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國是發明坦克的國家,為何如今在軍隊中極少裝備坦克了
因為英國的軍費不夠了。
但是,我沒想到世界上擁有最多武裝部隊的國家如此失望,以至於今天甚至不可能建造一輛坦克。英國現役裝備的主戰坦克是挑戰,完美繼承了英國的重型防護風格,因此與德國坦克系列相比,性價比並不高。這種武器自然在國際市場上受到稱贊,國內銷售不能僅靠國內需求來實現,但是隨著英國軍方開支的緊縮,大部分資金都用於建造核潛艇。長期沒有更新其坦克裝備的軍隊已經關閉了坦克製造工廠。發明坦克的國家無法製造坦克,這有點諷刺。
B. 為什麼二戰中的英國這么弱
現在仔細想來,二戰時期的英國似乎沒有打過什麼像樣的仗。不列顛空戰中算是抗住了德國人,然而在北非被隆美爾一頓狠揍,後期在美國的強力支持下才打贏了阿拉曼戰役;在東南亞動不動就是投降,甚至慘到中國都要幫他派遣遠征軍;歐戰就更不行了,蒙哥馬利搞了個“市場花園”,然後被德國人揍得滿頭包。而一戰前的英國可是赫赫有名的“日不落帝國”,同時一戰結束後它瓜分的戰利品也是最多,德國的殖民地有百分之六七十都歸了英國人了,它怎麼就變成了二戰中的弱雞了呢?
與此同時,英國政府也並沒有聽取傳統工業之外的聲音,他們對於新興工業重視不足。甚至於為了保護傳統工業,英國政府不惜動用貿易保護來挽救那些生產效率低下的傳統工業,使得新興工業沒有機會成為經濟恢復的引擎。當英國人還在想方設法保護那些沒有競爭力的企業時,一場波及全世界的“經濟大蕭條”又給了英國人一記重拳。700萬英國人因此而失業,為了保護國內就業,英國又執行了更為嚴苛的貿易保護。
這惡性循環就這樣被建立了,為了保護就業,不能淘汰傳統的低競爭力企業;又因為傳統的低競爭力企業太多,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又引發了更強烈的貿易保護;這所謂的經濟恢復政策,也就更難執行了。
C. 六一 節班會主持稿(六一的來歷,六一的詩歌)
有關六一兒童節的來歷和習俗
六一兒童節的來歷
六一兒童節,在每年的6月1日舉行,是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
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裡的房舍、建築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
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在此以前,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就有兒童節。1925年,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倡議建立兒童紀念日,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積極響應,先後建立了自己國家的兒童節,英國規定每年的7月14日為兒童節,美國規定5月1日為兒童節。日本的兒童節很特殊,分男女兒童節,男兒童節5月5日、女兒童節3月3日。我國在1931年也曾經規定4月4日為中國兒童節。
自從1949年確立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以後,世界各國紛紛廢除原來的兒童節,而統一為"六一國際兒童節"。我國中央政府1949年12月宣布:以"六一國際兒童節"代替原來的"四四兒童節",並規定少年兒童放假一天或七天。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國家。在歐美國家,兒童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舉行社會公眾性的慶祝活動.往往有人誤解為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將6月1日定為兒童節,事實上,在近年,美國的一些組織也開始考慮將兒童節定在6月1日。
六一兒童節的由來
1925年8月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關於兒童福利的國際會議上,首次提出了「國際兒童節」的概念。
這次大會有54個國家的愛護兒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通過《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宣言中,對於兒童精神上應有的享受、貧苦兒童的救濟、兒童危險工作的避免、兒童謀生機會的獲得,以及怎樣救養兒童等問題,均有熱烈討論。
自此次大會後,一方面藉以鼓舞兒童,讓兒童感到幸福、快樂,另一方面也為引起社會重視與愛護,各國政府都先後規定「兒童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裡的房舍、建築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帝國主義戰爭販子虐殺和毒害兒童,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正式決定每年6月1日為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即國際兒童節。
1954年12月14日,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定11月20日為世界兒童節。決議號召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的權利。指出全世界所有民主團體和成年男女要同僱用男女童工現象作斗爭,由國家保護兒童的健康,用削減軍費的辦法滿足兒童所需的經費。
兒童節習俗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給所有兒童創造良好的家庭、社會和學習環境,讓他們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一直是世界各國努力的目標,一年一度的「六一國際兒童節」就是專門為兒童們設立的節日。
印度:特別紀念日作兒童節
印度將獨立後的第一任政府總理庄亞魯的誕辰紀念日11月14日作為兒童節,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印度的兒童會有各種民族氣息濃郁的舞蹈、音樂表演,政府也會出面組織一些慶祝活動。
伊斯蘭國家:快樂的「糖果節」
大多數伊斯蘭國家都將齋月後第14天定為「糖果節」,對孩子們來說,這也是最快樂的兒童節。「糖果節」一般為期三天,小朋友們三五成群,到附近的各家各戶索要糖果。按照當地民俗,大人們不能拒絕兒童的要求,所以孩子們這一天總是能滿載而歸,歡天喜地。
非洲國家:持續一月的兒童狂歡節
非洲西部的兒童節是瘋狂的,他們的國家大都有專門的「兒童狂歡節」,而且往往持續一個月。非洲人歷來能歌善舞,在「兒童狂歡節」里,盡管人們的生活條件各不相同,但所有孩子都會盡情歡樂,熱鬧非凡。
伊拉克:不知道還有兒童節
不過,比起上述國家的兒童,伊拉克的孩子們就可憐多了,當許多國家的小朋友在歡慶兒童節的時候,伊拉克兒童大多根本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節日。他們仍一如既往,或在學校上課,或在作坊打工,或沿街乞討。
一些伊拉克人透露,在薩達姆執政的20多年裡,6月1日被定為伊拉克的石油國有化日。每到這一天,伊拉克全國要舉辦各種慶祝活動,但與兒童無關,所以孩子們就沒有過過兒童節。
在被忽略的兒童節里,伊拉克幼兒園、小學里沒有任何節日氣氛,自然也不會有慶祝活動。
哥倫比亞:兒童節戴面具、扮小丑
中美洲國家哥倫比亞將每年的7月4日定為兒童節。在這個節日里,全國的學校都要舉行各種生動活潑的慶祝活動,兒童們還常常戴上各式各樣的假面具,扮成小丑的樣子在街頭玩耍,十分開心。
巴西:看病打針,健康第一
巴西的兒童節在8月15日,這一天正好也是巴西的「全國防疫日」。所以,每到這個日子,各地的醫生們都要為孩子們看病,還要給5歲以下的兒童注射預防小兒麻痹症的疫苗,表明政府十分關心兒童的健康。另外,巴西的「聖母顯靈日」10月12日也往往作兒童節,全國會有一些慶祝活動。
韓國:繽紛禮物手機受寵
韓國的兒童節是5月5日,每年節日來臨之前,韓國的父母們都要給自己的孩子准備他們最希望擁有的禮物,各大百貨商場也紛紛進行各種促銷活動。
盡管父母心目中的最佳禮物一般都是比較實用的東西,如書籍、服裝、玩具等,但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一些相關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韓國兒童最渴望的兒童節禮物是手機,其次才是游戲機、玩具、寵物、電腦和書籍等。
瑞典:「男孩節」VS「女孩節」
歐洲國家瑞典也把兒童節分得比較細,每年的8月7日是「男孩節」,又稱為「龍蝦節」,意思是鼓勵全國的小男孩學習龍蝦的勇敢精神。這一天,孩子們要打扮成龍蝦的樣子,表演一些非常活潑可愛的節目。
12月13日則是瑞典的「女孩節」,又叫「露西婭女神節」。露西婭是瑞典傳說中專門保護女孩的女神,每到這個節日,女孩子都要打扮成女神的模樣,為其他孩子做好事。
俄羅斯:國際兒童節在這里誕生
俄羅斯的兒童節和國際完全「合拍」,就在6月1日。每當兒童節來臨的時候,俄羅斯各地的孩子們都會興高采烈地歡度自己的節日,還會表演一些民族歌舞,學校里則舉行慶祝活動。
其實說起兒童節的來歷,與俄羅斯有重要關聯。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德國:慶祝方式各不相同
在冷戰期間,東西德國在兒童節上做法迥然不同。首先,日期就不一樣:東德定在6月1日,西德定在9月20日;其名字也不同:東德稱為「國際兒童節」,西德稱為「世界兒童節」。另外,節日的傳統也有區別。
在民主德國,兒童節開始於1950年,之後每年的這一天,都是孩子們一年中最開心的日子。往往會收到家長的祝福和禮物,在學校里也會舉行特別慶祝活動,例如郊遊等。在聯邦德國,兒童節並沒有特別的意義,許多人甚至都不知道這個節日的存在。
土耳其:國家主權及兒童日
4月23日,是土耳其的「國家主權及兒童日」。這個節日來自土耳其獨立戰爭期間1920年土耳其國民大會的召開日期。1929年,根據兒童保護組織的建議,這一天被定為兒童節。從1986年起,土耳其政府開始在4月23日慶祝國際兒童節。
日本:兒童節
日本的兒童節,叫做「兒童日」(日語:こどもの日),是一個傳統節日。在每年的5月5日,日本的家庭都會慶祝孩子的長大。二戰前,這個節日被稱為「端午節」(日語:端午の節句),並且只是男孩的節日。1948年,當這個節日成為公眾假日的時候,便成了慶祝所有兒童幸福和福利的節日。在節日當天,日本的家庭都會在屋頂上懸掛魚狀的標志,用來象徵兒童消除厄運,克服困難,順利成長。
不過日本在3月3日還有單獨的女孩節,從上巳節發展過來,女兒節以擺放各種玩偶來慶祝。男兒節懸掛鯉魚旗是源自中國的「望子成龍」和「鯉魚跳龍門」的傳說。
韓國:兒童節
韓國的兒童節開始於1923年,是從「男孩節」演變過來的。這也是韓國的公眾假日,定在每年的5月5日。家長們通常會在這一天帶孩子去公園、動物園或者其他游樂設施,讓孩子開心地度過假日。
印度:兒童節
在印度,兒童節的日子就是開國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的生日,也就是每年的11月14日。
土耳其:兒童節
4月23日,是土耳其的「國家主權及兒童日」。這個節日來自土耳其獨立戰爭期間1920年土耳其國民大會的召開日期。1929年,根據兒童保護組織的建議,這一天被定為兒童節。從1986年起,土耳其政府開始在4月23日慶祝國際兒童節。
泰國:兒童節
泰國的兒童節在一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六。
D. 軍費開支英國和印度差不多,為何印度能買新裝備英國不夠用
我們打開近幾年的世界各國軍費開支情況會發現,在2017年的軍費開支中,英國排在第6為507億美元,印度排在第5為525億美元,兩者之間的軍費差距約為20億美元。
面對這樣的情況,印度唯一能做的就是買,在國際市場上購買自己想要的、能夠買到的武器,比如印度和法國達成了"陣風"購買合同,達到了單價2億美元的天價;印度和俄羅斯達成協議,購買俄羅斯的二手米格戰機等。
而反觀英國這就不一樣,英國為了自己建造"女王級"航母,提前退役了"無敵級"航母,還有封存了部分海軍艦艇,還將退役的兩棲攻擊艦賣給巴西,來補貼建航母。
E. 英國防長:英軍費支出到2030年將翻一番,達到1千億英鎊,將花在哪
英國花在烏克蘭的戰爭上,會為烏克蘭的戰爭提供了一定的經濟援助,使得烏克蘭能夠短時間的渡過危機。
俄羅斯過去曾迫使烏克蘭加入軍事力量,而烏克蘭獲勝只是時間問題。然而,美國、英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不願意介入此事。當俄羅斯襲擊烏克蘭時,他們提供軍事援助,這意味著西方國家利用烏克蘭清洗俄羅斯,消耗俄羅斯的綜合國力,此外,當烏克蘭無法再次崛起時,英國立即躍躍欲試,告訴世界它將在2023年向烏克蘭提供至少23億英鎊的援助,這足以支持烏克蘭,從側面也可以看出,英國看不到俄羅斯獲勝,但希望通過烏克蘭摧毀俄羅斯的國際地位。
F. 曾經世界最強的大英帝國,如今還有多少家底
如今的英國依然強大,尤其是傍上美國這個大腿之後,英國一直便是一西方老二自居!
當然了,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強國,英國靠的是實力,其有著發達的工業基礎、農業基礎!其製造業製造業與 科技 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在歐洲,英國絕對是最強者之一!
經濟方面稍稍落後於德、法,但也是全球有數的經濟強國,倫敦乃是歐洲乃至全世界的金融中心,英鎊更是國際通用貨幣之一。
在軍事方面,特別是在海軍方面上,英國具有一定優勢。英國擁有兩艘在建尚未服役的航空母艦和一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德國沒有航母,法國有一艘。至於核武器方面,整個歐洲也就同為五大流氓之一的法國能和英國叫板。
英國的軍事實力——歐盟各國的縮影
英國的軍事實力在歐洲國家中並不弱,但是隨著英國政府對軍費上的控制,近幾年來,英國的軍事能力已經走向了下坡路,武器研發沒有資金,武器設備更新緩慢,其他歐盟國家的情況和英國相似,他們過分尋求經濟上的發展,而忽略了軍事的能力,而這一切都是美國希望看到的……
【陸軍實力】
英國陸軍將主戰坦克挑戰者2(345輛)作為火力核心,配合146門機動榴彈炮與裝甲車部隊的協同作戰,有著非常強大的突破能力,但是英國的軍事信息化並不發達,若與俄國交戰會很快處於被動局面。
【空軍實力】
二戰時期的英國皇家空軍可謂是戰績輝煌,當時幾乎其所有主戰類型的飛機都是由英國自主製造的,二戰結束後,英國空軍續寫輝煌先後研發出了狂風戰斗機、台風戰斗機、AV-8B「鷂式」戰斗機,戰機數量一度達到了9200架。堪稱恐怖!
現如今,英國沒有足夠的軍費支持五代機的研發,英國空軍進入了停滯不前的階段,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使英國空軍發展緩慢,但數千架戰機所組成的空中戰斗群實力依然強大。
特別是當了美國的鐵桿小弟,各種資源都是優先體驗。五代機F-35無疑會讓其成為歐洲空軍實力最為強大的國家!
【海軍實力】
英國在海軍方面實力存在一定的問題,雖然有航母,但卻沒有配套的艦載機,沒有艦載機的航母相當於被砍下雙臂的軍人,發揮不出全部的實力。不過隨著F-35的上艦,英國航母編隊或許會成為繼美國之後,最為強大的航母艦隊。
拋開航母來說,英國皇家海軍的驅逐艦、核動力潛艇、護衛艦都是領先世界水平的。
總的來說,英國海軍實力還是比較強的,要知道,這個國家可是有著世界現代海軍搖籃之稱,其底蘊非常深厚!
【核實力】
這個就不用說了,五大流氓之一,核武器那是沒跑了!
總結:
英國的經濟水平和軍事實力雖然一直處於下滑態勢,但是卻並不落後,英國依然是世界發達國家與軍事大國,根據英國脫歐的行為來看,英國正在尋求擺脫歐盟的控制,徹底的倒向美國,然後開始走向真正的「獨立、自主」。 還有大家別忘了,日不落帝國雖然不在了,但是「英聯邦」還在!這個「聯邦」雖然沒有太大實質性的意義,但多少算是一種聯盟,其國際影響力不可小覷!
當今的英國,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在19世紀,英國有「日不落帝國」的美稱,曾經是當時全世界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經濟、軍事、 科技 和工業等都是首屈一指。如今的英國,雖然衰落了許多,但是仍然是當今世界的強國之一,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仍然具有非常雄厚的家底。
之所以19世紀被稱為是英國的世紀,最為主要的原因是英國在19世紀40年代,完成了英國的工業革命,該工業革命大約持續了將近100年,蒸汽機是這個時期最重要的代表。制度層面英國保護私人財產權,並且對君主的王權進行了限制,實現了立憲君主制。經濟與政治方面都為英國的強大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保駕護航。強大起來後的英國,依託軍事力量,開始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其血腥的殖民擴張,其殖民地遍布全球,包括現在的印度、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都曾經是其殖民地。
進入20世紀後,先後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成為了英國衰落的轉折點。美國在19世紀末期崛起,到了兩次世界大戰後,全方位超越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二戰後英國原來的殖民地紛紛獨立成為新的國家,英國由於衰落,無力阻止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興起的民族解放和獨立運動。英國在20世紀將最強大國家的寶座讓給了美國。
當今的英國仍然具有雄厚的家底:
1 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政治地位高。
中國、美國、俄羅斯、法國和英國,這5個國家,是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每個國家都有寶貴的一票否決權。
2 英國經濟方面仍然是當今世界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之一。
在歐洲,德國、英國和法國是最強大的3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2018年英國的GDP為 28286億美元,位居世界第5位,排在法國前面。英國前面的4個國家分別是美國、中國、日本和德國,倫敦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
3 英國 科技 發達,尤其高等教育方面
英國的高等教育十分發達,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是其高等教育的傑出代表。這些高校,每年為英國輸出大量的傑出的人才,一般國家是無法比擬的。英國的軟實力是十分強大的。
牛津大學圖片:
劍橋大學圖片:
4 英國的軍事強大
英國擁有航空母艦、核潛艇和帶有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在當今世界,其軍事力量也僅僅弱於美國、俄國和中國,與法國軍力比較接近。
英國核潛艇圖片:
5 仍然是英聯邦的領袖
英聯邦由英國的前殖民地和保護國組成的國際組織,在極大程度上是大英帝國的延續,該俱樂部仍有53個會員國,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奈及利亞、南非和大不列顛等國家,這些國家經由自願聯合結合在一起。英國是該組織的龍頭,秘書處設在倫敦。
英聯邦會徽圖片:
總之,英國盡管現在已經嚴重衰落,但是英國的家底仍然十分雄厚,是當今國際 社會 的主要強國之一。
英國就人口來講不過6000多萬,相當於中國的一個小省人口。差不多和浙江省人口一樣。而英國的著名公司卻還是蠻有世界范的。比如勞斯萊斯。勞斯萊斯不僅僅生產手工造豪華 汽車 ,還是世界三大航空發動機的生產企業之一。波音飛機的很多機型使用的是勞斯萊斯發動機。我有個朋友她父親就是勞斯萊斯的,是維修保養勞斯萊斯發動機的工程師。飛機賣到哪裡,修勞斯萊斯發動機的技術人員也配備到哪裡。空客也使用英國勞斯萊斯發動機。其實就這一個公司就足夠養活英國這么少的人口了。排名在世界500強中的英國企業有16家之多。想想這個數字,英國的家底說起來也蠻殷實的。我想我們一定有不少人看到過BP石油。bp石油也是滿世界都有。英國排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有16家之多。有銀行保險業,比如匯豐控,股巴克萊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渣打銀行等,還有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通訊公司沃達豐,世界排名前三的特易購零售業等。
英國幾乎和瑞士有差不多數量的世界500強企業,只是瑞士更偏向於精密機械加工和銀行業。英國呢,你說它的航空發動機不算精密製造也不行,但是英國在資源類的,能源類的,有多的佔比。英國2018年的GDP是3.4萬億美元。按照6400萬人口來算人均5萬多美元,這絕對算得上是富裕國家了。
作為曾經的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英國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已經慢慢走向衰落,但是如今仍然是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國家之一。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曾經的大英帝國究竟還剩下多少家底。
經濟方面
在經濟方面,英國仍然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2018年,英國的GDP總量達到了2.8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5,僅次於美、中、日、德,在歐盟中排名第二,歐盟的三駕馬車之一。
英國的法定貨幣英鎊是世界上流通最廣泛的貨幣之一,在全球外匯儲備中排名第三,僅次於美元和歐元,英國的金融業十分發達,倫敦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金融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匯交易市場,全球31%的貨幣業務在倫敦交易,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交易市場,世界第三大保險交易市場,倫敦金融城從業人員達到了40萬人,倫敦是當之無愧的歐洲經濟中心。英國服務業實力雄厚,服務業產值佔到了國內生產總值的70%以上,英國 旅遊 業發達, 旅遊 業收入排名世界第五,僅次於美、西、法、意。
與此同時,英國的工業發達,在航空、國防、醫葯等行業保持著世界先進水平。
政治方面
英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同時,英國還是北約、歐盟(已退出)、英聯邦、G8集團等120個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在國際 社會 中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英國是美國的盟國,美英關系一直是英國組重要的雙邊關系,由於美國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美英一直保持著特殊的國家關系。作為英聯邦的重要成員國,英國一直在英聯邦中保持著主導地位,英國女王至今仍是16個國家名義上的君主。
軍事方面
英國軍事工業發達,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水平居世界前列。英國可以自主研製戰機、航母、導彈等武器,是世界上主要的核大國之一。英國的海外基地遍布全球。
軍力方面,英國陸軍11.7萬人,空軍擁有600架以上各種戰機,英國海軍擁有一艘航空母艦,同時裝備有各式驅逐艦、潛艇、核潛艇等裝備,被稱為全球性海軍。目前英國的軍事實力排名在世界前五之內。
文化方面
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作為曾經殖民全球的產物,英語在美洲、印度、大洋洲等地區和國家被廣泛使用,相同的語言。相似的文化和價值觀,讓英國與英語國家的關系天然緊密。
科技 方面
英國的 科技 十分先進,英國是世界高 科技 、高附加值產業的重要研發基地,英國以世界1%的人口,承擔著世界上5%的科研任務,總計產生過78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位居世界第二。英國在生物 科技 、航空、國防 科技 方面具有較強實力。
英國的教育發達,劍橋、牛津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學府,常年占據世界大學排行榜的前十名之內。
近年來,英國的經濟陷入了發展遲緩的狀態,政治混亂,脫歐困難,國內分裂主義盛行等問題困擾著英國,雖然英國仍是一個不容小窺的強國,但是往日大英帝國的榮光,早已消散了吧。
二戰最終摧毀英國原已開始減弱的經濟與財政領導能力,並突顯自治領與美國在軍事上對英國進行協助的必要性。戰爭結束後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於1951年加入美國主導的澳新美地區安全條約,使得美國取代英國成為在太平洋地區新的軍事主導力量。
在加勒比、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戰後的非殖民化運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實現,而英國幾乎從未試圖抵制這股浪潮。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中,英法兩國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下和蘇聯對埃及的支援下被迫結束對埃及的干預。蘇伊士運河危機直接導致時任英國首相安東尼·艾登辭職,也代表著美蘇兩國徹底取代英法成為新的超級大國。
1947年印度獨立,印度獨立後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也紛紛效仿印度尋求獨立,大英帝國開始瓦解。而英國最後一塊成規模的殖民地英屬香港,則於1997年7月1日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部分 歷史 學者都認為香港回歸代表著大英帝國的終結。
英國至今仍然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歐洲乃至國際事務上都擁有一定的話語權,但早已比不上19世紀時英國的在國際事務上的話語權。目前英國在海外還有14塊英屬海外領地,並且還有16個國家以伊麗莎白二世女王作為其國家元首,這些地區統稱英聯邦王國,但英國政府已不能對這些地區的事務進行干涉。
關於英國的軍事力量,抖個機靈,前幾年有個英國的將軍不是發牢騷說么,現在我們的海軍將軍比我們戰艦還多了。管中窺豹一下,至少日不落帝國相比,現在的英國沒落得挺慘的
西方文明已走到了。。。
西方,夕陽西下的地方。
G. 鴉片戰爭期間,英國是如何維持其龐大的後勤補給和軍費開支的
沒有維持,
鴉片戰爭中,侵略中國英軍後勤補給都是裝在船上的,出發時裝滿,沿路補充
那時候英國的後勤是很糟糕的,吃的是「水兵餐」,就是肉乾和麵包,喝的是變質的淡水和朗姆酒,軍官可以增加乳酪、葡萄酒等。當時還沒有保質期這個概念,所以這些堅硬的肉乾和麵包可以庫存很久。
相比而言彈葯的供應要簡單一些,當時前裝式火炮,火葯都是用密封的木桶裝的,炮彈也很隨意堆放。
軍費是一次性給船隻的主記長,發水手和海軍的工資都是記賬形式,只有賭博和船隻補給的情況下,主記長才給錢
H. 年度軍費排名出爐看看各國軍費都花到哪兒了
事實上光看軍費的話,現在世界明顯分為三個集團,第一集團只有一個國家,美國,軍費一騎絕塵達到了6220億美元;第二集團還是只有一個國家,它的軍費有1918億美元;第三集團是世界上其餘剩下的國家,第三名英國的軍費為538億美元,印度506億、沙特487億、俄羅斯484億、法國443億、日本415億、德國358億、韓國335億……
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間有3倍多的差距,第二名和第三名之間還是三倍多的差距,再往下的差別就不是特別大了。
I. 英國的軍費是怎麼花掉的
給英國女王修花園去了 。據報道修護英國王宮要十億英鎊的經費。而英國因為經費不足取消了航母計劃 。
J. 英國還是很精明的,雖然軍費不夠,但是趁著和平年代
英國有錢,國家有錢,老百姓也有錢
他們是不缺軍費的,缺軍費,那是誤解
主要是蘇聯崩潰,他們沒有,或者說基本上沒有現實的軍事威脅
還要那麼多軍費,軍備幹嘛,他們不缺的.所以軍費預算不會高,
可以用這些錢發展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