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挑戰者Ⅱ主戰坦克的歷史
挑戰者2坦克在1993年開始生產,而 第一輛坦克則於1994年3月竣工。這類坦克在1998年分別進入英國陸軍及英國皇家蘇格蘭重騎兵衛團服役。
❷ 英國的「挑戰者」2型坦克的炮塔有哪些進步
英國的「挑戰者」2型炮塔是重新設計的,安裝了最新一代數字式計算機,是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所用火控計算機的一種改進型,還准備增設戰地信息控制系統或導航輔助設備。車長座設有供周視觀察的8個整體式潛望鏡,車長不轉頭就能進行360度環視觀察,一按下潛望鏡上的按鈕,火炮就自動對准瞄準線。射手從捕捉目標到開,火命中目標,打8發炮彈僅用42秒。為超過「挑戰者」1型,「挑戰者」2型底盤共進行了156處改進。這包括動力系統33項,變速箱總成系統11項,行動裝置系統11項,車輛電氣系統37項。它採用了最新式的「喬巴姆」復合裝甲,經過化學彈和動能彈的攻擊試驗,抗擊能力很強。「挑戰者」2型坦克的樣車曾在公路、土戰路上試行了6000公里,試射了3300發炮彈。機動、火控和防護的試驗令英國陸軍非常滿意。它的裝備將大大提高跨世紀時期英軍裝甲兵的戰鬥力。
❸ 介紹一下英國的主戰坦克「挑戰者2」
挑戰者2坦克是英國皇家陸軍的主戰坦克,其特點是防護能力強,線膛炮射程遠、精度高,但機動性稍差。挑戰者2的防護力應該處於世界現役主戰坦克的第一梯隊,基本和M1A2、豹2坦克是一個級別的,因為它們的重量都達到60噸;挑戰者2坦克採用了傳統的線膛炮技術,而不是現在裝甲火炮主流的滑膛炮技術,優點是射程遠、精度高,缺點是維護性差,射速低,所以英國佬的基本理念就是挑戰者2抗揍,你打不死我,我就一炮轟死你;至於機動性,挑戰者2的發動機竟然是1200馬力的,60多噸重的挑戰者2顯然機動性不高,不過還是因為防護高抗揍,跑慢點也沒事。英國具有強大的工業基礎,所以挑戰者2的火控和電控系統都很優秀,而後續的改進型也將要裝備1500馬力的發動機,整體性能會有大幅提升。如果英國人放棄線膛炮的設計理念而改用滑膛炮,個人認為挑戰者2的實用性會大幅改善。
❹ 英國挑戰者2E主戰坦克有哪些歷史
英國戰後坦克的發展基本上是一脈相承的。從百人隊長開始,到酋長;再到酋長-900;接下來是挑戰者-1和挑戰者-2。可以說,挑戰者-2和酋長的差別,比起豹-2A6和豹-1的差別要小得多。
從1983年3月第一輛挑戰者-1主戰坦克裝備英國陸軍以來,外界對挑戰者-1的評價始終不高,主要的詬病集中在火控和機動上,由於挑戰者-1的火控系統由酋長式主戰坦克改進而來,精密程度以及綜合性能均不如M1/豹-II,在歷年北約坦克射擊競賽中表現都不理想,首發命中率也不算高。
在1987年舉行的加拿大「陸軍杯」(也稱為「銀杯獎」)坦克炮射擊大賽上,挑戰者-1和M1、豹-2同台比武。
較量的結果,M1坦克炮的命中率達到94%,豹-2為92%,而挑戰者-1僅為75%;每發彈的平均射擊時間,M1為9.1秒,豹-2為9.6秒,而挑戰者-1則長達12.61秒。
兩項成績的比較,挑戰者-1坦克差距明顯。這使專門訓練了數月、打了6585發炮彈的英國皇家輕騎兵團的坦克兵們倍感恥辱。挑戰者-1的動力系統可靠性也有問題,加上它過人的戰斗全重,機動性不用說自然是比M1和豹-2低了不少。
和M1A1主戰坦克一樣,挑戰者-1同於1991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中首度接受戰火洗禮。雖然機動表現不如M1A1,但是挑戰者-1的火力、防護力可說是毫不遜於前者。
英國陸軍的主要參戰單位是第1裝甲師的第7裝甲旅和第4機械化步兵旅,共裝備157輛挑戰者-1主戰坦克,擔任聯軍地面攻勢中最重要的左翼──橫越伊南沙漠,切斷伊軍朝巴格達撤退的路線,並捕捉伊軍裝甲部隊,尤其是伊軍最精銳的共和國衛隊。
在5月25日,英軍第7裝甲旅接觸伊軍兩個裝甲旅,該師的挑戰者-1坦克首度在實戰中大顯身手,痛擊伊軍部隊。次日第7裝甲旅繼續朝科威特的首都──科威特市快速挺進,沿路上挑戰者-1仍然以壓倒性的姿態痛擊路上的伊軍裝甲部隊。
在這天的戰斗中,一輛挑戰者-1利用熱成像儀,在5100米外解決一輛伊軍T-55坦克,這是海灣戰爭地面戰中聯軍坦克距離最長的一次成功獵殺,將線膛炮的長距離精確度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整個波斯灣戰爭中,挑戰者-1共擊毀300多輛伊軍各式坦克、裝甲車輛,而僅有一輛挑戰者-1被擊毀。
在海灣戰爭中,英國陸軍還進一步強化了挑戰者-1的防護能力,包括在車頭、炮塔正面加裝皇家兵工廠製造的高爆反應裝甲,原有的側裙板也被維克斯公司研製的被動式裝甲裙板取代;此外,參戰的挑戰者-1也配備了皇家兵工廠新研製的L-26型翼穩脫殼穿甲彈。
客觀的說挑戰者-1在海灣戰爭中的表現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海灣戰爭的地面作戰結果並不足以評估某一型坦克的真實作戰實力,造成伊軍大潰敗的因素很多,聯軍坦克的性能優勢只是其中的一方面,甚至都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加上被挑戰者-1、M1A1坦克擊毀的伊軍坦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甚至五十年代的老式坦克,雙方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以這種一邊倒的戰場態勢和性能形成代差的坦克之間的較量顯然並不足以評判挑戰者-1坦克的真實性能。
海灣戰爭以後,各國軍火商紛紛看好中東這個大市場,英國自然也不落後。不過,由於在海灣戰爭中M1A1的表現更為出色,再加上科威特和沙特對美國心存感激,他們先後訂購了大量的M1A2主戰坦克;而此時,法國的新銳主戰坦克勒克萊爾浮出水面,德國也借機推出了豹-2A5/A6主戰坦克,並且都獲得了訂單。相比之下,英國推出的挑戰者-2主戰坦克就乏善可陳了,英國只獲得阿曼36輛挑戰者-2的訂單,只相當於人家的一個零頭。
盡管與挑戰者-1相比,挑戰者-2已經有了16項重大改進,主要包括:採用L-30型120毫米線膛炮;新型的TN-54型自動變速箱;新型的喬巴姆裝甲;新型的火控系統和增強頂部防護的新炮塔等。其中以火控系統的改進最大。
這種火控系統是M1A1火控系統的改進型,包括新型火控計算機、穩像式三合一炮長瞄準鏡、全電式炮控系統等。也就是說,在火控系統的技術水平上,挑戰者-2已經趕上了M1A1和豹-2的水平,如果英國坦克兵拿挑戰者-2坦克炮再和M1A1、豹-2比試比試,當不至於陷入窘境。
但產品營銷是要用數據說話的,維克斯公司無奈之下被迫推出專用於出口的挑戰者-2E型主戰坦克,以期在國際市場上與美、法、德一較高下。
挑戰者-2E中的「E」為英語單詞——出口的第一個字母,在進行了6年多的研製工作之後,英國維克斯防務系統集團已完成挑戰者-2E主戰坦克最終的生產型。批量生產型的挑戰者-2E已於2002年正式駛下生產線。
維克斯公司稱,最新型號的挑戰者-2E採用了目前最新的技術,功能強大,並且還擁有很大的改進潛力,它將成為世界各國已經裝備的第三代主戰坦克最出色的車型之一。
國外有關兵器專家研究認為,提高現代主戰坦克火炮威力的一個重要舉措,是安裝「獵-殲」合一的數字化、網路化車載智能火控系統。
以坦克車載火控系統及各種感測器與車輛數據匯流排直接相聯,組成一個車輛信息區域網,由多台分布式的數字化計算機控制,這種指揮儀式的火控系統能實現車長獨立晝夜搜索目標,炮長可快速完成自動化全天候操炮作戰。
事態緊急時,車長甚至可以越過炮長,直接操縱大口徑坦克炮射擊突然出現的威脅目標,這一功能被稱為「獵-殲」合一火控模式。
裝備了現代化火控系統的主戰坦克,越野行進間射擊首發命中率高達95%,可識別戰場上4500米以內的敵軍目標,跟蹤與射擊2500米以內的運動和靜止目標,可以彈無虛發。
目前美軍的M1A2式主戰坦克,法國的勒克萊爾主戰坦克,德軍的豹-2A5/A6型主戰坦克,以色列的梅卡瓦-III/IV型主戰坦克、日本的90式主戰坦克等,均裝備了第三代「獵-殲」式指揮儀型車載數字化光電計算機合一的火控系統。
有關專家認為,現役主戰坦克車載火控系統最先進者非英軍「挑戰者」2E型主戰坦克的指揮儀式火控裝置莫屬。其車長周視潛望瞄準鏡及炮長瞄準鏡均裝有獨立的熱像儀和激光測距機。
車載中央數據處理計算機能同時運算車長及炮長標定的兩組火控數據,當跟蹤瞄準第一個目標時,搜索並鎖定第二個目標。在第一個目標被消滅後只需按下按鈕,炮口即可自動轉向攻擊第二個目標,待與火控計算機設定的方位重合時便可自動擊發,「無間隙」地操縱火炮。
如此,挑戰者-2E型主戰坦克可節省炮長兩次標定目標所需的時間,幾乎可同時對付兩個目標,將射擊循環時間降至每2發6秒鍾左右,從而達到光機電模式火控系統的極限。這對於生死存亡系於千鈞一發之際的坦克大拼殺來說,是極其難能可貴的。
在信息獲取能力方面,挑戰者-2E採用了全綜合式戰場管理系統,可從武器系統或GPS全球導航系統輸入導航信息。車長用穩定全景晝夜兩用熱像儀和帶摻釹釔鋁石榴石激光測距儀與以前相同,但增加了熱像儀通道。駕駛員觀察系統保留了晝間潛望鏡,增加了熱像儀。
早在挑戰者-2主戰坦克上,就已經裝備了一套晝/夜觀察/火控系統,挑戰者-2E則增強了目標捕獲能力,使得對目標的反應速度更快。在挑戰者-2E上,車長和炮長各自擁有一套集成化的火控系統,包括有獨立的晝夜兩用熱成像設備和微光夜視儀、對人眼安全的激光測距儀。
唯一不同的是車長熱像儀是法國生產的頂置式周視晝/夜熱成像儀,炮長擁有一個薩傑姆公司的頂置式雙向穩定成像系統。兩套設備均可獨立指揮火炮的射擊。挑戰者-2E在常規情況下是以「獵手-殺手」的模式進行作戰。
在這種模式下,車長可以獨立對目標進行選擇、測距,等命令下達給炮長的時候,彈道計算已經完成,直接擊發就可以了。
這樣能使火炮的反應速度上一個台階,據說在試驗的時候,挑戰者-2E創造了40秒摧毀8個目標的成績。在緊急情況下,車長可超越炮長直接發射,所以被叫作「殺手-殺手」。
英國坦克對於戰術機動性向來不太重視,從百人隊長開始,戰後英國坦克幾乎都比同時代的西方其他國家坦克大一號,但發動機性能卻並不出色,其結果是英制坦克的機動性全面落後於西方同代坦克。
這個問題在挑戰者-1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挑戰者-2盡管稍有改善,但仍顯落伍,這也是挑戰者坦克在爭奪國外客戶上總是拼不過美國、德國或者法國人的產品。為了扭轉出口上的頹勢,維克斯公司為挑戰者-2E專門從德國引進了大功率的坦克發動機,使挑戰者-2E的機動性能大有改觀。
❺ 英國挑戰者2坦克的詳細資料。
挑戰者2坦克為英國公司阿爾維斯·維克斯(Alvis Vickers)所生產的一款主戰坦克,而它是挑戰者系列的第三種車型。
戰者2坦克為英國公司阿爾維斯·維克斯(Alvis Vickers)所生產
的一款主戰坦克,而它是挑戰者系列的第三種車型。第一種車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製造的克倫威爾坦克,而第二種車型則是現身於海灣戰爭的挑戰者1坦克。雖然挑戰者2的設計由挑戰者1所衍生出來,但只有5%的機件可共用。而新的挑戰者2則替代了英國陸軍及阿曼皇家陸軍中舊有的挑戰者1。
英國在1991年訂購了127輛挑戰者2坦克,並在1994年再訂購另外259輛。阿曼則在1993年訂購了18輛挑戰者2坦克,及後在1997年購買20輛同類型坦克,預計挑戰者2坦克會服役至2035年。
乘員:4人 包括車長、炮手、裝填手、駕駛員
長度:8.30米闊度:3.50米
高度:3.50米
重量:62.5噸
裝甲:Chobham夾層裝甲
主要武器:120毫米L30A1線膛炮
次要武器:7.62毫米L94A1 EX-34同軸機槍×1
7.62毫米L37A2車頂機槍×1 發動機:帕金斯CV-12柴油發動機
1,200匹(895千瓦) ,戴維布朗的TN54變速器。此外,它所使用的履帶為威廉庫克可調節防護液壓雙銷履帶。
懸掛系統:液氣懸掛
平地時速:59公里/小時
馬力/重量:19.2匹/噸
行動距離:450公里
挑戰者II裝備一門BAE系統公司皇家軍械分部製造的L30型120毫米線膛坦克炮。該炮採用電爐渣精煉鋼製成,外套熱護管。炮身上裝有膛口參照系統和炮管排煙裝置。炮塔可360度旋轉,武器射角為-10至+20度。 挑戰者2主戰坦克可攜帶50發120毫米炮彈,包括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APFSDS)、高爆破甲彈(HESH)或發煙彈。L30型炮還可以發射貧鈾(DU)彈頭。英國目前正在開發長徑比更大的貧鈾彈頭,以提高其裝甲貫穿能力。
火炮的控制系統為BAE系統公司製造的全電式火炮控制和穩定系統。挑戰者2還裝備了一挺波音公司製造的7.62毫米鏈式機槍,該機槍位於主炮左側。裝填手艙門外還有一挺7.62毫米GPMG L37A2型防空機槍。
挑戰者2的炮塔防護採用的是第二代「喬巴姆」復合裝甲。炮塔中還裝有一套核、生、化防護系統。炮塔兩側各裝有5組Helio Mirror 公司製造的L8煙幕彈發射器。挑戰者2還可以通過向發動機廢氣中噴射柴油產生大量的煙霧。 火控及觀察系統
挑戰者2主戰坦克裝備計算設備公司製造的數字火控計算機,該計算機系統內還可加裝其它火控系統,如戰場信息控制系統。
車長有一台SFIM工業公司製造的全景式VS 580-10陀螺穩定瞄準具。該瞄準具可與車上的激光瞄準具聯動並直接輸出射擊諸元數據。瞄準具的視角為+35至-35度。車長座位上方裝有8個潛望鏡,可提供360度全方位視野。
挑戰者2上裝備了皮金頓光電公司製造的II型熱成像觀察及炮瞄夜視鏡。該型感測器是根據英國的TICM 2通用模塊研製出來的。該成像系統可將放大4位或11.5倍的目標圖像顯示在炮手及車長的瞄準具和監視器上。炮手還擁有一台皮金頓光電公司製造的穩像式炮手主瞄準具,包括一個視頻通道、4 Hz激光測距儀和顯示器。其中激光測距儀的有效測距范圍為200米至10千米。駕駛員裝備了一台皮金頓光電公司製造的圖像增強式被動駕駛潛望鏡,主要用於夜間駕駛時使用。
編輯本段動力裝置
挑戰者2裝備一台12氣缸1200馬力帕金斯柴油機和戴維-布朗TN54齒輪箱。該型坦克裝備了第二代液氣懸掛系統和液壓式履帶收緊裝置。挑戰者2的最大公路速度為59千米/小時,越野行駛速度為40千米/小時。該坦克的公路行程為450千米,越野行程為250千米。
挑戰者2E
挑戰者2E擁有一套新的一體化武器控制和戰場管理系統,其中包括車長和炮手的陀螺穩定晝間/熱成像夜視瞄準具。該系統使挑戰者2E能夠通過一般交戰過程實現獵/殲式戰斗。該坦克還可選裝一套伺服管理的頭頂武器平台,該平台與車長的瞄準具隨動,可在炮塔外獨立作戰。 挑戰者2E的動力裝置改為一台德國製造的新型MTU 883型1500馬力柴油機和一套Renk HSWL 295TM自動傳動系統。
謝謝
望採納!
❻ 世界上最先進的坦克。
1美國M1A2SEp主戰坦克(是美軍現役最先進的數字化坦克。涉及觀瞄火控,武器、防護等多個方面。出售的實戰表現和優秀的綜合性能讓他成為那次手可熱的明星。)
2德國豹2A6(有強勁的動力,嚴密的防護,兇悍的火力,精良的火控等優勢,被公認為當今世界性能最優秀的主戰坦克,還擁有極為突出的外銷成績。)
3英國挑戰者2(是世界上防護性能最好的坦克。但是仍裝備著120mm線膛炮\不僅容易磨損、威力也受到限制,且精度也由於火控系統欠佳而不能發揮優勢。)
4以色列梅卡瓦(是當今世界經歷實戰次數最多的主戰坦克。有優秀的防護性能和模塊化的設計理念以及在惡劣條件下的生存能力)
5俄羅斯T一9O式(雖然與製作精美的西方坦克相比,俄系坦克外觀略顯粗糙簡陋。但是火力卻十分兇悍,機動性極佳、爆破,防護裝甲和世界首創的主動防禦系統的防護也非常出色。它造價低廉,維護便利實用、消耗資源和人工極少,戰時可迅速大量生產。)
6韓國k2主戰坦克(韓國最新一代的主戰坦克,擁有對付來飯堂導彈和飛機的主動性防禦系統,自動追蹤和填裝。彈葯系統首創的主動性懸架系統和高度的水底機動能力,使其可以利用一個下水通氣管敘敘潛入水中達4.1米的深度,一旦浮出水面後,他就可以立刻投入戰斗。韓國國防科學研究所形容它是世界技術最高的一種主戰坦克。)
❼ 英國挑戰者II型坦克很厲害嗎參數多少
早在1987年,英國就開始在「挑戰者Ⅰ」的基礎上著手研製「挑戰者Ⅱ」主戰坦克,1990年9月完成論證工作。與「挑戰者Ⅰ」相比,「挑戰者Ⅱ」重新設計了炮塔,採用新的火炮及火控系統,改進了動力裝置並匹配了性能可靠的變速箱,加裝了液壓履帶調整器等,在火力、機動性和防護力方面都有明顯的提高。
「挑戰者Ⅱ」主戰坦克戰斗全重62.5噸,乘員4人,發動機功率1200馬力,最大公路行駛速度56千米/時,最大公路行程450千米。主炮為1門L30型120毫米線膛炮,身管內壁鍍鉻,這既有利於延長使用壽命,又能獲得更穩定的射擊精度。
坦克的火控系統採用了最新一代數字式火控計算機、炮控裝置、車長和炮長觀瞄儀器等。炮控裝置是全電子控制裝置。車長、炮長觀瞄儀包括車長和炮長各自的穩定式瞄準鏡。車長的獨立穩定式瞄準鏡無須轉動鏡頭就能進行360度觀察,它與激光測距儀、熱成像儀綜合,使車長具有超越炮長控制和發射火炮的能力。這種坦克裝有1553B型數據匯流排,加上全電子炮控裝置,使火控效率大大提高,無論是使用光學瞄準鏡或熱成像儀,完成標準的作戰程序最多不超過8秒。
「挑戰者Ⅱ」主戰坦克車體和炮塔均採用第二代「喬巴姆」復合裝甲,這種裝甲防禦動能彈和化學能彈的效能極佳,必要時還可在車首和車體兩側加裝反應式裝甲以提高防護能力。
這種坦克在設計上還採用了一定的隱身技術,可以減弱在雷達熒光屏上的圖像特徵,並可通過向排氣管中噴入柴油和發射煙幕彈來產生自身防護的煙幕。坦克炮塔尾艙中安裝有三防裝置,使坦克具有在核、生、化條件下作戰的能力。車內首次設有乘員環境溫度調節系統,在冷、熱氣候條件下,可給乘員提供暖氣或冷氣,使乘員擺脫了以往那種艙內寒暑逼人的局面,能有效地保持戰鬥力。
❽ 挑戰者2主坦克有什麼特點
「挑戰者」2型主戰坦克是英國陸軍自二次大戰後設計的最強的主戰坦克。基本型生產從1993年開始,至2002年已經有386輛進入英國裝甲兵部隊服役,另外還有38輛出口到了安曼,這輛坦克的最大特徵就是62.5噸的戰斗全重和世界最高水平的防彈能力。
維克斯防衛系統公司1986年針對「挑戰者」1型射控和動力系統表現欠佳而予以改良的型號。「挑戰者」2型的車體和炮塔的構型均採用匿蹤技術以降低雷達訊號。雖然看起來它的車體和「挑戰者」1型沒有太多不同,但各項改良總計達到156項之多,其中包括:新材料的承載系統、加裝液壓履帶調整裝置、較可靠的駕駛操控裝置、換裝自封肢油箱、新車燈和操作較簡易的引擎蓋等。此外,鑒於「挑戰者」1型在維修上的諸多問題,新車體特別加強了整體的可靠度,單動力系統方面,即進行了近50項的改良。在為滿足出口中東國家的需要而開發的最新型「挑戰者」2E搭載了比本國用的車型更先進的火控系統FCS,主引擎也換成了德國產的MTU-883柴油機。
車載電子設備:
「挑戰者」2型之前的英國坦克在車載電子裝備上是相對落後的,而「挑戰者」2則在這一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首先是FCS中樞數字化計算機,採用了新一代的CDC制,車內各種電子設備通過數據匯流排相連接,以後還將加入現在正在開發中的戰場信息控制系統BICS,和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這些改進使得「挑戰者」2型成為了真正電子化的主戰坦克/
設計構型:
「挑戰者」2配備全新的炮塔,這是最重要的改良項目,構型設計上參考了MK.7/2型和巴西的「熊」式OSORIO戰車。整合兩種炮塔的諸多特性。新炮塔的整體布置和「挑戰者」1相仿,但構造非常簡潔,省略了後者的外部雜物箱,但尾艙中裝有核生化系統和環境控制系統。「挑戰者」系列坦克一直以重視防禦著稱,「挑戰者」2的防護能力,特別是炮塔的防護能力大幅提升,採用第二代「喬巴姆」復合裝甲,這種裝甲對抗動能彈和化學彈的效能極佳。
主炮和彈葯:
現生產的「挑戰者」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XL30式55倍徑高膛壓線膛炮坦克炮,該炮由諾丁漢皇家兵工廠(Royal Ordnance Nottingham)研製,採用多項新技術製造,閉鎖機構採用新型結構,可以承受高膛壓。炮管壽命為500發全裝葯彈(EPC),在內膛磨損量達到極限值前不會因材料疲勞而報廢,炮尾壽命是身管壽命的10倍。在世界各國主力戰車都使用滑膛炮的時代,「挑戰者」2卻堅持採用線膛炮。當時曾被認為落後了,而海灣戰爭中同樣選用這種炮的「挑戰者」1型的實戰成績已經充分證明了它的威力。可以發射L15A4式脫殼穿甲彈、L20A1式脫殼彈、L31式碎甲彈、L32A5式碎甲教練彈、L34式白磷發煙彈和新研製的L23A1式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該坦克上有存放42個葯筒和64個彈丸的位置,每個葯筒位置可放1發脫殼穿甲彈或者2發碎甲彈或發煙彈葯筒。一種典型的混合儲存彈葯方式是20發脫殼穿甲彈和44發碎甲彈或發煙彈。
射控系統:
鑒於「挑戰者」1型以往在北約射擊演習中的低劣表現,射控系統是「挑戰者」2型主要提升重點之一。改進型火控系統(Improved Fire-Control System-IFCS)是由M1A1的射控電腦進一步改良而來,功能提升的潛力極佳,可執行戰場資料控制或導航輔助,並能用於作戰訓練。大大縮短從捕捉目標到射擊所需的反應時間,賦於火炮對3000米固定目標和2000米活動目標射擊的較高的首發命中率。炮塔頂部配備一具VS580-10車長用穩定式全景瞄準儀,可提供車長全向位觀測能力。該瞄準儀可整合激光測距儀操作,使車長能控制和發射主炮或提供越權操作功能。炮塔頂部還配備一具炮手用穩定式瞄準儀,與車長瞄準儀相同,除標準的日間操作模式外,亦結合熱影像夜視功能。主炮防盾上方裝有一具TOGS攝像機和激光測距儀組成的熱影像裝置,它的穩定裝置與主炮整合,是具備放大功能的夜視系統,分別輔助車長和炮手瞄準儀作夜間偵搜觀測。「挑戰者」2型是第一種配備各種資料匯流排的英制戰車,加上原來的全電子式主炮控制和穩定系統,使得射控效率大幅提升,無論是使用光學瞄準儀還是熱影像儀,標准接戰過程最多不超過8秒。
動力系統和傳動系統:
「挑戰者」2型坦克搭載的是帕金斯(Perkins Engines)公司生產的康達(Condor)12V-1200型渦輪增壓柴油機,在2300轉/分時功率為882千瓦(1200馬力)。該發動機有2個渦輪增壓器,單缸功率達73.5千瓦(100馬力),發動機的控制採用道提防衛公司製造的數位控制單元(DASCU)以及大衛布朗公司的TN54變速箱,不僅提高了發動機的功率,同時也提升了機動性。在越野實戰中,時速達到40千米是沒有問題的。這對於這樣一輛62.5噸的超重型坦克來說,尤為難得。
懸吊系統:
「挑戰者」2坦克採用的是BOLT-ON式獨立液氣壓懸吊系統。這種系統用螺栓將具有吸震效果的油壓懸吊系統固定在車體上,因此即使誤觸地雷使一具懸吊器破損,只要更換損壞的部分便可迅速回到戰場。因為採用了這種性能更強,材質更新的懸吊系統,所以能夠吸收車體產生的震動,保持穩定的狀態,這不僅能提升行動時的設計性能,同時也減輕了乘員的疲勞。
性能參數
車長:11.5米
車寬:3.52米
車高:2.49米
戰斗車重:62.5噸
乘員:4人
功率/轉速:882千瓦(1200馬力/2300轉/分鍾)
公路最大速度:56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450千米
主要武器裝備:120毫米/L11A5/線膛炮,7.62毫米機槍2挺
❾ 中國最大的坦克
德媒評選全球最強九大坦克 中國99式位居第三
主戰坦克是現代化軍隊進攻的中堅力量。但先進的反坦克武器和空中威脅也對坦克提出了新的挑戰。21世紀的戰爭不同以往,攻擊可能來自四面八方。坦克也必須能夠經受巷戰考驗。各國軍隊是否作好了准備?《焦點》在此簡介世界最強坦克。
德國「豹2」:1979年投產的「豹2」坦克是德軍裝甲部隊的主力,也是外銷搶手貨。它配備120毫米口徑滑膛炮,煙霧發射器和機槍。「豹2」的復合裝甲由鋼與陶瓷或凱夫拉構成。該坦克配備1500馬力柴油發動機,由4人操縱。
美國M1A2「艾布拉姆斯」:埃及、沙特、科威特和澳大利亞都裝備了美國的M1A2「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該坦克於1980年投產。基於伊拉克戰爭的經驗,許多「艾布拉姆斯」都加裝了「城市生存模塊」。配備120毫米口徑滑膛炮的炮塔可在9秒內旋轉一周。該坦克還配備3挺機槍,並可在反坦克導彈來襲時釋放干擾物。
中國99式:99式是中國軍隊的主力坦克,在1999年首次公開展示。其重量因裝甲厚度增加而達到了54噸。99式配備1500馬力的柴油發動機。其125毫米口徑滑膛炮可發射激光制導導彈。
英國「挑戰者2」:「挑戰者2」坦克每輛售價約400萬英鎊。一輛「挑戰者2」曾被數枚反坦克導彈擊中,但在短暫修理後就能繼續開動。此後,其裝甲被視為無法擊穿。為讓成員在戰斗期間也有茶喝,該坦克配備了電熱水壺。其武器為兩挺機槍和一門120毫米口徑火炮。
以色列「梅卡瓦4」:「梅卡瓦4」重達65噸,是世界最重的現代化主戰坦克。因為中東地區地面乾燥和設計最大行程較短,所以重量並不會影響「梅卡瓦4」完成任務。它裝備一門120毫米口徑滑膛炮、3挺機槍和一門迫擊炮。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坦克的車底有數厘米厚的防地雷裝甲。
俄羅斯T-90:T-90自1993年服役,專家估計目前俄軍裝備了約1000輛。其俄式坦克的典型外形有助於縮減著彈面。2012年,最先進的T-90SM亮相,其炮塔外形有了變化,並配備空調和1130馬力的現代化發動機。
法國AMX「勒克萊爾」:「勒克萊爾」主戰坦克最新型號的性能據說比「豹2」還要優異。獨特的動力裝置使車身較短,因而該坦克是最小的西方主戰坦克。配備120毫米口徑滑膛炮和兩挺機槍的「勒克萊爾」最高時速可達72公里。此外,這種坦克實現了全數字化,成員通過顯示器操縱坦克。
日本90式:90式坦克在1990年投產,配備一門120毫米口徑滑膛炮和兩挺機槍。這種坦克的數字化核心是一台32位電腦。90式可藉助熱成像設備自動瞄準步兵、坦克和直升機。
韓國K2「黑豹」:「黑豹」的樣車於2007年出廠。今天,「黑豹」是全球最現代化的坦克。其現代化火控系統不僅可對付坦克,而且也能打擊低空飛行的直升機。此外,該系統還可實施自動射擊。「黑豹」配備一門120毫米口徑滑膛炮和2挺機槍。火炮射速為每分鍾15發。
❿ 英國挑戰者2坦克與以色列梅卡瓦MK4主戰坦克比較
從綜合實力來看兩者在伯仲之間!
挑戰者-2E採用120毫米L-30A1線膛炮。諾丁漢皇家兵工廠(Royal Ordnance Nottingham)研製,從前稱之為EXP32M1式火炮。該炮炮管上裝有熱護套、抽氣裝置和炮口校正裝置,炮身用新型電渣重熔鋼製成,炮尾閉鎖機構採用新型結構,可以承受高膛壓。炮管壽命為500發全裝葯彈(EPC),在內膛磨損量達到極限值前不會因材料疲勞而報廢,炮尾壽命是身管壽命的10倍目。該坦克炮可以發射L15A4式脫殼穿甲彈、L20A1式脫殼彈、L31式碎甲彈、L32A5式碎甲教練彈、L34式白磷發煙彈和新研製的L23A1式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MK4的新型全電驅炮塔是由Elbit系統公司以及其下轄的EI OP 電子光學實業公司研發的。其新的120mm滑膛主炮是由以色列軍事實業公司研製的。這門主炮是MK3型坦克炮的新型換代產品,與其上代產品一樣,新主炮同樣擁有能減低炮管在環境或是射擊因素下造成彎曲程度的熱防護套。這種主炮可以發射增加了發射功率的新型彈葯,像是120mm高速穿甲彈和制導炮彈。裝填手可以選擇半自動裝填模式。MK4坦克攜帶48發存放在個體保護式彈艙中的備彈。它還有一個全電驅動的裝有10發定裝彈的旋轉式彈匣。
防護能力是衡量坦克性能的一個主要指標,對於一貫輕規模、重質量的以色列軍隊來說,坦克的生存能力更是其裝備建設中的重中之重。以軍認為,僅僅依靠完善坦克的戰場信息獲取能力遠不能滿足城市作戰的需要,要想在混亂而又多變的巷戰中立於不敗之地,坦克必須具備充分的抗打擊能力。因此,「梅卡瓦」系列坦克一直堅持「防護為基礎、保護乘員為中心」的原則,大膽地突破了坦克火力、機動和防護三大性能平衡的觀念。在Mk4的研製過程中,以軍提出了綜合利用各類手段,在單車上實現協同防禦的概念,這一概念又被稱為「立體防禦」。
Mk4雖然是主要著眼於城市作戰而開發的坦克,但其正、側面的裝甲厚度卻幾乎與伊拉克戰爭中的「挑戰者」2坦克相當,防護部分的重量約占整車重量的75% (其中絕大部分是用於防護的裝甲重量),比其他坦克的50%要高許多。難怪其自重高達65噸,是世界上最重的主戰坦克之一。
Mk4採取新的裝甲防護措施,其外形與前幾型相比有明顯變化,整個炮塔外形如飛碟,形狀扁平,四周帶有復合裝甲,正面裝甲呈楔形。這種獨特外形有效地減少了正、側方的暴露面積,極易導致敵方武器在命中時產生滑彈,對於防禦從屋頂等高處射來的輕型武器尤為有效。炮塔的頂部也裝有瓦片狀的模塊裝甲,僅20-30毫米厚的炮塔裝甲就能抵禦反坦克導彈等重型武器從正前方以70°角的襲擊,而且只要不被敵彈瞬間擊穿,炮塔的傘狀結構便可迅速將來彈的能量分散。
除了炮塔設計獨特外,整體式火炮防盾設計也讓人稱贊。防盾蓋板可隨著火炮的俯仰而滑動。無論俯仰到什麼角度,它都能對炮塔內電子系統和火炮俯仰裝置進行滑動保護。然而,當把炮塔和車身最大限度地「壓扁」,又在車頂加裝了堅實的裝甲之後,坦克乘員和裝備如何出入車艙便成了一個難題。對此,Mk4的設計師又獨辟蹊徑,4名乘員均經由車長室旁一個小艙門進出車艙,而彈葯等裝備則通過車身後部的艙蓋安放到車內。這樣既保證了人員出入和彈葯裝卸的方便,又可不犧牲坦克的安全性能。
像「梅卡瓦」Mk3一樣,Mk4的車身四周也掛有相同的模塊化復合裝甲,後者的模塊化復合裝甲更先進,主要是它的復合裝甲組件用了新材料,裝甲結構樣式也有新變化。為了加強駕駛員的防護,以色列的設計師甚至還在駕駛艙的內壁上也敷設了一層輕型裝甲。由於地雷是巴勒斯坦武裝部隊的常用武器,所以以色列軍方專門對 Mk4 的底部裝甲進行了強化,使其足以應付強力地雷的沖擊。
此外,以色列軍方一向對坦克的主動防禦系統抱有濃厚的興趣,據悉,以色列國防部正在同拉斐爾公司商洽為 Mk4 加裝車載反導彈系統,該系統可對飛行中的反坦克導彈進行攔截。有了這些防禦利器, Mk4 在面對巴勒斯坦武裝部隊的單兵武器時簡直就可以說是無敵的「鋼鐵巨獸」。
英國主戰坦克一直保持著有英國特色的堡壘式厚重裝甲設計,挑戰者-2E亦是如此。挑戰者-2E擁有比以前更加簡潔的外形,車體和炮塔使用一種新的先進裝甲技術。這種未被透露名稱的新裝甲技術主要是採用了新材料,來增強抗破甲彈以及動能彈攻擊的防護能力,而且在裝甲外層還有低可探測性塗料,可以降低敵方毫米波雷達和紅外探測器的作用距離,有效降低被導彈命中的概率。
挑戰者-2E擁有一個出色的全自動火災/爆炸探測系統,在乘員艙和動力艙有抑燃抑爆系統(原只有動力艙才裝備)。實際上在挑戰者-2E的炮塔座圈以上,已幾乎沒有爆炸物隱患了,120毫米主炮炮彈全部存放在一個裝甲保護的隔艙中,這也就意味著成員的生存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炮塔的各種設備全部都是電驅動,這就消除了液壓驅動系統的液壓油泄露所可能導致的火災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