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國有什麼風土人情
喜喪禮儀
英格蘭人的婚俗豐富多采,從求婚到度蜜月均按自已的傳統方式進行。在英格蘭北部約克市求婚方式頗為奇特,繼承了古代民間遺風,女孩子成熟以後,需要出嫁了,便穿上不同顏色的緊身服飾,向男性示意。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意思,恰恰和交通信號燈一致。綠色的表示:"來吧!我願意戀愛,大膽地追求吧!"黃色表示:"機遇是有的,如果合我的意還是有成功的機會。"紅色表示:"目前我還不想談情說愛,不要追求我。"勇敢的小夥子會根據對方的服色,根據自已的選擇去大膽地追求,決不會被扣上行為不端的帽子。
一旦雙方確立了戀愛關系,男方要送給女方訂婚戒指並舉行儀式。這種習俗遍及整個英國。結婚或定婚戒指是許多民族的傳統習俗,英格蘭人在教堂里舉行婚禮儀式時,新郎給新娘戴戒指是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人們甚至認為不戴戒指的婚姻是無效的。當神父詢問一對新人是否願意做對方的妻子或丈夫、能否相互尊重、白頭偕老後,新郎給新娘的無名指上戴上一枚戒指。它象徵著丈夫對妻子的純真愛情,同時妻子也表示接受並忠實於這種愛情。
戴戒指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中國,它不僅作為一種信物也是一種裝飾品。婚姻戒指最初並不鑲嵌鑽石、翡翠以及紅藍寶石等飾物,純潔的圓形象徵著由婚姻聯袂在一起的兩個人的團圓。在一些民族中象徵著一種魔力,保佑夫婦幸福長壽,同時,施予者表示對接受者的信任,接受者表示對施予者的忠誠。
金戒指象徵愛情的純真,銀戒指意味情感溫柔。英國人同西方各國一樣,定婚戒指是金制的而不鑲嵌任何寶石,結婚戒指應加裝飾物,至於戒指的質量則根據個人的經濟條件不同而不同。定婚、結婚戒指可戴在同一無名指上,也可以由結婚戒指取代定婚戒指。
英國在16世紀時,結婚戒指的內側經常刻是家族的圖案或箴言,諸如"上帝使我成為某某的妻子,"某位主教的妻子的戒指上刻上一隻手、一顆心、一頂主教冠和一個骷髏,銘文是:"前三個我賜予你,第四個使我超脫。"今天戒指上的銘文大多隻刻上新郎和新娘名字的開頭字母。
英國人結婚要穿禮服;新娘身著白衫、白裙、頭戴白色花環,還要罩上長長的白紗,手持白色花束。總之,英國人崇尚白色,它象徵愛情純潔、吉祥如意。而戴頭紗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紀,當時兩河流域就已盛行女子戴頭紗。在古希臘,舉行結婚儀式時不僅新娘要戴亞麻或毛織品的頭紗,而且一對新人都要戴上花冠。到了羅馬時代,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要戴不同顏色的頭紗以示區別。中世紀以後,宮廷貴族之中出現了用珍珠裝飾的花冠。爾後,發展成為白色頭紗,並且尺碼日益延長,並遍及歐洲各地。
舉行婚禮時,身穿白紗禮服,頭披白紗的新娘挽住父親的手臂,由女賓相伴,在婚禮進行曲中步入教堂。著禮服的新郎在男賓陪同下站在聖壇等待新娘。 英國人家中有人去世,往往在報上登一則小啟事,親友見啟事後前去參加葬禮,以表對死者的敬意和對其家屬的問候。
一旦舉行完婚,新郎新娘從教堂里出來的時候,人們要向新人祝賀,這種祝賀不是親吻、擁抱和握手,而是向他們撒五彩繽紛的紙屑。撒紙屑的習俗起源於撒麥粒。1491年英國國王亨利七世攜王後到布里斯托爾旅行。旅行途中,被一位麵包師的妻子看到,於是她從窗子里向他們撒麥粒,並高呼:"歡迎你們,陛下!祝你們幸福、長壽。"這成為一段佳話,到16世紀時,這一習俗已廣為流傳,人們向新郎、新娘撒麥粒,有時還染各種顏色。麥粒象徵著豐收和生活富裕,同時也祝賀新婚夫婦幸福長壽,子孫滿堂。
度蜜月也是英國各地青年結婚的重要內容之一。他們把積蓄下來的錢用於旅遊,而結婚後去旅遊便稱作度蜜月。這原是古代的習俗,在新婚之時一定要飲用一種用蜂蜜特製的飲料,用來象徵家庭美滿、愛情甜蜜和生活幸福。而這種飲料從結婚開始要喝30天,因此就把新婚第一個月稱作蜜月了。
在英國對於結婚紀念日十分重視,每年都要慶祝並有不同的稱謂。第一年是紙婚,第二年是棉婚,第三年為皮革婚,第四年為毅婚,第五年稱木婚,第六年稱鐵婚,第七年叫銅婚,第八年叫陶器婚,第九年為柳婚,第十年是錫婚,以後是鋼婚、繞仁婚、花邊婚、象牙婚、水晶婚。從第十五年以後,每五年各有一個稱謂,依次為搪瓷婚、銀婚(第二十五年是個大典)、珠婚、珊瑚婚、紅寶石婚、藍寶石婚、金婚(五十年是第二大典)、翡翠婚、鑽石婚。這最後一個是第三大慶典,但很少有人能夠慶祝這個慶典。
主要禁忌——三個禁忌
不能加塞 英國人有排隊的習慣。你可以看到他們一個挨一個地排隊上公共汽車、火車或買報紙。加塞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
不能問女士的年齡 英國人非常不喜歡談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甚至他家裡的傢具值多少錢,也是不該問的。如果你問了一位女士的年齡,也是很不合適的,因為她認為這是她自己的秘密,而且每個人都想永葆青春,沒有比對中年婦女說一聲「你看上去好年輕」更好的恭維了。毫無疑問,每個女士的發型、化妝和衣著都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美麗、更年輕,但是如果她的打扮讓人感到太刻意,那麼別人就會帶著非難的口吻說她「顯得俗氣」。
不能砍價 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英國人不喜歡討價還價,認為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如果你購買的是一件貴重的藝術品或數量很大的商品時,你也需要小心地與賣方商定一個全部的價錢。英國人很少討價還價,如果他們認為一件商品的價錢合適就買下,不合適就走開。
英國人認為13和星期五是不吉利的,尤其是13日與星期五相遇更忌諱,這個時候,許多人寧願呆在家裡不出門。在英國,忌諱談論男人的工資,女人的年齡,政治傾向等。他們忌諱四人交叉式握手,還忌點煙連點三人。
Ⅱ 英國的風土人情還有飲食文化
英國風土人情 英國人很有幽默感,有時他們在調侃的時候,可能看起來很嚴肅。他們善於自嘲,但絕不會對別人的不倖幸災樂禍。 隱私對於英國人來說十分重要。個人問題,例如婚姻、戀愛關系、財政、健康等話題應當避免。 談正事時,喜歡直接切入主題,表達意見也不願拐彎抹角。英國人說「no」的時候,他們要說的正是這個意思,並非要討價還價。英國不同地區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口音。某些口音可能很重,讓在家鄉聽慣了標准英語的中國學生難以聽懂。一些學生可能會覺得在電話上交流比當面交談更難。達到有效交流的辦法是:有疑問的時候,不要害怕打斷對方並提問。必要的時候詢問拼寫,尤其是人名和地名。 人們在日常對話中可能會用俗語。中國學生對這些俗語不熟悉,甚至不明白。例如, "Loo"指廁所(WC),"Tube"指地鐵(metro),"Tea"在某些情況下指正餐, "Pants" 指內衣褲。人們說"flat"而不是"apartment"。"To let"的意思是"供出租"。在非正式的場合,常用"Cheers"代替"Thank you"。當人們說 "lovely"、 "brilliant"、 "magnificent"的時候,他們的意思是"yes"。 英國人很自覺地遵守公共秩序。需要等待時會自覺排隊。在自動提款機旁,人們會有意識地與正在使用機器的人保持合理的距離。在擁擠的地方,人們習慣盡量保持距離,避免碰撞。 在自動扶梯上會自覺靠右站好,以便急於通行的人從左側通過。 英國人彬彬有禮,提出請求時說「please」,接受了幫助或服務後說「thank you」,無論事情多麼微不足道。 拜訪朋友前要提前通知對方,不速之客會讓人討厭。避免在晚上10點後打電話到別人家。 盡量避免在室內吸煙。如果你確實想吸煙,應該先徵得其他人的許可。 到英國人家中做客,應准時赴約,並應准備一些小禮物送給主人,早到會被認為是不禮貌的。餐後應留下來進行社交談話,如果一吃完就告辭是非常不禮貌的。 安靜地吃東西並且吃完自己餐盤里的所有食物是禮貌的行為。把刀叉平行放在餐盤上表明你已經吃完了。如果你沒吃完,就把刀和叉分開呈「八」字形放在餐盤上。英國人喜歡在吃飯的時候聊天。但要注意,吃東西的時候張大嘴,哪怕是說話,是不禮貌的行為。訣竅是:吃東西和說話交替進行;只往嘴裡放少量食物。如果你必須張大嘴,請用一隻手遮擋它。 英國人不吃動物的頭、足和內臟器官,所以他們形象地稱,他們只吃動物的肉,而不吃動物。 在英國人的食物中馬鈴薯替代米飯作為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如果不習慣用餐時吃馬鈴薯,不要不好意思要米飯。 酒吧是英國人喜歡與朋友相聚的社交中心。中國學生可能會被邀請出去「喝一品脫」(go out to have a pint),作為與英國學生社交的開始。 "Do It Yourself"(D.I.Y.自己動手)和園藝是許多英國人的愛好,因為在英國人工非常昂貴。如果主人在自己的花園上化了很多工夫,他們很可能會為它感到驕傲。因此,恭維他們的花園是進行進一步談話的很好的開始。 英國人的飲食習慣亦式樣簡單,注重營養。早餐通常是麥片粥沖牛奶或一杯果汁,塗上黃油的烤麵包片,熏鹹肉或煎香腸、雞蛋。中午,孩子們在學校吃午餐,大人的午餐就在工作地點附近買上一份三明治,就一杯咖啡,打發了事。只有到周末,英國人的飯桌上才會豐盛一番。通常主菜是肉類,如烤雞肉、烤牛肉、烤魚等。蔬菜品種繁多,像捲心菜、新鮮豌豆、土豆、胡蘿卜等。蔬菜一般都不再加工,裝在盤里,澆上從超市買回的現成調料便食用。主菜之後總有一道易消化的甜食,如燒煮水果、果料布丁、乳酪、冰激凌等。
Ⅲ 英國風土人情
1、穿花格裙的蘇格蘭男人
男人穿裙子在世界不多見,蘇格蘭男人就是其中一例。頭戴小黑呢帽,身著花格裙及短襪,手上拿著管風笛,這是蘇格蘭男人引以為傲的打扮。蘇格蘭人愛穿花格裙,是因為不同圖案的花格布代表著不同的氏族,每一個氏族都為自己設計一種代表氏族精神及血緣關系的花格布裙。當氏族人穿上自己氏族的花格布,,也同時穿出了他們族人的驕傲、責任與忠誠。
英國人有排隊的習慣,加塞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英國人非常不喜歡談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英國女士認為年齡是自己的秘密。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英國人不喜歡討價還價,認為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英國人上廁所時不會直截了當地說「去上廁所」, 一般說「請原諒幾分鍾」或「我想洗手」等。小孩子們一般說「我要去那個地方」。在朋友之間和家庭內部,「100號」則是最常用的說法。英國大型舞會一般在晚間10時左右開始。主人邀請客人應事先寄送請柬,邀請的客人男女數目要大致相當。被邀請的人一定要看清請柬上是否設有晚飯。參加舞會的客人服裝要整齊,跳舞是男賓要輪流請女賓,其中有一次必須與女主人跳舞。參加舞會的人可隨來隨走,走時不跟主人打招呼不算失禮。
不能砍價 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英國人不喜歡討價還價,認為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如果你購買的是一件貴重的藝術品或數量很大的商品時,你也需要小心地與賣方商定一個全部的價錢。英國人很少討價還價,如果他們認為一件商品的價錢合適就買下,不合適就走開。
Ⅳ 英國倫敦這個城市有什麼特點及風土人情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與紐約和香港並稱為「紐倫港」。
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倫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一座種族、宗教與文化的大熔爐城市,使用的語言超過300多種,是全球化的典範。
倫敦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風影響,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四季溫差小,夏季涼爽,冬季溫暖,空氣濕潤,多雨霧,秋冬尤甚。
倫敦夏季的氣溫在18°C左右,有時也會達到30°C或更高。在春季和秋季,氣溫則維持在15°C左右。而在冬季,氣溫波動在6°C左右。在倫敦冬季有罕見結冰的情況。
大倫敦都會區是歐洲人口最多的都會區。倫敦市人口約765萬(2016年),人口密度為4761人/平方千米。大倫敦都會區人口則為828萬(2016年)。
倫敦人彼此第一次相識時,一般都要行握手禮。倫敦人很不喜歡別人干擾他們的個人生活。先生們進屋脫帽,而女士們則不必在室內脫帽。在倫敦,尊重婦女是體現紳士風度的一個重要方面。
倫敦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聖誕節、復活節和感恩節等,還有皇室宣布日BANK HOLIDAY和女王生日等特色節日。
據2016年人口普查,倫敦是英國民族多樣性最高的城市,大約有71%為白人,10%是印度、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後裔,5%為非洲黑人後裔,5%為加勒比海黑人後裔,3%混血人種,還有大約1%為華人。58.2%的人口信奉基督教,15.8%的人口則無宗教信仰。大約有21.8%的倫敦居民出生在歐盟以外地區。
倫敦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是英國王室、政府、議會以及各政黨總部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宮是英國議會上、下兩院的活動場所,故又稱為議會大廳。議會廣場南邊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1065年建成後一直是英國國王或女王加冕及王室成員舉行婚禮的地方。
白金漢宮是英國王宮,坐落在西倫敦的中心區域,東接聖詹姆斯公園,西接海德公園,是英國王室成員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英國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
白廳是英國政府機關所在地,首相辦公室、樞密院、內政部、外交部、財政部、國防部等主要政府機構都設在該地。白廳的核心是設在唐寧街10號的首相府,它是英國歷代首相的官邸。
倫敦不僅是英國的政治中心,還是許多國際組織總部的所在地,其中包括國際海事組織、國際合作社聯盟、國際筆會、國際婦女同盟、社會黨國際、大赦國際等。
Ⅳ 英國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100字作文
英國人的風土可以說在任何時候都是一種比較另類的吧。因為英國人就是認為自己的和別人不一樣,所以風土方面自然也和別人不一樣。如果你行走在英國的大道上,只要你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英國有很多的汽車,但是在這些汽車的方向上就是特別的不一樣,在什麼地方呢,他們汽車開的方向偏偏與別的國家不一樣,人家都在左邊走,他就在右邊走,可以看得出來英國人的不同了吧。英國人也是很驕傲的,因為現在全世界都知道英語是一種非常流行的語言,所以英國人除了英語以外,絕對不會鑽研其他的語言,因為英國人覺得自己的語言流行,自己的語言其餘的人都要學,但是自己沒有必要去學習。所以也沒有必要去了解其餘國家的語言,任何人出國和別人交流都會用英語。
英國人過年的時候,也是非常的講究的,自己家裡必須要有幾瓶酒,不管是什麼價格的,只要有酒就行,而且在過年的飯桌上一定要有肉食,對於酒和肉食,一地要自己准備的非常充足,可以說是家人喝都喝不了,吃都吃不玩的,只有這樣,才會有剩下的很多飯菜,如果你的酒肉剩下了,那麼就是一個非常吉利的象徵,你這一年中就會有一個非常好的兆頭。其餘的飯並不重要。
另外,在過年的時候,英國有一個非常流行的禮節,也是英國人世世代代傳下來的,每一個人都要去打一口井水,當然了,每一個人都是爭著第一個去打,因為這樣他們會認為自己在這一年中會非常的吉祥,即使你沒有搶到第一個,那麼只要你打到了這口井水也是非常吉祥的。
British customs can say is a kind of more offbeat bar at any time. Because the British is that he and others do not, so local natural also and others do not. If you walk in the UK on the road, if you look carefully you will find, Britain has a lot of cars, but in these cars direction is special different, in what place, theircar direction but with other countries are not the same, they are on the left, heis on the right away the British people, can see different. The British are very proud, because now the whole world knows that English is a very popular language, so the British people in addition to English, absolutely not delve intoother languages, because the British people feel that their language is popular, their language all others to learn, but I do not need to learn. So there is no need to understand the rest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any people abroad and others will use english.
When the British people have the Spring Festival, is very exquisite, your homemust have a few bottles of wine, no matter what the price, as long as there iswine on the line, but also in have the Spring Festival table must becarnivorous, for wine and carnivorous, one to prepare their own is very abundant, can be said to be the family drink all can not drink, eat all do notplay, only in this way, there will be a lot of food left, if you meat left, so is a very auspicious symbol, this year you will have a very good sign. The rest of the meal is not important.
In addition, in the new year, Britain has a very popular etiquette, is the Britishhand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everyone is going to play a well,of course, everyone is to first go to play, because they will think you will be very lucky in the year and even if you did not grab the first, so long as you hitthis well is very auspicious.
Ⅵ 英國的風土人情
民俗禮儀
英國人給人的印象是及保守又富有幽默感。英國人傾向於接受熟悉的事物,對於新奇或者外來的東西總是持懷疑的態度。英國人比較謙虛,自誇是沒有教養的表現。
Ⅶ 英國風土人情介紹
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風土人情,平常我們要多學一些相關的知識,出國遊玩的時候才能面面俱到,不然到時候可是會鬧笑話的喲,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英國的風土人情。
英國人一向注意服裝的得體與美觀。英國人非常不喜歡談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甚至他家裡的傢具值多少錢,也是不該問的。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英國人不喜歡討價還價,如果他們認為一件商品的價錢合適就買下,不合適就走開。
同時,在英國,尊重婦女是體現紳士風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女士優先是一個人人皆知的行為准則。英國是世界上資本主義的代表。
Ⅷ 英國的風土人情
一
1、穿花格裙的蘇格蘭男人
男人穿裙子在世界不多見,蘇格蘭男人就是其中一例。頭戴小黑呢帽,身著花格裙及短襪,手上拿著管風笛,這是蘇格蘭男人引以為傲的打扮。蘇格蘭人愛穿花格裙,是因為不同圖案的花格布代表著不同的氏族,每一個氏族都為自己設計一種代表氏族精神及血緣關系的花格布裙。當氏族人穿上自己氏族的花格布,,也同時穿出了他們族人的驕傲、責任與忠誠。
2、民俗禮儀
英國人給人的印象是及保守又富有幽默感。英國人傾向於接受熟悉的事物,對於新奇或者外來的東西總是持懷疑的態度。英國人比較謙虛,自誇是沒有教養的表現。英國人非常看重一個人的幽默感。英國式幽默的出發點自我貶低,以自負為大敵,其最終目的是能夠自嘲,嘲笑自己的缺點、失敗、窘境乃至自己的理想。他們不相信華麗的詞藻和自誇之詞。英國人熱愛體育,現代形式的體育運動幾乎全是英國人的發明,如拳擊、橄欖球、曲棍球和網球等。
塔橋
3、飲食
英國菜比較簡單,製作方式只有兩種:放入烤箱烤,或者放入鍋里煮。做菜是什麼調味品都不放,吃的時候在以個人愛好放些鹽、胡椒或芥末、辣醬油之類。 英國的特色菜有烤牛排,炸魚,炸馬鈴薯
聖保羅教堂大
4、禮節
在英國女士優先是人人皆知的行為准則。進房間後進餐館大多是女子在前,男的要替女士開門。在街上行走或過馬路時,男子要走在女士身旁靠來車方向的一側。宴會上,女士進客廳時,廳中的男子要站起來以示敬意,女士則不必其身為禮。作介紹時,通常把男士介紹給女士,年輕的介紹給年長的。在客廳里就座的宴會,男士們應為女士們拉開椅子,幫女士入座。被邀請到英國人家做客,如果是社交聚會,早到是不禮貌的,因為女主人正在做准備,還沒完全准備好客人就到了,會使他感到非常尷尬。晚到10分鍾最佳,晚到半小時就顯得太遲了,須向主人道歉。在主人叫做的太晚也是很不禮貌的。最好在10點至11點之間離開或者餐後1小時告別。如被邀請留下來住幾天或度周末,可在離開錢送束花給女主人。英國人吃飯的規矩復雜,最主要的是坐直,吃飯是不準不停的交談。倘是應放在湯盆的托碟上,咖啡匙要放在茶托上。不能把自己使用的匙子留在湯盆火咖啡杯上。吃東西時不要弄出聲響,否則,就會被認為是不懂規矩。喝湯時用匙的一側從里往外舀,不能用匙頭,更不能端著湯盆把盆地剩的湯全喝光。每餐一般只有一道主菜、沙拉和甜食。不能在餐桌上抽煙和打飽嗝。喝咖啡時要就著杯子,咖啡匙要放在托盤上。
牛津大學
5、倫敦的酒吧
英國街頭巷尾到處都有酒吧,喝啤酒已成為倫敦人的傳統習慣之一。有的酒吧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英國的酒吧一般裝修得古色古香,有雕花的門窗、磨花的大玻璃窗面和錚亮的吧台。酒吧已成為倫敦的一種文化。
6、禁忌與習俗
英國人有排隊的習慣,加塞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英國人非常不喜歡談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英國女士認為年齡是自己的秘密。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英國人不喜歡討價還價,認為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英國人上廁所時不會直截了當地說「去上廁所」, 一般說「請原諒幾分鍾」或「我想洗手」等。小孩子們一般說「我要去那個地方」。在朋友之間和家庭內部,「100號」則是最常用的說法。英國大型舞會一般在晚間10時左右開始。主人邀請客人應事先寄送請柬,邀請的客人男女數目要大致相當。被邀請的人一定要看清請柬上是否設有晚飯。參加舞會的客人服裝要整齊,跳舞是男賓要輪流請女賓,其中有一次必須與女主人跳舞。參加舞會的人可隨來隨走,走時不跟主人打招呼不算失禮。
風土人情
英國人一向注意服裝的得體與美觀。男要肩平,女要束腰,衣服平整,褲線筆挺。即要突出健美的線條,還要掩蓋身體的缺陷。
在某些特定的正式場合,英國人還保留不少傳統服裝。法院正式開庭時,法官仍然頭戴假發,身穿黑袍。教堂做禮拜時,牧師要穿上長袍。每屆國會開幕,女王前往致詞時,更是頭戴珠光閃爍的王冠,隨行的王宮女侍都身著白色的長裙禮服;王宮衛士身穿鮮紅的短外衣、黃扣黃束腰,頭戴高筒黑皮帽。倫敦塔樓的衛士黑帽、黑衣、上綉紅色王冠及紅色邊線。近衛騎兵是黑衣、白馬褲、黑長靴、白手套,頭戴銀盔,上面飄著高高的紅穗。
二
英國的禁忌與習俗
三個禁忌
不能加塞 英國人有排隊的習慣。你可以看到他們一個挨一個地排隊上公共汽車、火車或買報紙。加塞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
不能問女士的年齡 英國人非常不喜歡談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甚至他家裡的傢具值多少錢,也是不該問的。如果你問了一位女士的年齡,也是很不合適的,因為她認為這是她自己的秘密,而且每個人都想永葆青春,沒有比對中年婦女說一聲「你看上去好年輕」更好的恭維了。毫無疑問,每個女士的發型、化妝和衣著都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美麗、更年輕,但是如果她的打扮讓人感到太刻意,那麼別人就會帶著非難的口吻說她「顯得俗氣」。
不能砍價 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英國人不喜歡討價還價,認為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如果你購買的是一件貴重的藝術品或數量很大的商品時,你也需要小心地與賣方商定一個全部的價錢。英國人很少討價還價,如果他們認為一件商品的價錢合適就買下,不合適就走開。
盥洗室與去「100號」
盥洗室一詞的本意為洗手或洗臉的地方,但其實際含義則是廁所,英國人上廁所時不會直截了當地說「去上廁所」,在提醒別人時也是如此,都不直接提到「廁所」二字。如果你想要上廁所,可以說「去男人的房間」,或「去女人的房間」,也可以說「請原諒幾分鍾」或「我想洗手」等等。小孩子們想要大小便時便說「我要去那個地方」。在朋友之間和家庭內部,「100號」則是最常用的說法。
舞會上怎樣不失禮
英國大型舞會一般在晚間10時左右開始。舞會可在私人家中或到飯店舉行。主人邀請客人應事先寄送請柬,並注意邀請的客人男女數目要大致相當;如不等,可使男子多於女子。按照習慣,主人請人參加舞會,有時也設晚宴;有時光請跳舞而不設晚宴;而有的則請參加舞會的客人中少數人吃晚飯,飯後跳舞;其他人只能參加舞會而不能吃飯。所以,被邀請的人一定要看清請柬上的字樣,以免使主人難堪。舞會上,主人備有夜宵,也可能只備些茶、咖啡和三明治等。參加舞會的客人服裝要整齊,跳舞時男賓要輪流請女賓,其中有一次必須與女主人跳舞。男子與男子、女子與女子共舞是要被人笑話的。遇到重大喜慶節日,一個人如同時接到兩份請柬,那麼可參加一個舞會,提前退場後再趕另一個舞會,因為按習慣參加舞會的人可隨來隨走,不算失禮。
女士優先與紳士風度
在英國,尊重婦女是體現紳士風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女士優先是一個人人皆知的行為准則。
在通常情況下,英國人總是把女子放在優先考慮的地位。如男女一起進房間,男的要替女士開門。進房間或進餐館大多是女子在前,除非男的必須在女士的前頭去選餐桌、開車門或做其他效勞。在街上行走,或過馬路時,男子要走在女士身旁靠來車方向的一側。如果一個男子和兩個女士一起走,他應當走在兩者當中。如果男主人或女主人或者兩者同坐一輛車來接客人去吃飯,客人應該擠在汽車的前座,讓後座空著,因為司機就是男主人或女主人。在宴會上,主人把客人領進客廳時,如果客人是位女士,她進客廳時,廳中的大多數男子都要站起來以示敬意。如果女主人的女兒在,她要把客人給女兒作介紹。通常是把男士介紹給女士,除非他年長得多或地位高得多。一般的慣例是年輕的介紹給年長的。不管進入客廳的是男士還是女士,在客廳里就座的女士都不必起身為禮。宴會開始,男士們為女士們拉開椅子,幫女士入座。
有些英國人慨嘆,在對待女士的禮遇方面,如今世風已不如以前。據說是因為婦女在選舉、就業、 工資待遇和接受高等教育方面獲得了與男人平等的權利,她們就不再需要以往的那種照顧了。看來,對女士的禮貌是出於男士覺得女士需要保護。
做客和餐桌上的禮節
如果你被邀請到別人家做客,就要考虎這樣幾個情況。比如,該在什麼時候到主人家?如果不是談正經事,只是個社交聚會,早到是不禮貌的。女主人正在做准備,她還沒完全准備好你就到了,會使她感到非常尷尬。晚到10分鍾最佳。晚到半小時就顯得太遲了,需要向主人致歉。什麼時候應該離開呢?這沒什麼規定,但在主人家坐得太晚是很不禮貌的。如果只是邀請你共進晚餐和聊天,那麼你最好在10點至11點之間離開或者餐後1小時告別。如果你被邀請留下來住幾天或度周末,在離開之前應特意買束花送給女主人,這會使她非常高興。另外,離開後的第二天要發一封便函向主人致謝,並隨附一件小禮品如一盒巧克力或一些鮮花等。
英國的飯菜簡單,但是吃飯的規矩復雜。最主要的是坐直,學別人的樣,吃飯的時候不準高高興興地問別人,並和別人不停地交談。每個人不能把自己使用的匙子留在湯盆或咖啡杯或其他菜盤上。湯匙應放在湯盆的托碟上,咖啡匙要放在茶托上。喝湯時最好不弄出響聲,並用匙的一側從里往外舀,不能用匙頭,更不能端著湯盆把盆底剩的湯全喝光。不論吃什麼東西,都盡量別弄出聲響,否則,就會被認為是不懂規矩。每餐一般只上一道主菜和沙拉,最後上一道甜食。如果客人沒有吃飽,可向女主人誇贊她做的美味並再要點雞、牛排或其他菜,女主人會多加一份菜給他,但從不再多加。不能在別人面前打飽嗝。端上咖啡時要就著杯子喝,咖啡匙要放在托盤上。不能在餐桌上抽煙。吃完飯,客人要將餐巾放在餐桌上,然後站起來。男士們要幫女士們挪開椅子。如果主人還要留客人再吃一頓飯,餐巾可按原來的摺痕折好。餐後,客人要坐上一兩個小時,然後向主人道別。
倫敦推薦景點
一.「大本鍾 」
「大本鍾 」坐落於泰晤士河畔議會大廈的北面,聳立著高高的鍾樓,鑲有大鍾,名為「大本」。每隔一小時,大鍾根據格林威治時間發出沉重而鏗鏘的響聲,在數英里之外也能聽到鍾聲的回盪。
1859年,大鍾由當時的英王工務大臣本傑明·霍爾爵士監制,大鍾共重21噸,鑄造時耗資2.7萬英鎊。「大本」鍾被視為倫敦的象徵,凡到倫敦觀光的人,無不想到鍾樓周圍,站在議會橋上欣賞倫敦這個獨具一格的建築。
二.倫敦塔
倫敦塔始建於1078年。它在歷史上既作過王宮,也作過法院,後來又是一所監獄。倫敦塔佔地7.2公頃,周圍用巨石築成一道厚實的城牆。城牆上有許多炮台、箭樓,四周是一條又寬又深的護城河。從1107年,諾曼征服倫敦後,倫敦塔成了國王行轅總署和兵營。從1140年到17世紀該塔一直是英國歷代國王的主要住處。英國暴君詹姆斯一世在塔內被處死之後,倫敦塔就成了監禁犯人的牢獄和刑場。
三.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位於倫敦中心,鬧區的格雷·拉塞爾大街北側。它是一座規模龐大的古羅馬柱式建立,氣魄雄偉、十分壯觀。這里珍藏的文物和圖書資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博物館所不能比擬的。大英博物館建於1753年,6年後正式開放,原來主要收藏圖書,其後兼收歷史文物和各國古代藝術品。
大英博物館的藏書在世界上也久負盛名。有大量的英國和世界的經典文獻、書籍、手稿、檔案,不少是僅存的珍本。除英文外,還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土耳其文、梵文、印地文、蒙文和中文等許多種文字的書籍。僅中國書刊就有6萬多種。
四.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11世紀號稱「篤信者」的英王愛德華建立的。教堂的主要特點是大門處有一對塔樓。教堂自建以來,一直是英國歷代國王或女王加冕禮典和王室成員結婚的場所。英國歷代國王死後,大部分葬在這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許多名人死後,在教堂也佔有一席之地。英國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稱為「榮譽的寶塔尖」。現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不但是名人的墓地,而且是難得的「歷史博物館」。
五。倫敦海德公園
海德公園佔地160萬平方米,是倫敦最知名的公園。十八世紀前這里是英王的狩鹿場。海德公園從東南方進入有三條路線:左邊是比較寬廣的Rotton Row,許多社交名流喜在此游樂騎馬;另一條延伸到東北的Park Lane,高級大飯店和住宅林立;往北方有著名的演講角(Speaker's Corner),speaker's corner是一個大的可以公開發表自己觀點的地方,經常可見有人在此即興演講。在hyde park的南端有hyde park騎兵營,清晨首先看到的一定是在訓馬。海德公園西邊即為肯辛頓公園,有一個蛇形湖泊,其旁的同名藝廊(Serpentine Gallery) 頗受歡迎。
北威爾斯--游英倫必到之處
Caenarfon和Conwy這兩個城市都有堡壘。
Caenarfon是北威爾斯第一大城,查理斯王子於一九六九年便是在這堡壘 授職成為威爾斯王子。英國王室擁有一套規舉,原來大英皇帝最年長的兒子才有資格成為威爾斯王子的。Conwy的面積雖比不上 Caenarfon,但值得參觀的地方比 Caenarfon多。除可參觀全威爾斯最老大屋及全英國最小房屋外,走上城堡漫步及遠眺 ConwyCastle令你像回到中世紀時代。
北威爾斯有著全英倫及威爾斯最高的山峰--The Snowdon。不想遠足的話,可乘由蒸氣推動的小火車到達山頂。我推介乘火車至 Clogwyn, 再步行剩下來約 1/3之路程。不是筆者懶,而是火車會經過很多美麗景色如瀑布,這是行山者所看不到的。由於山頂離水平線有三千多公尺高,切記帶備風褸前往,Snowdonia National Park內有深谷,有湖、有樹林、有荒地,駕車前往亦是一大享受。
小貼士:威爾斯很多地名是不能以正常英文拼音讀出的,避免尷尬誤會,最好問問當地人,他們很樂意告訴你。
英國園
英國園佔地面積約1220 m2,位於主游路北側、科技館東側。花園中部為一古城堡,城牆用爬藤植物覆蓋。城堡內有一蘇格蘭傳統的小屋。城堡四周種植花卉和灌木叢,與如茵的草坪連成一體。花園南側和東側分別設置出入口,門由鐵質拼花圖案製成,古色古香。花園入口右側專門修築供殘疾人使用的車道。
英格蘭的巨石陣
巨石陣是英格蘭西南部索爾茲伯里平原上和一處古代遺址。一群粗糙切鑿的巨石塊兀立而圍成圓陣。幾個世紀以來,這些巨石塊一直與神秘和離奇的傳說聯系在一起,因為沒有人真正知道這巨石陣的用途。有許多關於巨石塊的推測。有些非常復雜,甚至荒誕。但是,還沒有一個推測得到證實。
巨石陣的建築是從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分3個階段進行的,從挖掘圓環形的溝渠和土堤開始。巨石陣的大外環建於約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2000年。在大外環內豎立著一個較小的石環。而兩組呈馬蹄形排列的巨石塊則分布在小石環內。
漢普敦宮
位在倫敦郊外,漢普敦宮只要半天的時間就可以仔細地看完。它位於泰晤士河畔,完成建造於1514年。在1986年曾經遭大火侵襲,不過現在已完全修復。一進入紅磚造的正面大門,迎面而來的是安.寶琳王妃門,在其門上有一座顏色罕見的大時鍾,是當時的亨利八世所贈。
漢普敦宮的宮殿四周的庭園很大,非常適合野餐和漫步。如果您時間很充裕的話,建議您最好能走出獅子門,往普西花園去看一下。因為這里是以前亨利八世外出獵鹿的地方,在其中央有一座噴水池,到現在仍放養許多頭鹿。另外,如果從漢普敦宮橋眺望泰晤士河,這里是一處絕佳的位置,當然也是拍攝照片的好地方。
漢普頓宮有「英國的凡爾賽宮」之稱,英國都鐸式王宮的典範。1514年渥西主教(Cardinal Wolsey) 購得此區,1515年開始建築,王宮完全依照都鐸式風格興建,內部有1280間房間,是當時全國最華麗的建築。後來渥西因為富傾公侯,引來國王的不滿,1830年去逝之後,此宮遂為亨利八世所有。 亨利八世和安寶琳進住此宮並開始擴建,英王愛德華一世即出生於此,據說伊莉莎白一世為躲避國會的耳目,曾把這里當做偷情的愛巢。威廉三世和其妻瑪麗曾聘請英荷兩國的建築師進行重修的工作,至1838年維多利亞女王正式將此宮開放給大眾參觀,王宮最值得參觀的地方有:
1、國寓(State Apartment):是王宮內最華麗的建築,絕不可錯過。
2、大廳(Great Hall)。
3、花園:典型的英國庭園,優雅寧靜,園內還有一個英國式迷宮,十分有趣。
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
英國格林尼治(舊譯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在倫敦市東郊,坐輕軌列車約20分鍾便可到達。下車就是熱鬧的格林尼治小鎮中心,店鋪林立。天文台在鎮子外的一個大公園里的小土丘頂上,俯瞰同在公園里的英國國家海洋博物館。
天文台免費對公眾開放,但如果要看天象館表演則是4英鎊。
博物館從以Flamsteed命名的房間進入,裡面不能照相。原來整個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目的就是給航海船隻確定經度。而確定經度歸根結底是要能精確計時。當時計時工具是大擺鍾,根本無法在顛簸的海上使用。皇室於是重金懸賞精確計時方案。當然收到很多五花八門的提議,最古怪的大概是下面這條:每艘出海的船上載一條狗。出海前用一種神秘的「心靈感應粉」抹在一把刀上,戳傷這條狗。出海後刀留在倫敦,每天倫敦 時間正午用此刀虛戳一下!千里之外的船長則要留意紀錄狗此時的感應哀號,籍此對時。
不可不看的城堡:溫莎堡
在英國,城堡無處不在,這些城堡但歷史之悠遠、氣勢之恢宏、景觀之優美、內涵之豐富。現在英國有的城市就是從一個城堡發展起來的,如溫莎;有的城市即是一個城堡的名字,如愛丁堡;有的城市的名氣還不及一個城堡,如沃里克……由於在那高高的城牆後面,鐫刻了一段精彩的歷史,記錄著一位傳奇的名人,演繹過一串動人的故事,這就給每個城堡都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帝國戰爭博物館
位於英國·曼切斯特 。
建成: 2001年
啟用:2002年
總面積:9000平方米 凈面積:6500平方米
白金漢宮
白金漢宮,位於聖詹姆士宮與Victoria火車站之間,1703年由白金漢公爵興建,1863年始成為英國歷代君主的寢宮,是英皇權力的中心地,皇宮是一座灰色建築物,四周圍上欄桿,宮殿前面的廣場有很多雕像。其中維多利亞女王像上的金色天使,代表皇室希望能再創造維多利亞時代的光輝,若皇宮正上方飄揚著英國皇帝旗幟時,則表示女王仍在宮中。
Ⅸ 英國的地域,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等,全面的信息誰懂
英人的習性
英國人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矜持。一般不主動人與攀談,感情不外露,也很少有激動的時候。說話聲音很輕,能剋制自己。
了解一個英國人比較難,他們從不講個人的事情。但是,英國人並不缺乏人情味。英國人很謙虛,也很幽默。
禮儀習俗
見面:英國人彼此第一次相識時,一般都要握手。除了熱戀中的男女,步行時一般人都不手拉手。英國人不喜歡別人干擾他們的個人生活。
當你去訪問一個英國人時,得先在門口敲門,一直等到他說「請進」,才能進去。先生們進屋脫帽,而女士們則不必在室內脫帽。
英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談論的話題是天氣,往往也是第一個話題。
女士優先與紳士風度:在英國,尊重婦女是體現紳士風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女士優先是一個人人皆知的行為准則。
盥洗室與去「100號」:盥洗室一詞的本意為洗手或洗臉的地方,但其實際含義則是廁所,英國人上廁所時不會直截了當地說「去上廁所」。如果你想要上廁所,可以說「去男人的房間」,或「去女人的房間」,也可以說「請原諒幾分鍾」或「我想洗手」等等。小孩子們想要大小便時說「我要去那個地方」。在朋友之間和家庭內部,「去100號」則是最常用的說法。
送禮和給小費:在英國,僅限於給侍者和計程車司機小費,在飯錢和車費之外多付1/10或1/8的錢。旅店的侍從或鐵路搬運工為你服務之後,您也要付少量小費。
禁 忌
不能加塞:英國人有排隊的習慣。你可以看到他們一個挨一個地排隊上公共汽車、火車或買報紙。加塞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
不能問女士的年齡:英國人非常不喜歡談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
不能砍價: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
西方人赴宴的禮儀
無論您是出國旅遊還是出差,如果有人邀請您參加正式宴會,那麼您需要了解一些西方社交場所的基本禮儀。
到達:你最好按時到達,遲到四五分鍾也行,但千萬不能遲到一刻鍾以上,否則到時為難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如果去的是富裕而講究的人家,你進大門時遇到的第一個人可能是個男當差,負責幫你掛衣服或者是給你帶路的,所以你先別急著跟他握手,觀察一下再決定。
准備:進了客廳,你不要著急找位子坐。西方人在這種場合一般都要各處周旋,待主人為自己介紹其它客人。你可以從侍者送來的酒和其它飲料裡面選一杯合適的邊喝邊和其它人聊天。等到飯廳的門打開了,男主人和女主賓會帶著大家走進飯廳,女主人和男主賓應該走在最後,但如果男主賓是某位大人物,女主人和他也許會走在最前面。
入席:西餐入席的規矩十分講究,席位一般早已安排好,這時,和你同來的先生或女士絕不會被安排坐在你身邊。歐美人認為熟人聊天的機會多得很,要趁此機會多交朋友。男女主人分別坐在長方形桌子的上、下方,女主人的右邊是男主賓,男主人的右邊是女主賓。其它客人的坐法是男女相間。男士在上桌之前要幫右邊的女士拉開椅子,待女士坐穩後自己再入座。
大家落座之後,主人拿餐巾,你就跟著拿餐巾。記住:不管這時出現什麼情況(如主人有飯前禱告的習慣),主人沒拿餐巾之前你不能拿餐巾。
用餐:一般的菜譜是三至五道菜,前三道菜應該是冷盤、湯、魚,後兩道菜是主菜(肉或海鮮加蔬菜)、甜品或水果,最後是咖啡及小點心。吃飯的時候不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胃的享受上,要多和左右的人交談。甜品用完之後,如果咖啡沒有出現,那可能是等會兒請你去客廳喝。總之,看到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站起來後,你就可以放下餐巾離開座位。這時,懂禮貌的男士又要站起幫女士拉開椅子,受照顧的女士不必對這一前一後的殷勤有特別的想法,這是他應該的。
告別:如果你不想太引人注目,你最好不要第一個告辭,也不要最後一個離開,在這其間你什麼時候告辭都可以,只是一旦告辭就應該爽快地離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