒙受的慘重損失,並向美國提出了要求美軍海軍為英國船隊護航、擴大美國海軍控制的中立海區、利用美國造船工業補充英國船隻的損失、提供包括飛機在內的大量軍事物資等一系列請求,最後明確表示英國目前無力支付上述援助的資金,特別請求不要堅持必須現金支付的原則。
盡管已經焦頭爛額,但由於珍珠港事變美國參戰了,英國很清楚,具有強大工業基礎和經濟實力的美國參戰,那麼勝利早晚都是同盟國的。盡管有了美國輸血般的援助,但英國的國力已經在戰爭中消耗殆盡。在接受德國投降時,主導者是美國和蘇聯;在接受日本投降時,主導者是美國。英國已經毫無疑問地成為了二流國家,雖然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但是曾經不可一世的榮耀已經一去不返了。

Ⅲ 如何看待各國國家儲備中黃金儲備的減少

法國外貿銀行貴金屬分析師伯納德·達達認為,大多數國家央行現在已不再急於增持黃金,且它們對黃金價格正愈發敏感,預計今年全球央行的購金量將延續去年的下降態勢。去年,全球央行凈買入了368.6噸黃金,與前年凈買入的544.1噸相比下降了約32%,創下了近3年來的新低。
「今年,我們預計央行將積極對沖其所持的黃金儲備。在金價下跌時增持黃金,在金價上升時減持黃金。」伯納德·達達表示。
丹麥盛寶銀行大宗商品策略部主管奧勒·漢森也認為,土耳其和俄羅斯央行在3月份減持黃金的行動體現了一些國家央行正在積極調整其黃金儲備。
「很明顯,各國央行都在密切關注著黃金市場。鑒於現在金價的表現遠不如以往那麼強勁,我們預計一些國家央行會放緩購金步伐。」奧勒·漢森表示。

Ⅳ 關於國家黃金儲備

1、當今世界各大國的黃金儲備有多少?
序號 國家(地區)組織 數量(噸) 黃金占外匯儲備%
1 美國 8135.5 75.9
2 德國 3422.5 62.9
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3217.3
4 法國 2709.6 57.4
5 義大利 2451.8 65.8
6 瑞士 1290.1 41.7
7 日本 765.2 1.8
8 歐洲央行 641.7 24.4
9 荷蘭 640.9 55.3
10 中國大陸 600 1.2
11 中國台灣 423.3 3.2
12 西班牙 416.8 45.2
13 俄羅斯 402.8 2.8
14 葡萄牙 382.6 79
15 印度 357.7 4.1
16 委內瑞拉 357.1 20.4
17 英國 310.2 13.8
18 奧地利 288.7 46.5
19 黎巴嫩 286.8 31.2
20 比利時 227.7 35.2
21 阿爾及利亞 173.6 4.3
22 國際清算銀行 171.9
23 瑞典 157.9 11.9
24 利比亞 143.8 4.9
25 菲律賓 143.7 13.2
26 沙烏地阿拉伯 143 11.9
27 新加坡 127.4 1.9
28 南非 124.1 10.2
29 土耳其 116.1 3.7
30 希臘 111.8 86
31 羅馬尼亞 104.7 7.2
32 波蘭 102.9 4.2
33 印度尼西亞 96.4 4.7
34 泰國 84 2.6
35 澳大利亞 79.8 2.8
36 科威特 79 11.5
37 埃及 75.6 6.4
38 哈薩克 67.3 6.7
39 丹麥 66.5 4.5
40 巴基斯坦 65.3 10.7
41 阿根廷 54.7 3.7
42 芬蘭 49.1 13.9
43 保加利亞 39.8 7.5
44 西非經濟貨幣聯盟 36.5 9.9
45 馬來西亞 36.4 0.9
46 斯洛伐克 35.1 5.2
47 秘魯 34.7 4.2
48 玻利維亞 28.3 18.2
49 厄瓜多 26.3 25.9
50 摩洛哥 22 2.2
51 奈及利亞 21.4 1.1
52 白俄羅斯 19.9 27.7
53 烏克蘭 17.5 1.7
54 塞普勒斯 14.5 5.1
55 韓國 14.3 0.1
56 巴西 13.7 0.3
57 捷克 13.5 0.9
58 荷屬安的列斯 13.1 34.3
59 約旦 12.7 3.8
60 柬埔寨 12.4 18.5
61 塞爾維亞 11.8 2.1
62 迦納 8.7 8.1
63 拉脫維亞 7.7 3.6
64 薩爾瓦多 7.3 7.6
65 緬甸 7.2 12
66 中非經濟貨幣共同體 7.1 1.7
67 哥倫比亞 6.9 0.9
68 瓜地馬拉 6.9 3.6
69 馬其頓 6.8 7.7
70 突尼西亞 6.8 2
71 蒙古 6.7 13.2
72 伊拉克 5.9 0.9
73 立陶宛 5.8 2
74 愛爾蘭 5.5 12.9
75 斯里蘭卡 5.2 3.9
76 巴林 4.7 0.5
77 墨西哥 3.8 0.1
78 孟加拉 3.5 2
79 加拿大 3.4 0.2
80 斯洛維尼亞 3.2 6.7
81 阿魯巴 3.1 16.3
82 匈牙利 3.1 0.3
83 莫三比克 3 5.1
84 吉爾吉斯 2.6 6.8
85 盧森堡 2.3 18.6
86 阿爾巴尼亞 2.2 2.5
87 中國香港 2.1 0
88 冰島 2 1.8
89 巴布亞紐幾內亞 2 2.9
90 模里西斯 1.9 3.1
91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1.9 0.9
92 葉門 1.6 0.7
93 塔吉克 1.4 14.8
94 蘇利南 1.1 10
95 喀麥隆 0.9 1.3
96 宏都拉斯 0.7 0.5
97 卡達 0.6 0.2
98 多米尼加 0.6 0.5
99 加彭 0.4 0.7
100 馬拉維 0.4 5.9

2、黃金儲備的具體有多少作用?
黃金儲備,指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用以平衡國際收支,維持或影響匯率水平,作為金融資產持有的黃金。它在穩定國民經濟、抑制通貨膨脹、提高國際資信等方面有著特殊作用。黃金儲備的管理意義在於實現黃金儲備最大可能的流動性和收益性。作為國際儲備的主要形式之一,黃金儲備在流動性上有其自身存在局限性,因此應考慮其適度規模的問題。

正確理解黃金儲備的概念的意義在於:一是有利於確定合理的黃金儲備規模;二是可以避免與商業銀行日常營運的黃金資產混為一談,有利於銀行業務的正常運行;三是有利於實行黃金管制國家的中央銀行正確制定黃金管理政策,促進本國黃金產業及相關行業的健康發展。

黃金儲備量作為國際儲備的一個部分只是是衡量國家財富的一個方面,黃金儲備量高則抵禦國際投資基金沖擊的能力加強,有助於彌補國際收支赤字,有助於維持一國的經濟穩定,不過過高的黃金儲備量會導致央行的持有成本增加,因為黃金儲備的收益率從長期來看基本為零,而且在金本位制度解體以後黃金儲備的重要性已大大降低。目前中國的黃金儲備量約為600噸,就是6億克,平均每人0.5克不到,國家發行的紙幣數肯定不止這么多。

作用是:從貨幣銀行學角度講,調控市場上總的貨幣供應量。

確定黃金儲備規模的參考因素:
1. 國際收支狀況
2. 外債水平
3. 外匯儲備水平

運用黃金儲備的形式主要分為:直接營運、間接周轉、資產組合。
1.直接營運——一國貨幣當局利用國際金融市場的各種契機,採用各種營運手段,直接參與黃金市場的交易活動。
2.間接周轉——一國貨幣當局通過制售金幣,開展黃金租賃,辦理黃金借貸等業務,間接地實現黃金儲備增值、保值的目的。
3.資產組合——將一定的黃金儲備按照流動性、收益性的原則,及時轉換成收益性高、流動性比較強的外匯儲備,並根據市場匯率的變動情況,再進行適當調整。

我國對黃金儲備的運用主要有兩種形式:
(一)通過國際黃金市場,採取現貨、期貨以及選擇權等交易方式,提高黃金儲備營運的收益率。
(二)通過發行、經銷各種金幣,實現庫存黃金的增值。

儲備黃金的目的

各國為何要儲備黃金?

各國要儲備黃金是由其黃金貨幣商品屬性決定的。由於黃金的優良特性,歷史上黃金充當貨幣的職能,如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儲藏手段,支付手段和歷史貨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黃金已退出流通領域。20世紀70年代布雷森體系瓦解,黃金與美元脫鉤,黃金的貨幣職能也有所減弱,但仍保持一定的貨幣職能。目前許多國家,包括西方主要國家國際儲備中,黃金仍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黃金是最可靠的保值手段,本身具有價值,故購買力相對穩定,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下,金價同步上漲。另一方面,在通貨緊縮時,金價不會下跌,因為歷史上每逢政治和金融局勢的動盪就出現搶購黃金的浪潮。

黃金儲備完全屬於國家自主的權力之內,一國擁有黃金可以自主控制不受外來干預。

黃金相對紙幣,具有相對的內在穩定性,而紙幣則受發行國家或金融機構的信用和償付能力的影響,債權過處於被動地位,不如黃金可靠。

黃金作為各國儲備,作用不容忽視。當今各國換金儲備總量以達三萬兩千噸左右。

黃金儲備的現實作用

為什麼各國要把黃金儲備搞這樣大呢?

1、儲備多元化。
在任何資產組合中,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都不是很明智的做法。金價固然會波動,但但儲備中的貨幣匯率與利率同樣回波動,儲備多元化通常比單一儲備的作法有更穩定的投資回報。所以我們個人的投資也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2、黃金儲備作為一國的經濟保障,在一國的經濟中發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對穩定國有經濟,保持幣值穩定有重要的積極作用。且黃金是一項獨特的資產,它不受任何國家的貨幣政策和財政的直接影響。因此,當國家發生通貨膨脹時,黃金不會貶值。因此也不會存在風險,所以家中存點黃金就不怕發生通貨膨脹。

3、物質保障。
過去許多國家實行了外匯管制,更有甚者,凍結全部外匯資產。這些措施往往對由外國證券構成的儲備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當儲備中合理持有黃金時,這樣的影響就會減弱了。儲備的作用是以備急用。所以完全的流動性是至關重要的,這是無庸置疑的,黃金恰恰具有該特性。

4、黃金扮演著「戰爭基金」的角色。
在緊急狀態下,各國都可能會需要流動資源。黃金具有流動性,是各國普遍接受的手段。另外,黃金可以抵押。

5、黃金儲備的發展可以作為各國實力的標志。
目前世界黃金總儲量為37.650噸約為世界黃金年產量的13倍。其中1000噸以上的國家和組織有:美國、德國、法國、義大利、瑞士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上述國家中以美國儲備最多為8136.9噸。百噸以上的國家地區有32個,不足10噸47個。我國的黃金儲備已達 600噸。從上述的數字看,實力強大的國家其黃金儲備也多。這說明黃金仍是各國綜合實力的標志。因此,黃金儲備仍為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所重視。所以,作為我們個人,一個國家都想多儲備黃金為何我們個人不存?如果不存點今到時有事不能應急。

6、國家存金是為了戰略儲備。
黃金是國家戰略儲備的主體,是不容忽視的。例如美國的戰備儲備黃金佔65.5%,荷蘭45.5%,法國41.9%義大利45.9%,瑞士39.9%,巴基斯坦32.6%,哈薩克 22.2%,辛巴威39.9%,所以說中國有句話叫「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7、因黃金不易毀損,也不像紙幣一樣易貶值。
因此一國政府持有黃金會增長公眾的信心。一些國家明確認可黃金對本國貨幣有強有力的支持作用。另外,黃金儲備有利於提高清償能力。各國官方的黃金儲備主要作用是作為國際支付的准備金。一國黃金儲備的多少與其外債償付能力有密切關系。一國儲備中若有黃金,評級機構也會對其開綠燈。因此,黃金儲備有利於提高一國的資信度。一個國家如此,一個單位也如此,大家知道的「同人堂」店中始終有100兩黃金,增強了信用度。如你家中也存有100兩黃金那你的信用度肯定很高。

8、持有黃金可視為一項保險費。
如遇到一些突發事件時,隨時保障支付責務。總而言之,國家持有黃金好處多,那我們每個家庭也應像國家一樣,要想保持穩定,也應存點黃金。

3、中國的黃金儲備點的比例是不是太少了?
黃金問題專家、上海源復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分析師劉濤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增加中國黃金儲備是非常必要的,目前由於人民幣前不久的匯率改革為參考一籃子貨幣之後,這個一籃子貨幣體系中到底有沒有黃金還值得關注。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局勢動盪,恐怖襲擊不斷發生,中東局勢時有不穩,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劇烈波動等一系列因素下,不管匯率機制如何改革,相應增加外匯儲備都是很必要的。

劉濤進一步分析指出,美元、歐元、日元等主要貨幣再堅挺也只是一種信用貨幣,它的發行是以持有人對發行國擁有債權的形式體現的。黃金作為真實的貨幣,是完全沒有風險的。在7109.73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里只有僅僅600噸黃金儲備,這對於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來說是很不夠的,1.16%的規模比例也太少,應該至少達到10%以上的水平才能更好地抵禦金融風險。

在問到關於造成這種低黃金儲備水平的原因時,劉濤表示:第一是認識不足;第二是過多追求美元儲備的短期收益,因為黃金相對來說收益率不高,黃金更多的是作為一種最後避險的保障。所以這么多年來,外匯儲備在不斷攀升的同時,而黃金儲備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劉濤建議,中國應該把增加黃金儲備和開放民間黃金市場、增加民間黃金持有量聯系起來,更好地使黃金官方儲備和民間儲備「雙增」。

Ⅳ 當二戰結束以後,英國黃金短缺,為何英國仍要維護金本位,這對英國有利么

一切都是因為一個原因
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體系規定1盎司黃金=35美元
英國堅持金本位,所以英國必須得到黃金才能印發英鎊,由於當時美國擁有大約全世界70%的黃金,所以英國最好的辦法就是向美國出口貨物,收到美元以後向美國政府購買黃金,然後印發英鎊,接著進一步加大英國的出口,促進英國經濟發展。

還是因為布雷頓森林體系,由於美元與黃金掛鉤,美國政府必須保持美元的信用。如果沒法保持美元信用的話,就會發生下面的事情:
越戰造成美國政府巨大的財政赤字,而且收支情況急劇惡化,造成世界資本市場恐慌。美元信用下降,全世界大量拋售美元,搶購黃金,造成美國政府儲備黃金急劇減少。1961年美國政府出讓大量利益,聯合歐洲七國央行成立黃金總庫,試圖減少外國央行購買黃金,維持美元價值。
但隨著美國加大越戰規模,美元信用持續降低,1968年美國政府宣布無力維持35美元=1盎司黃金的官價,私人自由市場改為浮動金價,官方買賣依然維持35美元。1971年,美元兌黃金貶值,美聯儲不再向外國中央銀行出售黃金。

Ⅵ 一戰前英國大量儲存黃金有什麼影響

一戰前:1盎司黃金=3英鎊17先令10.7便士
英鎊與黃金掛鉤,英鎊是世界貨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是領導角色,英國是金融霸主。
1914年8月,一戰爆發,各參戰國為了維持戰爭經費,不得不印鈔,禁止紙幣與黃金兌換,同時禁止黃金外運,以保護本國黃金儲備。
而一戰,也扭轉了世界金融格局,昔日的金融霸主英國,戰爭開銷多達430億美元,其中,包括279億美元長期借款,而債權國美國在這四年大發橫財,將其他國家的黃金收入囊中,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儲備國。而英國黃金儲備下降,英鎊信用大幅縮水,隨著市場蕭條的到來,人們開始兌換黃金來抵禦本國貨幣的貶值,英國黃金儲備大量流失,英鎊匯率下滑,最終放棄數百年來的金本位制。

Ⅶ 一個國家的貨幣價值和他的黃金儲量的關系

「黃金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黃金。」
黃金是世界各國通用的儲備貨幣,也是規避通貨膨脹的常用投資工具。
一個國家的貨幣價值用一個國家的黃金儲備量和經濟實力來決定的。
、影響黃金價格變動的因素
1、供給因素:
供給方面因素主要有:
①地上的黃金存量。全球目前大約存有13.74萬噸黃金,而地上黃金的存量每年還在大約以2%的速度增長。
②年供求量。黃金的年供求量大約為4200噸,每年新產出的黃金占年供應的62%。
③黃金生產成本相當高。黃金開采平均總成本大約在275美元/盎司。一些南非的舊式金礦越挖越深,每盎司的生產成本將近400美元。
④黃金生產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的變動狀況。在這些國家的任何政治、軍事動盪無疑會直接影響該國生產的黃金數量,進而影響世界黃金供給。
⑤央行的黃金拋售。中央銀行是世界上黃金的最大持有者,1969年官方黃金儲備為36458噸,占當時全部地表黃金存量的42.6%,而到了1998年官方黃金儲備大約為34000噸,占已開採的全部黃金存量的24.1%。按目前生產能力計算,這相當於13年的世界黃金礦產量。由於黃金的主要用途由重要儲備資產逐漸轉變為生產珠寶的金屬原料,或者為改善本國國際收支,或為抑制國際金價,因此,30年間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無論在絕對數量上和相對數量上都有很大的下降,數量的下降主要靠在黃金市場上拋售庫存儲備黃金。例如英國央行曾大規模拋售、瑞士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減少黃金儲備等亦是國際黃金市場的焦點。
2、需求因素:
黃金的需求與黃金的用途有直接的關系。
①黃金實際需求量(首飾業、工業等)的變化。一般來說,世界經濟的發展速度決定了黃金的總需求,例如在微電子領域,越來越多地採用黃金作為保護層;在醫學以及建築裝飾等領域,盡管科技的進步使得黃金替代品不斷出現,但黃金以其特殊的金屬性質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趨勢。
②保值的需要。黃金儲備一向被央行用作防範國內通脹、調節市場的重要手段。而對於普通投資者,投資黃金主要是在通貨膨脹情況下,達到保值的目的。在經濟不景氣的態勢下,由於黃金相對於貨幣資產保險,導致對黃金的需求上升,金價上漲。例如:在二戰後的三次美元危機中,由於美國的國際收支逆差趨勢嚴重,各國持有的美元大量增加,市場對美元幣值的信心動搖,投資者大量搶購黃金,直接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破產。1987年因為美元貶值,美國赤字增加,中東形勢不穩等也都促使國際金價大幅上升。
③投機性需求。投機者根據國際國內形勢,利用黃金市場上的金價波動,加上黃金期貨市場的交易體制,大量「沽空」或「補進」黃金,人為地製造黃金需求假象。在黃金市場上,幾乎每次大的下跌都與對沖基金公司借入短期黃金在即期黃金市場拋售和在COMEX黃金期貨交易所構築大量的空倉有關。在1999年7月份黃金價格跌至20年低點的時候,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公布的數據顯示在COMEX投機性空頭接近900萬盎司(近300噸)。當觸發大量的止損賣盤後,黃金價格下瀉,基金公司乘機回補獲利,當金價略有反彈時,來自生產商的套期保值遠期賣盤壓制黃金價格進一步上升,同時給基金公司新的機會重新建立沽空頭寸,形成了當時黃金價格一浪低於一浪的下跌格局。
3、其他因素:
①美元匯率影響。美元匯率也是影響金價波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在黃金市場上有美元漲則金價跌;美元降則金價揚的規律。美元堅挺一般代表美國國內經濟形勢良好,美國國內股票和債券將得到投資人競相追捧,黃金作為價值貯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匯率下降則往往與通貨膨脹、股市低迷等有關,黃金的保值功能又再次體現。這是因為,美元貶值往往與通貨膨脹有關,而黃金價值含量較高,在美元貶值和通貨膨脹加劇時往往會刺激對黃金保值和投機性需求上升。1971年8月和1973年2月,美國政府兩次宣布美元貶值,在美元匯價大幅度下跌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作用下,1980年初黃金價格上升到歷史最高水平,突破800美元/盎司。回顧過去20年歷史,美元對其他西方貨幣堅挺,則國際市場上金價下跌;如果市場對美元缺乏信心,則金價上升。
②各國的貨幣政策與國際黃金價格密切相關。當某國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時,由於利率下降,該國的貨幣供給增加,加大了通貨膨脹的可能,會造成黃金價格的上升。如60年代美國的低利率政策促使國內資金外流,大量美元流入歐洲和日本,各國由於持有的美元凈頭寸增加,出現對美元幣值的擔心,於是開始在國際市場上拋售美元,搶購黃金,並最終導致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
③通貨膨脹對金價的影響。對此,要做長期和短期來分析,並要結合通貨膨脹在短期內的程度而定。從長期來看,每年的通脹率若是在正常范圍內變化,那麼其對金價的波動影響並不大;只有在短期內,物價大幅上升,引起人們恐慌,貨幣的單位購買力下降,金價才會明顯上升。雖然進入90年代後,世界進入低通脹時代,作為貨幣穩定標志的黃金用武之地日益縮小。而且作為長期投資工具,黃金收益率日益低於債券和股票等有價證券。但是,從長期看,黃金仍不失為是對付通貨膨脹的重要手段。
④國際貿易、財政、外債赤字對金價的影響。債務,這一世界性問題已不僅是發展中國家特有的現象。在債務鏈中,不但債務國本身發生無法償債導致經濟停滯,而經濟停滯又進一步惡化債務的惡性循環,就連債權國也會因與債務國之關系破裂,面臨金融崩潰的危險。這時,各國都會為維持本國經濟不受傷害而大量儲備黃金,引起市場黃金價格上漲。
⑤國際政局動盪、戰爭等。國際上重大的政治、戰爭事件都將影響金價。政府為戰爭或為維持國內經濟的平穩而支付費用、大量投資者轉向黃金保值投資,這些都會擴大對黃金的需求,刺激金價上揚。如二次大戰、美越戰爭、1976年泰國政變、1986年「伊朗門」事件等,都使金價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比如2001年9月份的恐怖組織襲擊美國世貿大廈事件曾使黃金價格由270美元飆升至今。
⑥股市行情對金價的影響。一般來說股市下挫,金價上升。這主要體現了投資者對經濟發展前景的預期,如果大家普遍對經濟前景看淡,則資金大量流出股票市場,股市冷卻,金價上調。
除了上述影響金價的因素外,國際金融組織的干預活動,本國和地區的中央金融機構的政策法規,也將對世界黃金價格的變動產生重大的影響。
黃金是在必要的時候成為國與國之間最後的支付手段
國際現貨黃金開戶
TEL:0755-21599458 15889687508
QQ:455020783
期待您的關注希望對您有幫助!

Ⅷ 越發達的國家,黃金儲備越多嗎國家的貨幣發行量和黃金的儲備量的關系是什麼

不一定,黃金儲備的多是為了國家的金融安全,黃金是硬通貨,是最後一道支付底線。

國家的貨幣發行量和黃金的儲備量原則上相掛鉤,但存在超發現象。如果貨幣發行量與黃金儲備對等,貨幣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了。現在沒有一個國家採用紙幣還與黃金對等的,但央行在供給貨幣時會考慮黃金儲備量,在不同的經濟形式下會有所差別,具體水平與各個國家貨幣政策有關。

貨幣發行量需要以黃金儲備為基礎的原因:
因為黃金的量比白金,鑽石儲量大,而又比銀稀缺,所以選擇黃金Q2現在已經不是金本位制,各國貨幣已經不與黃金掛鉤,是法律強制給與其價值,以前金本位制時各國發行的貨幣是自己規定其含金量來發行貨幣,各國的黃金儲備都會定期對外界公布,現在美國是黃金第一大儲備國Q3在金本位時發行多少貨幣背後就有多少黃金支持,當一國的貨幣使用越來越強勢時,需求量就會增大,就要增發,而又沒有更多的黃金儲備,只好降低含金量,你的貨幣含金量小了,自然就會貶值,美元當時就是發現這個問題從而廢除了金本位制,改用以國家稅收作為抵押發行貨幣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英國黃金儲備量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3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6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2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9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0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5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