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英國留學如何辦理
報讀所有大學及大部分高等教育院校的全日制或廠校交替的本科課程、高級國家文憑(HND)及高等教育文憑是(DipHE)課程必須通過大學及學院入學處理中心(UCAS)辦理申請。申請人必須填報UCAS申請表,該表可在英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索取。整個申請程序大約為期一年。 九月一日UCAS開始接受翌年十月開課的申請十月十五日牛津及劍橋大學截止報名 十二月十五日 七月一日至九月二十日 「清理」階段:處理不被所報讀院校錄取的同學個案或在六月三十日後九遞交表格的申請八月至九月公布考試成績,申請人確定是否接受錄取 除了額滿的課程晚上,尚余空缺的課程將會繼續接受申請直到九月三十日。 UCAS申請表可供學生申請最多六所大學及學院課程。理論上,學生可報讀同一所大學或學院的不同課程。但一般來說,報讀不同大學或學院同一或相近的課程比較有利,否則會被視為沒有目標,意晌不定或優柔寡斷。 注意事項:申請人只可填寫一分UCAS申請表。 大部分申請人會獲得有條件錄取,百分之八十五的申請人在參加普通教育文憑試高級程度或高級補充程度(GCEA-/AS-level)考試前經已名。 申請人接獲所有報讀的大學及學院通知後,要決定接受那兩年院校的錄取。 學生只可以接受兩所院校的有條件錄取;一所確定,一所後備;選定後不能更改。 報讀研究生課程 英國並沒有國立研究生課程入學考試。每所院校自行決定每一個研究生課程所錄取的學生。申請人必須將申請文件寄往個別院校;並不像本科課程般有中央系統處理申請。 錄取與否決定於申請人是否符合院校的入學資格。申請人應提供以下資料或文件: 申請人所讀的大學課程詳細資料; 成績單或考試成績證明書,列明考試項目及等級(翻譯成為英文); 最少兩封由老師發出的推薦書(翻譯成為英文); 概述與學科有關的工作經驗; 曾經出版的研究論文詳細資料。 申請入讀研究生課程的競爭很大,學生應最少在十二個月前向院校查詢。每所院校的研究生課程章程列有申請詳情及時限。
B. 留學英國的條件是什麼
英國研究生入學條件:(1)教學碩士:一般學制為一年,以講座、講座和論文為主,為就業提供學術依據;申請條件:申請人必須擁有學士學位。正在學習的學生可以提供相關的學習證書、三年成績單和其他材料,平均分數為75-85分。三年制大學畢業生需要至少3-5年的工作經驗,平均分為75-85分;雅思考試要求:6.0-6.5分。(2)研究生:一般學制為兩年。它主要關注研究項目和論文。應用比教學更難。適合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申請條件:申請人必須具有學士學位,完成過研究項目,並能提供研究報告;雅思要求6.0-6.5分。
英國本科入學條件:(1)學歷要求:國內高中畢業生如果高中成績優秀,可以直接申請部分學校的本科課程;否則,需要一年的基礎課程;英國的入學平均分數一般在75分以上;直接申請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一般要求成績在80-85。(2)雅思入學要求:一般要求在6.0以上,有些專業可能更高。如果雅思考試不符合要求,可根據學生情況匹配相應的語言課程。
出國留學成功申請案例查詢系統(例圖如下):把你的基本情況(GPA、雅思成績、專業名稱、院校背景等)輸入到系統中,系統會自動從資料庫中匹配出與你情況相似的同學案例。大家可以看看他們都是什麼院校背景,什麼樣的GPA成績,IELTS等硬性成績等。
C. 去英國留學都需要做什麼准備
英國留學申請要准備的材料有成績單和在讀證明、推薦信、雅思、個人陳述、實習證明:
1、成績單和在讀證明
本科已經畢業的同學,需要提供完整成績單、本科畢業證、本科學位證;本科在讀的同學,需要提供六個學期的成績,在讀證明。成績單都需要帶成績演算法,也就是Gradingscheme。
2、推薦信
英國留學推薦信一般默認兩份學術推薦信,或者至少一份。學術推薦信指的是你老師給你寫的。如果你已經有兩年全職工作,那必須有一份是來自工作單位的推薦信。
3、雅思
申請的時候,雅思成績不是必須的。
4、個人陳述
各個學校對personalstatement有不同的要求,基本上都很類似,有一些有字數限制,有些要求回答一些特定的問題等等,申請之前需要查清楚。
5、實習證明
建議學生在申請前參與2次相關實習,盡量去業界有名的大公司。實習證明不是必須提供,但知名企業的實習證明也會為你的申請加分。記得要開中英雙語的。
如果想知道自己的水平能申請到英國排名多少的名校,可以把你的基本情況(GPA、語言成績、專業、院校背景等)輸入到留學志願參考系統中去,系統會自動從資料庫中匹配出與你情況相似的同學案例,看看他們成功申請了哪些院校和專業,這樣子就可以看到你目前的水平能申請到什麼層次的院校和專業了,對自己進行精準的定位。
D. 怎樣提前適應英國大學的生活
1、英國的生活並不跟想像中一樣!
如果你從來沒有離開過家長的「懷抱」,你可更要給自己打預防針了!不管你在中國的生活是怎樣的,來到英國以後,你的生活都會完全改變,跟自己想像的簡直是天壤之別!!再加上你對英國一切的不熟悉,身邊如果還沒有朋友的話,如果你還是個比較內向不善於主動交朋友的人,那你一定會寂寞和想家!
2、英國也有很落後的地方
你在電視上了解的英國往往是它最美好的一面,但它其實在很多地方是非常的傳統落後的,比如:
這里干點什麼都要排隊和預約,病了不能直接去醫院要預約門診。。。。
最常見的溝通是寄信,還經常寄丟;
房子很老經常會發霉甚至還會有老鼠,床上有臭蟲(bed bugs);
青少年很淘氣有的時候會惡言攻擊;
大街上經常無緣無故有人過來問你要零錢;
手機錢包被偷的事情也會有……
否則,實在適應不了的,還有可能患上抑鬱症,不是嚇唬人的!不過其實在英國心理治療非常的普遍,學校也會提供很多心理輔導。焦慮,抑鬱是現代人經常經歷的問題,只不過每個人被觸發的原因都不同。
這些都是發生在很多來英國求學的人身上的事,真真正正的就存在我們的生活中。所以要做好心理准備!增強自己的抗壓能力,其實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壞情緒一般都是自己跟自己過意不去。
當然,英國更多的是等待我們體驗的豐富多彩而有趣的生活,你也要充滿憧憬!比如:每個周末都會有各種活動,世界各地的美食和文化,層出不窮的展覽、音樂劇……只要你願意,你在英國的生活絕對不會寂寞!你會認識各種各樣文化背景的朋友。
中國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勤奮和刻苦,可以說是得到世界公認的。中國很多學生在習慣了國內應試教育後,對於美國課堂上自由討論的方式無所適從。因此,美國的一些媒體對部分中國留學生做出評價:「上課沉默,下課抱團,很多學習存在問題」。中國留學生在美國課堂上如此沉默、安靜的表現,甚至讓一些美國大學教授非常不適應,不知道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教課方式。這里提醒廣大留學生。既然選擇了到美國讀書,就要學會改變在國內已養成的上課習慣,努力調整自己去適應國外的教育模式。美國課堂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所以,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與教授和同學互動,勇於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和見解,對快速適應美國教育是非常有益的。另外,在學習之餘,經常參加學校或社會實踐活動,也是有助於擴大當地朋友圈,快速融入海外環境的一種有效方式。
了解中美日常生活和文化的差異
對留學生們來說,除了學習方式的轉換調整外,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對新環境和中外文化差異的適應。如果想盡快融入美國,多了解一些中美日常生活和文化上的差異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與當地人交往時,最好多了解當地的文化傳統和一些日常禁忌。不少留學生到美國後,往往會發現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在國內英語水平也是相當不錯,雅思、托福也都拿到了驚人的高分。但當他們與美國當地人們交流時,會發現以前在書本上學到的詞彙和用語有時根本用不上。而且由於美國是一個移門國家,不少人都帶有各自國家或地區的口音或方言,交流時也會產生一些障礙。一些「過來人」對此支招:與當地人溝通時,盡量學習當地的語言表達方式。這里提醒大家:有些留學生由於缺乏對美國社會文化的了解,他們認為美國是自由的,想說什麼就可以說什麼,甚至還把在國內養成的一些陋習帶到美國來。比如,有的學生自認為與國外同學相處了一段時間後,就非常熟悉了,所以開始肆無忌憚的開一些玩笑。殊不知,美國的「自由」是相對的,美國人雖然相對比較開放和自由,但也有自己的生活和文化禁忌,比如:個人隱私,信仰等。
入鄉隨俗 遵守美國規則和法律
在國內,大家對過馬路時亂闖紅燈,不遵守交通規則,公共場合大聲喧嘩或吸菸的行為習以為常。在美國,這些陋習千萬要不得。在中國,行人和汽車搶道的現象比較常見。而在美國,開車時要尊重行人,讓路人先過馬路,等行人順利通過時,汽車才小心翼翼的前行。另外,為了行車安全,尤其是雨天地面路滑時,開車更是要求小心。此外,還要提醒廣大留學生:在美國留學時,不但要了解中美文化和生活上的差異,還要多了解一些法律常識,以免無意中觸犯了該國的法律。
英國生活費因地區不同而不同:
一般來說,在英國的生活消費部分主要包括:衣、食、住、行、醫療保險及個人消費。英國官方給出的生活費用,一般是分為兩種:倫敦地區和非倫敦地區。倫敦地區的生活消費大概在810英鎊的樣子/月,非倫敦地區的生活費用大概在610英鎊/月。因此,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皇家霍洛威大學等倫敦地區就讀的同學,生活壓力較大。
英國生活費因人而異:
由於每個到英國的學生的生活方式不同,因此花費也各不相同。如果學生住校內,一般每周租金在60-90英鎊,而倫敦地區則要高出10-20英鎊的樣子。如果學生在當地租房,花費相對要、低一些。生平均每月用於食物的花費一般是110英鎊。其他諸如交通和零用,每月130英鎊是平均的開銷。由此大概推算出,通常中國生9個月的生活費大約在4500英鎊-5500英鎊。
學費這件事,真心分地區的。其實合理的演演算法是按周算,基本住宿是110-130英鎊一周,更便宜的會相對比較住的委屈。生活費自己做飯相對便宜。總體費用控制在一周200英鎊左右差不多。倫敦地區住宿費150-200不等。生活費用這塊再算差價。也就是說其實吃啊花不了太多錢的。主要是住宿大頭+學費。所以非倫敦地區,一個月基本900英鎊,倫敦基本1200-1500左右可以過的比較爽了。
20w~35w 本科和研究生沒差太多
英國本科學費是根據學校的差異,地域的不同而定的。學費因專業的不同也會有較大的差別。一般來說,文科學費較低,為8000–10000英鎊/年;商科9500–12000英鎊/年;理科較高,為12000-15000英鎊/年;醫科更高,為13000– 20000鎊/年-
英國本科學費是根據學校差異,城市不同、專業不同而有較大差別。一般來說,英國的學費是以每年5%的速度遞增,所以學費一年比一年貴。英國本科學費除部分商科、傳媒和醫學類較高以外一般平均每年摺合成人民幣在12萬到18萬之間,加生活費等一年費用大概在30-35萬左右。
英國生活費
在英國,生活費因地區差異較大倫敦周邊地區,以及牛津,劍橋的生活費較高,約為10000英鎊每年。但是,並不是所有大城市的物價都很高,比如伯明翰,曼徹斯特,利物浦都還算是比較便宜的,在6000英鎊左右。
英國獎學金
英國的獎學金很少,一般是排名比較靠後的大學提供1000-2000英鎊左右的獎學金;獎學金申請要綜合參考學生的學術背景,個人陳述,雅思成績等因素。
英國打工
建議以學習為主,適當可以累積一些工作經歷;學生簽證一周不超過20個小時的打工時間,假期不限打工時間,每小時最低的工資標准6英鎊左右。
按照自己想要生活過就可以了!
大學學期
和英國大學的高度自治程度有關,不同的英國大學,學期制度也不一樣,開學日和結束日也不一樣。
一般大學開學比中小學晚,大致上也分為春、秋、夏三個學期,每個學期從八周、10周到11周不等。
一些大學的春、秋、夏三個學期各有不同的稱呼,有些大學的三個學期長短不同,以秋季學期為時最長。
即使在同一所大學里,不同學院也有不同的制度,而且因為每年復活節日子不固定的關系,每年的開學日和放假日也不盡相同。
之前我和來自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的寫作夥伴一起對在英國攻讀碩士課程的海外學生進行過長時間的研究,調查他們對於自己的期望值和一些留學經歷。統計資料表明這些學生的狀況讓人非常擔憂:多數海外學生表現並沒有他們預期的那麼好
聽我家長說不是每個人都要服兵役的,也不是在大學期間,是大學畢業後,然後要參加幾年。不管怎樣可以肯定的是國際學生不用。
是的。看degree 的名稱。course 是指這個degree 提供哪些課程。
英國的大學宿舍跟國內的完全不一樣的!國內是直接蓋樓。而英國是要麼自己找house或者學校提供的。有點像國內的公寓,帶獨立衛生間什麼的!
憧憬著美好的大學生活
空閑的時候去圖書館看個書
邂逅個妹子/漢子,等著撩/被撩
然而,這里有一盆冷水不知當潑不當潑
其實學校簡介上的英國大學VS現實中的英國大學
根本就不一樣!
E. 英國留學如何快速適應環境,交到朋友
留英新生應如何適應新環境中國的留學新生們抱著對異國生活的期待,踏上了赴英求學之路。在新鮮與興奮之餘,對英國新環境和中外文化差異的適應問題也隨之而來。下面為大家總結的幾點經驗:
學會大膽交流進入一個全新的語言生活環境中,溝通不便自然會成為留學新生們所面臨的難題。"即便雅思考分很高的學生剛到英國,語言上也有可能會存在一定障礙。想要提高語言能力,一定要敢於開口表達,克服膽怯心理,適當擴充詞彙量。在和當地人溝通時要學習當地的語言表達方式。
熟悉異國生活生活方式及文化上的差異,值得引起留英新生們的關注。
在英國,尊重和謙讓的禮節存在於生活中的每個角落。"英國有很多商店在周末不營業,加上天氣原因,往往會一次性在超市采購一周以上的食物。住在大學校外的新生們,更要盡快適應生活細節差異。
有效調節心態一個人遠離家鄉到海外求學,心理上多少會有些疏離感。調整好心態,盡快融入海外生活,才能有效地克服種種負面情緒。想家是很多學生初到英國所面臨的最大困擾。時常跟父母、朋友交流,參加實踐活動,擴大當地朋友圈。
轉換學習方式英國注重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實踐能力,課堂互動較多,留學生要主動學習。這方面沒有一個確切的標准,留學生往往感到無所適從。
中國留學生要盡可能開闊自己的思維,勇於表達見解,學會團隊合作。赴國外留學最重要的是要融入異國環境,了解異國文化,這對以後的職業發展也尤為重要。
英留學前需要注意的「小事須知」大致清單:
1. 交通規則在英國駕車是靠左行。初來乍到,上街時很容易忘記這一點,看錯了方向,結果發現一輛車迎面向你駛來。
雖然隨時隨意橫穿馬路(Jay
Walking)在英國是合法的,但人們一般都會等人行過街交通燈變綠後再穿越馬路。跟中國不一樣的是,英國開車的人通常想不到在路中間車水馬龍的夾縫中穿行。2.
請、謝謝、不客氣、我可以……?、對不起(Please,Thankyou,Your are welcome,May I,Sorry)
「英國人都很有禮貌」是一個很普遍的誤解。不過,我們確實保留了不少18世紀的「禮貌」行為准則。在這里,你會發現人們說「請」和「謝謝」的時候比在中國多很多,而且朋友之間也常用這兩個詞。使用這些禮貌用語已經成為我們文化的元素。所以,要是不小心撞了或碰了別人,即使是在地鐵上,絕大部分人會很自然地說「對不起」。
3.
飲食:別指望隨時都能找到熱飲料或正宗的中國食品我們喝茶、喝咖啡很多,但進餐時通常喝冷飲料。與中國文化不同的,我們並不覺得喝熱水或熱飲料一定有益健康,所以大學校園里沒有灌熱水的地方,只能看到出涼水的龍頭。
即使英國各地都有中國人開的非常正宗的中餐館,當你的英國朋友說他們吃過中餐時,他們所說的很可能是「英式中餐外賣」,比如炸蝦片和檸檬雞。大城市裡有中國超市,你可以在那裡買到需要的各種烹飪原料、調味品和鍋碗瓢勺,從火鍋到電飯鍋,一應俱全。但你要是住在比較靠近鄉村的地方,一定別忘了從中國帶些自己最喜歡的各色食品,但是英國海關對旅客攜帶某些食品入境有嚴格規定,注意了解最新規定。另一件需要注意的是就餐時間和量。在英國,晚餐通常比午餐正式,吃得也多。學生的午餐一般就是個冰涼的三明治,這跟中國大部分學生習慣的熱呼呼的午餐相差很大。
4. 交通 大城市裡一般當街招手叫計程車都不便宜,乘公共交通工具要便宜得多。如果真需要計程車,一般都打電話訂「小計程車」(mini
cab),這種小計程車比較便宜,但是一定是合法登記的計程車公司。
在中國有時需要排幾個小時的隊買火車票,尤其是在春節前後,但英國不一樣,這里最簡便的方法是網上訂票。25歲以下的學生還可以買一張學生優惠火車卡(railcard),憑這張卡買火車票還有折扣。
5. 採取主動(making efforts)
這不屬於文化差異,但到英國後應該思考一下自己怎麼融入英國社會,跟當地人打成一片。我剛到中國留學時,跟英國同學混在一起最容易,但一個月後我就發現自己的中文沒有任何長進。
這就像個惡性循環。你跟自己的同胞交往時間越多,練習所在國語言的機會就越少,然後就越不好意思開口跟當地人交談。我建議大家到英國後可以參加大學里的一些學生社團,或者設法跟英國人合租公寓。即使這可能使你感到不大自在,也作出努力。
6.
天氣提到英國時,腦子里出現的第一件事就是下雨。英國人經常談論天氣,因為天氣變化無常,很多人覺得這影響了他們的情緒。在英國,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清早陽光燦爛,然後開始下雨,到了傍晚又開始下雪。英國人出門時常帶把傘,就為了以防萬一。
7.
飲酒文化與休閑英國年輕人里絕對有一種飲酒文化。大學生經常空腹喝很多酒,然後結伙去俱樂部玩,這樣玩的時候就不必花錢買酒,那種地方的酒水通常很貴。這跟中國「出去玩」很不一樣。中國的卡拉OK文化通常是約好去哪家歌廳後預定一張台,點酒水、零食。
8.
私人空間與友誼在北京時,我很不習慣被人推進地鐵車廂,但我記得第一次在那裡乘地鐵時的震驚。在英國,人們更習慣擁有個人的空間,因為英國面積很小,人口也比較少。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別人,都會道歉,並跟別人保持一定距離。年齡較大的姑娘一般不會在公共場合牽手挽臂,因為這在英國容易讓人誤解這兩人是同性戀。
9.
生活開支在中國,基本生活開支,包括食物、房租和交通費,比英國便宜。這點應該記住,因為這可能大幅度改變你的生活預算。另外,勞動密集型的商品,即使像女生扎頭發的頭繩和發夾那樣的小東西,都比中國貴很多。
10.
小費最後需要提一下的是小費,通常在英國小費給10%。在美國,什麼都要給小費,包括計程車司機;在英國,通常只是去餐館時給小費。有些餐館把服務費加到餐費里,你可要求餐費單算,小費另外給。但你要是覺得服務質量不好,就不給小費。
F. 英國留學如何去准備請問申請留學的步驟是什麼呢
出國留學,無論對誰來說,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所有人生命軌跡的重大轉折點,而在准備去留學時,有可能會准備不足,那去英國留學如何去准備呢?申請留學的步驟是什麼呢?在去留學時,所有的人都應該對這些有所了解。
第七是根據對方國家簽證部門(使領館、移民局等)的要求准備簽證資料。
第八是購買出國機票,至少要提前一個月預訂,出發前3至7天出票。
第九是購買經濟艙機票可免費攜帶20kg行李,若超過該標准,每超1公斤就得按票面價的5%支付「行李托運費」。
第十是准備好上面的東西之後,就可以登記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