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國看電視都要收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是英國政府的一項規定,英國人要想看彩色電視,一年要交150英鎊的稅,大約是人民幣一千三百多。這項規定在英國已經有快100年的歷史了。
BBC作為英國最權威的電視廣播媒體,和國內的中央電視台地位一樣,但不同的是,BBC很少有商業廣告收入。英國政府要求每台電視繳納電視許可費用後才能合法收看電視,這些費用則作為BBC的運營經費。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繳納電視許可證是英國國家法律規定的,如果應該交但是沒有交,則屬於違法行為,會受到非常嚴厲的處罰。
❷ 為什麼2022年12月1日為什麼電視會黑白
2022年12月1日電視會黑白是解碼線路出現了故障,或者信號源輸入問題。
電視與機頂盒的連接線路是否有松動、接觸不良導致黑白畫面出現,將其重新正確連接並固定即可解決問題。
電視機最早由英國工程師約翰·洛吉·貝爾德在1925年發明。電視用電的方法即時傳送活動的視覺圖像。同電影相似,電視利用人眼的視覺殘留效應顯現一幀幀漸變的靜止圖像,形成視覺上的活動圖像。電視系統發送端把景物的各個微細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轉換為電信號後,順序傳送。在接收端按相應幾何位置顯現各微細部分的亮度和色度來重現整幅原始圖像。
❸ 英國有七千戶家庭都還在看黑白電視,難道他們買不起彩電
在許多驢友們的心目之中,歐洲一直都是心目之中的嚮往之地,都希望有機會能夠去歐美國家旅遊觀光!其中英國,更是受到了廣大驢友們的追捧。英國位於歐洲大陸,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如今歐洲的四大經濟體之一。
在英國,不僅僅有著發達的商圈,在英國有著許多百年老店,來到這里你可以感受歷史的沉澱。來到這里,你可以盡情的享受陽光,享受蒙蒙細雨,紅色的電話亭,紅色的雙層巴士,大本鍾更是勾勒出了一份英倫風情,讓人嚮往不已!
有機會的話,你願意去英國旅遊觀光嗎?
❹ 在英國看彩色電視機要交稅,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英國政府的一項規定,英國人要想看彩色電視,一年要交150英鎊的稅,大約是人民幣一千三百多。這項規定在英國已經有快100年的歷史了。
一年下來,彩色電視的稅費並不低,所以有很多英國人現在還在看黑白電視,因為黑白電視是免費的。不過,英國之所有要收彩色電視稅,也是有原因的。
再看看我們的電視,廣告時間有時候比電視節目的時間都長,還有各種雷劇。不僅沒有很好的傳播文化,還給不少中小學造成誤解。
所以,在英國看彩色電視機雖然要交稅,但這個稅還是值得交的。我們平時在各個網站上看節目,為了不看廣告,一年所交的會員費也不少,這還不如一次性的叫個稅,直接幫我們屏蔽掉這種垃圾廣告和雷劇。
❺ 有關電視的發展過程是怎樣的
電視技術的發展主耍經歷了由機械電視到電子電視,由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的發展過程。
電視技術起始於本世紀的20年代。彩色電視發展主要經歷了由機械電視到電子電視、由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的發展過程。
1926年,英國工程師約翰•貝德利用機械掃描的方法,作了實驗性的電視播出。11年後,英國BBC公司研,製成功用電子掃描的黑白電視系統,並正式播出了黑白電視節目。1950年前後,美國在發展黑白電視的基礎上對彩色電視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並在1953年秋確定了同黑白電視相兼容的NTSC彩色電視制式,從而完成了黑白電視向彩色電視的過渡。1954年4月1日,美國首次在世界上正式播放視的過渡。1954年4月1日,美國首次在世界上正式播放了彩色電視節目。
1956年,法國亨利•迪•法萊西博士提出了另一種由NTSC制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彩色電視制式SECAM制。
1960年,西德德律風根公司的赫爾,伯魯赫工程師提出了PAL制,它基本上保留了NTSC制的優點,採取了一些改進措施。1966年,西德和英國確定PAL制為國家標准。
❻ 日本的翻蓋手機,英國的黑白電視機,任何時代都有它的時間守望者嗎
自從第一次使用上智能手機到現在,已經好多年過去,以至於對那些老式手機都有些記憶不清,要不是家裡的一些老人還在用,一度都以為老式手機都已經絕跡了。
最後,一個也很可能是情感的問題。就像那些農村住了很多年的老房子,再破舊,只要住久了,搬離時心中總會有不舍,因為不僅僅是習慣的問題,還有那些老房子中發生的故事和其承載的回憶,都是任何地方都難以代替的。因此很多人到現在還堅持使用老式手機、看黑白電視機,也是這個原因,一切都不過是為了懷念那些過去的時光和那些年在一起的人們。所以也可以說,任何時代,不論過去多久,總是有一些人默默地心甘情願的成為那個時代的守望者。
❼ 20世紀初城市是不是黑白電視
1954 年
第一台彩色電視機
20世紀50年代,是電視機開始普及的年代,1953年,美國RCA公司設定了全美彩電標准,並於1954年推出第一台彩色電視
19世紀末,少數先驅者開始研究設計傳送圖像的技術。1904年,英國人貝爾威爾和德國人柯隆發明了一次電傳一張照片的電視技術,每傳一張照片需要10分鍾。1924年,英國和德國科學家幾乎同時運用機械掃描方式成功地傳出了靜止圖像。但有線機械電視傳播的距離和范圍非常有限,圖像也相當粗糙。
(1)1923年,俄裔美國科學家茲沃里金申請到光電顯像管、電視發射器及電視接收器的專利,他首次採用全面性的「電子電視」發收系統,成為現代電視技術的先驅。電子技術在電視上的應用,使電視開始走出實驗室,進入公眾生活之中,1925年,英國科學家研製成功電視機。1928年,美國紐約31家廣播電台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電視廣播試驗,由於顯像管技術尚未完全過關,整個試驗只持續了30分鍾,收看的電視機也只有十多台,此舉宣告了作為社會公共事業的電視藝術的問世,是電視發展史上劃時代的事件。
1929年美國科學家伊夫斯在紐約和華盛頓之間播送50行的彩色電視圖像,發明了彩色電視機。1933年茲沃里金又研製成功可供電視攝像用的攝像管和顯像管。完成了使電視攝像與顯像完全電子化的過程,至此,現代電視系統基本成型。今天電視攝影機和電視接收的成像原理與器具,就是根據他的發明改進而來。
(2)電視藝術在英國、美國的發展:教材強調了20世紀30~40年代,電視藝術在英國和美國有了長足的發展。建議教師結合教材,適當補充資料即可。
1936年11月2日,英國廣播公司在倫敦郊外的亞歷山大宮,播出了一場頗具規模的歌舞節目,並首次開辦每天2小時的電視廣播。全倫敦只有200多台收視電視機,但它標示著世界電視事業開始發跡。對當年柏林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報道,更是年輕的電視事業的一次大亮相。當時共使用了4台攝像機拍攝比賽情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電子攝像機。這台機器體積龐大,它的一個1.6米焦距的鏡頭就重45公斤,長2.2米,被人們戲稱為電視大炮。此後,價格相當昂貴的電視在英國中上層家庭開始有所普及。1937年,該公司播映英王喬治五世的加冕大典時,英國已有5萬觀眾在觀看電視。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英國約有兩萬家庭擁有了電視機。
1939年4月30日,美國無線電公司通過帝國大廈屋頂的發射機,傳送了羅斯福總統在世界博覽會上致開幕詞和紐約市市長帶領群眾遊行的電視節目。成千上萬的人擁入百貨商店排隊觀看這個新鮮場面。二戰結束時,美國約有7000台電視機。二戰前開辦電視的還有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國。
(3)電視藝術的普及應用:建議教師從電視藝術普及的條件、時間及表現三方面把握教材。
聯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結合本節整體教材指出電視藝術普及的條件:電子技術等方面的進步,社會巨大變化和人類新的精神需求及商業利潤的驅動。建議教師從電視機研製、電視轉播、電視節目製作三方面稍作補充,如:電視機經歷了從黑白到彩色,從電子管、晶體管電視迅速發展到集成電路電視,目前,電視正在向智能化、數字化和多用途化邁進;電視轉播也由衛星傳播到衛星直播。
表現:教材以美國和中國為例加以說明,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電視事業發展超過英國:從1949年到1951年,電視機數目從1百萬台躍升為1千多萬台,1960年全美電視台高達780座,電視機近三千萬台,約有87%的家庭擁有至少一台電視機。同時期英國只有190萬台電視機,法國3萬台,加拿大2萬,日本4千台。1993年底,美國98%的家庭擁有至少一台電視機,其中99%為彩色電視機。
1958年,中國第一台黑白電視機在天津誕生,同年,開始試播。當時,全國只有50多台黑白電視機。1971年,全國已建有電視台32座。21世紀初,中國大陸的電視覆蓋率高達94%。
❽ 彩色電視對應的什麼
彩色電視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色度學與視覺生理學基礎上的。因此要了解彩色電視應該首先了解色度學方面的有關基礎知識。
一、彩色的三要素
人眼對任何一種顏色的光引起的視覺反應,都可用亮度、色調和色飽和度三個參量來描述,通常把顏色的亮度、色調和色飽和度稱為彩色的三要素。
1.亮度:是指彩色光對人眼作用後,人眼所能感覺到的明暗程度。
2.色調:表示顏色的種類,如紅、綠、黃等的區別,取決於該種顏色的主要波長。
3.色飽和度:表示顏色的深淺程度,是按該種顏色混入白光的比例來表示。沒有摻入白色光的單色光的色飽和度是100%。
在彩色電視技術中,色調和色飽和度常常被用來組成色度的概念。也就是說,在彩色電視中所說的色度就是色調和色飽和度的合稱,它即表明了彩色光的顏色種類,又表明了顏色的深淺程度。
二、三基色原理與混色方法
1.三基色原理
在自然界中,絕大多數的彩色光都可以分解為紅(Red)、綠(Green)、籃(Blue)三種基色光;相反,利用紅、綠、籃三種基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又可以模擬出自然界的絕大多數的彩色。這個規律稱為三基色原理。
特點:
三基色的選擇不是唯一的。在彩色電視中選擇紅、綠、籃作為三基色是因為人眼對這三種基色的光最敏感。
三基色必須是相互獨立的,即其中任一種基色不能由另兩種基色混合產生。
合成後的彩色的色調和飽和度由三基色的比例決定;它的亮度等於三基色亮度的總和。
2.混色法
在彩色電視中採用相加混色法。相加混色法有直接混色法和間接混色法兩種。
直接混色法——是把三種等量的基色光同時投射到一個白屏幕上,會得到不同的顏色。讓我們做一個試驗吧,請從三基色中選擇步步不同的顏色組合,注意攝像機屏幕有什麼變化。
利用這種方法,我們調節三種基色的不同比例,可以混合出自然界絕大多數色彩。
間接混色法——是利用人眼視覺的特性進行混色的。通常可分為時間混色法和 空間混色法。
1)時間混色法:將三種基色的光輪交替的投射到白屏幕上,只要色輪的轉速夠快,利用人眼視覺暫留特性,可得到與直接混色法相同的效果。
2)空間混色法:將三種基色光點同時投射到白屏幕上的三個相鄰點上,當三個點足夠近時,利用人眼的分辨力有一定限度的特性,就能產生與直接混色法相同的效果。
空間混色法是目前各種同時兼容制彩色電視的基礎。彩色顯像管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實現的。
以上我們對三基色的原理和混色法進行了介紹。為了更直觀、方便的表示三基色(紅、綠、藍)與它們混色後所得道的各種色彩之間的關系,通常採用圖6所示的色度三角形(也稱麥克斯三角形)給出三基色混合所得到色彩的大致范圍。
那麼這個色度三角形的意義是什麼?
三、實現彩色電視的基本過程
我們知道,在黑白電視中只是重視景物的亮度,它只傳送一個反映景物亮度的電信號。而彩色電視要傳送的卻是亮度不同,色度千差萬別的彩色,如果每一種彩色都使用一個與它對應的電信號,就需要同時傳送許許多多的電信號,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根據三基色原理,使我們有可能利用有限的三基色(紅、綠、藍)來傳送和復現自然界的各種景物的彩色。
具體說,彩色電視並不是把客觀世界千差萬別的景物顏色一種一種如實的傳送,而是把足以能反映各種自然景色的三種基色的組合方式(強弱比例)告訴接收端;在接收端,利用能產生三基色的裝置(顯像管),使其嚴格按照接收到的電信息(三基色組合情況)來重新進行三色混合,就可以等效的模擬出發送端的彩色。
盡管這是一種等效模擬,但是這個等效彩色對人眼引起的色感來說與實際彩色引起的色感是相同的。圖8就是根據這個設想來實現彩色電視的基本裝置示意圖。
在發送端必須把要傳送的景物的彩色用分光系統(濾色片)分解為紅、綠、藍三種基色畫面,再經過三個攝像管的光電轉換,把它們轉換為三種基色信號(ER、EG、EB)。 然後把三種基色信號無失真的傳送至接收端。
在接收端,把三種基色信號放大後分別控制三個基色顯像管陰極,經過電光的轉換,把三種基色信號變為三種基色的畫面,然後通過光學透鏡系統投射到屏幕上,並重疊在一起就能混合成原來的景物,這就是實現彩色電視傳送的基本過程。
需要指出的是,實際彩色電視機是用彩色顯像管代替三個基色顯像管,使結構簡單化。
兼容性彩色電視的傳送制式
我們已經了解到,產生三基色信號並不困難,用分光系統和三隻攝像管 組成的攝像系統就能辦到。但是,怎樣才能把三基色信號傳送到接收端呢?這是這里要討論的問題。
一、彩色電視信號傳送的基本制式
1.順序制——是把將要傳送的彩色圖像分解為紅、綠、藍三個基色光像然後進行光電 轉換後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在一個信道分別傳送;在接收端以相同的順序輪流把三個基色信號加於彩色顯像管的三個陰極,輪流顯示出三個基色圖像。利用人眼的視覺暫留特性進行混色,最後得到一副完美的彩色圖像。
圖9 順序制傳送示意圖
需要指出的是,實際彩色電視機是用彩色顯像管代替三個基色顯像管,使結構簡單話。
2.簡單同時制——是把三個基色信號用三個信道同時傳送。在接收端同時將三個基色信號作用於彩色顯像管的三個陰極,利用空間混色法在熒光屏上顯示一副完美的彩色圖像。
圖10簡單同時制傳送示意圖
所謂兼容性,就是使黑白電視機能接收彩色電視節目,而彩色電視機也能收看黑白電視節目。
當然,在這兩種情況下收看到的電視圖像都是黑白圖像。
圖11 兼容同時制彩色電視機基本原理圖
如圖11所示:發送端先用分光系統把要傳送的彩條畫面分為三幅基色畫面。根據混色原理 得到三基色畫面。當三基色畫面同時投射到三個攝像管的靶面上,經過光電轉換成ER、EG、EB 信號。它們在編碼器中以一定方式編成一個帶寬為6MHZ的彩色電視信號,經過發射機調製成高 頻彩色電視信號發射出去。 接收端接收信號後經過接收機放大、解調為彩色全電視信號,再經解碼器還原ER、EG、EB 三基色信號去調制彩色顯像管三個陰極,在熒光屏上呈現三幅基色畫面,利用空間混色法重現彩條畫面。
彩色電視信號的組成
1 實現兼容性彩色電視的必要條件
為了實現兼容性,彩色電視機信號必須滿足下列條件:
彩色電視信號既要使彩色電視機呈現彩色圖像,又要使黑白電視機呈現黑白圖像。
所以必須要求彩色電視信號是由亮度信號和色度信號兩部分組成。
彩色電視信號應具有黑白電視信號相同的頻帶寬度。
彩色電視必須採用與黑白電視相同的圖像載波、伴音載波及圖像和伴音的調制方式,以及採用同樣的行、場掃描方式、掃描頻率和復合同步、復合消隱信號。
2 亮度信號和色度信號
(1)亮度信號:
從色度學講,人眼對等強度的三基色光的亮度反應是不同的,對綠光最敏感,對紅光次之,對藍光最不敏感。因此,三基色光的亮度為1時,其組成的白光對人眼作用的亮度也為1,若亮度用Y表示,它與R,G,B三基色光之間的關系為:
公式為亮度方程式。
由於亮度方程式中三個系數之和等於1,
如果R、G、B光的亮度都是1,則Y=1,即由它們給出的亮度總和為白色;
如果R、G、B光的亮度相等,但相對值小於1而大於零,則0<><1,即由它們給出的亮度總和為灰色(低亮度的白色);>當R、G、B光的亮度均為零時則Y=0為黑色。
在彩色電視傳送過程中,三基色電信號ER、EG、EB合成的亮度信號EY的方程式為:
(2)色差信號:
兼容性彩色電視信號中,除了亮度信號外,還需要一個僅包含色調和飽和度的色度信號。由於三基色信號中既包含了亮度信號也包含了色度信號。為了得到僅包含色度信息的信號,可從三個基色信號中減去亮度信號就得三個僅含色度的信號,我們通常稱之為色差信號。
根據亮度方程式可以導出色差信號與三基色信號之間的關系:
實際在三個色差信號中,只需選取其中兩個色差信號就能達到傳送色度信息的目的。因此為了減小傳送信號的頻帶和提高其信噪比,通常都選用幅度較大的ER-Y、EB-Y色差信號傳送色度信息。
(3)彩條的亮度信號與色差信號
彩條信號是彩色電視機經常使用的一種測試信號,它在彩色電視機的熒光屏上顯示出八條等寬色調為白、黃、青、綠、紫、紅、藍、黑的豎條,它的亮度遞減順序自左至右排列,如圖12(a)所示;它在黑白電視機熒光屏上顯示出八條灰度等級不同的豎條。
圖 12 彩條的亮度信號和色差信號波形圖
由於彩條有正確的色調和飽和度,所以常作為檢查和測試彩色電視機的一種信號。
圖12(b)是三基色的信號波形,其中包含了亮度信號。
圖12(c)是彩條信號的亮度波形圖,它是一個高度不等的階梯電壓,幅度從零到一共八個階梯,所以它是一個含有直流分量的正極性信號。
圖12(d)是彩條的色差信號波形,是一個交流信號,由於EG-Y信號的幅度較小,在傳輸中易受干擾。
所以,為了提高傳送信號的信噪比,現行的兼容性彩色電視制式都採用兩個幅度較大
的ER-Y和EB-Y傳送色度信息。
最後應該指出,上面討論的亮度信號和色度信號,對所有的兼容性三大彩色電視制式均適用。請大家記住這些波形圖,今後在維修中會有很大的幫助。
3. 壓縮彩色電視信號頻帶寬度的方法
為了使彩色電視信號的頻帶與黑白電視信號的頻帶相同,所以三大彩電制式均對色差信號的頻帶進行壓縮,即採用大面積著色原理,限制色度信號的頻帶。亮度信號採用寬頻傳送,色度信號採用窄帶傳送(約為亮度信號頻帶的10%~20%),所得到的彩色圖像已經令人滿意。我們國家電視制度規定,亮度信號的頻帶為6MHz(為保證黑白圖像的清晰度);而色差信號的頻帶為1.3MHz。
此外,色度信號的頻帶雖然已經壓縮在很窄的頻帶內,但由於亮度信號本身已經佔用了與黑白電視信號相同的頻帶,所以為了使彩色電視信號的頻帶與黑白電視信號的頻帶相同,必須進一步設法節省頻帶。
NTSC制和PAL制色度信號都採用了「正交平衡調幅制」並採用頻譜交錯技術,把色度信號的頻譜安插到亮度信號的頻譜間隙中,使色度信號不佔用額外的頻帶。
而SECAM制色度信號採用「行輪換調頻制」,來進一步壓縮頻帶,兩個色差信號不是在每一行傳送,而是順序輪換交替傳送。也就是亮度信號在每一行都傳送,色差信號是一行傳送ER-Y信號,另一行傳送EB-Y信號,逐行順序輪換傳送。
所以SECAM制又稱為「順序同時制」。
兼容性彩色電視制式的原理
目前,世界上現存三大彩色電視編碼制式,它們是NTSC制、PAL制、SECAM制。三種制式的彩色電視機的解碼電路有明顯的不同。這一節我們把三種制式的編碼和解碼原理用框圖的形式給大家介紹一下。
1. NTSC制的編碼器和其編碼過程
為滿足兼容性彩色電視的基本條件和色差信號實現正交平衡調幅的要求,NTSC制編碼器的基本組成如圖13所示。其編碼過程如下:
圖13 NTSC制編碼器框圖
首先把彩色攝像機送來的ER、EG、EB三基色信號,經編碼器矩陣編成亮度信號EY和色差信號ER-Y、EB-Y。 色差信號經低通濾波器將其壓縮到1.3MHz范圍內後,分別送入平衡調幅器對色負載波(由彩色同步機提供)進行平衡調幅,輸出為已調色差信號,它們在加法器疊加成色度信號F。 亮度信號EY經放大後通過加法器與彩色同步機送來的復合消隱、復合同步信號疊加,再經均衡延時線,使亮度和色度信號同時到達加法器疊加成彩色全電視信號。
解碼是編碼的逆過程。所以解碼器的任務是:從彩色全電視信號中把亮度信號和色度信號分離開來,各自進入相應的通道;然後將色度信號中的兩個色度分量分離開並分別進行同步檢波,解調出色差信號;最後把亮度信號及色差信號送入解碼矩陣電路,變換為三基色信號。
2. 使用V、U色差信號的解碼器及解碼過程
圖14是NTSC制使用V、U色差信號的解碼器方框圖。它由亮度通道、色度解碼電路和解碼矩陣電路等組成。其過程如下:
圖14 NTSC制解碼器框圖
彩色全電視信號送入解碼器後,一路進入亮度通道,經過色負載波陷波器吸收掉色度信號,而取出亮度信號,再經過亮度延時放大電路對亮度信號進行加工處理另一路進入色度通道,首先利用色帶通放大器的帶通特性,選出色度信號,而濾除亮度信號。而色帶通放大器分三路輸出:一路經色同步選通放大器把色度與色同步信號分離開,選出色同步信號,送入本機色負載波恢復電路,提供本機產生的色負載波的基準相位;另外兩路色度信號送至(R-Y)、(B-Y)同步檢波器。相位相差90度的色負載波經過V、U放大器放大和去壓縮後,恢復原來的色差信號。最後將兩個色差信號與亮度信號同時送入解碼矩陣電路,就可變為三個基色信號。
我們已經知道,NTSC制彩色電視採用正交平衡調幅的方式,很好的解決了用一個色負載波同時傳送色度信號的問題。但是這種方式最大的缺點是相位失真引起色調失真。
所以對整個電視系統要求非常高。為了克服NTSC制中的缺點,PAL制彩色電視在NTSC制的正交平衡調幅的基礎上,採用了把色度信號的Fv分量逐行倒相的措施,使相鄰兩行的色度信號產生的相位失真正好相反,可以利用人眼的視覺平均和用特殊的解調電路加以平均,相互抵消,以得到正確的色調。
PAL是英文(逐行倒相)Phase Alternation Line 的縮寫。PAL制於60年代初期聯邦德國研製成功,1967年聯邦德國和英國首先正是採用,以後許多國家相繼採用,我國也採用PAL制。所以按照其特點PAL制又可稱之為「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調幅」制。
3. PAL制編碼器及其編碼過程
PAL制編碼器的組成如圖15,基本上與NTSC制編碼器相同,只是多了一個PAL開關,它把加於V平衡調幅器的色負載波逐行倒相。
由攝像機送來的三基色信號經編碼矩陣電路變換成亮度信號和色差信號。
亮度信號經過放大並加入復合消隱和復合同步信號後,再經過延時均衡後送入相加器。
色差信號經過低通濾波器限制頻帶後,再分別加入-K和+K脈沖,送入各自的U、V平衡調幅器進行平衡調幅。
U平衡調幅器送入0度相位的色負載波,而V平衡調幅器送入正負90度逐行倒相的色負載波。
正負90度色負載波的產生是先將0度色負載波經90度移相器移相90度後,再經過PAL開關逐行倒相成正負90度色負載波,控制PAL開關工作的是行頻P脈沖。
U、V平衡調幅器輸出的已調波在相加器中相加形成包括色同步信號的色度信號,它和包含復合消隱、同步信號的亮度信號在相加器中混合,就形成了彩色全電視信號。
4. PAL制解碼原理及其解碼過程
PAL制解碼器的組成方框圖如圖16所示。除虛線部分外,電路於NTSC制基本相同。
圖16 PAL制解碼器框圖
彩色全電視信號送入解碼器後,一路送至亮度通道,將色度信號濾除掉,讓亮度信號通過延時放大後送入解碼矩陣電路。另一路送入色度通道,利用色帶通選出色度信號分成兩路,一路進入色同步選通放大器,選出三同步信號送入鑒相器及識別檢波電路;另一路輸出送至延時分離電路,把兩個色度分量分離處理,分別送入U、V同步檢波器。
在鑒相器中,色同步信號與色負載波壓控振盪器送來的色負載波信號進行比較,鑒相器輸出一個與兩信號相位差成正比的控制電壓,經過低通濾波器後變成直流控制電壓去控制色負載波壓控振盪器的頻率和相位,使它與發送端同步。一路0度的色負載波進入U同步檢波器,對Fu分量進行解調;另一路先經過90度的移相,再經過PAL識別與倒相開關電路逐行倒相後,得到正負90度的色負載波送入V同步檢波器對Fv分量進行解調。
U、V同步檢波器輸出的色差信號經放大器放大和去壓縮後恢復了色差信號,送入解碼矩陣電路。與亮度信號一起在解碼矩陣電路變換為三基色信號完成解碼。
5. SECAM制的編碼和解碼原理
SECAM制是「輪換傳送彩色與存儲」的法文縮寫。是60年代初期由法國研製成功,1966年法國首先使用,隨後前蘇聯、東歐等國相繼使用。從兩個色差信號傳送的方式上看,是先後順序輪換傳送的,而亮度信號與色信號又是同時傳送的,所以,通常這種制式又稱為「順序-同時」制。
SECAM制的編碼和解碼原理我們就不做詳細的介紹了,下面是它們的方框圖,請大家參考。
彩色電視機概述
首先討論彩色電視機的主要特點,具體介紹典型的PAL制集成電路彩色電視機的電路組成和方框圖。
(一)每種彩色電視制式的電視機,只能接收相應於該制式的彩色電視節目由於目前現形的三大彩色電視制式對色度信號的處理方法不同,相應於不同制式的彩色電視機的解碼電路也有明顯不同,因而各種彩色電視制式不能兼容。那麼讓我們來看看三大彩色制式有什麼不同吧。
現形三大彩色電視機制式中彩色電視機信號的主要特徵
(二)彩色電視機必須包含有黑白電視機的基本組成部分目前世界各國彩色電視制式都能與該國黑白電視相兼容。因此彩色電視機必須包含黑白電視機的基本部分,即公共通道、伴音通道、以及行、場掃描系統。與黑白電視機不同的地方是用解碼器代替了圖像通道,以及彩色顯像管所必須的附屬電路。
(三)目前生產的彩色電視機向遙控、多制式、大屏幕的方向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微電腦技術的發展,促進了電視機遙控技術的發展。所謂多制式、大屏幕就是指能夠收看兩種以上彩色電視制式和多種黑白電視標準的節目,且顯像管的屏幕在64cm(25英寸)以上的彩色電視機。
集成電路彩色電視機的電路組成
彩色電視機主要由五部分組成:
公共通道
伴音通道
解碼電路
同步掃描系統(包括顯像管及其附屬電路)
開關式穩壓電源電路。
不同制式的彩色電視機不同之處主要是解碼電路不同。
我們以PAL制為例,看看典型的PAL制集成電路彩電的組成原理框圖。
公共通道
公共通道是由高頻調諧器(高頻頭)、圖像中放、視頻檢波和預視放,另外還有消噪、AGC和AFT等電路組成。工作過程如下:
電視天線接收到高頻電視信號後,首先通過高頻頭選出欲接收頻道信號送入高放級進行放大,然後在混頻級和本振信號進行混頻,轉換為中頻電視信號送到聲表面波濾波器(SAWF),利用它的幅-頻特性,獲得需要的圖像中放電路的振幅傳輸特性,從而獲得所需的中頻信號的頻帶特性。隨後再送入中放進行放大,由視頻檢波器進行檢波,輸出視頻彩色全電視機信號。
AGC是自動增益控制電路,控制高放和中放級的電壓增益,保證信號幅度的穩定。為了防止本振頻率漂移,設置AFT(自動頻率跟蹤微調)使本振頻率更加穩定。
伴音通道
伴音通道的電路組成基本上與黑白電視機相同,也是由伴音中放、鑒頻器、和音頻放大器等電路組成。輸入的是第二伴音中頻信號,輸出音頻信號送至揚聲器。ATT是直流音量控制電路,可以對伴音的音量進行控制調節。
解碼電路-亮度通道
亮度通道是用於處理亮度信號,相當於黑白電視的圖像通道。主要是由色 負載波陷波器、亮度延時放大器、亮度放大及輪廓校正電路、對比度調節電路、黑電平鉗位及亮度調節電路等組成。輸入彩色全電視信號,輸出為經過處理的 亮度信號。
首先彩色全電視信號經過4.43MHz陷波器及亮度延遲放大級,濾除色度信號 並把亮度信號延遲約0.4us~0.8us,使亮度和色度信號能同時到達解碼矩陣電路,避免發生彩色鑲邊現象。輪廓校正電路多採用微分電路來增強圖像輪廓。黑電平 鉗位電路可以恢復亮度信號的直流平均分量,提高彩色圖像質量;還為設置自動亮度限制電路(ABL)提供了電路基礎。此外,在亮度通道末端,還要設置行、 場消隱電路,將消隱脈沖疊加到亮度信號電平上。最後亮度信號送至基色矩陣與視放輸出電路。
解碼電路-色度解碼電路
色度解碼電路主要任務是從預視放送來的彩色全電視信號中選出色度信號,恢復出三色差信號。它主要是由色度信號預處理電路、色度信號解調電路(通常這兩部分稱為色度通道)和本機色副載波恢復電路等三部分組成。
1.色度信號預處理電路包括色帶通濾波器、ACC(自動色度控制)色度放大電路、色同步與色度分離電路。色飽和度及消色控制電路。
2.色度信號解調電路包括延時分離電路(又稱梳狀濾波器)和同步檢波器兩部分。
3.基準色副載波恢復電路主要用來恢復提供色差同步檢波器所需的0度和正負90度本機色副載波信號。主要是由APC型鎖相環路色副載波恢復電路、PAL識別與消色檢波電路雙穩態與PAL倒相開關等電路組成。
基色矩陣與視放輸出電路
通常彩色電視機中的基色矩陣電路和視放輸出電路是合為一體的。不僅把色差信號與亮度信號疊加得出三基色信號,而且還對三基色進行放大。所以一般基色矩陣是三個並列的視放輸出電路。從色度信號解調電路送來的三個色差信號被分別送入相應的視放管的基極,而亮度信號分別加至各視放管的發射極,進行矩陣轉換疊加成三基色信號,並進行放大由集電極輸出百餘伏的三基色信號加到顯像管的三個陰極,重現彩色圖像。
同步掃描系統
同步掃描系統是由同步分離電路、積分與行AFC電路、場掃描和行掃描電路,以及高壓變換電路等組成。掃描系統的主要任務是向偏轉線圈提供幅度足夠的行、場鋸齒掃描電流,以便形成電子束掃描光柵;同時還向其他部分提供行、場逆程脈沖。此外,行掃描電路為電視機提供高壓和部分直流電壓。
從預視放輸出的彩色全電視信號送至同步分離電路,輸出的復合同步信號,分別通過行AFC和場積分電路去控制行、場掃描電路中的行、場振盪器使行、場掃描同步。行、場脈沖信號再經過行、場掃描電路中的推動級和輸出級進行放大後,向偏轉線圈提供幅度足夠的行、場掃描鋸齒波電流,使顯像管電子束掃描形成同步的掃描光柵。
(end)
<1,即由它們給出的亮度總和為灰色(低亮度的白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展開剩餘內容
打開APP閱讀全文並永久保存
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