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住在中國的英國人多少

住在中國的英國人多少

發布時間:2022-12-29 08:48:36

⑴ 現在香港有多少英國人

你好!前幾年根據駐香港英國領事館人員估計,現時香港約有 25,000 至30,000名英國人。 這幾年這個數字變化不大。

⑵ 英國格拉斯哥(Glasgow)的華人比例是多少那裡的「中國城」是個什麼地方

Glasgow的中國城 和一般的中國城不一樣 就是一個很小的地方 有中國餐廳 有住一些中國人這樣! 不過在Suchiehall Street上面 往west end的方向走 有很多中國餐廳 一般比較多人去的是China China 有火鍋和自助餐 再走遠一點有一家叫Penking Court的 很推薦…東西超好吃 不過要會點菜就是了___這邊華人很少 大約100人不得了了 一般來說沒有歧視啦!英國人很重視禮貌 你只要自己守規矩 沒人會討厭你的!

⑶ 為什麼中國城區不能人人住別墅 中國人口密度是142/km²,而英國人口密度是248/km²,人

朋友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這是因為中國領土面積比英國領土面積大,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雖然中國人口比英國多出13億多,但是,中國的領土面積卻是英國領土面積的將近40倍,一平均下來,我們的人口密度比英國就小的多了。

但是我國的領土其實很大一部分是不太適合人類居住的,比如,青藏高原有很多高山,西部的很多沙漠等等。還有這跟住別墅沒有多大關系,你有錢,你也可以住,主要是中國人比英國人窮太多。

祝你生活愉快。

⑷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外國人在中國混得風生水起

我是做近代史的,所以還是從近代談。

研讀中國近代史,有一個外國人是無法繞開的,因為他對中國的影響幾乎涉及內政、外交等方方面面。

然而,我們的中學和大學歷史教材,無不只強調一點:把持中國海關近半個世紀,是英國侵略中國的總代表。

他波瀾壯闊的一生,卻在「革命史範式」下被濃縮為這么一句,時也?命也?歷史書寫範式直接影響人們對歷史的認知,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

21世紀的今天,我們要大聲呼喊:「臉譜化」的書寫可以休矣!

今天,讓我們重新認識這位將生命最好的年華留在中國的英國人――赫德。

來自大洋彼岸的總稅務司

赫德(1835―1911年),出生於英國北愛爾蘭亞爾馬郡波塔當,1853年畢業於貝爾法斯特王後學院。

他19歲來華,先在香港接受見習翻譯的培訓,隨即被派往英國駐寧波領事館擔任翻譯。1859年,他辭去領事館職務,參加中國海關工作,任廣州粵海關副稅務司。1861年,他取代李泰國成為海關總稅務司。從此,他騎在東方巨龍身上盡情施展才華,像蝴蝶飛舞般忽左忽右,一時間讓人難以分辨,他究竟是英國人,還是中國人。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赫德能夠年紀輕輕執掌海關總稅務司,除了時代為他提供了絕佳機遇以外,與他超乎常人的努力密不可分。赫德是一個興趣極為廣泛,而做事又極為用功的人,早在英國接受教育時,即涉獵語言學、邏輯學、經濟學等諸多學科,這些幫助他被免試派到中國。當他踏上東方這片土地、捧起古色古香書籍的那一刻,他就徹底淪陷,對中國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對於一名翻譯人員來說,能夠與中國人溝通,能夠閱讀、書寫基本漢字足矣。然而,赫德並未止步於此。他迷上了中國傳統典籍,經史子集幾乎無所不讀;他對這個古老帝國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像海綿一樣不斷吸收著水分。這讓他不僅跨越了語言的障礙,而且彌合了文化的差異,搖身一變成為一個「中國通」。

接觸不久,奕等人就改稱「我們的赫德」。

自此,赫德一步步進入大清權力中心!

當然,我們不能忘記,這是海關主權的喪失!

創造「零腐敗」的海關奇跡

1854年,英美法三國借小刀會起義之機,奪取了海關管理權,之後派李泰國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個稅務司海關――江海新關。1859年,何桂清發札諭,任命李泰國為各個通商口岸海關的總稅務司,按照上海模式,分別設立海關。

所以,赫德的海關建設並非從零做起。但是,海關真正走向完善,則是赫德上任之後。他為此付出大量心血,一手打造出全新的海關管理制度。核心只有四個字:垂直管理。

「(把海關)改造成帝國政府的統一集權機構――與通過地方當局對海關控制的鬆散體系形成鮮明對比――以及在每個開放口岸建立統一的,盡可能一致的海關管理辦法。」

下面,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一個各自為政、條塊分割、執法混亂、貪污盛行、關商勾結、效率低下的破敗機構,搖身一變,成為管理規范、執法統一、工作高效、關商和諧、隊伍廉潔的機構。號稱「零腐敗」!(今日高調反腐,似乎可以借鑒哦)

讓清廷一眾大員樂開花的是,海關稅收竟然在短短幾年時間里,由每年200萬兩,上升到2000萬兩,相當於之前每年國庫收入的三分之一。我的天啊!這是超級瑪麗吃了蘑菇呀。此後,多少洋務,多少賠款,皆出自海關。

變身清廷洋務新政總顧問

赫德很快成為總理衙門的座上賓,到總理衙門就跟到了自己家一樣,這從他的日記中能清楚看到。隨著雙方交往的不斷加深,赫德開始向奕等人頻繁地灌輸許多理念,最著名的就是那篇《局外旁觀論》。

為了能夠讓總理衙門官員接受,赫德採取了軟硬兼施的寫作策略,既有威脅之語,又站在中國立場,系統分析當前清廷面臨的困境以及自強的方法。寫完後,他十分得意,在日記中寫道:「可能引起轟動。」沒想到的是,奕瞟了一眼後,說:「究系局外議論,且亦非急切能辦之事。」根本沒當回事。

就在赫德大失所望時,因為一個人的出現,事情又有了轉機,這個人就是英國駐華公使阿禮國。阿禮國以照會形式,向清政府遞交了威妥瑪寫的《新議略論》。在內容主旨上,它與《局外旁觀論》幾乎如出一轍!兩位英國駐華大員竟然說出了一樣的話,奕馬上就意識到了問題的重要性。很快,這兩篇文章被抄錄給沿江、沿海各督撫研討,瞬間引爆晚清政壇。褒獎聲、謾罵聲都鋪天蓋地而來。赫德對中國時局的分析可謂切中時弊,又夾雜著威脅口吻,這對傾心洋務的地方督撫觸動極大。他們一面批評赫德的狼子野心,一面加快了洋務步伐。李鴻章就說:「外國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強,中國將何以自立耶。」遂將正在籌辦的江南製造總局擴大規模,大量延聘西方技術人員。

換句話說,《局外旁觀論》為洋務運動打了一針興奮劑,在某種程度上起到檄文和號角的作用。

總理衙門對於赫德,從最開始的防範,到中間的信任,最後演變為依賴,甚至是過度依賴!

久而久之,赫德儼然成為清廷的總顧問,影響遍及內政各個方面,甚至能夠影響封疆大吏的任命,而郵局系統的建立也是他一手促成。

促成晚清第一外交使團

晚清第一個正式外交使團,是世界外交史上最奇葩的使團,因為代表中國出訪各國的,是一個名叫蒲安臣的美國人!但是,這個奇葩的使團最後竟然大獲成功,成為中國外交走向近代化的突破口。(具體可參閱《它沒有「鴻門宴」的刀光劍影,卻如「化骨綿掌」般影響中國一百年》)

這一使團的出現和確定,赫德的意見起到十分重要的參考作用。我們來看《北華捷報》的報道:「這一決定??乍聽之下??當時使我們不能相信??我們可以肯定的說,無論發表的如何突然,蒲安臣的任命是經過長期和縝密的考慮的。我們的記者說,『此事是同赫德商議之後才提出的』。我們相信,這個計劃是發自赫德的頭腦。」

當然,赫德對清朝外交的影響並非只有這一點,像組織中國參加萬國博覽會,設立海關駐倫敦辦事處,等等,范圍亦十分廣泛。

夢斷海軍「總海防司」

除了海關、內政、外交之外,赫德在軍事方面也提出了很多建議。不僅如此,他還涉足軍火購置,試圖染指北洋海軍,謀求總海防司一職,可以說始終覬覦清朝海軍。只是,軍事問題事關重大,是清廷的底線,並沒有讓赫德有機可乘。

「無事可中立,有事即為英國人」

縱觀赫德近半個世紀的表現,簡直就像一個雙料間諜,一會是英國代理人,一會又投入清廷懷抱,真心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對於這樣一個復雜人物,把他簡單說成是侵華代表,或者是清廷雇員,都有失偏頗。

一言以蔽之:只有當中西之間沒有矛盾時,他才是清廷雇員,並推動中國的近代化。

中國第一任駐英大使郭嵩燾曾在日記中記載了他和赫德之間的對話,這段對話很能說明問題。

郭嵩燾:「君自問幫中國,抑幫英國?」赫 德:我與此都不敢偏袒。譬如騎馬,偏東偏西便坐不住,我只是兩邊調停。「郭嵩燾:「無事可以中立,有事不能中立,將奈何?」赫 德:「我固是英國人也。」

清廷曾先後授予赫德八大頭銜,最高為死後追封的太子太保!由此可見,赫德在清人心目中的地位!

祥說:盡管赫德首先維護西方尤其是英國的利益,但他的種種行為又切切實實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這是無法抹殺的。我們不能因為他是外國人,就一棍子打死,這是莽夫的表現。

⑸ 如今中國有多少擁有中國戶口的外國人美國人呢英國人呢

我只能告訴你 肯定有外星人存在 宇宙太大 甚至存在好幾個宇宙的可能 但是 沒有人知道外星人來沒來到地球 也沒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在地球上生活 不過發現過外星人屍體 這些都是國家機密 不對外人公布的

⑹ 英國人在19世界末20世紀初,來到中國的都是哪些人

19世紀末20世紀初大概是1870—1920年,那個時候鴉片戰爭爆發,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來到中國的英國人一般都是為英國擴充殖民地的官員和一下來經商的財主。英國的小老百姓在當時也不會來中國,一是沒必要來 二是也沒那個財力,而且路途遙遠並且中國那個時候正在抗戰中,很混亂,沒什麼經商的可能性。而貴族在當時的英國是很受保護的,貴族也不會選擇在中國抗戰的時候過來。【小老百姓一般也不會過來,但不排被那些財主僱傭而來的可能性】

⑺ 長期居住在中國的英國人,受到中國法律保護嗎

對於各國法律,都有屬地管轄和屬人管轄,在我們國家范圍內的所有人員,不區分哪個國家的,都受到我國法律的約束和保護

⑻ 香港外國居民多少,佔香港總人口比例

8.6%。

根據2017年統計數據,香港本地人佔香港人口比例約91.4%。其他國籍人士主要包括菲律賓(約19.0萬,2.6%)、印度尼西亞(約17.0萬,2.3%)和印度(約3.3萬,0.4%)。

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截至2018年底,香港居住人口約748萬人,陸地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890人。

發展

香港自2000年開始出現女多男少現象,當時的男女口比例是每1000名女性比967名男性,有關差距於過去數年一直擴闊。2017年,香港男性人口為339.2萬,女性人口為399.9萬,女性比男性多60餘萬人。

2017年,香港生育率為1.19,在全球224個地區中排名倒數第四。從2007年到2017年,香港的出生率從10.2‰下降到7.7‰。另一方面,聯合國人口基金會2018年發布的《世界人口狀況調查報告》顯示,香港女性平均壽命87歲,男性平均壽命81歲,超過日本成為全球人均壽命最高的地區。

⑼ 香港有多少英國人

根據駐香港英國領事館人員估計,現時香港約有 25,000 至30,000名英國人。

http://www.telegraph.co.uk/expat/5722276/The-Britons-who-stayed-behind-and-thrived-in-Hong-Kong.html

⑽ 英國人囗多少

1914年英國殖民地的人口近四億-------------------------------------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世界領土已分割「完畢」。1876年以後英、俄、法、德、日的殖民地領土有了極大的擴張,到1914年這六個強國的殖民地增加到六千五百萬平方公里,比宗主國的面積差不多大四倍。1914年英國殖民地的人口近四億、俄國三千三百多萬、法國五千五百萬、德國一千二百多萬、美國九百多萬、日本一千九百多萬。但是各國經濟政治發展是不平衡的,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力量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如下:地位 1860年 1880年 1900年第一 英國 美國 美國第二 法國 英國 德國第三 美國 德國 英國第四 德國 法國 法國

閱讀全文

與住在中國的英國人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墨脫和印度哪裡交界 瀏覽:994
義大利的物價為什麼便宜 瀏覽:64
伊朗火車價格多少錢 瀏覽:195
為什麼很多潮汕人都在印尼 瀏覽:974
改造後義大利風情區有哪些高科技 瀏覽:42
中國最美楓葉林在哪裡 瀏覽:930
中國哪裡沒有木薯 瀏覽:806
印尼白燕窩多少一克 瀏覽:814
伊朗感染病毒肺炎多少人 瀏覽:177
伊朗超推遲比賽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953
伊朗國土面積多大有多少人口 瀏覽:588
伊朗男女多少歲可以領結婚證 瀏覽:920
印度偉哥在國內怎麼銷售 瀏覽:607
印度花生乾果怎麼樣 瀏覽:131
伊朗的盟國有多少個 瀏覽:712
印尼燕窩產量怎麼樣 瀏覽:927
印尼留學簽證需要准備什麼 瀏覽:637
義大利語等級考試哪個好考一些 瀏覽:35
歷史學專業去義大利哪個學校 瀏覽:790
印度的瑪薩拉粉是什麼 瀏覽: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