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都說英國是美食荒漠,英國真的沒有好吃的東西嗎
說到英國,這個國家的人給我們的印象就是那種成沉穩、紳士的,畢竟當地的文化方面是非常突出的,隨處都散發著那種濃郁的文學氣息,除了人、文化和當地的建築之外,就連當地的食物都和英國人一樣內斂,從他們的一日三餐中就能夠看出來,質量精、數量很少,在食物搭配上面也非常講究。
『貳』 以前經常聽到關於英國食物的玩笑,英國真的什麼美食都沒有嗎
不像咱們國家煮個東西要爆蔥,炒香辣醬,姜蒜八角香葉等等調料,然後加復雜的烹制過程。英國很簡單,就是把肉擱在水裡煮,要吃的時候你根據自己的需要弄到小盆里愛加什麼加什麼,比如說:「英國的食物有著最可悲的命運,因為英國人要殺死它們兩次。第一次是奪走它們的性命,第二次是奪走它們的味道。」 「英國最好吃的菜就是外國菜」等等。
反正胡哥是發現了,那就是在倫敦街頭你可以看到肯德基、麥當勞,可以看到印度咖喱,可以看到中餐館,可以看到泰國菜,可以看到義大利菜、法國菜,但就是很少看到英國餐廳……這不是開玩笑。英國的國寶:炸魚薯條,被英國人引以為豪的一個美食。這道菜比較油膩,本身沒味道,必須另外加鹽蘸醬才能勉強下咽。搭配靈魂伴侶——薯條,也算是英國最能拿出手的菜了。
『叄』 英國人的飲食習慣(包括一日三餐和周末用餐)
英國人的飲食習慣每天四餐: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
早餐 英國人十分重視早餐,尤其是周日的早餐。英國人用早餐的時間一般是7:00-9:00。傳統的英式早餐比較復雜,開始吃一點麥片粥(以正宗蘇格蘭風味的粗燕麥片粥最為可口,而且富有營養,尤其是加入牛奶或奶油以及糖或鹽之後);接著時熏肉片或加雞蛋或臘腸加熏肉片,有時還吃熏魚或鮮魚;最後吃黃油或果醬烤吐司麵包,有時還有些水果,飲料是茶或咖啡。
午餐 午餐一般在12點至下午2點之間。但對於大多數外出上班或上學的人來說,午餐則是一頓便餐。有些中、小學免費供應午餐。對於大多數工作人員來說,午餐休息時間較短,他們或去所在單位自助餐廳或鄰近的快餐店吃頓快餐,或吃自帶的簡便快餐。這種自備午餐由乳酪、麵包、黃油構成,通常還有西紅柿、萵苣、芹菜以及沙拉和酸黃瓜。在家中吃午飯的,大多數人的午餐也比較簡單,吃些頭天晚上剩下的冷肉,外加一些用蔬菜製成的冷盤,以及肉餅、布丁和水果,飯後喝咖啡。也有少數人認為午餐是主餐,要吃牛排、羊排或魚以及甜餅、餅干、乾酪,還喝啤酒。
下午茶 下午4-5點鍾,有一道下午茶,吃下午茶的英國人不僅僅是喝點飲料或吃一頓飯,而且是一種傳統。下午茶一般是紅茶、蛋糕、麵包和餅干。英國人稱下午茶為「茶休」(teabreak),時間是一刻鍾至二十分鍾,不少人還有喝上午茶的習慣。英國人主要是喝奶茶。其做法是先用沸水將茶杯溫一下,放進茶和奶,再沖入沸水。奶茶沖好後,有的直接喝,有的在奶茶里加糖、鮮檸檬汁等。糖和檸檬汁等事先放在旁邊的器皿中,個人根據口味自取,但絕不能同時加奶和檸檬汁。
晚餐 晚餐一般是一天中的正餐,一些講究的人家進餐前要換上晚禮服。正規的晚餐至少包括三道菜,最常見的主菜就是烤炙肉類澆肉汁,以及牛排、火腿、魚等,通常是每人。一大塊肉(雞肉、羊肉、豬肉、牛肉等),一盤拌了黃油的土豆泥,一盤青菜(沙拉等)。另外,飯前每人有一碗湯,飯後有點心、冰淇淋以及水果。晚餐時一般要喝啤酒或葡萄酒,一些富人則喝烈性的蒸餾酒——威士忌。
『肆』 英國菜土司上的豆子是怎麼流行起來的
這兩種產品都沒有嚴格的定量配給,它們是一頓營養豐富的美餐。
國家麵包-維基網路。並不是特別適合食用,所以最好烤一下!黃油的定量供應非常嚴格,但烤豆子就不需要黃油了。
英國人對茄汁烤豆的喜愛是一個有趣的故事。正如羅納德·沃克所說,戰前烘豆在高檔商店裡以高價出售是一件很新奇的東西。所以,當罐頭食品被認為是一種美味的時候,被認為是一種高質量的食物。
這就是二戰時期的烤豆——隨手可得,營養又好吃!
當替代品是罐裝的斯諾克Thyrsites——維基網路或者鯨魚肉時,你就會明白為什麼英國人喜歡他們的烤豆了
很多美國人和英國人在提問和回答有關英國人愛吃烘豆的問題時都沒有意識到的一點是,我們談論的是不同的東西,只不過它們看起來一樣,而且名字也一樣。
對於美國人來說,英國烘豆的味道和你所知道的甚至可能不愛吃的都不一樣。他們沒有糖蜜和其他配料你的烘豆有。它們的成分中確實有糖,但味道更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