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國脫離歐盟的原因是什麼
英國退出歐盟的原因:
1、在歐盟的預算里,英國繳納的比例大約佔1/8,僅次於德法列第三位。但是,相比德法兩國利用歐元區內的有利地位,通過歐元區內的差異化利率政策,在製造業,服務業上都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反之,英國因為依然處於歐元區外,並未得到與付出相稱的好處。
2、英國對歐盟的猜忌和不信任一直存在,英國保守黨內部也有歐洲懷疑派。不僅如此,他們還認為歐盟內部的政策對於歐盟有負面作用,未來一些政策趨勢也可能損害到英國的利益。而歐債危機的蔓延,不僅使英國的疑歐之心快速發酵,也加快了脫歐腳步。
英國脫歐,指英國脫離歐洲聯盟計劃。
2013年1月23日,英國前首相卡梅倫首次提及脫歐公投。2016年6月,英國全民公投決定「脫歐」。2017年3月16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批准「脫歐」法案,授權特雷莎·梅正式啟動脫歐程序。3月29日,「脫歐」程序正式啟動。根據英國與歐盟的協議,英國應在2019年3月29日正式「脫歐」。
2018年6月26日,英女王批准英國脫歐法案,允許英國退出歐盟。7月12日,英國已經發布脫歐白皮書。11月25日,歐盟除英國外的27國領導人一致通過了英國「脫歐」協議草案。12月10日,歐洲法院裁定,英國可單方面撤銷「脫歐」決定。
2020年1月30日,歐盟正式批准了英國脫歐。12月,經過多輪激烈談判,歐盟與英國終於就包括貿易在內的一系列合作關系達成協議,為英國按照原計劃在2020年結束「脫歐」過渡期掃清障礙。
『貳』 英國為什麼要退出歐盟_具體原因是什麼
脫歐公投,指就英國是否脫離歐盟進行的公投。英國為什麼要退出歐盟?英國公民為什麼很多都支持脫歐呢?下面我整理了英國退出歐盟的原因,供你參考。
英國退出歐盟的原因
一、現實利益層面:
在歐盟的預算里,英國繳納的比例大約佔1/8,僅次於德法列第三位。但是,相比德法兩國利用歐元區內的有利地位,通過歐元區內的差異化利率政策,在製造業,服務業上都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反之,英國因為依然處於歐元區外,並未得到與付出相稱的好處。如今,德法主導的歐盟卻一下子要英國拿出20億歐元補繳歐盟的預算。20億歐元對英國政府來說不是一個小數字,如果卡梅倫拿出這筆錢,那將會大大影響選情。所以,卡梅倫這么震怒,要搞退出歐盟公投,是有切身利益的。
二、歐盟主導權之爭:
德法主導的歐盟之所以讓英國補繳20億歐元費用,正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根本目的並非這20億歐元。那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讓英國承擔更多責任,通過承擔更多責任,迫使英國放棄英鎊,統一使用歐元,進入歐元區,從而斷掉在歐美間騎牆的好處,一心撈取歐元區的好處。在英國人看來,一旦英國進入歐元區,相當於他們將命運主導權交給了別人。英國人和德、法等國在這方面有著極深的隔閡,這種隔閡來源於歷史、 文化 、宗教等方面。
我們知道,統一的歐洲是一兩千年來歐洲人追求天下一統的理性產物,英法兩國為了爭得主導權打了數百年。著名的百年戰爭就是在英法之間展開的,雙方從1337年打到1453年,打了116年。後來,七年戰爭還是英國和歐洲大陸國家為爭奪勢力范圍進行的戰爭,美利堅合眾國就是七年戰爭的產物。
與德法等大陸國家相比,英國長期游離於歐洲大陸之外,是海洋殖民帝國,英國對歐洲大陸的統一或一家獨大一直保持高度警惕。警惕的原因是,一旦歐洲大陸整合成一個國家,那麼英國在歐洲將很難再有話語權,英國不過是一個小島,被吞並就只是時間問題了。作為孤懸於大陸之外的島國,英國是通過歐洲大陸的分裂來獲得對歐洲的影響的,也是通過分化歐洲大陸來獲得自我保全的。
事實上,如今的美國孤懸於歐亞大陸之外,也是通過分化歐亞大陸上的各個國家勢力來主導歐亞大陸的,所採取的就是大英帝國過去的戰略戰術。作為央格魯撒克遜人的後裔,他們是一脈相承的。
所以,作為英國來說,不希望歐洲大陸繼續進一步整合順理成章。在這方面,英國和法、德等國存在本質性分歧。這也是為什麼英國加入了歐盟,卻一直保留英鎊而未加入歐元區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今,德法要通過讓英國承擔更大責任的方式,一步步地收縮英國的權力,最終迫使英國加入歐元區,在政治戰略上是動了英國的根。面對這種情況,英國必然會反彈並試圖阻止。這也是為什麼20億歐元本不該鬧出這么大動靜,卻最終惹出這么大波瀾的根本原因。如若英國爽快地同意了這20億歐元補繳,那麼接下來德法主導的歐盟就還會有更進一步的動作。站在英國角度,英國必然阻止這一切的進一步演化。
當然,站在德法角度看,英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作為歐盟三大國之一,如果遲遲不能加入歐元區,遲遲不能和整個歐洲站在一起,歐盟進一步推進整合就會面臨巨大阻力。在這種情況下,才會有所謂20億歐元的預算補繳。法德德國主導的這一動作,是要進一步加強歐盟的權力,進一步對整個歐洲進行整合,這正是英國所不願意接受的,也是雙方沖突的根源。
看看德法兩國領導人的表態,法國總統奧朗德警告英國這會損害英國的核心利益,而默克爾反擊的威脅意思是,如果英國繼續阻止歐盟的進一步整合,那麼英國退出就退出吧。這種博弈,在未來三年的博弈將會很激烈,無論2015年英國哪個政黨贏得大選,都不會改變這一格局。英國和法德等國,必然有一個溝通和妥協的過程。
三、西方主導權之爭。
近代西方,一戰以前一直是歐洲主導世界,雖然存在著英法長期的爭奪以及後來英法德等國的爭奪,但數百年來主導權都在歐洲列強手中。到了20世紀,歐洲列強的矛盾終於激化,最終鬧出了一戰和二戰。兩次世界大戰,歐洲元氣大傷,發展起來的美國乘機上位。
美國上位雖然讓歐洲人有些不爽,畢竟大家都是西方,價值觀相似,在全球的利益基本一致,何況二戰之後歐洲亟需美國幫助復甦經濟。但是,歐洲人也充分認識到,主導權易主的根本原因是內耗,通過戰爭統一歐洲是完全不現實的,千百年來已經證明這一點,更何況兩次世界大戰的重創已讓整個歐洲雄姿不再。所以,二戰後,歐洲大陸的主要國家很快成立了歐共體(英國加入較晚,1973年才加入)。歐共體發展到1991年,成立了歐盟,歐元正式啟動。1999年1月1日,歐元在歐盟各成員國范圍內正式發行,歐盟整合進程加速。
事實上,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美歐在西方主導權方面就開始存在了一些分歧,待歐盟成立、蘇聯解體,這種分歧明顯加大。過去20餘年,美歐在這方面沒少暗戰。1999年北約空襲並肢解南斯拉夫,其中一個目標就是針對歐元(表面上是北約東擴和幫助歐盟東擴,但實際上這也是美國借力打力遏制歐元誕生的一場戰爭),歐元流通因此被迫推遲到2002年1月1日才正式流通,比1999年1月1日發行歐元整整晚了3年。而且,那次發行,還是折價發行的,這就是後來歐元為何大漲的根本原因。更為嚴重的是,一直到今天科索沃戰爭對歐元都有嚴重陰影,這也一直是歐元區很難在國際范圍內進一步替代美元的另一個原因。
2008年因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風暴後,美國實力大幅衰退,歐洲在這種情況下加速整合。特別是在歐債危機爆發後,德法借機更加快速地收繳危機爆發國的權力,歐盟整合進程明顯加速。歐盟的這種整合,讓美國如坐針氈。之所以如此,原因是西方資本一定會選擇一個寄體,不是美國就是歐洲,若歐洲整合得非常好,那麼西方資本完全可能因為美國衰落而全面返回歐洲。若真的這樣演繹,美國將會喪失西方主導權。為此,美國必然破壞歐盟進一步整合的進程。
就當前國際局勢,站在世界角度,美國必然分化歐亞大陸諸國,目的是維持美國對歐亞大陸的主導權和保持未來對歐亞大陸的主導能力;就歐洲地緣局勢而言,站在英國的角度,如果英國要想保持對歐洲的足夠大的影響力,就必須分化歐洲大陸的進一步整合。所以,在這方面,英國和美國兩者戰略是一致的。
而且,在世界范圍內和在歐洲,英國保持其影響力很大程度上是“狐假虎威”於美國,是借美國之力來發揮自己的影響,分得美國主導規則下的一杯羹。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扮演著美歐中間角色,英國在二戰後一直是兩邊通吃。如今,德法主導的歐盟,要收英國的權,斷英國“狐假虎威”美國的路,這是英國所不能接受的。
如此一來,英國必然會在歐盟進一步整合上扮演“絆腳石”的角色。英國為何搞一出蘇格蘭公投?就是要在英國國內、歐洲內部製造歐盟整合的反作用力,激發歐洲分化的力量,從而進一步阻礙歐盟整合。當然,放在世界范圍內,這也是有利於美國的一種玩法。
英國退出歐盟的利弊英國退歐能得到什麼好處
英國可能會成為第一個用到《里斯本條約》第50條“退出歐盟”這一條款的成員國。退出歐盟的第一個好處就是每年能省下為歐盟財政交納的80億英鎊(合100億歐元),這筆錢相當於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的0.5%。農業占歐盟財政支出的40%,如果英國不用再實行歐盟共同農業政策,農產品價格可能會有所下降,但也可能會損及原本獲得高額補貼的威爾士農民和北愛爾蘭農民。
但比起錢這個理由,“主退派”的最大動機在於擺脫歐盟一大堆繁文縟節的束縛。持這種觀點的政客們認為,這涉及英國議會恢復立法主權的問題,因為英國70%的法律是依照布魯塞爾制定的。結果,英國的經濟增長和行動自由就受到了歐盟技術、社會、環境和競爭條例的制約,這些條例總是被認為要麼沒用,要麼有害。
疑歐派還想恢復邊境管制。歐盟新成員國波蘭和羅馬尼亞人口的居住自由引發爭論。在英國,歐洲移民占移民總數的比例已經超過1/3。戴維卡梅倫沒能實現將凈移民人數減少一半這一目標,無法阻止歐洲移民湧入英國。總之,衰老的歐洲受歐元區停滯與南歐國家危機所累,“主退派”要掙脫桎梏,努力深化與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國家以及傳統的英聯邦夥伴國家和美國的關系。榮獲英國經濟問題研究所“最佳退歐方案獎”的一份 報告 指出,這場退出如果運作得好,也許能將英國國內生產總值提高1.1%。最可能的情況是僅提高0.1%。但如果談判的結果不好,國內生產總值則可能下降2.6%。
英國退歐會遭受什麼損失
英國退出歐盟所要面臨的最大風險體現在對外貿易和經濟吸引力的前景上。英國出口額的一半以上是通過與歐盟貿易實現的,約為國內生產總值的15%。英國自然不能再進入大市場,歐盟與其他區域或第三方國家簽署的貿易協定也將不再惠及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認為,英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可能會因此下降1.1%到3.1%。生產率也會下跌,導致國內生產總值下降9.5%,前景之黯淡足以匹敵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英國財政部的研究顯示,退歐將直接涉及330萬個工作崗位。
歐洲改革中心在深刻研究了退歐的後果之後強調:“英國的歐盟成員國身份極大地推動了英國的貿易和投資。英國是非歐盟成員國為在單一市場內尋求基地而進行的直接海外投資這一方面最大的受益者。英國如果退出歐盟,那麼對於那些希望與其他歐盟國家做貿易的企業而言,英國這塊投資之地就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了。”包括日產自動車公司以及印度塔塔集團旗下的捷豹和路虎在內的幾家汽車製造商已經表示,如果英國不再身屬歐盟,那麼在英國投資一事就要猶豫猶豫了。
>>>下頁分享的是英國退出歐盟的影響
『叄』 英國為什麼脫離
問題一:英國為什麼要脫離歐盟 拉倒吧!脫離了經濟一體化的歐盟,只憑英國自己,混不出頭的
問題二:英國為什麼要脫離歐盟? 脫歐的理由是什麼?
一、英國長期對歐陸保持著優越感,一直對歐洲一體化若即若離。英國把自己視為歐洲之外的全球性大國,認為異於歐洲的獨特性是其崛起和強大的原因。雖然逐漸衰弱,優越感依舊強烈,二戰後,每遇挫折或危機,英國便疑歐聲四起,將問題歸於歐共體或歐盟。這一次,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爆發撕裂了英國與歐陸的嫌隙。
二、英國在歐盟繳納高昂會費,但得不到相應的回報。英國每周付給歐盟的金額在1.63億英鎊左右,大概平均到英國人身上,每人每年承擔的歐盟會員費大約為130英鎊。更令英國人不悅的是,金融危機後,一些歐元區國家降低了貢獻額,導致英國貢獻比例大幅升高。歐盟應對歐債危機的舉措讓英國人覺得拿著英國納稅人的錢去救那些「問題國家」。
三、歐盟法律限制太多,歐盟管理毛巾、麵包和牛奶的法律分別有454、1246、12653條。歐盟法院上至英國驅逐 *** 、下至啤酒售價都要管轄。英國現行的法律法規中有53% 源自歐盟,而英國人對阻止歐盟糟糕的立法幾乎無能為力。龐大的歐盟管制體系限制了英國和其他國家如中國、印度、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議以及英國行業發展。
四、歐盟東擴以來,英國凈移民數量持續增長。2015年英國凈移民人數增至33.3萬,其中來自歐盟國家的移民人數為18.4萬,創最高紀錄。經濟蕭條下,移民被認為是擠占福利、住房、醫療和教育資源的「罪魁禍首」。主張脫歐的倫敦前市長約翰遜就表示,英國要想控制移民人數,唯一的方法就是脫離歐盟。
五、歐洲正在面臨難民危機,英國不想捲入。去年歐洲闖入數百萬難民,130萬移民申請在英國避難,其中363000來自敘利亞。接納這些難民不僅會拖累經濟發展,還會給社會帶來安全隱患。
望採納,謝謝您!~
問題三:為什麼英國要脫離歐洲? 1、英歐差距逐步擴大,英國人覺得自己有歐陸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加上英國是島國,有明顯的地理優勢,覺得應該與歐盟脫離開來。
2、英鎊比較堅挺,歐元區的債務危機嚴重,脫歐後英國可以置身事外,以免被拖累。
3、歐盟面臨的經濟危機,很大程度影響了英國的經濟利益。英國迫切脫離歐盟,緩解經濟壓力。
4、歐盟很多法律限制了英國,比如工作制度。
5、退出歐盟,除了近短期的經濟壓力得到緩解,也為未來提升英國的金融和經濟競爭力做准備。
問題四:英國為什麼要脫離歐盟 英國是歐盟國家,但卻不屬於歐元區,對於危機時代新的歐盟公約也不感冒。卡梅倫首相更是將退出歐盟作為一項政治選項。內中原因為何?這要從英國和歐盟的恩 怨情仇說起---不必講歷史上英國和歐陸國家法國糾纏不清的領土戰爭,也不必講英國在二戰中抵抗德國法西斯的重要作用。但從地緣政治而言,蹩於大西洋中的 島國地位,讓英國和歐洲大國有一種天然的疏離感。 英國曾經的日不落全球帝國地位,又讓英倫三島足夠驕傲地睥睨歐陸大國。大英帝國的日不落幻夢已然破碎,但帝國的余暉猶存。二戰的榮光,乃至二戰後歐盟形成 的歷程,能讓英國作為歐洲最有影響力的一極而存在。但時勢易位,歐盟是以法德兩國為核心構建起來的,英國至多隻能算是歐洲老三---但英國憑借和美國更為 密切的傳統聯系,向來以大西洋兩岸的調停者自居。由此,英國以獨立於歐元區之外的特殊性彰顯英國的存在。簡言之,這也是英國證明其大國地位的一種策略。 退出歐盟,也是這種大國策略的一部分。在歐洲 *** 債務危機從「歐豬五國」恣肆蔓延的情勢下,歐元區一度面臨解體危機。作為獨立於歐元區之外的英國,可謂福 禍共存。一方面以貨幣政策的物理隔離,阻滯了危機向英國傳導;另一方面,英國和歐盟的經貿一體也使得英國經濟困窘不堪。危情之下,以實施更為有效統一監管 的新歐盟公約提上日程,英國作為篤定的反對者,讓歐盟一眾國家側目,英國再次成為歐盟的另類搗亂者!
問題五:美國當初為什麼要脫離英國而獨立? 是南方農場主想要英國人從法國那奪來新法蘭西(密西西比的路易斯安那)的土地,和與北方的一個大資本家為了更大的利潤想繼續在以前不交稅的情況下走私,去挑唆的一般的老姓去鬧事兒,後來由於法國人的支持美國的人民,才得以獨立。獨立後,老百姓發覺新的國家要收的稅比英國還要多的多(在英法在爭奪美洲大陸的領導權前,英國基本是不收這些英國殖民地的稅的,可是為了平衡上一次英國為取對新法蘭西的土地的國防費用,才不得不向英屬當地的北美殖民地收稅的),就起來反抗,結果此時,法國人不來幫忙了,所以美國得以維護國家政權,成為一個現實的國家。
不要相信什麼美國官方的獨立宣言的註解那會讓你越看越糊塗的文章,它的意思就是當我有能力獨立時,我就有了自由,這就樣!
問題六:美國為什麼脫離英國而獨立? 因為不滿 獨立日是美國的主要法定節日之一,日期為每年7月4日,以紀念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在費城正式通過《獨立宣言》。
《獨立宣言》由托馬斯・傑佛遜起草,1776年7月4日經大陸會議專門委員會修改後通過,並由大陸會議主席約翰・漢考克簽字生效。《獨立宣言》開宗明義地闡明,一切人生而平等,具有追求幸福與自由的天賦權利;淋漓盡致地歷數了英國殖民主義者在美洲大陸犯下的罪行;最後庄嚴宣告美利堅合眾國脫離英國而獨立。《獨立宣言》是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偉大文獻。通過《獨立宣言》的這一天也成為美國人民永遠紀念的節日,定為美國獨立日。
但是美國沒有國慶節一說,按照字面來理解應該就是美國獨立日吧
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
問題七:英國為什麼要脫離歐盟單干? 1、英歐差距逐步擴大,英國人覺得自己有歐陸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加上英國是島國,有明顯的地理優勢,覺得應該與歐盟脫離開來。
2、英鎊比較堅挺,歐元區的債務危機嚴重,脫歐後英國可以置身事外,以免被拖累。
3、歐盟面臨的經濟危機,很大程度影響了英國的經濟利益。英國迫切脫離歐盟,緩解經濟壓力。
4、歐盟很多法律限制了英國,比如工作制度。
5、退出歐盟,除了近短期的經濟壓力得到緩解,也為未來提升英國的金融和經濟競爭力做准備。
問題八:英國為什麼想要退出歐盟? 英國是歐盟國家,但卻不屬於歐元區,對於危機時代新的歐盟公約也不感冒。卡梅倫首相更是將退出歐盟作為一項政治選項。內中原因為何?這要從英國和歐盟的恩 怨情仇說起---不必講歷史上英國和歐陸國家法國糾纏不清的領土戰爭,也不必講英國在二戰中抵抗德國法西斯的重要作用。但從地緣政治而言,蹩於大西洋中的 島國地位,讓英國和歐洲大國有一種天然的疏離感。
英國曾經的日不落全球帝國地位,又讓英倫三島足夠驕傲地睥睨歐陸大國。大英帝國的日不落幻夢已然破碎,但帝國的余暉猶存。二戰的榮光,乃至二戰後歐盟形成 的歷程,能讓英國作為歐洲最有影響力的一極而存在。但時勢易位,歐盟是以法德兩國為核心構建起來的,英國至多隻能算是歐洲老三---但英國憑借和美國更為 密切的傳統聯系,向來以大西洋兩岸的調停者自居。由此,英國以獨立於歐元區之外的特殊性彰顯英國的存在。簡言之,這也是英國證明其大國地位的一種策略。
退出歐盟,也是這種大國策略的一部分。在歐洲 *** 債務危機從「歐豬五國」恣肆蔓延的情勢下,歐元區一度面臨解體危機。作為獨立於歐元區之外的英國,可謂福 禍共存。一方面以貨幣政策的物理隔離,阻滯了危機向英國傳導;另一方面,英國和歐盟的經貿一體也使得英國經濟困窘不堪。危情之下,以實施更為有效統一監管 的新歐盟公約提上日程,英國作為篤定的反對者,讓歐盟一眾國家側目,英國再次成為歐盟的另類搗亂者!
問題九:英國為何要退出歐盟? 英國是歐盟國家,但卻不屬於歐元區,對於危機時代新的歐盟公約也不感冒。卡梅倫首相更是將退出歐盟作為一項政治選項。內中原因為何?這要從英國和歐盟的恩 怨情仇說起---不必講歷史上英國和歐陸國家法國糾纏不清的領土戰爭,也不必講英國在二戰中抵抗德國法西斯的重要作用。但從地緣政治而言,蹩於大西洋中的 島國地位,讓英國和歐洲大國有一種天然的疏離感。
英國曾經的日不落全球帝國地位,又讓英倫三島足夠驕傲地睥睨歐陸大國。大英帝國的日不落幻夢已然破碎,但帝國的余暉猶存。二戰的榮光,乃至二戰後歐盟形成 的歷程,能讓英國作為歐洲最有影響力的一極而存在。但時勢易位,歐盟是以法德兩國為核心構建起來的,英國至多隻能算是歐洲老三---但英國憑借和美國更為 密切的傳統聯系,向來以大西洋兩岸的調停者自居。由此,英國以獨立於歐元區之外的特殊性彰顯英國的存在。簡言之,這也是英國證明其大國地位的一種策略。
退出歐盟,也是這種大國策略的一部分。在歐洲 *** 債務危機從「歐豬五國」恣肆蔓延的情勢下,歐元區一度面臨解體危機。作為獨立於歐元區之外的英國,可謂福 禍共存。一方面以貨幣政策的物理隔離,阻滯了危機向英國傳導;另一方面,英國和歐盟的經貿一體也使得英國經濟困窘不堪。危情之下,以實施更為有效統一監管 的新歐盟公約提上日程,英國作為篤定的反對者,讓歐盟一眾國家側目,英國再次成為歐盟的另類搗亂者!
『肆』 英國為什麼拒絕歐元
英國為什麼拒絕歐元?
歐元的前身是德國馬克,領導國是德國。根據歐盟的規定,歐元現鈔於2002年1月1日起正式流通,歐元區的各成員國原貨幣從2002年3月1日起停止流通。
如今歐盟27個成員國中已有超過半數的國家加入了歐元區。歐元區共有17個成員國和超過3億8千萬人口。歐元的17會員國是愛爾蘭、奧地利、比利時、德國、法國、芬蘭、荷蘭、盧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希臘、義大利、斯洛維尼亞、塞普勒斯、馬爾他、斯洛伐克、愛沙尼亞。它們都是歐洲聯盟的會員國。
歐盟之所以要實行統一貨幣,主要是提升歐洲國家政治和經濟地位。二戰前,歐洲以其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後盾,曾長期稱雄於世界。二戰後,歐洲國家的世界地位大幅度下降,隨著歐洲復興計劃的實施,歐洲各國越來越希望在政治、經濟上聯合起來,以達到與美國、日本等經濟強國相抗衡的目的。從經濟利益的角度講,實行統一貨幣會給歐盟各國帶來好處。
但是,歐洲第二大經濟體英國、丹麥等國家因考慮自身利益等原因仍未進入歐元區。比如,瑞典在2003年舉行了一次全民公決,根據公決的結果,拒絕讓歐元成為瑞典的貨幣。英國雖然是歐盟的成員國,但尚未加入歐元區,英鎊是英國國家貨幣和貨幣單位名稱,英國仍然使用英鎊。除了英國,英國海外領地的貨幣也以鎊作為單位,與英鎊的匯率固定為1:1。
英鎊為英國的本位貨幣單位,由成立於1694年的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發行。到20世紀初葉,英鎊一直是資本主義世界最重要的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鎊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趨於衰落,逐漸被美元所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期,英國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將英鎊匯率固定在1英鎊兌換4.03美元的水平上。1971年8月15日美元實行浮動匯率後,英鎊開始以不變的含金量為基礎確定對美元的比價。同年12月18日美元正式貶值後,英鎊兌換美元的新的官方匯率升值為1英鎊兌換2.6057美元。實際匯率可在1英鎊兌換2.5471美元至2.6643美元的限度內浮動,波幅為4.5%左右。1973年3月19日,西歐八國組成聯合浮動集團,英國未參加,繼續單獨浮動。翌年1月,英鎊實際匯率製成為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1990年10月8日,英鎊加入歐洲貨幣體系,其對貨幣體系內各種貨幣匯率的波動幅度為6%。1992年9月16日,英國宣布英鎊暫時脫離歐洲貨幣體系。英鎊是英國官方貨幣。英鎊在歐元被採用後,成為歷史最悠久的仍然被使用的貨幣。目前佔全球外匯儲備的第三名,在美元和歐元之後。英鎊是第四大外匯交易幣種,在美元、歐元、和日元之後。雖然英鎊和歐元沒有固定匯率,然而,英鎊和歐元之間經常存在長期的同步走勢,雖然2006年中期以來這種趨勢已經減弱。對通脹的擔心導致英國央行自2006年下半年和2007年早些時候調整利率,英鎊兌歐元也達到2003年1月以來最高價格。由於英鎊的國家象徵意義,使得用歐元取代英鎊的主意一直受到部分英國公共部門的爭議。蘇格蘭保守黨宣稱,歐元的採用意味著本地特色鈔票的終結,因為歐洲央行不允許成員國或是下一級別政府設計鈔票。蘇格蘭國民黨也不認同採取單一歐洲貨幣,因為他們認為一個獨立的蘇格蘭應該有本國的特色貨幣,它的政黨政策中包括進入單一貨幣體系。英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組成的聯合王國,一統於一個中央政府和國家元首。由於歷史和民族等原因,由英格蘭、北愛爾蘭、威爾士、蘇格蘭四國組成聯合王國,首都仍在英格蘭首都倫敦,主體還是英格蘭,所以習慣上稱英國(本來英國專指英格蘭England)。
英鎊與歐洲經濟和貨幣聯盟的關系。前期,由於布萊爾(Tony Blair)關於可能加入歐洲單一貨幣-歐元的言論,英鎊經常受到打壓。英國如果想加入歐元區,則英國的利率水平必須降低到歐元利率水平。如果公眾投票同意加入歐元區,則英鎊必須為了本國工業貿易的發展而兌歐元貶值。因此,任何關於英國有可能加入歐元區的言論都會打壓英鎊匯價。
http://ke..com/view/6832.htm
http://ke..com/view/42906.htm?func=retitle#6
『伍』 英國為什麼不加入歐元區
英國要積極脫離歐盟的原因,如果追根溯源,大概會關繫到海洋殖民國家和大陸集權國家之間的種種差異。不過從現實層面上來說,英國也有足夠的理由脫離歐盟。
和德國和法國在歐盟中的地位類似,英國是歐洲聯盟的主要成員國。作為發達經濟體的英國每年要支付大筆資金給歐盟,來幫助和扶持歐盟中經濟條件較差的成員來發展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這筆款項隨著英國加入歐盟的時間增加而逐步增加。
2008年,英國支付給歐盟27億英鎊,作為歐盟機構的開支和扶持弱小成員國的資金。到了2013年這筆錢打到了113億英鎊,當時合計174億美元。英國人認為脫離歐盟之後,可以更有效的運用這筆資金來增加英國國民的福利待遇。
這筆歐盟的「會員費」只是歐盟經濟賬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英國更在意的是歐盟在對外貿易問題上對英國進行的「整體式捆綁」。
舉個例子,英國的優勢產業越來越從製造業轉向金融與服務業,其中一個大客戶是正在快速發展的中國。但歐盟和中國進行的自由貿易談判中將製造業放在頭等優先的地位。這導致了歐洲最大的經濟體、作為製造業領軍者的德國大量獲益。根據統計,德國2014年對華出口總額超過74億歐元,是英國對華出口的五倍多。
『陸』 英國脫歐的原因是什麼
歐盟成立之初,英國費盡心思想要加入。現在卻多次想要脫離歐盟,這其中有幾個主要原因。一個是英國有光榮孤立的傳統。英國是一個歐洲島國,由於地域位置的影響,在日不落帝國最巔峰的時候一直對歐洲大陸奉行光榮孤立政策,不幹預歐洲大陸內部事務,但也不能容忍有一家獨大的現象,正是有這個傳統才讓英國和歐洲大陸的關系若即若離,甚至有些英國人認為未來歐盟很可能會做出損害英國利益的事,所以這也是他們想脫離歐盟的一個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英國民眾對於脫歐是支持的態度,認為留在歐盟已經沒有什麼意義。整體來說是英國人想享受歐盟帶來的好處,又不想被限制和承擔責任。很多執政黨保守黨為了提高自己的支持率喊起了脫歐公投的言論,想因為這個話題獲得更多的選票,這也是黨派斗爭鬧的。
總之,一方面歐美經濟全面衰退,一方面是新興經濟體的異軍突起,尤其是中國越來越強大,讓英國看到了無限商機全新的未來。英國想搭上中國發展的便車,而歐盟卻處處設限,扯英國的後腿,所以他想脫離歐盟也是必然選擇。
『柒』 英國為什麼要退出歐盟 英國脫歐的三個原因
英國為什麼要退出歐盟 英國脫歐的三個原因
來自匿名用戶的提問
最佳答案由提問者推薦
英國脫歐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主要為兩點,一個是前幾年開始歐洲爆發的難民危機和人道主義危機,英國作為歐盟的三駕馬車,如果留著歐盟就要分擔歐盟分配給英國的接受難民數,如果英國脫離了歐盟,就可以不用分擔難民接受的包袱,單單面對人道危機的話,英國大可以選擇接收一些有用的精英難民,而不用像過去在歐盟那般,囫圇個的全吞下,加劇了自己的經濟負擔不說,還有一定的潛在安全隱患。英國脫歐的負面影響遠遠要超出歐盟因為損失英國這個歐盟核心成員國的代價,要知道,現在歐債危機,希臘債務危機,難民危機,等等都是歐盟亟待解決的問題,英國脫歐如果成功,就意味著以前由英國分擔的責任轉給了其他成員國,比如法國、德國這些大佬等等,長遠來看,沒有歐盟的英國根本不算一個完整的歐盟,歐元區的政治經濟一體化也將因英國
『捌』 英國為什麼要退出歐盟 英國脫歐的三個原因
英國脫歐看似意料之外,如果從經濟角度來分析卻在情理之中,首先從歷史上看,英國在經濟上總愛孤立於歐洲之外,搞自己的小圈子。反對把建設聯邦歐洲作為歐洲聯合的目標,1951年4月,歐洲經濟共同體誕生。1959年11月,英國卻與奧地利等國形成7國「小自由貿易區」,對抗歐洲一體化。上世紀60年代,英國曾先後三度申請加入歐共體,兩度遭遇法國總統戴高樂的否決。直到1973年1月1日,英國才正式加入歐共體。但英國疑歐主義的影響力依舊存在。迄今為止,英國沒有加入歐元區。
第二個是現實原因是,英國勞工擔心外來移民搶飯碗。英國的勞工歐洲區域一體化的進程中,本來分到的一杯羹就不多,現在隨著世界經濟下行,因為工資高,工作機會反而會被歐洲其他地區低工資的勞動力搶去,於是出現了 反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思潮,英國脫歐現實原因就在於此。
如果這兩槍還不行,第三槍是擊倒留歐的關鍵,這個理由叫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雖然英國財政部專門發表悲觀分析報告顯示,如果英國投票脫離歐盟,將使英國陷入長期經濟衰退,但英國中小公司都支持脫離歐洲。它們認為,現在世界增長最快的國家是中國、方興未艾的大國是印度、發達國家中最具活力的國家是美國。歐盟都沒有和最重要的經濟體建立自由貿易關系, 歐洲怕開放,怕競爭,總想搞自己的小圈子。上不能趕上美國,下擋不住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追趕,反而在討論是否救希臘,歐盟經濟必然停滯不前,長痛不如短痛。早脫,英國早振興。
英國內部因為脫歐而撕裂,而這個傷口也同樣撕裂了歐洲。首先從歐洲方面來看,在歐盟援助希臘等問題上,強國和弱國矛盾不斷,英國走了,要法、德繼續扛下去,除了英國,有接近一半歐洲人希望有公投「脫歐」的權利。「脫歐」最踴躍的是義大利和法國:48%的義大利受訪者希望「脫歐」,41%的法國人想投票給「脫歐」。現在歐盟的經濟融合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成了雞肋。甚至歐盟二十年的一體化可能開倒車。
從世界更廣的角度說,現在隨著世界經濟的下行,發達國家反全球化浪潮上升,出現孤立主義,美國也出現了特朗普現象。發達國家的中下層因為工資高,擔心工作機會被其他地區低工資的勞動力搶去,於是出現了反對全球化的,反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思潮,英國退歐公投就象一把利刃正好插中世界經濟的軟肋。
再從歷史長遠的角度來看,這個公投反映出歐洲經濟的致命弱點, 就是歐洲的經濟無法有效地整合,美國高科技公司雲集加州築就矽谷, 中國新興公司奔赴深圳把當年小縣城建設成一線城市,但這種景象不會在歐洲出現,希臘房價低, 不會有德國人和法國人去那裡創業, 柏林經濟好也不能吸引義大利人來工作。
曾幾何時,歐洲的精英們也在規劃著歐洲經濟統一的藍圖,希望能整合歐洲, 通過信息、貿易、人才的自由流動來振興歐洲,但如今人們發現,歐洲各國卻是一個再練習也無法合奏的交響樂團,各唱各調,現在甚至連經濟弱國義大利都想著索性不要歐元,用自己的貨幣自己過,歐盟是全球區域經濟一體化最深入的地區,如果歐洲不能抱團,全球其他區域經濟整合就不知路向何方,世界貿易從區與區談判變成國與國之間談判,這樣大國如中國、美國會占據有利地位。所以歐洲的衰退,對經濟的大國比如中國和美國來說,反而是相對有利的結果。
『玖』 英國退出歐盟原因是什麼
英國退出歐盟的原因:
一、現實利益層面:
在歐盟的預算里,英國繳納的比例大約佔1/8,僅次於德法列第三位。但是,相比德法兩國利用歐元區內的有利地位,通過歐元區內的差異化利率政策,在製造業,服務業上都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反之,英國因為依然處於歐元區外,並未得到與付出相稱的好處。
二、歐盟主導權之爭:
德法主導的歐盟之所以讓英國補繳20億歐元費用,正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根本目的並非這20億歐元。是為了讓英國承擔更多責任,通過承擔更多責任,迫使英國放棄英鎊,統一使用歐元,進入歐元區,從而斷掉在歐美間騎牆的好處,一心撈取歐元區的好處。
脫歐影響
英國退出歐盟,在短期內對英國無疑是有利的。英國可以立即省下每年需繳納給歐盟財政的80億英鎊款項。支持英國脫離歐盟的人說,90%的英國經濟與對歐盟的貿易無關,但仍然受歐盟規章的掣肘,擺脫歐盟將使英國許多中小企業不受歐盟規章制度的鉗制,就業機會可能會因此增多。
在貿易方面,英國與歐洲向來唇齒相依,有一半貿易額都來自歐洲其他國家。若脫離歐盟恐令英國與歐洲貿易關系受到影響,影響到倫敦國際金融中心及資金避風港的地位,如果大量投資從英國撤出,經濟前景或進一步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