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民歌叫什麼風格

英國民歌叫什麼風格

發布時間:2022-12-29 06:02:40

A. 英國民歌

也許正如大多數學者所認為的:整整兩個世紀(18和19世紀)英倫缺乏「登堂雅樂
」。然而自然流暢的民歌之聲卻一直流傳下來,直到塞西爾·夏普及助手毛德·卡
皮利斯成為19世紀末最著名的民歌發掘者。由此,這些源目16世紀中葉的牧歌,以
及比牧歌更古老的田園歌曲和中世紀以來宗教音樂的傳統,開始進入艾爾加、霍斯
特、沃思.威廉姆斯等英國作曲家的創作視野,英國民歌成為他們手中最自覺和最
擅長使用的音樂素材。音樂史家通常給這些民風濃郁的創作者們一個詞;叫古典音
樂的民族樂派。
而夏普也格先前由作曲家帕里和斯坦福組織的英國民歌協會個擴展成了英國民間舞
蹈和歌曲協會;從1900到1910年;塞西爾.夏普和沃思·威廉姆斯分別搜集了上千
首民歌,—其中有些歌曲甚至包括了大約100種以上的不同版本。這兩位卓有成效
的民歌搜集者,對各歌曲的發祥地、起源流傳等方方面面都進行了考證,他們試圖
通過對民歌的搜集整理說明:民歌何物。的確,他們的工作界定了古代民歌與現代
民謠的承接關系,界定了純正民謠的范疇。但隨著這些作曲家作曲地位的國際化及
現代音樂創作手法的更新,被「純凈」過的民歌也很快變成「藝術歌曲」了。這其
中的大部分作品漸漸遠離大眾,除了那些不斷被演唱不斷被改編的名曲,學院方式
的英倫民歌研究已停滯下來。
英國流行音樂工業的建立是從模仿美國開始的。從三四十年代開始,不斷有船員從
大洋彼岸走私唱片到英國。這些稀有的唱片盡皆成為後來60年代英國流行文化的啟
蒙物。一些酒吧、咖啡館里開始出現美國化的小型樂隊,它們為民歌進行伴奏,逐
漸取代了此前人們對學院式民歌的期待。在數十年理論研究和市並接納的雙重促進
下,英倫民間音樂極迅速地適應城市需求發展開來,並廣泛散布到了各類城市。
來自曼徹斯特鄉間的艾文·麥考爾是民間出身的第一代著名民歌手。30年代韌,年
僅15歲的艾文·麥考爾加入了薩爾福特嘹亮者樂團。麥考爾早年從父親那裡學來的
傳統曲目,成為樂團一。系列街頭露天演出的重頭戲,而他自己的創作曲目《骯臟
破舊的小鎮》,後來則被都柏林人樂隊翻唱。麥考爾的共產主義信仰,令其熱衷於
各類政治集會;唱歌的同時,他還導演電影、戲劇,這種創作傾向產生了非常大的
影響,使得後輩民謠歌手大多以關注社會、批判現實為已任。50年代,麥考爾創作
了廣播音樂劇《約翰·艾德遜的敘事曲》,因此而被視為英國民謠的卓越先驅,格
外受到民歌界的敬重。麥考爾還與美國民謠學者艾倫·盧馬克思合作,聯合考察英
美兩地民謠,促成肋年代「批評小組」成立。批評小組專事進行民歌分析和民歌演
唱技巧的研究,並創作「歌曲載體」系列節目。不久節目名稱革新為「廣播敘事曲
」,它們以普通勞動人民的口吻結合新舊民謠播出,彤響了當時的無數年輕人。艾
文·麥考爾的三任妻子瓊·利特爾伍德、金·紐拉芙、佩姬.西格及子女哈米什、
柯斯蒂、內爾、卡盧姆,都是傳統民歌的知名演繹者。在同一領域,A.L.洛伊德
和「批評小組」成員弗蘭奇·阿姆斯特朗,也全力傳播純正民謠。阿姆斯特朗與佩
姬·西格和桑德拉·柯爾一起,錄制了專輯《女性嬉戲》,將筆觸運於女權和核威
脅,當然,專輯中那些17世紀的古老歌謠顯得同樣重要。另外,畢業於藝術學院的
彼得·貝拉美與羅伊斯頓·伍德、海瑟爾.伍德合作組成樂隊「年輕的傳統」,在
蘇格蘭民謠歌手哈里·考克斯、薩姆·拉那和庫柏一家影響下,大量演唱傳統曲目
。樂隊解散後,彼得.貝拉美獨立發展,他根據詩人吉L林的詩所譜寫的歌曲,曾
受到社會廣泛的歡迎。70年代末期,貝拉美自導民謠歌劇《運輸入眾多民謠鼓吹者
如尼克·瓊斯、瓊·泰博、塞西爾·陶尼、A.L.洛伊德、水之子樂隊參與了演出
。《運輸》喚起了人們對這些純正民謠歌唱者的美好期待。然而時至90年代,貝拉
美發行新作《撲克牌戲法》後撒手而去,推測認為是自殺。他所留下的空白,一時
之間競無人可以填補。
經過40和50年代的傳播和沉積,60年代英國民謠得以以流行音樂的形式為世界矚目
。大量樂隊如甲殼蟲、滾石、動物、奇想、誰人、搜尋者、戴夫·克拉克五人樂隊
,遠涉重洋征服美利堅,進而征服了整個世界,這即是人們熟知的「英國文化入侵
」。這場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可視為英國民謠發展的分水嶺,原因不單單是上述樂隊
在學習美國黑人布魯斯期間,對英國民謠成分進行了提煉並將之引入布魯斯,從而
形成英式搖滾的特有格調;而且,這一事件同時成為那些純正民謠藝人分化實驗的
發端,從而產生了以倫敦、利物浦、曼徹斯特等多個城市為中心的多元化民謠發展
的格局,運用電聲替代純正民謠原聲樂器伴奏,此後成為全球化的趨勢。幾乎與美
國的鮑勃·迪倫同步,英倫眾多團體也紛紛在傳統歌謠演唱中將樂器通上電。這些
團體中最為著名的,屆「難以置信的弦樂樂隊」和「貿易港大會」,這兩個團體的
活動,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帶動了許多團體和藝人。
「難以置信的弦樂樂隊」是將音樂風格建立在蘇格蘭民謠基礎上的多樂器實驗場。
1966年,該樂隊發表第一張專輯《難以置信的弦樂樂隊》運用了大約30種不同地方
的民族樂器,從蘇格蘭民間的風笛,到印度、巴基斯坦、非洲、美洲的打擊樂,每
一種樂器他們都運用得得心應手。在隨後的專輯《洋蔥的5000種精神或表層》中,
樂隊更加強化多樂器配器的特點,引發了人們對世界范圍的民謠概念的討論,這也
是西方關於世界音樂的最早探討。1968年,樂隊發行雙唱片集《絞刑吏的漂亮女兒
》《小小和大大》,嘗試創作超長歌曲,《非常稀疏的歌》公認是其中的經典。在
「難以置信的弦樂樂隊」影響下,80年代的「集市勝處」樂隊及其主唱艾迪·里德
,90年代的戴夫·馬修斯樂隊,都力圖融合爵士、布魯斯、中東和印度音樂,從一
個奇特的角度進入英國民謠。它們靈動的節奏、美妙的旋律、飄浮不定的嗓音,像
在描述種種甜蜜而苦澀的情感。「難以置信的弦樂樂隊」後來又推出過三套專輯,
分別是《變馬》,搖滾風味的《遙望》,和電影配樂《U》。其後,樂隊成員邁克
·何倫和羅賓·威廉姆森分別推出個人專輯。後期作品因為過分強調融合風格與多
樂器組合,有時反而喪失了部分歌曲的優雅,但這並沒有減弱「難以置信的弦樂樂
隊」的影響力。
「貿易港大會」樂隊是以民謠搖滾風格引起美國唱片製作人重視的。第一張專輯《
貿易港大會》充滿激情卻缺乏銷量,向世人介紹了來自加拿大的傑出歌曲作者——
瓊尼·米契爾。隨後樂隊成員更替,新的專輯帶來更傳統的民謠感覺。這張叫《我
們在假日里都做些什麼》的專輯,包含了一系列的出色歌曲,如《她穿過集市入》
、《書之歌》、《我要保有它》、《相遇於邊緣》等。這使樂隊擺脫了美國樂隊如
傑弗遜飛機樂團的陰影。「貿易港大會」後來衍化為一系列的分支性隊伍,都是以
該樂隊骨幹成員為中心組織起來的,如鋼眼斯潘(1970)、福澤林蓋(1970)、阿爾賓
樂隊(1972j、酸葡萄(1974)、馬休茲南方安慰(1970)、理查和琳達、湯普森們;而
樂隊的所有成員,包括領導人桑迪·丹尼、朱莉·大寶,主唱伊安·馬修斯、貝司
手阿什利·哈金斯,吉他手理查·湯普森、西蒙·尼科爾,鼓手馬丁·蘭姆博,人
人都有出色的個人發展。這其中要說誰最耀眼,可能就要數理查·湯普森——這位
保持了30年聲名的傑出吉他手了。由「貿易港大會」向外伸展出的團體和個人,無
可爭議地成為英國民謠的核心部分,林林總總出版發行了不下一百張專輯唱片,這
些唱片同時成為傳統民謠向民謠搖滾過渡發展的佐證。而衍生團體中的一些成員,
如馬丁·卡西、彼得·耐特、鮑勃·約翰遜、梯姆·哈特等,也都贏得了極高的聲
譽。
英國民謠的核心層里,極為著名的人物,論樂隊還有「五角星」,論個人還有比利
·布拉格;五角星的靈魂人物是人稱「英國最佳民歌吉他手」的波特·簡奇,齊柏
林飛艇的超級吉他手吉米·佩奇,曾公開承認簡奇是自己最欣賞的吉他手。五角星
1968年推出首張同名大碟。由於獲得一致好評,同年稍後更推出一套雙張唱片《甜
甜的孩子》。雖是一張錄音室加一張現場的錄音,但全部都是新歌,絕無重復作品
的弊病。它現場演奏了爵士樂大師查爾斯·明格斯的名作——《海地戰歌》和《再
見派哈特港》,音樂最吸引人處,是原聲吉他點綴下主音歌手高昂的演唱,和共鳴
感極強的貝司烘托。因此有評論認為:《甜甜的孩子》乃民謠折衷主義。其實五角
星除簡奇和倫本,其他三位成員都來自英國布魯斯先驅阿歷克斯·科納的布魯斯聯
盟樂隊,本來就有非常深厚的布魯斯和爵士樂根基。之後,五角星於1969推出《光
之籃》,1970年推出《殘酷姐妹》(其實是1966年的錄音),1972年推出〈〈所羅門
的錫封》——這是樂隊水準最高的唱片,他們卻於此時宣布分手,直到20年後的
90年代才又重新聚合。比利·布拉格出生在盛產苦行游吟詩人的巴金地區
(Barking),起初參加一個名為里夫·拉菲的車庫樂隊,但最終選擇民謠為其事業
。布拉格像古代游吟詩人那樣,在大地上行走、歌唱,所不同的是,木吉他換成了
電吉他。一段時期內,他身背蓄電池,手握電吉他,兩個擴音器用鋼條像觸角般支
起,以此走遍整個英國。布拉格稱此為「一人抵抗主義」(One Man Clach)。他以
個人性的義無反顧的行為,孤獨地發起對現代工業音樂的沖擊。
冷戰中的生活,誘發布拉格一系列政治題材作品的誕生。典型作品為《生活是一場
騷亂入對於普通人的生活,布拉格同樣顯得敏感而細致。他曾寫下《對黑發新女士
的問候》一歌,唱:我聚集對你的愛,合著新的紋身,和一些啤酒……
據深圳作者Ned說,布拉格曾到過中國,他有多張唱片採用了紅色波普的封面。布
拉格很關注社會主義國家的狀況,1987年到過蘇聯,舉辦過演唱會。表面上,他給
人左派歌手的印象,事實上,他的音樂是超越政治的,洋溢在他樂聲中的是一種濃
烈的人道主義情懷: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不分政見;他相信人生來是自由的,
不依賴於任何政體或商業組織,不受任何觀點和信念的擺布,他的音樂正是企圖還
人類以這個面目。
Ned進一步評論道:布拉格慣於重新演繹一些流傳已久、深入人心的經典歌曲。《
國際歌》作為工人運動的聖樂,所蘊合的自由觀念和批判精神深得布拉格的喜愛。
在皮特·西格的鼓勵下,布拉格在原英譯歌詞的基礎上作了一些改動,使其更符合
世界大同的普遍理想,更易被傳唱。布拉格的聲音寬宏質朴,深具號召力,合唱的
跟進顯示了對自由一呼百應的波瀾壯闊的豪情。布拉格人一直致力於挖掘民歌遺產
,他相信真正表達了人的窘迫處境和光明理想的歌曲雖然簡單淺白,但必能深入民
間,傳唱千古:而由現代唱片工業的雄厚財力所吹捧出來的明星歌曲,雖然復雜唯
美卻只會是黃花短命過眼雲煙。布拉格翻唱過很多民歌,並大量取用鋼琴、口琴、
木吉他、清唱等形式,較少取用失真吉他這類現代樂器,以保存原曲天然的韻味。
這些民歌或揭露資本主義對人的剝削,或控告戰爭對生命的殺戮,或傳達無產者對
自由、民主、解放的嚮往,或反映普羅大眾對古老美好生活的迫念。對於布拉格來
說,音樂的思想傳承功能和文化批判功能遠比其娛樂功能更重要,所以他選擇了民
歌。在布拉格所翻唱的民歌中,有不少歌曲曾被社會主義者引為戰斗音樂,但布拉
格卻並非一個傳統意義上的社會主義者。
1965—1968年形成的英國迷幻音樂,其相當一部分屬於民謠的范疇。英國第一個迷
幻歌手多諾文,最早就是一位典型的傳統民謠歌手。多諾文來自蘇格蘭,1965年發
表首張專輯《抓住風》,表現出與鮑勃·迪倫相映照的氣質。其後,多諾文改用電
聲樂器伴奏,單曲《燦爛超人》和《淡黃》,由吉米·佩奇出任吉他手,細致地描
寫了致幻葯物的作用,因而招致批評界的批評;但它卻影響了吉米·佩奇時期的庭
鳥樂隊,使其推出迷幻專輯《小把:戲》,內含以LSD(一種可引起通感的迷幻葯)
為名的歌曲。而庭鳥的另一成員吉姆·麥卡蒂也因此發生對民謠改革的熱衷,加入
文藝復興樂團,組織迷幻組合「一起」。多諾文以《詹尼弗。張尼坡》和《那裡有
座山》贏得商業上的成功,專輯《奏搖弦琴的男人》受到印度冥想師的啟示,帶有
童話氣質,被迷幻樂迷奉為經典之作。此時,多諾文一心痴迷於嬉皮活動,開了不
少露天的,青年男女席地散坐、聽歌吃葯、談情說愛的演唱會,還跑到美國內華達
的沙漠上去修悟禪佛。1968年,多諾文發表限於美國發行的專輯《巴拉巴加蓋爾》
由傑夫·貝克任吉他伴奏,由於未在本土發行,唱片在英國沒有多少反響。但從
此以後,與多諾文想法一致的藝人越來越多了,冬青樂隊,好極了樂隊團員格雷厄
姆·納什,乎克·弗洛伊德主唱希德·巴里特,他們都試圖擴展民謠的語匯;極力
將全球的嬉皮文化特徵反映在民謠式的作品中。
希德·巴里特60年代早期以吉奧夫幕待箴言樂團的一員,在家鄉劍橋小有名氣。經
過節奏布魯斯樂團「尖叫布魯斯」的洗禮後,巴里特在倫敦坎伯威爾藝術學院組建
了平克·弗洛伊德樂隊,創作出《阿諾德·雷恩》和《看艾米莉游戲》兩首作品。
隨後,平克·弗洛伊德的首張專輯《拂曉之門前的吹風笛者》,展現出隨機模糊不
定的吉他音色和回饋、滑音及回聲的特殊效果,這成為平克·弗洛伊德標志性的音
樂氛圍。在整個乎克·弗洛伊德歷史上,《拂曉之門前的吹風笛者》是最具有實驗
性的一張,個中的嘗試擴展了人們新的聽覺。由於葯物的副作用,希德·巴里特不
久就去了健康,井永遠地離開了平克·弗洛伊鎔。復出時推出的專輯《莽撞人的笑
》和《巴里特隊顯示出罕見的冷淡和克已。這兩張專輯再現了陰暗的心理世界,幾
乎僅僅由吉他和低吟構成,卻深入到個人意識近乎無限的底層,其自閉和內省的程
度,抵達了流行音樂再無法抵達的深淵。毫無疑問,巴里持的專輯,乃是近年英國
民謠中的上上精品。
60年代中後期的英國迷幻樂潮,席捲了全英國幾乎所有的知名音樂團體。滾石樂團
的《魔鬼陛卞的乞求〉〉、甲殼蟲的白色專輯和《佩珀軍士的傷心俱樂部樂隊》,
都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葯物作用下的樂器及人的思緒的超常體驗,為70年代的藝
術搖滾樂團提供了經驗。其後,交通、E.L.P、克里姆森國王,以及中期的平克
·弗洛伊德,皆毋須再嘗試葯物,也能創造充滿幻覺效果的音樂。通過上古名曲的
改編,藝術搖滾的一部分事實上成為繼承英國民謠衣缽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通過
迷幻的實驗,英國民謠更深地同古典樂和二戰後開始的電子音樂的實驗結合到了一
起。
當我們回顧這段歷史時,不難發現:迷幻音樂的實質,並不是表面所表現的那樣是
「葯物音樂」。從音樂形態上看,它非常清楚——是民謠的一種深化形式。它的一
翼是英國民謠與古典音樂的結合,另一翼是英國民謠與印度音樂的結合。這種結合
中產生了最早的、非常接近於氛圍音樂(Abient)的因素。古典管弦的恍若隔世,印
度音樂的靜態冥想,成就了音樂的超現實的空間;在其間娓妮而談的民謠,此時呈
現出安詳、久遠或者自省的氣質。
從迷幻搖滾的平克·弗洛伊德,古典搖滾的憂郁布魯斯,到藝術搖滾的克里姆森國
王,他們共同的東西是什麼呢?是民謠,這點再清楚不過了。E.L.P的第一張專輯
《愛默生、雷克和帕爾默入不就是曾盛傳於維多利亞時代的田園牧歌嗎?稍微不同
的是,迷幻音樂的民謠歌唱,此時不再單純用吉他,它的器樂通常有四層:最近一
層是民謠吉他;稍遠是管弦——迷幻音樂家最鍾愛的是長笛和弦樂這兩種音色,它
們經常帶來如真如幻的感覺;再遠是印度民間樂器——如錫塔,或如中國雷琴般能
模仿人聲的一種拉弦樂器;最遠是吉他噪音、電風琴效果——從印度音樂貫串全曲
的和聲性的嗡嗡聲發展來的、繼承了歐洲電子樂實驗成果的一種樂音。所謂遠和近
,『不是指樂境上的遠和近——雖然有時候它體現了這點——而是指這些音樂語言
與民謠傳統的親繞關系。
從某種意義上說,英國60年代的流行音樂家,從來就都是一些民謠的歌手,只是在
世界化的大背景——比如最顯著的美國黑人布魯斯——的影響中,變得雜揉、斑駁
、難以辨認。在迷幻乃至後來的藝術搖滾音樂中,東方民間音樂是第一個推動力—
—從,印度一阿拉伯音樂循環的、綿延的、冥想色彩的和聲結構中獲得語匯,甚至
從印度教、佛教和東方哲學中獲取意念和靈感;但它很快就嫁接到英國人自己的傳
統——古典音樂上去了。電子音樂和電聲樂器又使這兩個東西轉化、變型、通過新
實驗迅速向未知領域擴展。最早用吉他模仿印度錫塔琴演奏的是喬治。哈里森,從
1964年開始,他將這種音色帶入甲殼蟲的《我覺得挺好入《挪威木屋入《愛你》等
一系列歌曲中;到《佩珀軍士的傷心俱樂部樂隊》,印度音樂的冥想和夢幻意境很
多時候已變成電子噪音式的表現。憂郁布魯斯樂隊表現了與之近似的發展歷程,其
最鼎盛時期利用國家管弦樂團、東方民間樂器的演奏;後來,樂隊自己的噪音吉他
的發展,已能取代管弦音樂和印度、阿拉伯和聲的作用;樂隊成員專業音樂的出身
,更使他們能自如插入長笛、弦樂重奏等樂器,而這些東西,從根源上看原本就是
和民謠親近的同源音樂。像憂郁布魯斯一樣,60年代最著名的迷幻樂隊和藝術搖滾
樂隊,他們都堅持了民謠式的歌唱,同時承受印度音樂的啟發,從古典音樂中汲取
營養。超越凡塵、如同仙樂的早期「好極了\和優美開闊、古雅靜穆的早期普羅科
·哈羅姆的音樂,就都是用管弦化出東方意境的典型案例。另外,交通、傑斯魯·
圖,都喜歡使用長笛的效果,前者用布魯斯音樂交合,後者更陷於傳統的民謠,同
時加入響亮的模糊的風琴音色。E.L.P喜用電子琴模仿管弦樂,冬青愛好寬闊的
人聲和聲和樂器回響。在這個民謠的深化、復雜化過程中,除了英國民歌的曲式、
口吻和腔調,我們從器樂上也可以找到共同之處——持續的背景嗡鳴,或回聲般的
效果。從這里出發,彷彿長途汽車的起點站,待60年代的最後一個五年過去後,這
些樂隊便一個個走遠了。
80年代出現了水鬼、世界黨、肥女唱歌、傑克·弗羅斯特、桑蒂爾、水牛湯姆、迪
倫們,他們都參與了一場叫「新迷幻」的運動。雖然這個名字多少屬於商業用語,
但沉浮其間的樂隊多多少少都表現出紮根民謠的跡象。通過他們的音樂實踐,民謠
傳統與60年代的英國迷幻連接起來。民謠在他們手中變得精緻化、個人化了,並充
滿了後現代藝術的疏離、冷漠氣息。
而英國民謠,也在這種流行化的藝術中,成為反映英國民族生活的連貫的河流。當
然,那些基於傳統方式的創作者們,如保羅·邁馳利斯、馬利·凱姆拜爾、戴夫·
弗蘭西斯,則以一種似曾相識的清新樸素的風格打動每一個人。商業上把這些藝人
概括為新世紀音樂(New Age)。作為新世紀音樂的一部分,英國,或是愛爾蘭、加
拿大甚至美國的這類藝術家,都試圖保存數百年來流傳下來的歌謠,那些器樂曲似
乎仍講述著伊麗莎白時期的牧民生活:寧靜鄉村,廣闊田野,庄嚴的教堂里傳出了
陣陣樂聲。

B. 求世界各國民歌的歌名

(一)、日本民歌
日本位於亞洲東部,是太平洋西部的一個島國。它與我國隔海相望。日本的民間音樂十分豐富多彩。日本音樂多與戲劇等其他藝術形式結合在一起,並成為戲劇的重要表現手法之一。如謠曲是古典劇「能劇」的一個要素,義太夫調是大阪木偶戲的音樂,常盤津調、清無調是日本歌舞伎的音樂。日本的民歌同日本人民的勞動、日常生活、宗教祭祀和民間的風俗緊密聯系在一起,反映出日本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日本民歌按體裁可分為10類:田歌、場地歌曲、山歌、海歌、作業歌、路歌、祝賀歌、節日歌、游戲歌、兒歌。`
日本音樂受我國傳統音樂的影響較大,特別是受五聲調式的影響,因此日本民歌的顯著特點是多運用五聲音階性質的調式。日本民歌的五聲調式可分為無半音調式和有半音的五聲調式兩種。
如無半音調式有:Sg5M=Z
律調式: 5 6 1 2 3 5 民謠調式: 6 1 2 3 5
有半音調式的有:
都節調式: 3 4 6 7 1 3 琉球調式: 1 3 4 5 7 1 作品賞析
《拉網小調》
顧名思義,《拉網小調》是日本漁民的拉網號子。日本周圍環海,國土又呈四個大島和若干小島,漁業發達。漁民在海上捕魚是跟大海及風浪搏鬥,有捕獲魚群的喜悅,也有許多風險,這種生活使他們性格堅毅豪邁,也對命運把握不定,所以難免又有些迷信色彩。這首歌的實際內容並不多,但生動地體現了海上漁民的生活情景。大量的虛詞、語氣詞、半說半唱的「喊號」表現了拉網時的緊迫節奏。
這首歌在我國也曾廣泛傳唱,有些歌唱家以此歌作為自己的代表曲目。




(二)、印度尼西亞民歌
在亞洲大陸與澳洲大陸之間,太平洋與印度洋浩瀚遼闊的洋面上,有上萬個大小島嶼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那就是美麗的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印尼是一多民族的國家,共居住著100多個民族,歷史上印度、中國、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都有過經濟、文化的交往,近代又長期成為荷蘭的殖民地,由於種種原因,印尼音樂的形態多種多樣。在印尼人民的生活中,音樂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在中爪哇發展並流行於全爪哇島和巴厘島的一種叫做「佳美蘭」的音樂,印尼人民視加美蘭音樂為國寶,在世界上(特別在西方國家中)也有很大的影響。
佳美蘭音樂使用二種音階。一種叫「斯連德羅」的五聲音階;一種叫「佩洛洛」的七聲音階。印尼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流行於西爪哇的傳統歌曲「鄧邦」。它分為大、中、小、3種類型。不同類型的歌曲,表現其特定的內容,如愛情、思鄉、道德等,:「鄧邦」的節奏緩慢,曲調一般帶有傷感孤寂的情調。到了近代,在印尼各地流行著一種叫「克龍宗」的歌曲。它是一種受西方文化影響而發展起來的歌曲形式。16世紀,葡萄牙人因戰敗而成為荷蘭人的俘虜,居住爪哇各地,在他們中間傳唱一種叫「法多」的葡萄牙民歌,在印尼人民中流傳,並與佳美蘭音樂和鄧邦歌曲的一些因素融合,從而形成了克龍宗歌曲的風格。著名的《梭羅河》、《椰島之歌》、《莎麗楠蒂》等就是克龍宗歌曲。>)

作品賞析
《星星索》
星星索是一首印尼蘇門答臘中部地區巴達克人的船歌。巴達克的主要分布有蘇門答臘中部和北部山區,大多數聚居在多巴湖的周圍。他們主要從事農業,這里湖水清澈,風和日麗,陽光明媚,巴達克人經常在湖上泛舟歌唱。星星索是劃船時隨著漿起落節奏而發出聲音。


(三)、俄羅斯民歌
俄羅斯音樂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原始氏族公社時就出現了崇拜偶像的儀事歌曲。這種歌曲與一定的祭祀儀式結合在一起,或是表現婚喪內容,或是歡樂的歌舞,或是哀傷的哭腔,以後又產生了儀式歌曲以外的抒情民歌。俄羅斯民歌在15至16世紀漸完善和定型,並形成 了其獨特民族風格。俄羅斯民歌體裁眾多,最曲型的是「悠長歌」。這種歌曲的旋律自由寬廣,調式交替變更,節拍節奏靈活,單聲部和多聲部結合。此外還有儀式歌曲、歷史歌曲、敘事歌曲、頌歌等。儀式歌曲主要反映人民的生活習俗,如婚禮歌,是由新娘的親屬,女伴們唱的,表示離別之情。像《飛去的燕子》就是這類歌曲。抒情歌曲以反映愛情為內容,旋律優美,並多採用二聲部或三聲部,或一人領唱眾人合唱,歌手們可自由選擇聲部自由組合,並可隨時調整,以保持聲部的均衡,如《漁夫之歌》。這首歌聲部採用富有特色的俄羅斯自然小音階,低聲部採用旋律小音階,旋律抒情。有名的敘事歌曲有《兒子戰死在疆場》、《一個果園綠叢叢》等,常用四聲部合唱形式,且有明顯地庄嚴肅穆的色彩。
1、《三套車》
這是一首反映俄羅斯勞動人民貧困生活經歷的民歌。我國民歌《腳夫調》、《長江苦》等與之近似,也表現了同樣的內容。這首歌調式為和聲小調式,4/4拍分節歌形式。歌曲以中庸的速度和憂郁的音調,訴說著人世間的不平。歌曲共有三段歌詞,第一段詞是以敘述者的口吻唱出的,第二段是乘車人的問話;小夥子你為什麼愁,為什麼低著你的頭?第三段是趕車人道出積郁在心中的苦悶,這一段旋律以變奏的手法沖向高音區,形成全曲的高潮,而後歌曲又重新回到前面的旋律上來,並反復著這一音調而結束全曲,表現出一種悲哀和無奈的嘆息。
2、《伏爾加船夫曲》
這首歌曲反映出伏爾加河岸邊纖夫的痛苦生活,歌曲的性格沉重,粗獷而富於反抗精神。此曲為4/4拍,調式為自然小調,適合於男低音演唱。俄羅斯傑出的男低音歌唱家夏利亞平對這首歌的藝術處理深入細致,使這首本來只是在民間傳唱的歌曲,藝術形象更加完整,他採用極好聲音控制力從弱到強再到弱的演唱處理手法,十分形象地表現出纖夫拖著沉重的貨船由遠到近,又由近到遠的情景,經過夏利亞平的演唱這首歌已流傳到世界各地,並成為一首世界名曲。

(四)、英國民歌
英國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簡稱。人口的80%是英格蘭人,還有蘇格蘭人,威爾士人和愛爾蘭人等。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歷史上英國和愛爾蘭曾居住著凱爾特、朱特、盎格魯、撤克遜和諾曼等民族,國世紀時法國北部某些地區也曾轄屬於英國。愛爾蘭獨立後,英國與愛爾蘭仍有不少微妙聯系,因此英國音樂文化較為復雜。英國民歌是七聲自然調式,還有很多是五聲音階的調式,曲調具有哀愁傷感的特色。英國的民間鄉土音樂還有盎格魯、撒克遜人的風俗習慣和基督相結合垢特色,有聖誕頌歌「凱羅爾」和在節日里圍著花柱跳舞的摩里斯舞曲。I
蘇格蘭、愛爾蘭和威爾士的民間音樂獨具特徵,以至一直吸引著像海頓、貝多芬、格林卡等許多卓越的音樂家對這些民間音樂的興趣。在英國、蘇格蘭的民間音樂中,敘事體裁有著重要意義,蘇格蘭民間音樂的特點是以五聲音階為基礎的調式,旋律豐富,節奏明顯。愛爾蘭民間音樂的調式是採用七聲自然調式為基礎的,其中五聲音階的因素明顯突出。愛爾蘭民歌中有很多獨特的五拍子和拍子節奏,從中可看到古老說唱所留下的痕跡。
作品賞析
《友誼地久天長》
這首民歌是蘇格蘭民歌中的佳作,由於這個曲子出現在美國40年代影片《魂斷藍橋》里,使這首歌曲在世界范圍內已家喻戶曉。這首歌還有一個名字叫《一路平安》,人們習慣在和朋友告別時演唱這支歌。這首歌的歌詞是由18世紀蘇格蘭著名的詩人羅伯特•彭斯根據原蘇格蘭古老民歌《過去的好時光》而寫的。歌曲為2/4拍,採用典型的蘇格蘭五聲調式寫成。歌曲分為AB兩段,前八小節是A段,B段是副歌部分,歌曲結構規整,節奏鮮明,其特點是以附點的節奏型貫穿全曲。這首歌曲的旋律優美婉轉,情感豐富,歌詞純朴自然,深切感人,歌曲還通過副段重復的歌詞,更加渲染了分別時依戀不舍和分別後思戀之情的氣氛,此歌唱出友誼地久天長的主題。這首歌還有三拍子的記譜,電影《魂斷藍橋》中就是以三拍子的圓舞曲出現的。


(五)、義大利民歌
義大利人的性格熱情豪放,喜歡歌唱,義大利的音樂有著悠久的傳統,也是美聲唱法的發源地。義大利民歌美麗動人,豐富多彩,按地區可分為南部、北部、中部和撒丁地區。南部的民歌特點是曲調清晰,採用小調式,節奏自由,曲調高亢。北部曲調以三和弦的和弦音為主,調式為大調和小調,曲調華麗而富於裝飾性,常常有加復調的合唱,節奏型嚴格,多為分節歌形式。中部地區的民歌曲調華麗,富於裝飾,節奏有嚴格的和自由的兩種,撒丁地區的民歌有復雜的多聲部結構的四重唱,歌唱以領唱開始,其它聲部只唱襯詞,歌手嗓音深沉,曲調華麗,多裝飾音,近似西班牙和阿拉伯風格。
義大利民歌的種類有:船歌、戀歌、牧歌、敘事歌、情歌、小夜曲、飲酒歌等,義大利民歌流利生動,極富歌唱性和浪漫色彩。



作品賞析
1、《桑塔•露琪亞》
這是一首著名的義大利「船歌」。船歌是一種聲樂體裁,在義大利各地都有。《桑塔•露琪亞》是一首由義大利作曲家科特勞按民族風格創作的歌曲,這首歌採用了3/8拍的節奏,突出了船歌的特點,給人以一種水面上起伏晃動的感覺。歌曲採用了大調式音階,用分節歌形式寫成。這首歌配有伴奏,適合於用吉它伴奏,傳說桑塔•露琪亞是一個女神的名字,她是美麗幸福的象徵。桑塔•露琪亞是首愛情歌曲,歌曲表達了人們熱愛生活和呼喚愛情的主題。這首歌的節奏充滿活力,旋律優美婉轉,歌調和唱詞結合緊密,是一首美麗動人的歌曲。它受到世界各國聽眾的喜愛,也是男高音歌者喜歡的曲目之一,可謂「雅俗共賞」。

2、《重歸蘇蓮托》
這支歌不僅是一首著名的義大利民歌,也是男高音歌者最喜歡演唱的獨唱曲之一。其實這首歌是由義大利人詹巴第斯塔•德•庫爾蒂斯、埃爾內斯托•德•庫爾蒂斯兄弟倆創作的,弟弟埃爾內斯托•德•庫爾蒂斯曾寫了很多拿坡里歌曲,《重歸蘇蓮托》是最著名的一首。
拿坡里是個海濱城市,游覽勝地蘇蓮托距此不遠。這里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山坡上長滿果樹,每逢秋季,果實裡面散發著誘人的芳香。許多建築都建在海邊的懸崖峭壁上,景觀奇特。蘇蓮托還是「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著名詩人塔索的故鄉,因此世界上許多名人都到過此處。
《重歸蘇蓮托》這首歌屬拿坡里船歌體裁,採用3/4拍節奏,節奏稍慢,歌詞清新優雅,這首歌採用了大調式和小調式交替,第一部分從第1至第8小節為E小調,旋律優美柔和,第二部分為E大調,旋律也較明亮開放,從21小節處運用了調式的交替,使旋律的表現力豐富,歌曲的最後部分,結束在E大調上。
3、《我的太陽》
這是義大利19世紀作曲家卡普阿創作的歌曲,最初是在拿坡里民歌節上演出的,具有濃郁的拿坡里民歌風格,歌的旋律優美華麗,情緒奔放熱情,加之類似探戈的伴奏音型的烘托,十分迷人,這首歌為2/4拍,大調式音階,兩段體寫成,1至16小節為第一段,17至34小節為第二段。歌曲的第一段旋律在中低聲區進行,曲調柔和宛轉,贊美了輝煌的陽光,格調清晰。第二段的旋律高亢明亮情緒熱情激動,與第一段對比強烈,歌中把愛人比喻成太陽,並以此來抒發內心的情懷。

4、《啊!朋友》
這是一首我國人民十分熟悉的歌曲,由於它出現在南斯拉夫電影《橋》中,有人誤認為它是南斯拉夫民歌,實際上它是一首義大利民歌,南斯拉夫電影《橋》描寫了第二世界大戰中,南斯拉夫游擊隊在反法西斯斗爭中戰斗生活的內容,是我國觀眾十分喜愛的影片,電影《橋》的插曲《啊!朋友》也在我國廣泛傳唱。
這首歌為2/4拍,弱起音型的節奏生動富有動力感,准確地反映出遊擊隊機智勇敢,堅定樂觀的形象,旋律舒展流利,質朴感人,由於使用了小調性的音階,音調略帶有些傷感的情調。




(六)、南斯拉夫民歌
南斯拉夫民間音樂中最重要的體裁是塞爾維亞即興詩人的史詩性敘事歌曲。它具有傳統的旋律型,音域不寬,塞爾維亞民歌的節奏變化豐富,其特點是旋律中常有增二度音程。調式多為自然大調式,南斯拉夫民歌的種類除古老的敘事歌曲外,還有抒情歌曲、詼諧歌曲、婚禮歌曲、儀式歌曲。單聲部和二聲部居多。
作品賞析
《深深的海洋》
這是一首十分有名的南斯拉夫民歌。歌曲以3/4拍的節拍特點描繪出浩翰大海的那種晃動和起伏不定的形象,歌曲的旋律委婉抒情,歌曲配置的二聲部的低音旋律,抒情流暢,與高音旋律形成三、六度的和聲關系,和聲效果協和豐厚,突出了這首歌曲的抒情特點。歌曲的詞曲結合緊密,在表現愛情歌曲的同類題材的民歌中,具有鮮明的特色,敘事、傾訴、抒情三者結合很好,較好地反映出這首民歌以情感人的藝術特色。這首歌曲的情緒內在深沉傷感和憂郁,反映出戀愛時的失落。

(七)、美國民歌
美國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所屬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州西北部,夏威夷州位於中太平洋北部。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今天,生活在美國的人民是匯集了各大洲100多個民族的後裔,美國也因此有「民族熔爐」之稱。因此美國民歌的特點是各式各樣、品種繁多,美國民歌的形成和發展同原居住在美國境內的各民族的民族文化密切關聯,並經過長時期的相互影響、融合而形成了獨特的美國風格。在哥倫布發現之塊新大陸之前,那裡居住著印弟安人。當時印弟安人還處於原始公社的階段,他們的歌曲主要是勞動、婚喪、作戰的內容,用鼓等打擊樂器伴奏,以五聲音階為基礎,旋律和節奏都很獨特。16世紀後,隨著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先後在北美建立的殖民地,各國的移民也把各自國家的音樂文化帶入了美國。其中英國音樂對美國音樂影響最大。移民們常唱起從家鄉帶來的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民歌。在偏僻的肯塔基,田納西等地區,至今還保留著英國古老的民間歌舞,在與墨西哥接壤的南部,民歌和舞蹈的特點與墨西哥、西班牙的風格近似,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歌曲中明顯帶有法國民歌的痕跡,1619年當第一批非洲黑奴被販運到北美,又給美國民歌增加了新的內容,非洲黑人酷愛音樂,善於邊勞動邊歌唱,非洲黑人音樂動人的曲調和獨特的切分節奏,對美國的音樂發展起到巨大作用。美國19世紀傑出的作曲家福斯特熱愛並鍾情黑人音樂,他運用美國黑人的音調從事創作,並成為最優秀的黑人歌曲作家。他的代表作《老黑奴》、《故鄉的親人》、《我的肯塔基故鄉》等,不但流行於美國,而且已成為世界名曲。他一生共創作了200餘首歌曲,有很多歌曲都吸收了外國民歌的特點,最著名的還有《美麗的夢神》、《金發的珍妮》、《噢,蘇姍娜》等。
作品賞析
1、《念故鄉》
這首民歌是我國廣大音樂愛好者最熟悉的歌曲之一,尤其是它的曲調,最早出現有捷克著名作曲家德沃夏克1893年創作的《自新大陸交響樂》第二樂章里,關於這首民歌,有兩種說法,其一是說這首歌是德沃夏克所創作的曲調,由後人填詞,其二是說本曲原是美國民歌,德沃夏克是經過整理改編後用於交響樂中。無論怎樣,這首歌曲的音樂是非常優美迷人的,從歌曲的名字念故鄉便可清楚地說明這是一首思鄉歌曲。歌曲是帶再現三段體結構,六聲大調式音階,音階排列為:1、2、3、5、6、7,曲調中省去了第四級「4」音,歌曲以緩慢的、節奏寬廣悠長的旋律,細致而深入地刻畫出人們懷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感情。同其它的思鄉曲一樣,這首歌表現出一種寂寞、孤獨的傷感情調。
2、《老人河》
這首歌是美國音樂劇《游攬船》中一首描寫美國黑人悲慘生活的歌曲。這首歌曲採用歌謠體寫成,每段採用了不同的節奏型,以突出不同段落的性質和情緒。此歌為大調式,2/2拍,歌曲旋律吸收了黑人靈歌的因素,每一段的情緒各不相同。第一段突出了敘事性,情緒壓抑;第二段情緒激動,表現出一種憤怒的情緒;第三段和第一段相近;第四段速度徐緩,聲區低沉,表現出一種無可奈何的嘆息;第五段是歌曲的高潮,表達出黑人勞動者不甘心忍受白人統治者的奴役而奮起反抗的堅定信心。


(八)、加拿大民歌
加拿大位於北美洲北半部,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北臨北冰洋,面積居世界第二。加拿大本土原居住著印弟安人和愛斯基摩人,他們的音樂具有獨特的風格。印弟安人的音樂有著古老悠長的歷史,民歌有狩獵歌、武士歌、巫醫歌、宗教儀式歌、情歌等。歌聲為2/4拍,伴奏的鼓聲為3/4拍,音階五聲居多,也有六聲、七聲音階的。生活在加拿大的愛斯基摩人的民歌主要是狩獵歌、劃船歌、婦女勞動歌等,愛斯基摩伯音樂是單聲部的,五聲音階式。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因此加拿大的民間音樂既有法國風格的民歌,也有英國風格的民歌,這些歌都是由移民從原來國家帶來的,形成了加拿大獨具特色的民歌風格。
作品賞析
《紅河谷》
這是一首反映愛情題材的歌曲,表達了一位姑娘即將與情人離別時依依不捨的心情。歌曲的語言純朴,感情真摯動人,以中速4/4拍的節奏和分節歌的形式,體現出歌曲 的敘事性特點。歌曲的音域不寬,只有一個八度,但旋律卻十分悅耳動聽,有百聽不厭之感。

(九)、埃及民歌
埃及的民歌樸素動人,表現出阿拉伯民間音樂的風格,埃及民歌有勞動歌曲、生活歌曲、悼歌、戰爭歌曲、儀式歌曲等。19世紀埃及成為英國殖民地,歐洲音樂對埃及亦有很大影響,埃及的軍樂也因此十分著名。
作品賞析
《尼羅河畔的歌聲》
這是我國人民非常熟悉和喜愛的一首埃及民歌,歌曲表現了生活在尼羅河畔的埃及人民勤勞樂觀的生活和精神風貌。歌曲為2/4拍,兩段體結構,大調式音階,歌曲由四小節前奏為引導,使歌唱部分進入。1至8小節是歌曲第一部分A樂段,A段兩小節的過門之後是B樂段(11至18小節),B段重復演唱兩遍,第二遍用「啊」字唱出前四小節後面四小節,歌詞與前面相同。歌曲結束時加入了一個小的尾聲。
這首歌曲共有兩段歌詞,第一段歌詞唱道:「太陽剛剛爬上山岡,尼羅河畔閃金光,家鄉美麗的土地上,勞動的人們在歌唱……」。描寫了埃及人民在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勞動生活的場面。第二段歌詞描寫了月光下的夜晚,在椰樹下面,人們吹奏起「阿拉戈」,搖著鈴鼓,載歌載舞的熱鬧情景,表現出埃及人爽朗豪放的性格。這首歌曲的節奏歡快活潑,具有濃郁的埃及民族特色。


(十)、西班牙民歌
西班牙的民間音樂具有地區特色,由於西班牙所處地理位置是地中海西岸,為歐洲、非洲交通樞紐,歷史上除受希臘、羅馬文化,基督教文化影響外,還受到阿位伯文化和吉卜賽文化的影響。因而西班牙的音樂豐富多采。西班牙人民能歌善舞,其中「恰空」、「薩拉班德」、「霍塔」等舞在民間非常流行,這些舞曲體裁還被歐洲藝術音樂所採用。西班牙民歌主要是單聲部的,同歐洲其它國家一樣,12世紀時民間藝人和游吟歌手是世俗音樂的主要傳播者和創作者。西班牙浪漫曲和田園歌是很重要的民歌形式。浪漫曲流行於16——17世紀,多為抒情的和史詩性的,內容多樣,常帶有哀怨的性質.。田園歌在15——16世紀最為流行,其特點是敘事和抒情性相結合,有時富於東方色彩,表情豐富,力度變化多樣,表達出人民對生活和歷史事件的內心感受和豐富復雜的感情世界。西班牙的民間樂器主要是吉它等彈撥樂器,還有打擊樂響板和鈴鼓等。
作品賞析
《鴿子》
是西班牙著名作曲家塞巴斯蒂安•依拉蒂爾創作的一首歌曲。他寫過很多歌曲,大都帶有濃厚的西班牙民歌色彩。《鴿子》這首歌是依拉蒂爾在古巴的哈瓦那僑居時所作,歌曲採用古巴民間舞蹈哈巴涅拉的節奏。一般採用中速或慢速,2/4拍,哈巴涅拉是19世紀傳入並流行於西班牙的一種舞曲,據說依拉蒂爾和法國作曲家比才是好朋友,依拉蒂爾給比才以西班牙音樂的影響,而比才的歌劇《卡門》中的著名的哈巴涅拉舞曲《愛情像一隻自由鳥》就是直接引用依拉蒂爾的曲調。
《鴿子》為D大調,三段體曲式寫成,1至19小節為第一段,20至34小節為第二段,後面的部分為第三段。每段都是由上下兩樂句組成。它的句式特點是三段中後句均是前面樂句的完全重復,而每段終止處都是落在調式中的「3」(mi)音上,只是歌曲結束句時旋律音略有變化,最後結束在調式主音上。第一樂段歌曲以弱起節奏進入與三連音和附點音符結合,給人一種動盪不安的感覺,音樂帶有傷感的情緒。第二樂段旋律從正拍上進入,三連音音型熱烈而激動人心,同後面切分音連接,使情緒就變得明朗奔放,表現了對戀人的一片深情。第三樂段彷彿是對昔日戀人的呼喚:「親愛的小鴿子呀!請您來到我身旁,我們飛過藍色的海洋,走向遙遠的地方。」這里主人公把戀人比喻成「小鴿子」,非常充分地表達了主人公內心迫切地想與心上人相見的深厚的感情。這首歌節奏強烈,旋律優美,情緒熱情奔放,三連音的運用獨具特色,是首帶有浪漫氣質的優美迷人的歌曲。這首歌不僅流傳於西班牙,而且在拉美國家中也廣泛流傳,我國人民也非常喜愛這支歌。

C. 世界各地的民歌特點

世界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他不但可以經受時代和歷史的篩選而長存,更能夠跨越國家和民族的疆域而遠播。茫茫世界,縱然遠隔千山萬水,但人民的心,卻是相呼應的。各民族、國家、地區的優秀民歌,都蘊含著人民的願望和心聲。外國民歌也是如此。對於民歌的概念,在某些國家同我國一樣,主要是指勞動人民集體創作的歌曲,但在另一些國家,將個人創作的民間格調的歌曲和個人創作但已在民間廣泛流傳的歌曲也稱為民歌。

世界各民族的民歌,反映著各自的歷史、文化、風俗、生活和自然環境,由於民族性格和文化傳統的不同,各國民歌又具有各不相同的風格、體裁和形式。世界各族人民的民歌都是在不同時代產生的,所以有古老的農民歌曲,也有近代的市民歌曲和現代民歌。下面我們先來看看具有亞洲東方色彩的朝鮮、日本、印度尼西亞國家的民歌及其特色。

1、 朝鮮民歌

朝鮮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古國,長期以來,朝鮮人民在他們美麗的國土上,創作了,許多優美動人的民歌。朝鮮人民喜歡跳舞(長鼓舞是他們非常普及的舞蹈),很多民歌的音調和節奏常常和輕盈飄逸的舞蹈動作緊密結合,節奏多屬於三拍子體系,3/8、3/4、6/8等等。當然這三拍子節奏與朝鮮的語言也有關系,朝鮮語言的重音安排往往形成前長後短或前短後長的節奏型。朝鮮民歌的曲調裝飾音很多,這也是朝鮮歌曲獨特的唱法。它常以滑音、喉音、假音、大小顫音來裝飾曲調,使曲調產生各種不同的變化,形成特殊的民族風格。

2、 日本民歌

日本也有許多民歌,日本民謠大多清淡,單純,發聲自然,內容有的抒發愛情,有的描繪風景,有的反映勞動生活,有的反映風俗習慣和社會生活。由於日本處於大海之中,許多人世世代代以漁業為主,因此漁歌和描寫海的民歌比較多,生活和勞動的環境使得日本民歌具有豪放的一面,但也因大海環境的風雲變幻常常表現出多愁善感細膩的一面。

3、 印度尼西亞民歌

被稱為“千島之國”的印度尼西亞,居住著100多個民族,因此他們的民歌也極為豐富。但不論是何種題材的民歌,內容常常和“熱帶寶島”的自然風光相聯系,明朗,抒情,飄逸,充滿樂觀的'情緒。

4、 羅馬尼亞民歌

羅馬尼亞民歌多種多樣,有敘事歌曲,有愛情歌曲,有舞蹈歌曲,也有各種風俗歌曲。抒情性的和舞蹈性的民歌,常採用分節歌的形式,即多段歌詞唱著同一個曲調。敘事性的民歌則按照古代歌曲的形式,即多段歌詞唱著不同的曲調。

5、 俄羅斯民歌

俄羅斯民歌在世界民間音樂創作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不論是題材、形式、風格都非常廣泛多樣,而且表現力極為豐富。遼闊的國土和獨特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造就了俄羅斯民族特有的豪爽、樂觀,長期的戰爭紛亂又使他們具有強烈的尊嚴感,俄羅斯民歌體現了俄羅斯民族的精神氣質。

歌曲有反映在沙皇殘酷統治下人們奮起斗爭的革命歌曲;有描繪人民樂觀、詼諧性格的游戲歌曲;有表現人民苦難的,音調悠長緩慢帶有憂傷情感的抒情歌曲。悠長緩慢的歌曲氣息寬廣,旋律連綿不斷地展開,歌調中的一個音節往往唱一連串的音;而活潑快速的歌曲,則結構整齊清晰,節拍單純,旋律常常反復多次。

6、 南斯拉夫民歌

南斯拉夫的民歌有著鮮明的特色,它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如塞爾維亞民歌優美流暢,節奏富於彈性;東南部的民歌具有一些阿拉伯和西西里民歌的特點;而科羅地區民歌除了傳統的儀式歌曲外,歌詞和曲調都是即興演唱的。

7、 義大利民歌

義大利民歌以流利生動,富有歌唱性和浪漫色彩著稱於世。是世界音樂寶庫的一顆燦爛的明珠。義大利語言明亮、圓潤,民間文學豐富多彩,構成了義大利民歌得到發展的極有利因素。那裡的人民熱情豪放,善於歌唱。威尼斯的船歌,那坡里的情歌、小夜曲和飲酒歌都十分著名。民歌演唱者常用六弦琴伴奏。旋律一般都比較樸素,沒有很多的裝飾音,三拍子佔多數。“船歌”是一種聲樂體裁,指具有歌唱般的優美旋律與搖擺般伴奏音型的聲樂曲。通常為6/8拍子,中等速度,伴奏中的節奏模仿均勻的船身擺動和搖槳的動作。

8、 美國民歌

美國民歌成分十分復雜。美國只有200多年的歷史,在2億多人口中,匯集了世界各地域的多種族的民族。在這個民族大熔爐中,其主體部分來自歐洲。所以美國民歌的民族風格就直接受到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法國、匈牙利、西班牙、加拿大、墨西哥和印第安人等民歌的影響,在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之前,一直居住著印第安人,所謂的美國本土音樂,指的是印第安音樂。印第安音樂常常是單聲部的,節奏比曲調更重要,演唱技巧模仿自然聲,樂器中各種類型的鼓佔主導地位,也用笛、哨等吹奏樂器。由於早期的移民多是因宗教迫害而離開歐洲的清教徒,因此在美國宗教歌曲一直活躍在民俗生活中。宗教民歌有聖誕歌、民間頌歌和黑人的靈歌。

9、 英國民歌

英國的民歌通常具有鮮明的節奏和波狀的旋律。英格蘭和愛爾蘭民歌的節拍是很自由的,五拍子、七拍子常和二拍子、四拍子交織在一起。而蘇格蘭民歌常用一種強拍上短音符後面跟一個長音符的特殊節奏,稱為“蘇格蘭切分音”。英國民歌常常以愛爾蘭民歌和蘇格蘭民歌為其代表,愛爾蘭民歌抒情、典雅,蘇格蘭民歌以敘事性見長,旋律優美而富於變化。

10、拉丁美洲民歌

拉丁美洲各國民歌的風格,是在雙重影響下形成的,一方面是西班牙或葡萄牙民歌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印第安民歌的影響。拉丁美洲的民歌大多節奏鮮明,常常具有探戈、倫巴等舞曲的特點。

11、波蘭民歌

波蘭民歌在歷史上是一個很有藝術靈感的民族,那裡有著很多動人優美的活潑詼諧的民歌。波蘭民歌的節奏靈活而多變化,常常帶有波蘭舞蹈節奏的特點。

12、德國民歌

德國民歌純朴、嚴謹,結構齊整,往往以敘事歌曲為主,大多是許多段歌詞反復演唱著一個短小的曲調。德國民歌的曲調和形式結構總是非常地簡潔而富於概括性,節奏也比較單純,主要的調式是大音階,音域一般比較小。德國人民堅定穩重的性格,鮮明地反映在他們的民歌中,沒有花巧的裝飾,也沒有變幻不定的表情,始終表現著充滿信心的紳士風度。

13、土耳其民歌

土耳其民歌熱情奔放,根據地域的不同,也有許多高原、山野、草原上的民歌。

閱讀全文

與英國民歌叫什麼風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墨脫和印度哪裡交界 瀏覽:994
義大利的物價為什麼便宜 瀏覽:64
伊朗火車價格多少錢 瀏覽:195
為什麼很多潮汕人都在印尼 瀏覽:974
改造後義大利風情區有哪些高科技 瀏覽:42
中國最美楓葉林在哪裡 瀏覽:930
中國哪裡沒有木薯 瀏覽:806
印尼白燕窩多少一克 瀏覽:814
伊朗感染病毒肺炎多少人 瀏覽:177
伊朗超推遲比賽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953
伊朗國土面積多大有多少人口 瀏覽:588
伊朗男女多少歲可以領結婚證 瀏覽:920
印度偉哥在國內怎麼銷售 瀏覽:607
印度花生乾果怎麼樣 瀏覽:131
伊朗的盟國有多少個 瀏覽:712
印尼燕窩產量怎麼樣 瀏覽:927
印尼留學簽證需要准備什麼 瀏覽:637
義大利語等級考試哪個好考一些 瀏覽:35
歷史學專業去義大利哪個學校 瀏覽:790
印度的瑪薩拉粉是什麼 瀏覽: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