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不列顛空戰前英國有多少炮

不列顛空戰前英國有多少炮

發布時間:2022-12-28 17:40:15

㈠ 大不列顛空戰中,德英雙方兵力!

1940年7月15日,英國皇家空軍殲擊航空兵司令部(司令道丁空軍上將)下轄4個航空兵群,共55個中隊。北部的第13航空兵群由索爾指揮,有14個中隊;中部的第12航空兵群由帕克指揮,有22個中隊;東南部的第11航空兵群由利馬洛里指揮,有14個中隊;西南部的第10航空兵群由布蘭德指揮,有4個中隊。以派爾為司令的陸軍高射炮兵也接受道丁的作戰指揮。到8月初,皇家空軍可用於作戰的飛機為700架戰斗機和500架轟炸機。8月份生產的1600架飛機中有470架颶風式和噴火式戰斗機(皇家空軍殲擊航空兵裝備的主要機種)的時速並未超過德軍飛機,但機動性和機載武器均優於敵機。英國戰斗機每架擁有8挺機槍,射速為每分鍾1200發,而德國戰斗機每架僅有4-6架機槍。

發動不列顛空戰的是德國空軍的3個航空隊:以凱塞林空軍元帥為司令的第2航空隊,以施佩勒元帥為司令的第2航空隊和以施通普夫空軍上將為司令的第5航空隊,裝備的主要機種有單引擎Me109戰斗機、雙引擎Me109戰斗機、高空機和斯圖卡俯沖轟炸機,集結的作戰飛機共2669架。

不列顛空戰始於1940年7月10日。在空戰第一階段即7月10日至8月23日,德國空軍主要攻擊英吉利海峽的護航船隊、襲擊南部港口,企圖誘殲大量英國戰斗機,為實施「海獅」登陸行動作準備。道丁指揮部屬綜合使用戰斗機、雷達和高炮,有控制地集中戰斗機(在較遠的北部保留部分後備力量以對付德國空軍的縱深攻勢),採取從各個方向截擊的作戰方式。戰至8月12日,道丁所部以以損失150架飛機的代價,使德國空軍損失286架飛機。接著,德國空軍在「鷹日」(原為8月13日,因氣候不佳而改為8月15日)以第2航空隊和第3航空隊在大量飛機分4批企圖突破東南部防禦,另以第5航空隊對英國北部實施突襲。道丁預料到德軍的行動,指揮北部和南部的戰斗機適時迎擊,擊毀75架德國飛機。德國空軍仍不罷休。8月13日至23日,德國空軍損失290架飛機,空中攻勢受挫,而英國戰斗機則損失114架。在空戰的第二階段即8月24日至9月27日,德國空軍企圖打開通往倫敦的空中通道,以消滅剩餘的的英國戰斗機並摧毀其地面設施和飛機製造廠,隨後對倫敦實施集中轟炸。道丁命令派遣盡可能多的戰斗機去保護南部的飛機製造廠,並對進攻地面設施的敵機實施截擊。從8月24日至9月3日,德國空軍對英國機場和飛機製造廠發動35次大規模襲擊,並在作戰過程中加強了戰斗機對轟炸機的護航,這對英國殲擊航空兵乃是嚴峻的考驗。從8月24日至9月6日,德國空軍損失380架飛機,英國空軍則消耗286架戰斗機。從9月6日至10月5日,盡管道丁的殲擊航空兵頑強作戰,倫敦仍遭到38次嚴重晝間空襲和數次盲炸式夜間空襲,道丁及其領導的殲擊航空兵因而招致不少責難。但是,德國空軍集中轟炸倫敦而未去轟炸空軍基地和雷達站,英國空軍遂得以恢復元氣。道丁逐次增強殲擊航空兵力量。從9月7日至10月31日,德國空軍損失433架,英國空軍則損失242架戰斗機。此期空戰的第三階段即10月初至11月底,德國空軍無可奈何而又漫無目的地轟炸倫敦、考文垂及大居民區。道丁竭盡所能組織並指揮殲擊航空兵作戰。1940年11月底,不列顛空戰結束。7月10日至11月中旬,德國空軍被擊落1818架,英國皇家空軍損失995架。

對於英國殲擊航空兵的貢獻,丘吉爾曾深有感觸地說:「在人類戰爭領域里,從未有過這么少的人對這么多的人作過這么大的貢獻。」道丁本人卻運氣不佳,於1940年11月25日悄然離職。

不列顛空戰,徹底粉碎了納粹德國企圖進犯英國的計劃。使二戰開始以來在歐洲戰無不勝的德國軍隊第一次嘗到了失敗的滋味。

㈡ 關於《血灑長空--不列顛之戰》的歷史故事

9月15日經過八天的調整和補充,英國空軍先後出動了19個中隊300餘架戰斗機,迎戰前往倫敦的德軍200架轟炸機和600架戰斗機組成的大機群,激烈的空戰持續了整整一天,在英軍英勇抗擊下,很多德機漫無目的投下炸彈,匆匆返航。全天有56架德機被擊落,其中34架轟炸機,另有12架在返航和著陸途中傷重墜毀,還有80架飛機是帶著滿身的彈痕著陸,英軍在空戰中損失20架「颶風」和6架「噴火」,還有7架傷重報廢。這天是不列顛空戰的轉折點,德國空軍終於意識到,並沒有掌握英國南部的制空權,並不能夠在白天進行為所欲為的空襲,英國空軍不但沒有被消滅,而且還很強大! 丘吉爾首相親臨第11大隊的指揮中心督戰,他將這天稱為世界空戰史上前所未有的、最為激烈的一天!戰後,英國就將9月15日定為不列顛空戰日,以紀念這一輝煌勝利!9月16日和17日,英國空軍挾勝利餘威出動轟炸機對德軍集結在沿海的用於登陸的船隻和部隊進行了猛烈攻擊,擊沉擊傷近百艘船隻,並給德軍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和物資損失,迫使希特勒於9月18日下令停止在沿海集結船隻。9月16日 德國飛機集中轟炸倫敦至19日,由於天氣不佳,德軍僅進行小規模空襲,戰果很小。 為減少飛機損失,戈林下令從10月1日起對倫敦的空襲從白天改為夜間,並鑒於英軍戰斗機注重攻擊轟炸機,忽視戰斗機的特點,白天由梅塞施米特-109加掛炸彈,進行偷襲。一開始果然奏效,加掛炸彈的梅塞施米特-109毫無阻攔,順利到達目標上空,轟炸連連得手。英軍隨即吸取教訓,對德軍任何飛機都進行攔截,由於梅塞施米特-109加掛炸彈後,非常笨重,不堪一擊,損失極大,德軍只好終止這一戰術。 10月12日,希特勒決定將「海獅計劃」推遲到1941年春,實際上放棄了在英國登陸的計劃,所謂推遲僅僅是遮人耳目的幌子,因為德軍統帥部早就決定1941年夏入侵蘇聯,自然不可能再進攻英國了。10月25日,義大利空軍也派出飛機加入對英國的空襲,但意軍飛行員一見到英軍兇猛准確的高射炮炮火就嚇壞了,仍下炸彈掉頭就逃。直到11月10日,英軍首次擊落了意軍飛機,才知道義大利也參加了空戰。 在9月7日至10月的第三階段中,德國企圖通過對倫敦的恐怖空襲來迫使英國屈服的計劃被徹底挫敗,德軍在此期間損失飛機433架,英軍則損失242架。實際上這一階段的空戰已經宣告了德國在此次空中戰役的失敗。 德軍並不甘心這樣的失敗,仍繼續對倫敦並擴大到考文垂、伯明翰、利物浦、南安普敦等城市實施夜間空襲,不列顛戰役進入了第四個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德軍空襲的目的不再是消滅英國空軍,而是對英國工業城市進行空襲削弱英國的軍事工業,並製造進攻英國的假象,一方面可以牽制英軍的大量海陸空軍於本土,另一方面還可掩護為進攻蘇聯而進行的准備。 在這一階段中,最典型的戰斗就是11月14日夜間代號為「月光奏鳴曲」的對英國航空工業基地考文垂空襲。 尤其悲壯的是英軍通過破譯德軍的最高機密--埃尼格瑪密碼機,事先已經確切掌握了德軍的空襲計劃,但是為了不讓德軍察覺這一「超級秘密」,英國戰時內閣決定一切照常,既不增加考文垂的防空力量,也不提前發出警報疏散平民!當晚,德軍共出動449架亨克爾-111轟炸機,由於德軍使用了代號為「X-蠟膏」的無線電導航技術,轟炸非常准確,有394噸爆破彈和56噸燃燒彈落在考文垂市中心,德軍還投下了127枚延時炸彈,以破壞英國人的救援行動,考文垂有5萬多幢建築被炸毀,死554人,重傷864人,12家生產飛機零部件的工廠遭到嚴重破壞,致使英國飛機減產20%,考文垂市區的水、電供應中斷35天才恢復,損失相當慘重。 英軍起飛了120架次夜航戰斗機進行攔截,高射炮部隊發射1.2萬余發炮彈,卻只擊落擊傷德機各1架。從單純軍事角度而言,此次空襲是非常成功的,並且由於其具備了戰略轟炸的典型特點,被 丘吉爾著名的V字手勢很多軍事家譽為戰略轟炸的「雛形」,在軍事史上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和意義。 倫敦的防空力量很薄弱,英國空軍的主力部隊遠在南部,保衛城市上空的只有高射炮部隊和懸浮在空中的阻塞氣球。而對如此可憐的防守力量,難怪德國飛機如入無人之境、喪心病狂地進行轟炸了。 英軍在發現德軍使用無線電導航技術以提高夜間轟炸精度後,迅速採取了針對性的措施,建立了一批專用電台,對德軍的無線電導航信號有意進行錯誤轉發或強力干擾,通過這些早期的電子對抗,使德軍無線電導航的轟炸精度下降了80%,誘使德軍將大量炸彈投到了無人地帶。 1940年底,由於英軍戰斗機、高射炮等部隊的英勇抗擊,德軍損失越來越大,為減少飛機損失,德軍空襲逐漸由白晝轉為夜間,而且規模和強度也逐漸減小,500架次以上的規模屈指可數。因為主要採取夜間面積的戰術,除了破壞城市建築,屠殺平民,製造恐怖氣氛外,軍事上的作用很小。入冬以後,英倫三島惡劣的天氣也使德軍空襲的規模日益下降。 1941年3月起,隨著天氣的好轉,德軍的空襲也逐漸加強,這時德軍發動空中攻勢目的只是為了製造進攻英國的假象,掩蓋即將開始對蘇聯的作戰。 5月10日晚,是德國空軍主力撤往蘇聯戰場之前對倫敦進行的最後一次大規模空襲,德軍發動此次空襲,無非是在放棄進攻英國之前,發泄一下失敗的怨氣。當晚德軍出動500餘架次,對倫敦進行狂轟濫炸,所有參戰飛行員都得到指示,可以將炸彈仍在任何地方,700噸爆破彈和燃燒彈落在倫敦市區,燃起的大火照亮了大半個夜空,倫敦平民有1436人被炸死,1800餘人重傷。隨著6月22日德軍進攻蘇聯的開始,德國空軍主力轉往蘇聯戰場,對英國的戰略空襲也終於停止。人類戰爭史上最驚心動魄的大空戰——不列顛之戰終告結束。 [編輯本段]不列顛之戰結果 倫敦股票交易所和英格蘭銀行險些被炸毀在1940年7月至10月不列顛之戰的最關鍵階段中,德軍出動飛機共約4.6萬架次,投彈約6萬噸,被擊落各型飛機1733架,被擊傷943架,損失空勤人員約6000人。英國空軍損失飛機915架,飛行員414人,英德雙方飛機損失比0.527:1,飛行員損失比0.069:1。在空襲中英國被炸毀的房屋超過100萬幢,無辜平民死傷達14.7萬,佔英國在戰爭中死傷人數的20%。至1941年5月,德軍在對英國空襲作戰中,損失的飛機更是超過2000架。英軍損失飛機共995架。 在這樣激烈的空戰中,自然涌現出了一批王牌飛行員,英國空軍前五位王牌是:並列第一名是第85中隊的阿拉德上尉和第501中隊的萊西少尉,戰績都是23架;第三名是第32中隊的克羅斯利少校,戰績是21架;並列第四名是第41中隊的麥凱拉少校和洛克少尉,戰績都是20架。英國海軍航空兵借調到空軍的68名飛行員中也涌現出了三位王牌,他們是擊落敵機7架的波爾中尉、擊落6架的布萊克中尉和擊落敵機5架的柯克中校。參加不列顛之戰的外籍飛行員中,捷克的佛蘭切賽克以擊落17架的戰績名列第一。 [編輯本段]不列顛之戰評價英國空軍挽救了英國!1940年9月20日,英國首相丘吉爾在演講中以後來被廣泛引用的名句來贊譽:「在人類戰爭歷史上,從來沒有這么多人從這么少的人那裡得到這么多!」毫無疑問,這么少的人當然是指英國空軍的飛行員、地勤和指揮通信人員,當時英國空軍的全部作戰人員,從飛行員、地勤到指揮通信,僅區區3000人!這么多的人不但是英國人民,而且還包括所有不願忍受納粹暴政的人民。 英國取得不列顛之戰勝利原因主要有:戰略上,英國早就預見到了英國生死存亡的關鍵取決於制空權的爭奪,所以從1940年5月就開始有計劃有目的地採取一切措施來加強防空,在指揮體制、防空兵力部署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備。而納粹德國始終抱有誘使英國媾和的幻想,在外交和政治上展開了誘降活動,軍事上的准備明顯不足。而且德軍統帥部一直都沒有一個比較成熟完善的進攻方案,「海獅計劃」也是倉促而就,缺乏必要的研究分析。即使在空襲開始後,希特勒也一直夢想通過空襲來迫使英國屈服,並未進行認真周密的登陸作戰准備。更為嚴重的錯誤是德國在7月16日下達「海獅計劃」指令,7月31日卻又決定進攻蘇聯,戰略上如此三心二意,怎能不敗? 丘吉爾來到被燒毀的下院辯論廳視察。雖然倫敦遭受的破壞令他動容,但他欣慰的是,事實將證明,德軍在戰略上所犯的錯誤註定了這場戰爭的勝方是英國。現在,英國空軍的戰斗機又開始升空作戰,而且無需分兵作戰,因為敵人的力量全都集中在倫敦的上空。 武器裝備上,德國空軍裝備的轟炸機絕大部分是俯沖轟炸機和輕、中型轟炸機,載彈量大,航程遠的戰略重轟炸機數量極少,根本無法承擔起戰略轟炸的重任。護航的戰斗機又只有梅塞施米特-109還能勉強與英軍戰斗機對抗,但受到航程的限制,作戰中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英軍雖然飛機數量少,但性能優秀,而且與雷達、高炮和攔阻氣球組成了完整的防空體系,又是本土作戰,幾乎沒有航程限制,大大抵消了數量上的劣勢。尤其是英軍建立了完善的雷達預警系統,可以有效發現來襲敵機的數量和方向等基本情況,避免了戰斗機不必要的空中巡邏警戒,使戰斗機起飛就是迎戰,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 戰術上,德國空軍最大的失誤就是在8月底,重點攻擊英國空軍基地和飛機製造廠,使英軍損失慘重,精疲力竭,即將崩潰之時,卻出於報復柏林遭受空襲的思想,轉而空襲倫敦,致使英國空軍獲得了寶貴的喘息之機,迅速恢復戰鬥力,從而與不列顛之戰的勝利失之交臂!英軍在防空作戰中,採取了統一指揮,集中使用,全面防禦,突出重點的方針,以戰斗機為主,結合使用高射炮、探照燈和攔阻氣球,並且成縱深梯次配置。並及時改變戰術,以5至7個中隊組成大編隊作戰,空戰中多採用尾隨攻擊、分割攻擊、分進合擊等戰法,取得了勝利。 地理上,英國空軍是本土作戰,飛行員熟悉氣候、地形,士氣又高,特別是即使被擊落,只要飛行員平安落地,還能回到部隊繼續參戰。而德軍飛機只要被擊落,飛行員即便能夠跳傘逃生,還是逃脫不了成為戰俘的命運,就是所謂的人機俱失。 當然,英軍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雖然空軍力量並不強大,但卻未將有限的轟炸機攻擊德軍的前沿機場,這是最大的失策。還有就是在前期空戰中,由於道丁和派克主張小編隊逐次參戰,使英軍常常在十倍、甚至二十倍、三十倍的懸殊劣勢下與德機作戰,蒙受了很多不必要的損失。 [編輯本段]不列顛之戰兵力早在1940年5月,英國就已預見到德國空軍會對英國本土進行大規模轟炸,所以5月19日,英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提出了在法國退出戰爭的情況下的防禦報告,要求切實加強各項防禦措施,尤其是防空措施,該報告於5月27日獲得戰時內閣的批准。並立即開始了必要准備:首先戰時內閣組建了飛機製造部,由比弗?布魯克任部長,大力加強飛機製造,使飛機月產量由700架迅速增加到8月份的1600架,其中戰斗機為470架;其次在全國范圍里統一調整部署防空力量,重點加強倫敦地區的防空;再次空軍部成立作戰訓練部隊,建立了多個訓練學校,加緊培訓空勤、地勤人員,這樣每月可以有200名新飛行員補充部隊,還動員英聯邦成員國代為培訓空勤人員,以組建新的作戰部隊。 不列顛空戰前夕,英國空軍部成立了防空指揮部,司令是愛德華?比爾上將,統一指揮全國所有的戰斗機、高射炮、雷達和觀通警報部隊。戰斗機部隊共計56個中隊,戰斗機980架,其中性能優秀的「颶風」和「噴火」戰斗機688架;高射炮部隊共計7個師,高射炮4000餘門,但其中大口徑高射炮不足2000門,而且由於大口徑高射炮月產量僅40門,短時期里數量難以增加,因此英軍調整了部署,將約700門大口徑高射炮配置在飛機製造廠;防空攔阻氣球5個大隊,攔阻氣球1500餘個,這些攔阻氣球都系在汽車上,可以迅速轉移;探照燈2700具。最重要的是英軍還有當時鮮為人知的雷達部隊,英國是最早將雷達投入實戰的國家,至1 倫敦的防空力量很薄弱940年7月全國共建成雷達站51座,其中東南沿海地區有38座,約占總數的75%,形成了嚴密的雷達警戒體系,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是中高空防空雷達系統,能有效發現飛行高度在4500米以下的飛機,第二層是低空防空雷達系統,能有效發現飛行高度在750米以下的飛機。這樣英軍就能通過雷達測出德軍飛機來襲的大致方位和時間,指揮己方戰斗機在有利方位和時間迎擊。而在雷達使用之前,通常都是派出戰斗機在空中巡邏,由戰斗機發現來襲敵機,使用雷達後,英軍戰斗機的每次起飛,都是有目的的迎戰,極大減少了飛機、燃料和人員體力的消耗,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飛機數量不足的缺陷。因此雷達無疑是英軍取得勝利的最重要的王牌!此外,英國還有一支人數達50萬的國民自衛軍,他們在沿海地區設置了無數防空監視哨,使用雙筒望遠鏡和簡易的方位測向儀,擔負對空監視、警戒、救護等任務,是英軍正規部隊不可或缺的輔助力量。 倫敦人逐漸習慣了日復一日的轟炸。他們不再驚慌,而是有秩序地進入地鐵隧道,躲避納粹的燃燒彈和高爆炸彈。他們在隧道里互相幫助,讀書唱歌,平靜地過著日常生活。 當時英軍戰斗機司令部設在本特利修道院,擔任司令的是休·道丁上將,他是參加過一次世界大戰的老飛行員,在他的主持下,成立了司令部情報室,並組建了由雷達、防空監視哨和指揮部作戰室、情報室所構成的空中情報體系,能非常迅速地獲知情報,極其有效地指揮作戰。道丁上將比較謹慎持重,他始終保留了一支具有280架飛機規模的後備力量,不到德軍登陸編隊進入海峽的最後關頭是絕不動用的。他清醒地意識到大規模空戰將不可避免,所以一直採取盡量保存實力的戰略,甚至敢於抗拒丘吉爾首相的命令,不向法國派出更多的飛機。這些努力都為即將爆發的空戰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英軍戰斗機司令部下轄四個戰斗機大隊:布蘭德少將指揮的第10大隊,司令部在博克斯,負責保衛英格蘭西部地區;派克少將指揮的第11大隊,司令部在阿克斯布里奇,負責保衛倫敦在內的英格蘭東南部地區;馬洛里少將指揮的第12大隊,司令部在瓦特耐爾,負責保衛從泰晤士河入海口至約克郡的英格蘭中部地區;索爾少將指揮的第13大隊,司令部在紐卡斯爾,負責保衛蘇格蘭地區。在這四個大隊中,實力最強的是第11和第12大隊,尤其是保衛倫敦的第11大隊,擁有270架最先進的「颶風」和「噴火」戰斗機,幾乎佔英軍全部先進飛機的40%。 英軍將全國劃分為四個防空區,每區又劃分為若干個防空分區,各防空區部署一個戰斗機大隊,防空分區則部署二至三個戰斗機中隊,一旦德機來襲,防空區只下達出擊命令,具體作戰指揮由防空分區指揮部組織。英軍本土防空的特點是:兵力上統一指揮,集中使用,全面防禦,突出重點,縱深梯次配置;以戰斗機為主,高射炮、攔阻氣球和探照燈為輔,配合使用。 英軍主力戰斗機是霍克公司的「颶風」,總設計師是西多尼·卡姆,這種飛機1936年起投產,1937年底開始裝備部隊,是英軍第一種起落架可收放飛機,半金屬結構,單翼單座,MK1型裝一台梅林水冷活塞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1043馬力,三葉可調距螺旋槳,最高時速519千米,升限10424米,最大轉場航程1040千米,爬升率800米/分,武備為8挺7.62毫米機槍,有裝甲防護和防彈座艙玻璃。製造簡單,維護簡易,操作簡便,以火力密集、機身堅固、機動靈活而著稱,戰爭中曾在各戰場上大量使用,不僅被用以空戰,稍加改裝還能進行反潛、反坦克和對地攻擊,受到很大好評。 德國飛機除了投下大量的燃燒彈和高爆炸彈外,還扔下了不少定時炸彈。這些炸彈遍布於各大城市,在居民們的心理上罩上了死亡的陰影。拆除這些炸彈的引信需要鋼鐵般的意志和高超的技術。圖為皇家工兵在一所醫院附近把一枚剛拆除引信的定時炸彈搬走,送到安全的地方去引爆。 英軍另一主力機種是超馬林公司的「噴火」,總設計師是三十年代著名的S系列飛機設計師雷金納德·米切爾,(米切爾去世後,「噴火」的改進型號則由史米斯設計),1937年起投產,1938年8月裝備部隊,全金屬結構,單翼單座,MK5C型裝一台梅林水冷活塞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1710馬力,四葉螺旋槳,最高時速657千米,升限13100米,最大轉場航程1060千米,爬升率870米/分,武備為8挺7.7毫米機槍,有裝甲防護,氣動外形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透明水泡座艙能使飛行員獲得良好的視野。速度快,機動性好,是當時英軍唯一一種在性能上全面超過德軍梅塞施米特109戰斗機的飛機,是二次世界大戰中公認的歐洲最好的戰斗機,只是製造比較復雜,數量相對較「颶風」少,在著陸時容易失控,不熟練的飛行員常會發生意外。此外汽化器在高速俯沖時會因負過載影響,引起發動機供油不足,因此通常飛行員都不進行大角度高速俯沖,以免發動機供油不足而導致空中停車。由於該機在不列顛之戰中的出色表現而被譽為「英國的救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颶風」和「噴火」的研製是純民間性質的,一無政府指令,二無政府資金支持。因為這兩種飛機研製時間是三十年代中期,英國政府正沉醉於綏靖主義的夢鄉,根本不考慮空軍作戰飛機的更新。面對德國正大力發展空軍的嚴峻關頭,英國航空界的一些有識之士自發進行新型飛機的研製,在這兩種飛機試飛成功後,英國空軍也果斷訂購,使部隊很快裝備了先進的飛機。回首這段往事,人們無不為這兩種飛機能夠突破綏靖主義的禁錮而及時研製、裝備,而感到萬分慶幸!性能略欠一籌,但數量較多的「颶風」和性能優異,但數量較少的「噴火」正好形成了最理想的高低搭配,成為英國空軍與德國空軍爭奪制空權的最具威力的利器!除了「颶風」和「噴火」以外,英軍還有少量老式的「英俊戰士」和「無畏」式戰斗機也參加了不列顛之戰。 英軍最大的困難是飛行員不足,由於戰前強調飛行員質量,開辦培訓飛行員的學校很少,加上在戰爭中的損失,飛行員數量開始出現危機,道丁上將一面開辦新的培訓學校,加緊培訓空勤、 德國人的攻擊給倫敦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地勤人員,一面徵召在英國的法國、比利時、捷克和波蘭等被佔領國的飛行員加入英國空軍,還從海軍航空兵部隊借調68名飛行員,並招募英聯邦國家的空、地勤人員。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至1940年8月初,英國空軍飛行員數量上升到1434人,並為每架飛機配備了由機械師、機械師助理、鉗工、裝配工和無線電技工各一名組成的地勤小組,能在35分鍾里完成出擊檢查,12分鍾里為剛著陸飛機完成下一次起飛准備,為即將開始的空戰做好了人員准備。 德國空軍司令戈林,是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王牌飛行員,擔任過著名的王牌飛行隊里希特霍芬中隊的指揮官。是納粹德國中僅次於希特勒的第二號人物,1935年起任德國空軍總司令,積極發展德國空軍,使之成為納粹德國向外擴張的重要力量。1940年7月19日,被授予帝國元帥軍銜,成為歐洲軍銜最高的軍官,但他從法蘭西戰役後就完全沉湎於勝利之中,不過問空軍業務,熱衷於在各被佔領國的博物館中搜集稀世珍寶,舉辦盛大的宴會。在不列顛戰役前,他盲目樂觀,認為單憑德國空軍就可以征服英倫三島。 德軍計劃投入三個航空隊的2600架飛機,其中轟炸機1480架。駐荷蘭、比利時和法國東北部地區的凱塞林元帥指揮的第2航空隊,攻擊英格蘭東南部;駐法國北部地區的施配爾元帥指揮的第3航空隊,攻擊英格蘭西南部;駐荷蘭和挪威的施通普夫上將指揮的第5航空隊,攻擊英格蘭北部和蘇格蘭。其中第2、第3航空隊作為主力,將投入全部力量,第5航空隊配合行動,只投入部分兵力。 1942年1月和2月,寒冷的氣候迫使德國飛機停在機場上。但自3月起,德國的轟炸機又出現在英倫三島的夜空中。5月10日,507架德國飛機集中轟炸倫敦,造成1436人死亡、1800人重傷。救援者們冒著徹夜未熄的大火,從瓦礫堆里扒出了許多受害者。就在倫敦人以為大難臨頭時,丘吉爾獲悉,這是納粹空軍最後一次大規模的轟炸,因為希特勒已下令空軍主力東調,准備入侵蘇聯 。 在德軍戰斗機中,主要有兩種型號:梅塞施米特-109和梅塞施米特-110。 〖梅塞施米特-109〗 簡稱Bf-109或Me-109,巴伐利亞飛機製造廠(後改稱梅塞施米特飛機製造廠)生產,總設計師梅塞施米特,1936年投產,1938年起裝備部隊。全金屬結構,起落架可收放,單座單翼,E4型裝一台水冷活塞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1150馬力,最高時速575千米,升限11000米,最大轉場航程665千米,爬升率946米/分,武備為2門20毫米機炮和2挺7.9毫米機槍,具有裝甲防護。堅固可靠,易於操縱,由於採用先進的燃油噴射系統,具有極高的水平和垂直機動能力,曾在試飛中連續進行21次右轉盤旋上升和17次左轉盤旋上升,再從7500米高度垂直俯沖,直到接近地面才改出,都沒有出現螺旋,顯示了優異的性能。除了英軍的「噴火」外,沒有其他飛機能與之相比,是一種綜合性能非常優秀的輕型戰斗機,曾在殘酷的戰爭中連續使用十年,就是最佳的褒獎。唯一欠缺的是座艙設計不合理,空間狹窄擁擠,飛行員容易疲勞。 〖梅塞施米特-110〗 簡稱Bf-110或Me-110,巴伐利亞飛機製造廠(後改稱梅塞施米特飛機製造廠)生產,總設計師梅塞施米特,1937年投產,1939年起裝備部隊。全金屬結構,三座單翼重型戰斗機,裝兩台水冷活塞發動機,單台最大輸出功率1200馬力,最高時速548千米,升限12800米,最大轉場航程2800千米,爬升率687米/分,武備為2門20毫米機炮和6挺7.9毫米機槍,具有裝甲防護。被德軍譽為戰斗機之花,但在實戰中,由於是重型戰斗機,機體龐大,容易被發現,比較笨拙,容易被擊落,表現差強人意,甚至在不列顛之戰後期,要由梅塞施米特-109護航才能出動。只是後來在抗擊英軍對德國進行戰略轟炸中,夜間攔截英軍轟炸機倒是戰果斐然。 英、德雙方四種主力戰斗機進行比較,性能最佳的是英軍的「噴火」和德軍的梅塞施米特-109,這兩種飛機各有千秋,難分伯仲;稍遜一籌的是英軍的「颶風」;德軍的梅塞施米特-110則最差,整體而言英軍占優。但英軍戰斗機只裝備8挺機槍,雖然射速高達每分鍾1280發,火力密集,但殺傷力不大,常常命中德機多發,卻無法將其擊落,如果像德機那樣配備2門機炮加2挺機槍,將給德機更沉重的打擊。機載無線電設備方面,德機落後於英機,在空中無法與地面聯系,因此升空以後,地面指揮部就無法有效指揮空中的飛機,完全靠飛行員自己的經驗來作戰。而英軍地面指揮部可以通過無線電有效指揮調度空中飛機,加上又有雷達能夠准確發現德機,所以英軍佔有明顯優勢。

㈢ 詳解不列顛之戰

不列顛空戰

隨著法國的敗降,西歐大地的槍炮聲停息了。但沉寂了半個多月以後,西歐上空又響起了震耳欲聾的炸彈爆炸聲,不列顛之戰開始了。

希特勒打敗法國後,便擬定了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了。為保障渡海登陸作戰,德軍企圖首先奪取制空權,以摧毀英國的防禦工事,消滅英國空軍,並鉗制住皇家空軍。

於是德國空軍元帥戈林集結了德國空軍主力3個航空隊和2669架飛機,戰斗機和轟炸機各佔一半,而英國只有700架戰斗機和500架轟炸機,德國佔有 2:1的優勢。由於德國飛機飛行距離較長,而英國飛機則以本土為基地,能在德機往返的時間出擊數次,所以雙方實力基本相同。

戈林狂妄地對德陸軍總司令說:「要完全摧毀英國空軍,需要2-4周時間,單靠空軍就能使英國屈膝投降。」

1940年7月16日,不列顛空戰開始了。德國空軍以英吉利海峽的護航艦隊為攻擊目標,並對英國南岸港口進行騷擾性攻擊,目的是誘出英國戰斗機加以殲滅。但英國空軍不上當,每次瞄準機會以少量飛機出擊,使德國元氣大衰。一個月的時間,英軍僅損失戰斗機148架,而德軍卻損失296架飛機。

從8月13日到9月6日,為空戰第二階段。德國空軍大規模地轟炸英軍機場、雷達站、飛機工廠和補給設施,並尋求同英國飛機進行空中決戰。從8月24日起,戰事進入了決定性的階段,德軍每天出動1000多架次飛機。嚴重破壞了英國南部5個軍用機場和6個雷達站,幾乎摧毀了南部整個通訊系統。在那些緊張的日子裡,英倫上空整天馬達轟鳴,火光閃閃,被擊中的飛機拖著長長的黑煙栽進大海,或落入荒郊和居民點。

此時,英國對德國本土發起反擊,81架英國轟炸機突破兩層高射炮火網,把炸彈投到德國首都柏林,使德國舉國震驚。

從9月7日到翌年5月為第三階段,德軍開始對倫敦和其他主要工業城市實施「恐怖轟炸」,企圖摧毀英國工業生產,摧毀英國軍民的抵抗意志。

然而,英國軍民越戰越勇,德機的損失與日俱增,促使希特勒在1941年6月向他的陸軍首腦們宣布進攻蘇聯的決定,10月12日,希特勒終於正式承認入侵英國失敗。

在「不列顛空戰」中,德軍共出動飛機416萬多架次,向英國投擲6萬噸炸彈,炸死炸傷英國居民8.6萬餘人,炸毀100多萬棟建築物,英軍以915架飛機和414名飛行員的代價摧毀了1733架德機,擊斃和俘獲6000名德國飛行員,取得了空戰的勝利。

閱讀全文

與不列顛空戰前英國有多少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墨脫和印度哪裡交界 瀏覽:994
義大利的物價為什麼便宜 瀏覽:64
伊朗火車價格多少錢 瀏覽:195
為什麼很多潮汕人都在印尼 瀏覽:974
改造後義大利風情區有哪些高科技 瀏覽:42
中國最美楓葉林在哪裡 瀏覽:930
中國哪裡沒有木薯 瀏覽:806
印尼白燕窩多少一克 瀏覽:814
伊朗感染病毒肺炎多少人 瀏覽:177
伊朗超推遲比賽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953
伊朗國土面積多大有多少人口 瀏覽:588
伊朗男女多少歲可以領結婚證 瀏覽:920
印度偉哥在國內怎麼銷售 瀏覽:607
印度花生乾果怎麼樣 瀏覽:131
伊朗的盟國有多少個 瀏覽:712
印尼燕窩產量怎麼樣 瀏覽:927
印尼留學簽證需要准備什麼 瀏覽:637
義大利語等級考試哪個好考一些 瀏覽:35
歷史學專業去義大利哪個學校 瀏覽:790
印度的瑪薩拉粉是什麼 瀏覽: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