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從古到今可以分為多少個時期
英國歷代王朝 盎格魯-撒克遜王朝 1.1 威塞克斯王朝 1.2 丹麥王朝 1.3 威塞克斯王朝 2 英格蘭 2.1 諾曼王朝 2.2 安茹王朝 2.3 金雀花王朝 2.4 蘭開斯特王朝 2.5 約克王朝 2.6 都鐸王朝 3 蘇格蘭 3.1 亞爾賓王朝 3.2 鄧凱爾德王朝 3.3 坎莫爾王朝 3.4 巴里奧爾王朝 3.5 布魯斯王朝 3.6 斯圖亞特王朝 4 英國 4.1 斯圖亞特王朝 4.2 共和政府 4.3 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4.4 漢諾威王朝 4.5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 4.6 溫莎王朝 1、諾曼王朝(1066—1154年) 征服者威廉登基後稱一世,在位21年。王位先後傳給他的兩個兒子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如此歷經三王之後,「絕嗣斷統」,也就是說這個家庭繼絕了男性繼承人。然而出自女系的繼承人還有兩系。先是威廉一世的外孫斯蒂芬登上王位。另一系不答應,結果爆發了一場奪位戰。雙方打得精疲力竭,議定斯蒂芬死後,由另一系繼位。 2、金雀花王朝(1154—1399年) 斯蒂芬命歸西天後,亨利一世的外孫繼位,稱亨利二世。他本是法國的安茹伯爵,紋章以金雀花為圖案,王朝也因而得名。英法相爭的百年戰爭就是在這個朝代爆發的。此王朝傳八世而終,其中包括約翰王。 3、蘭開斯特王朝(1399—1464年) 金雀花王朝最後一位國王理查二世被他的堂弟策動宮廷政變廢黜秘裁,演出了一幕「煮豆燃豆萁」的慘劇。新上台的亨利四世是蘭開斯特公爵之子,王朝因此而得名。這個王朝歷亨利四、五、六三世,被約克公爵的後裔推翻。這兩個家族本是同根,蘭開斯特家族以紅玫瑰為徽號,約克家族以白玫瑰為標志。兩家爭奪王位的戰爭就叫作「玫瑰之戰」。 4、約克王朝(1461—1485年) 這個朝代最短,只有25年,大部分時間都是愛德華四世在位。 5、都鐸王朝(1485—1603年) 這個王朝以創始者命名。都鐸是蘭開斯特家族一支的後代,奪得王位後稱亨利七世。他與約克家族的公主結婚,兩家族從此合一。這個王朝依靠新興的工商業主和新貴族鞏固了統治。亨利八世因婚姻問題與羅馬教皇決裂,結果建立了英國國教。最後一位君主是伊麗莎白一世女王。 6、斯圖亞特王朝(1603—1649年,1660—1714年) 第一代君主詹姆斯一世是亨利八世妹妹的後人,原為蘇格蘭國王,因伊麗莎白一世女王死後無嗣,得以到倫敦繼承大統。此王朝1649年被國會軍推翻,查理一世被處死。國會軍首領克倫威爾自任護國主。1660年,王朝復辟,後來改行君主立憲制。 7、漢諾威王朝(1714—1901年) 斯圖加特王朝的安妮女王去世時,根據「王位繼承法」應由詹姆斯一世的孫女索菲亞繼位。但她已死去,王位就由其子德國的漢諾威選侯繼承,稱喬治一世,從此開始了漢諾威王朝,一直延續到維多利亞女王。這個王朝的前四位君主都命名為喬治,即一世至四世。所以,有時也把他們在位的時期(1714—1830年)稱為喬治時代(Georgian)。 8、溫莎王朝(1910年至今) 維多利亞女王去世後,其子愛德華七世登位。他以其父艾伯特在德國的封地薩克森科堡與哥達為王室名稱。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朝野反對德國,情緒激昂,迫使英王喬治五世宣布以行宮所在地溫莎作為國王家族新名。溫莎王朝已有五位君王:愛德華七世、喬治五世,愛德華八世,喬治六世及現在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英格蘭王族譜系(公元827-公元1603) 1.撒克遜血統(公元827-公元1066,其中978-1016不詳,1016-1042為丹麥血統統治時期,1042年撒克遜血統復辟) 埃格伯特(827-839)/埃塞伍爾夫(839-858)/埃塞爾博德(858-860)/埃塞爾博特(860-865)/埃塞爾雷德一世(865-871)/阿爾弗雷特大帝(871-899)/老愛德華(899-924)/埃塞爾斯坦(924-939)/埃德蒙(939-946)/愛德烈(946-955)/艾雲(955-959)/埃德加(959-975)/殉道者愛德華(975-978)/埃德蒙.艾恩賽特(1016)/懺悔者愛德華(1042-1066)/哈羅德二世(又名高雲遜,1066) 2.丹麥血統(公元1016-公元1042) 克努特(1016-1035)/哈羅德一世(1035-1040)/哈迪克努特(1040-1042) 3.諾曼王族(公元1066-公元1154) 威廉一世(1066-1087)/威廉二世(1087-1100)/亨利一世(1100-1135)/斯蒂芬(1135-1154) 4.金雀花王族(公元1154-公元1399) 亨利二世(1154-1189)/理查一世(1189-1199)/約翰(1199-1216)/亨利三世(1216-1272)/愛德華一世(1272-1307)/愛德華二世(1307-1327)/愛德華三世(1327-1377)/理查二世(1377-1399) 5.蘭開斯特王族(公元1399-公元1471,1461年亨利六世遜位,約克王族愛德華四世繼位,1470年亨利六世復辟,1471年蘭開斯特王族統治結束,愛德華四世復位) 亨利四世(1399-1413)/亨利五世(1413-1422)/亨利六世(1422-1461,1470-1471) 6.約克王族(公元1461-公元1485) 愛德華四世(1461-1470,1471-1483)/愛德華五世(1483)/理查三世(1483-1485) 7.都鐸王族(公元1485-公元1603) 亨利七世(1485-1509)/亨利八世(1509-1547)/愛德華六世(1547-1553)/瑪麗一世(1553-1558)/伊麗莎白一世(1558-1603) 蘇格蘭王族譜系(公元1005-公元1625) 1.早期君主時期(公元1005-公元1371,1290-1292和1296-1306不詳) 馬爾科姆二世(1005-1034)/鄧肯一世(1034-1040)/麥克貝斯(1040-1057)/馬爾科姆三世(1057-1093)/唐納德.貝恩(1093-1094,1094-1097)/鄧肯二世(1094)/埃德加(1097-1107)/亞特蘭大一世(1107-1124)/大衛一世(1124-1153)/馬爾科姆四世(1153-1165)/獅心王威廉(1165-1214)/亞特蘭大二世(1214-1249)/亞特蘭大三世(1249-1286)/挪威的瑪格麗特(1286-1290)/約翰.狄奈波爾(1292-1296)/羅伯特一世(1306-1329)/大衛二世(1329-1371) 2.斯圖亞特王族(公元1371-公元1625,1603年詹姆斯六世即英格蘭王位) 羅伯特二世(1371-1390)/羅伯特三世(1390-1406)/詹姆斯一世(1406-1437)/詹姆斯二世(1437-1460)/詹姆斯三世(1460-1488)/詹姆斯四世(1488-1513)/詹姆斯五世(1513-1542)/瑪麗(1542-1568)/詹姆斯六世(1568-1625) 不列顛王族譜系(公元1603-現在) 1.斯圖亞特王族(公元1603-公元1714,1688-1689不詳) 詹姆斯一世(即蘇格蘭詹姆斯六世,1603-1625)/查爾斯一世(1625-1649)/共同統治時期(1649-1660,包括克倫威爾護國主時期)/查爾斯二世(1660-1685)/詹姆斯二世(1685-1688)/威廉三世(1689-1702)/安妮(1702-1714) 2.漢諾威王族(公元1714-公元1901) 喬治一世(1714-1727)/喬治二世(1727-1760)/喬治三世(1760-1820)/喬治四世(1820-1830)/威廉四世(1830-1837)/維多利亞(1837-1901) 3.薩克斯-科堡-哥拉王族(公元1901-公元1910) 愛德華七世(1901-1910) 4.溫莎王族(公元1910-現在) 喬治五世(1910-1936)/愛德華八世(1936)/喬治六世(1936-1952)/伊麗莎白二世(1952-現在)/目前即位次序排在前三位的查爾斯王子及其子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如果繼位的話按照歷史排序應該分別稱為查爾斯三世、威廉五世和哈里一世。
⑵ 英國歷史上的王朝順序
英國歷史上的王朝順序如下:
1、羅馬人佔領時期(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
2、盎格魯-撒克遜時期與丹麥統治時期(公元449年-1066年);
3、諾曼王朝(1066-1154):征服者威廉登基後稱一世,在位21年。王位先後傳給他的兩個兒子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如此歷經三王之後,這個家庭繼絕了男性繼承人。然而出自女系的繼承人還有兩系。先是威廉一世的外孫斯蒂芬登上王位。另一系不答應,結果爆發了一場奪位戰。雙方打得精疲力竭,議定斯蒂芬死後,由另一系繼位。
9、漢諾威王朝(1714-1901);
10、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1901-1917):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是一個源自德國,曾經統治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1826年-1918年),比利時(1831年),葡萄牙(1853年-1910年),保加利亞(1887年-1946年)和英國(1901年-1917年)的歐洲王室。
11、溫莎王朝(1917-今)。
⑶ 英國諾曼底王朝前面一個朝代叫什麼朝
英國封建制度的形成
公元五世紀中葉,日耳曼人中的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和裘特人進入不列顛東部和南部,七世紀初形成七個王國,歷史上稱「七國 時代」( 7 ~ 9 世紀).八世紀末九世紀初諾曼人入侵不列顛東北部,為抵禦入侵的諾曼人 , 829 年七王國合並統一,從此有英格蘭這一名稱.值得注意的是,諾曼人入侵,加劇了西歐大陸的封建割據,但卻促進了英格蘭七國的統一.
到阿爾弗烈德大帝( 871 ~ 899 年)時,阻止了丹麥人的繼續入侵,並控制丹麥區(英格蘭東北部)以外的英格蘭.十世紀中葉,不列顛的丹麥人與盎格魯人、撒克遜人融合,英格蘭全境統一.但到十世紀末,丹麥王國又入侵,其卡紐特國王( 1017 ~ 1035 年)建立了包括丹麥、挪威和英格蘭在內的北海大帝國.不久,其死,帝國分裂, 1042 年英格蘭獨立.
1066 年英王懺悔者愛德華死後無嗣,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趁機征服英格蘭,史稱征服者威廉,其王朝稱諾曼底王朝( 1066 ~ 1154 年).
⑷ 英國歷史朝代
(一)羅馬人佔領時期: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
公元前55年:朱利葉斯·凱撒(Julius Caesar)首次率軍入侵不列顛
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迪厄斯(Claudius)率軍征服不列顛
(二)盎格魯-撒克遜時期與丹麥統治時期:公元449年~1066年
公元597年:聖·奧古斯丁到達不列顛,使當地人昄依基督教
公元832~860:肯尼斯·麥克阿爾平統一皮克特人和蘇格蘭人
(三)諾曼底王朝:1066~1154
公元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蘭
公元1086年:發布《末日審判書》
(四)金雀花王朝:1154~1399
公元1154年:亨利二世繼承王位,金雀花王朝開始
公元1215年:英王約翰被迫簽署由封建貴族提出的《大 *** 》
13世紀初: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創立
公元1277~1288:英格蘭征服威爾士
公元1337~1453:英法"百年戰爭"
公元1387~1394:喬叟寫作《坎特伯累故事集》
(五)蘭卡斯特王朝:1399~1461
公元1413年:蘇格蘭第一所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成立
公元1455~1487年:約克家族與蘭卡斯特家族之間的"紅白玫瑰戰爭"
(六)約克王朝:1461~1485
公元1477年:威廉·卡克斯頓出版印刷第一本書
(七)都鐸王朝:1485~1603
公元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
公元1536年:英格蘭與威爾士合並
公元1558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即位,統治英國達45年之久
公元1564年:莎士比亞誕生
公元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
(八)斯圖亞特王朝1603~1714
公元1603年:蘇格蘭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為英格蘭的詹姆士一世,統一了英格蘭和蘇格蘭
公元1620年:對新教徒的鎮壓激化,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號"抵達美洲
公元1642~1651年:英國內戰爆發
公元1649年:查理一世被處決,克倫威爾宣布共和政體
公元1660年:查理二世復辟
公元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設立
公元1685年: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公元1688~1689年:光榮革命
公元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
公元1698年:倫敦股票交易所成立
公元1707年:英格蘭、蘇格蘭合並,形成"大不列顛王國"
(九)漢諾威王朝:1714~1917
公元1721~1742年:羅伯特·華爾波爾成為英國第一任首相
公元1760~1830年:工業革命
公元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
公元1801年:合並愛爾蘭,"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成立
公元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即位
公元1859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
公元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逝世
公元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
(十)溫莎王朝1917~
公元1921年:愛爾蘭獨立
公元1928年:弗萊明發現青黴素
公元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
公元1952年: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加冕
諾曼底王朝、金雀花王朝、都鐸王朝、斯圖亞特王朝、斯圖亞特王朝、漢諾威王朝、世界大戰、薩克森王朝、溫莎王朝等。
1、諾曼底王朝1066—1154年,國王有: (1)威廉一世(1028—1087)(英吉利國王1066-1087在位)。 (2)威廉二世(1060-1100)(英吉利國王1087-1100 ) (3)亨利一世(1068-1135)(英吉利國王1100-1135)。
(3)斯蒂芬(1096-1154)(英吉利國王1135-1154)。 2、金雀花王朝1154—1485年 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在法國又名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u)。
王室家族是一個源於法國安茹的貴族,從12世紀起統治英格蘭,首任英格蘭國王是亨利二世。除家族原有世襲領地安茹伯國(1060年–1203年),該朝曾統治過諾曼底公國(1144年–1204年及1415年–1450年)、英格蘭王國(1154年–1485年)、阿基坦公國(1153年–1453年),一度擁有從比利牛斯山到蘇格蘭邊境的廣大統治版圖,後世稱此時期的英格蘭王國為「安茹帝國」。
3、斯圖亞特王朝1603—1649年 斯圖亞特王朝(英語:The House of Stuart蓋爾語: Siol Na Stiubhartaich),初名為斯迪瓦特王朝(House of Stewart)是1371年至1714年間統治蘇格蘭和1603年至1714年間統治英格蘭和愛爾蘭的王朝。 1707年,英格蘭和蘇格蘭議會合一,兩國正式合並為大不列顛王國。
(4)英國成立前是什麼朝代擴展閱讀: 歷史發展: 1535年威爾士成為英格蘭王國的一部分,1588年格拉沃利訥海戰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使英國挫敗了國外天主教勢力的入侵,基本消除了天主教的威脅,鞏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
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8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通過七年戰爭英國奠定日不落帝國的基礎,並獲取了海上霸主。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
拿破崙戰爭後英國完成了日不落帝國的霸業。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
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 1922年愛爾蘭共和國獨立,愛爾蘭北部仍留在聯合王國內,即是北愛爾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歷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雀花王朝。
公元前2000-1500年,古印歐人的一支——凱爾特人(羅馬人稱其為高盧人)西進. 公元前1200-1000年,日耳曼人迫使凱爾特人繼續西進到了不列顛島.在他們之前在島上居住的是皮克特人,皮克特人的首都是斯康宮,被蘇格蘭人稱作歷史中心,該宮殿以「斯康石」聞名蘇格蘭,史稱「定命石」,因為繼承蘇格蘭王位的每一位王公貴族都要到這里來舉行加冕儀式.直至1296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決定把這種儀式改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內舉行.直到諾曼征服後,蘇格蘭仍有皮克特王國. 史前英國(凱爾特英國,史前—43年) 羅馬人佔領時期: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 公元前55年與54年:朱利葉斯·凱撒首次率軍入侵不列顛 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迪厄斯率軍征服不列顛【羅馬人在不列顛島設置了行省,不列顛島被分為軍事區(西北部山區)與行政區(東南部平原區)兩部分.羅馬人實際上只控制了行政區,北部的蘇格蘭與西部的威爾士仍在凱爾特人的手中,羅馬人為了防備他們的反抗不得不修建了「哈德良長城」】 中古時期英國 盎格魯-薩克遜英國與七國時代(約440年—850年)與丹麥律法施行區時期(850年—1066年) 4~5世紀,羅馬帝國日漸衰落,逐漸放棄對不列顛的控制,羅馬人從407年開始撤兵,至442年全部退走,結束對不列顛400年的統治. 597年:聖·奧古斯丁到達不列顛,使當地人昄依基督教 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 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 832~860年:肯尼斯·麥克阿爾平統一皮克特人和蘇格蘭人 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 諾曼底王朝:1066~1154 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蘭 1086年:發布《末日審判書》 金雀花王朝:1154~1399 1154年:亨利二世繼承王位,金雀花王朝開始 1215年:英王約翰被迫簽署由封建貴族提出的《大 *** 》 13世紀初: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創立 1277~1288:英格蘭征服威爾士 1337~1453:英法"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 1387~1394:喬叟寫作《坎特伯累故事集》 【公元13世紀—15世紀,資本主義萌芽.】蘭卡斯特王朝:1399~1461 1413年:蘇格蘭第一所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成立 1455~1487年:約克家族與蘭卡斯特家族之間的"紅白玫瑰戰爭" 約克王朝:1461~1485 1477年:威廉·卡克斯頓出版印刷第一本書 【玫瑰戰爭時期(1399年—1485年)】 都鐸王朝:1485~1603(近代英國開始) 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15世紀中葉,30年的玫瑰戰爭導致都鐸王朝建立,獲勝方南方大地主和新貴族的代表亨利·都鐸加冕為王,是為亨利七世.都鐸王朝正值資本主義在英國初升時期,產生了兩位有名君主:亨利八世,為子嗣和婚姻問題與羅馬教庭宣布決裂,成立英國國教(即聖公會);伊麗莎白一世(1558~1603)確立了英國的海上霸權,正值文藝復興時期,出現了莎士比亞.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四世被伊麗莎白指定為繼承人,1603年,詹姆斯登上英格蘭國王的寶座,成為詹姆斯一世,開始了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這為100年後(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正式合並創立了條件.】 1536年:英格蘭與威爾士合並 1558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即位,統治英國達45年之久 1564年:莎士比亞誕生 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英國在1588年英西海戰中的勝利,是一次以弱勝強的勝利,它 再一次顯示了在王權統治下的民族國家的力量.長期處在歐洲主流 文明之外的島國,第一次以強國的姿態向歐洲大陸發出了聲音,並 迅速進入世界海洋霸權和商業霸權的爭奪中心.】 斯圖亞特王朝1603~1714 1603年:80歲的伊麗莎白一世去世了. 蘇格蘭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為英格蘭的詹姆士一世,統一了英格蘭和蘇格蘭 1620年:對新教徒的鎮壓激化,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號"抵達美洲 1628年,《權力 *** 書》 1628年,解散議會 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 1642~1651年:英國內戰爆發 1649年: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的兒子)被處決(1.30),克倫威爾宣布共和政體(5.19) 1660年:(查理二世)王朝復辟 【詹姆斯二世(查理二世兒子)繼承王位,後被罷黜.】 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設立 1679年,人身保護法 ;托利黨成立(1833年改稱現名) 1685年: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1687年,牛頓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1688~1689年: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瑪麗二世(詹姆斯二世女兒)執政. 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 1698年:倫敦股票交易所成立 1707年:英格蘭、蘇格蘭合並,形成"大不列顛王國" 漢諾威王朝:1714~1917 1714年,王位傳給查理一世的外甥家族、德國的漢諾威王室.接著是喬治一世、二世、三世、四世執政.喬治三世在位期間,美國獨立,英國擊敗拿破崙. 1721~1742年:羅伯特·華爾波爾成為英國第一任首相 1727年,牛頓去世 1760~1830年:工業革命 1763年,結束英法七年戰爭 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 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
公元前2000-1500年,古印歐人的一支——凱爾特人(羅馬人稱其為高盧人)西進。
公元前1200-1000年,日耳曼人迫使凱爾特人繼續西進到了不列顛島。在他們之前在島上居住的是皮克特人,皮克特人的首都是斯康宮,被蘇格蘭人稱作歷史中心,該宮殿以「斯康石」聞名蘇格蘭,史稱「定命石」,因為繼承蘇格蘭王位的每一位王公貴族都要到這里來舉行加冕儀式。
直至1296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決定把這種儀式改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內舉行。直到諾曼征服後,蘇格蘭仍有皮克特王國。
史前英國(凱爾特英國,史前—43年) 羅馬人佔領時期: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 公元前55年與54年:朱利葉斯·凱撒首次率軍入侵不列顛 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迪厄斯率軍征服不列顛【羅馬人在不列顛島設置了行省,不列顛島被分為軍事區(西北部山區)與行政區(東南部平原區)兩部分。羅馬人實際上只控制了行政區,北部的蘇格蘭與西部的威爾士仍在凱爾特人的手中,羅馬人為了防備他們的反抗不得不修建了「哈德良長城」】 中古時期英國 盎格魯-薩克遜英國與七國時代(約440年—850年)與丹麥律法施行區時期(850年—1066年) 4~5世紀,羅馬帝國日漸衰落,逐漸放棄對不列顛的控制,羅馬人從407年開始撤兵,至442年全部退走,結束對不列顛400年的統治。
597年:聖·奧古斯丁到達不列顛,使當地人昄依基督教 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 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
832~860年:肯尼斯·麥克阿爾平統一皮克特人和蘇格蘭人 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
諾曼底王朝:1066~1154 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蘭 1086年:發布《末日審判書》 金雀花王朝:1154~1399 1154年:亨利二世繼承王位,金雀花王朝開始 1215年:英王約翰被迫簽署由封建貴族提出的《大 *** 》 13世紀初: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創立 1277~1288:英格蘭征服威爾士 1337~1453:英法"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 1387~1394:喬叟寫作《坎特伯累故事集》 【公元13世紀—15世紀,資本主義萌芽。
】蘭卡斯特王朝:1399~1461 1413年:蘇格蘭第一所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成立 1455~1487年:約克家族與蘭卡斯特家族之間的"紅白玫瑰戰爭" 約克王朝:1461~1485 1477年:威廉·卡克斯頓出版印刷第一本書 【玫瑰戰爭時期(1399年—1485年)】 都鐸王朝:1485~1603(近代英國開始) 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15世紀中葉,30年的玫瑰戰爭導致都鐸王朝建立,獲勝方南方大地主和新貴族的代表亨利·都鐸加冕為王,是為亨利七世。都鐸王朝正值資本主義在英國初升時期,產生了兩位有名君主:亨利八世,為子嗣和婚姻問題與羅馬教庭宣布決裂,成立英國國教(即聖公會);伊麗莎白一世(1558~1603)確立了英國的海上霸權,正值文藝復興時期,出現了莎士比亞。
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四世被伊麗莎白指定為繼承人,1603年,詹姆斯登上英格蘭國王的寶座,成為詹姆斯一世,開始了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這為100年後(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正式合並創立了條件。】 1536年:英格蘭與威爾士合並 1558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即位,統治英國達45年之久 1564年:莎士比亞誕生 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
【英國在1588年英西海戰中的勝利,是一次以弱勝強的勝利,它 再一次顯示了在王權統治下的民族國家的力量。長期處在歐洲主流 文明之外的島國,第一次以強國的姿態向歐洲大陸發出了聲音,並 迅速進入世界海洋霸權和商業霸權的爭奪中心。
】 斯圖亞特王朝1603~1714 1603年:80歲的伊麗莎白一世去世了。 蘇格蘭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為英格蘭的詹姆士一世,統一了英格蘭和蘇格蘭 1620年:對新教徒的鎮壓激化,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號"抵達美洲 1628年,《權力 *** 書》 1628年,解散議會 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
1642~1651年:英國內戰爆發 1649年: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的兒子)被處決(1.30),克倫威爾宣布共和政體(5.19) 1660年:(查理二世)王朝復辟 【詹姆斯二世(查理二世兒子)繼承王位,後被罷黜。】 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設立 1679年,人身保護法 ;托利黨成立(1833年改稱現名) 1685年: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1687年,牛頓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1688~1689年: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
瑪麗二世(詹姆斯二世女兒)執政。 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 1698年:倫敦股票交易所成立 1707年:英格蘭、蘇格蘭合並,形成"大不列顛王國" 漢諾威王朝:1714~1917 1714年,王位傳給查理一世的外甥家族、德國的漢諾威王室。
接著是喬治一世、二世、三世、四世執政。喬治三世在位期間,美國獨立,英國擊敗拿破崙。
1721~1742年:羅伯特·華爾波爾成為英國第一任首相 1727年,牛頓去世 1760~1830年:工業革命 1763年,結束英法七年戰爭 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 18世紀後半葉至。
公元1至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受羅馬帝國統治.後盎格魯、撒克遜、朱特人相繼入侵.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829年英格蘭統一,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 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渡海征服英格蘭,建立諾曼底王朝.1536年英格蘭與威爾士合並.1640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1649年5月19日宣布為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6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 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35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1921年愛爾蘭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北部6郡仍歸英國. 一次大戰後開始衰落,其世界霸權地位逐漸為美國所取代.二次大戰嚴重削弱了其經濟實力.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英殖民體系開始瓦解.目前,英在海外仍有13塊領地.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1997年英工黨 *** 上台. 北歐海盜與英國人 最早的英國人並不說英語.大約公元前3000年,從地中海來的伊比利亞人在布列顛登陸,而後,是從歐洲大陸來的凱爾特人,再次是羅馬人.他們都不說英語.今天的英國人自稱他們是盎格魯薩克遜人的後代,他們來自於歐洲北部,屬於日爾曼人,他們說的是最早的古英語,這批北歐海盜是農夫、漁民、商人、鬥士,又是航海者,作戰勇敢,將凱爾特人擊敗到蘇格蘭和威爾士山區. 大約八世紀,又一批北歐海盜維京人(VIKING)入侵布列顛,他們來自於北歐的挪威、丹麥(今天的蘇格蘭人和英格蘭人有一部分他們的血統),打敗了一個又一個的盎格魯王國,終於在十世紀末,丹麥國王成了英格蘭的主人,英格蘭王逃往諾曼底,為諾曼人的入侵埋下了種子.11世紀初,諾曼底人借口幫住英格蘭王,乘虛入侵並征服了英國.諾曼底人本身也是一批北歐海盜. 1588年,英軍在英吉利海峽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為英國的海上霸權鋪平了道路.隨著瓦特的蒸汽機的發明,英國開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業革命,成了名符其實的"世界工廠".經濟實力的增強和海外原料與市場的需求,英國進行了大規模的殖民擴張,到十九世紀末,英國已成了前所未有的"日不落"帝國. 英聯邦(COMMONWEALTH COUNTRIES) 英國曾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其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號稱"日不落帝國".包括現今的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埃及,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約旦,以色列等等都曾是其殖民地.英語由此傳遍全世界. 二戰後,英屬殖民地紛紛獨立,但獨立後的殖民地為了政治和經濟上的互相幫助,成立了英聯邦.英聯邦國家承認英國女王是本國的最高元首.英國女王還定期向一些英聯邦國家派遣總督,作為女王的代表,名義上管理這些領地.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
⑸ 英國的前身據說是羅馬的哪個王朝
早期文明
在不列顛群島上很早就有人類活動,約公元前13世紀,伊比利亞人從歐洲大陸來到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定居。
約公元前700年以後,居住在歐洲西部的克爾特人不斷移入不列顛群島,其中有一支稱為不列吞人,不列顛這一名稱可能來源於此。克爾特人已知使用鐵器,耕犁在技術上不斷進步,並已使用貨幣。生產力發展促使克爾特社會逐漸分化。
羅馬入侵
公元前54年,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均被不列顛人擊退。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率軍入侵不列顛。征服不列顛後變其為羅馬帝國的行省。到409年,羅馬駐軍被迫全部撤離不列顛,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即告結束。
⑹ 英國是哪年成立的
英國沒有建國這個說法,因為是從君主制演變到君主立憲制。和中國成立新中國是有區別的。1284年成立的 Kingdom of England是英國最早的原型。1800年英國完全合並愛爾蘭領土,這一年可以作為現代英國成立的時間。
1688年的光榮革命確立了英國的君主立憲政體,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國力迅速壯大。
18世紀至20世紀初期英國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111倍 , 號稱日不落帝國。
關於日本建國:約公元1世紀,日本各地有100多個小國(其中有的與東漢建立了外交關系)。後來,這些小國逐漸統一。到了公元4世紀,在關西地方建立了比較大的國家,據說最終將它們統一起來的是當今天皇族的祖先。當時,日本國的范圍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國。
於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國家才得以統一。所以很難對日本國誕生的確實年代作出准確的判定。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並即位,即位日相當於現在的公歷2月11日,因此就把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6)英國成立前是什麼朝代擴展閱讀: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通稱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
除本土之外,其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總人口超過6600萬,其中以英格蘭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體民族,佔全國總人口的83.9%。
⑺ 英國歷史時間軸是什麼
英國歷史時間軸:
1、公元5世紀,隨著羅馬帝國的分裂和西羅馬的滅亡,日耳曼人開始建立日耳曼人諸國(詳情可見西羅馬帝國竟被如此瓜分,日耳曼人諸國——中世紀封建諸國)。其中日耳曼人當中雄強的一支進入高盧建立了法蘭克王國,他們就是法蘭克人;另外在西歐、北非、南歐也都有日耳曼人建立的國家。
2、七國時代(600-870),所謂七國時代就是上述盎格魯撒克遜諸國經過兼並戰爭後剩下的強國,換句話說按照中國人的理解,盎格魯撒克遜諸國更像春秋諸侯混戰,大大小小許多諸侯並立;到了七國時代那就進入戰國了,最後剩下英國版的「戰國七雄」。
3、威塞克斯王朝(829-1016)威塞克斯王朝就是七國時代之一的威塞克斯王國統一之後出現的,它也被稱為「西薩克森王朝」。該王朝也就是英國王室的源頭,因此也就是最早的英國朝代之一。
4、丹麥分治(1013-1042),丹麥分治就是英國國王擋不住丹麥人的持續入侵,最終不得不跟丹麥王分治英格蘭。當然了最初協議是英王埃德蒙二世和丹麥王克努特分治英格蘭,但是當1016年埃德蒙二世一死,丹麥王克努特就兼並了整個英格蘭,開啟丹麥王朝的統治。英格蘭實際處於丹麥統治之下。
5、諾曼征服(1066-1154),在1042年之後,丹麥人統治英格蘭的時期結束了,但是好景不長,到了1066年懺悔者愛德華死後無嗣(歐洲中世紀國王死後無嗣的比例分外的高,可能是傳統技能吧【滑稽】),於是經過一系列權力爭奪,來自法國諾曼底的公爵私生子威廉獲勝。
⑻ 英國歷代王朝順序
英國歷代王朝順序為:諾曼王朝、金雀花王朝、蘭開斯特王朝、約克王朝、都鐸王朝、斯圖亞特王朝、漢諾威王朝、溫莎王朝。
諾曼底王朝(House of Normandy,1066年-1154年)是英格蘭的一個王朝,簡稱諾曼王朝。
諾曼底王朝歷經四位國王,統治時間由征服王威廉之後的1066年開始,直至1154年。第四任國王斯蒂芬死後他的表甥亨利二世繼位,金雀花王朝的統治開始。
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又名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u)。王室家族是一個源於安茹的貴族,從12世紀起統治英格蘭,首任英格蘭國王是亨利二世。
⑼ 英國朝代更替簡表
1、諾曼王朝(1066—1154年)
征服者威廉登基後稱一世,在位21年。王位先後傳給他的兩個兒子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如此歷經三王之後,「絕嗣斷統」,也就是說這個家庭繼絕了男性繼承人。然而出自女系的繼承人還有兩系。先是威廉一世的外孫斯蒂芬登上王位。另一系不答應,結果爆發了一場奪位戰。雙方打得精疲力竭,議定斯蒂芬死後,由另一系繼位。
2、金雀花王朝(1154—1399年)
斯蒂芬命歸西天後,亨利一世的外孫繼位,稱亨利二世。他本是法國的安茹伯爵,紋章以金雀花為圖案,王朝也因而得名。英法相爭的百年戰爭就是在這個朝代爆發的。此王朝傳八世而終,其中包括約翰王。
3、蘭開斯特王朝(1399—1464年)
金雀花王朝最後一位國王理查二世被他的堂弟策動宮廷政變廢黜秘裁,演出了一幕「煮豆燃豆萁」的慘劇。新上台的亨利四世是蘭開斯特公爵之子,王朝因此而得名。這個王朝歷亨利四、五、六三世,被約克公爵的後裔推翻。這兩個家族本是同根,蘭開斯特家族以紅玫瑰為徽號,約克家族以白玫瑰為標志。兩家爭奪王位的戰爭就叫作「玫瑰之戰」。
4、約克王朝(1461—1485年)
這個朝代最短,只有25年,大部分時間都是愛德華四世在位。
5、都鐸王朝(1485—1603年)
這個王朝以創始者命名。都鐸是蘭開斯特家族一支的後代,奪得王位後稱亨利七世。他與約克家族的公主結婚,兩家族從此合一。這個王朝依靠新興的工商業主和新貴族鞏固了統治。亨利八世因婚姻問題與羅馬教皇決裂,結果建立了英國國教。最後一位君主是伊麗莎白一世女王。
6、斯圖亞特王朝(1603—1649年,1660—1714年)
第一代君主詹姆斯一世是亨利八世妹妹的後人,原為蘇格蘭國王,因伊麗莎白一世女王死後無嗣,得以到倫敦繼承大統。此王朝1649年被國會軍推翻,查理一世被處死。國會軍首領克倫威爾自任護國主。1660年,王朝復辟,後來改行君主立憲制。
7、漢諾威王朝(1714—1901年)
斯圖加特王朝的安妮女王去世時,根據「王位繼承法」應由詹姆斯一世的孫女索菲亞繼位。但她已死去,王位就由其子德國的漢諾威選侯繼承,稱喬治一世,從此開始了漢諾威王朝,一直延續到維多利亞女王。這個王朝的前四位君主都命名為喬治,即一世至四世。所以,有時也把他們在位的時期(1714—1830年)稱為喬治時代(Georgian)。
8、溫莎王朝(1910年至今)
維多利亞女王去世後,其子愛德華七世登位。他以其父艾伯特在德國的封地薩克森科堡與哥達為王室名稱。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朝野反對德國,情緒激昂,迫使英王喬治五世宣布以行宮所在地溫莎作為國王家族新名。溫莎王朝已有五位君王:愛德華七世、喬治五世,愛德華八世,喬治六世及現在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英國史簡述
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公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
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憲章,王權遭抑制。
1338年至1453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6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
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英國於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
英國(不列顛)歷代君主世系表(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及大不列顛三個譜系)
歷史簡介:英格蘭和蘇格蘭歷史上是分別處於不列顛島南北的兩個國家,相互間曾多次發生戰爭,公元1568年蘇格蘭斯圖亞特王族女王瑪麗被英格蘭都鐸王族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處死,蘇格蘭詹姆斯六世即位。1603年伊麗莎白一世去世,詹姆斯六世又繼承英格蘭王位,斯圖亞特王朝在整個不列顛統治開始,後又經過多次戰爭,統一的英國(英吉利)逐步建立。
英格蘭王族譜系(公元827-公元1603)
1.撒克遜血統(公元827-公元1066,其中978-1016不詳,1016-1042為丹麥血統統治時期,1042年撒克遜血統復辟)
埃格伯特(827-839)/埃塞伍爾夫(839-858)/埃塞爾博德(858-860)/埃塞爾博特(860-865)/埃塞爾雷德一世(865-871)/阿爾弗雷特大帝(871-899)/老愛德華(899-924)/埃塞爾斯坦(924-939)/埃德蒙(939-946)/愛德烈(946-955)/艾雲(955-959)/埃德加(959-975)/殉道者愛德華(975-978)/埃德蒙.艾恩賽特(1016)/懺悔者愛德華(1042-1066)/哈羅德二世(又名高雲遜,1066)
2.丹麥血統(公元1016-公元1042)
克努特(1016-1035)/哈羅德一世(1035-1040)/哈迪克努特(1040-1042)
3.諾曼王族(公元1066-公元1154)
威廉一世(1066-1087)/威廉二世(1087-1100)/亨利一世(1100-1135)/斯蒂芬(1135-1154)
4.金雀花王族(公元1154-公元1399)
亨利二世(1154-1189)/理查一世(1189-1199)/約翰(1199-1216)/亨利三世(1216-1272)/愛德華一世(1272-1307)/愛德華二世(1307-1327)/愛德華三世(1327-1377)/理查二世(1377-1399)
5.蘭開斯特王族(公元1399-公元1471,1461年亨利六世遜位,約克王族愛德華四世繼位,1470年亨利六世復辟,1471年蘭開斯特王族統治結束,愛德華四世復位)
亨利四世(1399-1413)/亨利五世(1413-1422)/亨利六世(1422-1461,1470-1471)
6.約克王族(公元1461-公元1485)
愛德華四世(1461-1470,1471-1483)/愛德華五世(1483)/理查三世(1483-1485)
7.都鐸王族(公元1485-公元1603)
亨利七世(1485-1509)/亨利八世(1509-1547)/愛德華六世(1547-1553)/瑪麗一世(1553-1558)/伊麗莎白一世(1558-1603)
蘇格蘭王族譜系(公元1005-公元1625)
1.早期君主時期(公元1005-公元1371,1290-1292和1296-1306不詳)
馬爾科姆二世(1005-1034)/鄧肯一世(1034-1040)/麥克貝斯(1040-1057)/馬爾科姆三世(1057-1093)/唐納德.貝恩(1093-1094,1094-1097)/鄧肯二世(1094)/埃德加(1097-1107)/亞特蘭大一世(1107-1124)/大衛一世(1124-1153)/馬爾科姆四世(1153-1165)/獅心王威廉(1165-1214)/亞特蘭大二世(1214-1249)/亞特蘭大三世(1249-1286)/挪威的瑪格麗特(1286-1290)/約翰.狄奈波爾(1292-1296)/羅伯特一世(1306-1329)/大衛二世(1329-1371)
2.斯圖亞特王族(公元1371-公元1625,1603年詹姆斯六世即英格蘭王位)
羅伯特二世(1371-1390)/羅伯特三世(1390-1406)/詹姆斯一世(1406-1437)/詹姆斯二世(1437-1460)/詹姆斯三世(1460-1488)/詹姆斯四世(1488-1513)/詹姆斯五世(1513-1542)/瑪麗(1542-1568)/詹姆斯六世(1568-1625)
不列顛王族譜系(公元1603-現在)
1.斯圖亞特王族(公元1603-公元1714,1688-1689不詳)
詹姆斯一世(即蘇格蘭詹姆斯六世,1603-1625)/查爾斯一世(1625-1649)/共同統治時期(1649-1660,包括克倫威爾護國主時期)/查爾斯二世(1660-1685)/詹姆斯二世(1685-1688)/威廉三世(1689-1702)/安妮(1702-1714)
2.漢諾威王族(公元1714-公元1901)
喬治一世(1714-1727)/喬治二世(1727-1760)/喬治三世(1760-1820)/喬治四世(1820-1830)/威廉四世(1830-1837)/維多利亞(1837-1901)
3.薩克斯-科堡-哥拉王族(公元1901-公元1910)
愛德華七世(1901-1910)
4.溫莎王族(公元1910-現在)
喬治五世(1910-1936)/愛德華八世(1936)/喬治六世(1936-1952)/伊麗莎白二世(1952-現在)/目前即位次序排在前三位的查爾斯王子及其子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如果繼位的話按照歷史排序應該分別稱為查爾斯三世、威廉五世和哈里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