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戰開打時各國的參戰兵力各是多少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參戰國參戰兵力及減員率
美國:參戰兵力1
400萬人,減員(指陣亡,傷員,失蹤,以下同)人數1
070
364人,減員率7.6%.其中陣亡佔25%,傷員佔61%,失蹤佔14%.
英國:參戰兵力1
200萬人,減員人數1
233
796人,減員率10.3%.其中陣亡佔28%,傷員佔38%,失蹤佔34%.
前蘇聯:參戰兵力2
200萬人,減員人數12
000
000人,減員率52.2%.
德國:參戰兵力1
700萬人,減員人數9
900
000人,減員率58.2%.其中陣亡佔21%,傷員佔50%,失蹤佔29%.
2. 1945年二戰結束時英國及英聯邦陸軍有多少人
美國:參戰兵力1400萬人
英國:參戰兵力1200萬人
前蘇聯:參戰兵力2200萬人
德國:參戰兵力1700萬人
日本:參戰兵力970萬
義大利:參戰兵力650000
當然比蘇聯多
3. 二戰時各國人口排名
二戰時期,印度的總人口約 3.78億,再加上英國的其他殖民地,英國總人口超過4.4億。也就是說,在二戰時期,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應該是英國。其次中國,蘇聯和美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參戰國實際上只有8個,分別是中國、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以及德日意軸心國。而人口大國也主要在這些國家裡面。簡單分析下二戰各國人口。
德國的人口比較復雜,但由於德意志民族的單一性,一般以民族來算德國人口,1933年德國人口6603萬。奧地利被德國合並時有近700萬人口,蘇台德區有300萬人口,薩爾區75萬人口,梅梅爾區應該還有若干,波蘭200萬日耳曼人,羅馬尼亞90萬,義大利25萬,阿爾薩斯150萬。不算波蘭、羅馬利亞、義大利總人口人口一般認為是8000萬。
而日本和義大利人口分別為7200萬、4100萬。德國的標準是5個國民出一個兵,日本的標准時7個國民出一個兵,義大利動員力差,30個國民才出一個兵,最後德國動員了1700萬軍人,日本動員了900萬軍人,義大利動員了120萬軍人,合計2720萬軍人。
1939年的時候,英國人口4700萬,法國人口4100萬。蘇聯人口超1.6億,美國人口超1.3億,日本人口7800萬,南斯拉夫有1300萬,中國1937年人口超4.4億。1939年蘇聯人口為16000萬,1940年吞並了波羅的海三國後,1941年戰前蘇聯人口達到了18000萬。名副其實的世界人口大國。
美國自1790年開始,每10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1940年末13216萬,1930年末12320萬,10年只增長了不到1000萬,平均1年一百萬不到,13300萬可以認為是1941年戰前美國的人口。
同盟國5國英美蘇中法,人口合計81000萬人口,最後英國動員400萬,美國動員了1600萬,蘇聯動員了3400萬,中國動員了800萬,法國動員了估計200萬,合計6400萬軍人。
然而,如果廣義地說,這個數據實際上也不準確。因為二戰時的英國依然是日不落帝國。英國本土只發動了400萬軍隊,但英國還擁有埃及、英屬印度(包括印度、巴基斯坦、緬甸等地)、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地,印度仆從軍都有數百萬。
大英帝國崩潰,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依然是中國:
不過在二戰結束後,英國被兩次世界大戰打的已經沒有實力維護大英帝國,他的殖民帝國分崩離析。加拿大獨立、澳大利亞獨立,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區也全部獨立了出去。當今世界,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依然是中國。其次印度,而美國人口位居世界第三。然而,隨著中國生育率下降,不出十年,印度人口就將超過中國。
4. 一戰前後英法德3國人口數二戰前後英法德3國人口數
一戰前:
1913年,德國本土人口6506萬,英國為4565萬,法國4146萬。
二戰前:
1936年,德國本土人口為6929萬,同一時間,英國本土為4799萬人口,法國為4190萬。
一戰死傷亡情況:
協約國總士兵陣亡: 5497600人
同盟國總士兵陣亡: 3382500人
交戰雙方受傷總數:約1000萬人
平民死亡總數:6493000人
二戰傷亡情況:
全世界一共約7000萬人死亡
全世界一共約1.3億人受傷
一戰評價: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之間的戰爭,給全世界各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的災難,同時也帶來了科技上的一大進步,是各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以及軍事等許多方面大大加強,同時一戰加快了人權實現的步伐。
二戰評價:
第二次世界大戰深刻地改變了人類歷史。其影響廣泛地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和科技各個層面。以軍事科技的發展為中介,人類的智慧與自然界的能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被極大地釋放出來。
戰爭的破壞力空前增大、戰爭手段空前增多、戰爭樣式空前豐富、戰爭空間空前廣闊。人類的戰爭活動由此由盲目走向自覺、由浮躁走向理智、由幼稚走向成熟,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5. 二戰時期德國義大利日本美國英國蘇聯這六個國家各有多少人參軍打仗。
蘇軍有800多萬人參戰,德國及其同盟國也有800多萬,41年6月22日,對蘇突襲的巴巴羅薩行動德軍動用550萬軍隊。
6. 二戰時各國人口
1939年,英國人口4700萬,法國人口4100萬。蘇聯人口1.6億+,美國人口1.3億+,日本人口7800萬,南斯拉夫有1300萬,中國1937年人口4.4億+,二戰前德國本土大概有7000多萬,把奧地利,蘇台德和波羅地海的日耳曼人都算進去滿打滿算也不過八千萬.戰爭期間,德國動員的總兵力為170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21.5%,軍隊傷亡總數達1170萬人,經濟損失達3000億美元;日本動員的最大兵力為97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2.8%軍隊傷亡總數達216.1萬人,經濟損失達1000億美元。
7. 二戰中的參戰人有多少
二戰中,戰爭各方動員的總兵力為1.1億人。其中德國動員1700萬(陣亡約800萬);日本動員970萬(陣亡約250萬);蘇聯動員3450萬人,戰爭結束前為1280萬;美國軍隊在杜魯門裁軍前總數為1100萬,裁軍後不足14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