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世博會的資料
世界博覽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目錄
【世界博覽會之概述】
【世博的歷史與由來】
【世博管理組的介紹】
【國際展覽局成員國】
【舉辦城市選舉規則】
【世博會的申辦程序】
【世博的分類及級別】
【中國與世界博覽會】
[編輯本段]【世界博覽會之概述】
世界博覽會(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簡稱:World Expo)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託有關部門舉辦的有較大影響和悠久歷史的國際性博覽活動。它已經歷了百餘年的歷史,最初以美術品和傳統工藝品的展示為主,後來逐漸變為薈萃科學技術與產業技術的展覽會,成為培育產業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啟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場所。
世界展覽會的會場不單是展示技術和商品,而且伴以異彩紛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壯觀景色,設置成日常生活中無法體驗的、充滿節日氣氛的空間,成為一般市民娛樂和消費的理想場所。
[編輯本段]【世博的歷史與由來】
〖世界博覽會的由來〗
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往在慶賀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展開交易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博會的最早形式。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18世紀,隨著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范圍從一地擴大到全國,由國內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
二戰後,世界人民在滿目瘡瘓的廢墟上重建家園,並在恢復生產,復甦經濟的基礎上,於1958年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戰後第一個世界博覽會,主題「科學、文明和人性」。為了體現科學的這個主題思想,布魯塞爾世博會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結構的球型展館,代表看人類進入了科技進步的新世紀的象徵,它獨特新穎的造形,雖然時隔快半個世紀之久,但仍然歷歷在目。博覽會的輝煌和豐富,幾乎便以往的所有塢博會都默然失色。
〖世界博覽會的歷史〗
1962年美國西雅圖舉辦了一次規模不大的專業性的博覽會 「太空時代的人類」。博覽會展出F新的先進科技,自動售貨機和單鋼軌鐵路,使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4年為了紀念紐約建城300周年,紐約又一歷屆世博會標志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雖主題的格調高雅 「通過理解走向和平」。然而這次世博會濃重的商業氣氛,使觀眾駐足不前,失去了紀念活動的意義。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日本人稱之為萬國博覽會,體現「人類的進步與和諧」,向觀眾展示了繼東京奧運會之後,日本在各方面的發展和成就,得益於這次博覽會,日本在以後10年的經濟發展中,一直保持強勁的勢頭。
1985年再次舉辦世界博覽會,會址是在新城築波市,一座距東京50多公里的全新科學文化城。博覽會的主題是:「居住與環境 人類的家居科技」。時隔一年,加拿大為紀念溫哥華建城100周年,又舉辦了一次以「交通運輸」為主題的博覽會。
1988年是英國人在澳洲建立居住點200周年,為銘記這一日子,澳大利亞在東部黃金海岸城市布里斯班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這次博覽會的主題「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體現了人類在當今科學技術極其發達的時代中休聞和娛樂。各國都圍繞這個主題大做文章,以體育、文娛、旅遊、休閑、烹調、園藝等等各種內容來體現人類生活的豐富多彩。
1990年日本大阪舉辦丁AI類專業性的國際花綠博覽會,主題是:「人類與自然」。展出以世界園藝為內容,作為慶祝大阪「新的開端」100周年的紀念活動。這次展覽會共有82個國家參加,55個國際組織與日本各省市和大企業都單獨設了展館或展台。百次在亞洲實現了大型國際園藝博覽會,取得了臣大的成功。
1992年,是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周年,為此,西班牙政府在塞維利亞舉辦了世博會,把博覽會歷屆世博會標志的主題命名為「發現的時代」。世博會佔地面積478萬平方米,有100多個國家參加。觀眾達的6000多萬人次。距今最近的一次博覽會是1993年韓國大田博覽會,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發展中國家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主題為:「新的起飛之路」。
籌備世界博覽會是一個浩翰的龐大的系統工程,作為一個國家政府的重大行動,它不僅成為紀念某個重大歷史性事件的國際活動,而且可以展示和傳經濟、文化、科技某一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因此,籌備時間,一般都需要5~6年的時間。在本世紀以末前已經擬定的世博會有:1998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覽會。1998年是聯合國批準的國際海洋年,博覽會的主題為:「海洋——未來的財富」。博覽會佔地55公頃,特有12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接待觀眾預計2000萬人次,這是一個專業性博覽會。
1999年我國在昆明申辦AI類專業性的世界園藝博覽會。5月1日,中國1999世界園藝博覽會在雲南省昆明市隆重開幕。這是在我國首次舉辦的全球性園藝盛會,其主題是「人與自然,邁向二十一世紀」。博覽會展示了各國的園藝傳統和園藝品種,每天吸引世界各地數以萬計的參觀者,歷時184天,於1999年10月31日閉幕。
2000年在德國漢諾威舉辦21世紀第一個國際博覽會,使漢諾威聞名世界。
〖世界博覽會一覽表〗
1851 倫敦世界博覽會
1853 紐約世界博覽會
1855 巴黎世界博覽會
1862 倫敦世界博覽會
1867 巴黎世界博覽會
1873 維也納世界博覽會
1876 費城世界博覽會
1878 巴黎世界博覽會
1889 巴黎世界博覽會
1893 芝加哥世界博覽會
1900 巴黎世界博覽會
1904 聖路易斯世界博覽會
1915 巴拿馬太平洋世界博覽會
1926 費城世界博覽會
1930 列日產業科學世界博覽會
1933-34 芝加哥世界博覽會
1935 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
1937 巴黎世界博覽會
1939-40 紐約世界博覽會
1939 金門世界博覽會
1958 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
1962 西雅圖21世紀世界博覽會
1964-65 紐約世界博覽會
1970 日本世界博覽會
1975 沖繩海洋博覽會
1985 國際科學技術博覽會
1990 國際花與綠博覽會
2000 漢諾威世界博覽會
2005 日本愛知世界博覽會
2010 上海世界博覽會
2015 米蘭世界博覽會
[編輯本段]【世博管理組的介紹】
負責協調管理世界博覽會的國國際展覽局際組織是國際展覽局,英文簡稱為「BIE」。國際展覽局成立於1928年,總部設在法國巴黎,其章程為《國際展覽公約》。該公約由31個國家和政府代表於1928年在巴黎簽署,分別於1948年、1966年及1972年作過修正。
國際展覽局(BIE)的宗旨是通過協調和舉辦世界博覽會,促進世界各國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的交流和發展。國際展覽局的常務辦事機構為秘書處,秘書長為該處的最高領導,現任秘書長是洛瑟泰爾先生。
什麼是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
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英文名稱是:Internation Association of Horticultural Procers
國際展覽局(BIE)與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關系是什麼?
根據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規定,非會員國家若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首先必須取得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的批准認可,然後由該會推薦,報國際博覽局批准、注冊。1994年10月,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第46屆會員大會通過決議,同意接納中國為該協會成員。
更多詳細內容請您瀏覽詞條:國際展覽局
[編輯本段]【國際展覽局成員國】
至1999的5月底,國際展覽局成員國名單共87個,名單如下:
歐洲地區(30個)
奧地利、比利時、白俄羅斯、保加利亞、捷克共和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英國、希臘、匈牙利、義大利、哈薩克、吉爾吉斯坦、摩納哥、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烏克蘭、烏茲別克、愛爾蘭、冰島。
北美洲地區(2)
加拿大、美國
中美洲地區(16個)
安地卡及巴布達、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哥斯大黎加、古巴、多米尼加、薩爾瓦多、格瑞那達、海地、墨西哥、尼加拉瓜、聖克提斯與內維斯、聖艾森特和格半提內斯、聖露西亞、特立尼達與多巴哥
南美洲地區(8個)
阿根廷、哥倫比亞、蓋亞那、秘魯、蘇利南、烏拉圭、委內瑞拉、巴西
非洲地區(11個)
阿爾及利亞、馬達加斯加、摩洛哥、納米比亞、奈及利亞、塞席爾、南非、坦尚尼亞、剛果、突尼西亞、烏干達
亞洲地區(13個)
孟加拉國、柬埔寨、中國、印度尼西亞、以色列、日本、韓國、寮國、黎巴嫩、馬來西亞、蒙古、阿曼、菲律賓
大洋洲(3個)
澳大利亞、諾魯、帛琉
截止2009年1月18日,有154個
[編輯本段]【舉辦城市選舉規則】
世界博覽會是由一個國家的政府主辦,有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參加,以展現人類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其特點是舉辦時間長、展出規模大、參展國家多、影響深遠。
自1851年英國倫敦舉辦第一屆展覽會以來,世博會因其發展迅速而享有「經濟、科技、文化領域內的奧林匹克盛會」的美譽,並已先後舉辦過40屆。按照國際展覽局的最新規定,世界博覽會按性質、規模、展期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冊類(以前稱綜合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6個月,每5年舉辦一次;另一類是認可類(以前稱專業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3個月,在兩屆注冊類世博會之間舉辦一次。注冊類世界博覽會不同於一般的貿易促銷和經濟招商的展覽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
國際展覽局是專門從事監督和保障《國際展覽公約》的實施、協調和管理舉辦世博會並保證世博會水平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截至2002年11月,有89個成員國。1993年5月,國際展覽局正式接納中國為第46個成員國。根據選舉規則,國際展覽局成員國無論大小,各擁有一票的選舉權。在第一輪投票中,如果某候選國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該城市將成為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城市。如果第一輪投票中沒有任何一個候選國城市獲得所需的選票,則將進行第二輪投票,但在首輪投票中得票最少者將不再參加角逐。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得三分之二以上選票的候選國城市當選。如若仍沒有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則繼續按照上述方式進行第三輪投票,直至選舉出2個得票最多的城市。最後的角逐將由這2個城市進行,其中得票較多的獲舉辦權。
[編輯本段]【世博會的申辦程序】
申請:
按BIE規定,有意舉辦世博會的國家不得早於舉辦日期的九年,向BIE提出正式申請,並交納10%的注冊費。申請函包括開幕和閉幕日期、主題,以及組委會的法律地位。BIE將向各成員國政府通報這一申請,並告知他們自通報到達之日起6個月內提出他們是否參與競爭的意向。
考察:
在提交申請函的6個月後,BIE執行委員會主席將根據規定組織考察,以確保申請的可行性。考察活動由一位BIE副主席主持,若干名代表、專家及秘書長參加。所有費用由申辦方承擔。考察內容是:主題及定義、開幕日期與期限、地點、面積(總面積,可分配給各參展商面積的上限與下限)、預期參觀人數、財政可行性與財政保證措施、申辦方計算參展成本及財政與物質配置的方法(以降低各參展國的成本)、對參展國的政策和措施保證、政府和有興趣參與的各類組織的態度,等等。
投票:
如果申辦國的准備工作獲得考察團各項的支持,全體會議將按常規在舉辦日期之前八年進行投票選擇。如果申辦國不止一個,全體會議將採取無記名方式投票表決。
若第一輪投票後,申辦國獲三分之二票數,該國即獲得舉辦權。若任何申請均未獲三分之二票數,將再次舉行投票,每次投票中票數最少的國家被淘汰,隨後仍按三分之二票數原則確定主辦國。當只有兩個國家競爭時,根據簡單多數原則確定主辦國。
注冊:
獲得舉辦權的國家要根據BIE制訂的一般規則與參展合約(草案)所確定的復審與接納文件,對展覽會進行注冊。注冊申請應在開幕日之前五年提交給BIE。這也是主辦國政府開始通過外交渠道向其它國家發參展邀請的時間。注冊意味著舉辦國政府正式承擔其申請時提出的責任,認可BIE提出的標准,以確保世博會的有序發展,保護各成員國的利益。BIE在收到注冊申請時,將向舉辦國政府收取90%的注冊費,其金額按BIE全體會議通過的規則確定。
[編輯本段]【世博的分類及級別】
按照國際展覽局的規定,世界博覽會按性質、規模、展期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冊類(也稱綜合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6個月,從2000年開始每5年舉辦一次;另一類是認可類(也稱專業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3個月,在兩屆注冊類世博會之間舉辦一次。注冊類世界博覽會不同於一般的貿易促銷和經濟招商的展覽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認可類博覽會分為A1、A2、B1、B2四個級別。A1級是認可類博覽會的最高級別。
A1級世界園藝博覽會主要規定
根據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規章的規定:
①A1博覽會必須包括含園藝業的所有領域;
②最小展出面積:50公項(50萬平方米),其中建築物所佔最大面積為總面積的10%(不包括用於室內展覽的建築面積);③展覽面積用地面積的至少5%應留給國際參展者;
④至少有10個不同的國家參展;
⑤財政保證金:20,000瑞士法朗;
⑥A1級博覽會每年不超過一次;
⑦每個國家每10年中不能舉辦一次上A1級博覽會,舉辦時間最短3個月,最長6個月;
⑧免費提供場館對不發達國家提供資助。
[編輯本段]【中國與世界博覽會】
·中國加入國際展覽局
經國務院批准,並獲國際展覽局確認,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國家名義於1993年5月3日正式申請加入國際展覽局,並於1993年12月被選為該局信息委員會會員。
·中國政府何時第一次以國家身份參加世博會
中國政府第一次自派代表,以國家身份參加的世界博覽會是1876年的費城世界博覽會。當時作為中國工商業代表的人叫李圭,他是一個有智、有勇、有謀、有骨氣的中國人,但淹沒在那個萬馬齊喑的時代。李圭寫了一本書叫《環游地球新錄》,記錄了1876年的費城世界博覽會,雖然他是中國代表團中唯一的一個中國人,但畢竟這是中國人第一次正式踏足世界博覽會。
中國赴會之物,計七百二十箱,值銀約二十萬兩。陳物之地,小於日本,頗不敷用。此非會內與地不均,蓋我原定僅八千正方尺,初不意來物若是之多也。
這是中國人睜眼看世界中的一個重要事件,泰西物產之豐,國力之強深深地打動第一批不再坐而論道,而是起而拯救的中國人。
·中國第一次參加世博會
中國第一次參加世界博覽會應該始於1873年的維也納世界博覽會,中國的參加方式也是賽奇會本身的一奇。因為代表中國人的是一個叫包臘(EoCoBowra)的英國人。派他代表中國參加的,既不是朝廷,也不是某一個朝廷大員,而是當時清朝的總稅務司——英國人赫德。在1840年以後,中國的海關和外貿都交由外國人代辦了。赫德為了擴大中國和外國的商業聯系,以圖取更大的利潤,便派包臘代表中國參加賽奇會。
·新中國參加過的歷屆世博會
從1982年起到現在,受中國政府委託,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國家名義累計9次組織中國館參加了世界博覽會。即:
1982年美國諾克斯維爾「能源」世博會;
1984年美國新奧爾良「水源」世博會;
1985年日本築波「科技」世博會;
1986年加拿大溫哥華「交通運輸」世博會;
1988年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科技時代的業餘生活」世博會;
1992年義大利熱那亞「船與海洋」世博會;
1992年西班牙塞維利亞「發現的時代」世博會;
1993年韓國大田「新的起飛之路」世博會;
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海洋——未來的財富」世博會。
其中,在1988年布里斯班、1992年塞維利亞和1993年大田世博會上,中國館第二次被評為「五星級展館」,一次被評為「最佳外國館」。
·中國歷次世博會
▲1999昆明世博會:
級別:99世博會是由國際展覽局(BIE)和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批准並經正式注冊的A1類專業博覽會。
主題:人與自然--邁向二十一世紀。
主辦: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主辦,中國雲南省人民政府承辦。
會址:會址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東北部距市區4公里處的昆明金殿名勝風景區,西起雲山村,東至六合石碾村,南接呼馬山。園區南低北高,佔地218公頃,植被覆蓋率達76.7%,其中120公頃為灌木茂密的緩坡,水面佔10%-15%。會址中茂密的植被,豐富的灌木叢及現有水面為博覽會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條件。
展期:99世博會於1999年5月1日至1999年10月31日召開,歷時184天。
參展單位:99世博會是中國政府自建國以來第一次主辦的高規格世界園藝博覽會。是展示世界各國園林園藝、經濟、科技、文化方面建設成就的一次全球性盛會。參加此次世博會的有包括中國在內的的國家和國際組織達95個,其中亞洲26個,歐洲20個,美洲8個,非洲14個,大洋洲1個,國際組織26個,國內包括港澳台共34個省(區、市)參加此次盛會。預計參觀人數將超過1000萬人次。
展區構成:世博園展區構成包括5大室內展館,即中國館、國際館、人與自然館、大溫室、科技館;6個專題展園,即樹木園、葯草園、盆景園、竹園、茶園和蔬菜瓜果園;3大室外展區,即國際展區、中國展區和企業展區。另外還有公共服務設施,包括交通、海關等。
▲2006沈陽世博會
2004年9月1日,世界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第56屆大會正式批准沈陽舉辦「2006」世界園藝博覽會」,類別為A2+B1級專業國際展會,展會將於2006年5月1 日至10月31日舉辦,展期184天,主辦單位為遼寧省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花卉協會、沈陽人民政府承辦,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與中國公園協會協辦,地點在中國沈陽棋盤山旅遊休閑度假區。「世園會」以沈陽植物園已建成的南區和正在開發建設的北區為核心區進行建設,並向東、南方向拓展,總規劃面積大於5平方公里,是歷次「世園會」中佔地規模最大的。
「世園會」建設將分為兩大板塊,即園藝觀賞區和休閑娛樂區。具體由四部分內容組成:
一是園藝展示。這是「世園會」的主體和核心,將在滿足AIPH要求的基礎上進行創意和發揮。也建設內容包括園區主入口廣場、兩個室外國區(國際園區和國內園區)、兩個室內展館(綜合館和熱帶雨林館)、二十個專題園、特色花街和綠谷。
二是休閑娛樂。即在植物園東側拓展區內建設休閑娛樂區,用花草樹木打造休閑娛樂區的環境,使園林藝術與休閑娛樂有機結合,體現另一種類型的園林風格。其標志性建築是大型演出廣場,還包括不同國家風情的農業庄園、大型游樂場、兒童樂園、世界標志性建築微縮群、世界風情街和動感影城等休閑娛樂設施。
三是綜合服務。將與園林建築融為有機整體,建設內容包括旅客接待中心、大型停車場、旅遊紀念品商店、花卉交易中心、美食街、咖啡廳和酒吧等。
四是展會活動。將通過舉辦各類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國內外遊客。包括慶典活動、館日活動、文藝演出、展示交易、學術交流、競賽評獎和休閑娛樂活動等。
主題--我們與自然和諧共生
我們與自然,組成世界。人類、有思想、有智慧、有情感;自然,是草木、是動物、是山水。同是生命,同為彼此的環境、和諧才能共生,共生才有未來。
「我們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主張、是召喚、是姿態,是一種以生態文明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智慧,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與根本。
「世園會」選址
2006中國沈陽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位於沈陽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該區距市區20公里,沈棋公路(6車道)、馬宋公路、集錫調整公路、沈撫北道與沈撫鐵路線在此匯集,交通極為便利。
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佔地190平方公里,風光秀美、景緻萬千、被中外遊人稱喻為「中國山水畫的原本」,「世園會」就建於開發區的幾何中心「沈陽植物園」原址之上,由2.46平方公里的核心園區和5平方公里背景區構成。
「世園會」背景區
背景區連接渾河水系與核心區,包括一座0.6平方公里的島嶼。背景區將建成為自然生態區,島嶼建成生態鳥島。
「世園會」核心區
「沈陽世園會」用地246公頃,目前在歷屆世園會中用地規模最大。
▲2010上海世博會
世博會將是上海城市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會徽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上海作為以城市為主題的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城市,有著特殊的意義。上海在籌備世博會的過程中,必然會建造更多的優秀建築,創建面向未來的住宅區,豐富城市發展的理念,完善並提升城市功能,創造城市未來發展的模式,推動中國城市化進程。
時 間: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 點: 上海市中心黃浦江兩岸,南浦大橋和盧浦大橋
之間的濱江地區
主題: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副主題: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經濟的繁榮
城市科技的創新
城市社區的重塑
城市和鄉村的互動
主要目標
1、提高公眾對「城市時代」中各種挑戰的憂患意識,並提供可能的解決方案;
2、促進對城市遺產的保護;使人們更加關注健康的城市發展;
3.推廣可持續的城市發展理念、成功實踐和創新技術;尋求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的城市發展模式;
4、促進人類社會的交流融合和理解。
吉祥物:海寶
海寶,以漢字「人」字為核心創意,配以代表生命和活力的海藍色。它的歡笑,展示著中國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它挺胸抬頭的動作和雙手的配合,顯示著包容和熱情;它翹起的大拇指,是對來自世界各地朋友們發出的真誠邀請。
核心思想
城市是人創造的,它不斷地演進演化和成長為一個有機系統。人是這個有機系統中最具活力和最富有創新能力的細胞。人的生活與城市的形態和發展密切互動。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的有機系統與地球大生物圈和資源體系之間相互作用也日益加深和擴大。人、城市和地球三個有機系統環環相扣,這種關系貫穿了城市發展的歷程,三者也將日益融合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會徽意義:
在會徽的圖案中,你、我和他/她手拉著手,象徵著人類的大家庭。會徽圖案形似漢字「世」,表達了中國人民舉辦一屆屬於全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覽盛會的強烈願望。世博會會徽是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象徵。任何個人或組織都應愛護和尊重上海世博會會徽,並依照《世界博覽會標志使用管理辦法》的規定使用上海世博會會徽。使用人應維護上海世博會形象,正確使用上海世博會會徽。任何對上海世博會會徽的使用,均應遵守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確定的使用規范。
2011年西安世博會
2007年9月,世界園藝生產者協會第59屆大會一致通過,由中國西安——這座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名城,這座在中國內陸崛起的現代化生態化新城,來舉辦201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西安世博會是歷史上首個經過競選、投票而評選出的世界園藝博覽會主辦城市。
2011,華夏源脈、千年帝都、絲路起點、秦俑故鄉——中國西安將聚焦世界的目光,這是繼1999年昆明、2006年沈陽之後,世界園藝博覽會第三次來到中國,將在西安滻灞生態區盛大開幕。
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園區總面積為265公頃,其中水域面積83.3公頃,總投資20億元,會期184天,將有100多個國內外城市和機構參展,參觀人數1200萬人次。
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以生態文明為引領,以「天人長安,創意自然」為主題,將營造以植物為主體的自然景觀,構建世界化的園林建築背景,彰顯西安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韻味,展示人類與自然,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理念和新創意,探索人、城市、園林、自然和諧共生的未來發展模式。
2011年4月至10月,人們將在這里觀賞並體會到由各參展單位所演繹和闡釋的精彩紛呈的多種園藝景觀、厚重朴實的中華歷史文化、尖端先進的生態環保科技和現代西安的綠色時尚。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將是一屆跨越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多元化、綜合性、世界級的博覽盛會。
B. 世博會資料
世界博覽會(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簡稱World Expo)又稱國際博覽會及世界博覽會,簡稱世博會、世博,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託有關部門舉辦的有較大影響和悠久歷史的國際性博覽活動。參展者向世界各國展示當代的文化、科技和產業上正面影響各種生活范疇的成果。
世界博覽會(Universal Expo,Expo 是Exposition的縮寫; 也稱World Fair或World's Fair)它是一個富有特色的講壇,它鼓勵人類發揮創造性和主動參與性,它更鼓勵人類把科學性和情感結合起來,將種種有助於人類發展的新概念、新觀念、新技術展現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會被譽為世界經濟、科技、文化的「奧林匹克」盛會。
世博會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託有關部門舉辦的有較大影響和悠久歷史的國際性博覽活動。它已經歷了百餘年的歷史,最初以美術品和傳統工藝品的展示為主,後來逐漸變為薈萃科學技術與產業技術的展覽會,成為培育產業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啟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場所。世界展覽會的會場不單是展示技術和商品,而且伴以異彩紛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壯觀景色,設置成日常生活中無法體驗的、充滿節日氣氛的空間,成為一般市民娛樂和消費的理想場所。
時 間: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上海世博會開閉幕式的方案已經敲定,4月30日晚上為開幕慶典,10月31日晚上為閉幕慶典。
地 點: 上海市中心黃浦江兩岸,南浦大橋和盧浦大橋之間的濱江地區,主要為浦東和浦西
主 題: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Better City , Better Life)
副主題: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經濟的繁榮
城市科技的創新 城市社區的重塑
城市和鄉村的互動
目 標: 吸引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7000萬人次的參觀者
世界博覽會是人類的聚會,人們從世界各地匯聚一處,展示各自的產品與技藝,誇耀各自的故鄉和祖國。世博會集人類文明之大成,因而具備了無與倫比的感染力,使人心情激盪。這樣的聚會可以上溯至古時,早在公元五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十八世紀末,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的展覽會。而現代意義的世博會則發源於19世紀中葉工業革命萌芽之際。至今,世博會已經先後舉辦過40多屆,主要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世界博覽會的由來
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往在慶賀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展開交易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界博覽會的最早形式。
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
18世紀,隨著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
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范圍從一地擴大到全國,由國內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
世界博覽會一覽表
時間 舉辦國/城市 名稱
1851年 英國/倫敦 萬國工業博覽會
1855年 法國/巴黎 巴黎世界博覽會
1862年 英國/倫敦 倫敦世界博覽會
1867年 法國/巴黎 第2屆巴黎世界博覽會
1873年 奧地利/維也納 維也納世界博覽會
1876年 美國/費城 費城美國獨立百年博覽會
1878年 法國/巴黎 第3屆巴黎世界博覽會
1883年 荷蘭/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國際博覽會
1889年 法國/巴黎 世界博覽會(1889)
1893年 美國/芝加哥 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
1900年 法國/巴黎 第5屆巴黎世界博覽會
1904年 美國/聖路易斯 聖路易斯百周年紀念博覽會
1908年 英國/倫敦 倫敦世界博覽會
1915年 美國/舊金山 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
1925年 法國/巴黎 巴黎國際裝飾美術博覽會
1926年 美國/費城 費城建國150周年世界博覽會
1933年 美國/芝加哥 芝加哥世界博覽會
1935年 比利時/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
1937年 法國/巴黎 巴黎藝術世界博覽會
1939年 美國/紐約 紐約世界博覽會
1958年 比利時/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
1962年 美國/西雅圖 西雅圖廿一世紀博覽
1964年 美國/紐約 紐約世界博覽會
1967年 加拿大/蒙特利爾 加拿大世界博覽會
1970年 日本/大阪 日本世界博覽會
1971年 匈牙利/布達佩斯 世界狩獵博覽會
1974年 美國/斯波坎 世界博覽會1974
1975年 日本/沖繩 沖繩世界海洋博覽會
1982年 美國/諾克斯維爾 諾克斯維爾世界能源博覽會
1984年 美國/新奧爾良 路易西安納世界博覽
1985年 日本/築波 築波世界博覽會
1986年 加拿大/溫哥華 溫哥華世界運輸博覽會
1988年 澳大利亞/布里斯本 布里斯本世界博覽會
1992年 義大利/熱那亞 熱那亞世界博覽會
1992年 西班牙/塞維利亞 塞維利亞世界博覽會
1993年 韓國/大田 大田世界博覽會
1998年 葡萄牙/里斯本 里斯本博覽會
2000年 德國/漢諾威 漢諾威世界博覽會
2005年 日本/愛知 愛.地球博
2008年 西班牙/薩拉戈薩 薩拉戈薩世界博覽會
2010年 中國/上海 上海世界博覽會
2012年 韓國/麗水 麗水世界博覽會
2015年 義大利/米蘭 米蘭世界博覽會
世界博覽會分類簡介
按照國際展覽局的規定,世界博覽會按性質、規模、展期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冊類(也稱綜合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6個月,從2000年開始每5年舉辦一次;另一類是認可類(也稱專業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3個月,在兩屆注冊類世博會之間舉辦一次。注冊類世界博覽會不同於一般的貿易促銷和經濟招商的展覽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認可類博覽會分為A1、A2、B1、B2四個級別。A1級是認可類博覽會的最高級別。中國申請的上海世博會屬於注冊類世博會。
中國第一次參加世界博覽會應該始於1851年的倫敦世博會,中國廣東商人徐榮村將自己經營的「榮記湖絲」裝成12捆,托運往英國終於質壓群芳,脫穎而出,獨得金、銀大獎。
中國政府第一次自派代表,以國家身份參加的世界博覽會是1876年的費城世界博覽會。當時作為中國工商業代表的人叫李圭,他是一個有智、有勇、有謀、有骨氣的中國人,但淹沒在那個萬馬齊喑的時代。李圭寫了一本書叫《環游地球新錄》,記錄了1876年的費城世界博覽會,雖然他是中國代表團中唯一的一個中國人,但畢竟這是中國人第一次正式踏足世界博覽會。
上海世博會簡介:
世博會的全稱是世界博覽會,它是由一個國家的政府主辦、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參加的國際性大型博覽會,稱的上是世界上最高級別的展覽活動。世界博覽會、奧林匹克運動會和世界盃足球賽是公認的全球三大頂級盛事。
C. 有關世博會的資料 歷史方面
你好,世界博覽會的由來
第一屆世博會舉辦地實在英國的倫敦.當時英國世博會的水晶宮,是十九世紀的英國建築奇觀之一,也是工業革命時代的重要象徵物。
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往在慶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展開交易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界博覽會的雛形。 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 18世紀,隨著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 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范圍從一地擴大到全國,由國內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 1867年巴黎世博會已經具備了現代世博會的雛形。會 期:1867年4月1日至1867年11月3日,主 題:勞動的歷史
[編輯本段]世界博覽會的歷史
最早的現代博覽會是由英國舉辦的:世界工業。1851年萬國工業博覽會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場世界博覽會,在英國首都倫敦的海德公園舉行,展期是1851年5月1日至10月11日,主要內容是世界文化與工業科技,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有偉大的、很棒的、壯觀的意思,藉此博覽會英國在當時展現了工業革命後,英國技冠群雄、傲視全球的輝煌成果。 1855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主題:農業、工業和藝術(Theme:Agriculture, Instry and Arts )舉行1855年巴黎世博會是為了慶祝自滑鐵盧戰役以來歐洲大陸享受的40年和平。而實際上,主要歐洲國家暗中較勁,在工業上、藝術上爭當霸主才是博覽會的真正主題。巴黎世博會耗資約500萬美元,約有2.1萬件展品參展,展現了當時工業和藝術方面的成就。1855年巴黎世博會展出了混凝土、鋼製品、上海世博展覽館鋁製品和橡膠等。 二戰後,世界人民在滿目瘡瘓的廢墟上重建家園,並在恢復生產,復甦經濟的基礎上,於1958年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戰後第一個世界博覽會,主題「科學、文明和人性」。為了體現科學的這個主題思想,布魯塞爾世博會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結構的球型展館,代表著人類進入了科技進步的新世紀的象徵,它獨特新穎的造形,雖然時隔快半個世紀之久,但仍然歷歷在目。博覽會的輝煌和豐富,幾乎使以往的所有世博會都默然失色。 1962年美國西雅圖舉辦了一次規模不大的專業性的博覽會 「太空時代的人類」。博覽會展出全新的先進科技,自動售貨機和單鋼軌鐵路,使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4年為了紀念紐約建城300周年,紐約又一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雖主題的格調高雅 「通過理解走向和平」。然而這次世博會濃重的商業氣氛,使觀眾駐足不前,失去了紀念活動的意義。 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日本人稱之為萬國博歷屆世博會標志覽會,體現「人類的進步與和諧」,向觀眾展示了繼東京奧運會之後,日本在各方面的發展和成就,得益於這次博覽會,日本在以後10年的經濟發展中,一直保持強勁的勢頭。 1985年日本再次舉辦世界博覽會,會址是在新城築波市,一座距東京50多公里的全新科學文化城。博覽會的主題是:「居住與環境 人類的家居科技」。 時隔一年,加拿大為紀念溫哥華建城100周年,又舉辦了一次以「交通運輸」為主題的博覽會。 1988年是英國人在澳洲建立居住點200周年,為銘記這一日子,澳大利亞在東部黃金海岸城市布里斯班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這次博覽會的主題「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體現了人類在當今科學技術極其發達的時代中休閑和娛樂。各國都圍繞這個主題大做文章,以體育、文娛、旅遊、休閑、烹調、園藝等等各種內容來體現人類生活的豐富多彩。 1990年日本大阪舉辦丁AI類專業性的國際花綠博覽會,主題是:「人類與自然」。展出以世界園藝為內容,作為慶祝大阪「新的開端」100周年的紀念活動。這次展覽會共有82個國家參加,55個國際組織與日本各省市和大企業都單獨設了展館或展台。百次在亞洲實現了大型國際園藝博覽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2年,是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周年,為此,西班牙政府在塞維利亞舉辦了世博會,把博覽會歷屆世博會標志的主題命名為「發現的時代」。世博會佔地面積478萬平方米,有100多個國家參加。觀眾達6000多萬人次,中國館展出四大發明及長征系列火箭等,被評為「五星級展館」。 1993年韓國大田博覽會,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發展中國家舉辦的世界博覽會(認可類)。主題為:「新的起飛之路」。中國館展示了航天科技,三峽工程等,共接待觀眾350萬人次,為各展館之最,被評為五大最佳展館之一。 1998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覽會。1998年是聯合國批準的國際海洋年,博覽會的主題為:「海洋——未來的財富」。 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主題「人類、自然、科技」,參展國家和組織共計172個,為往屆世博會參展國家、地區和組織最多的一屆。 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主題「自然的睿智」,是最近的一次注冊類世博會,中國館接待觀眾570萬人次,為接待觀眾最多的展館。 2008年,西班牙薩拉戈薩世博會,水塔是2008年薩拉戈薩世博會的標志性建築,也是薩拉戈薩城市最高的建築。水塔是世博園中三大主題展館之一,展覽「水——生命之源」主題的場所,為此也稱水塔館。
舉辦城市選舉規則
世界博覽會是由一個國家的政府主辦,有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參加,以展現人類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其特點是舉辦時間長、展出規模大、參展國家多、影響深遠。 自1851年英國倫敦舉辦第一屆展覽會以來,世博會因其發展迅速而享有「經濟、科技、文化領域內的奧林匹克盛會」的美譽,並已先後舉辦過40屆。按照國際展覽局的最新規定,世界博覽會按性質、規模、展期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冊類(以前稱綜合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6個月,每5年舉辦一次;另一類是認可類(以前稱專業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3個月,在兩屆注冊類世博會之間舉辦一次。注冊類世界博覽會不同於一般的貿易促銷和經濟招商的展覽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 國際展覽局是專門從事監督和保障《國際展覽公約》的實施、協調和管理舉辦世博會並保證世博會水平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截至2002年11月,有89個成員國。
1993年5月,國際展覽局正式接納中國為第46個成員國。根據選舉規則,國際展覽局成員國無論大小,各擁有一票的選舉權。在第一輪投票中,如果某候選國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該城市將成為下一屆世博會的舉辦城市。如果第一輪投票中沒有任何一個候選國城市獲得所需的選票,則將進行第二輪投票,但在首輪投票中得票最少者將不再參加角逐。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得三分之二以上選票的候選國城市當選。如若仍沒有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則繼續按照上述方式進行第三輪投票,直至選舉出2個得票最多的城市。最後的角逐將由這2個城市進行,其中得票較多的獲舉辦權。
[編輯本段]世博會的申辦程序
一·申請
按BIE規定,有意舉辦世博會的國家不得早於舉辦日期的九年,注冊申請應在開幕日之前五年(這也是主辦國政府開始通過外交渠道向其它國家發參展邀請的時間)向BIE提出正式申請,並交納10%的注冊費。申請函包括開幕和閉幕日期、主題,以及組委會的法律地位。BIE將向各成員國政府通報這一申請,並告知他們自通報到達之日起6個月內提出他們是否參與競爭的意向。
二·考察
在提交申請函的6個月後,BIE執行委員會主席將根據規定組織考察,以確保申請的可行性。考察活動由一位BIE副主席主持,若干名代表、專家及秘書長參加。所有費用由申辦方承擔。考察內容是:主題及定義、開幕日期與期限、地點、面積(總面積,可分配給各參展商面積的上限與下限)、預期參觀人數、財政可行性與財政保證措施、申辦方計算參展成本及財政與物質配置的方法(以降低各參展國的成本)、對參展國的政策和措施保證、政府和有興趣參與的各類組織的態度,等等。
三·投票
如果申辦國的准備工作獲得考察團各項的支持,全體會議將按常規在舉辦日期之前八年進行投票選擇。如果申辦國不止一個,全體會議將採取無記名方式投票表決。 若第一輪投票後,申辦國獲三分之二票數,該國即獲得舉辦權。若任何申請均未獲三分之二票數,將再次舉行投票,每次投票中票數最少的國家被淘汰,隨後仍按三分之二票數原則確定主辦國。當只有兩個國家競爭時,根據簡單多數原則確定主辦國。
四·注冊
獲得舉辦權的國家要根據BIE制訂的一般規則與參展合約(草案)所確定的復審與接納文件,對展覽會進行注冊。注冊申請應在開幕日之前五年提交給BIE。這也是主辦國政府開始通過外交渠道向其它國家發參展邀請的時間。注冊意味著舉辦國政府正式承擔其申請時提出的責任,認可BIE提出的標准,以確保世博會的有序發展,保護各成員國的利益。BIE在收到注冊申請時,將向舉辦國政府收取90%的注冊費,其金額按BIE全體會議通過的規則確定。
世界博覽會分類簡介
按照國際展覽局的規定,世界博覽會按性質、規模、展期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冊類(也稱綜合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6個月,從2000年開始每5年舉辦一次;另一類是認可類(也稱專業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3個月,在兩屆注冊類世博會之間舉辦一次。注冊類世界博覽會不同於一般的貿易促銷和經濟招商的展覽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認可類博覽會分為A1、A2、B1、B2四個級別。A1級是認可類博覽會的最高級別。中國申請的上海世博會屬於注冊類世博會。
『歷屆世博主辦城市和主題』
1933年美國芝加哥 「一個世紀的進步」
1935年比利時布魯塞爾 「通過競爭獲取和平」
1937年法國巴黎 「現代世界的藝術和技術」
1939年美國舊金山 「明日新世界」
1958比利時布魯塞爾 「科學、文明和人性」
1962年美國西雅圖 「太空時代的人類」
1964年美國紐約 「通過理解走向和平」
1967年加拿大蒙持利爾 「人類與世界」
1968年美國聖安東尼奧 「美洲大陸的文化交流」
1970年日本大阪 「人類的進步與和諧」
1974年美國斯波坎 「無污染的進步」 1975年日本沖繩 「海洋-充滿希望的未來」 1982年美國諾克斯維 「能源-世界的原動力」 1984年美國新奧爾良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85年日本築波 「居住與環境 人類的家居科技」
1986年加拿大溫哥華 「交通與運輸」
1988年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
1990年日本大阪 「人類與自然」
1992年西班牙塞維利亞 「發現的時代」
1992年義大利熱那亞 「哥倫布-船與海」
1993年韓國大田 「新的起飛之路」 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 「海洋——未來的財富」 2000年德國漢諾威 「人類-自然-科技-發展」
2005年日本愛知 「自然、城市、和諧——生活的藝術」
2008年西班牙薩拉戈薩 「水與可持續發展」
2010年中國上海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世博名言』
「唯有自然才是真正的工程師」——英國園藝師約瑟芬·帕克斯騰
「我們國家從此擁有了自由的象徵!」——美國格蘭特總統
「我們人類的祖先竟然是傑出的藝術家。」——西班牙索圖拉
「以最小限追求最大限」 ——巴克敏斯特·富勒
「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這是精神上的,也是技術上的。」 ——阿姆斯特朗
「原子被放大了一億五千萬倍,願人類合理利用原子能」——安德·沃特凱恩
據統計新中國共參加過15次各類世博會,它們分別是:
1982年美國諾克斯威爾世博會,
1984年美國新奧爾良世博會,
1985年日本築波世博會,
1986年加拿大溫哥華世博會,
1988年澳大利亞布里斯班世博會,
1990年日本大阪世界園藝博覽會,
1992年西班牙塞維利亞世博會,
1992年義大利熱那亞世博會,
1993年韓國大田世博會,
1997年加拿大魁北克世界園藝博覽會,
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覽會,
1999年中國昆明園藝世界博覽會,
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
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
2010年中國上海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D. 世博會的資料(短一點)
世界博覽會(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簡稱World Expo)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託有關部門舉辦的有較大影響和悠久歷史的國際性博覽活動。它已經歷了百餘年的歷史,最初以美術品和傳統工藝品的展示為主,後來逐漸變為薈萃科學技術與產業技術的展覽會,成為培育產業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啟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場所。
世界展覽會的會場不單是展示技術和商品,而且伴以異彩紛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壯觀景色,設置成日常生活中無法體驗的、充滿節日氣氛的空間,成為一般市民娛樂和消費的理想場所。
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往在慶賀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展開交易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博會的最早形式。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18世紀,隨著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范圍從一地擴大到全國,由國內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
二戰後,世界人民在滿目瘡瘓的廢墟上重建家園,並在恢復生產,復甦經濟的基礎上,於1958年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戰後第一個世界博覽會,主題「科學、文明和人性」。為了體現科學的這個主題思想,布魯塞爾世博會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結構的球型展館,代表看人類進入了科技進步的新世紀的象徵,它獨特新穎的造形,雖然時隔快半個世紀之久,但仍然歷歷在目。博覽會的輝煌和豐富,幾乎便以往的所有塢博會都默然失色。
1962年美國西雅圖舉辦了一次規模不大的專業性的博覽會 「太空時代的人類」。博覽會展出F新的先進科技,自動售貨機和單鋼軌鐵路,使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4年為了紀念紐約建城300周年,紐約又一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雖主題的格調高雅 「通過理解走向和平」。然而這次世博會濃重的商業氣氛,使觀眾駐足不前,失去了紀念活動的意義。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日本人稱之為萬國博覽會,體現「人類的進步與和諧」,向觀眾展示了繼東京奧運會之後,日本日本在各方面的發展和成就,得益於這次博覽會,日本在以後10年的經濟發展中,一直保持強勁的勢頭。
1985年再次舉辦世界博覽會,會址是在新城築波市,一座距東京50多公里的全新科學文化城。博覽會的主題是:「居住與環境 人類的家居科技」。時隔一年,加拿大為紀念溫哥華建城100周年,又舉辦了一次以「交通運輸」為主題的博覽會。
1988年是英國人在澳洲建立居住點200周年,為銘記這一日子,澳大利亞在東部黃金海岸城市布里斯班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這次博覽會的主題「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體現了人類在當今科學技術極其發達的時代中休聞和娛樂。各國都圍繞這個主題大做文章,以體育、文娛、旅遊、休閑、烹調、園藝等等各種內容來體現人類生活的豐富多彩。
1990年日本大阪舉辦丁AI類專業性的國際花綠博覽會,主題是:「人類與自然」。展出以世界園藝為內容,作為慶祝大阪「新的開端」100周年的紀念活動。這次展覽會共有82個國家參加,55個國際組織與日本各省市和大企業都單獨設了展館或展台。百次在亞洲實現了大型國際園藝博覽會,取得了臣大的成功。
1992年,是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周年,為此,西班牙政府在塞維利亞舉辦了世博會,把博覽會的主題命名為「發現的時代」。世博會佔地面積478萬平方米,有100多個國家參加。觀眾達的6000多萬人次。距今最近的一次博覽會是1993年韓國大田博覽會,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發展中國家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主題為:「新的起飛之路」。
籌備世界博覽會是一個浩翰的龐大的系統工程,作為一個國家政府的重大行動,它不僅成為紀念某個重大歷史性事件的國際活動,而且可以展示和傳經濟、文化、科技某一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因此,籌備時間,一般都需要5~6年的時間。在本世紀以末前已經擬定的世博會有:1998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覽會。1998年是聯合國批準的國際海洋年,博覽會的主題為:「海洋——未來的財富」。博覽會佔地55公頃,特有12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接待觀眾預計2000萬人次,這是一個專業性博覽會。
1999年我國在昆明申辦AI類專業性的世界園藝博覽會。5月1日,中國1999世界園藝博覽會在雲南省昆明市隆重開幕。這是在我國首次舉辦的全球性園藝盛會,其主題是「人與自然,邁向二十一世紀」。博覽會展示了各國的園藝傳統和園藝品種,每天吸引世界各地數以萬計的參觀者,歷時184天,於1999年10月31日閉幕。
2000年在德國漢諾威舉辦21世紀第一個國際博覽會,使漢諾威聞名世界。
2005年日本國際博覽會(簡稱為「愛知世博會」)於2005年3月24日下午在日本愛知縣舉行開幕式。
日本天皇夫婦、皇太子、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以及各國代表近2500人出席了當天下午的開幕式。
「愛知世博會」自本月25日起將進行歷時半年的大型博覽活動。本次世博會的主題是「自然的睿智」。共有121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參加本次世博會,中國也是參展國之一。「愛知世博會」的中國館以十二生肖、九龍壁等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景觀進行裝飾,其主題是「自然、城市、和諧——生活的藝術」。
(二)國際博覽局與世界博覽會
舉辦世界博覽會的目的往往是為慶祝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或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重要紀念活動:為了展示人類在菜一或多個領域中,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為了展現人類社會及經濟發展的未來的前景而申辦的各種各樣世界博覽會,其舉辦時間之長,展出規模之大,參觀人數之眾,參展國家之多,耗資巨大是任何一個展覽會是不能比擬的。
舉辦世界博覽會不僅給一些國家帶來了具大的經濟效益,給舉辦國家帶來發展的機遇,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經濟的發展,而且舉辦國創造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宣傳和擴大了舉辦國家的知名度和聲譽從而促進了社會的繁榮和進步。因此,許多發達國家,紛紛利用世界博覽會來宣傳自己的國家的形象。例如法國分別於1876年、1878年、1889年和1900年連續四次主辦了同類大規模的世博會。美國分別於1876年、1893年、1904年、1915年、1933年、1939年、1962年、1964年連續八次主辦了不同規模、不同主題的世博會。日本於二次大戰後,分別於1970年、1985年、1990年連續三次主辦世博會,最近又成功申辦了2005年舉辦第四次世博會。由於影響大,—些發達國家都爭辦世博會,但由於世博會舉辦得過於頻繁,加上有些主辦國家組織工作較差,導致種種矛盾迭起,給參展國政府帶來財政及其他方面的困難。為了控制博覽會舉辦的頻率和保證博覽會的水平1928年由法國發起成立了「國際展覽局」(BIE),截至目前為止,BIE成員國有87個,中國於1993年12月正式成為BIE成員國,國際展覽局總部設在法國巴黎。
BIE成立後,於1928年11月22日召開會議,來自31個國家的代表參加,會議上一些國家政府認為有必要建立一套組織規章制度,制止世界博覽會的混亂狀況,並為參展者提供必要的保證措施。這次會議簽訂了世界上第一個關於協調與管理世界博覽會的建設性「公約」,即《1928年國際展覽會巴黎公約》。該公約規定了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周期和展出者與組織者的權利與義務,明確規定每,3—5年才舉辦一次性的世博會,綜合性的世博會展出時間不超過6個月,期間可以適當安排專業性的世博會,專業性的世博會時間不超過3個月,公約的執行機構是國際展覽局(BIE)。此後,國際展覽局又就「公約」的有關規定作了修訂,簽訂了1948年和1966年的兩個協定書。1972年11月30日,國際展覽局簽署了新的「議定書」,自此,該議定書便一直作為指導世界博覽會的組織的規章。「公約」還不斷修改和完善,特別是對世上不發達國家的參展,主辦國有義務在參展費用方面給予免費或優惠,而且對有些不發達國家給予一定的資助,例如,除免費提供場地外,在展台設計、施工、布置和參展人員費用給予補貼,讓一些經濟困難的國家或不發達國家也能參加世界博覽會的大家庭。
負責協調管理世界博覽會的國際組織是國際展覽局,英文簡稱為BIE。國際展覽局成立於1928年,總部設在法國巴黎,其章程為《國際展覽公約》。該公約由31個國家和政府代表於1928年在巴黎簽署,分別於1948年、1966年及1972年作過修正。
國際展覽局(BIE)的宗旨是通過協調和舉辦世界博覽會,促進世界各國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的交流和發展。國際展覽局的常務辦事機構為秘書處,秘書長為該處的最高領導,現任秘書長是洛瑟泰爾先生。
E. 英國1908年倫敦世界博覽會的介紹
1908年英國倫敦世界博覽會,屬於注冊類(綜合性)世博會,會期是1908年4月30日至10月31日,參觀者近840萬人次。1908年倫敦世博會是由當時的英國、法國兩國經過友好協商後舉辦的,展覽主要涉及英法兩國在工業、商業和文化領域內的成就。會場選在倫敦西部一塊大約140英畝的農田,共開辟了藝術區、進步區、娛樂場等區域。建築以白色為主,成為「白城」。其中,一座擁有6萬余個座位的體育場,被成為「白城體育場」,同時倫敦奧運會的大部分比賽項目都在這里進行,這一舉措,也吸引了概念股多的觀眾來到世博會的場地進行參觀遊玩,一舉兩得,舉辦的相當成功。
F. 關於世博會的資料
【世界博覽會之概述】
簡稱世博會,是國際性的博覽會世界博覽會(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簡稱:World Expo)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託有關部門舉辦的有較大影響和悠久歷史的國際性博覽活動。它已經歷了百餘年的歷史,最初以美術品和傳統工藝品的展示為主,後來逐漸變為薈萃科學技術與產業技術的展覽會,成為培育產業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啟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場所。
世界展覽會的會場不單是展示技術和商品,而且伴以異彩紛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壯觀景色,設置成日常生活中無法體驗的、充滿節日氣氛的空間,成為一般市民娛樂和消費的理想場所。
【世博的歷史與由來】
〖世界博覽會的由來〗
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往在慶賀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展開交易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博會的最早形式。
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
18世紀,隨著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
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范圍從一地擴大到全國,由國內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
〖世界博覽會的歷史〗
1851年萬國工業博覽會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場世界博覽會,在英國首都倫敦的海德公園舉行,展期是1851年5月01日至10月11日,主要內容是世界文化與工業科技,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有偉大的、很棒的、壯觀的意思,藉此博覽會英國在當時展現了工業革命後,英國技冠群雄、傲視全球的輝煌成果。
1867年巴黎世博會已經具備了現代世博會的雛形。
二戰後,世界人民在滿目瘡瘓的廢墟上重建家園,並在恢復生產,復甦經濟的基礎上,於1958年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戰後第一個世界博覽會,主題「科學、文明和人性」。為了體現科學的這個主題思想,布魯塞爾世博會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結構的球型展館,代表看人類進入了科技進步的新世紀的象徵,它獨特新穎的造形,雖然時隔快半個世紀之久,但仍然歷歷在目。博覽會的輝煌和豐富,幾乎便以往的所有世博會都默然失色。
1962年美國西雅圖舉辦了一次規模不大的專業性的博覽會 「太空時代的人類」。博覽會展出全新的先進科技,自動售貨機和單鋼軌鐵路,使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4年為了紀念紐約建城300周年,紐約又一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雖主題的格調高雅 「通過理解走向和平」。然而這次世博會濃重的商業氣氛,使觀眾駐足不前,失去了紀念活動的意義。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日本人稱之為萬國博覽會,體現「人類的進步與和諧」,向觀眾展示了繼東京奧運會之後,日本在各方面的發展和成就,得益於這次博覽會,日本在以後10年的經濟發展中,一直保持強勁的勢頭。
1985年再次舉辦世界博覽會,會址是在新城築波市,一座距東京50多公里的全新科學文化城。博覽會的主題是:「居住與環境 人類的家居科技」。時隔一年,加拿大為紀念溫哥華建城100周年,又舉辦了一次以「交通運輸」為主題的博覽會。
1988年是英國人在澳洲建立居住點200周年,為銘記這一日子,澳大利亞在東部黃金海岸城市布里斯班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這次博覽會的主題「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體現了人類在當今科學技術極其發達的時代中休聞和娛樂。各國都圍繞這個主題大做文章,以體育、文娛、旅遊、休閑、烹調、園藝等等各種內容來體現人類生活的豐富多彩。
1990年日本大阪舉辦丁AI類專業性的國際花綠博覽會,主題是:「人類與自然」。展出以世界園藝為內容,作為慶祝大阪「新的開端」100周年的紀念活動。這次展覽會共有82個國家參加,55個國際組織與日本各省市和大企業都單獨設了展館或展台。百次在亞洲實現了大型國際園藝博覽會,取得了臣大的成功。
1992年,是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周年,為此,西班牙政府在塞維利亞舉辦了世博會,把博覽會的主題命名為「發現的時代」。世博會佔地面積478萬平方米,有100多個國家參加。觀眾達的6000多萬人次,中國館展出四大發明及長征系列火箭等,被評為「五星級展館」。
1993年韓國大田博覽會,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發展中國家舉辦的世界博覽會(認可類)。主題為:「新的起飛之路」。中國館展示了航天科技,三峽工程等,共接待觀眾350萬人次,為各展館之最,被評為五大最佳展館之一。
1998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覽會。1998年是聯合國批準的國際海洋年,博覽會的主題為:「海洋——未來的財富」。
1999年中國在昆明申辦AI類專業性的世界園藝博覽會。5月1日,中國1999世界園藝博覽會在雲南省昆明市隆重開幕。這是在中國首次舉辦的全球性園藝盛會,其主題是「人與自然,邁向二十一世紀」。博覽會展示了各國的園藝傳統和園藝品種,每天吸引世界各地數以萬計的參觀者,歷時184天,於1999年10月31日閉幕。
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主題「人類、自然、科技」,參展國家和組織共計172個,為往屆世博會參展國家、地區和組織最多的一屆。
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主題「自然的睿智」,是最近的一次注冊類世博會,中國館接待觀眾570萬人次,為接待觀眾最多的展館。
〖世界博覽會一覽表〗
時間 舉辦國/城市 名稱
1851年 英國/倫敦 萬國工業博覽會
1853年 法國/巴黎 巴黎世界博覽會
1862年 英國/倫敦 倫敦世界博覽會
1867年 法國/巴黎 第2屆巴黎世界博覽會
1873年 奧匈/維也納 維也納世界博覽會
1876年 美國/費城 費城美國獨立百年博覽會
1878年 法國/巴黎 第3屆巴黎世界博覽會
1883年 荷蘭/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國際博覽會
1889年 法國/巴黎 世界博覽會(1889)
1893年 美國/芝加哥 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
1900年 法國/巴黎 第5屆巴黎世界博覽會
1904年 美國/聖路易斯 聖路易斯百周年紀念博覽會
1908年 英國/倫敦 倫敦世界博覽會
1915年 美國/舊金山 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
1925年 法國/巴黎 巴黎國際裝飾美術博覽會
1926年 美國/費城 費城建國150周年世界博覽會
1933年 美國/芝加哥 芝加哥世界博覽會
1935年 比利時/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
1937年 法國/巴黎 巴黎藝術世界博覽會
1939年 美國/紐約 紐約世界博覽會
1958年 比利時/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
1962年 美國/西雅圖 西雅圖廿一世紀博覽
1964年 美國/紐約 紐約世界博覽會
1967年 加拿大/蒙特利爾 加拿大世界博覽會
1970年 日本/大阪 日本世界博覽會
1971年 匈牙利/布達佩斯 世界狩獵博覽會
1974年 美國/斯波坎 世界博覽會1974
1975年 日本/沖繩 沖繩世界海洋博覽會
1982年 美國/諾克斯維爾 諾克斯維爾世界能源博覽會
1984年 美國/新奧爾良 路易西安納世界博覽
1985年 日本/築波 築波世界博覽會
1986年 加拿大/溫哥華 溫哥華世界運輸博覽會
1988年 澳大利亞/布里斯本 布里斯本世界博覽會
1990年 義大利/熱那亞 熱那亞世界博覽會
1992年 西班牙/塞維利亞 塞維利亞世界博覽會
1993年 韓國/大田 大田世界博覽會
1998年 葡萄牙/里斯本 里斯本博覽會
2000年 德國/漢諾威 漢諾威世界博覽會
2005年 日本/愛知 愛.地球博
2008年 西班牙/薩拉戈薩 薩拉戈薩世界博覽會
2010年 中國/上海 上海世界博覽會
2012年 韓國/麗水 麗水世界博覽會
2015年 義大利/米蘭 米蘭世界博覽會
G. 英國1908年倫敦世界博覽會的英國1908年倫敦世界博覽會介紹
1908年倫敦世博會是由當時的英國、法國兩國經過友好協商後舉辦的,展覽主要涉及英法兩國在工業、商業和文化領域內的成就。會場選在倫敦西部一塊大約140英畝的農田,共開辟了藝術區、進步區、娛樂場等區域。同時舉辦了倫敦奧運會,並且非常成功。
1908年世博會雖然在歷史上並沒能給人留下太多的話題,但其還是有自己的特殊的地方。這是一屆由英、法兩國聯手主導的世博會,而且這也是迄今為止,歷史上最後一次奧運會與世博會同時舉辦。從這以後,奧運會迅速發展壯大,甚至超過了世博會的影響。
H. 世博會的資料 急急急
世界博覽會(WORLD EXPO,簡稱「世博會」)是由一個國家的政府主辦,有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參加,以展現人類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其特點是舉辦時間長、展出規模大、參展國家多、影響深遠。
自1851年英國倫敦舉辦第一屆以來,世博會因其發展迅速而享有「經濟、科技、文化領域內的奧林匹克盛會」的美譽。按照國際展覽局的規定,世界博覽會按性質、規模、展期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冊類(以前稱綜合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6個月,從2000年開始每5年舉辦一次(2000年德國漢諾威,2005年日本愛知,2010年中國上海);另一類是認可類(以前稱專業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3個月,也有少數為半年的,如1999年中國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在兩屆注冊類世博會之間舉辦一次。注冊類世界博覽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
各類世博會已先後舉辦了40多次,已有13個國家20多個城市舉辦過世博會。 舉辦最多的是美國,先後舉辦過8次。有些城市多次舉辦世博會,如法國巴黎等。亞洲的日本和韓國已舉辦過世博會,中國的昆明在1999年舉辦過世界園藝博覽會。2010年,中國將第一次舉辦大型綜合性世博會,舉辦地在上海。
以往的很多世博會都留下了在建築史上舉足輕重的標志性建築,現在已成為舉辦地的地標,成了世界盛名的旅遊景點,是世博會的寶貴遺產。這些世博會的標志性建築不但體現了世博會的主題,代表了最先進的建築技術發展潮流,展示了各國獨具特色的優秀文化,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城市精神的體現。
在世博會留下的眾多標志性建築中,最經典的三個應該是法國首都巴黎的艾菲爾鐵塔、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原子球(館)以及美國西雅圖的太空針(塔)。這些標志性建築物在會後仍散發著無窮的風采和魅力,吸引著大量國內外遊客來此觀光游覽。
2010年的世界博覽會(Expo 2010 Shanghai China )將在中國上海舉辦,舉辦時間為2010年5月1日- 10月31日,為期184天。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Better City,Better Life)。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的主題是「自然的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