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國的起源和形成
英國的起源和形成:
1、羅馬時期
在不列顛群島上很早就有人類活動,約公元前13世紀,伊比利亞人從歐洲大陸來到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定居。約公元前700年以後,居住在歐洲西部的克爾特人不斷移入不列顛群島,其中有一支稱為不列吞人,不列顛這一名稱可能來源於此。
公元前54年,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均被不列顛人擊退。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率軍入侵不列顛。征服不列顛後變其為羅馬帝國的行省。到409年,羅馬駐軍被迫全部撤離不列顛,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即告結束。
2、中古時期
盎格魯撒克遜:5世紀初,羅馬人撤離後,居住在德國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麥南部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以及來自萊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征服不列顛。盎格魯人(Angels)把不列顛稱為「盎格蘭」(諧音England,英格蘭名稱的由來),即盎格魯人的土地之意。
丹麥入侵:從8世紀末開始,以丹麥人為主體的斯堪的納維亞人屢屢入侵英國。879年,阿爾弗烈德大王和丹麥人訂立條約,將英格蘭東北部劃歸丹麥管轄,稱為「丹麥區」。10世紀初,阿爾弗烈德大王的後繼者逐漸收復丹麥區。
諾曼征服:英王愛德華死後無嗣,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於1066年率軍入侵,同年10月進入倫敦,加冕為英王威廉一世,史稱「征服者威廉」。
瓦特.泰勒起義:1380年,國王理查二世為徵集英法百年戰爭戰費,增收人頭稅,導致起義於1381年5月爆發。起義雖遭失敗。14世紀末,英國農奴制實際上已經解體。為資本主義關系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得到新貴族和資產階級支持的亨利七世即位,開始了都鐸王朝的統治。
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間英國和法國的為了領土擴張和王位爭奪的戰爭,是世界最長的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116年。戰爭結束時,英國已走上中央集權的道路,之後英格蘭對歐洲大陸推行「大陸均勢」政策,轉往海外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帝國。
3、資本原始積累
圈地運動是英國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手段之一。1536年英格蘭與威爾士合並。15~16世紀,毛織業成為英國的「民族工業」,對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地主把農場改為牧場,還通過圈地圍田或侵佔公地,把小地產集中,連成大片。這樣一來,大批自耕農失去土地而破產,淪為流浪人。
國王從1530年起頒布一系列血腥立法,迫使流浪人受雇於新貴族和資本家。海外掠奪和貿易也是原始積累的重要途徑。16世紀以後,英國陸續組織許多貿易公司,進行海盜掠奪,碼頭官吏、海關人員、海軍官兵,甚至地方高級官吏,都勾結海盜。
4、專制王權
1603年,伊麗莎白女王死後無嗣,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繼承英國王位,稱詹姆士一世,開始斯圖亞特王朝統治(1603-1649年,1660-1714年)。16世紀後半葉到17世紀前半葉,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經濟實力日益強大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越來越不能忍受封建王權的專制統治。
但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無視這些變化,堅持「君權神授」,致使矛盾激化。1641年11月,議會向國王提出《大抗議書》;翌年1月,國王企圖逮捕議會反對派首領未逞,逃出首都,8月在諾丁漢向議會宣戰。
5、文藝復興
較之歐洲大陸,英國文藝復興運動發生時間較晚。不過,經過都鐸王朝和伊麗莎白女王時代,英國作為民族國家的確立,工商業的蓬勃發展,與世界文化聯系的日益擴大,以及沖破羅馬教廷的束縛,所有這些,都使得英國文藝復興後來者居上。
16世紀末、17世紀初,英國涌現出的「三巨人」:莎士比亞、培根和哈維,是這一時期在藝術、人文和科學領域的最傑出代表。這一時期,英國的藝術、人文和科學相互滲透、彼此交融,在加強不同領域間聯系的同時,也在不斷豐富和深耕著各自的園田。
6、工業革命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首先完成有許多科學發現和發明,如蒸汽機、青黴素、脫氧核糖核酸(DNA)、多利羊和噴氣式發動機等等。倫敦的金融市場吸引著世界各地的眾多公司來此利用英國的商業契機。
二百多年來,英國的各類學校和大專院校隨著該國舉世矚目的技術、工業和金融革命而發展起來。但是,其世界一流的教育歷史更為悠久,可追溯到12世紀牛津大學(1185)和劍橋大學(1209)成立的時代。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英國」(United Kingdom),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1688年的光榮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國力迅速壯大。18世紀至20世紀初期英國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111倍,號稱日不落帝國。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取得了勝利,但國力嚴重受損。到20世紀下半葉大英帝國解體,資本主義世界霸權的地位被美國取代。不過,現在英國仍是一個在世界范圍內有巨大影響力的大國。
2. 為什麼一個世紀以前,英國的進口商品來遙遠的地方,如拉丁美洲,北美洲等
因為世界以前英國的商品來源是非常遙遠的一個地方。
3. <h1>英國的糧食和戰略物資主要來源於哪裡
素以海上殖民帝國著稱的英國,80%以上的糧食和戰略物資要依賴海外進口,每天平均有2500艘船隻航行於海上。北大西洋、中大西洋交織著溝通英國與各大洲國家之間的航線。戰時,保障這些交通線的安全便成為英帝國整個防禦體系的基礎。無論英國還是德國都深知這一點。
鄧里茲在日記中寫道:「在與海上強國英國作戰中,德國最重要的海上戰略任務是擊沉英國的商船,進行噸位戰。只有採用這種方法,我們才能取得對英作戰的決定性勝利。」
4. 英國殖民地時期侵略的東西哪去了
一戰和二戰花錢太多,尤其是一戰,不但把殖民掠奪所得全部花掉額,還欠了美國大量貸款。
5. 英國棉紡織業的棉花從哪裡來
1英國本國 :英國通過「圈地運動」,不僅獲得大量剩餘勞動力,而且獲得了大量土地可以用於種植棉花。
2英國從美國(當時美國南方盛行種植園經濟),南美洲(主要是巴西等),印度(後兩個地區氣候適宜,適於種植棉花,而且當時都是英國的殖民地)。
英國當時是世界霸主,「世界工場」,完全有能力從其它大洲把棉花運回英國。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6. 英國是怎麼來的
英國位於歐洲大陸西北岸外的大西洋中,由不列顛群島組成。它懸置於歐洲大陸之 外,但是來自大陸的一次次外力的沖擊,卻把它納入了歐洲社會的歷史進程。公元前後, 愷撒統帥的羅馬軍團揚帆而至,不列顛開始納入西方文明進程。
此後,來自歐洲大陸的一些日耳曼部落(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不列顛群島,入侵者先後建立起7個強國:東部和東北部盎格魯人的麥西亞、諾森伯利亞和東盎格利亞,南部撒克遜人的威塞克斯、埃塞克斯和蘇塞克斯,東南部朱特人的肯特。這個時期史稱「七國時代」。
公元8世紀以後,居住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波羅的海沿岸的諾曼人(以丹麥人為主體)開始向外大舉擴張,並屢屢入侵不列顛。為抗擊丹麥人,威塞克斯王國國王埃格伯特(約802~839在位)於827年統一七國,建立統一的英格蘭王國。隨後的幾百年,英格蘭王國逐漸奪回被丹麥人佔領的土地,英國逐漸形成。
7. 英國在鴉片戰爭前,向我國輸出的鴉片是從哪裡運來的
很多人都知道,我國近代史的開端是鴉片戰爭。按照英國的說法,鴉片戰爭便是通商戰爭,畢竟英國及其殖民地產品是需要銷路的。
鴉片之於英國是貿易和侵略的工具,但之於中國,卻有著切膚之痛。國力羸弱,白銀外流,民眾萎靡,國人抵抗外來入侵的時代真正開始了。
8. 為什麼英國的東西大多中國製造 旅遊囬來的問題
不光是在英國喲,在澳洲也是,made in China 的商品充斥著大小商店,特別是小五金,小家電...而且質量也比國內的好!
9. 英國工業原料的主要進口來源地在哪裡
2021年前9月(累計)英國進口情況
中國、德國、美國、荷蘭、法國是英國進口排名前五位的國家/地區,前9月英國自五國/地進口659.5008億、560.3554億、436.3375億、303.5093億、224.3451億美元,分別增長32.18%、增長9.07%、增長1.08%、下降6.15%、增長8.78%,佔英國進口額的13.18%、11.20%、8.72%、6.07%、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