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英國少火山、地震
要說清楚的話,就得從原理上說起了。
關於火山:
受火山成因的影響,世界各地的火山大多分布在板塊交界處
成因:
板塊構造學說主張板塊的運動,是由於地球內部軟流圈的熱對流造成的。而當板塊互相推擠,密度較大的一邊會下降到另一邊下方,稱作隱沒,而發生隱沒的帶狀地區稱為隱沒帶或聚合性板塊交界。地底的高溫會將隱沒的板塊熔融,形成岩漿。岩漿藉由浮力緩緩上升,最後聚集成為岩漿庫,就是火山底部儲存岩漿的場所。而當岩漿中的氣體壓力累積到一個程度,火山就爆發了。例如:環太平洋地區的火山,大多為此種火山。 有些火山分布在板塊的張裂性交界上,也就是兩個板塊分離的帶狀地區。在這種地區,高溫的地函物質會上升,形成海底火山山脈,稱作中洋脊。
熱點的移動形成火山島鏈還有一些火山並不位於板塊的交接處,例如美國黃石復式破火山口及夏威夷群島。火山學家稱這些火山是坐落於「熱點」上。目前熱點的作用機制尚不清楚,但科學家普遍認同熱點是由地函底部上升的「熱柱」造成。當板塊在熱點上做水平移動時,便有一連串的火山生成。這樣作用連續發生後,會造成一系列的火山島群,而離熱點越遠的火山其生成年代越老。
關於地震: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指由地震波所造成岩石圈的振動。自然現象和人為因素都能造成地震波。
地震主要有幾種:
構造地震
由於地殼運動引起地殼岩層斷裂錯動而發生的地殼震動,稱為構造地震。由於地球不停地運動變化,從而內部產生巨大地應力作用在地殼上。在地應力長期緩慢的作用下,造成地殼的岩層發生彎曲變形,當地應力超過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強度時便會使岩層斷裂錯動,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釋放,形成構造地震,地震學家通常用彈性回跳理論來描述這個現象。世界上絕大多數地震都屬於構造地震。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活動時岩漿噴發沖擊或熱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較小,數量約佔地震總數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關聯。火山爆發可能會激發地震,而發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發。
陷落地震
由於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於地下采礦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層崩塌陷落而引發的地震,稱為陷落地裂。這類地震約佔地震總數的3%左右,震級也都比較小。
誘發地震
在特定的地區因某種地殼外界因素誘發而引起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隕石墜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水庫地震。水庫蓄水後改變了地面的應力狀態,且庫水滲透到已有的斷層中,起到潤滑和腐蝕作用,促使斷層產生新的滑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水庫蓄水後都會發生水庫地震,只有當庫區存在活動斷裂、岩性剛硬等條件,才有誘發的可能性。
也就是說,如果處於非版塊接壤地區,火山和地震的出現幾率就會少很多很多。英國處於歐亞版塊,相近的為加勒比版塊和非洲版塊,一來里接壤處有相當距離,二來這幾個版塊相對比較穩定,所以英國很少有地震和火山。而同樣是島國的日本,因處於歐亞版塊,太平洋版塊,和菲律賓版塊3個中間,加上太平洋版塊的不穩定,所以地震多發。而不是說凡是島國都會多地震。
㈡ 英國有地震的情況嗎
2008-2-27
操作
英國星期三(2月27日)當地時間凌晨發生5.3級地震,這是當地近25年來最強烈的地震。地震發生凌晨1時左右,從英格蘭東北部的紐卡斯爾到西北部的曼徹斯特以及英格蘭中部地區和位於英格蘭南部的倫敦都有明顯震感。地震震中位於英格蘭東部林肯郡的馬克特拉森在林肯郡北部的南約克郡,一座建築的煙囪受地震影響倒塌,造成一名老年男子腿部受傷。 英國地質調查局專家解釋說,5級左右的地震可能給震中附近的建築造成一定的破壞。 這位專家還透露,在英國大約沒10至20年就會發生一次5級左右強度的地震。 這是自1984年威爾士發生5.4級地震以來英國發生的最強烈地震。而英國有記錄以來最強烈的地震發生在1931年,強度為6.1級。
㈢ 英國會發生地震么哪些地區比較危險
英國因為不在地震帶上,所以很少發生地震,但是,硬要說的話,北愛爾蘭地區和東南地區,發生地震的幾率會大些,因為它們分別靠北大西洋海嶺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更近一些英國紐卡斯爾大學 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自1970年以來,英國記錄的地震中至少五分之一是由人類活動所引發,不過,這些地震中大部分的震級都不高。
該數據顯示,1970年至2012年間,英國共發生了約8000次陸上地震。
紐卡斯爾大學研究人員領銜的這個研究項目分析了其中1769次地震,它們的震級在1.5級或以上。他們發現,其中21%與人類活動有關;40%屬於自然發生;其餘39%則原因未明。
英國有記錄最早的「人造地震」發生在1755年,當時德比郡的一座鉛礦坍塌引發輕微地震。
紐卡斯爾大學 研究人員說,過去數十年裡,人類活動尤其是開礦導致比較頻繁的「人造地震」,僅在1991年就記錄了超過40次相關地震,不過,隨著英國許多礦井被關閉,這類低震級地震發生的次數也隨之大幅下降。
不過,研究人員警告說,隨著近年來英國政府推動頁岩氣開發,所使用的水力壓裂法開采技術可能會再次引發頻繁的「人造地震」。
2011年,英國蘭開夏郡一處頁岩氣開采點就曾發生2.3級地震,開采也隨之被暫停。全球由水力壓裂法導致的有記錄的最嚴重地震發生在加拿大,震級達到4.4級。
紐卡斯爾大學的理查德·戴維斯說,政府有必要更深入了解頁岩氣開發的情況,以便設立一個開發「底線」,否則一旦大規模開發很可能會帶來無法預知的地質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