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的天然氣在哪裡

英國的天然氣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12-26 23:49:19

㈠ 英國石油和天然氣分別是在什麼時候被發現的

Commercial extraction of oil on the shores of the North Sea dates back to 1851, when James Young retorted oil from torbanite (boghead coal, or oil shale) mined in the Midland Valley of Scotland.

In England, BP discovered gas in similar reservoirs in the Eskdale anticline in 1938, and in 1939 they found commercial oil in Carboniferous rocks at Eakring in Nottinghamshire.
1851年發現石油,1938年發現天然氣。

㈡ 英國石油工業概況什麼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經濟長期處於衰退中,患了所謂「英國病」,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下降。北海油田的開發,雖不足以治好英國經濟的痼疾,但畢竟使英國經濟增添了某些活力,對經濟的復甦和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資源與儲量

英國為位於歐洲西部的島國,由大不列顛島(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愛爾蘭島東北部和一些小島組成。國土面積24.48萬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24萬千米,人口6078萬(2006年7月)。英國為歐盟第二大經濟強國,2005年英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22000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1.8%,2006年增長2.2%。

英國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為西歐重要的油氣資源國(圖20-2)。據美國《油氣雜志》報道,截至2007年英國擁有石油探明儲量4.93億噸,天然氣探明儲量4120.12億立方米。

表20-2英國油氣儲量、產量與消費量統計

①資料來源:《油氣雜志》,2007年。

②資料來源:BP世界能源統計,2008年6月。

據英國貿易工業部統計,2006年英國石油出口量為7815.1萬噸,其中原油出口為5819.6萬噸,油品出口為2795.5萬噸;石油進口量為8472.6萬噸,其中原油進口為5846.6萬噸,油品進口為2626萬噸。英國石油的出口對象為歐盟、加拿大、挪威和美國。

自1981年英國成為石油凈出口國,1999年北海石油產量達到高峰之後,英國石油產量每年以7.6%的速度下降,2006年英國已由石油凈出口國變為石油凈進口國,未來隨著英國北海石油產量下降,英國的石油進口將逐年增加。

㈢ 英國天然氣集團

英國天然氣集團(BG GROUP)
網址:http://www.bg-group.com/
簡介:英國天然氣集團(BG GROUP,LSE:BG)是英國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在全球天然氣行業處於領軍地位,資本總額超過480億美元,其業務遍及五大洲25個國家。
BG GROUP是一家綜合性的天然氣公司,集氣源勘探、開采和國際市場開發為一體,並與各級政府、部門和相關單位緊密合作。致力於引領整個天然氣產業鏈,成為天然氣勘探、生產、運輸、配送和供應的行業先鋒。
【給個郵箱我可以將一份英國天然氣集團的中文介紹發給你,不過你得先選我為最佳答案呵呵】
以下是英文版簡介:
BG Group
History
The company was created in 1997 when British Gas plc divested Centrica[1] and became BG plc, which was reorganised in 1999 as BG Group plc.
In 2000 a further demerger separated the company into Lattice Group and BG Group. Lattice took ownership of Transco (the gas transporter for the UK), Advantica (gas engineering and consultancy specialist) along with the property and transport companies and BG Group took ownership of gas fields and other assets.
In 2002 Lattice merged with National Grid Company to become National Grid Transco which was renamed National Grid in 2005.
In September 2007 BG Group delisted its ADRs from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after expressing concerns over the tougher rules and high costs associated with the Sarbanes-Oxley Act.Instead its shares began trading on the US over-the-counter market known as the Pink Sheets "International Premier QX".
In June 2008 BG Group launched a US$13.1 billion hostile and ultimately unsuccessful bid to acquire Origin Energy, Australia's largest coal-seam gas procer: BG Group were out-manoeuvered by ConocoPhillips who offered to invest US$9.1 billion in a joint venture with Origin.
In October 2008 BG Group agreed to buy Queensland Gas for US$3.4bn so enabling it to operate in Asia's liquified natural gas market.

Company profile
Atwood Eagle platform, EgyptA leading player in the global energy market, BG Group is a dynamic growing business with operations in some 27 countries over five continents.
While our headquarters are in United Kingdom (UK), over 60% of the talented professionals who make up the BG team are located outside the UK.
We have a proud history in all aspects of the energy sector, particularly natural gas, where we have experience across the entire gas chain – from exploration to delivery to the consumer.
BG Group is a publicly listed company on the London Stock Exchange and is also listed on the US over-the-counter market known as 「International OTCQX」.

Our business strategy
Our focus is on understanding, building and supplying natural gas markets around the world. We operate in four key business sectors – Exploration and Proction, Liquefied Natural Gas,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ower.
Our high performing Exploration and Proction business remains the centre of gravity of our activities. The increasingly opportunity-rich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segment, together with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and Power form our downstream activities and give us the complete range of skills across the gas chain.
Our Other activities leverage our key capabilities in areas of focus such as natural gas vehicles and domestic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㈣  西歐地區油氣工業概況

由前面世界油氣地緣政治格局分析已經知道,西歐屬於油氣消費大區,但其區內油氣資源非常少,其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油氣資源主要靠進口解決。當然,西歐本土部分國家也有一些油氣資源,如英國、挪威、荷蘭、法國、義大利等。

一、西歐地區的石油工業

西歐是後起的大產油區。1970年以前,西歐還是一個貧油區,採油業只限於陸上若干小油田,原油產量微不足道。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北海沿岸國家已經發現近海豐富的油氣顯示,但由於自然與經濟方面的原因,開發利用被推遲了。到了20世紀70年代,尤其是1973年以後,高漲的油價才賦予開發利用北海石油的巨大經濟意義。隨著北海原油產量的增長,西歐甩掉了「貧油」的帽子,成為一個新興的原油產區。

西歐採油業的主要產區分布於北海海域。北海海域分屬沿岸七國,其中英國、挪威分得面積最大,分別佔46%與25%,北海的採油業就集中在這兩國海域。荷蘭、丹麥、前西德、比利時、法國共獲得其餘的29%,但這些海域的原油產量不具有重要地位。

英國是隨著北海石油開發而崛起的第一產油國。1975年下半年,英國北海海域的阿蓋爾和福蒂斯油田開始出油,從此,英國採油業突飛猛進。1980年起,英國成了西歐主要石油消費國中唯一一個能夠自給並能輸出原油的國家。到1998年,英國的石油產量為1.33億噸,同期的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為7.08億噸(王金洲,1999)。

挪威是西歐第一石油儲量國。1998年,挪威的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為14.89億噸。挪威北海海域的採油業早於英國,1971年埃克菲斯克油田出油為其起點。1975年生產原油900萬噸,成為西歐第一個石油自給有餘的國家。爾後,原油產量穩步上升,1992年達1.64億噸,超過英國成為西歐地區最大產油國,1998年,其石油產量為1.52億噸,成為世界上最大產油國之一。2003年5月,挪威駐委內瑞拉大使達格·默克宣布,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將在委內瑞拉德爾塔拉天然氣項目中投資30~50億美元。這是挪威迄今為止涉及金額最大的國外投資計劃,它意味著挪威石油工業開始向國際化方向發展(國際石油經濟編輯部,2003)。

2000年西歐地區石油儲采比為7,石油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為23.4億噸,佔世界石油剩餘探明儲量的1.67%,比1999年的石油剩餘探明儲量25.38億噸減少了7.7%。2000年天然氣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為4.5萬億立方米,比1999年天然氣剩餘探明可采儲量4.43億立方米增加了1.5%,佔世界天然氣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的3.01%。2000年西歐石油生產量為3.21億噸,比上年的石油產量增加了1.0%,佔全世界石油產量的9.58%(其中英國2000年的產量為12684.5萬噸,比上年的實際產量13624.5萬噸減少了6.9%;挪威2000年的產量為16081.0萬噸,比上年的實際產量15088.0萬噸增長了6.6%。),而1999年西歐石油消費佔世界石油消費的22%。西歐1999年的天然氣產量為2892.37億立方米,比1998年的2665.7億立方米增加了8.5%,佔世界產量的12.31%,而其天然氣消費量1999年為4173億立方米,佔全世界天然氣消費量的17.38%。天然氣在歐盟15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將近24%,相對世界其他地區而言,歐盟天然氣儲量有限,產量不高,但消費量和進口量很大,輸氣管網發達。截止到2001年底,歐盟天然氣探明儲量3.21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的2.1%,主要分布於荷蘭(1.77萬億立方米)和英國(0.73萬億立方米)。歐盟2001年產氣量2129億立方米,佔世界的8.6%,主要生產國是英國(1058億立方米)和荷蘭(614億立方米);天然氣消費量3433億立方米,佔世界的15.9%,主要消費國是英國(954億立方米)、德國(829億立方米)、義大利(645億立方米)、法國(407億立方米)、荷蘭(393億立方米)和西班牙(182億立方米)(劉岩,2003)。

二、西歐的油氣貿易

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西歐石油進口量已達4000多萬噸,超過了美、日兩國進口量的總和,相當於世界總進口量的30%。進入60年代以後,西歐實施了能源從煤炭到石油的轉換,石油消費量激增,至1973年石油進口量佔世界石油總進口量的45.6%,那時,西歐是一個貧油區,原油產量僅約1800萬噸,對於區內龐大的消費需求不過是杯水車薪,以至形成了石油消費高度依賴進口的局面。隨著挪威、英國北海石油的開采,提高了區內原油的自給率。同時,重視調整能源消費結構:壓縮石油消費量『提高天然氣、煤炭和核能的消費比例,石油進口量顯著下降。但因北海原油生產受資源儲量規模的限制,西歐仍是世界重要的石油進口國。中東和非洲是西歐石油進口的基本來源,此外,來自原蘇聯與拉美的石油亦佔有一定的比例。義大利、法國、原聯邦德國是西歐三大石油進口國。

北美和歐洲是世界管道天然氣消費的主要市場。在北美主要天然氣的出口國是加拿大,其主要通過管道向美國出售天然氣,2000年的管道天然氣貿易量為1034.4億立方米;歐盟天然氣消費的39.2%來自進口,而且進口來源多,半數成員國完全依賴進口(劉岩,2003)。在歐洲天然氣的主要出口國是俄羅斯、荷蘭、挪威、英國等,出口到義大利、土耳其、荷蘭、德國、法國、比利時等國家。因此,加拿大、俄羅斯、挪威、荷蘭和英國是保證北美和歐洲這兩大消費區天然氣供應的最重要國家,在地區天然氣貿易中具有很強的地緣政治優勢。

俄羅斯在中歐和西歐的天然氣供應中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對歐洲其他國家來說,如果沒有俄羅斯的油氣供應,特別是天然氣的供應,歐洲的能源安全就面臨著很大的威脅。2001年,歐盟管道進口天然氣1542億立方米,其中,來自俄羅斯752.3億立方米(劉岩,2003)。但俄羅斯在站穩歐洲市場的同時,准備利用其強大的油氣優勢,東向開發東北亞和中國市場,以防其油氣出口的單一性而帶來的劣勢。

挪威2000年的天然氣儲量為1.25萬億立方米,天然氣產量為449.6億立方米。1999年挪威出口到歐洲大陸和英國的天然氣比1998年增加了6.8%,達到455億立方米。法國燃氣公司是挪威天然氣的最大買家,共購進112億立方米。德國的魯爾天然氣公司購買了95億立方米,比利時配氣公司購買了56億立方米。挪威出口到捷克共和國的天然氣增加到13億立方米。1999年10月,挪威輸氣管網完成擴容改造,連接Kollsnes與Emden終端的歐洲輸氣管道二期工程開始投入運營。2001年,歐盟進口天然氣的1542億立方米中483.8億立方米來自挪威(劉岩,2003)。

2000年荷蘭的天然氣探明儲量為1.77萬億立方米,產量為628億立方米,出口量為366.2億立方米。1999年荷蘭的管輸天然氣出口量由於向德國的出口減少,1998年下降至350億立方米,同時因Trans-Europa-Naturgas管線擴建工程的影響,出口到義大利的天然氣也有所下降。2000年出口的管輸天然氣量為366.2億立方米。

2000年歐洲還是液化天然氣(LNG)進口第二大戶,進口量為326.8億立方米,僅次於亞太地區(其進口達980.4億立方米)。2001年進口LNG為287億立方米,其中來自阿爾及利亞、奈及利亞、卡達、阿曼、利比亞、阿聯酋的LNG分別為200.7、55.5、9.3、9.1、7.7、0.2億立方米,佔世界總出口量1429.5億立方米的20%(劉岩,2003)。

三、西歐的油氣運輸

徐小傑根據研究認為,未來的亞歐陸上油氣管道運輸網路主要由「石油心臟地帶」向歐洲、東亞、東南亞和南亞這個需求月形地帶流通,具體有西向、南向和東向三個方向的跨國管網系統。其中,西向的管網系統有兩個部分,一是從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到歐洲。這里有俄羅斯的友誼管道和新建的亞馬爾管道。二是中亞向西針對歐洲市場的運輸線路,包括北線和西線。北線指亞塞拜然和哈薩克的石油往北進入俄羅斯領土,利用現有的管線輸送到俄羅斯的黑海港口諾瓦羅伊斯克。西線指裏海的石油經巴庫到喬治亞或土耳其進入黑海或地中海。同時,北非阿爾及利亞的天然氣已經貫穿馬格裡布,北上供應南歐市場,這就是著名的馬格裡布—歐洲管線(徐小傑,1998)。具體來說,連接西歐的石油輸送航線主要有(王金洲,1999):波斯灣—好望角—西歐、北美線。這條航線從波斯灣各油港經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沿非洲東海岸穿行莫三比克海峽繞道好望角,再沿非洲西海岸直達西歐、北美。此航線主要由超級油輪經營,它擔負著輸往西歐石油總量的70%和輸往美國石油的45%,它是西歐、北美主要的供油運輸線,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海上石油運輸線。

北美、西歐和前蘇聯地區又是油氣管輸最發達的地區(圖5-1、圖5-2見書後彩圖)。那裡的天然氣管道星羅棋布並已實現了國際聯網。歐盟內部現有天然氣長輸管道里程18.7萬公里,是1970年7.1萬公里的2.63倍。歐盟內部跨國管輸量613.9億立方米,佔世界跨國管輸量4083.2億立方米的15%。歐盟60%的天然氣消費量至少跨越一個國家輸送(劉岩,2003)。天然氣干線密度在美國為185米/千米2,在荷蘭為265米/千米2,法國為48米/千米2。西歐天然氣供應最初是區域性的,但從荷蘭發現格寧根氣田後,西歐開始了天然氣管網系統的建設。東歐也在積極擴建其輸氣管道。就參與國的數量而言,歐洲的天然氣市場是全世界最復雜的天然氣管網,天然氣用戶有2億。

近幾年來,隨著天然氣需求的增長,輸氣管道的建設穩定增長。全歐對清潔燃料需求的增長,正推動著由前蘇聯地區、北非以及北海外輸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的實施。歐洲目前在建和計劃建設的項目中,有起自北海和阿爾及利亞的Zeepipe II管線、「歐洲管線」、霍爾騰管線以及歐洲—馬格裡布管線正成為關注的焦點。

四、歐盟天然氣統一市場

從以上分析可見,歐盟成員國之間天然氣消費部分靠成員國之間的進出口解決,但很大部分還需要依靠從歐盟外部市場進口解決。在這種情況下,為保證歐盟天然氣安全穩定供應,歐盟形成了天然氣統一市場。

歐盟各國天然氣行業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宦國渝,李曉東,孫劍,2003),即起步期、成長期、成型期和成熟期。目前這些國家已進入了氣源多元化、市場需求穩定、基礎設施完善的成熟期,這為歐盟形成統一的天然氣市場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建立統一的天然氣市場是歐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必然結果,也是歐盟各國推動本國天然氣行業發展、促進高效清潔能源利用的需要。

早在1990年,歐盟委員會就已經開始促進歐盟內部天然氣市場的建立。1990年6月和1991年5月,歐盟委員會相繼發布了90/377/EEC指令《關於提高工業最終用戶天然氣和電力價格透明度的程序》和91/296/EEC指令《關於通過管網輸送天然氣》,邁開了發展內部天然氣市場的第一步。1996年,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以1254/96/EC指令的形式,公布了跨歐洲能源網路建設的一系列指導方針,這些方針有力地促進了歐洲天然氣一體化基礎設施的建設。1998年7月,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又發布了98/30/EC指令,闡明了內部天然氣市場的共同規則和各成員國天然氣部門的組織原則,提出了為確保內部天然氣市場得以建立並有效運營,各成員國政府在輸送、儲存、配送領域必須承擔的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的義務,還規定了強制性條款。

歐盟天然氣統一市場的主導思想在於促使區域內資源的自由流動、為構建和完善區域內統一的能源市場作準備,但是,在不妨礙內部大市場的前提下,允許各國具有一些豁免權,並制定各國管理制度。在歐盟天然氣統一市場內,要堅持公平原則、透明原則和採取許可證為主要手段的監管方式。

從歐盟天然氣統一市場的形成,及其主導思想和執行原則來看,歐盟在天然氣乃至能源市場的管理上已開始了統一的管理,其各國的油氣安全戰略必然受其統一規則的支持與約束。

㈤ 英國石油主要來源於哪個油田

歐洲大陸西北部和大不列顛島之間的北海海底油田。沿岸國中英國獲得51平方公里的面積。20世紀70年代開始產油,80年代起大規模開采,使英國成為世界重要產油國之一。挪威其次,產量除滿足本國需要外並大量出口。北海油田是歐洲的重要石油、天然氣產區。位於英國和歐洲大陸之間海域 ,大部分是英國和挪威的專屬經濟區,東南部為丹麥、德國和荷蘭專屬經濟區。由於周圍陸地均為基岩出露,加上海洋條件惡劣,所以長時期沒有被油氣勘探工作者注意,直到1959年在荷蘭沿海發現格羅寧根大氣田以後,1965年首先在北海南部發現氣田群,1969年在中部的中央地塹區發現埃科菲斯克大油田,1971年在北部的維京地塹發現布倫特大油田,從此出現了勘探開發北海油氣田群的高潮,現已成為世界大油氣產區之一 。 南部以上二疊統砂岩為主要目的層,有勒曼、因迪法蒂格布爾、休伊特、西索爾、歐德雷等大氣田;中部以下第三系砂岩和白堊層為主要生產層,有埃科菲斯克和福蒂斯大油田,弗里格大氣田等;北部以侏羅系砂岩為主要生產層,有布倫特、國家灣、錫斯爾、尼尼安、奧塞貝格、古爾法克斯、斯諾里、西斯萊普納、派珀、克萊莫爾大油田和特羅爾大氣田等。北海油區是指中部和北部以地塹構造為基礎的油氣田群,已知儲量石油約47億噸,天然氣約1.5萬億立方米,年產原油已超過8630萬噸。北海是大西洋的邊緣海,在大不列顛島和歐洲大陸之間,面積約50多萬平方千米,絕大部分位於大陸架上。北海油氣資源豐富,海底石油藏量僅次於波斯灣和馬拉開波灣而居世界第三位。這對於貧油的西歐來說具有 重大的意義。所以盡管北海地區氣候條件十分惡劣,全年2/3以上的時間是陰雨天,風大浪高,但沿岸國家仍下決心開采。目前在北海大陸架大量開採的油氣主要集中在英國和挪威所屬海域。英國勘探北海油氣始於60年代,1975年開始產油,1984年產量突破億噸;挪威90年代起產量超過英國,成為一個新興的油氣生產國。北海 油田生產的油、氣,除滿足英、挪兩國自身消費外,還大量出口。在北海主要油田的集中海域,新建了許多新的輸油管道、石油終點站和油港。

㈥ 英國天然氣儲量很豐富吧

天然氣儲量達12260-38000億立方米。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滿足本國2600萬電、氣用戶的國家。

㈦ 歐洲多國迎降雪,天然氣價格猛漲,哪些國家離不開天然氣資源

基本上大部分歐洲國家,根本離不開天然氣資源,像德國、波蘭、匈牙利等。

隨著冬天已經過去,但是考慮到日常生活,歐洲不少國家依然需要大量的天然氣資源。所以短時間之內,想要徹底擺脫對俄羅斯資源的依賴,特別是穩定住價格,存在著很大難度。從內心來講,就是歐洲不少國家沒有天然氣資源,不得已從外國來進口。

㈧ 世界天然氣的分布在哪

世界單純產天然氣的氣田約1萬個,其中4/5分布在美國。許多油田也伴生天然氣。儲量高度集中在少數大氣田中,世界11個特大型氣田佔世界總儲量30%以上,其中最大的3個氣田,都位於俄羅斯西西伯利亞的烏連戈伊、揚堡和扎波利亞爾內。

目前天然氣運輸主要有2種:①通過低溫高壓技術使天然氣成為液態後,再裝特種容器內運輸;②通過管道運輸。世界主要天然氣出口國有俄羅斯、荷蘭、挪威、加拿大、印度尼西亞、汶萊、阿爾及利亞、阿聯酋和利比亞;進口國主要是日本和西歐一些國家。

㈨ 什麼是天然氣世界上最早開采和利用天然氣的是哪個國家

天然氣是一種燃燒熱值較高的燃料,其主要化學成分是甲烷,另外還有少量低級烷烴、烯烴。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采和利用天然氣的國家。在歐洲,英國是最早使用天然氣的國家,時間是公元1688年,比中國晚了1800餘年。

㈩ 英國的地理位置 英國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1、英國是大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東北部及附近許多島嶼組成的島國。東瀕北海,面對比利時、荷蘭、德國、丹麥和挪威等國;西鄰愛爾蘭,橫隔大西洋與美國、加拿大遙遙相對;北過大西洋可達冰島;南穿英吉利海峽行33公里就到法國。

2、英格蘭全境面積為13萬平方公里,佔大不列顛島的大部分。這一地區自西向東分為4部分:以塞文河流域為中心的米德蘭平原;海拔200米左右的高地;倫敦盆地;威爾德丘陵。

3、威爾士面積有2萬余平方公里,境內多山、地勢崎嶇。威爾士境內有1/4的土地被列為國家公園及天然保護區。

4、蘇格蘭和其周圍的許多小島,面積共為7.8萬平方公里。全境均屬山嶽地帶,只有中部較為低平。

5、北愛爾蘭面積1.4萬平方公里,隔愛爾蘭海與大不列顛島遙遙相望。北愛爾蘭氣候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最熱天(7月)平均氣溫為13~17℃,最冷天(1月)平均氣溫為4~7℃。英格蘭地勢較低,年平均降水量830毫米,西部、北部山區雨量較大,最高可達4000毫米。

6、英國主要的礦產資料有煤、鐵、石油和天然氣。硬煤總儲量1700億噸。鐵的蘊藏量約為38億噸。西南部康沃爾半島有錫礦。在柴郡和達臘姆蘊藏著大量石鹽。斯塔福德郡有優質粘土。康沃爾半島出產白粘土。奔寧山脈東坡可開采白雲石。蘭開夏西南部施爾德利丘陵附近蘊藏著石英礦。在英國北海大陸架石油蘊藏量約在10~40億噸之間。天然氣蘊藏量約在8600~25850億立方米左右。

閱讀全文

與英國的天然氣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36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54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30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61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19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80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398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8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76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01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13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66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391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66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4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61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66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4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3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