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國遭遇史上最熱一天!倫敦東郊野火蔓延,焚毀房屋,是否造成人員傷亡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英國遭遇了史上最熱的一天,因為天氣過熱,所以倫敦東郊野火蔓延,一路焚燒,焚毀房屋,而在此次的火災災情中,除了房屋被燒毀以外,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貳』 1666年的倫敦大火是怎樣的
1666年9月2日,一場倫敦歷史上最嚴重的大火吞噬了整個城市。大火洗劫後,倫敦的80%地區變為廢墟,90%的倫敦住房被燒毀,大約有10~20萬人無家可歸。雖然在大火中喪生的人只有6名,但眾多的人卻經受了大火帶來的飢餓,疾病和其他困苦。
1666年9月2日,一場大火吞噬了倫敦,使剛從大瘟疫中掙扎過來的倫敦人又經歷了一場大火的襲擊。大火是從倫敦橋附近的皇家麵包房引起的。9月1日是星期六。晚上10點,皇家麵包師托馬斯·法里諾如同往常一樣壓培好麵包爐中的火,檢查了一下四周,然後滿意地休息去了。9月2日凌晨2點,法里諾的幫手突然從夢中驚醒,發現屋子裡充滿了濃煙。他急忙跳下床來朝麵包烤房跑去,可火焰已吞沒了麵包烤房。他急忙叫醒法里諾一家。由於整個底樓被大火吞噬,法里諾與其家屬不得不從樓上窗戶爬出,通過房頂逃向鄰居的房子。法里諾的女僕驚恐萬分,一下子癱倒在地,被熊熊大火燒死。
剛開始時火勢發展得不快。法里諾的麵包房整整燒了1小時,火苗才開始舔舐鄰居的房屋。盡管東北風勁吹,麵包房周圍緊挨著一堆搖搖晃晃的瀝青覆蓋的木板房屋,可從當時的火情看來,這場火災與經常發生的無數的貧民區火災沒有多大區別,用不了多少力量就可撲滅。
幾乎同時,以寫日記而聞名的英國文學家兼海軍行政長官佩皮斯也被其女僕喚醒,說是城裡著火了。佩皮斯趄窗外望去,認為這火算不了什麼,於是重新躺回床上睡覺。不多久,火勢向泰晤士大街蔓延。突然之間火勢如脫韁之馬,難以控制。地方消防人員單憑著皮革水桶和手壓水泵滅火,在無情的烈火面前如杯水車薪,毫無效果。早晨8點,倫敦橋腳下的聖馬格努斯教堂已處於一片火海之中。一旦教堂燒毀,倫敦橋便岌岌可危了。
風越吹越猛,火愈燒愈旺。人們雖然已放棄了救火的希望,卻竭力地想搶救可能得到的財產。佩皮斯決定親自去懷特豪爾王宮,向國王稟告火情。到達王宮後佩皮斯不僅匯報了自己的所見所聞,而且建議國王命令立即拆毀一些房屋,否則火勢無法控制。查理二世聽完匯報後,要求佩皮斯立即奔向市政府,命令市長不惜損失任何民房以阻止火勢蔓延。
此時,倫敦市長已經下了命令,要求民兵拆除房屋,擴大防火帶。可是這一工作受到了房主的阻撓。除非該建築已面臨毀滅,不然房主極不願意讓手持斧和火鉤的民兵拆毀自己的房屋。但到那時卻已為時過晚,火勢蔓延的速度已大大超過房屋拆遷的速度。當佩皮斯帶著國王的命令坐馬車找到市長時,市長驚呼道:「天哪,我還能做什麼?我能辦到的事都試過了,但人們已不聽我的了。房子是在拆除,可火比我們跑得快得多。」
星期一上午,全震已有1/6的地區陷入火海之中。火勢逐漸向西蔓延,侵入倫敦富人住宅區。也許直到這時,倫敦人才真正意識到大火將造成多大的損失,倫敦郵局被毀,官方的《倫敦公報》出完星期一版後,被迫停刊。倫敦城中謠言四起,外國特務陰謀縱火的傳說不脛而走。查理二世也認識到了這一嚴峻局勢,命令約克公爵取代倫敦市長負責組織滅火工作。火區周圍很快就建立了7個滅火哨,每個哨位布置了30個軍人和100多平民。整個星期一,公爵一直與這些哨所的人們戰斗在一起,就連國王本人也幾次親臨火場,指揮滅火。但這一切努力卻收效甚微。到半夜時,大火向西北方向蔓延,覆蓋了比24小時以前大4倍的地區。在被燒毀的建築中還包括倫敦商人進行外貿交易的古老的皇家證券交易所。
當大火燒向倫敦塔時,人們不得不用炸葯炸毀房屋以開辟隔火帶。這一想法實際上在星期日就有人提出過,但由於它太危險了,未被採納,直到大火逼向倫敦塔時,人們才不得已採用這一方式,以保全倫敦塔和海軍部。
在城市其他區域,火勢有增無減。下午8時,英國最大的教堂聖保羅大教堂被大火圍住。起初,人們相信聖保羅大教堂能挺住大火的襲擊。因為它周圍是高大的石牆,上方是鉛包房頂,再加上其寬敞的庭院,雖說會遭受一點損失,但不至於被大火燒毀。然而人們沒有估計到風的強度。強烈的風把噼啪直響的火星送上了教堂的屋頂,點燃了一些用於堵漏洞的木板,不一會兒,火苗向下,燃著了教堂的木樑,整個大教堂一下子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焚場,火焰沖天,大火燒炸了巨大石塊,火紅的石塊如同手榴彈一般散向四方,整個房頂被烈火熔化。熔化的火紅鉛汁如同陣雨一樣灑向地面。在聖保羅大教堂的拱頂地下室中有一個稱作聖費斯的小教堂,它是書販行會的教堂。這一行會的成員在此存放著價值20萬英鎊的貨物,其中包括珍貴的莎士比亞劇本全集。一場大火,這些珍貴書籍全都付之一炬了。
星期二深夜,大火開始減弱,最後熄滅。大火洗劫後,倫敦的80%地區變為廢墟。87個教堂、44家行會被火吞噬。除去郵政局、吉爾德廳、皇家證券交易所,大火還燒了海關大樓、約蓋特監獄和眾多的圖書館及醫院。90%的倫敦住房被燒毀,大約有10~20萬人無家可歸。雖然在大火中喪生的人只有6名,但眾多的人卻經受了大火帶來的飢餓、疾病和其他困苦。
剛剛從瘟疫中爬出來的倫敦人又遭受了一次沉重的打擊。那時英國正與法國和荷蘭交戰,憤怒的英國人自然猜疑大火的起因來自敵國的蓄意破壞。一個瘋狂的法國人偏偏在這時跳出來,自稱大火是他所放,盡管他的自供中充滿了矛盾,但在人們憤怒的情緒下,他還是被定罪,處以絞刑。
17世紀中葉的倫敦街巷狹窄,木板結構的房屋鱗次櫛比,早在12世紀,英國就頒布了建築法令,要求任何房屋的外牆都必須用磚或石塊築成,然而該法令卻一直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而1666年的夏末,氣候炎熱乾燥,整個倫敦如同一堆乾柴,所有這些都促發了這場倫敦歷史上最大的火災,倫敦人也因此經受了這場大火帶來的深重災難。
但壞事有時也會變成好事,雖然大火造成了一片廢墟,卻也給人們帶來了重建城市的希望。從1667年起,城市嚴格按照建築法令用磚和石塊重建起來。在一片混亂之中,一個較整潔、安全、現代化的新倫敦慢慢地矗立起來。更具有深遠意義的是,第一個火災保險公司開始在倫敦創辦,它不僅保證各家各戶不會再因火災而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建立了一支正規的消防隊伍,隨時准備把火災所受損失控制到最低程度。看來,一場大火不僅僅燒毀了倫敦,更燒醒了人們,使人們認識到防止災害的重要性,這是惟一值得慶幸之處。
『叄』 在歷史上,英國為什麼火燒美國白宮呢
麥迪遜總統逃的很快很急,怎一個慘字了得。回頭再說英國侵略者在佔領美國首都後,和他們日後佔領中國的北京一樣,英軍先是洗劫美國國會大廈,又縱火焚燒,隨後英軍直撲朝總統府。英軍佔領總統府後,依舊是洗劫與縱火焚燒,當天晚間華盛頓火光沖天,大火燒了整整一個晚上後,這座建築只剩下外牆殘存。就在華盛頓即將成為一片火海的時候,突然暴雨傾盆、暴雨澆滅火焰。這場暴雨也迫使英軍撤軍。英國占據華盛頓6個小時。在當年9月1日,麥迪遜回到華盛頓,但由於首都被毀嚴重,為了掩蓋被大火燒過的痕跡,1814年年底這座總統府棕紅色的發房子被塗上了白色。1902年羅斯福總統正式將其命名為“白宮。
『肆』 1666年倫敦大火有多猛讓倫敦遭受了多大損失
2019年4月15日,擁有850年的巴黎聖母院著了大火,火災持續14小時,這是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全人類的損失,據說要重建巴黎聖母院需要幾十年時間。而這次火災並不是歐洲歷史上影響最大的火災,影響最大的火災莫過於1666年的倫敦大火。
第3個原因是1666年之前的倫敦城遍布木板房。這一點與中國的傳統建築有點像。木質建築最怕的就是著火。倫敦的木板房在街道狹窄鱗次櫛比地分布著,遇到火苗就會發生轟燃效應。好在這次火災的人員傷亡並不多,據官方報道只有5人被燒死。這次大火因禍得福的是徹底消滅了肆虐英國300多年的鼠疫問題,此前的鼠疫導致英國1/3的人口死亡,這一次大火,幫了英國人一個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