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和法國百年戰爭打了多久

英國和法國百年戰爭打了多久

發布時間:2022-12-27 09:54:54

❶ 英法百年戰爭打了多久英法百年戰爭起止時間介紹

英法百年戰爭起止時間介紹

英法百年戰爭時間持續長達116年,可謂是世界上最長的一場戰爭,從1337年到1453年,斷斷續續共分了四個階段,雖然中間有的時候看上去想要停火,當實際上卻又往往只是表面現象,經過一段時間兵力的恢復和軍事的積累之後,下一場戰爭還是會如約爆發,這樣的戰爭下來,各國人民都飽受戰火洗禮,生活顛沛流離,苦不堪言。

英法百年戰爭配圖

從英法百年戰爭時間上來看1337年11月是戰爭的開始時間,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開始了對法國的攻擊。到了1340年英國在一次海上戰爭中打敗了法國,這樣英國就掌握了英吉利海峽。1346年的時候,英國又贏得了加來港的勝利。在此後的幾年間,直到1360年法國不得不在一份條約里將自己的土地割讓給了英國,英國這才放棄了奪取法國王位。

戰爭似乎到此告一段落,但查理王世繼位以後為了奪回失去的土地於1369年開始發動對英國的戰爭,1380年英國已經退至沿海區域,1396年他們達成了二十不打仗的約定。

到了1415年,法國兩派起了內訌,很多百姓也加入反抗,英國就借機開始了第三階段的戰爭,並佔領了法國北部,1420年亨利五世成了法國的攝政王,法國已經淪陷。1422年,兩個老國王同年去世,於是兩國新王開始爭奪法國王位再次兵戎相見。

1428年,法軍處於嚴重不利的位置,到了1429年的時候終於成功突圍,並且戰局得以扭轉,查理王子加冕成功。此後,法國開始了一系列的收復失地的戰爭,並且節節勝利,直到1453年全部失地收復成功。英法百年戰爭時間赫然在列,從中不難看出法國抗戰的艱難。

英法百年戰爭的經過分析

有史以來最長的一次戰爭,英法百年戰爭的經過從一三三七年到一四五三年,斷斷續續持續了一百一十六年的時間,其間的傷亡人數也是不可估量的,最終法國收回了自己原本的土地。

英法百年戰爭配圖

這場戰爭持續時間如此之久也是積怨很深的原因,在戰爭之前,兩個國家就分別在各自經濟、政治等諸多方面產生了大量分歧。

英法百年戰爭的經過是可以分成四個階段的,在第一階段,英國率先發動戰爭,既然是先動手就肯定有先動手的理由,比如說實力較強,可以勝利,因此第一階段就是以英國奪取大部分的法國領土結束的。這一階段從一三三七年持續到一三六零年,第二階段從一三六九年持續到一三八零年,這期間法國換了國王,一心想要收回自己國家的土地,事實上他也用實力證實了自己的能力,然而,狡猾的英國在這時要和法國簽訂停戰協定,於是,第二階段是友好的結束的。

英法百年戰爭的經過在第三階段時,戲劇性的 *** 來臨,法國幾乎喪失了自己全部的土地,英國幾乎就要佔領法國的時候,兩邊的國王都死掉了,於是新王即位,又是新一輪的戰斗,這個時候的法國人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紛紛覺醒。在第四階段,法國軍隊迎來了轉機,命運是公平的,不會總讓人倒霉,於是,法國漸漸收復失地,在英國,民族主義興起,轉向對外侵略。

英法百年戰爭中的一位法國女英雄是誰

英法百年戰爭中的一位女英雄的形象如今活躍在電視熒屏以及各類文學作品之中,因為她獨特的歷史地位廣為傳頌,這位英雄就是聖女貞德,一個在這場戰爭中起到不容小覷的作用的女子,甚至可以說是她帶動了法國民族意識的覺醒。

貞德劇照

貞德出生在法國的一個普通農村,在她十六歲的時候,她告訴村裡人自己遇到了聖母聖子,並說她會帶領法國反抗英軍的進攻,這在如今的國人看來,就像看當初的陳勝吳廣起義一樣,藉助神的形象,為自己謀一個真切的理由,但是在歐洲人看來,她說的是真的,因為後來在她的領導下,法國軍隊真的取得了各種勝利,這位英法百年戰爭中的女英雄,在法國反抗的歷史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是最終她在一次突圍中被捕並最終以巫女的罪名處以火刑,英國方面應該也是想要以這種方式來消除人們對她的敬畏,所以看來,他們對於神明的概念也是有時會唯心一些的。

總之,貞德,英法百年戰爭中的一位女英雄最終死去,留給世界的是她的精神與氣魄。到了法國勝利之日,貞的母親請求國家對於自己女兒的死予以正名,貞最終以民族英雄的身份載入史冊,之後的五百年,在宗教盛行的西方,貞德被封為聖女,這個傳奇女子的一生就此塵埃落定,以上,便是對英法百年戰爭中的一位女英雄的介紹。

英法百年戰爭導火索是什麼

英法百年戰爭開始於1337年,終止於1453年,是歷史上交戰時間最長的戰爭。這場戰爭給雙方的國家和人民都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那麼英法百年戰爭是怎樣開始的呢?英法百年戰爭導火索又是什麼呢?

英法百年戰爭劇照

在英法百年戰爭爆發之前,雙方就在各個方面產生著摩擦。在政治上,法王腓力要進行皇室政權的擴張,想要佔領的地區是阿基坦,可是該區域正好被英王愛德華佔領,該區域因為歷史原因也不受制於法王,所以當法王想要佔領時英王並不同意。在經濟上,英國主要依賴於羊毛交易,佛蘭德斯是該貿易的中心,但該地區的伯爵卻是一位法國人,想要把利益獨給法國,因此兩國在經濟上也有糾紛。這兩個方面深刻影響著兩國的關系,但百年戰爭導火索是兩者的社會關系。

1314年法國國王腓力去世了,因此帶來了巨大的危機。根據當時法國有關王位的規定,腓力的三個兒子應該是繼承王位的首選,但是這三個兒子都死了,並且沒有留下任何的男性血脈。腓力有一個女兒,他的女兒有一個兒子也就是腓力有外孫,按理來說這個時候應該是他的外孫繼承王位,但是他的外孫卻是英王。法國的貴族不同意讓英王來繼承王位,就讓腓力的侄子成為法王。但是愛德華三世並沒有就此放棄依舊與其爭奪王位。1337年他稱王法蘭西,而此時腓力六世要收回英國在法國境內的領土,開始派兵,雙方開始交戰。

英法百年戰爭導火索可以簡單概括為英國國王覬覦法國王位。當然除此之外,雙發還為了爭奪法國境內富裕的地區。其中本來支持法王的佛蘭德爾地區為了得到來自英國的原料轉向支持英國,使雙方矛盾加深,促使了這場戰爭的爆發。

最後英法百年戰爭誰贏了

一場戰爭持續百餘年,那麼英法百年戰爭誰贏了呢,1458年,法軍攻陷英國在歐洲大陸的最後一個據點。法國取得戰爭的勝利,戰爭勝利使法國完成民族統一,更為日後在歐洲大陸擴張打下基礎。之後英格蘭轉往海外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帝國。

英法百年戰爭畫像

以上是對英法百年戰爭誰贏了的簡單介紹,這場百年戰爭開始時,兩國主要以西歐原來的貴族兵源制,由各領主募集軍隊,有服役時間考量。這對跨海遠征的英格蘭很不利,於是轉而招募更多來自下層人民的雇傭兵,並配合以有名的長弓兵戰術。法國則迫於初期戰局失利,必須擴張王室統治權力以抵擋外敵。因此在戰爭結束時,雙方都已走 *** 集權的道路。

英格蘭在數次戰役得勝,嚴重挑戰了西歐貴族騎兵的軍事壟斷地位。戰後,勝利的法國仍保留許多重騎兵傳統,但步兵能夠打敗騎兵的思想已經流傳四方,步兵的重要性從此不斷提升。

戰爭初期,法國在各次大會戰都使用重騎兵正面沖擊,到了1415 年,已模仿對手讓部分騎兵下馬徒步戰斗,這說明騎兵步兵的戰場角色已大幅改變。法國藉由平民出身的聖女貞德鼓舞士氣取得最後勝利,標識出貴族騎士階層的衰退和民族戰爭特性的興起。

百年戰爭中,雙方的武器裝備也經歷了改良和演化,15世紀戰爭中後期時,新形態的板甲已經成為了貴族騎士們的普遍裝備。在連續不斷的圍攻戰中,雙方也重視攻城武器的設計和應用,以上便是對英法百年戰爭誰贏了以及最終的影響的介紹。

英法百年戰爭爆發的原因分析

英法百年戰爭原因錯綜復雜,包含國家間政治、經濟、社會、國際關系等各種因素。盡管通常認為百年戰爭始於1337年,但在此之前法國和英國早已累積多年恩怨。比如說政治使王朝繼承問題變得更加復雜。

英法百年戰爭畫像

當時腓力決定繼續皇室的擴張政策並繼續加強中央集權。此次集權行動的特別之處在於,腓力想把王權控制的地區擴展到阿基坦地區,而這一地區卻是愛德華在法國的主要領地。愛德華作為阿基坦公爵和腓力六世治下的王侯,享有既持有公爵領地,又不受制於法王的獨立地位。

腓力和愛德華都沒考慮過向對方妥協,事實上,作為真正的中世紀騎士,他們都有打一場騎士戰爭的想法。1337年,腓力向愛德華提出收回阿基坦領土的要求,從此觸發持續一個多世紀的英法戰爭。對腓力的領土要求,愛德華斷然拒絕,並對腓力展開咄咄逼人的攻勢。

不過也許更為重要的是,英法百年戰爭原因中經濟原因是致命原因。

英國的經濟命脈和皇家國庫的正常運轉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羊毛貿易。中世紀後期,佛蘭德斯是羊毛貿易中心。生產羊毛的英國人在這里賣羊毛,而大部分由這些羊毛製成的商品則取原道返回英國。然而,法國王侯自然希望獨享佛蘭德斯的財富,同時也可以一舉兩得地損害他們的老對手英國人的經濟利益,以上便是對英法百年戰爭原因的介紹。

❷ 百年戰爭(英法)到底打了多久

116年。

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是指英國和法國,以及後來加入的勃艮第,於1337年 - 1453年間的戰爭,是世界最長的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116年。

百年戰爭中,發展出不少新戰術和武器。戰爭勝利使法國完成民族統一,為日後在歐洲大陸擴張打下基礎;英格蘭幾乎喪失所有的法國領地,但也使英格蘭的民族主義興起。

(2)英國和法國百年戰爭打了多久擴展閱讀:

關鍵戰役:

1、阿金庫爾戰役

阿金庫爾戰役發生於1415年的10月25日,是英法百年戰爭中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在亨利五世的率領下,英軍以由步兵弓箭手為主力的軍隊於此擊潰了法國由大批貴族組成的精銳部隊,為隨後在1419年奪取整個諾曼底奠定基礎。

這場戰役成為了英國長弓手最輝煌的勝利之一,也對後世戰爭的依靠火力范圍殺傷對手密集陣形這種戰術留下了深刻影響。

2、奧爾良戰役

奧爾良戰役是英法百年戰爭中的著名戰役。被困多年的法蘭西南部重鎮奧爾良,在聖女貞德的領導下得以解圍,從而為法國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奧爾良戰役的勝利,在英法百年戰爭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它一舉扭轉了法國在整個戰爭中的危難局面,進而轉敗為勝,使百年戰爭從此朝著有利於法國的方向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百年戰爭

❸ 英法的百年戰爭持續多少年

百年戰爭的第一階段(1337—1360) 英法雙方爭奪佛蘭德和基思。在斯呂斯海戰(1340)中,英軍重創法軍,奪得制海權。經過1346年8月的克雷西會戰,英軍又取得了陸上優勢,並在長達11個月的圍攻之後佔領了海岸要塞加來港(1347)。此後,兩國休戰將近十年(1347—1355)。接著英國又發動進攻,佔領了法國的西南部(基思和加斯科涅)。在普瓦捷戰役(1356)中法軍再次被擊敗。英國人的橫征暴斂和遍及全法國的經濟崩潰,導致了法國人民的起義——艾蒂安·馬塞爾領導的巴黎起義(1357—1358)和扎克雷起義(1358)。法國被迫於1360年在布雷蒂尼簽訂條件極為苛刻的和約——從盧瓦爾河以南至比利牛斯的領土割讓給英國。

百年戰爭的第二階段(1369—1380) 為了奪回英佔領區,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在位)改編了軍隊,整頓了稅制。他用僱傭步兵取代部分騎士武裝,並建立了野戰炮兵和新的艦隊。B.迪蓋克蘭這位有才略的軍事長官被任命為軍隊總司令,並擁有很大的權力。法軍採用突襲和游擊戰術,到七十年代末已逐步迫使英軍退到沿海一帶。法軍對炮兵的使用有利於軍事行動獲得成功。英國為了保住在法國的幾個沿海港埠(波爾多、巴約納、布雷斯特、瑟堡和加來)和波爾多與巴約納間的部分地區,並鑒於國內形勢惡化,遂與法國簽訂停戰協定。當時,法國國內也開始出現群眾騷動。

百年戰爭的第三階段(1415—1424) 法國因國內矛盾加劇(勃艮第派和阿曼雅克派兩個封建主集團發生內訌;農民和市民舉行新的起義)而遭到削弱,英國乘機重開戰端。1415年,英軍在阿贊庫爾戰役中擊敗法軍,並在與其結盟的勃艮第公爵的援助下佔領法國北部,從而迫使法國於1420年5月21日在特魯瓦簽訂喪權辱國的和約。按照和約條款規定,法國淪為英法聯合王國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為法國攝政王,並有權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後繼承法國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於1422年都先後猝然死去。由於爭奪王位斗爭(1422—1423)加劇,法國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處境十分困難。捐稅和賠款沉重地壓在英佔區居民身上。因此,對法國來說,爭奪王位的戰爭已轉變為民族解放戰爭。

百年戰爭的第四階段(1424—1453) 隨著人民群眾的參戰,游擊戰更加廣泛地展開(特別是在諾曼底)。游擊隊給法軍很大幫助:他們設置埋伏,捕捉征稅者,消滅敵小股部隊,迫使英軍在征服地的後方留下大批駐防軍。1428年10月,當英軍與勃艮第派攻下法軍佔領區以外的最後一座堅固要塞奧爾良時,法國的民族解放斗爭愈加高漲。領導這場斗爭的是貞德,在她的指揮下贏得了奧爾良戰役的勝利(1429.5)。1437年法軍攻下巴黎,1441年收復香檳,1450年奪回曼恩和諾曼底,1453年又收復吉耶訥。1453年10月19日,英軍在波爾多投降,戰爭至此結束。

點評:百年戰爭給法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給法國經濟造成了很大損失,但是,它卻促進了法國民族的覺醒。在趕走了英國人之後,統一法國的歷史性進步過程即告完成。在英國,百年戰爭暫時鞏固了封建貴族階級和騎士階層的統治地位,從而延緩了國家權力集中的進程。百年戰爭展示出英國的僱傭軍優越於法國的封建騎士武裝,從而迫使法國建立了常備僱傭軍。這支僱傭軍效忠於國王,在組織、軍紀和訓練方面均具有正規軍的特點。王權與要求消除封建割據的市民的聯盟,是僱傭軍的政治與財力基礎。戰爭表明,騎士重騎兵已失去了以往的作用,而步兵的作用,特別是那些能夠成功地與騎兵作戰的弓箭兵的作用則得到了提高。在戰爭中出現的火器雖然還抵不上弓和弩,但卻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各種戰役當中去。戰爭性質的改變及其轉化為人民解放戰爭的過程,使法國擺脫了侵略者的統治。

❹ 英法兩國的「百年戰爭」是從哪一年開始的

1337年至1453年,英法兩國先後進行了四個階段、長達116年的「百年戰爭」。英法先為王位繼承問題爭權奪利,屢開戰火,戰爭到後期演變為英國對法國的入侵,法國則被迫進行反入侵,由封建王朝的混戰而成為侵略與反侵略的戰爭,奧爾良姑娘貞德也因反法侵略的不屈意志而流芳百世。

❺ 「百年戰爭」持續了多長時間

歷史上無數次戰爭中歷時最久的一次,要算英法兩國在法國土地上進行的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這場戰爭從1337年爆發,至1453年戰爭結束,前後共延續了100多年,所以歷史上稱它為「百年戰爭」。

百年戰爭表面上是由法國王位的繼承問題引起的,實際上是英法兩國的封建王朝為爭奪富庶的佛蘭德爾地區而引起的斗爭。1328年,法國加佩王朝無嗣,支裔華洛瓦家族的腓力六世(1328一1350年)繼位,開始華洛瓦王朝的統治。英王愛德華三世(1327—1377年)以法王腓力四世外孫的資格爭奪繼承權,這就成為戰爭的借口。導致這次戰爭的最直接的原因是為了爭奪佛蘭德爾地區。法國統治階級早對佛蘭德爾垂涎欲滴了。14世紀20年代,佛蘭德爾又發生了下層市民和農民的起義,佛蘭德爾伯爵逼於形勢向法王求援,法王腓力六世利用這次機會,於1328年鎮壓了起義,取消了該城的自治權,建立了直接統治。英國與佛蘭德爾有著密切的經濟聯系,是英國的主要出口羊毛的重要市場。所以,英國統治階級對佛蘭德爾也早已夢寐以求。一個垂涎欲滴,一個夢寐以求;一個借機取得直接統治,一個眼睜睜地看著「肥肉」給別人搶去了。為此,英國就以繼承權為借口發動了這場戰爭。

到15世紀初,戰爭升級,英國利用法國兩大封建統治集團——奧爾良公爵集團和勃良第公爵集團的內訌,大肆入侵法國,佔領了法國的北部和首都巴黎。1428年10月,英國傾其全力圍攻巴黎南面的奧爾良城。奧爾良城是通往法國南部的門戶,它一旦失守,英軍就將長驅直入,整個法國就有淪陷的危險。

在國家存亡的關鍵時刻,法國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得到了緩和,廣大軍民團結一致,奮力抗戰,最後終於把英軍趕出了自己的國土,結束了這場戰爭。

❻ 百年戰爭一共多少年英法百年戰爭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1415年,英王亨利五世趁機率軍入侵法國,在阿金庫爾戰役中大勝法軍,佔領了法國北部,並繼續向南推進。1429年,英軍圍困法國重鎮奧爾良。就在法國岌岌可危的關頭,傳奇式的法國女英雄貞德脫穎而出。她設法說服王太子查理堅持抗戰,並自告奮勇率領軍隊解救了陷入重圍的奧爾良城。而後又護送太子前往蘭斯大教堂加冕稱王,是為查理七世。1430年,在康邊戰斗中,貞德不幸被勃艮第軍隊所俘,在轉交給英國人之後被活活燒死。貞德的英雄事跡表明法國人民的民族意識在不斷增強。1435年,勃艮第公爵結束了與英國的結盟關系。此後法軍在人民的支持下,節節取勝,英軍連遭敗跡,撤出除加來港外的全部法國領土,1453年,百年戰爭結束。

戰爭結束之後,法王路易十一世經過數十年的慘淡經營,粉碎了勃艮第公爵大膽查理為首的「公益同盟」,消除了封建割據,基本完成了國家統一大業。

英國在百年戰爭結束後,立即陷入史稱「紅白玫瑰戰爭」(1455-1485年)的內戰中。戰爭規模雖不大,但相互殘殺甚烈,一些古老的貴族世家由此消亡。最後都鐸家族的亨利取勝,奪得英國王冠,確立了都鐸王朝的統治。

❼ 百年戰爭打了幾年准確一點的數據

1337—1453年,英法兩國間先為王位繼承問題展開爭權奪利,爾後演變為英國對法國的入侵,法國則被迫進行反入侵,從而進行長達百年的戰爭。 戰爭的主要原因是,法國力圖把英國人從法國西南部(基思省)驅逐出去,從而消除英在法境內的最後一個堡壘,而英國則力圖鞏固它在基恩的地位,奪回早先失去的諾曼底、曼恩、昂茹和法國的其它一些地區。英法兩國對佛蘭德的爭奪,加深了它們之間的矛盾。佛蘭德形式上是處於法國國王的統治之下,但實際上卻是獨立的,並且與英國有密切的貿易關系(英國的羊毛是佛蘭德毛紡織業的主要原料)。戰爭的導火線是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覬覦法國王位。德國封建主和佛蘭德站在英國一方,蘇格蘭和羅馬教皇則支持法國。英軍主要由雇傭兵組成,由國王指揮,其主體是步兵(弓箭兵)和僱傭騎士部隊。法軍主要由封建騎士武裝(見騎士軍)組成。 百年戰爭的第一階段(1337—1360) 英法雙方爭奪佛蘭德和基思。在斯呂斯海戰(1340)中,英軍重創法軍,奪得制海權。經過1346年8月的克雷西會戰,英軍又取得了陸上優勢,並在長達11個月的圍攻之後佔領了海岸要塞加來港(1347)。此後,兩國休戰將近十年(1347—1355)。接著英國又發動進攻,佔領了法國的西南部(基思和加斯科涅)。在普瓦捷戰役(1356)中法軍再次被擊敗。英國人的橫征暴斂和遍及全法國的經濟崩潰,導致了法國人民的起義——艾蒂安·馬塞爾領導的巴黎起義(1357—1358)和扎克雷起義(1358)。法國被迫於1360年在布雷蒂尼簽訂條件極為苛刻的和約——從盧瓦爾河以南至比利牛斯的領土割讓給英國。 百年戰爭的第二階段(1369—1380) 為了奪回英佔領區,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在位)改編了軍隊,整頓了稅制。他用僱傭步兵取代部分騎士武裝,並建立了野戰炮兵和新的艦隊。B.迪蓋克蘭這位有才略的軍事長官被任命為軍隊總司令,並擁有很大的權力。法軍採用突襲和游擊戰術,到七十年代末已逐步迫使英軍退到沿海一帶。法軍對炮兵的使用有利於軍事行動獲得成功。英國為了保住在法國的幾個沿海港埠(波爾多、巴約納、布雷斯特、瑟堡和加來)和波爾多與巴約納間的部分地區,並鑒於國內形勢惡化,遂與法國簽訂停戰協定。當時,法國國內也開始出現群眾騷動。 百年戰爭的第三階段(1415—1424) 法國因國內矛盾加劇(勃艮第派和阿曼雅克派兩個封建主集團發生內訌;農民和市民舉行新的起義)而遭到削弱,英國乘機重開戰端。1415年,英軍在阿贊庫爾戰役中擊敗法軍,並在與其結盟的勃艮第公爵的援助下佔領法國北部,從而迫使法國於1420年5月21日在特魯瓦簽訂喪權辱國的和約。按照和約條款規定,法國淪為英法聯合王國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為法國攝政王,並有權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後繼承法國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於1422年都先後猝然死去。由於爭奪王位斗爭(1422—1423)加劇,法國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處境十分困難。捐稅和賠款沉重地壓在英佔區居民身上。因此,對法國來說,爭奪王位的戰爭已轉變為民族解放戰爭。 百年戰爭的第四階段(1424—1453) 隨著人民群眾的參戰,游擊戰更加廣泛地展開(特別是在諾曼底)。游擊隊給法軍很大幫助:他們設置埋伏,捕捉征稅者,消滅敵小股部隊,迫使英軍在征服地的後方留下大批駐防軍。1428年10月,當英軍與勃艮第派攻下法軍佔領區以外的最後一座堅固要塞奧爾良時,法國的民族解放斗爭愈加高漲。領導這場斗爭的是貞德,在她的指揮下贏得了奧爾良戰役的勝利(1429.5)。1437年法軍攻下巴黎,1441年收復香檳,1450年奪回曼恩和諾曼底,1453年又收復吉耶訥。1453年10月19日,英軍在波爾多投降,戰爭至此結束。 點評:百年戰爭給法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給法國經濟造成了很大損失,但是,它卻促進了法國民族的覺醒。在趕走了英國人之後,統一法國的歷史性進步過程即告完成。在英國,百年戰爭暫時鞏固了封建貴族階級和騎士階層的統治地位,從而延緩了國家權力集中的進程。百年戰爭展示出英國的僱傭軍優越於法國的封建騎士武裝,從而迫使法國建立了常備僱傭軍。這支僱傭軍效忠於國王,在組織、軍紀和訓練方面均具有正規軍的特點。王權與要求消除封建割據的市民的聯盟,是僱傭軍的政治與財力基礎。戰爭表明,騎士重騎兵已失去了以往的作用,而步兵的作用,特別是那些能夠成功地與騎兵作戰的弓箭兵的作用則得到了提高。在戰爭中出現的火器雖然還抵不上弓和弩,但卻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各種戰役當中去。戰爭性質的改變及其轉化為人民解放戰爭的過程,使法國擺脫了侵略者的統治。

❽ 百年戰爭<英法>打了多少年

打了116年
公元1337~1453年英法百年戰爭

從1337年到1453年,兩國為爭奪王位和土地,殘酷廝殺。戰爭持續了一百年,哭聲也持續了一百年

王位繼承權引發爭端

自11世紀「諾曼征服」以後,英國通過聯姻和繼承關系,佔有了大量的法國領地,這在同樣夢想稱霸歐洲的法國看來,簡直就是恥辱,一直尋求機會收復這些領地。14世紀初,英法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已經到了不通過武力無法解決的地步。

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去世,他沒有男嗣,法國貴族會議便推舉他的侄子腓力為王,稱腓力六世。一心想控製法國的英王愛德華三世憑借自己是法王腓力四世的外孫,向法國發難,聲稱自己才是法國王位的合法繼承人。腓力六世對愛德華三世的囂張氣焰十分氣憤,暗下決心尋機報復。1337年5月24日,經過一番准備的腓力六世宣布收回英屬領地基恩,英國自然無法接受。同年10月,愛德華三世不顧法國的反對,自稱身兼法王,並率部隊進攻法國。於是,法國王位繼承爭端終於演變為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百年戰爭中英國海軍正向法軍進攻

弓箭打出英國威風

面對氣勢洶洶的英國軍隊,法國把自己最精銳的騎兵部隊派到了前線。當時,英軍沒有能與法國抗衡的騎兵部隊。法王腓力六世揚言:「在強硬的馬蹄下,愚蠢的英國人將會粉身碎骨,他們的肉體只會被我們用來鋪築慶功的大道。」

可是,當真正交手時,法國人很快就為自己的驕橫付出了代價。弓箭成了英軍的秘密武器。這種弓箭名叫「大弓」,射程遠、射速快、精度高,能在200米的距離內射殺身披鎧甲的騎士。愛德華三世指揮軍隊,故意放慢進攻速度,引誘法軍來攻,等法國鐵騎來到大弓射程內時,他下令發射利箭,大批的法國騎兵倒下。英國人很快控制了戰爭的主動權,並佔領了法國的門戶諾曼底。

1346年,夢想占據整個法國的愛德華三世再次親率弓箭部隊在諾曼底登陸,並於7月佔領了法國的卡昂,接著奔襲法國首都巴黎。8月24日,英軍和法軍在阿布維爾以北的克雷西村展開了決定勝負的廝殺。在此戰中,英軍的弓箭再次讓法國人吃夠了苦頭。這場大廝殺一直持續到夜色降臨,最後,腓力六世在60名騎士的保護下倉皇撤離。不久,愛德華三世又攻佔了法國的港口重鎮加萊。

瘟疫改變戰爭進程

正當愛德華三世躊躇滿志地准備對法國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打亂了他的如意算盤。進入加萊城時,不少英軍染上了黑死病病毒。

黑死病不但導致英軍大量死亡,而且導致英國的人口銳減,由黑死病流行前的400多萬人降到疾病過後的250萬人左右。更可怕的是,黑死病給英國人帶來了心理上的極大恐懼,人們惶惶不可終日。在短短一年之內,英國著名的坎特伯雷大主教職位竟然因為黑死病而三次易主,最短者任職僅僅6天。由於各地教堂的主教頻繁死亡,英國人看重的感恩儀式也被迫停止。後來,隨著瘟疫的肆虐,甚至出現一件首飾換了幾個工匠最後還是半成品的情況;有的案件尚未開審,原告和被告都雙雙死去;新婚夫婦蜜月沒度完就含淚永別。英國陷入到空前的恐慌中。在這種情況下,愛德華三世再也無力顧及同法國的爭斗,只好於1360年同法國簽訂《布勒丁尼和約》,宣布放棄對法國王位的要求。

1364年,法國查理五世上台。他在一次朝會上說:「現在是讓可惡的英國人屈服的時候了。我發誓帶領我的臣民奪回屬於我們的一切。」為了實現自己的諾言,查理五世徵召大量僱傭步兵取代連戰連敗的騎士部隊,並建立了野戰炮兵和新的艦隊。趁著英國黑死病大流行的機會,從1368年開始,查理五世開始逐步收復法國的大片失地。1372年,法國的艦隊又在拉羅謝爾打敗英國艦隊,重新控制了西北沿海海域。到70年代末,法軍已逐步迫使英軍退到沿海狹窄的一隅。這樣,整個戰爭的態勢發生了有利於法國的變化。然而,就在查理五世打算一鼓作氣收復全部失地時,卻突然離開了人世。1380年繼承王位的查理六世是個精神病人,沒能力治理國家,更不用說領兵打仗。這給了英國人很好的喘息機會,但此時的英國仍陷入瘟疫之中,無力反撲,戰爭進入僵持狀態。由於瘟疫一時難以控制,英國被迫與法國在1396年簽訂了20年停戰協定,放棄了一些既得的利益。

亨利五世發動反攻

英軍在戰場上連遭敗績,使英國國內人心思變。1399年,蘭開斯特公爵亨利乘機奪取了王位,建立了蘭開斯特王朝,稱亨利四世。1413年,亨利四世的兒子亨利五世上台。

上台不久,亨利五世就重新點燃了百年戰爭的烽火。1414年8月,亨利五世親率大軍在塞納河口登陸,9月下旬,攻佔了法國重要的港口城市勒阿弗爾。接著,亨利五世親率一支由重騎兵和大弓手組成的為數約5000人的部隊由陸路向加萊進軍,引誘法軍進行決戰。1415年10月25日,兩軍在阿讓庫爾短兵相接,英軍弓箭手在一個關隘地段奮力射殺法國騎兵。此役中,法軍死傷8000餘人,被俘2000多人,而英軍只傷亡400多人。阿讓庫爾一戰使亨利五世名噪一時。1417年8月,亨利五世再次帶兵進攻法國,在諾曼底登陸後迅速擴大戰果,並於1419年攻陷法國的魯昂,打開了整個法國的門戶。法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可就在這時,法國國內兩大封建主集團奧爾良派和勃艮第派卻出現了嚴重的內訌。1419年9月,法國王太子查理會見勃艮第公爵約翰,公開指責約翰對英國的入侵不出力抵抗,實屬叛逆。約翰不服,兩人爭吵打罵起來。查理身後一名騎士跳了出來,用利劍把約翰當場刺死。這件事後,一心復仇的勃艮第派主動與亨利五世走到了一起。在勃艮第派的援助下,英軍很快就佔領了法國的北部地區。眼看大勢已去,法國被迫與英國在1420年5月21日簽訂了《特魯瓦和約》。和約宣布法國淪為英法聯合王國的一部分,亨利五世擔任法國攝政王。

❾ 英法百年戰爭打了多少年

英法百年戰爭於1337年到1453年間的戰爭,是世界最長的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116年。百年戰爭中,發展出不少新戰術和武器。

戰爭勝利使法國完成民族統一,為日後在歐洲大陸擴張打下基礎;英格蘭幾乎喪失所有的法國領地,但也使英格蘭的民族主義興起。當時北歐維京海盜騷擾侵略法國海岸由來已久。卡洛林王朝時期,法蘭克統治者查理三世同意這些北歐人在法國海岸諾曼底定居下來,他們後來建立了諾曼底公國。

影響

首先,英法百年戰爭的影響體現在雙方戰爭體制上。最初的時候,兩個國家的軍人都主要來自於貴族,有服役時間的限制,這對於當時跨海作戰的英國來說十分的不利,於是開始招募下層人民來當兵。而法國在戰爭初期屢屢失利,為了抵抗英國擴張了法國皇室的統治權力。

最終,兩個國家都走上了中央集權的道路。其次,體現在戰術思想上。起初的時候,法國在每次大型交戰的時候,都採用騎兵正面與敵軍交戰,但是卻經常失敗,於是到後期也開始使用步兵,在後續的戰爭中漸漸取得勝利,騎兵也逐步走向沒落。

❿ 英法百年戰爭打了多久

英法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War)是指英國和法國,以及後來加入的勃艮第,於1337年-1453年間的戰爭,是世界最長的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116年,百年戰爭中,發展出不少新戰術和武器,對於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具有重大影響。

閱讀全文

與英國和法國百年戰爭打了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30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61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19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80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398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8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76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01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13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66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391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66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4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59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64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3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3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2
伊朗的海拔多少米 瀏覽:925
nuri是什麼意思印尼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