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式下午茶最早起源於何時
下午茶起源於17世紀。當時,英國上流社會的早餐都很豐盛,午餐較為簡便
『貳』 英國的紅茶是怎麼傳過去的
開始是從印度傳過去的
『叄』 紅茶的起源與發展簡史
紅茶 紅茶,英文為Blacktea。紅茶在加工過程中發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為中心的化學反應,鮮葉中的化學成分變化較大,茶多酚減少90%以上,產生了茶黃素、茶紅素等新成分。香氣物質比鮮葉明顯增加。所以紅茶具有紅茶、紅湯、紅葉和香甜味醇的特徵。為我國第二大茶類。
紅茶屬全發酵茶,是以適宜的茶樹新牙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等一系列工藝過程精製而成的茶。萎凋是紅茶初制的重要工藝,紅茶在初制時稱為「烏茶」。紅茶因其干茶沖泡後的茶湯和葉底色呈紅色而得名。下面就跟隨我來一起看看紅茶的歷史吧。
紅茶的歷史介紹:
紅茶的鼻祖在中國,世界上最早的紅茶由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產正山小種紅茶的茶葉世家,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
正山小種紅茶於1610年流入歐洲。1662年,當葡萄牙凱瑟琳公主嫁給英皇查理二世時,她的嫁妝裡面有幾箱中國的正山小種紅茶。從此,紅茶被帶入英國宮廷,喝紅茶迅速成為英國皇室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早期的英國倫敦茶葉市場中,也只由出售正山小種紅茶,並且價格異常得昂貴,唯有豪門富室方能飲用,正山小種紅茶成為英國上流社會不可缺少的飲料。
英國人摯愛紅茶,漸漸地把飲用紅茶演變成一種高尚華美的紅茶文化,並把它推廣到了全世界。
1689年,英國更在中國的福建省廈門市設置基地,大量收購中國茶葉。英國喝紅茶比喝綠茶多,且又發展出其獨特的紅茶文化,均與上述歷史事件有關。因為在廈門所收購的茶葉都是屬於紅茶類的半發酵茶——''武夷茶'',大量的武夷茶流入英國,取代了原有的綠茶市場,且很快成為西歐茶的主流。武夷茶色黑,故被稱為''Blacktea''(直譯為黑茶)。後來茶學家根據茶的製作方法和茶的特點對其進行分類,武夷茶沖泡後紅湯紅葉,按其性質屬於''紅茶類''。但英國人的慣用稱呼''Blacktea''卻一直沿襲下來,用以指代''紅茶''。
紅茶的產區分布介紹:
主產地在中國、斯里蘭卡、印度、印度尼西亞、肯亞。
國內
紅茶的品種介紹:
祁紅—產於安徽祁門、至德及江西浮梁等地;
滇紅—產於雲南佛海、順寧等地;
霍紅—產於安徽六安、霍山等地;
蘇紅—產於江蘇宜興;
越紅產於浙江紹興一代;
湖紅—產於湖南安化、新化、桃源等地;
川紅—產於四川馬邊、宜賓、高縣等地;
英紅—產於廣東英德等地;
昭平紅——產於廣西昭平縣;
其中尤以祁門紅茶最為著名。寧紅工夫產於江西修水一帶,是中國最早的工夫紅茶之一。
世界
世界上紅茶的品種很多,產地也很廣,除中國以外,印度、東非、印尼、斯里蘭卡也有類似的紅碎茶生產。
紅茶的栽培條件介紹:
適合茶樹栽培的地域需要滿足的條件:
(1)熱帶或亞熱帶;
(2)氣溫高的季節有足夠的降水;
(3)弱酸性土壤;
(4)土壤的排水性良好。
在收獲季節,在乾燥的日子一日內溫差較大能夠夠厚或具有芳香的優質茶葉。
中國紅茶品種主要有:日照紅茶、祁紅、昭平紅、霍紅、滇紅、越紅、泉城紅、泉城綠、蘇紅、川紅、英紅、東江楚雲仙紅茶等。
中文學名紅茶界植物界門被子植綱雙子葉植物亞綱原始花被目山茶科山茶分布區域東非,中國,印度,斯里蘭卡,印尼起源中國福建武夷山,安徽、四川、雲南、福建、湖南等。朋友們了解了關於紅茶的知識了吧
『肆』 紅茶的發展歷史 。
紅茶的鼻祖在中國,世界上最早的紅茶由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產正山小種紅茶的茶葉世家,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
正山小種紅茶於1610年流入歐洲。1662年,當葡萄牙凱瑟琳公主嫁給英皇查理二世時,她的嫁妝裡面有幾箱中國的正山小種紅茶。從此,紅茶被帶入英國宮廷,喝紅茶迅速成為英國皇室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689年,英國更在中國的福建省廈門市設置基地,大量收購中國茶葉。英國喝紅茶比喝綠茶多,且又發展出其獨特的紅茶文化,均與上述歷史事件有關。
(4)英國的紅茶文化多少年了擴展閱讀
因為在廈門所收購的茶葉都是屬於紅茶類的半發酵茶——「武夷茶」,大量的武夷茶流入英國,取代了原有的綠茶市場,且很快成為西歐茶的主流。武夷茶色黑,故被稱為''Black tea''(直譯為黑茶)。
後來茶學家根據茶的製作方法和茶的特點對其進行分類,武夷茶沖泡後紅湯紅葉,按其性質屬於''紅茶類''。但英國人的慣用稱呼''Black tea''卻一直沿襲下來,用以指代''紅茶''。
紅茶可以幫助胃腸消化、促進食慾,可利尿、消除水腫,並強壯心臟功能。紅茶中「富含的黃酮類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發病率。
『伍』 英國的紅茶距今200多年歷史怎麼理解當時英倫與白銀一樣貴
因為品質與供求不平衡,那時英國紅茶品質好,而且供不應求,所以價格高。
英國紅茶是一種發酵茶,隨著發酵程度的不同,顯現出不同的顏色、香味和口感,如同葡萄酒一般,讓人捉摸回味。英國人熱愛紅茶的程度舉世聞名。在一天中許多不同的時刻,英國人都會抽出時間來喝一杯茶。這樣的傳統,其實早在18世紀已經蔓延開來。在18世紀的歐洲,除了傳教士廣泛釀造的葡萄酒之外,被當時英國貴族推崇備至、甚至被當成炫耀貴族身份的杯中之物是一杯香醇的紅茶,並且必須是來自中國或者印度的上等紅茶沖泡的。紅茶成了當時英國最流行的飲料,並且取代了酒在餐飲中的地位。即使現在英國紅茶在倫敦的售價約1200元一斤,如果出口到中國,價格可能更貴。
『陸』 英國茶文化發展的歷史
英國茶文化源遠流長,英國茶文化對於中國茶文化傳播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和啟示作用。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英國茶文化發展的歷史,一起來看看。
約始於17世紀中期,當時的查理二世王後凱瑟琳公主非常喜歡飲茶,被稱為“飲茶皇後”。在她的影響和推動下,飲茶之風很快在全國普及。到18世紀,英國已成為世界上人均茶葉消費量最大的國家,19世紀時,茶室和茶舞很盛行。當今的英國人,仍然熱衷於飲茶,茶文化一如既往。
英國人對茶的概念和理解與我們不一樣,他們通常喜歡喝紅茶(black tea),市場上銷售的茶大都是小袋裝的碎茶(teabag),常見的品牌有Twinings, Tetley, PG tips, Yorkshire tea 等。飲用時每次取一小袋放入陶瓷茶杯中,加入沸水浸泡3分鍾左右,然後撈出茶袋,再依個人口味的不同,加適量鮮牛奶,即配製成具有英國特色的英式奶茶,色澤誘人,味道香醇。當今的英國人喝茶,多數是在上午10點左右和下午4點左右。他們尤其重視下午4點左右的“午後茶”。因為英國人重視早餐,午餐非常簡單,通常晚上8點以後才進晚餐,所以下午4點左右需補充營養,以防疲憊飢餓。午後茶通常是一杯茶和一碟甜點或幾片餅乾等,招待客人或貴賓時,午後茶內容會比較豐富些。
英國人喝紅茶比較講究,他們使用獨特的、精美的茶具。茶具多是陶瓷製成的,上面繪有英國植物與花卉的圖案,美觀結實,有收藏價值。整套茶具一般包括茶壺、茶杯、茶葉罐、茶巾、濾杓、砂糖壺、廣口奶精瓶、茶鈴、托盤、保溫棉罩、熱水壺等。
茶起源於中國,而英國的茶最早也是從中國傳入。1657年,英國從中國引入茶,從此英國便開始有了茶,而茶也正是登上了英國飲品的大舞台,並為英國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拉開了序幕。因為英國沒有原產的茶,在中國茶葉傳入英國後,茶葉就變成了一種十分珍貴的飲品,只有皇室或者是貴族才有資格享用茶。在茶傳入英國期間,很多人對於茶葉在英國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葡萄牙的皇室公主嫁給英國王子查理二世之後,對於從中國傳來的茶文化非常的熱衷和喜愛。她不僅酷愛飲茶,同時對於飲茶的茶具也是十分的考究。她自己私藏了許多珍貴的茶葉,費勁心思收集茶葉和茶具,甚至不惜漂洋過海,訪問萬里之遠的中國,遍尋名貴的茶葉和獨特的茶器,這在英國的皇家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此外,她不光自己飲茶,享受茶文化帶來的獨特趣味,而且她還大肆宣揚飲用茶的好處和自己在喝茶過程中所體驗到的身心益處。同時也極力向社會各界宣傳茶的養身功效,既可以延緩衰老,也可以讓身體更加健康。
可想而知,連王妃都如此推崇備至的茶,甚至將茶作為日常必備飲品,而看到王妃在飲用它時所獲得的諸多好處,那麼無論是皇室里的成員,還是各個貴族層面都會掀起一股名人效應。都會爭相追捧,所以茶文化就得到了相當顯著和極為迅速的發展和傳播。
事實上,除了皇室的查理二世的王妃對茶如此推崇之外,還有一位偉大的女性也為英國的茶文化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那就是公爵夫人安娜瑪利亞,她時常邀請貴族圈層的夫人小姐一起在下午時分去參加她設的小型宴會,在宴會中主要以茶為主,貴族的婦人之間還可以一邊喝茶一邊休閑的聊天,討論自己的生活,非常舒適愜意。從此便慢慢的有了這個下午飲茶的傳統和習俗,在英國的貴族圈子,女性漸漸的將這個習俗定位成一個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所以經過不斷的沿襲和發展,聞名世界的“下午茶”便開始了,由此從英國到世界的許多國家就開始有了下午茶的這一習俗和愛好,這就是茶在英國的起源。在茶傳入英國的初期,茶的飲用人群還只是在皇室和貴族這一領域。因為英國所飲用的茶只是從國外進口,英國沒有原生的茶樹,直到英國人在印度發現了茶樹,這一發現直接引發了茶文化在全國大范圍內的飲茶熱潮。
茶娘:茶娘這種傳統起始於300多年前東印度公司一位管家的夫人。當時公司每次開會議事,都由她泡茶服侍並沿襲下來。到20世紀初,東印度公司決定用自動販賣機取代“茶娘”時,竟因全英反對而作罷。
喝茶時間:喝茶時間形成制度也有200餘年之久。起初是僱主讓上白班的員工在上午某段時間略事休息並供應茶點。1741年至1820年期間,許多工廠、農場主認為每天安排“喝茶時間”會養成員工的懶散習慣,想加以廢止。然而遭到雇員聯合抗議而放棄。
下午茶:起源於19世紀初期。下午茶是維多利亞時代的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發明的。維多利亞時代是大英帝國最強盛的時代(堪比唐朝之於中國),人們追求精緻的生活品位。在此背景下誕生的下午茶自然是相當高雅、精緻、奢華。那時,三明治也剛問世。這兩樣東西結合一起,成為英國人每天下午同好友聚首閑談時的主要飲料和食品,至今不衰。
茶館:英國茶館的構想是來自一家麵包公司的女主管,她於1864年首創一家同時供應茶和點心的店堂,深受歡迎。茶館便在英國如雨後春筍。有趣的是,茶館剛出現時竟成為單身女子唯一能公開會晤男友而不被認為傷風敗俗的場所。
『柒』 英國茶文化
英國飲茶,始於17世紀中期,1662年葡萄牙凱瑟琳公主嫁與英國查爾斯二世,飲茶風尚帶入皇家。凱瑟琳公主視茶為健美飲料,嗜茶、崇茶而被人稱為"飲茶皇後",由於她的倡導和推動,使飲茶之風在朝廷盛行起來,繼而又擴展到王公貴族和貴豪世家及至普通百姓。英國人好飲紅茶,特別崇尚湯濃味醇的牛奶紅茶和檸檬紅茶,伴隨而來的還出現了反映西方色彩的茶娘、茶座、茶會以及飲茶舞會等。
目前,英國人喝茶,多數在上午10時至下午5時進行。倘有客人進門通常也只有在這時間段內才有用茶敬客之舉。他們特別注重午後飲茶,其源始於18世紀中期。因英國人重視早餐,輕視午餐,直到晚上8時以後才進晚餐。由於早晚兩餐之間時間長,使人有疲憊飢餓之感。為此,英國公爵斐德福夫人安娜,就在下午5時左右請大家品茗用點以提神充飢,深得贊許。久面久之,午後茶逐漸成為一種風習,一直延續至今。如今在英國的飲食場所,公共娛樂場所等都有供應午後茶的。在英國的火車上,還備有茶籃,內放茶、麵包、餅干、紅糖、牛奶、檸檬等,供旅客飲午後茶用。午後茶實質上是一餐簡化了的茶點,一般只供應一杯茶和一碟糕點,只有招待貴賓時,內容才會豐富。
『捌』 英國貴族紅茶文化的禮儀
英國人英國貴族紅茶 文化 有著悠久的歷史,那麼英國貴族紅茶文化禮儀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英國貴族紅茶文化的禮儀,一起來看看。
英國貴族紅茶文化的禮儀
1.喝下午茶的最正統時間是下午四點鍾(就是一般俗稱的Low Tea) 。
2.在維多利亞時代,男士是著燕尾服,女士則著長袍。現在每年在白金漢宮的正式下午茶會,男性來賓則仍著燕尾服,戴高帽及手持雨傘;女性則穿白天洋裝,且一定要戴帽子。
3.通常是由女主人著正式服裝親自為客人服務。非不得以才請女傭協助以表示對來賓的尊重。一般來講,下午茶的專用茶為大吉嶺與伯爵茶、火葯綠茶、或錫蘭茶傳統口味純味茶,若是喝奶茶,則是先加牛奶再加茶。
4.正統的英式下午茶的點心是用三層點心瓷盤裝盛,第一層放三明治、第二層放傳統英式點心Scone、第三層則放 蛋糕 及水果塔;由下往上開回吃。至於Scone的吃法是先塗果醬、再塗奶油,吃完一口、再塗下一口。
這是一種紳士淑女風范的禮儀,最重要是當時因茶幾乎仰賴中國的輸入,英國人對茶品有著無與倫比的熱愛與尊重,因此在喝下午茶過程難免流露出嚴謹的態度。甚至,為了預防茶葉被偷,還有一種上了鎖的茶櫃,每當下午茶時間到了,才委由女傭取鑰匙開櫃取茶。
沖泡熱紅茶時,茶葉量需精確。基本上不論何種茶葉,一杯茶湯量約需茶葉紅茶匙1滿匙(約3克),但若以FOP或OP等較大葉的茶葉沖泡5杯份時,需酌加1匙,如此泡出的紅茶更加香醇。若要再做成各式冰紅茶,則茶葉量不變,但水量要減半,使濃度提高一倍。
至於浸泡時間,以BOP等小型茶葉沖泡純紅茶,約浸泡2-3分鍾,若以BOP或FOP等大葉茶沖泡,則約需3-4分鍾。若非純飲,而是要用來做成各式奶茶,則 宜多浸泡30秒。熱紅茶是享用各種花式紅茶的基礎,無論是熱飲的皇家紅茶、熱奶油茶、錫蘭奶茶、伯爵奶茶、英式奶茶、甚至冷飲的冰紅茶、茉莉蜜茶、薄荷 茶、冰淇淋奶茶等,第一個步驟便是要先沖泡好一壺香醇的熱紅茶,而這壺熱紅茶的風味與醇度,可以決定各種花式紅茶的好壞。當然,以高品質茶葉所沖泡成的熱紅茶.
可以加入紅茶中調配酒茶用的酒種類十分繁多,一般常見的有可調配出蘇格蘭風味的威士忌、皇家紅茶中的當家花旦白蘭地,還有萊姆酒、蘭姆酒、紅葡萄酒等。這些酒香醇怡人,加在紅茶之中,更能烘托出茶和酒各自迷人的一面。
皇家紅茶、啤酒紅茶,是較為特殊的兩種酒茶。皇家紅茶是將白蘭地燃燒後放入紅茶中,在白蘭地燃燒時,可將室內的燈光熄掉,享受它藍色熒熒的火焰搖曳和燃燒時 散發出的香氣;而啤酒紅茶由於含有冰涼的酒精成分,能帶給人清涼有勁的感覺;尤其是加入葡萄酒的酒茶更具有舒筋活血、開胃健脾、幫助消化等功能,對神經衰 弱和過度疲勞的人非常有益。
英國紅茶文化簡述
紅茶雖然原產於中國,卻在國外受到更大的歡迎,尤其是英國。自17世紀英國人接觸到紅茶後,三百年來逐步發展出一套幽雅的紅茶文化,並成為世界紅茶文化的主流。英國的紅茶文化形成是自上而下的,於1662年嫁給英國查理二世的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周末下午茶,人稱為 飲茶 皇後,她雖然不是英國第一個飲茶的人,卻是帶動英國宮廷和貴族飲紅茶風氣的開創者,她陪嫁來的茶葉和陶瓷茶具,以及她沖泡的在茶和飲茶方式,都成為上層階級乃至普通老百姓仿效的時髦風尚。本文由佳緣茶葉鐵觀音原創,轉摘請註明出處。
英國正統的紅茶文化約在1837年起在維多利亞女王時代成型,並已深入到英國普通老百姓之中,據估計,綠茶去眼袋會有副作用,英國人一天會喝45杯茶,平均每人每年會喝1300杯茶,相當於每人每年消費33.5公斤茶葉。英國人一天中會有六七次的飲茶時間:如一起床即喝的早茶;早餐時的早餐茶;到十一點左右,早上工作告一段落的十一點鍾茶:到下午三四點時的下午茶:相當於下午茶(又稱Low Tea)而在傍晚六點左右進行的的高茶(High Tea);最後一天活動即將結束,就寢前還會喝杯睡前茶。本文由佳緣茶葉鐵觀音原創,轉摘請註明出處。
『玖』 紅茶製法的發明地在哪裡
福建武夷
世界紅茶之源——“正山小種”紅茶,作為世界紅茶的始祖,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於明朝中後期,誕生於中國福建武夷山桐木,由正山堂江氏先祖始創。從正山小種到世界統飲名茶,由桐木走到世界的每一個紅茶之印跡,都有著一段品不盡、道不完的紅茶之韻!
紅茶,英文為Black tea。紅茶在加工過程中發生以茶多酚酶促氧化為中心的化學反應,鮮葉成分變化較大,茶多酚減少90%以上,產生了茶黃素、茶紅素等新成分和香氣物質,具有紅茶、紅湯、紅葉、香甜味醇的特徵。紅茶品種以祁門紅茶最為著名。
紅茶屬全發酵茶,是以適宜的茶樹新牙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等一系列工藝過程精製而成的茶。萎凋是紅茶初制的重要工藝,紅茶在初制時稱為“烏茶”。紅茶因其干茶沖泡後的茶湯和葉底色呈紅色而得名。中國紅茶品種主要有:日照紅茶、祁紅、昭平紅、霍紅、滇紅、越紅、泉城紅、泉城綠、蘇紅、川紅、英紅、東江楚雲仙紅茶等,2013年湖南東江楚雲仙紅茶喜獲“中茶杯”特等獎。
紅茶的鼻祖在中國,世界上最早的紅茶由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產正山小種紅茶的茶葉世家,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
正山小種紅茶於1610年流入歐洲。1662年,當葡萄牙凱瑟琳公主嫁給英皇查理二世時,她的嫁妝裡面有幾箱中國的正山小種紅茶。從此,紅茶被帶入英國宮廷,喝紅茶迅速成為英國皇室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早期的英國倫敦茶葉市場中,也只有出售正山小種紅茶,並且價格異常得昂貴,唯有豪門富室方能飲用,正山小種紅茶成為英國上流社會不可缺少的飲料。英國人摯愛紅茶,漸漸地把飲用紅茶演變成一種高尚華美的紅茶文化,並把它推廣到了全世界。
1689年,英國更在中國的福建省廈門市設置基地,大量收購中國茶葉。英國喝紅茶比喝綠茶多,且又發展出其獨特的紅茶文化,均與上述歷史事件有關。因為在廈門所收購的茶葉都是屬於紅茶類的半發酵茶——“武夷茶”,大量的武夷茶流入英國,取代了原有的綠茶市場,且很快成為西歐茶的主流。武夷茶色黑,故被稱為“Black tea”(直譯為黑茶)。後來茶學家根據茶的製作方法和茶的特點對其進行分類,武夷茶沖泡後紅湯紅葉,按其性質屬於“紅茶類”。但英國人的慣用稱呼“Black tea”卻一直沿襲下來,用以指代“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