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到英國為什麼不能吃牛肉
英國是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國家,多雨光照不足,適合多汁牧草生長,適合發展乳畜業,牛肉挺平常的。宗教是英國國教,基督獨立出的分支,宗教這點上不排斥牛肉。你說的現象主要原因應該是早些年瘋牛病的關系,好幾年前有較大規模的感染,一度還轉移到其他物種上,人也有一些病例,之後當局防控做得不錯的,一發現就集體宰殺焚埋,這事過去很久了,現在社會上挺放心的。我近年來去英國的時候沒碰到過對牛肉感冒的。
② 英國真是美食荒漠么
在西方,一直有一個經典笑話:「天堂就是,英國警察、德國技師和法國廚師;地獄則是,德國警察、法國技師和英國廚師。」法國前總統希拉克曾對德俄領導人說:「英國食物是世界上除了芬蘭飯以外最糟糕的食品,你怎麼能相信飯燒的這么差的人。」
英國菜最常見的烹飪技法是水煮和煎炸。最常用的食材是牛羊魚肉、土豆、培根、雞蛋、青豆、番茄以及一些時令蔬菜。一頓正經的英國式早餐。有蘑菇、香腸、茄汁焗豆、培根、煎蛋、番茄、烤麵包片,有時也會有一種名叫「black pudding」的血腸,由豬血、乳脂以及穀粒製成。星期日燒烤(Sunday roast),其實就是烤土豆、烤肉、烤蔬菜(一般為胡蘿卜、西藍花、青豆)的大拼盤。不過不同的肉要配不同的醬汁,牛肉一般是配辣根沙司和約克郡布丁,豬肉要配蘋果醬,羊肉配薄荷醬,雞肉配麵包沙司,火雞則是蔓越橘醬以及填料。一套英式下午茶必須有的組成部分:茶、三明治、蛋糕與甜點。英式下午茶的專用紅茶為產自印度的大吉嶺紅茶、斯里蘭卡的錫蘭高地紅茶、伯爵茶。除此之外英國也有在下午茶時喝奶茶的習慣。正式的下午茶點心一般被壘成「三層架」(Three-Tier Petit Four Stand)的形式:第一層(底層)放置各種口味的三明治,第二層(中間層)是英國的傳統點心司康餅(scone),第三層(最上層)則是小蛋糕和水果塔。這個三層架點心應從下往上、由咸至甜、由淡到濃地吃。除了這種必不可少的三層點心,一些牛角麵包、葡萄乾、魚子醬等食品也會擺上來,來迎合賓客的口味。
英國菜的沉淪,有兩個關鍵的時間點——工業革命和二戰。今天人們耳熟能詳的英國食物,大多都形成於工業革命時期。最為典型的就是炸魚薯條。鐵路運輸的發展不僅使沿海地區的魚類可以運送到內陸,而且魚類的價格也大大降低。而忙碌的工人也需要廉價、攜帶方便、熱量高的食物。於是,以炸魚薯條為代表的英式快餐應運而生,它們和工業革命一樣,改變了英國人的生活方式。城市的迅速發展帶來了巨量的人口,這導致倫敦本地的食物不能自給,只能從外地運輸來食物以滿足需要。為了保證食物的新鮮,除了發明罐頭等各種保鮮法,英國人只能盡量選擇不易腐敗的食材,具體來說就是土豆。在烹飪方式上,英國人也出現了變化——水煮。一方面,水煮可以彌補食物新鮮度的不足;另一方面,對於已經忙碌一天的英國工人來說,沒有多少精力在花到烹飪上。所以,水煮雖然味道不佳,但是即安全又省事。於是,英國普通人的日常飲食就變成了一塊煮肉和兩種煮蔬菜,其中還有一種是土豆。
③ 品質最佳的牛肉
日本和牛是世界上最頂級的牛肉品種。
日本和牛養殖方式非常嚴格,在明治時期就已經開始培育。牛肉的紋理非常精緻,有點像大理石的感覺,肥瘦相間,簡直就是牛肉中的藝術品,入口即化的口感也深得無數人的喜愛。同時這也是一種新品種的牛,是良種肉牛,肉多汁細嫩,風味獨特。
一般說來,日本和牛一生能產15 ~ 16 胎,但是為了保證母牛和仔牛的健康,一般產到10 胎左右就停止配種了,母牛健康狀況好的, 也有產13 ~ 14 胎的。荷斯坦奶牛一般能產10 胎,但為了保證高產乳量以及母牛、仔牛的健康,日本的奶牛一般產6 ~ 8 胎後即停止配種而作為肉牛進行肥育。
1、安格斯牛
安格斯牛產自蘇格蘭北部地區,是英國非常受歡迎的一種頂級牛肉,現在在美國、澳大利亞以及紐西蘭國家也可以吃到正宗的安格斯牛,品質頂級味道好。
2、契安尼娜牛
契安尼娜牛源自義大利,這種牛的體型非常大,公牛最終能夠長到1600公斤,牛肉的品質也是很好,在歐美國家特別受歡迎。
④ 英國傳統食物有哪些(英國傳統食物英文介紹)
1、英國傳統食物英文。
2、英國傳統食物。
3、英國傳統食物英語單詞50個。
4、英國傳統食物簡筆畫。
1.牛肉餡餅、多佛爾鰈魚、烤牛排、炸魚及炸馬鈴薯條、康沃爾餡餅、炸魚薯條等。
2.牛肉餡餅:為牛肉或牛腎,有些特殊的味道,吃慣了會覺得非常好吃,這是小酒館中的一種典型的午餐。
3.多佛爾鰈魚:英國的魚類菜餚相當可口,倫敦市內便有幾家專營魚美菜餚的連鎖餐廳。
4.特別是在多佛爾海峽捕撈的鰈魚清淡鮮美。
5.烤牛排:這是英國菜中的代表作,由大塊帶油的生牛肉放入烤箱中烤制而成,同煎牛排一樣。
6.炸魚及炸馬鈴薯條:這是英國的「麥當勞」,是一種既便宜又方便的食品。
7.炸魚多為鰈魚或鱈魚,和炸薯條一起沾著鹽或醋食用,很受普通百姓歡迎。
8.康沃爾餡餅:源自英國康沃爾的一種餡餅,以各種蔬菜和牛肉為餡。
9.炸魚薯條:最有代表性的英國美食之一。
10.炸白魚排配上炸薯條為一套,是一種很多人喜歡外帶的小吃。
⑤ 英國的美食有哪些
1、烤牛排
這是英國菜中的代表作,由大塊帶油的生牛肉放入烤箱中烤制而成,同煎牛排一樣,在您點這道菜時,服務員會問你喜歡生一些的還是熟一些的。做好的牛肉吃時可以沾西式芥茉醬,作為輔菜的約克郡布丁也很有名。
⑥ 英國人吃牛肉嗎
英國:英國人很會保養,早上一睜眼就先喝「被窩茶」。以它沖去睡意後,麥片、牛奶、果汁、黃油點心、三明治、煮雞蛋等都被逐一享用。他們的午餐、晚餐一般為二菜一湯,牛肉、羊肉、雞鴨、魚等搭配使用,外加點心、水果和咖啡。一日三餐他們並不要求數量,但絕對講求質量。要求清淡、鮮嫩、焦香、不要辣的。而且各種調味品一應俱全,自由挑選以配合自己的口味。一日3餐外,英國人十分講究「午後茶」。公私機關每天下午4點半,免費供應紅茶,另加白糖、牛奶或少許點心。在上層社會,邀請朋友飲茶僅次於設宴,是一種社會方式。
⑦ 為什麼倫敦塔衛兵被稱作「吃牛肉者」
守衛倫敦塔的士兵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他們又被稱作「吃牛肉者」。這個綽號起源於17世紀70年代,那時為防止有人在國王的飯菜里投毒,倫敦塔的衛兵在每頓飯前都要為國王代嘗飯菜,所以因此得名。倫敦塔衛兵的主要職責之一便是看守英國王權的象徵物—皇冠和權杖。為安全起見,英國歷代國王的皇冠和權杖都存放在位於要塞東北角的馬丁塔樓內,因為這里離「叛逆者之門」最遠。這些皇冠和權杖中有不少是世上珍品,如維多利亞女王加冕時製作的「帝國王冠」,上面鑲著3000多顆寶石。還有一根嵌有一顆重530克拉寶石的權杖等,均是英國的國寶。
⑧ 英國十大特色美食
英國十大美食推薦如下:
1、奶油茶:是德文郡和康沃爾郡的傳統食品,在英國的各類茶館和咖啡店都有售。奶油茶通常由紅茶、司康(烤餅)、草莓醬以及凝固的奶油組成。如果您在不同的地方品嘗奶油茶,會注意到細節上略有不同。
比如,在德文郡,習慣把草莓醬抹在熱的司康上,然後再抹上奶油。而在康沃爾郡,一般則是先抹奶油。盡管傳統的奶油茶是作為下午茶侍奉,但是只要你樂意,隨時都可以去享用。
2、哈吉斯:如果您在蘇格蘭遊玩,千萬別錯過著名的「哈吉斯」(或稱肉餡羊肚)。第一次吃時您或許會有些不適應,這個蘇格蘭式的美味是將羊雜(心、肝、肺)、羊脂、洋蔥、燕麥粉和各種調料磨碎攪拌,然後裝進羊的胃中扎緊,放入沸水中煮熟(也有為素食者特別製作的品種)。
在蘇格蘭商店和餐館,這道菜十分常見,英國其他地區也在嘗試著逐步接受這種食物。吃的時候佐以蘿卜、甘藍、土豆,這就是傳統而地道的蘇格蘭大餐了。
3、炸魚薯條:長期以來,炸魚薯條一直是英國最流行的外賣食品。全境有1.1萬多家炸魚薯條店,這道快餐每年大約能賣出2.55億份。這一傳統美食是將魚(一般是鱈魚和黑線鱈)兩面裹粉後煎炸,再配上比美式薯條更加粗厚的英式薯條。
進餐時的傳統配料包括鹽、醋、番茄醬或蛋黃醬沙司以及豌豆糊。如果沿著英國海岸旅行,炸魚薯條堪稱經典的海濱晚餐。
4、威爾士兔子:不要被它的名字誤導,這可不是真的兔子。這道菜的起源不明,盡管自18世紀起英國人就開始以此為食。現在它已經成了威爾士的代名詞。其做法是將乳酪、咸辣醬汁混合攪拌加熱後,塗在吐司上烤制而成。
威爾士兔子在各地有各種各樣的做法,配方不同,有時會加入芥末醬、辣椒粉和伍斯特郡醬汁。
5、星期日烤肉:烤肉大餐,或稱星期日烤肉,是傳統的英式大餐,只在星期日供應。如果適逢聖誕節,則更加隆重豐盛。烤肉大餐一般包括烤肉(如羊羔肉,牛肉,雞肉和豬肉),烤土豆和各種蔬菜,還會配以約克郡布丁和各種風味的肉汁。英國許多酒店和餐廳都在每星期日供應烤肉大餐,您不妨移步那裡享用這一傳統的星期日午餐。
6、康沃爾餡餅:傳統的康沃爾餡餅,是用小塊牛肉、土豆塊、蕉青甘藍、洋蔥和一些清淡的調料做餡,然後包成字母「D」的形狀烤制。您能品嘗到各種不同的餡餅(包括乳酪和洋蔥餡的),但只有在康沃爾郡製作出的餡餅,才叫做康沃爾餡餅。
所以,如果您想嘗試正宗的可口快餐,一定要去康沃爾品嘗這一民族食品。
7、黃油酥餅:是一種香甜酥脆的餅干,由糖、黃油、麵粉烘製而成,通常切成手指狀或圓形餅干。這種頗受歡迎的餅干起源於蘇格蘭,據說現在的配方是受到蘇格蘭瑪麗女王的影響,她是扇尾形黃油酥餅的狂熱粉絲。
雖說這種食品已經遍及英國和世界各地,但沃克黃油酥餅有限公司生產的蘇格蘭版餅干,才是最知名的,也是最值得您在蘇格蘭購買的特產。
8、約克郡布丁:約克郡布丁(Yorkshire pudding)是英國的一種食品。它是英國人周日晚餐的重要組成部分,多為烤牛肉的配菜,以它獨特的牛肉香味聞名世界。「烤牛肉加約克郡布丁」甚至被稱為英國的國菜。
約克郡布丁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種布丁,它更像是一種麵包,口感也類似軟麵包,味道略帶咸,呈咖啡杯的形狀,中間凹陷及綿軟,外圍則香脆。由於約克郡布丁易於吸收肉汁,因此與烤牛肉以及牛肉濃汁(Gravy)一起食用,味道鮮美可口。
9、英式查佛:英式查佛(Trifle),象布丁一樣,是英國的傳統甜品,通常由水果,蛋糕或是餅干,custard,奶油一層一層做成,層層疊疊就是Trifle的最大特點,此外,用甜酒比如雪利酒淋泡過的蛋糕或是手指餅,也是Trifle的獨特之處。水果的清甜加上美酒的香醇,算是非常獨特的甜品。除了那些英國人離不開的烤豆、魚和炸薯條外,英式香腸外,這個很英式的Trifle算是英國人最離不開的甜點了。
10、香腸和土豆泥:英國酒吧點單率極高的一道菜,幾乎每家都有,是香腸和土豆泥(sausage and mash)、香腸主要以湖區特產的坎伯蘭香腸(Cumberland sausage)為最佳選擇。通常一份是3根香腸鋪在大量土豆泥上,或是一長條的繞成圓圈的香腸。
因為土豆在英國被看作是主食之一。然後淋上相當於英國「耗油」的洋蔥牛肉汁(Gravy)。也有的地方,配合當地的特色,加入了派(Pie)或布丁。這道菜的特點是非常管飽。但不像魚和薯條那樣細膩。幾乎所有的英國酒吧都會做這道菜。
⑨ 英國有哪些著名的美食
第十名:蘇格蘭牛肉(Scotch Beef)。產自蘇格蘭農場的特定品種的牛肉,對養殖以及屠宰過程都有規定。
第九名:哈里斯毛料(Harris Tweed) 。產自蘇格蘭哈里斯島的毛料,用當地盛產的羊毛為原料,傳統上手工編織而成。
第八名:威爾士羊肉(Welsh Lamb)。養殖在山青水秀威爾士的羊肉,味道鮮美肉質很嫩。
第七名:康沃爾濃縮奶油(Cornish Clotted Cream) 。英式下午茶中的必備配料,康沃爾濃縮奶油與果醬一起抹在司空餅上混搭享用,別具滋味。
第六名:坎伯蘭香腸(Cumberland Sausages)。產自英國坎伯蘭郡的香腸,豬肉餡含量必須超過九成,比一般的香腸要粗,盤起來可達半米長。
第五名:斯蒂爾頓藍紋乳酪(Stilton Cheese)。斯蒂爾頓乳酪是受歐盟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的乳酪種類之一,只有在德比郡, 萊斯特郡以及諾丁漢郡三個地區生產,且需遵守一些製作過程原則的乾酪可以用此名字出售。
第四名:梅爾頓莫布雷豬肉餡餅(Melton Mowbray Pork Pie)。2008年,歐盟授予梅爾頓莫布雷豬肉派「產地標志保護」(PGI)——與香檳具有同樣的卓著地位。
第三名:蘇格蘭威士忌(Scotch Wisky)。1988年英國公布蘇格蘭威士忌法案,對材料、蒸餾製作方法、酒的度數等有嚴格的規定。
第二名:澤西皇家土豆(Jersey Royal Potatoes) 。已經有140多年歷史的這款土豆,有獨特的清甜味道。每年這一品種的新土豆上市,意味著黑暗冬天的結束。
第一名:康沃爾肉餡餅(Cornish Pasty)。傳統的康沃爾肉餡餅餡料有:牛肉、土豆、蕪菁和洋蔥,以鹽和胡椒調味後烤制。
⑩ 英國用餐那些事
英國菜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Simple。簡而言之,其製作方式只有兩種:放烤箱烤,或者放火鍋里煮。做菜的時候不放調味品,吃的時候再依個人愛好放些鹽、胡椒或芥末。
隨著社會進程的發展,許多國家的飲食口味都在不斷變化,刺激著食客的味蕾,但英國人的餐桌上卻少有新意,食材不變,習慣不變,口味不變,就連烹飪方法也是缺少變化,就像一成不變的英國紳士一樣保守傳統。
時光荏苒,幾千年就這樣飛過,其他國家都發展出了各種各樣新鮮的烹飪方法,唯獨英國人固步自封。估計是因為不列顛是海島,離歐洲大陸有一定距離,很難受到那邊的影響。話說回來,英國人用了這些年慢慢適應所謂的飲食文化。惟一的小小收獲是美國發明了巧克力之後,1980年傳到了英國。英國人很好奇怎麼吃,後來發現也可以按經典的方法處理——放在羊油里炸上一天再吃。
麵包、熏鹹肉、燴水果、麥片、橘子醬等,是英國人的早餐;而午、晚餐,一般是兩菜一湯和點心。他們有在下午喝咖啡的習慣,咖啡、蛋糕、三明治、布丁等,都是下午茶中的重點美食。另外,英國人還有進餐前喝酒的習慣英國蘇格蘭的"威士忌"世界名。
「早餐吃得像國王,午餐吃得像王子,晚餐吃得像乞丐」。這句英國諺語可謂道出英式早午晚餐的真諦。
英國王室自古以來就是大不列顛人民生活方式的典範,只要是王室的生活,上層階級就會仿效,平民百姓自然也會跟進。
英式的早餐文化起源於13世紀,那個時代是英國金雀花王朝時期,也是英國歷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期,亨利二世、「獅心王」理查一世、愛德華一世都是英國歷史上的明君。國力的強盛令人民的生活品質提升,更多國民能仿效王室的華貴作派,貴族般的早餐開始流行,並且形成一種長久的文化,以後不論英國強盛與否,帶著貴族血統的早餐依然被傳承下來。
現在的英式早餐,沒有了那些高卡路里的食物,開始選擇麥片、蔬菜沙拉、水果作為早餐的主要食品。吃的順序是先喝果汁,然後再吃燕麥片、玉米片,再吃香腸、煎蛋一類的主菜,最後喝上一杯紅茶。
英式早餐最經典的飲品當屬早餐茶。英國人的早餐茶比較濃,選用南亞老殖民地的紅茶。有些人喜歡單一品種茶葉,有些人喜歡拼配茶,拼配茶分別來自印度、錫蘭、肯亞等地,也有的人會喝中國的紅茶。
最適合的英式早餐茶是阿薩姆茶,茶葉外形細扁,顏色為深褐,茶湯濃厚,色澤深紅稍褐,帶有淡淡的麥芽香和玫瑰香,口味濃烈。而另一款著名的大吉嶺茶口感柔和、偏淡,適合在喝下午茶的時候選用。重口味的紅茶會有澀味,可以用牛奶來中和口感,並且添進怡人的奶香。
午餐特別簡單,只吃一個三明治加蔬菜沙拉。
英格蘭貢獻給全世界最偉大的發明大概就是三明治了。三明治一般是作為中午的午餐。三明治的製作在現在看來非常簡單,不過就是把乳酪或者火腿夾在兩塊麵包中間罷了,可是在三明治出現之前,又有誰想到可以這么搭配呢?18世紀時,英格蘭東南部桑威奇小鎮(Sandwich)上的桑威奇伯爵(Earl of Sandwich),吩咐自己的僕人把冷盤肉夾在兩片麵包中間,送到自己的辦公桌前,方便自己一邊吃飯,一邊工作。後來,兩片麵包加肉,就成了三明治的最初版本,到現在,三明治中間可以添加的食物已經遠遠不止肉了。
通俗點說,就是麵包加乳酪,據推測呢,最初可能真有莊稼漢這么干過,把麵包和乳酪用手絹兒包著帶到田裡吃。現在,英國的有些酒吧酒館里仍然有這種所謂的「莊稼漢午餐」,點上一份,再配上一杯麥芽啤酒,簡直是絕配。不過,現在的「莊稼漢午餐」也有了發展創新,出現了各式各樣的「XX午餐」。比如說「農夫午餐」就是麵包加雞肉,「畜牧人午餐」就是麵包加火腿,「法式午餐」就是布里乾酪加法棍麵包……如果想要換一種乳酪和麵包的組合方式,還可以嘗試威爾士的乾酪麵包片。
英式下午茶是英國飲食的一部分。 英王室 「下午茶」的概念起源於1840年的英格蘭。這都是因為有一位公爵夫人在晚飯時間還沒到的下午就餓了。這項儀式慢慢地變得更加講究,她還邀請朋友來一起享用,於是不久之後,上流社會的所有人都在用下午3點到5點的「下午茶」了。
喝下午茶的最正統時間是下午四點鍾。因為在以前庄園里的英國貴族們過著早餐豐盛、午餐沒啥、晚餐8點的生活,所以通常每天下午4、5點的時候需要吃些甜點。
High tea指在飯廳的高桌上享用,盛行於普通大眾,因為一般晚餐最早要在8點才能開始,這是作為一天的勞累後補充體力的餐前小食。
典型的英式晚餐就是「一葷兩素」。「一葷」一般就是豬肉、牛肉、羊肉三選一;而「兩素」就是英國人絕對離不開的飯桌兩寶,土豆+胡蘿卜,有時候也會是甘藍或者西蘭花。盡管這樣的搭配已經流行了幾個世紀了,不過估計這個搭配就像麵食對於中國北方人、大米對於南方人一樣,就這么長久下去。
既然先說的葷,不如就從葷說起。英國人愛吃牛肉、羊肉甚至鹿肉,以肉為主食材的菜餚也層出不窮。要論英國最好的肉在哪裡,不細說恐怕不行。蘇格蘭的安格斯牛提供著全英國最好吃的牛肉,而威爾士的羊肉也是大有名氣,至於鹿肉,在蘇格蘭很常見,威爾士和英格蘭的部分地區也有。
英國人愛吃烤肉,尤其愛吃烤牛肉。吃完烤肉會不會覺得太膩?與烤牛肉搭配的還有另一道經典英式菜餚——約克郡布丁(Yorkshire pudding),「烤牛肉加約克郡布丁」甚至被稱為英國的國菜。這個布丁其實就是經過烘烤的麵糊,一般呈碗狀,裡面填滿了燉肉、豆子和蔬菜,甚至還有可能出現咖喱,畢竟咖喱現今已經超過炸魚和薯條在英國人民心中的位置,在英國外賣中占據領頭位置。
作為英國經典菜餚之一的約克郡布丁經常出現在人們星期天的午餐晚餐中。和我們想像的(甜品)布丁不一樣,約克郡布丁更像是一種麵包,口感也類似軟麵包,味道略帶咸,呈咖啡杯的形狀,中間凹陷及綿軟,外圍則香脆。簡單說約克郡布丁就是經過得當的烹飪手法烘烤處理後的麵包,非常美味可口,尤其適合搭配汁多的肉類。另外一個與約克郡布丁搭配的是香腸,它們合二為一時還有一個美名叫「蟾蜍在洞」(Toad in the hole),也是英國經典晚餐的食物搭配。除此之外,在英格蘭北部的小酒館和咖啡館里,布丁被放進碗里,再配上燉肉、豆子、蔬菜及醬料,一盤地道的本地美食就成了!
英國最著名的菜就要算是炸魚和薯條了。它有英國國食之稱。源於歐洲英倫島裹上美味的漿粉再炸制的方法,食用時配上香脆的薯條和各種時令蔬菜沙拉。幾百年前的漁人為保持從深海中捕撈上來的野生魚的肉質新鮮度,發明了這種做法。
不管各國人民如何看待這道「名菜」,它都掛著「英國名菜」的標簽越走越自信,而且還有發揚光大的趨勢。全境有1.1萬多家炸魚薯條店,這道快餐每年大約能賣出2.55億份。這一傳統美食是將魚(一般是鱈魚和 黑線鱈)兩面裹粉後煎炸,再配上比美式薯條更加粗厚的英式薯條。進餐時的傳統配料包括鹽、醋、番茄醬或蛋黃醬沙司以及豌豆糊。
去英國各地看看,每個地方的炸魚和薯條味道都有不一樣,有的地方薯條綿軟微濕,有的薯條偏硬質一點。而有的地方魚偏清淡,有的地方魚重油一些。總之,離海遠一些的地方,對於這道菜把控能力要弱一些。建議大家到臨海城鎮感受一下最美味的炸魚和薯條。當然中國人的胃更偏愛清粥一碗,加榨菜或腐乳。
Aubergine(茄子):不用懷疑,就是我們常說的茄子,只是個頭比中國茄子大很多,水分也更少,更硬一些。美式英語和澳大利亞英語稱為「Eggplant」;
Bangers(香腸):也在口語中常被稱為Sausages;
Bap(軟麵包卷):大又寬,且柔軟的麵包卷;
Black Pudding(黑香腸);一種香腸,原料有豬血等;
Bun(麵包卷):甜的麵包卷,比如奶油麵包卷等;
BYO(自帶):就餐時自帶飲料;
Corkage(開瓶費):不要以為只有中國才有「開瓶費」;
Cream Tea(奶油茶點):一份茶+一份帶果醬/奶油的烤餅;
Fish Fingers(凍魚條):帶有麵包屑的魚片,經常是以冷凍狀態出售;
Greasy Spoon(廉價小吃店):一般用於口語之中;
Pimms(飄仙酒):烈酒+檸檬+薄荷+新鮮水果調制而成;
Shepherd』s Pie(肉餡土豆泥餅):一層碎肉牛肉洋蔥,一層土豆泥,烘烤而成的餅;
Shout(請客喝酒):通常是一群人,輪流請喝酒,口語;
Snug(雅室):酒吧里的小隔間;
Treacle(糖蜜):黑色糖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