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約在什麼時期白色成為西方女性出嫁時所穿的禮服顏色
現在新娘在婚禮上的時候,盡管穿的婚紗款式不同,但都有統一的特點,那就是身穿白色的婚紗,而且屬於一種稀釋婚紗,下身是寬大的蓬蓬裙。很多人都還以為白色婚紗是古代西方人就有的,因為白色在西方人看來象徵著一種純潔
不過的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白色的婚紗,他的歷史也僅僅只有200年左右的時間,在19世紀之前,很多歐洲的王室貴族或普通家庭穿的都是簡簡單單的一身晚禮服蓬蓬裙,只要看著比周圍的人華麗一點、禮服上在搭配一些個珠寶首飾和一件毛皮大衣,就簡單完事了,並且究竟是什麼樣的顏色,並沒有嚴格性的規定
而且在19世紀之前,新娘所穿的下擺拖地的白紗禮服,其實本來是天主教教徒的一種典禮服,但是因為在古代歐洲一些國家實行了政教合一的國體,在結婚儀式當中必須要經過神戶或者牧師的祈禱見證,這樁婚姻才能被稱為是合法的婚姻
白色婚紗被證據成為結婚的象徵是開始於1820年前後,當時的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結婚的時候就穿上了歷史上第1套白色的婚紗,並且驚艷了整個歐洲,從此整個歐洲,已知全世界都開始在婚禮上,穿著白色婚紗,而這個時候白色婚紗才開始漸漸的流行開來
在婚禮當中白色絕對是其中的主流顏色,在當時西方看來,白色象徵著一種純潔的同時也象徵著女性的貞潔,在召主統治時期,就要求女性在結婚之前必須要守身如玉,而且規定白色是少女的專利,一些個二婚或已經失身的女性是不能穿上白色婚紗的。
但是隨著時代不停的向前發展,白色婚紗看起來就顯得有些單調了,現在一些人在結婚的時候都會搞出不同的花樣來,比如說將原來白色婚紗的款式不變,但是改變其中的顏色。又或者嘗試其他款式,或其他形式的婚禮,比如最近行的一種仙界式婚禮。
2. 伊麗莎白二世年輕時穿過哪些服裝,分別由誰設計
1953年,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加冕禮服。在這張照片里,你可以看到她加冕禮服上以金銀線綉上的珍珠、水晶以及象徵英國的玫瑰,加冕禮服由英國皇家刺綉學院(Royal School of Needlework)設計,由諾曼·哈特內爾製作而成。哈特內爾在裙子上特意綉上四葉草,布滿了幸運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