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人生7年英國紀錄片共多少集

人生7年英國紀錄片共多少集

發布時間:2023-01-01 15:30:23

Ⅰ 人生七年

Nothing enres but change. 

只有變化是永恆。(1)

BBC 拍攝了一部意義非凡的紀錄片,《人生七年》。記錄了來自英國不同社會階層的14個孩子從7歲開始的生活;每隔七年,對這些人做回訪。這部紀錄片開始於1964年,最近的一次拍攝是2012年。

西諺有雲:給我一個七歲的孩子,我給你一個成年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七歲看大」。

1.  七歲時,一個孩子有什麼?

- 天真

- 基本穩定的性格。

- 剛剛展露的興趣愛好。

- 剛剛開始的對未來的思考。

7歲的查爾斯、安德魯、約翰來自富裕階層,在同一所私立學校讀書。很明顯出自家庭的影響,他們在這個年齡已經開始閱讀主流報紙,《金融時報》、《觀察家》、《泰晤士報》,了解實事與社會運行的規則。同時,他們也許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但他們大概知道自己會上哪所中學,最終進入牛津劍橋然後成為社會精英。

我們常說Dream Big and Aim high; 人生出發時的勇氣與信心無比珍貴。鼓勵孩子去嘗試,去挑戰,珍視與保護他們的勇氣與信心是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財富與階層剛剛開始進入孩子的意識;但更重要的是,這是教養與守規則的認知習慣養成的最重要的階段。愛與溺愛本質的區別就是要教會孩子規則與尊重。無論貧富,父母的努力體現在孩子的舉手投足之間。

作為一個熊孩子的媽,我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充滿挫折的過程。孩子是最公正的監督。你的懶散與放縱,或者勤勉與自律都將在他們的身上放大,讓你無處躲藏。教養無法灌輸,只能浸潤;無法立竿見影,只能水滴穿石。

2. 二十歲之前,教育,愛,與鼓勵是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尼克來自偏僻的農村, 每天需要走3英里的路去上學。他從小就表達了對自然科學的濃厚興趣。後來他考上了牛津大學的物理系,最終成為美國一所大學的教授。

尼爾來自一個中產家庭,從小接受父母嚴苛的教育;但當他落榜劍橋之後,人生的軌跡急速改變。他無法接受這次挫折,把主要責任歸咎於父母偏頗的教育,滿心憤懣,憤世嫉俗。他在阿伯丁大學就讀一個學期之後,就開始了迷失與流浪。

看完這個系列的紀錄片,我的一個很深切的體會是:撫養孩子沒有一個標準的對的答案,但卻有無數個錯的答案。生活中有無數個變數,直到孩子長大,你無法確認哪個變數在他/她的成長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也許是家庭的和睦,也許是老師的鼓勵,也許是環境的改變,也許是公私立教育的差異,甚至也許是一次你早已忘記的家庭假期,父母的一次爭吵或者呵斥。然而,孩子又好像有一定的糾錯功能;在誤入歧途時,他們往往又能表現出某種可貴的品質,重回生活應該的軌道。

如果說一定要有什麼清晰的總結的話,《人生七年》提示我們的可能是,我們應當鼓勵和培養孩子:

- 獨立生活的能力

- 獨立思考的能力

- 愛的能力和責任感

- 抗挫折的能力

- 對人生的規劃與思考的能力

我們好像行進在一條充滿陷阱的路上,一切無法預計,也註定跌倒;但是令人欣慰的是,我們大多數人都能安然到達。

3. 二十歲至四十歲 --  面對生活,

貧富與階層的差異對人生垂直打擊的階段

三位來自下中層的女孩,傑珂,蘇,和林在二十歲的之前都並不覺得自己比富裕階層的孩子缺少什麼。她們覺得自己該有的都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同樣可以過上體面的生活。人生充滿了希望。

然而,越是遇到生活的難,貧富與階層的差異就越明顯。傑珂沒有上過大學,19歲的時候已經結婚。有一個兒子。她先後干過幾分養家糊口的工作。離婚之後又再婚,從倫敦搬到蘇格蘭。並且生了兩個兒子;然後再次離婚。到56歲的時候,傑珂已經領社會福利14年了。

中國有句老話,家貧百事哀。下層家庭大都缺少抗風險的能力。生活中的問題常常因為捉襟見肘的經濟壓力而變得不堪承受;夫妻雙方忍耐力較低,容易爆發矛盾。而早婚多育,撫養孩子的重擔更讓矛盾激化。

另一個女孩蘇子,來自非常富裕的家庭。十幾歲的時候因為父母離異,曾經歷了一場風暴般的叛逆。自己輟學之後在巴黎浪跡。二十幾歲的時候,她幡然醒悟。遇到了她的律師丈夫,並與父母和解。雖然蘇子個人的成長是人生轉折的關鍵,但正因為她的階層,無論她如何浪跡,始終仍有很多大門為她時刻敞開。而別人未必有那麼幸運。

4. 一個漸變的時代

從六零年代到今天,英國沒有血雨腥風的戰爭或巨變,階級的構成與社會體系也相對穩定,所以可以說是一個漸變的時代。民主,自由,工業進步,信息時代,金融霸權的消退與轉移,全球化的沖擊,社會福利制度的發展,都對每個人的生活默默地施加著影響。

沖破階層的壁壘更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育和努力似乎創造了唯一的可能性。

來自富裕階層,最後成為一名成功律師的安德魯說:「人無法確定能留給下一代什麼財富,但是至少可以確定,一旦給了他們好的教育,他們可以受用終生」。

同樣來自富裕階層的約翰非常反感編導把自己看作是特權的階層,因而有今天的功成名就。事實上,約翰的父親在他9歲那年去世,他的母親不得不進入職場,支付他私立學校的費用。而約翰也是依靠獎學金完成牛津大學的學業。

5. 幸福與努力

階層不能決定你的幸福感。對每個人而言,妥協與隨波逐流都是生活重要的內容。

托尼也來自倫敦東區的普通家庭。他七歲時就夢想著當一名賽馬騎師。可是由於缺乏資質,最後不得不放棄,成為了一名計程車司機。雖然他也歷盡生活的艱難,婚姻里的爭吵與挫折,但最後也養大了孩子們,開心地過著自己的小康生活。

另一個來自下中層的女孩蘇,雖然沒有接受大學教育,也曾離婚,也曾離開職場撫養孩子,也曾生活窘迫,但她生性達觀,努力向上。在大學的行政機構里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並且收獲了愛情。

事實上,無論你來自哪個階層,都必須付出努力。約翰和查爾斯笑言:你們只看到我們身上特權階層的標簽,但你們沒有看到我們在學校的圖書館里通宵達旦地看書,看到我們在職場上的努力打拚。

也許他們比別人的起點更高,但並不能說他們體面的人生不費吹灰之力。

《人生七年》是一部讓人唏噓的紀錄片。看到滿臉天真的孩子變成滄桑歷盡的老人,不由得慨嘆人生短暫,歲月無情。

人生沒有公平的出發,卻有一樣的終結。而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努力生活,尋找幸福。

無論你在哪個階層,在得到時心懷敬畏,在失去時保留勇氣;在順境時能同情,在逆境時不怨恨。所有認真努力的生活都值得我們十二分的敬意。

(1)  來自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

(2) 照片全部來自網路.

Ⅱ 哪位大神有BBC紀錄片《人生七年》全7集的中英字幕資源

《人生七年》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dbQy6HCvl1bHLx6ebhC2JQ

提取碼: n6b7

《人生七年》(英文原名《7 up》)由保羅·阿爾蒙德與邁克爾·艾普特執導,Bruce Balden 、Jacqueline Bassett 、Symon Basterfield等出演的一部由ITV出品的紀錄片。

Ⅲ 求 人生七年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人生七年》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yMHtWS4TmLgDnjdczi2B6w

?pwd=7xce 提取碼:7xce

《人生七年》

導演: 保羅·阿爾蒙德

主演: Douglas Keay / Wilfrid Thomas

類型: 紀錄片 / 短片 / 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語言: 英語 / 拉丁語

上映日期: 1964-05-05(英國)

片長: 39分鍾

又名: 人生七載之當我七歲時 / 七歲看老 / 人生七年第一季 / 7 Up!

本部紀錄片是導演邁克爾·艾普特從1964年開始拍攝的紀錄片系列的第一部。邁克爾·艾普特在1964年為英國BBC電視台拍攝了記錄片《7 Up》,采訪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十四個七歲的小孩子,他們有的來自孤兒院有的是上層社會的小孩。此後每隔七年,艾普特都會重新采訪當年的這些孩子,傾聽他們的夢想,暢談他們的生活。人生的輪回從這十四個七歲的孩子真實生活開始,他們天真無邪的臉上寫滿對生活的憧憬和渴望。「七歲看老」,在這童言無忌的問與答中,人生七年又七年,震撼上演。

1964年,導演邁克爾·艾普特首拍此紀錄片時,還是只是個助手。此後在他的不斷努力下,積累了豐富的拍攝經驗,成為知名導演。

Ⅳ 《人生七年》人物命運(上)

英國紀錄片《人生七年》記錄了14個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孩子,從七歲開始拍攝,每隔七年拍一次,從1964年開始,從七歲拍到56歲,跨越半個世紀。

拍攝的目的旨在透過人物的命運記錄英國社會的變遷。另外就是想看看人一出生是否命運就已經確定,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階層是否難以被打破。

逐一看一下每個孩子的人生軌跡吧。

先說幾個上流社會,或者說精英中產家庭的孩子。三兄弟:John,Andrew 和Charles。每次這三個孩子都是被安排在一起采訪(另外有三個女孩也是)。七歲時,三個人都已經開始讀金融時報,泰晤士報和觀察家報這種類型的報紙了。他們的夢想基本上都是上名牌大學,劍橋,讀法律,當律師,做法官等。然後基本上一路都是順風順水,如願以償的上了法學院,開了律師事務所。

Charles雖然沒有從事法律工作,但是也 去了BBC工作,當了編輯,標準的白領。不過Charles從21歲開始就不願意繼續拍攝,退出了。此後人生軌跡應該不會有大的波瀾。

John 到了晚年對人生還是稍微有些小遺憾,因為他的朋友都混的很不錯,有的當了部長,而他並沒有能夠進入政界,向上一級攀登。

可以說,這三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孩子證明了,富人家庭的孩子的確擁有先發優勢,只要稍微努力就能成為社會精英。

接下來說Tony。Tony來自貧窮的倫敦東區。小時候像個猴子,比較皮。翻牆摔個嘴啃泥,爬起來一溜煙跑了。無心學習,早早退學了,第一個理想是去當賽馬的騎手。Tony有個優點,想做什麼就去做,去嘗試,不會瞻前顧後。

14歲果然去學習騎馬,如願當上了騎師。但由於天資有限(Tony身材矮小),並沒有闖出什麼名堂。最得意的時刻就是跟崇拜的偶像同場競技,得了第三名。Tony的第二個優點就是善於變通,有自知之明,不犯倔。知道自己騎師這條路行不通,於是果斷放棄,立志做一名計程車司機。

說干就干,通過努力,Tony當上了計程車司機。後來有了屬於自己的計程車,取了老婆,非常愛他,也很能幹,跟Tony夫妻檔輪班開出租。兩個人通過打拚,過上了殷實的生活。

Tony中年時犯過一次嚴重的錯誤,出軌。婚姻出現了一次危機,好在及時改過,妻子也很大度地原諒了他。

Tony中間還嘗試做演員,但開出租一直是他的主業。後來也小有成就,甚至去西班牙購置了度假別墅。

另外一點比較有意思的是他在49歲時預言英國經濟將在五年內崩潰,沒想到一語成戳,幾年後真的出現了經濟危機。

56歲的Tony兒孫滿堂,非常享受這種天倫之樂,對自己的一生也沒有什麼遺憾。此時時間已經來到2012年,倫敦舉辦奧運會,Tony重返舊地,曾經的賽狗場(Tony年輕時經常去賽狗場賭狗)變成了奧運場館。世事變遷,讓人感慨。

可以說,Tony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最能代表普通人通過不懈的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接下來說說另外一個人物:Neil。Neil的命運可以說是最讓人意外和唏噓的。7歲時,Neil是一個非常陽光開朗的孩子,說話中透露著一股靈氣。小時候的理想是能夠考上牛津。雖然最終沒能如願,卻也考上了另外一所大學。按照常理,Neil應該也會大學畢業找到不錯的工作,娶妻生子,過上不錯的生活。但接下來Neil的人生軌跡發生了令人費解的轉變。

大學上了一學期,Nei便l退學了。21歲采訪時,他在倫敦一個建築工地打工,成了最普通的工人。然而這份工作他沒能幹長久,到28歲時,Neil成了一名無業的流浪漢,居無定所,靠領政府的救濟金生活,境遇非常尷尬。

Neil並不願談起從21歲到28歲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令他的人生急轉直下。不過他還是透露了自己有精神方面的問題,也去看過心理醫生。總體上,Neil還是個比較會說的人,而且想法也不少,但是可能具體到實施,去做的時候總是不如意,所以他索性放棄努力。

Neil並不是貧困家庭出身。他的家庭即使不算是中產階級至少也不會很差,所以人生走到如此境遇還是很令人費解的。

好在Neil的人生並沒有繼續糟糕下去。後來他去了一個地方社區工作,算是從政了,並在之後當上了社區的議員,參與社區的諸多事務。也是非常令人欣喜和意外的。

Neil終生未婚,也沒談過什麼像樣的戀愛,沒有子嗣。晚年的他透露自己其實愛好寫作,一直保持著寫作的習慣,他覺得自己的文字沒人理解和欣賞,就像沒人理解他的想法一樣。

也許Neil的精神問題長期困擾著他,令他始終困頓在自己的世界裡,終生不得志,孑然一身。

Ⅳ 人生七年的劇情簡介

人生七年,又稱7 up,是一部由ITV出品的紀錄片,於1964年開始記錄14位英國的七歲兒童的生活,到目前為止,該紀錄片已經跨越56年(每7年一集)並在ITV和BBC播出。2005年英國第四台將該系列納入最偉大的50部紀錄片名單中。
被選中的孩子們代表了當時英國不同社會經濟背景的階層,並做出了明確的假設,即每個孩子的社會階級預先決定了他們的未來。每隔7年導演邁克爾·艾普特從14位參與拍攝的參與者生活中取材。
該系列的目的是按當初7 Up中的「我們把這些孩子們聚到一起,因為我們想在2000年時看看英格蘭的一個縮影,2000年時的工人和主管,現在都只有七歲。」

《人生七年1 Seven Up! 1964》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F2xESTTTTAA7IFYZHeoGnw

?pwd=hajo
提取碼:hajo

閱讀全文

與人生7年英國紀錄片共多少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是中國公民的 瀏覽:156
印度大壩薩爾瑪在哪裡 瀏覽:200
英國進口晶體什麼價格 瀏覽:109
印尼萬隆有什麼高科技 瀏覽:182
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園林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瀏覽:334
在越南沒有護照怎麼打疫苗 瀏覽:862
越南ip是多少 瀏覽:409
英國人的復數形式英語怎麼讀 瀏覽:173
美國人民怎麼看待伊朗事件 瀏覽:970
怎麼進入越南網 瀏覽:524
伊朗國王最後怎麼樣 瀏覽:956
印度人流量多少 瀏覽:690
刺激戰場印度服怎麼登錄 瀏覽:800
3d印尼龍粉末哪裡有 瀏覽:772
印尼青山工作簡歷怎麼寫 瀏覽:829
中國信必可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470
中國現在發快遞到美國要多久 瀏覽:686
義大利的國旗跟什麼相似 瀏覽:233
匡威與義大利utt哪個好 瀏覽:800
中國心冠疫苗什麼時候可以上市 瀏覽: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